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油船漏油 為什麼
漏油事件在石油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都會發生。其中生產和運輸當中的漏油危害比較大,所以成為新聞,讓人印象深刻。
油船一旦漏油,由於條件特殊,難以救援,所以危害極大!而用管道運輸石油,雖然前期投入巨大,但是可控,而且比較安全,一旦發現露點、爆炸或地震等不可抗因素,可以及時關閉上游閥門,漏油量不會太大。
歷史上,兩艘油輪相撞的事例罕見,因為油輪一般速度都不快!一是油料經不起太大顛簸,二來油輪負重較大。油輪失事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失誤。比如船員擅自更改航道等。1989年,「埃克森-瓦爾迪茲」號即是船長喝酒誤事,才導致觸礁。
2、觸礁。油輪吃水深,有專門的航道,一旦稍微有偏離,就容易觸礁或擱淺。
3、救援難。海上天氣惡劣,水上救援比路上難度系數大很多,救援不力。
4、爆炸。發生爆炸,一般來說,神仙也沒辦法!
5、翻船。油輪負重,一個巨浪把船掀翻了,沒法救。海洋上的氣象條件,比陸地上的天氣預報還要復雜。
6、人為。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美國(當時是老布希當總統)人為首的聯合國軍發起了沙漠風暴行動,伊拉克必敗。為了泄憤和延阻敵人,薩達姆海珊命令伊拉克軍隊人為把科威特停在波斯灣上的油輪閥門打開,再點上大火,影響惡劣,危害極大!
附:50年13起最嚴重原油泄漏事故
1.「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觸礁事故
原油泄漏量:3.5萬噸
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1989年3月23日,超級油輪「埃克森-瓦爾迪茲」號(Exxon Valdez)船長約瑟夫-哈澤爾伍德(Joseph Hazelwood)為打發時間,同時也是為了禦寒,喝了一瓶烈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哈澤爾伍德的指揮出現失誤,這艘1000英尺(約合304.8米)長的超級油輪偏離指定航道,在通過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峽灣時,與水下礁石相撞,「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船體裂開。超過1000萬加侖的重油流入威廉王子峽灣冰冷、清澈的海水,在刺骨的天氣作用下,周圍數英里的海岸漂浮著像瀝青一樣的黑色粘稠物。
雖然按原油泄漏量計算,「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觸礁失事僅在史上最大原油泄漏事故中排名第53位,但它對美國的政治、流行文化和環保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更別提對阿拉斯加州南部沿海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的沖擊了。瀕死及死亡野生動物的照片以及營救倖存動物的救援行動在美國媒體上被大肆宣揚。令人吃驚的是,「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至今仍在服役,只不過它被改裝成一艘礦砂船,歸屬香港一家航運公司所有,名稱亦改為「東方海洋」號(Dong Fang Ocean)。
1989年艾克森石油公司在阿拉斯加發生油輪漏油事件,估計約1千萬加侖的原油泄入海中(泄油量尚小於4萬噸油輪的裝載量),其對環境與生態造成極大的傷害,估計約25萬只海鳥、2800頭海獺、300隻麻班海豹與250隻白頭鷹等動物死亡,及不計其數的魚卵和其它植物的死亡.經法院於1991年裁決,針對該漏油事件之民事部份,分十年賠償總金額9億美金(約新台幣270億元),另刑事賠償1億美金,其中包含協助清理油污之費用等
2.「托利卡尼翁」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2.3萬噸
1967年3月18日,賴比瑞亞籍超級油輪「托利卡尼翁」號(Torrey Canyon)觸礁失事或標志著現代極其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的開始。在英國康沃爾郡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擱淺以後,「托利卡尼翁」號泄漏了3800萬加侖(約合12.3萬噸)的原油,最後斷為兩截,沉入海底。事後調查發現,船長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擅自改變航道,釀成苦果。
