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看什麼書好

伊朗看什麼書好

發布時間:2023-08-07 20:22:44

① 伊朗雜記 第四集 那塊神奇的土地-胡澤斯坦行


伊朗的胡澤斯坦省(Khuzistan)位於伊朗的西南邊,其南部瀕臨波斯灣而其西北部則緊靠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著名的曾經萌發出人類許多古老的文明,如蘇美爾、埃蘭、巴比倫和亞述文明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經的中下游流域,也叫兩河流域,其出海口也有一半在胡澤斯坦這塊神奇的土地上。


在伊朗期間,我一共去過伊朗胡澤斯坦省兩次。第一次是1990年夏,兩伊戰爭剛結束不久,也是我到德黑蘭沒多久。那時我公司與首都鋼鐵公司組成聯合體(consortium)與伊朗工業部洽談了一個鋼鐵廠連鑄車間技術改造項目,而這個鋼廠位於胡澤斯坦省首府阿瓦士(Ahvaz)。那次首鋼派了一個由十多人組成的高級別技術代表團到德黑蘭,然後又去阿瓦士作現場考察。我這個公司代表就一路陪同,一起去阿瓦士了。那次是乘飛機去的。


阿瓦士瀕臨波斯灣,位於兩河流域,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出海口附近,原本就很熱,又是夏天,一下飛機,一股潮濕且悶熱至極的熱氣很快就包裹了我,熱得讓人難以喘氣。記得首鋼代表團一位負責人悄悄地跟我說:這里這么熱,看來報價得高一點,至少包括一點防暑降溫費吧?我看著他板著臉一本正經的樣子,不由得啞笑起來。


因瀕臨波斯灣,天氣濕熱是胡澤斯坦省避免不了的氣候特徵。不過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傍晚外出散步,我居然在所住的酒店外面看到幾個身裹長袍的大鬍子伊朗人躺在廣場花壇的石頭檯面上睡覺。那時的氣溫具體多少不知道,但感覺自己身上的汗毛孔都熱得張開了,估計至少也有37-38攝氏度吧。當地人不怕熱由此可見一斑。


在去阿瓦士之前我就知道伊朗胡澤斯坦省地處蘇美爾文明的新月地帶,古文明遺跡多多,所以也曾想如果有時間或機會,就去看看這些古跡,也好發思古之幽情。可惜的是,那次去阿瓦士,因將精力幾乎全部放在陪同首鋼代表團與伊方洽談項目技術合作方面,加上首鋼那些工程師們對那些古代跡絲毫不感興趣,考察一結束就急吼吼地飛回了德黑蘭,沒兩天又轉機回北京准備技術改造方案去了。我作為該項目的商務代表也只好跟著他們悻悻地離開胡澤斯坦了。但一種遺憾在心中油然生起。


為何我會對那次阿瓦士之行感到遺憾呢?說實話,一是因為位於兩河流域入海口的伊朗胡澤斯坦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有過非常輝煌燦爛的古文明,並留下了一些難得一見的古跡。很多人不知道,在公元前六世紀居魯士二世建立的阿契美尼德波斯王朝( 即波斯帝國,最初建都蘇薩古城,後文會提到這個地方——作者注 )之前很久,即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即距今約5000多年前,伊朗還有一個更為古老的文明——埃蘭文明(Elam Civilization),這也是人類繼古埃及文明之後最早的燦爛文明之一(也有研究說蘇美爾文明早於古埃及文明——作者注),與蘇美爾文明齊名,其發祥地就在伊朗胡澤斯坦省境內。對此,我一直憧憬。


蘇薩古城鳥瞰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我公司在伊朗承接的第一個水利設計項目——卡爾赫河(kerkheh River)零號壩的所在地卡爾赫河谷也在距胡澤斯坦省阿瓦士北邊不遠處。這個零號壩是伊朗迄今修建的最大水壩,壩高127米,壩長三千多米,黏土心牆土壩。該壩建好後,水庫蓄水可達70多億立方米,發電400MW,還將使伊朗的淡水儲量增加30%,可灌溉34萬公頃農田。可以說,這個水壩對於兩伊戰爭後亟需重建的伊朗十分重要。


