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伊朗第一次沖突
1979年11月4日,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被占,全體使館人員被扣作人質。美軍經過長達5個月周密計劃和精心准備的「藍光行動」,決定武力解救,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② 美國「極限施壓」,伊朗作何應對
面對美國的 極限施壓 伊朗有四個計劃 當然並不是作戰計劃
首先是深度開發國內資源並將進口量降到最低水平,近幾年伊朗的資源進口額都維持在數百億美元規模,對鋼鐵,機械,葯品,穀物,運輸車輛等多款產品都有大量需求而他的主要供應商也大都是土耳其,韓國,歐盟等與美國關系匪淺的國家。以歐盟為例,伊朗每年從歐盟的進口額約為100億美元,其實早在美國制裁實施前 伊朗就有意識的減少部分材料的進口額,以降低對伊朗的依賴,朝著自給自足的方向發展。
其實一句話概括完,美國對伊朗實施的一系列動作的「終極目標」就是謀求伊朗政權崩潰,「短期目標」則是摧毀伊朗經濟。迫使伊朗坐上不平等的談判桌並以此來維護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利益,很顯然伊朗並不會如美國所願。
不管最後伊朗和美國的博弈結果如何,還是希望雙方都能冷靜下來,好好處理這個事情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③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正式生效,伊朗將如何應對
眾所周知,美國對伊朗進行的制裁目的是什麼。伊朗有什麼,美國需要什麼。確實,對於美國來說,伊朗石油在國際市場的存在是阻止其成為真正世界石油霸主的絆腳石。只需要伊朗社會動盪,影響其石油出口其他國家,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大利。
要阻止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伊朗還需要有其他國家的支持與幫助。現階段而言,伊朗可以從委內瑞拉身上尋找經驗,美金是世界貨幣,要想不被制裁,那就少用美金,如何少用美金,那就是減少進口。
④ 伊朗外長向美國提出了最終條件,伊核危機究竟該如何解決
伊朗的核危機只能伊朗自己來解決。事實上,對於伊朗的核危機來說,美國占據很大的話,以前美國多次想要和伊朗進行核談判,但是伊朗都拒絕和美國進行談判,在2015年的核協議中。美國規定了伊朗,在濃縮鈾的限度,會在以後的協議。
對於伊朗來說,要解決伊朗核問題,必須要遵守此前和美國制定的核協議和制定新的情況下,才能解決伊朗的核問題,對於美國來說,對伊朗的制裁的措施要制定合適的措施,防止伊朗打擊報復。伊朗向美國提出的條件,美國或許會滿足伊朗提出條件,或許這樣伊朗才能遵守核協議。
⑤ 伊朗人質危機如何解決的
1980年,美國同意解凍此前被凍結的伊朗80億美元資產,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伊朗,伊朗同意釋放人質。1079年伊朗人質事件就此解決。
1980年7月27日巴列維國王逝世,9月兩伊戰爭爆發。此後,伊朗變得越來越希望能夠解決人質危機。
而在美國方面,卡特在11月的總統競選中敗給羅納德·里根,大部分分析家認為其在人質危機中表現出的無能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有未經證實的傳言說正是伊朗政府與里根的參謀團之間的非法交易,導致了人質釋放時間的推遲。
因為後者非常不像見到「十月驚喜」,也就是在大選開始前出現會導致選票大量流向卡特的事件出現,例如人質被釋放。(不過,奇怪的是現在「十月驚喜」這個詞卻是指防止人質釋放的非法交易。)
大選後不久,即將離任的卡特政府在阿爾及利亞外交官阿布杜爾卡利姆·弗萊伯(Ablkarim Ghuraib)等中間人的幫助下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作為釋放人質的交換條件,美國同意解凍此前被凍結80億美元資產,並保證不就此事起訴伊朗。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的總統就職典禮後幾分鍾,所有的人質被釋放並交給美方。至此他們已被扣444天。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分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⑥ 美伊聯合國談判為什麼會破裂,伊朗提出了什麼要求
在我看來,最關鍵是因為伊朗對於美國的反抗。在國際舞台上,伊朗向來都是“硬骨頭”,無論對手強大與否,都不會後退。
年初,美政府派軍機擊殺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伊朗隨即給予還擊,炮轟了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 之後伊朗又頂住壓力,向委內瑞拉運送石油。接著,伊朗政府下達了“逮捕令”,要求國際刑警組織配合,共同通緝美國總統特朗普。
這一舉動,對伊朗來說是維護國家自身利益,而對於向來以“霸主”自居的美國而言,伊朗就像一隻野獸,應該將其關在籠子里才能絕對安全。於是,在之後的聯合國大會上,美方不斷向伊朗施壓,並向其他參與國宣揚伊朗的威脅,以此來呼籲並聯合其他國家對伊朗施加制裁。
美國向來都想稱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國家,而伊朗,因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夠的底氣來反抗美國,基於此,美伊聯合國談判破裂也就不足為怪了。
⑦ 美國到底要怎麼處理伊朗
因為美國全面制裁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經濟已經是哀鴻遍野了。當然美國這種霸道的外交手段,讓歐亞許多國家都跟著受牽連。只可惜美國太強了,大家都怕得罪它,只能捏著鼻子人倒霉了。可是,別的國家可以換個石油供應商,伊朗可就不行了。原本伊朗就是石油出口大國,石油出口的外匯收入是最主要經濟來源。現在相當於一個人突然丟了工作,沒有工資的生活得有多糟呀。
(沙特在葉門丟失大量裝備,也的確應該補充補充了)
不過,不管美國和伊朗最終會不會真打起來。伊朗周邊的國家可是不得不防呀。伊朗的體量在西亞地區實在是太大了。伊朗人口 有8000萬、沙特才3200萬人、伊拉克才 3700萬人、那些小國就更別提了。