英國政府對這個世界上第一起嚴重油輪漏油災難准備不足。在決定將海面的浮油燃燒掉以後,首相哈羅德-威爾遜下令英國皇家空軍將凝固汽油彈空投至事發水域,總共投放了42.1萬磅(約合19萬公斤)炸彈。一萬多噸有毒溶劑和清潔劑被沖上受原油污染的英國和法國海岸附近沙灘,又對陸地和海上野生動物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3.「奧德賽」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3.2萬噸
加拿大東部新斯科舍省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域向來不是一個平靜的地方,尤其到了晚秋。1988年11月,美國籍油輪「奧德賽」號就在那裡遭遇一起災難性事故。當「奧德賽」號距離新斯科舍省700英里(約合1127公里)的時候,突然發生爆炸,船身斷裂變成兩截。火舌迅速吞沒了船上13.2萬噸的原油,回顧這起事故,原油燃燒或許是件幸事:在接下來的幾周里,泄漏的原油沒有被沖到新斯科舍省附近海岸。大西洋惡劣的天氣條件令加拿大海岸警衛隊無法到達「奧德賽」號船員最後報告他們所在的地點,等到他們最終趕到時,大部分原油已經燒掉。
4.「M/T天堂」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14.5萬噸
「M/T天堂」號(M/T Haven)以前名為「阿莫戈-米爾福德-天堂」號(Amoco Milford Haven),是超級油輪「阿莫戈-卡迪茲」號(Amoco Cadiz)的姐妹船。這艘23.369噸級的油輪被列為超級油輪(VLCC)的范圍,爆炸發生時載有100萬桶原油。爆炸使「M/T天堂」號迅速解體,6名船員遇難,14.5萬噸重油泄漏到義大利熱那亞港口的地中海。爆炸還點著了海面上的原油,約70%在隨後的大火中被燒掉。「M/T天堂」號三天後才沉入大海,而陽光明媚的義大利和法國兩國海岸花了十多年時間才恢復了當地優美的環境。調查人員後來發現,部分泄漏的原油沉入1600英尺(約合488米)深的海底,可能會在那裡存在數十年甚至數百年。
5.「阿莫戈-卡迪茲」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2.3萬噸
「M/T天堂」號的姐妹船「阿莫戈-卡迪茲」號因1978年3月16日撞上法國布列塔尼海岸附近的波特薩爾岩礁,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而臭名昭著。當時,「阿莫戈-卡迪茲」號滿載160.45萬桶原油,因方向舵被一個巨浪損壞導致失控,撞上90英尺(約合27.4米)深的岩礁,使得這艘油輪斷為兩截,迅速沉入海底,到那時,船上全部的原油全部泄漏到海里。在盛行風和潮水的聯合作用下,泄漏的原油漂到200英里(約合322公里)以外的法國海岸線,野生動物因此遭遇重創,共計有2萬只海鳥、9000噸重的牡蠣以及數百萬像海星和海膽這樣棲息於海底的動物死亡。
6.「貝利韋爾城堡」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5.2萬噸
1983年,「貝利韋爾城堡」號油輪遭遇了像「奧德塞」號一樣的狀況,事發地區的風向和氣候條件令泄漏的原油遠離海灘和海岸線。與「奧德塞」號一樣,「貝利韋爾城堡」號油輪因失控的大火導致爆炸,不過與前者不同的是,事發時,它距離南非開普敦海水浴場只有24英里(約合38.6公里)。
「貝利韋爾城堡」號災難是發生在南非水域的最大原油泄漏事故。但是,除了對開普敦附近幾個地區的環境造成有限的破壞以外,泄漏的絕大部分原油迅速消散,這歸功於近岸風、好望角周圍危險水域頻繁的巨浪活動和快速的水流等因素。此外,當局將「貝利韋爾城堡」號船首部分拖入深海,使用炸葯炸沉,也對抑制事故對生態造成的破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噴事故
原油泄漏量:26.3萬噸
33年前,位於挪威和英國之間的北海曾發生過一起原油泄漏事故,不失為「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災難的可怕序曲。在挪威埃科菲斯克油田,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的B-14號油井發生井噴,8天時間內共有8100萬加侖的原油泄漏到大海中,直至B-14號油井被完全撲滅。井噴事故並沒有破壞鑽井平台,但熾熱的原油、泥漿和海水混合物噴射到180英尺(約合54.86米)的高處。