建好後的卡爾赫河零號壩局部圖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德黑蘭十分缺電,晚上停電是家常便飯。除了買幾個可充電電筒或移動式燈具放家裡備用外,我們每次去超市還會買回一大包蠟燭,以防晚上停電。不僅如此,因長期缺水,伊朗的小麥產量也直線下滑( 這一點在《伊朗雜記》第二集中有較為詳盡的敘述——作者注 ),由此可見這個水壩對於戰後的伊朗是何等重要。


我公司中標後實施這個項目的是安徽水利水電勘探設計院和水利部東北水利水電勘探設計院,項目經理則由安徽院院長胡家博先生擔任。胡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水利專家,今年他已有91歲了( 他的60歲生日就是在德黑蘭過的,有關胡先生的故事在《我在伊朗下圍棋》一書中有較為詳盡的敘述——作者注 )。胡先生也是我的中學學長,即合肥一中前身廬州學堂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畢業生,考入清華大學水利系,後留校任教,1957年因為其老師黃萬里先生鳴不平而被打成右派,文革後獲平反並任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我公司在伊朗承接的所有水利項目無不浸潤了胡先生的心血。


伊朗卡爾赫河零號壩設計咨詢項目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以市場競標方式在國際上承攬的知識密集型技術咨詢項目,在中國對外經濟合作和工程承包 歷史 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該項目也叫服務貿易型技術輸出,即除了向技術輸入方轉讓相關專利技術或專有技術外,技術輸出方還派出掌握這些技術知識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赴項目所在國完成這類項目並負責培訓當地技術人員。當然,設計時會充分考慮技術受讓方需求並盡量採用設計提供方的成套設備。卡爾赫河零號壩設計咨詢項目就是如此。


由於在伊朗期間連續簽訂了好幾個水利咨詢項目合同且比較熟悉此類技術咨詢項目合同的商務條款( 在伊朗簽署的所有項目合同均為英語和波斯語兩種語言文本——作者注 ),有一段時間,凡有從中國來伊朗訪問或考察的各地或各行業經貿代表團,駐伊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總是推薦我給他們講解如何在國外尤其在伊朗投標和承接相關技術咨詢項目以及該項目的服務貿易特點及其它注意事項以及有關伊朗的經貿政策等。


卡爾赫河零號壩設計咨詢項目的工程師大多在德黑蘭工作生活,那時剛到伊朗不久的我總想去這個水壩的設計選址的現場,也就是胡澤斯坦的壩址所在地看看,以增加我對該項目本身的直感了解。而這次我已經來到了胡澤斯坦阿瓦士,距卡爾赫零號壩壩址沒多遠了,結果卻未能實現去現場看看的願望,怎麼能不感到遺憾呢?


好在安拉保佑。一年多後,即1991年冬,機會又一次來臨。出於設計需要,我們的項目組得對卡爾赫河零號壩所在地的地質情況作進一步勘探了解,那時又有一批勘探工程師和技術工人及相關挖掘和鑽探設備從中國來到了德黑蘭,又從德黑蘭陸續乘車去或運到了位於阿瓦士不遠處的項目現場。


那天胡家博先生跟我說,卡爾赫河零號壩設計勘探項目組工程技術人員和鑽探設備都到了阿瓦士,我得去看看,你去不去?我立即說:當然去呀。不過,上次華黎明大使就向我表達了也想去這個水壩現場看看的意願,請他們夫婦倆一起去如何?胡一口答應。

作者夫婦(左一和右一)與華黎明大使夫婦(左二和左三)、胡家博先生(右二)及譚國保先生(右三)攝於1991年秋德黑蘭


華黎明大使是1991年春接替因病回國治療的王本祚大使赴伊朗上任的。華黎明先生身材高大、風度翩翩,英語和波斯語都很好,退休後曾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常在中央電視台國際觀察欄目上就伊朗和中東問題發表高見。那次我向華大使匯報了項目進展情況並提出擬請他和夫人一起去胡澤斯坦的水壩項目現場上看看。華大使高興得也是一口答應。


