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郎為什麼要滅以色列
伊朗並不是要滅以色列,而只是反對以色列,反對猶太復國主義。
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不是伊朗一個國家,而是所有中東地區信伊斯蘭教的的阿拉伯國家的反對,5次中東戰爭的爆發就是這個原因。
所謂的以色列猶太復國主義,是指二戰後,猶太人因為二戰時遭受慘劇,於是希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是沒有自己的土地的,所以他們引用古籍,說他們在中東的巴勒斯坦地區居住過,要在那裡建國,以色列的建國得到和其利益一致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因為西方國家希望中東石油產區有一個非阿拉伯國家(猶太教和基督教天主教都是一個宗教體系的分支)來代表他們的利益。
所以西方國家操縱聯合國,不顧阿拉伯聯盟的一致反對,支持以色列建國,建國的第一天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之後還爆發了另外4次。但是阿拉伯國家打仗打不過以色列,以色列的領土范圍越來越大,巴勒斯坦反而難以建國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阿拉伯國家政府已經倒向西方,現在堅定的以政府姿態反對以色列復國主義反美反西方的國家已經不多,其中站在最前面的就是伊朗。
Ⅱ 伊朗為什麼這么仇視以色列
伊斯蘭教分為兩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這兩家對以色列都的態度都不太好(畢竟雙方打過好幾次),遜尼派比較溫和,什葉派對以色列態度激進。
而伊朗明顯屬於什葉派(好戰派),伊朗和以色列的瓜葛還是源於伊朗核問題,對於以色列來說,一個穆斯林國家擁有核武器將是不可想像的,(巴基斯坦當年研製核武器的進程中,不僅受到來自印度的威脅,更受到了來自以色列的威脅,以色列制定了一系列空襲巴基斯坦核設施的計劃,並多次進行演練)更別說激進派的伊朗擁有核武器了,多次揚言用彈道導彈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多次聲稱將空襲伊朗核設施。故而雙方一直劍拔弩張。
Ⅲ 伊朗為什麼要滅以色列
信仰問題
Ⅳ 為什麼伊拉克偏偏要把以色列拉進海灣戰爭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東強人薩達姆領導下,伊拉克成為稱霸一方的地區軍事強國。為了實現一統阿拉伯的偉大夢想,薩達姆先後發動兩伊戰爭和科威特戰爭。
其中由於科威特屬於阿拉伯陣營,也是美國中東石油利益的集中體現者,因此薩達姆的入侵行徑,招致西方社會和阿拉伯世界的一致反對。
1991年1月17日,為了迫使薩達姆撤軍,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對伊拉克發動了海灣戰爭。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出於對薩達姆同室操戈的不滿,也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除了為美英聯軍提供駐軍及進攻幫助,還積極參與聯軍,直接圍毆伊拉克。
薩達姆被圍攻,本來就孤立無援,正該得到更多盟友幫助才對。可是,他卻在第一時間里,下令向以色列發射了29枚飛毛腿導彈,造成以色列數十棟房屋損毀,數百人受傷的慘劇。
三、薩達姆的如意算盤。
面對強大的多國聯軍,薩達姆知道,雖然自己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但對手實在是太過強大。
於是,不甘心失敗的薩達姆,將矛頭對准以色列,向其境內發射了飛毛腿導彈。
當時的以色列,雖然曾在中東戰爭中,和伊拉克大打出手。但是海灣戰爭中,它卻沒有加入美國領導的聯軍,甚至保持中立。
突然遭到導彈攻擊的以色列一臉懵逼,這個薩達姆是瘋了嗎,不回擊美英聯軍,卻攻擊坐山觀虎鬥的以色列?