據挪威國家污染控制中心介紹,「這起原油泄漏事故沒有造成重大生態災難。」美國公司Red Adair在與菲利普斯石油公司簽約後,幫助撲滅了發生泄漏的B-14號油井。該公司事後認定,這起事故本來完全可以避免:在之前的一次維護中,工人將本可以預防井噴的機械設備(被稱為井噴預防器)上下顛倒安裝在了井口上。
8.「ABT夏日」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6萬噸
這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海上原油泄漏事故之一,同時也是最鮮為人知的原油泄漏事故之一:伊朗籍油輪「ABT夏日」號(ABT Summer)在距安哥拉海岸以西約900英里(約合1448公里)的南大西洋水域沉沒。1991年5月初,「ABT夏日」號在伊朗哈爾克島裝上了26萬噸的重油,最終目的地是經由好望角,抵達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
在「ABT夏日」號繞行到非洲南端,開始向非洲的大西洋海岸進發時,貨艙發生泄漏,並迅速引發火災。5月28日,火災引發了大爆炸,「ABT夏日」號被摧毀,船上的32名船員有五人死亡。到6月1日,海面浮漂的原油大部分已經燃燒掉,「ABT夏日」號殘骸也沉入海底。隨後尋找沉船的努力至今沒有任何成果。
9.諾魯茲海上油田事故
原油泄漏量:26萬噸
伊朗諾魯茲海上油田在兩伊戰爭中多次經歷戰火,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卻泄漏了大量原油。1983年,諾魯茲油田的運氣尤其的糟糕:2月10日,一艘油輪與鑽井平台相撞,造成油井以每天1500桶的速度漏油。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發生事故的鑽井平台又遭到伊拉克直升機的襲擊,引發火災。
由於該地區當時屬於戰區,伊朗用了半年時間才撲滅燃燒的油井。伊拉克直升機還對附近一個鑽井平台發動過襲擊,造成原油泄漏,直至1985年5月才撲滅,此時距事故已經過去了兩年,造成73.3萬桶(相當於10萬噸)的原油泄漏。這幾起事故共造成諾魯茲油田8000萬加侖(約合26萬噸)的原油泄漏,20名工人在試圖撲滅燃燒的油井時遇難。
10.費爾干納盆地事故
原油泄漏量:28.5萬噸
原油泄漏並不總是發生在油輪傾覆或鑽井平台出現故障的時候,偶爾,也會發生在遠離海洋或海岸線的內陸地區,而造成的環境破壞同樣非常可怕。1992年的費爾干納盆地(Fergana Valley)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那也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內陸原油泄漏事故之一。位於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邊境的費爾干納盆地人口密集,從史前時期就一直是土地肥沃的農業地區,人口眾多。
到了近代,技術人員在盆地下面發生了多個油田,從此被大量開采,但開采方式並一定正確。1992年3月2日,費爾干納盆地的一個油井發生了機械故障導致井噴,最終,累計有8800萬加侖(約合28.5萬噸)的原油從油井噴出,流到附近盆地。
11.「大西洋女皇」號事故
原油泄漏量:28.7萬噸
1979年7月19日,多巴哥島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遭受強熱帶風暴襲擊。有兩艘船被困在風暴中:滿載原油的超級油輪「大西洋女皇」號(Atlantic Empress)和「愛琴海船長」號(Aegean Captain)。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大西洋女皇」號和「愛琴海船長」號發生碰撞導致大爆炸,結果發生了迄今歷史上最嚴重的油輪漏油事故。
大約220萬桶原油外泄到多巴哥島附近海水中,其中一部分燃燒掉落。在涉及海上原油泄漏事故上,20世紀70年代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十年;如果這種事故的破壞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得到了緩解,我們可以將這歸功於油輪設計得到改善,例如雙層船殼,能避免像「埃克森-瓦爾迪茲」號與「阿莫戈-卡迪茲」號遭受的事故。不幸的是,技術上的進步永遠無法杜絕人為失誤。
12.「伊克斯托克-I」油井事故
原油泄漏量:45.4萬噸