與我第一次乘飛機去胡澤斯坦省阿瓦士不同,那次我們是乘火車去的。當年伊朗的火車比較獨特,軟卧車廂的地板居然是軟的,人走在上面一陷一陷的,好像走在席夢思床上,感覺很不舒服( 也不知現在怎樣了——作者注 )。不過那火車的車廂卻裝飾得既古典又漂亮。我和我太太住的包廂很大,分里間外間,還有廁所和沐浴室,就像電影《東方快車》中的豪華包廂一樣,典雅而溫馨。我留心了一下,隔壁華大使夫婦的車廂也一樣。


後我問胡先生為何給我們買這么豪華的包廂?花這個錢幹嘛?他說伊朗的火車票很便宜( 票價我已記不清了,但印象中確實不高——作者注 ),加上華大使夫婦也去,當然得買好一點的了。盡管如此,後來胡先生又想辦法將這筆費用作為咨詢項目必要開支交由伊朗合作方報銷了。


那天在德黑蘭火車站候車時發生了一件小事,也是一個疑問,總感覺得寫一下,因為它擱在我心裡已有10多年了。


記得16年前的一天,也是伊朗大選期間,電視上出現了時任伊朗總統的艾哈邁迪·內賈德先生的鏡頭,當時我就感覺這個人似乎很眼熟。後來又有幾次在各種媒體上看到這位伊朗總統的尊容,越看越覺得自己應該在哪裡見過他。再仔細想想,如果是這個人,那麼或許就是那次在德黑蘭火車站候車時相遇過的吧?


在我的記憶中,那天我們在火車站候車時(華大使那時還沒有到)曾有幾位伊朗年輕人走過來搭腔,說著挺不錯的英語,很友好的樣子。其中為首的那人個子中等,一臉不長的胡須,穿著一件深灰色的西裝,沒有打領帶,30多歲,大學青年教師的樣子。他自我介紹說他們是德黑蘭 科技 大學的(Tehr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旁邊有人即插話說他是我們的leader(領導)。他在確認我們是中國人後,說了幾句稱贊中國和伊朗友誼的客氣話,然後就很有禮貌地與我握手告別了。


我記不得那個人的姓名了,與他還說了些什麼也記不清了,印象中他握手的力度還挺大,充滿了熱情。不過總感覺那次的見面過程有點儀式感,這也與我在伊朗期間的其它所有邂逅都不大一樣。更重要是,交談時他的隨從居然介紹他是leader( 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國外聽到老外這么介紹一個其本國人的——作者注 ),也感覺到他確實有那種leader的味道,所以對此人以及對那次短暫的德黑蘭候車室相會印象較深。


後來在電視上看到內賈德先生的形象就覺得其長相與記憶中的那人是有點像,而且他們都在德黑蘭 科技 大學待過,但那人是不是內賈德先生我並不能確定。此事前些年我還跟少數朋友說過1-2次,當然是帶著猜測的語氣。這次撰寫此文又想起此事,心想:不管確否,還是寫出來好,萬一是他呢?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那人是內賈德先生,他也可能早就忘記那次見面了。還有,那人即便是年輕時的內賈德先生,他當了總統後居然公開說出要將以色列這個國家「從地圖上抹去」之類的極端民族主義話語,也是很讓人失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伊朗核問題也是在他任上開始嚴重和激化起來的並在2010年6月伊朗因此而遭到了聯合國一致的「史上最嚴厲制裁」( 那年中國也投下了贊成票——作者注 ),自此,伊朗經濟便陷入了困境,而伊朗人民於兩伊戰爭後得以逐步改善的生活也就開始下降並遭受不幸與苦難了。


那時伊朗的火車很慢,從德黑蘭到阿瓦士一千公里吧,火車開了約一天一夜。火車是接近中午時發車的,第二天上午才抵達阿瓦士。下車時我忽然驚訝地發現站台上居然整齊地站有一支由十多個穿著革命衛隊制服、手裡拿著鼓樂的人組成的儀仗隊,而且除了我們這一行十來個中國人下了車,其他車廂的門都沒有打開。我立即反應過來:原來伊方給華黎明大使准備了一個正式的歡迎儀式。