薩達姆當然沒有瘋,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以色列不僅是美國插在中東的棋子,還是所有阿拉伯國家的敵人,同時,又是阿拉伯世仇伊朗的共同敵人。
只要把以色列拉進戰爭,原本加入美國聯軍的阿拉伯各國,就會調轉槍口,同仇敵愾撲向以色列,對美英聯軍開放的基地,也可能就此收回,多國聯軍不戰自亂。
另外,一直以伊斯蘭領袖自居的伊朗,也絕不會失去這個贏得人心的機會。事實上,薩達姆攻擊以色列當天,伊朗就下達了戰爭准備,一旦以色列向伊拉克展開報復,伊朗將立刻投入戰斗。
這樣一來,失去阿拉伯國家支持的美英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伊拉克的戰爭壓力將大大緩解。
四、忍氣吞聲的以色列。
遭到攻擊的以色列果然惱羞成怒,准備報復伊拉克。然而美國人早已看穿了薩達姆的小九九,他們火速前往以色列,極力勸說以色列保持冷靜,不要上當。
美國還發動西方共同給以色列經濟捐款,僅德國就給了6.6億美元。同時美國還免費為以色列部署了愛國者防空系統等先進武器,得了大量好處的以色列這才破涕為笑,按照美國的意思忍氣吞聲,沒有發動反擊。
瓦解多國聯軍失敗的薩達姆,只能無奈接受戰敗的結局。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海灣戰爭結束。
Ⅳ 以色列和阿聯酋建交,會對中東局勢,產生什麼影響呢
以色列和阿聯酋建交實際上是拜託伊朗所賜。為什麼?還得從根上說起。
伊朗與以色列遠隔上千公里並不相鄰,伊朗又是非阿拉伯國家,伊朗也沒有參與阿控伯諸國群毆以色列的五次中東戰爭,兩國無歷史恩怨,無利益沖突,本應相安無事才對,為什麼會不共戴天,一定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呢?!上世紀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成功,成為政教合一的奇葩體制,伊朗為輸出宗教革命,圖謀建立什葉之弧的中東霸權,便將以色列當成自己拉攏中東什葉派國家,輸出革命建立霸權的犧牲品,無端地要消滅以色列,自樹強敵,討好阿拉伯國家。這就是以、伊兩國爭端的來龍去脈,歷史淵源。
天下熙攘皆為利來。由是筆者不勝感慨,今曰以色列,阿聯酋之建交,乃至日後海灣國家紛紛校仿,爭相與以色列和解,豈非伊朗玉成之美?伊朗機關算盡太聰明,促成以色列坐大,自己一步步被孤立,豈不宜哉!
Ⅵ 以色列,為什麼會懼怕這三個國家
以色列主要懼怕的是阿拉伯世界的什葉派國家,什葉派國家對以色列的敵視和極端做法令以色列坐立不安。
伊朗:做為什葉派的大哥視以色列為死敵,目標不是打壓顛覆,伊朗明確表態要消滅以色列這個國家,把以色列從地圖抹去。而且伊朗有這個潛力和決心,數千的導彈存有量,完善的工業生產體系,危險的核技術掌控都是以色列懼怕的原因。
黎巴嫩:鄰居黎巴嫩國小心大,黎巴嫩真主黨選舉剛剛大獲全勝,而真主黨一直致力於破壞和襲擊以色列本土。在伊朗和敘利亞的支持下黎巴嫩真主黨沒少找以色列麻煩,而伊朗在黎巴嫩扶持的前哨布置了眾多火箭炮等打擊設施。如此近的距離一旦黎巴嫩配合伊朗發起攻擊,對以色列來說打擊將是半摧毀式的。
敘利亞:以色列之所以扶持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主要是為了戈蘭高地的安全。多年來敘利亞一直想要奪回戈蘭高地,而戈蘭高地失手以色列腹地將直接暴露無遺。當年埃及同敘利亞突襲以色列就差點讓以色列萬劫不復,以色列一直在提防敘利亞的再次突襲
Ⅶ 美國什麼時打伊朗為什麼打
今年什麼日子?各國大選年。歐盟尚未走出金融危機。伊朗還控制著石油重要出口路線霍爾慕茲海峽。伊朗與俄羅斯僅一海之隔。伊朗的導彈能給海灣地區的親美國家帶來災難。總結上述原因你就知道美國對伊朗是恐嚇還是動真格的了。另外,就算打、也要等美國大選完了奧巴馬連任的前提下,如果不是奧巴馬當總統,那他肯定不能打。而新總統也要等下年才能正式升效,而新總統決定打伊朗也要等到2013年了,到時候伊朗很可能已經擁有核武器了。還有中俄不會參戰。因為中國現在不希望和平發展的道路被終止,另外俄羅斯已經沒有蘇聯時的能力了。
Ⅷ 伊朗與以色列有什麼世仇
在過去的2006年裡,世界政治舞台上風雲激盪,中東更是引人眼球。波斯硬漢伊朗總統內賈德頻出驚人之語,公開置疑二戰期間納粹屠猶的真實性,威脅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不甘示弱地要求把伊朗驅逐出聯合國,堅決反對伊朗的核計劃,威脅要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軍事打擊。以色列與伊朗唇槍舌劍,你來我往,互不相讓。相隔千里的以色列與伊朗到底有何糾葛?