這起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始於1979年6月3日,當時,墨西哥灣的「伊克斯托克-I」(Ixtoc I)油井發生爆炸,向墨西哥卡門城附近的坎佩切灣泄漏了大量原油。當局一開始對控制事態的發展很有信心,在第一次井噴以後不久,鑽井平台即著火倒塌。原油繼續從「伊克斯托克-I」向外流至墨西哥灣,一直到1980年3月油井才被封住,共漏出原油1.4億加侖。
西風和一系列風暴使得部分泄漏的原油離墨西哥東部和得克薩斯州東南部海灘很遠,但原油確實在1979年秋天污染了得克薩斯州的南帕德拉島。「伊克斯托克-I」油井井噴期間及事故發生後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沖擊,尤其是泄漏的原油總量,使得人們希望此類災難永遠不再發生。
13.科威特漏油事故
科威特漏油事故
科威特漏油事故
原油泄漏量:136萬至150萬噸
迄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的科威特南部。1991年1月晚些時候,薩達姆下令從科威特撤退的伊拉克軍隊打開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輪的閥門,試圖為避免軍事失敗做最後的掙扎。據估計,從1月23日至27日,至少有2.4億加侖(最多可能達4.6億加侖)的原油流入內陸和波斯灣。美國戰機在1月轟炸了石油管線,試圖阻止原油外泄。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海灣戰爭漏油事故估計向波斯灣外泄了800萬桶原油。浮油覆蓋的最大區域達到101X42英里(約合163X68公里),厚度達5英寸(約合12.7厘米)。
附:2010年4月20日,半潛式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發生爆炸,兩天後沉入墨西哥灣,造成11人死亡。爆炸沖擊力撕裂了連接鑽井平台和井口的長5000英尺(約合1524米)的管道,井口本身開始泄漏原油。美國當局很快便認定,每天有5000桶(約1萬噸)原油泄漏到墨西哥灣,可能會引發一場破壞程度堪比30多年前「埃克森-瓦爾迪茲」號事故的環境災難。至於最終泄漏的原油總量,恐怕同樣是個天文數字,不要忘了,「伊克斯托克-I」油井被撲滅用了9個月時間。
② 1912年4月,「鐵達尼號」的沉沒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海難事件。
1986年9月1日,蘇聯客輪「納基莫夫將軍號」與一艘蘇聯貨輪在黑海相撞,造成 398人遇難。
1988年10月24日,菲律賓一艘客輪在公海遭遇台風沉沒,造成254人遇難。
1991年3月1日,一艘運送索馬里難民的運輸船在肯亞海岸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1年12月15日,一艘往返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渡輪在紅海沉沒,造成476人遇難。
1992年4月15日,兩艘渡輪在奈及利亞和喀麥隆海岸相撞,造成300人遇難。
1993年2月16日,一艘海地運輸船在該國南部海上沉沒,造成800人遇難,500人失蹤。
1993年7月2日,菲律賓一艘渡輪沉沒,造成326人遇難。
1993年10月10日,一艘渡輪在韓國西南海域沉沒,造成282人遇難。
1994年8月20日,一艘渡輪在東孟加拉翻沉,造成250遇難。
1994年9月28日,從塔林開往斯得哥爾摩的「埃斯托尼亞號」客輪沉沒,造成852 人遇難,137人倖存。
1996年5月21日,坦尚尼亞一艘渡輪在維多利亞湖上沉沒,造成700餘人遇難。
1998年4月1日,一艘渡輪在奈及利亞海上沉沒,280人遇難。
1999年2月6日,印尼一艘軍艦在汶萊外海沉沒,造成312人失蹤。
1999年4月1日,一艘奈及利亞客輪遭遇風暴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9年10月18日,一艘印尼客輪在伊朗附近海域沉沒,200餘人遇難。
1999年11月24日,一艘搭有312人的中國客貨混裝船「大舜」號在中國東部海岸沉沒,造成282人遇難或者失蹤。
2000年6月22日,中國四川一艘渡輪沉沒,造成130人遇難或者失蹤。
1903年6月15日,美國紐約港灣中的「斯洛克姆將軍」號遊船發生火災,船體水線以上部分全部燒毀,693名遊客被燒死。
1917年12月6日,比利時救生船「伊莫」號同法國軍火船「蒙特·布朗克」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內相撞,引燃甲板上的甲苯,繼而又引發了梯恩梯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傷,160幢建築被毀壞。