在隨行翻譯譚國保先生跟伊方為首的歡迎官員略作溝通交談後,華大使與他的夫人凌文蕙大姐便領頭在伊方儀仗隊的鼓樂聲中肩並肩,慢慢地跟著儀仗隊的執行長走了起來。這位領頭的執行長手裡拿著一個約1米長的指揮鈴,上下揮舞著,也是緩慢地走著正步。我和我太太以及其他中方人員則是兩兩並排跟在華大使夫婦後面亦步亦趨,大約走了好幾分鍾才最終走出了車站。那個歡迎儀式在車站廣場上又持續了不長一會兒,然後我們便分乘 汽車 離開並最終住進了當地一家最好的旅館。


我事後了解了一下,一國駐外大使離開首都去駐在國其他地方訪問受到儀仗隊歡迎的前例幾乎沒有過。那次華黎明大使訪問胡澤斯坦阿瓦士享受到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國賓待遇,這似乎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當年中國和伊朗的關系是如何之好之密切了。


那位隨行翻譯譚國保先生,是我辦事處的波斯語翻譯,也是我的助手。他為人勤勉、踏實而能幹,波斯語特好,甚至還帶有點德黑蘭的地方口音( 這是好幾位伊朗朋友說的——作者注 )。我在伊朗的三年裡從頭到尾都得到了譚國保先生的大力襄助,所簽署的好幾個工程項目合同無一不有他的功勞。我離開伊朗後,譚國保也調走了。10年後聽說譚國保先生已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伊朗分公司總經理時,我一點也不感到意外,也為中海油能慧眼識珠感到高興( 《我在伊朗下圍棋》一書中對譚國保先生有較為詳盡的介紹和敘述。感興趣讀者可以去尋找閱讀——作者注 )。


那天我們到水壩項目現場去看了。我陪同華大使站在卡爾赫河零號壩所在河谷旁的山坡頂上,看著與伊拉克接壤的西北方向那平緩的、一望無垠卻幾乎是寸草不生的山巒和谷地,十分驚嘆古波斯民族居然能在如此荒蕪的地方創造出如此燦爛的古文明。後來我才了解到,其實這些所謂的荒蕪都是後人的誤判。2000多年前此地的氣候並非如此,而是非常的潮濕和溫暖,雨水資源豐富,土壤也很肥沃,很適合植物和糧食的生長。不僅如此,在這廣袤荒涼的土地下面,安拉,或者說大自然還恩賜了伊朗豐厚無比的油氣資源。


1999年,人們在伊朗胡澤斯坦省距離阿瓦士西北80公里處,也就是距卡爾赫河零號壩所在河谷不遠的地方,勘探發現了一個當年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阿扎德甘油田,面積約1400平方公里,原油儲量高達420億桶,即60 億噸!這個發現一下子引起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關注和垂涎。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很多國家都開始湧入伊朗以尋求更多的石油利益。


一開始,中國局限於自身外匯儲量和財力,在伊朗石油開發問題上並沒有什麼舉措,主要還是承接或合作開展各種工程類或製造業項目,如水壩、小型成套設備以及鋼鐵廠改造什麼的,以賺取外匯。到了本世紀初,則開始有了 汽車 和地鐵等較大的投資項目,還有就是用外匯大量購買和進口伊朗石油。比如,中國從伊朗進口石油量從最初的日均數萬桶逐步增長到2007年的日均進口40萬桶石油( 2018年底,中國進口伊朗石油多達50萬桶/日——作者注 )。這也使得中國和伊朗的雙邊貿易額在十多年前達到了創紀錄的300億美元,而且還開始有了非常巨大的投資利益。


然而到了2006年,中國在伊朗石油工業領域的投資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後經濟實力大幅增長的中國開始介入了伊朗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的石油市場。那年年底,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開發北帕爾斯天然氣田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據當時的伊朗《法爾斯新聞社》稱,中石油承接的該項目是伊朗最大的天然氣開發項目之一,將包括南部天然氣田四個區塊的開發。協議規定該氣田產出的天然氣將被轉化為液化天然氣,並由雙方平分。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將對該氣田開發項目的上下游領域進行投資,投資總額預計超過160億美元。