猶太人的「解放者」——波斯帝國與猶太民族
以色列與伊朗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和伊朗的波斯民族很早就生活在中東地區,也都曾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公元前11世紀猶太人建立了統一的希伯萊王國,所羅門王時期達到鼎盛。後來,希伯萊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太王國。分裂造成國勢衰落,也直接造成了猶太民族的苦難。公元前772年,以色列王國被亞述王國所滅,民眾被驅離故土,湮沒於歷史之中。猶太王國雖逃過亞述一劫,但厄運難免。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賈尼撒攻克猶太王國都城耶路撒冷,城中財富被洗劫一空,聖殿被付之一炬,全城盪然無存。尼布賈尼撒將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包括貧民、工匠、貴族和被挖去雙眼的猶太王押往巴比倫為奴,史稱「巴比倫之囚」。成為亡國奴的猶太人,在異鄉歷經50餘年的磨難,念念不忘故國,思鄉之心越來越重。他們渴望耶和華派救世主降臨來拯救他們,讓他們重返家園,復興國家。
波斯人屬於中亞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公元前2000年進入了今天的伊朗境內。公元前550年波斯部族首領居魯士建立了波斯帝國。居魯士志向遠大,終生東征西討,滅國無數。公元前538年居魯士兵不血刃攻佔了千年名城巴比倫。猶太人的命運出現了轉機。開明的居魯士大帝比較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他發布文告,釋放「巴比倫之囚」,讓他們回歸故國並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據說當時共有42000多猶太人扶老攜幼返回耶路撒冷。更讓猶太人感激涕零的是,居魯士還把尼布賈尼撒掠奪的5400餘件耶和華聖殿聖物交給了猶太人。居魯士對猶太人的「解放」正好與猶太人的救世主傳說巧合,這一事件促進了猶太教的形成。居魯士大帝因而被猶太人尊稱為「塗聖油的王」。返回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第一聖殿的廢墟上重建了聖殿,恢復了國家,並持續了400餘年的自治。可以說波斯帝國是「巴比倫之囚」的解放者,也甚至可以說沒有居魯士可能就沒有後來的猶太人,也就沒有今天的以色列。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公元前330年,盛極一時的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所滅,伊朗先後遭到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的入侵和統治。近代伊朗又淪為英國和沙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第一次復國後的猶太國家也歷經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的統治。公元前65年巴勒斯坦地區被羅馬帝國佔領,猶太人的國家不復存在。公元1至2世紀,猶太人不堪羅馬帝國奴役,先後兩次大規模起義反抗,但慘遭鎮壓,數十萬人被殺,耶路撒冷城被徹底破壞,遺址翻耕成田。殺戮之後殘存的人民多被擄掠為奴,整個巴勒斯坦田園荒蕪,廬舍為墟,於是猶太人開始了背井離鄉、流浪異地的長期民族飄泊史。
親密的准同盟——巴列維王朝與以色列
歷史再次使兩個民族的命運兩千年後相連。流散到歐洲的猶太人備受歧視與迫害,雖然猶太人在經濟、教育與科技領域成績斐然,但歐洲反猶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猶太人便往往首當其沖,成為替罪羊。19世紀末,作為一種猶太民族解放的思潮,猶太復國主義興起,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移居曾經的故土——巴勒斯坦。納粹興起後大肆迫害猶太人,二戰期間有600萬歐洲猶太人慘遭屠殺。民族的悲慘命運使猶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曾經的故土已成為阿拉伯人的家園,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進入自己的家園。猶太移民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矛盾激化,雙方沖突不斷。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者」——英國面對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壓力左右為難,乾脆把這個難題丟給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兩個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
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拒絕承認這個猶太國家,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國的次日,阿拉伯聯軍就發動軍事進攻要把這個國家扼殺在搖籃中。以色列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站穩腳跟。伊朗作為中東的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則對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伊朗雖然出於同阿拉伯國家搞好關系的考慮,在聯合國投票反對以色列進入聯合國,但同時也表示不願介入阿以沖突。摩薩台政府甚至一度宣布承認以色列。摩薩台倒台後,巴列維國王逐漸掌握了伊朗的實權。巴列維想實現伊朗的現代化,夢想恢復波斯帝國的光榮。