1934年9月7日,航行在紐約和哈瓦尋那航線上的美國「莫洛卡斯」號郵輪發生火災,造成135人死亡、300人失蹤。價值500萬美元的郵輪徹底被毀。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買港一艘載有棉花、硫磺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國貨輪首先起火爆炸,殃及港灣停泊的13艘輪船,造成總噸位50000噸,1500人死亡、3000人受傷。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基城港內的「格技肯」號貨船發生爆炸。該船載有2300噸硝酸銨化肥。烈火燃燒了3晝夜,西基城1/3的街區成為一片廢墟,3/4的化工企業被毀壞,造成1500人死亡。
1949年9月17日,停泊在加拿大多倫多省安大略碼頭的「諾羅尼克」號客輪發生火災,船上411名乘客中有107名被燒死。
1983年5月,歐洲萊茵河上一艘運送液化石油氣的油船發生火災,燒死317人。
1987年12月20日,菲律賓客輪「多納·帕茲」號從萊特灣出發駛向馬尼拉,途徑塔布拉斯海峽時,同「維克托」號油輪相撞發生火災,造成4000多人死亡。
1988年7月16日,西方石油公司在英國北海的帕爾法採油平台發生爆炸火災事故,死亡166人,受傷20人。該採油平台高出海面200米,投資9億美元,是1976年落成的。
1990年4月7日,丹麥「斯塔的納維業之星」號渡輪,在北海道斯格拉克海峽航行時發生火災。丹麥消防隊聞訊後立即出動直升飛機救援。挪威和瑞典的消防隊也出動直升飛機救援。這艘燃燒著的渡輪於23時被拉至瑞典的呂塞契爾諾時,又發生轟燃,造成150人死亡。
③ 美軍導彈擊落民航客機,290人遇難,賠償多少錢
IR655號航班當時仍在緩慢爬升,從速度來說是民航飛機的特徵;從距離來說航班還未飛出伊朗水域,美軍在伊朗境內打下了伊朗的民航飛機。
④ 1987年之後的大海難事件
知名度最高的海難——泰坦尼克號海難
20世紀末,沉沒已經近百年的泰坦尼克號隨著好萊塢導演的鏡頭,再一次浮現在人們的眼前。銀幕上那萬噸巨輪的沉沒,葬身海底的千餘乘客,沉船時冷靜的音樂家,愛人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再一次讓多少人熱淚盈眶……
1907年,白星航運的運營主管布魯斯·伊斯梅與Harland & Wolff制船公司的合夥人Lord James Pirrie計劃建造3艘豪華輪船。前兩艘被分別命名為奧林匹克和泰坦尼克。「泰坦尼克號」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巨人「泰坦」。
1912年4月10日星期三的中午,巨輪從南安普頓啟程前往紐約。4月14日晚上,巨輪撞上冰山。在那一夜705人獲救,1502人罹難,許許多多的思考留給了後世的人們……
遇難人數最多的海難——1987年菲律賓海難
在20世紀里,重大的海難不止一次發生,可是死亡達到幾千人的只有1987年的菲律賓海難。對於島國菲律賓的人們來說,小型船或渡輪是他們在7000多個島嶼間往來搭載的主要交通工具,因而海上事故經常發生。1987年12月20日,「多納·帕斯」號渡輪在菲律賓附近海域同「維克托山」號油輪相撞,有4300多人遇難(也有報道說是2000多人),釀成國際海運史上和平時期的最大海難。
「多納·帕斯」號客輪於1963年在日本建成,重2300噸,載客人數為608人,後來經過改造,最多可以乘載1518人。12月20日這天,「多納·帕斯」號准備開往馬尼拉過聖誕節,因此乘船的人比往常多得多。據菲律賓客運公司統計的數字,僅正式登記乘坐這艘客輪的旅客就有1530人。然而,這個數字不包括數百名不買票的兒童,以及持有客運公司通行證不用買票的職工,以及另外一些逃票者和准備上船補票的人。這些人數無從計算。船上總人數最低估計也有2000多人,最高估計認為有5000多人。總之,乘客遠遠超過了該船1518人的定員。船的甲板上、過道里、船艙里到處都是人,人滿為患,連上廁所都很困難。
早上5點30分,載有幾千名乘客的「多納·帕斯」號拔錨啟航。第二天晚上10點鍾左右,「多納·帕斯」號航行到馬尼拉以南160公里的馬林杜克島附近,再過幾小時就將到達目的地馬尼拉了。有些乘客慢慢地進入了夢鄉,嘈雜的船艙漸漸靜了下來。