北帕爾斯天然氣田地處波斯灣,位於南帕爾斯大氣田北面85公里,估計天然氣儲量80萬億立方英尺。值得一說的是,這個合作備忘錄是在譚國保先生任職中海油伊朗公司總經理期間談妥並簽署下來的。


後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即中石油於2009年初也與伊方簽下了開發北阿扎德甘油田的合同;同年8月,雙方又簽署有關南阿扎德甘油田的合作備忘錄。不僅如此,中石油在簽下這個大單前兩個月,還接手了法國石油公司道達爾(Total)轉讓的伊朗南帕爾斯氣田(這也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田)的股權。


遺憾的是,此時伊朗已經遭受美國比較嚴厲的制裁了。1996年美國議會曾通過一個《達馬托法》,也叫《伊朗制裁法案》(Iranian Sanctions Act),首次禁止世界上任何企業向伊朗的石油工業進行投資。但那時還不限制購買伊朗石油。後來由於伊朗核問題開始發酵,國際上加強對伊朗制裁的呼聲也日益高漲。此時不少日、韓和歐洲國家企業均開始打退堂鼓了。比如阿扎德甘油田開發項目在那之前是給日本的,後來日本迫於伊朗核問題的壓力而放棄掉了。法國道達爾轉讓股權也是如此。


其實,當年中石油與伊方簽訂的阿扎德甘油田開發合約並不完美,需要開發商即中國企業先行墊付所有的前期開發成本( 約25億美元,由此可見那時伊朗就已經缺乏外匯了——作者注 ),共得開采185口油井,然後當石油產量達到一定的規模,伊朗方面才會按照合同比例給中石油部分石油分成作為報酬。說實話,這種合同的市場價值並不大,還存有很大的貿易風險,即如果油井出油分成時國際市場油價很低,中方在這個項目上可能會完全沒有收益,甚至虧本。此時再考慮到伊朗核問題以及國際制裁的國際政治風險成本,中石油便沒有實施下去。後來沒多久,伊朗就以中石油違約為借口又將南阿扎德甘油田的開采權從中石油處收了回去。


那些年也就是對外強硬的內賈德總統在任時期。由於堅持進行核武級別的鈾濃縮活動,伊朗遭到了國際上一致譴責。第二年,即2010年,聯合國安理會還一致投票通過了「 歷史 上最嚴厲」制裁伊朗的方案並迫使一意孤行、桀驁不馴的伊朗回到談判桌上來。說起來也是有意思,擁有這么豐富的石油儲量資源卻非要發展核武器,結果弄得沒有錢開發,那時就喜歡折騰的伊朗好像一個抱著金娃娃討飯吃的人,怎麼看都不可思議。


在舉世一致壓力下,到了2015年,包括我們中國在內的伊核問題6國、歐盟以及聯合國與伊朗方面終於達成了伊核協議,這事才告一段落。此時,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歐洲國家又試圖重返伊朗油氣市場,訪問胡澤斯坦阿瓦士的歐洲人又開始絡繹不絕、多了起來。


不過好景不長。由於堅持在中東地區伊斯蘭革命輸出,加上美國中東政策的調整,那份伊核協議簽訂後僅3年,即2018年,美國居然退出了這個伊核協議並重新祭起了對伊朗制裁的法寶。這個舉措不僅給了伊朗當頭一棒,也對歐洲國家的企業影響很大。如法國道達爾公司在2015年伊核協議簽訂後又重新與伊朗方面洽談了南帕爾斯油氣田開發的第11期項目,但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3個月後卻又再一次退出了這個讓其難舍難分的項目。


不過,安拉似乎總是眷顧伊朗。前年底,即2019年11月,就在美國制裁如火如荼之際,伊朗總統魯哈尼在電視上宣布,在伊朗西南部的胡澤斯坦省又發現了一個原油儲量甚至高達530億桶、比當年世界最大的阿扎德甘油田更大的油田,並說這是「政府給人民的一個好禮物」。這個油田面積達2400平方公里,而深度僅約為80米。這塊大油田的發現確實是個好禮物,可是飽受制裁又沒有外匯資金的伊朗又如何將其變現呢?


