1. 催人淚下,看一遍哭一遍!伊朗電影《小鞋子》講述了一個怎樣悲傷的故事
伊朗電影《小鞋子》全片以一雙鞋為主線,講述了主人公小阿里在一次取鞋過程中不慎將妹妹的鞋子弄丟,而要面對父母的苛責時,小阿里與妹妹達成默契,兄妹倆輪流穿一雙鞋,這就要求阿里要在妹妹放學後立刻拿到鞋子跑去上學,時間也在這種默契中悄然流逝,小阿里想過和父親一起去打工賺錢,但父親也在一次工作中生病,終於小阿里得知全市長跑比賽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小阿里說服了老師參加了比賽,經過一些列的波折,小阿里終於站在了比賽場上,最終的結局卻是他獲得了冠軍,同時也與鞋子失之交臂。
2. 伊朗電影《隨風而逝》講的是什麼故事
講述了一群工程人員來到伊朗庫爾德斯坦省的一個小村落發生的事情。
一群工程人員來到伊朗庫爾德斯坦省的一個小村落。村民不知道他們為何而來,猜疑紛紛,甚至懷疑他們是來尋寶的。每天,工程師都要用無線電話和總部聯絡,但每次電話響起時他都要跑到山上的墓地去接聽,好讓他的無線電話可以接收地更清晰。工程師的注意力似乎是在一扇窗子,透過這窗子可以看見房間里有一個老婦正在彌留之際,我們不太清楚他為何會關注老婦的生死,但當影片完結時,基阿魯斯塔米給觀眾上了一堂關於生命、尊嚴、信任、互助和愛的課程。
3. 伊朗電影推薦:有簡要介紹
天堂的顏色 Color of Paradise (1999)8.7
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主演:Hossein Mahjoub Mohsen Ramezani Salameh Feyzi ...
八歲的墨曼是盲人學校里最用功的學生,雖然視障但他對美妙的大自然萬物、美景確有獨特的感應力,每天他都用光明愉快的心情面對生活。 這年暑假爸爸照例帶他返鄉度假,讓他終於可以和心愛的祖母與妹妹們團聚。誰知,正當他在群山環繞的家鄉無憂無慮地玩耍時...
背馬鞍的男孩 Two-Legged Horse (2008)7.9
兩條腿的馬 | Asbe -pa | 兩腳馬
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主演:Haron Ahad Gol Gotai Karimi Ziya Mirza Mohamad ...
影片講述了一個男孩花錢僱傭另一個窮男孩為他到處駝東西的故事。《蘋果》的導演再次執導,悲慘世界的伊朗版。
流浪狗 Stray {1} (2004)8.1
導演:Marzieh Meshkini 主演:Gol-Ghotai Zahed Agheleh Rezaie ...
一對生活在阿富汗首都卡布爾的兒童兄妹救下了一隻據說是由外國人帶來的小狗,而其他的孩子們正打算傷害這只狗。他們帶著狗來到了城市的監獄。監獄的守衛告訴他們探視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但孩子們告訴守衛,他們不是探視者,而是監獄的囚犯。守衛問他們,如果是...
蘋果 The Apple (1998)7.8
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巴夫 主演:Massoumeh Naderi Zahra Naderi Ghorban Ali Naderi ...
故事發生在德黑蘭近郊一個窮困的小村落里,一對狠心的父母從雙胞胎姐妹出生起,就將他們關在任何進出口都裝有鐵欄桿的家裡。鄰居的投訴,換來了社工人員的注意,將他們倆從「鐵屋」中給救了出來。不會言語、不曾離開家門的兩姐妹,他們倆的遭遇會是如何?
無人熟識貓人 Nobody Knows About the Persian Cats (2009)
沒人了解波斯貓
導演:巴赫曼·戈巴迪 主演:哈邁德·比達德 內加爾·沙哈格伊 阿施坎·庫沙內賈德 ...
