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軍方領導為什麼會在伊拉克

伊朗軍方領導為什麼會在伊拉克

發布時間:2023-06-27 02:55:17

A. 伊朗和伊拉克矛盾由來已久,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為何會爆發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當今世界一共發生過兩場持續數年之久的高烈度戰爭,這兩場戰爭分別是發生在東南亞的越南戰爭和發生在中東地區的兩伊戰爭。而且十分有趣的是,這兩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後以“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自稱。

兩伊戰爭

在這種情況和心態之下,最終愈演愈烈的兩伊邊境沖突演變成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1980年9月17日,隨著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廢除兩國邊界劃分的《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和全部主權,同時,命令對伊朗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揮師進入伊朗領土,兩國之間的持續8年之久的戰爭全面爆發。

B. 美軍為什麼在伊拉克不走,又為啥去伊拉克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的問題是

美軍為什麼在伊拉克不走,

又為啥去伊拉克

,所有的原因都是為了兩個字利益。

美軍前往伊拉克

打著所謂的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幌子,

推翻了薩達姆,政府

為的就是要建立一個

親美的政權以及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資源。

那現在這樣的目的沒有達到,甚至伊拉克現任政府

有可能靠向伊朗的情況下

,美軍自然不可能撤軍。

C.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伊拉克是怎樣組建的共和國衛隊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千米,長約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簽訂了《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 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海珊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共和國衛隊成立於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後的1968年,其主要任務是保衛總統及高級領導人的安全。兩伊戰爭前,這支部隊僅有1個師的編制,下轄3個旅。1986年初發展為7個旅,兩年後改編成6個師28個旅。衛隊的主要裝備有500多輛T-72坦克、BMP裝甲戰車、法制自行榴彈炮和GHN-45牽引式榴彈炮,以及蘇制地對空導彈、高射炮和武裝直升機等。 衛隊的成員大多來自薩達姆總統的家鄉提克里特,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絕大多數是復興社會黨黨員,年齡都在30歲以下。衛隊司令是薩達姆的次子庫賽。 這支部隊在兩伊戰爭中經常赴前線執行緊急使命,並在保衛巴士拉等重大戰役中屢建戰功。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伊軍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狂轟濫炸,元氣大傷,衛隊也遭受重大損失。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遭受長期的制裁和武器禁運,軍隊裝備無法更新,但衛隊的裝備與其他部隊相比尚屬精良,目前仍是保衛薩達姆等高級領導人及巴格達安全的主要力量。 編輯本段部隊構成共和國衛隊是伊拉克軍隊中最精銳的王牌部隊,總兵力約14萬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編制裝甲師2個,即漢謨拉比裝甲師和麥地那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5個,即塔瓦卡爾那師、尼布查德尼扎爾師、阿德南師、巴格達師和總統警衛師;另編制1個補給師。共和國衛隊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軍總參謀長尼扎爾·哈茲拉吉擔任。這支部隊駐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總統府為中心的巴格達城內。後由薩達姆的兒子擔任共和國衛隊的司令官。 在共和國特別衛隊內部,根據職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隊、機動防護部隊、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四大部分。根據在保衛薩達姆時離薩達姆的距離的遠近又可以分成一線、二線和三線防衛部隊。一線部隊由薩達姆最信任的人組成,他們的保衛任務由薩達姆阿拉伯突擊隊(伊拉克的准軍事部隊)的首領穆薩希姆·薩阿卜·阿·海珊少將負責。在通常情況下,建築物外圍的安全防護工作由共和國特別衛隊負責。特別安全局負責內部保衛工作。但也有少量極受信任的共和國特別衛隊人員被允許進入總統府邸內部或薩達姆出行時擔任貼身保鏢,這些人都是從共和國特別衛隊第1旅第1營中挑選出來的。 該衛隊的官兵大部分來自薩達姆總統的老家提克里特縣,全部都是遜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黨員,許多骨幹成員是薩達姆總統的親信或親戚。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官兵的待遇比正規軍高,他們享有特殊獎金和政府補貼的住房。 編輯本段部隊瓦解美國在二次開戰前,大量地賄賂、收買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所有重要將領,包括巴格達的衛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渙散的伊拉克號稱30萬人的軍隊,瞬間土崩瓦解。因此美軍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佔領了伊拉克。並且共和國衛隊的戰鬥力本來就有吹噓的成分,伊拉克經歷了8年的兩伊戰爭,又經歷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打擊,實力已經遠不如前,根本沒有所謂的30萬精銳部隊,美國實際上只用了一個營的先頭部隊就控制了巴格達。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可供參考。這種說法認為:在美國靠近首都巴格達以後,薩達姆宣布解散共和國衛隊,採用「化整為零」的打算,把部隊分散到平民間,這樣以來一可以保證部隊的戰鬥力,二可以與美國長期做斗爭方便東山在起。因此美國在進入巴格達以後並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活動,但是在布希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不斷遭到散落的共和國衛隊的攻擊。但是這種說法不被大多數人採納。

D.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E. 蘇萊曼尼不允許離開伊朗,那又是怎樣到達伊拉克的呢

這其實以蘇來曼尼本身從事的工作有很大關系,他從事的就是間諜工作,經常需要在各個國家去探索情報,到達伊拉克也是為了實現他的間諜目的。而之所以會讓他不允許離開伊朗,這也是聯合國的決議,但實際上在目前許多國家中,不聽從聯合國的有許多,伊朗就包括其中。所以伊朗本身也沒有對蘇萊曼尼進行過多約束,而他的工作目的又是完全為伊朗探取情報自然也會受到伊朗的支持。