可是1991年冬的那天,我們站在胡澤斯坦卡爾赫河零號壩附近的山坡上看到的就是一片荒涼。在我們當年最好的想像中,那個地方最多也就是水壩建成蓄水後可能出現的一片藍色的人工湖。我們哪裡知道,僅僅7-8年後這一大片荒涼的下面居然連續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油田,而且還不止一個!胡澤斯坦,你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啊!


胡澤斯坦的神奇並不止這些。那次在阿瓦士,我終於找了一個空閑的時間,托水壩項目組從伊方借了一輛 汽車 ,與小譚輪流開車,帶著我太太以及胡家博先生夫婦,到附近可以找到的埃蘭文明和古波斯文明遺跡進行了一次短暫的卻也是非常難得的尋訪。我們的首訪就是蘇薩古城。


蘇薩古城(Susa)在《聖經》中寫作「書珊」(Shushan)。這真是一個美麗的名字。據說已有近6000年 歷史 ,比居魯士二世波斯建國還要早3000多年。它曾作為埃蘭文明的重要聖城,富饒而宏大。 歷史 之父希羅多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誰要是佔有蘇薩的財富,誰就可以和宙斯鬥富。」著名的漢謨拉比石柱法典( 頒行於公元前1800年,1901年出土,現存於法國盧浮宮——作者注 )也出土於這里。可是我們去的時候蘇薩卻是一個破敗的小城,可能是因為剛結束的兩伊戰爭的原因吧,人口也只有2-3萬人,少得可憐,就像一個大村莊。


作者在蘇薩博物館欣賞元青花瓷器,攝於1991年


因時間問題,我們到這里也僅參觀了蘇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很簡陋,印象中只有幾間不大的展覽間,但館藏卻很豐富,存有不少埃蘭時期的彩陶、青銅器和鑿有楔形文字的石板。當年我們參觀時還有一個櫥窗放滿了好多件在中國最罕見也是最昂貴的元青花瓷器。然而,近些年中國人寫的去伊朗胡澤斯坦這家博物館參觀的游記里卻從未提及這些元青花寶藏。不知道是博物館知道其珍貴而將它們特意收藏起來了?還是都已經賣給了中國的收藏家們?也不知何故?


距離蘇薩古城東南約30公里的喬加·贊比爾金字塔形古建築群(Tchogha Zanbil)建於公元前1250年,也是屬於埃蘭時期建築,大部分嚴重損毀,現存祭祀殿遺址僅存2層半,高約25米,這意味著這座原本可能為7層的階梯型金字塔原高至少也有60-70米。其主要建材為泥磚或燒磚結構,磚上還存有大量楔形文字。無論是造型還是材料與古埃及最早的位於塞加拉的磚石金字塔都很相似,只是晚了約1500年。


喬加贊比爾金字塔廢墟


喬加·贊比爾金字塔也是是在美索不達米亞以外僅存的幾座金字塔形神殿之一。十多年前曾有報道說,考古學家在伊朗著名的喬加·贊比爾神塔內發現了88塊刻有楔形文字銘文的磚塊。這些磚塊均屬於古代伊朗埃蘭時期(公元前3400年至公元前550年)的文物。也就是說,這些楔形文字古老程度至少與殷墟的甲骨文相當,甚至更為古老。現在也不知這些楔形文字有沒有破譯?而且,如果破譯了,它們又說了些什麼呢?


喬加贊比爾廢墟牆上古老的楔形文字


寫到這里,此文就要結束了,也不知道寫到這里自己有沒有將伊朗胡澤斯坦這塊土地的神奇性敘述出一二?大約5-6年前,譚國保先生曾邀請我們重返德黑蘭。我和胡家博先生也都想借那次機會再次回到胡澤斯坦那塊神奇的土地上去仔細看看。可惜的是,最終我們因故未能成行。神奇的胡澤斯坦至今仍存留在我的那些近三十年前的回憶之中,讓我神往……


漢代班固在其《西都賦》中曾說,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可是,無論懷舊還是思古都是需要時間和心情的。像我們當年那樣在工作之餘匆匆游覽,無論如何都是很難有什麼深切感觸的。