以色列在逆境中的輝煌成就吸引了國王,認為以色列的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白色革命」。美國猶太社團對國會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伊朗與以色列搞好關系,可以藉助美國強大的猶太社團的力量敲開美國國會的大門,幫助伊朗實現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可以藉助以色列的力量去遏制納賽爾革命後興起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維護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也想與伊朗搞好關系,擺脫在中東的政治孤立,從伊朗獲得必需的石油。這一時期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密切,雙方人員來往絡繹不絕,以色列領導人本·古里安、梅厄、貝京、達揚、佩雷斯和拉賓等都曾訪問過伊朗。雙方的合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合作也開花結果。政治上,雙方共同致力於遏制納賽爾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共同在葉門對抗納賽爾,共同遏制伊拉克,支持伊拉克的庫爾德游擊隊,並通過伊朗把伊拉克境內的猶太人轉往以色列。在軍事上,以色列幫助伊朗建立和訓練特務機構「薩瓦克」,並進行軍事和情報合作。有趣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曾提議與伊朗聯合研究核武器計劃,但是伊朗國王巴列維認為伊朗沒有必要開發核武器,甚至認為擁有核武器對伊朗來說是很危險的,因此拒絕了以色列的提議,並批評以色列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提倡建立「中東無核區」。兩國雖在核武器問題上觀點不一,但卻簽署了代號為「鮮花工程」的聯合開發可以攜帶核彈頭導彈的秘密計劃,該計劃因伊朗發生革命而中止。在經濟方面,以色列幫助伊朗在農業、軍工等方面進行建設,而伊朗則在阿拉伯對以色列實行嚴格的經濟貿易禁運時向以色列提供石油。1959年到1971年以色列80%-90%的原油是從伊朗進口,到1976年伊朗則提供了大約以色列75%的石油需求。伊朗石油對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幫了大忙。面對阿拉伯國家對伊朗與以色列關系的指責,伊朗聲稱「我們是穆斯林,但不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伊朗巴列維政府都基本上保持中立,甚至對以色列軍隊在「六·五戰爭」中的成就表示欽佩。在十月戰爭後,埃以和平進程中,巴列維也盡了綿薄之力。
冰河時代——以色列與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決定了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必然發生逆轉。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講中,呼籲伊斯蘭世界和世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反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認為「殖民主義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企圖消滅伊斯蘭民族和伊斯蘭國家,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正在包圍伊斯蘭各民族,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自然資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物,西方殖民主義建立以色列政權的目的是鎮壓和殖民伊斯蘭各民族。」因此,霍梅尼反對伊朗國王與以色列政權建立友好關系。在巴列維時期,霍梅尼通過演講、發表聲明和撰寫文章向穆斯林闡述以色列政權對伊斯蘭世界構成的威脅,認為以色列政權是伊斯蘭世界心臟的毒瘤,如果不鏟除,其後患無窮。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兩國的蜜月戛然而止,以色列駐伊朗的機構、專家全部撤出,伊朗駐以色列的機構也關門閉市,許多合作項目半途而廢,其中包括「鮮花工程」。革命後的伊朗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政策,號召伊斯蘭世界鏟除以色列這個「毒瘤」,把每年的齋月最後一個周五主麻日定為「古都斯日」,旨在喚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自此後,每年的「古都斯日」,世界穆斯林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政權。但需要注意的是,霍梅尼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但他不是個反猶主義者。在伊斯蘭革命時期,他曾許諾保護伊朗的猶太社團,不許傷害生活在伊朗的猶太人。在80年代,霍梅尼允許願意離開伊朗的猶太人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目前,在伊朗還生活著數萬猶太人。伊朗憲法保護他們的宗教習慣和風俗,並在議會留有一個席位。