兩個年輕的音樂人剛從監獄里出來,打算組成一支樂隊。他們於是在德黑蘭四處偷偷尋找玩音樂的同伴,並把他們拉入伙。然而由於受到當局的禁令,他們不能進行演出,只好嚮往將來能逃離此地到歐洲去表演。只是現實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匱乏和沒有護照。
櫻桃的滋味 Ta'm e guilass (1997)8.3
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主演:胡馬雲·埃沙迪 阿卜杜拉曼·巴赫里 米爾·海珊·努里 ...
一個面色疲憊的中年男人巴迪厭棄了生命,准備自殺。他在一棵櫻桃樹下挖了一個坑,然後開著車在德黑蘭郊外轉悠,尋找一個能在他死後幫忙掩埋屍體的好心人。他分別遇到了阿富汗人、庫德人、土耳其人、囚犯、士兵、神學院的學生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但他們都由於...
1樓的那部也很不錯
4. 伊朗的電影大多都揭露了戰爭的殘酷,有哪些電影看完值得我們深思
1,《籌款風波》
《籌款風波》是莫斯塔法·塔吉扎德赫執導的伊朗影片,由Bahram Radan、薩蕾·巴亞特主演,於2017年6月17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首映。2017年6月,該片獲得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2,《德黑蘭:愛之城》
《德黑蘭:愛之城》是阿里·賈比爾安薩里執導的劇情電影,弗魯格·凱哲貝格里、貝納茲·賈法里等參演,於2018年10月14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三個人近中年、對生活感到幻滅的都市男女,各自渴望著能在這個從未真正接納自己的城市中尋找到愛情的故事。
3,《計程車》
《計程車》是由Jafar Panahi Film Proctions 出品,於2015年02月06日上映的一部紀錄片。由賈法·帕納西執導並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輛黃色計程車行駛在德黑蘭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種各樣的乘客坐上車,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機的各種問題。
4,《推銷員》
《推銷員》是由阿斯哈·法哈蒂執導,沙哈布·侯賽尼、塔蘭涅·阿里多斯蒂主演的伊朗電影,於2016年5月21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該片講述一對年輕夫婦因故搬家到新公寓,但一場與前房客有關的事故卻將他們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的故事。
5,《背馬鞍的男孩》
《背馬鞍的男孩》是2008年上映的伊朗劇情類電影,講述了一個男孩花錢僱傭另一個窮男孩為他到處駝東西的故事。
5. 特寫 阿巴斯和他的電影怎麼樣
發表於2007年11月2日《解放日報》第23版:《解放周末·讀書》http://news.idoican.com.cn/jfrb/html/2007-11/02/content_1306103.htm 當伊朗電影導演阿巴斯戴著墨鏡出現在《家庭作業》中的時候,人們更願意相信那是一副義大利黑手黨或者便衣警察的摸樣,他彷彿給人一種強烈的距離感。其實不然,阿巴斯再親切不過了。一直以來,令他著迷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他願意接近他們的世界,體會他們的心思,然後傳達他們的困惑與無助、悲哀與幸福。他把真情實意都給了他們。 