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的新坦克,到底怎麼回事
美國《防務新聞》3月12日援引伊朗法斯通訊社報道,該國發布了一種全新的坦克「Karrar」,並發表聲明稱已經建立了一條大規模生產線來生產這種坦克。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該坦克與伊朗此前自行研製的兩代「佐勒菲卡爾」相比,實用水平明顯要高得多,這種新型坦克的出現可能意味著「佐勒菲卡爾」開發項目的終結。
該坦克的反應裝甲塊明顯不是俄羅斯T-90MS所用的「化石」,也不是T-90、T-80U、T-72B3的「接觸5」,其尺寸接近「接觸1」,但明顯比後者厚。有一種看法認為,這可能是類似烏克蘭在T-84坦克改造中所開發的「疊層式反應裝甲」,即將兩塊反應裝甲疊在一起。這一技術看似簡單,但要實現還是有較高技術難度的,不知道伊朗是否完整掌握了相關技術。疊層裝甲並不能簡單的提升裝甲防護力到2倍,但據T-72AVBV坦克在敘利亞戰場實戰經驗來看,「接觸1」能有效抗擊RPG和一些較為早期的反坦克導彈,使用疊層裝甲或許可讓這種新型坦克對破甲彈的防護力有更大提高。
此外,該型坦克的觀瞄系統窗口配置等細節可以看出,應該還是伊朗為T-72和「佐勒菲卡爾」所引進的捷克設計的計算機火控系統。與俄羅斯、烏克蘭的新型火控系統應該沒有直接關系。
從該坦克的底盤來看,它的動力系統排氣口與T-72B3等改進動力系統的T-72系列坦克不同,基本和較為老式的T-72B相同,也與T-90坦克並無聯系。該坦克的履帶採用了雙銷掛膠履帶,其掛膠方式基本和此前「佐勒菲卡爾」履帶相同。
綜上所述,伊朗這種新型坦克並非完整仿製俄T-90MS坦克的產物,而是將伊朗在引進俄T-72B坦克生產線基礎上,結合本國自行研製技術、烏克蘭、俄羅斯、東歐引進技術重新設計的一種坦克。盡管這種坦克的三大性能無法和國際市場上高端外貿坦克相提並論,但對於伊朗來說,這仍屬一個技術突破。新型坦克的防護力、火力、機動性可能與T-72BV坦克相比有一定提高,但肯定不能和T-90MS相提並論。有一種可能,這是伊朗武裝力量總結近年來援助敘利亞的實戰經驗,重新設計的新型坦克。應該說,它對於敘利亞內戰這樣的作戰形式,應該有較強的適應性,但若要和先進三代坦克進行正面對抗,還是遠遠不夠的。
Ⅱ T72坦克問題
前蘇聯在1961年開始生產T-62主戰坦克,以後研製了T-64主戰坦克,由於T-64包含了前蘇聯太多的先進坦克技術,製造的單價在70年代就達到了300萬美元一輛,再加上T-64坦克在很長時間內扮演的是一個技術驗證的角色,決定這個坦克只能在蘇聯使用,不能用於出口創匯,事實也是這樣,所有的T-64車族全部在蘇軍精銳一線坦克部隊服役,沒有一輛出口。為了可以大量的裝備蘇軍,並且降低單車成本,蘇聯利用T-64坦克的某些技術,經T-70試驗車,發展成T-72主戰坦克。
T-72坦克於1971年投產,1973年起大量裝備部隊,1978年蘇聯將T-72G全套生產許可轉讓南斯拉夫。1979年起,還裝備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華沙條約國家,同時向敘利亞、利比亞、伊拉克、朝鮮、衣索比亞、阿爾及利亞、印度等國出口。
1977年10月第一次向法國國防部長率領的代表團公開展出,接著又於同年11月蘇聯紀念十月革命60周年的紅場閱兵式上亮相。1982年黎巴嫩戰爭期間,參加戰斗的T-72坦克曾被以色列的制式105毫米坦克炮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直升機發射的陶式反坦克導彈、155和203毫米火炮發射的改進型常規炮彈以及美製集束炸彈的反坦克子彈擊毀數輛。但T-72在戰斗中表現出了對M60等二代坦克的絕對火力優勢,據阿方聲稱在戰爭中T-72摧毀了至少21輛M60和M48「馬加奇」,也擊毀了數輛梅卡瓦MK1
,和梅卡瓦的戰損比約為6:4,考慮到當時T-72M無激光測距儀,火控計算機數據需要手動輸入,這個戰果已經可以了。
兩伊戰爭中,T-72是參戰雙方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在面對伊朗軍隊的M48和酋長坦克時具備了較大的優勢,薩達姆對其非常滿意,截止1990年,伊拉克軍隊共進口了900輛(一說500輛)左右的T-72M/M1,主要由波蘭或捷克斯洛伐克生產。所有或者大部分的T-72都裝備了共和國衛隊。但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T-72面對M1A1HA和挑戰者1等西方第三代主戰坦克時大敗虧輸,損失慘重,主要原因是技術代差過大,而且T-72M/M1作為出口型沒能獲得更好的彈葯、火控。此外,伊軍戰術也很成問題。在海灣戰爭中,T-72大約有4個M1A1的擊毀戰果,其餘戰績不詳。
Ⅲ 曾經讓整個西歐都瑟瑟發抖的T-72坦克性能到底處在什麼水準呢
蘇聯70年代的主力坦克T-72隨組成的鋼鐵洪流,在冷戰最激烈的上世紀70年代,一直就是懸在西歐大陸頭上達摩克里斯之劍,那麼T-72坦克性能到底處在什麼水準?
而M1A1的120毫米火炮發射的貧鈾穿甲彈,再加上先進的火控技術,可以在T-72射程之外1000米的距離上將其准確擊毀。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主要依靠M1A1和英制挑戰者2型坦克,幾乎毫發無傷的擊毀伊拉克裝備的數百輛T-72坦克,這就相當於用噴氣式飛機打螺旋槳飛機一樣,取得這樣的戰果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倒不是說T-72性能多差,而是相對而言的。對M1A2、挑戰者、豹2、99式這些80年代的坦克自然是毫無勝算的。畢竟T-72本身其實就是T-64的閹割版,尤其是閹割了裝甲防護,以適合大規模裝備和出口,是蘇聯鋼鐵洪流思想的產物,和二戰那會T-34其實是同一個思路。
但是20世紀後半葉壓根就沒什麼大規模鋼鐵洪流的坦克大決戰。好不容易能拉出去溜溜了,卻在車臣巷戰中被布置在樓頂的RPG吊打,在海灣戰爭更是被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空地一體加高科技徹底碾壓。
Ⅳ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
Ⅳ 米格21和T72,T54/55總共生產了多少架/輛
米格-21是一種設計較好的戰斗機,被大量使用,總生產量在5000架以上。1973年下塔吉爾的T-62生產線改生產T-72,1974年批量裝備部隊。T-72系列坦克產量在20000輛以上,捷克、波蘭、印度、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也有生產。目前至少有15個國家裝備了T-72系列。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蘭共生產T-54/T-55坦克50000輛左右,約佔全世界二次世界大戰後坦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