埃及 到是有一億人口,但是埃及算非洲國家。這裡面最急迫的就是沙特了。畢竟,沙特在中東因為宗教話語權問題,和伊朗矛盾重重,甚至比和以色列的矛盾都大。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更是屢屢打了沙特的臉。所以前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以「伊朗行動危害地區安全」和「葉門胡塞武裝威脅增加」為由,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從而繞過國會,開啟向沙特出售軍火的行動。
緊急向沙特和阿聯酋出售了價值81億美元的軍火,並且向中東增派3000名士兵。這其實是個一箭雙雕的妙招。
⑧ 美國「退群」伊朗如何應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美國財政部當天表示,已開始實施特朗普的對伊制裁決定。國際輿論普遍關注的是,在美國作出上述決定後,伊朗將如何應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認為,伊朗是否會同樣退出伊核協議,除美國因素外,還要看其他各方的反應,還同伊朗國內的政治博弈情況有關。他認為,伊核協議總體來說對伊朗有利,退出反而無明顯好處。
一個積極動向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8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表示遺憾,表示法英德三國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保證」該協議的落實。三國領導人敦促美國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阻礙其他相關方完全落實伊核協議的舉措。俄羅斯外交部8日發布公告,表示俄方願與伊核協議其他各方繼續保持互動,並繼續與伊朗展開積極合作。正在伊朗訪問的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8日表示,伊核協議應當繼續堅持,應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各方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舉,伊朗並非沒有反制手段。唐志超認為,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中東熱點地區,伊朗對其擁有較大影響力的什葉派力量無處不在。若伊朗決意報復,美國在中東地區各條戰線上,都將面臨更多麻煩。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將加強與美對抗加劇的應對准備。自1979年伊朗推翻美國支持的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以來,美伊一直處於對立狀態。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中東舊有平衡被打破,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對手。伊朗溫和派政府上台後,曾努力改善與西方關系。如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使伊朗與美國改善關系的努力付諸東流,助推伊朗國內反美情緒。同時,美國在伊朗周邊國家派駐的軍隊和建立的基地,已對伊朗形成軍事包圍態勢,兩國之間爆發沖突的可能性比以往更大了。
另一方面,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還將應對美國恢復和強化制裁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壓力。唐志超說,美國退出協議對伊朗的壓力主要體現在經濟環境惡化,伊朗國內溫和務實派會面臨強硬派擠壓等方面。
伊朗軍事專家莫赫達蓋姆指出,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世界各國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通過和平對話方式妥善解決矛盾分歧。通過擾亂秩序來謀取私利,以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都是徒勞無功的,註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莫赫達蓋姆認為,一旦以色列和伊朗在敘利亞或黎巴嫩問題上直接爆發沖突,美國必將被拖入雙方角力的泥潭之中。
內容來自新華網
⑨ 伊朗革命衛隊威脅要將美國變成主戰場,伊朗會怎麼做
伊朗革命衛隊威脅要將美國變成主戰場,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威懾的作用,並且在同時加強武器裝備,以防戰爭。現如今,伊朗非常明確地認識到,自己不能坐著挨打,而是要主動出擊。再加上伊朗得到了俄羅斯的支持,態度更加強硬。
伊朗此舉也進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實力,阻止美國在未來任何時候攻擊伊朗。不管美國向哪一個地區派出軍隊實施攻擊行動,美國都是在自己佔有絕對優勢的時候進行的,因為美國必須保證自己的本土安全。就像美國此前的航母准備打擊伊朗時一樣,美國沒有太大把握的時候,是不會直接向對手開戰的。現在伊朗直接指明可以攻擊對手本土,讓美國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嚴重挑戰。所以,伊朗此言可謂是釜底抽薪的做法,此舉可以強烈震懾美國。
⑩ 伊朗是怎麼回擊美製裁的
伊朗議會13日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向伊朗導彈系統研發項目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境外行動增加5億多美元預算,以應對美國的最新制裁。
伊朗議會議長阿里·拉里賈尼在當天議程結束後說,美國應該清楚,這項議案只是伊朗反擊美國在本地區冒險主義行為的第一步。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上台後,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8月初,特朗普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鮮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它們實施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