《特寫:阿巴斯和他的電影》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在阿巴斯講述自己從事電影的偶然性時,在他談及自己性情的微妙所在時,是這樣的;而從他對電影製作各個環節的細膩體會,從他對電影《生命在繼續》、《櫻桃的滋味》的具體闡釋,以及他和黑澤明的深入交談來看,也是如此。 當然,這一切都得自於阿巴斯獨特的個性與稟賦。 阿巴斯從上小學開始直到六年級都沒有跟他人說過話,他肯定地說:「是的,跟誰都沒說過話。」恐怕正是這樣一種沉默,孤僻的習慣讓阿巴斯能夠充分地沉浸於自己的內心、琢磨自己所見的世界吧。他不愛說話,卻喜歡畫畫。但是阿巴斯還是傾心於內心深處的影像、記憶。他有一個「內心影像」的說法,那是他從他奶奶身上體會到的。有一天,在行駛的汽車中,奶奶指著窗外的景象說:「看,那樹,那山……」阿巴斯最直接的感受是,從車窗飛馳而過的畫面有成千上萬幅,這時候,她選擇了一幅,指給他看,並且慢慢欣賞著,她正在心裡作畫,用的是畫家的記憶,畫的是內心影像。 在很多情形下,「內心影像」一旦浮現,就幻化成電影的絕妙開端。阿巴斯說,「我經常是從一幅內心影像開始寫作劇本的,也就是說,先是腦子里有一幅影像,然後才開始建構和完善劇本。」一個神情困惑的小夥子在陽台上給天竺葵澆水;一個孩子朝著小路盡頭的一棵樹跑去,最後消失在山那邊,這兩幅影像分別激發了阿巴斯的《結婚禮服》與《何處是我朋友的家》的構思。 有些時候,那些以往沉澱下來的強烈的內心影像會成為我們尤其關注這個世界的神秘契機。在《神受的公民》中,阿巴斯講述了他遇到一個小女孩的經歷。是小女孩困惑的神情吸引了他,他就跟著她。小女孩停留在一家首飾店的櫥窗前,靜靜地看著一件首飾,然後皺緊了眉。阿巴斯始終只看到了她的側面,他能體察到她的美麗和她的飢餓,但是他不知道怎樣把自己手上的漢堡遞給她。他有許多猶豫:漢堡是很不值錢的食品,當面給她,她決不會收下;要麼丟進垃圾箱,可是垃圾箱中的漢堡是被認為變質的,誰會去撿呢……阿巴斯心跳加快,他想起了年輕時的記憶,同是心跳伴隨著猶豫,一模一樣的處境。那是40年前了,14或15歲的阿巴斯愛上了一個和眼前這個女孩年紀相仿的女孩,13或14歲。他給她寫了一封情書,卻不敢交給她。於是就在離她很近的地方,把信放在一個水泥柱的窟窿里,等待她去拿……而此時此刻手裡的漢堡凝聚了全新的意義:既不能吃掉,也不能扔掉,而是完全地拿在手上,最後阿巴斯把這塊漢堡放入了聖誕老人的背包里,它應該是所有禮物中最好的禮物:它聯系了時間、空間、情感、陌生的人們。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內心影像」就是用心體驗的結果。所以,小男孩拿著麵包回家,中途遇上狗,把一部分麵包給狗,繼續回家的簡單情節,關涉到戰勝恐懼的勇氣,犧牲與分享的倫理。(《麵包與小巷》)一個14歲勤雜工對富家小姐的愛細膩地孕育著,他借用了老闆的鞋子和褲子來到女孩充滿陽光的房子跟前,在他寒酸的物質生活世界裡展現的是對愛的純美祈求。(《經歷》)小男孩從小夥伴那裡湊了點錢去看球賽,並且答應回來講給他聽。結果他在看比賽的時候睡著了。為了不讓他的夥伴失望,他像已經看了球賽那般把球賽的情況講給夥伴聽。有時候,我們可以原諒那些避開事實的「真相」的人,只是因為他不想傷害他人。(《過客》) 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看似漫不經心的小情節,在阿巴斯那裡,都有了不同尋常的情分與意義。所謂:只是平常事,思量倍有情。感謝阿巴斯,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處處綻放著光彩。
6. 介紹幾部伊朗的電影
伊朗電影,以下經典
Bulletin Secret / 秘密投票 / Secret Ballot
Yez rouz bishtar / 明天再說我愛你
Leila / 女人花 / 蕾拉
Gaav / The Cow / 母牛
Baran / 巴倫
Pedar / 父親 / 後父
Khoda miad / 天堂捎來的喜訊
Bak / 手足情深 / 巴都客