忽然有人叫了一聲,快看哪,海面上有亮光! 人們立刻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到了前方隱約出現的亮點上。亮點越來越近,越來越……又有人大叫了一聲,不好,是一艘油輪!一切都晚了,「多納·帕斯」的船身猛烈震動了一下,同時發生巨大的爆炸。頃刻間,客輪上的燈光全部熄滅,機器也停止了運轉。火光沖天,濃煙滾滾。原來,「多納·帕斯」號客輪與一艘名為「維克托」的油輪撞在了一起,客輪幾乎被攔腰撞斷。「維克托」號是一艘629噸重的菲律賓油輪,船上載有8000多桶石油,正在全速駛向馬斯巴特島。兩船相撞引起了熊熊大火。
「多納·帕斯」號甲板上的乘客都變成了火人,衣服燒著、燒光,皮膚燒焦。沒有別的逃生路,人們先後跳進大海,但海面上漂浮的石油也在燃燒。失事海面一片慘相。大火燃燒的海面上到處漂浮著遇難者的屍體。屍體中間,倖存者寥寥無幾。19歲的小夥子雷納托成為為數有限的倖存者之一。他和全家人共同前往馬尼拉過聖誕節。這是全家11口人第一次去馬尼拉,也成了最後一次。幸好一艘客輪把他救起。
第一個趕到現場救護的是「唐·克勞迪奧」客輪。船員在海面上搜尋了3個多小時,共救起26名倖存者,其中只有一名倖存者是女性,人們不同程度地被火燒傷。巴蘭科船長下令把這26人送到馬尼拉醫院救治,並與菲律賓政府聯系。12月21日早7點,菲律賓政府才得知海難並馬上緊急行動起來,軍用直升飛機、飛機、商船、汽艇等緊急出動。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夫人動用了她的私人遊艇參加救援活動。美國駐菲律賓軍事基地的海軍艦艇和直升飛機也一起奔向出事海區,希望還能找到倖存者。一些漁民還主動配合搶救活動,自願投入了搶救的行列中。然而,人們經過一天的忙碌之後,一無所獲。
12月22日,奇跡發生了,一架直升飛機把一名5歲的男孩送進了馬尼拉醫院。醫生、護士興奮起來,喊著:「第27個、第27個……」原來,客輪下沉時,男孩的父親不知從什麼地方抓到一根木頭,讓孩子抓住不放。聽話的孩子牢牢抓住了這根救命的木頭,在海上漂泊了兩天後,被一位漁民救起,他也有幸成了第27個倖存者。
「多納·帕斯」撞船海難是20世紀世界和平年代最慘重的大海難。由於船上的人數弄不清楚,到底死了多少人,恐怕永遠也不會得出一個精確的數字。
事故發生後,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發表聲明,稱這次事故是一次「民族的悲劇」。她還下令有關部門對這次海難事故進行徹底調查。初步的調查認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客輪的掌舵者缺乏熟練的技術。如果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掌舵者發現情況,完全可以避免這場災難。但由於兩艘船的船長失蹤,弄清事故的原因更為困難。
應死難者家屬的要求,菲律賓政府決定對未被人認領的屍體舉行公葬,並修建一座紀念碑,把全部死難者的名字刻在上面,讓人們牢記這次慘案。
20世紀大海難列表
菲律賓經常發生嚴重的海難事故,是世界上發生海難最多的國家,最近的一次海難發生在2004年2月26日。那天夜裡,載有899名乘客和船員的「超級客輪14」從馬尼拉駛往菲律賓中部港口城市巴科洛德。27日凌晨,該船行至馬尼拉灣口科雷希多島附近時突然爆炸起火,死亡人數目前還沒有見到確切報道,但公布的已有86人。
不僅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以及馬爾地夫等世界上大部分有過航海歷史的國家都曾有許多海難事故。據不完全統計,20世紀僅僅因為起火導致死亡超過百人的海難就至少有以下10起。
1903年6月15日,美國紐約港灣中的「斯洛克姆將軍」號遊船發生火災,船體水線以上部分全部燒毀,693名遊客被燒死。
1917年12月6日,比利時救生船「伊莫」號同法國軍火船「蒙特·布朗克」號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內相撞,引燃甲板上的甲苯,繼而又引發了梯恩梯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傷,160幢建築被毀壞。
1934年9月7日,航行在紐約和哈瓦尋那航線上的美國「莫洛卡斯」號郵輪發生火災,造成135人死亡、300人失蹤。價值500萬美元的郵輪徹底被毀。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買港一艘載有棉花、硫磺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國貨輪首先起火爆炸,殃及港灣停泊的13艘輪船,造成總噸位50000噸,1500人死亡、3000人受傷。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基城港內的「格技肯」號貨船發生爆炸。該船載有2300噸硝酸銨化肥。烈火燃燒了3晝夜,西基城1/3的街區成為一片廢墟,3/4的化工企業被毀壞,造成1500人死亡。