革命後的伊朗雖然激烈反對以色列,但是兩國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在國際上極其孤立,武器彈葯缺乏。這時,被伊朗視為「小撒旦」的以色列雪中送炭,主動拉了死對頭伊朗一把,向伊朗輸送了大量軍火。一來,以色列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希望伊拉克在中東做大,希望伊朗能平衡一下伊拉克。二來,「風物長宜放眼量」,以色列希望伊朗的極端主義是暫時的現象,會很快退燒,兩國可以重溫舊好。1987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前總理伊扎克·拉賓總結以色列政府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策時說,「伊朗現在從其奉行的哲學上來說是以色列的危險的敵人。……但同時,伊朗28年或者37年後將會是以色列的朋友。」兩伊戰爭時期,以色列不僅自己賣軍火給伊朗,而且還在美伊之間穿針搭線,幫助伊朗藉助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得美國軍火。霍梅尼時期,伊朗雖然購買以色列的軍火,但其反以思想並未軟化,積極支持巴解組織、黎巴嫩真主黨的反以行動,並與敘利亞在反以問題上互相支持。以色列也強烈譴責伊朗的反以言論和行為。
以色列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基本擺平了阿拉伯國家,老對頭巴解組織也逐漸軟化。到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改善了建國以來所處的艱險環境。面對現實,一種新的和平主義之風吹拂阿以政壇。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開始了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伊朗卻依然故我,伊朗不相信當時的和平進程是公正的,認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談判不會實現真正的和平。旗幟鮮明地要求「公正」——解決1948年以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權利、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佔領、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問題。伊朗表示原則上接受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不接受《奧斯陸協議》,因為這個協議是「不公正的、傲慢的,歸根結底是荒謬的」。在人們對巴以和談寄予厚望,憧憬中東和平美景之際,伊朗的特立獨行顯得與主流格格不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態度十分惱怒,認為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伊朗也無可奈何。
繼巴以和談之後,伊朗核計劃又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嚴重問題。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劃。這時的以色列一反以前對巴列維核計劃的支持,強烈反對伊朗重啟核計劃,指責伊朗尋求核武器,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危機,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也進一步加深。2005年伊朗強硬保守派內賈德當選總統。內賈德上台不久就語出驚人,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以牙還牙要求聯合國開除伊朗。內賈德還對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表示置疑,以色列則指責內賈德犯了反人類罪,雙方你來我往,口水戰不休。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內賈德的言論無非是要轉移阿拉伯對伊朗的核計劃的擔心,並借反以言論,凝聚國內共識,獲得政治支持。內賈德嚴辭反以但他並不是反猶太主義者,2006年12月,他本人還向德黑蘭一猶太醫院捐款。伊朗的猶太人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內賈德言論的影響。
總起來看,以色列與伊朗之爭並非出於直接的國家利益之爭,而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伊朗反以無非是把以色列視為西方代理人,認為以色列建國是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陰謀。可以說反以色列是伊朗反西方影響,維護伊斯蘭利益的表象,其實質是反以色列後面的西方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其實,以色列也不願與伊朗為敵,希望伊朗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修舊好。
Ⅸ 伊朗為什麼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
猶太人(以色列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與周遍的穆斯林國家祖先爭奪領土,水火不容,幾經血雨,民族矛盾以久.二戰結束以來以色列又因領土和國家利益與周遍的中東國家大打出手.單大規模的戰爭前後就發生過5次之多(5次中東戰爭).結果不但久仇未了又添新恨.最近幾十年以色列依靠美國在中東也愈顯跋扈之勢.並且因美國霸權主義勢力的加入,中東愈加復雜.而且事事皆牽扯到以色列,使得以色列與其他中東國家關系一直無法好轉.與前伊拉克,伊朗,黎巴嫩,敘利亞等猶為緊張.特別是伊朗更是幾十年處於敵視狀態.現在正值伊朗核問題敏感時期,以色列懼怕伊朗擁有核武器,決於自身安全所以是一直提倡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並且是極力的慫恿美國和國際社會武力打擊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