說實話,也就是到了今天,人也老了,而且因為疫情還總是宅在家裡,很少或很難再去周遊列國了。此際的我才有時間調整好心情寫出了這篇回憶錄式的系列文章《伊朗雜記》,試圖描述一下伊朗胡澤斯坦這塊土地的神奇之處,同時試圖讓自己真正地體會了一把何謂「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也。

② 在開始環球旅行之前,這些書可以讓你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自己很早就有環球旅行的夢想,如今在一步步完成這個計劃。而這些年在海外的景區,我也看到很多中國遊客「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亦或是被導游忽悠去購物,認識這個世界只是為了發一波朋友圈而已。

所以我寫這篇文章,推薦一些可以讓讀者了解各地風土人情的書,這樣的旅途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有三本書,適合先讓讀者對世界各個文明的發展歷程有個大致的脈絡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區 歷史 進行深入了解。

《全球通史》(初中級)

這是我初二的時候,家人送我的書,大概暑假就能看完。講得比較全面、而且淺顯易懂。後來我在海外定居,發現國外的很多家長也是買了這本書給孩子當 歷史 啟蒙。

紀錄片《大國崛起》(初中級)

作弊一下,在眾多書籍之間加入這個國內的紀錄片,因為做得確實很良心。不僅有眾多學者的觀點,還有諸多實景拍攝,完整展現了近代以來、多個全球性大國的崛起歷程。

我記得是初三那年播出的,很快自己找到了網路資源,又完整看了遍。也是這部紀錄片,讓我有了環球旅行的小目標。

《 歷史 研究》 高中級

英國 歷史 學家湯因比老爺子的代表作了,雖然現在他的一些學術觀點也受到爭議,但這不妨礙初學者的閱讀。如果說《全球通史》是講的表面,那麼《 歷史 研究》就是解讀背後的深層原因。所以最好兩本放在一起讀,會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藝術的故事》(高中級)

貢布里希所寫的普及性書籍。相比於前面兩本書關注的是軍事、政治等 歷史 重大事件,《藝術的故事》則是專注各個地方文明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包含雕塑、繪畫、建築等等。

讀完了這本書,去各國博物館都不會一臉懵逼了。

我覺得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阿拉伯等國家,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因此推薦幾本適合普通人了解中東 歷史 的書籍。

《阿拉伯的勞倫斯》(高中級)

我記得這也有同名的電影,讀者當個小說看就好了。講的是20世紀的故事,但是背後探討的是阿拉伯文明形成的 歷史 和歐洲殖民的影響。

《征服與革命中的阿拉伯人》(初中級)

自文藝復興以來,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了歐洲和北美,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中東地區的變局。這本書可以很好地填補知識盲區,介紹阿拉伯人在近代過程中的 探索 與斗爭。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初中級)

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很像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用小說的筆法介紹了圍繞著君士坦丁堡,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文明之間上千年的爭奪,直到最終陷落。

這是《地中海》三部曲的一部,感興趣的話可以一起讀了,非常震撼。

《我在伊朗長大》(初中級)

這是個漫畫書,但是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名氣。主線是敘述伊朗自二戰之後,先後經歷的王權覆滅、兩伊戰爭等 歷史 ,但也插入了對這個國家政治、文化的思考,可以顛覆讀者的傳統印象。

《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高中級)

這是一部20世紀以來以色列建國的史書,作者結合自己家族經歷和保存的信件、訪談資料,勾勒出了恢弘的 歷史 進程。也站在以色列人民的視角,分析了對中東持續戰局的看法,算是補充了國內信息的一個空白。

《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生》(高中級)

上面那本是從個人角度的敘事,這一本則是正統的 歷史 性書籍,可以放在一起讀。順便感慨一下,「好望角」系列的書籍大多質量不錯。

在這里,我主要劃分的標準是文化。信奉天主教、海洋文明、傳統資本主義國家被放到了西歐;而東正教、大陸文明、從農業直接跳躍到 社會 主義的國家,被列入了東歐,下面再單獨講。

《羅馬帝國衰亡史》(初中級)

這本書樣子很唬人,但是其實閱讀難度並不大,只是篇幅長而已。擺正心態,當個長篇小說去讀就行。18世紀的學者所寫,對於史料的考證和解讀已經科學了很多(一些過早的書籍往往吹牛不著邊際)。