The White Balloon / 白氣球 / 白色氣球
Ayneh / 誰能帶我回家 / Mirror
Dayereh / 生命的圓圈 / 七女性
Sokhout / The Silence / 萬籟俱寂
Salaam Cinema / 電影萬歲
Gabbeh / 魔毯 / 編織愛情的姑娘
Nun va Goldoon / A Moment of Innocence / 無知時刻
Bicycleran / Docharkheh Savar / The Cyclist / 騎單車的人
Ghessé; hayé; kish / 吉什島的故事
坎大哈 / 尋腳冒險記 / 坎大哈
老師的黑板 / 黑板
Sib / 蘋果
Panj é asr / At Five In The Afternoon / 下午五點
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 踏破鐵鞋無覓處
The Wind Will Carry Us / 風帶著我來 / 風再起時
橄欖樹下的情人 / 穿越橄欖樹林
And life goes on / 生生長流 / 春風吹又生
Ten / 十段生命的律動 / 10
10 on Ten / 10 重拾
Close up / 特寫
Five Dedicated to Ozu / 伍
Mashgh-e Shab / 家庭作業
ABC Africa / A.B.C.到非洲 / 童心一二三
Zang-e Tafrih / 課間休息 / The Breaktime
The Color of Paradise / 天堂的顏色 / 小孩子走天涯
The Children Of Heaven / 天國的孩子 / 小鞋子
櫻桃的滋味 / 櫻桃的滋味 / 櫻桃之味
等等等等
7. 想多加了解伊朗,有哪些伊朗電影值得觀看
戈達爾說過: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
阿巴斯•基阿羅斯塔米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這位電影大師以一己之力讓伊朗電影被世界所熟知。
2017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有幸在大熒幕上看到了阿巴斯的所有作品。今天給大家推薦5部他的代表作,讓大家對伊朗電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豆瓣評分8.5分,這部電影是半劇情半紀錄的形式,非常能體現阿巴斯的風格。
虛實之間,表現了一個狂熱影迷的行騙歷程。
當然,伊朗並不只有阿巴斯的電影,但阿巴斯對伊朗電影的影響和貢獻無疑是最大的,這可以在紀錄片《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76分15秒》中看到。
其他經典的伊朗影片還有:《一次別離》《小鞋子》《推銷員》《黑板》《面紗之後》《魔毯》《生命的圓圈》等等。
8. 求兩部伊朗電影的影評
http://www.avfan.cn/movie/ShowNews.asp?table=t_moivecomment&Id=953
影評:《橄欖樹下的情人》--伊朗原野上的陷阱
(2005-07-09)作者:菲林橙子
這樣朴白單純的電影,在伊朗就是有人排隊買票去看,不知道阿巴斯選演員的時候,有沒有利用網站去搜索。反正片中的女演員---藍布裹頭的德里蘭幾乎沒有一個清晰特寫,如果張藝謀這樣拍《幸福時光》,那些大小媒體要傷心死了,因為他們將找不到一張合適劇照讓觀眾先睹鞏利第三章子怡第二的風采。美麗的臉龐,情人間火熱的親吻,懷著對美妙片名的憧憬來看,幻想要煙飛雲滅了,因為這些根本沒有。
羅蘭·巴爾特曾寫過一本關於照片的書《明室:論攝影》,他認為,照片所吸引他的,往往不是照片所展示的可以交流和象徵的"知性空間"(studium),而是它讓之感到莫名震撼的局部細節,也即讓人為之著迷和瘋狂的地方,稱之為"刺點"(punctum)。
阿巴斯的"刺點"在哪裡?