對於聯合國來說的話,他的許多決議本身就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去依託和維護,即便是像我們熟知的日內瓦公約,虐待俘虜的相關條款對於某些國家的約束力就沒有那麼強。所以這個世界仍然是誰的拳頭硬,誰說的話就算數。

F. 伊朗少將在伊拉克遇襲身亡,遇刺「聖城旅」將軍為何成為美國目標

之所以美國會不顧國際社會的意見和輿論,悍然對伊朗軍隊進行襲擊。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伊朗國內最精銳的部隊非聖城旅莫屬。其次就是伊朗對這支部隊也非常的其中,所有先進裝備優先進行裝備。最後就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伊朗的蘇萊曼尼少將,其指揮能力非常強大。

最後就是因為蘇萊曼尼的指揮能力了。對於美國和以色列來說,蘇萊曼尼已經是一塊心頭病了。他不僅僅是聖城旅的旅長,還是伊朗情報機構的領導者,其一手策劃了大量輕松獲勝的戰役。是公認的伊朗部隊中指揮領導能力最強悍的將軍。而且美國和以色列都在其手中吃過大虧,而且蘇萊曼尼還奇跡般的躲過了許多次西方國家針對他進行的刺殺行動。

G. 伊拉克與伊朗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很少復制粘貼來進行回答,不過這個問題可以用新華社的通用新聞資料來解釋,就不費力自己敲鍵盤了。
(以下為引用內容)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二是領土爭端,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一,兩伊同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五千多萬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拉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為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的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毛拉們(宗教專職人員)掀起宗教狂熱,公開鼓吹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佔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沖。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現總統、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海珊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二,領土爭端的兩個問題: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復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這個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領土爭端問題是間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將其在1971年英國實行撤出蘇伊士以東政策時被伊朗佔領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布穆薩、大通布和小通布3島歸還給阿拉伯國家。三,由於雙方領導人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互不讓步,激起了歷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導致爆發了戰爭。

H. 伊朗和伊拉克的歷史有何關聯,何時分裂

歷史上,兩國間一直存在著民族矛盾、教派沖突、領土糾紛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爭端。1980年9月,兩伊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共造成100多萬人死亡,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1987年7月,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伊拉克和伊朗先後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8月20日,長達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結束。

戰爭結束後,兩國仍然處於敵對狀態。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拉克於當年8月17日正式宣布從伊朗領土撤軍,10月兩國恢復外交關系。盡管此後兩國為改善關系作出積極努力,但雙方在一些領域的分歧依然存在。

2000年以後,伊朗和伊拉克關系明顯改善,特別是「9·11」事件後,因被美國列入「邪惡軸心」國名單,雙方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

2003年3月20日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後,伊朗強烈反對美國的武力行動以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存在,呼籲聯合國在伊拉克重建和未來政府組建上發揮主導作用。伊拉克戰爭後,伊朗積極支持伊拉克重建,向對方提供援助,並加強與其的經濟合作。兩伊政治經濟關系逐漸升溫。

2005年,兩伊關系發展步伐加快。當年5月,伊拉克過渡政府成立。親伊朗的什葉派達瓦黨領導人賈法里執掌政府。為表示對賈法里政府的支持,伊朗外長哈拉齊5月中旬訪問伊拉克,成為薩達姆政權垮台後訪問伊拉克的伊朗最高級別官員。7月,伊拉克過渡政府總理賈法里訪問伊朗。11月,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訪問伊朗,成為近40年來首位訪問伊朗的伊拉克國家元首。

2006年以後,兩伊關系持續升溫。伊拉克總理馬利基於2006年9月和2007年8月先後兩度訪問伊朗。2006年11月,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時隔一年之後再度訪問伊朗,尋求擴大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兩國高層互訪進一步促進了雙邊關系的發展。
歷史上,兩國間一直存在著民族矛盾、教派沖突、領土糾紛以及歷史遺留下來的各種爭端。最主要原因。

I. 上世紀伊朗和伊拉克為何會爆發持續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J. 伊朗和伊拉克為何開戰

因為伊拉克想當21世紀的中東老大,伊朗認為自己不必伊拉克弱,見不得伊拉克飛揚跋扈,美國正好又利用伊朗制衡一下伊拉克

閱讀全文

與伊朗軍方領導為什麼會在伊拉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復習印度留學生 瀏覽:282
伊朗用什麼APP聊天 瀏覽:809
中國宮古海峽在哪裡 瀏覽:254
義大利火腿配什麼吃好 瀏覽:607
印尼小k島打工帶什麼東西 瀏覽:23
2021年印尼二季度gdp多少 瀏覽:731
雲南河口越南人有哪些產品 瀏覽:817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怎麼樣 瀏覽:767
杭州到英國航班有多少 瀏覽:39
從香港到英國多少錢 瀏覽:72
印度的黃金飾品多少錢 瀏覽:149
中國女排什麼時間表 瀏覽:143
伊朗怎麼催韓國還債的 瀏覽:308
義大利蜂東北怎麼過冬 瀏覽:146
義大利的什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瀏覽:851
中國人的籍貫是什麼 瀏覽:500
防城港過越南的關口叫什麼 瀏覽:549
印度語沒有怎麼表達 瀏覽:494
義大利國現在是什麼季節 瀏覽:446
近代中國主要政治力量是如何探索救國道路的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