1949年9月17日,停泊在加拿大多倫多省安大略碼頭的「諾羅尼克」號客輪發生火災,船上411名乘客中有107名被燒死。
1983年5月,歐洲萊茵河上一艘運送液化石油氣的油船發生火災,燒死317人。
1987年12月20日,菲律賓客輪「多納·帕茲」號從萊特灣出發駛向馬尼拉,途徑塔布拉斯海峽時,同「維克托」號油輪相撞發生火災,造成4000多人死亡。
1988年7月16日,西方石油公司在英國北海的帕爾法採油平台發生爆炸火災事故,死亡166人,受傷20人。該採油平台高出海面200米,投資9億美元,是1976年落成的。
1990年4月7日,丹麥「斯塔的納維業之星」號渡輪,在北海道斯格拉克海峽航行時發生火災。丹麥消防隊聞訊後立即出動直升飛機救援。挪威和瑞典的消防隊也出動直升飛機救援。這艘燃燒著的渡輪於23時被拉至瑞典的呂塞契爾諾時,又發生轟燃,造成150人死亡。
由於造船業的進步以及一系列導航科技的發展,像20世紀早期那樣死亡上千甚至幾千人的海難呈現下降的趨勢。但20世紀最後15年來發生的世界重大海難仍然傷亡慘重(重復不計)。
1986年9月1日,蘇聯客輪「納基莫夫將軍號」與一艘蘇聯貨輪在黑海相撞,造成 398人遇難。
1988年10月24日,菲律賓一艘客輪在公海遭遇台風沉沒,造成254人遇難。
1991年3月1日,一艘運送索馬里難民的運輸船在肯亞海岸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1年12月15日,一艘往返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渡輪在紅海沉沒,造成476人遇難。
1992年4月15日,兩艘渡輪在奈及利亞和喀麥隆海岸相撞,造成300人遇難。
1993年2月16日,一艘海地運輸船在該國南部海上沉沒,造成800人遇難,500人失蹤。
1993年7月2日,菲律賓一艘渡輪沉沒,造成326人遇難。
1993年10月10日,一艘渡輪在韓國西南海域沉沒,造成282人遇難。
1994年8月20日,一艘渡輪在東孟加拉翻沉,造成250遇難。
1994年9月28日,從塔林開往斯得哥爾摩的「埃斯托尼亞號」客輪沉沒,造成852 人遇難,137人倖存。
1996年5月21日,坦尚尼亞一艘渡輪在維多利亞湖上沉沒,造成700餘人遇難。
1998年4月1日,一艘渡輪在奈及利亞海上沉沒,280人遇難。
1999年2月6日,印尼一艘軍艦在汶萊外海沉沒,造成312人失蹤。
1999年4月1日,一艘奈及利亞客輪遭遇風暴沉沒,造成250人遇難。
1999年10月18日,一艘印尼客輪在伊朗附近海域沉沒,200餘人遇難。
1999年11月24日,一艘搭有312人的中國客貨混裝船「大舜」號在中國東部海岸沉沒,造成282人遇難或者失蹤。
2000年6月22日,中國四川一艘渡輪沉沒,造成130人遇難或者失蹤。
發生在中國的重大海難
是的,在這些重大海難中,中國未能倖免。從遙不可知的時代起,我國可能就有人進行海上活動。傳說中的徐福不知仙蹤何去,而元朝幾次大規模的對日征伐,也由於惡劣的海上條件而損失重大。若非如此,日本早已被元朝征服並納入中國的版圖了。此後,幾百年裡海難事件也是史不絕書。最近的一次大海難發生在1999年。
1999年11月24日13時,山東煙大汽車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經營的「大舜」號客貨混裝船,載客304人,汽車61輛,由煙台地方港出發赴大連,途中遇風浪於15時30分返航。調整航向時,船舶橫風橫浪行駛,船體大角度橫搖。由於船載車輛系固不良,產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機失靈,經多方施救無效,於23時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9000萬元人民幣。這就是「11·24」特大海難事故。事故調查處理於2000年11月終結,有關責任人員受到嚴肅處理。煙大汽車輪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峰、副總經理於傳龍等4名責任人員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山東省省長李春亭、副省長韓寓群、交通部部長黃鎮東、副部長洪善祥等13名領導幹部和有關人員受到相應的紀律處分。
責任者被懲處,但已換不回逝者的生命。據報道,在船即將傾倒的剎那,有位女乘客央求身邊的一位姐妹:我的兒子太不幸,眼看就要失去雙親!以後代我關照他!她的話音未落,一個浪頭打來將她們打散。在整個海難中只有一位女性生還,但不是那個託孤的母親!