情節:
《春風吹又生》攝制組在伊朗當地選演員拍戲,有點"戲中戲"的意思。開頭即是片中的導演直視鏡頭,直楞楞地說:我是導演,現在我要就地選演員。隨後走到背後的一群等待的女孩子中,每個人都包裹著重重的深藍頭巾,臉孔模糊。鏡頭搖啊搖,一直到那個女主角德里蘭出現,鏡頭也未在她身上過久停留,倒是她和導演的對話給人印象深刻,那麼多個期待的女孩中,只有她質問:為什麼你拍的東西沒有在電視台播放?後來她的奶奶也說,這是個很"硬頭"的女孩,從小固執。德里蘭被選中了,她的父母在大地震中死去了,她還在讀書。導演認為她非常適合這個角色,但是配戲時發現她拒絕和男演員--當地的泥瓦匠荷辛說話。
荷辛原來一直向德里蘭求婚,因為他是個文盲,沒有自己的房子,早被德的父母家人一再拒絕了。荷還是不死心,想和德里蘭說句話,問問她自己的意思,這個固執的女孩卻從未開口。
德里蘭終於和荷辛對台詞了,但攝影機一停,她又緊閉雙唇。荷辛將德開口和他說話視為打開兩人關系的一扇門,卻一再失望。
場景:
有一半的戲是在路上,在開著的汽車上,開頭一段非常長的鏡頭是導演助理舒太開車去接演員,先接到了男演員,在去女演員家的路上,是長長的一段路,機位一直停在車的前面,只聽到兩人的對話,畫面是晨霧未散的綠色原野,大片大片的灰色叢林,褐色的綿羊。這段之長讓我想起寧瀛《民警故事》開頭騎車去派出所的那一長路,就是頗有紀錄片的意味。
影片主要有兩個場景,一是在拍攝現場,一是離開或要去拍攝現場的路上。阿巴斯很擅長用畫外音,畫面和聲音製造了兩個空間,汽車側面的反光鏡也得到很好利用,有一次導演和荷辛坐車回家,路上遇到一群遷徙的婦女,停車讓她們上車,反光鏡里折射出她們欣喜上車的情景。平淡中製造情趣,很欣賞阿巴斯的這個特長,舒太駛車在路上,車窗映出外面浣浣綠樹,車突然停下,往後略倒,車窗映出兩個小男孩的生動的臉,手上捧一盆鮮紅的花。原來畫面是靜的,深色的樹,黑色包裹的舒太冰冷靜默的臉,突然沖進(那效果很象是沖進來)畫面的紅花笑臉。從冰到艷,鏡頭之間因此有了激情。
風景:
車行路上,一路淘盡伊朗的風土物貌。運磚車的工人抱怨"從外省來,做牛做馬,才僅夠養活妻兒。"另外是意外的那幾個搭車的外省婦女,"放棄樹木、稻田、烏蠅,為了來到這里""沒有地址,什麼都沒有,就住在樹的後面"。
茫茫的綠色原野,對的山川大喊:你好!這是向居住在這里的靈魂問好,這是導演告訴攝影師的話。兩人站在叢林之中,風吹過,山林無語。《情書》上博子也在山谷中向死去的藤井樹問候,在人與自然的應和之中,生命如水流動。
伊朗人互相之間是這樣問候的:你好嗎?/我很好,有心。
現場:
有兩段戲(戲中戲)是反復拍攝的,《春風吹又生》的兩個場景,一是因為德里蘭拒絕和荷辛說話,所以拍了好幾條。另外一個鏡頭是荷辛和德里蘭扮演一對於大地震後第二天結婚的小夫妻,這段非常有意思。開拍時德里蘭依著台詞和"丈夫"說話,荷辛問"妻子"白襪子在哪,"妻子"告訴了"丈夫"。雲遮住了太陽,停拍。荷辛隔著一扇門的距離向看書的德里蘭說,結婚以後我會繼續讓你讀書,不會讓你這樣的(即讓她為他做瑣碎家務)"德里蘭你要是願意,就翻一下手裡的書吧。"德里蘭欲翻不翻,太陽確在這個不該出來的時候出來了。
德里蘭扮演的"妻子"在把丈夫的包丟給他的時候,始終不肯按台詞說"荷辛先生,你拉了這個"只是說"荷辛",重復拍了五條都是如此。最後荷辛跑到導演身邊,"導演,我們這里有的地方的風俗便是如此,妻子不用管丈夫叫先生",這條便過。
荷辛知道固執的女孩不肯用妻子稱呼丈夫的叫法,便幫她搪塞過去。
拍攝拍片現場的片段做得很質朴,攝影機用布捆上,看拍片的孩子用細線攔在外頭。拍片的間隙,大家喝茶,和孩子聊天。
面孔和身影;
女孩的語言極少,正面的鏡頭也少。印象深的是在墳場,她溫柔痛楚的眼神一掠,就因為一看,荷辛後來一直跟著她了。拍得更多的倒是荷辛那張臉,朴實的,微胖的圓臉。很深情的眼睛和蓬亂的卷發。他的話很多,對導演說他對女孩痛苦而欲罷不能的感情,對德里蘭訴說他的鍾情"德里蘭,我會在那兒開扇窗,你早晨起來打開窗,對面的高山會令你心曠神怡""我斟茶,你倒水,生命就是這樣。"他的語言很抒情而幽默。在車上,導演勸他娶那個漂亮的牧民女兒"兩個文盲在一起也合適"。他不要,"一定要找個有文化的,不然將來有了孩子,誰來輔導孩子做功課?"他獨有一套自己的邏輯,純朴又可愛。
阿巴斯的"刺點"不是平白顯露的,是一點點出來的,通過語言,通過人物的平實交往,一點點的呈現,不顯山露水,卻讓人砰然心動。好象是伊朗草原上的陷阱,無意之中掉了進去。
沒有想到會以這樣的方式結尾:荷辛追著德里蘭,電影已經拍完,如果不問到女孩的一句話,可能是再也沒有機會了。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德里蘭顧自走去,荷辛追在後面。鏡頭停在大全景,兩人成為綠野上小小的白點,後面的小白點追上了前面的,過了一會,一小白點又狂奔回來。音樂起,影片結束。荷辛是得到了女孩的話,幸福地狂奔吧?影片含蓄又讓人會心一笑。
http://www.filmsea.com.cn/movie_review/200206260018.htm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有些事與電影無關
來源:銀海--天堂影院 作者:化身為海 2002-06-26 11:04:16
閑極無聊的時候,自己一個人看電影。
阿巴斯的片子,《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沒出字幕的之前,這個畫面上只有一扇斑駁的門吱吱呀呀的響著。
然後就出現了一張張淡黃色的面孔,輪廓很深的五官,尤其是那一雙雙眼睛,彷彿隱藏著他們的靈魂。
整個故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阿默拿錯了同桌加爾馬扎的練習簿,如果在明天早上之前不能還給他的話,加爾馬扎就會被嚴厲的老師「踢出學校」。
於是一個瘦瘦小小的孩子為了自己不小心的過錯固執的尋找。
在這個過程中他經歷了茫然、無措、驚喜甚至恐懼,任何人的存在都對他的行為造成障礙,包括媽媽的責怪,爺爺的懲罰,陌生人的姓氏甚至是好心的幫助。他唯有不停的奔跑,直到不得不放棄努力。
他快要哭了,不僅是因為父親無聲的威嚴,還有難過。
我想要說的是,他真的很難過。
其實他可以為自己找出很多辯解的理由:我不是有意的……你的本子和我的一模一樣,所以才……我找了整整一個晚上,你可以問某某某某……
這是我們現在慣有的思路。不是嗎?
其實本來我是想討論這部片子里關於阿巴斯的一些特點:比如說故事的不確定性,影像的紀實風格等等。但我放棄了。
有一些東西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永遠的流失了,比如說童真。
孩子應該是接近上帝的人,我們只不過是一群迷失的羔羊。
9. 伊朗電影必看前十名
伊朗電影必看前十名有:蜥蜴、母親、一次別離、天堂的孩子、特寫、願望、永遠的一天、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小芭舒、關於伊麗。
1、蜥蜴
《蜥蜴》是伊朗最受歡迎的喜劇電影之一。電影的主角禮薩·梅斯高力(Reza Mesghali),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小偷,他曾多次因盜竊被捕入獄。
這次禮薩因為持槍搶劫被捕入獄。禮薩所在監獄的監獄長是一個鐵面無私的人,他以消除罪犯心中犯罪的念頭為己任,他還認為罪犯們要努力做正確的事情來彌補之前犯下的錯誤,以便死後靈魂能夠升入天堂。
眾人四處尋找,但是也沒能找到線索,終於,旅途中積攢的矛盾全部暴發,眾人也開始互相推諉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