海難、救助、人性
大海是神秘莫測的,在科技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海難往往難以避免。海難最嚴重的是造成生命傷亡,除此之外,海難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財產損失等後果。而事實上,大多數海難都是人為造成的。比如「泰坦尼克」號、「多納·帕斯」號以及我國的「大舜」號。究其原因,這些人為因素往往是:輪船公司經營運作不良、不適當的時機出海、不適當的船況出海、貨船裝載不當或者超載、客船嚴重超載、駕駛途中操作不當、火災以及其他意外情況的發生等等。而應對之策自然是加強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發生人為意外的可能。若海難事故發生了,也有一套應急營救方案和時候處置方案。同時,對付海難還要加強國際合作。
這一切,最佳的方法就是利用法律的力量,將管理納入法治軌道。1989年國際海事組織在倫敦召開的一次外交大會通過了新的救助公約《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我國於1992年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下簡稱《海商法》),其中第九章為「海難救助」,其他章節中也有涉及海難救助的規定,這些構成了我國《海商法》中海難救助的法律規定。
《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本章規定適用於在海上或者與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對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進行救助。」該條規定從兩個方面界定的救助對象包含「遇險的船舶和其他財產」兩種。同時,《海商法》還對「救助款項」、救助合同、救助方的義務、被救助方的義務,以及救助的原則、擔保、姐妹船救助、國家救助等等方面都作了規定。配合修改憲法,關於發生重大自然人為災害時「緊急狀態」的規定,與即將出台的《緊急狀態法》,以及其他一系列海事管理的行政規章、條例,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海難調整法律機制。對輪船的經營與運營者、負有管理責任的政府部門、政府管理人員、輪船操作者、裝卸規制、海事賠償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特別是海事賠償,雖然生命無價,但公平的賠償仍能為死難者的家屬帶來一絲安慰,同時也是對責任者的懲罰。
1950年4月20日,由大連開往煙台的「新安」輪被美籍「加利福尼亞金熊」輪撞沉,70人遇難。中國政府向該輪提出賠償訴訟,並得到賠償。最近的幾次海難國家也都做了賠償。當然,一套規范的保險制度以及人們的保險意識也是必要的。
然而,制度永遠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當海難發生之時,遇險人員的精神狀態也十分重要。正如「泰坦尼克」,沉沒海底的只是那些鐵板、鉚釘和人的肉體,而人的精神沒有被征服。輪船下沉時,8位音樂家在最後的時刻一直沉著平靜地演奏樂曲。那飛翔的音符,體現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惡低頭的人類尊嚴和高貴。直到90年後的今天,人們還是驚嘆,那些樂手和船員,怎麼能有那麼巨大的勇氣,不奔不逃,堅守崗位履行職責;怎麼能有那樣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讓給孩子和婦女,把最後的時刻留給自己。事後的統計,船員有76%遇難,這個死亡比例超過了船上頭等艙、二等艙和三等艙所有房艙的乘客死亡比例。
乘客的表現也令人感動。兜里揣著2000多美元現金兌換支票的世界首富之一、億萬富翁約翰·雅各布·阿斯德問負責救生艇的官員,他可否陪同正懷著身孕的妻子上艇。那個船員說了一句「婦孺先上」之後,他就像一個真正的紳士一樣,回到甲板,安靜地坐在那裡,直到輪船沉沒。船上倒下的大煙囪把他砸進大西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