我是初三的暑假,在圖書館看完的,從羅馬鼎盛的五賢帝時期直到最終覆滅。比較可惜的是,這本書只算是個斷代史。

《劍橋中世紀史》(插圖版) 高中級

其實這本書讓我推薦得很糾結。老實說,因為歐洲國家眾多,所以我當時是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專門去閱讀相關的書籍,陸陸續續大概30多本。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可能抽不出那麼多時間。

相比之下,劍橋的這個中世紀史就比較良心,能夠讓讀者速成地去熟悉那些復雜的王朝更替和貴族變遷。插圖比較重要,否則很容易被那些地名和專業名詞繞過去。

《海洋帝國》+《財富之城》(初中級)

這是上文所說,地中海三部曲的後面兩部,不過故事換到了南部歐洲,可以看到海洋文明的崛起和資本主義萌芽的風貌。放在一起看,非常爽!

《舊制度與大革命》(高中級)

托克維爾寫的兩本代表性著作,我都非常喜歡。對封建王朝和資產階級革命,都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比如今國內一些只知道喊喊口號的「知識分子」不知道高明到哪裡去了~

如果對法國感興趣,可以結合雨果的《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和《九三年》一起去看,效果拔群。

《德意志道路》(高中級)

這個是武大 歷史 系教授李工真的著作,他也是國內對於德國研究最深刻的學者。這本書探討了後發工業國家發展之路,對於當代中國的借鑒意義很大。

老實說,我覺得理工科的學生應該尤其去閱讀。

《西方哲學史》(大學級)

一定要買鄧曉芒和趙林老師寫的那個版本!別買羅素的。

我是大一那年看的這本書,也不敢說有多麼深入的理解。不過對於歐洲哲學的流派和觀點,能有個大致的了解,對於打算去德國和法國探訪名人故居和墓地的遊客來說,非常有意義。

《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大學級)

是不是很奇怪,我會放入這本書?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關於某個國家的 歷史 ,但是又切切實實探討了歐洲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尤其是放在如今中國經濟即將全面反超西方國家,重新拜讀,會對所謂的西方文化優勢和不足有更多的見解。

作為俄國文學鐵粉,我幾乎是把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普希金、契科夫、果戈里、高爾基和索爾仁尼琴的小說全部讀了一遍,感覺全身上下都是像喝過了伏特加一樣過癮。

「先賢賜予我們智慧和力量,斯拉夫文明舉世無雙!」

《羅曼諾夫皇朝1613-1918》 (高中級)

早期羅斯文明、金帳汗國的意義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不大,真正值得關注的就是羅曼諾夫王朝的 歷史 ,那麼甲骨文系列的這本書比較好入門。不過我還是建議有精力的朋友可以認真去拜讀那些經典的小說。

單獨把日本放出來,是因為這是目前中國遊客最常去的國家,也是為被問及最多的一個地方。

《日本史》(初中級) 坂本太郎版

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書名著作,其中真正經典的就是坂本太郎的那部。雖然國內也有馮瑋的這些資料更加詳實的新作,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也聽聽日本人對於 歷史 的一些看法。

讀完之後再去看日本東京、京都的古建築,就能大概知道其 歷史 淵源和主人的典故。

《菊與刀》(高中級)

這是美國當初為了更好地控制日本,委託文化學者寫的書,方便政府官員做決策——不得不說研究得真的很透徹。後來發行出來,也就成了外國人了解日本國民性的首選。

之所以列入高中級,是因為日本文化原本源自中國,經過美國人解讀再翻譯成漢語,一開始的閱讀體驗其實蠻奇怪的。

《源氏物語》 高中之後再看吧

這本書在日本文學界的地位非常高,相當於中國的《紅樓夢》+《金瓶梅》,也是真實而細膩地反映了古典時代的貴族生活風貌。

至於為啥建議高中之後再去看,你猜?嘿嘿嘿

每次被讓人推薦印度的書籍,都會讓人很頭痛:這是一個比肩中國的文明古國,但是他們又沒有保留充足的史料;相比於中國一直有漢人為主體的儒家文明,成功入侵過印度的外來勢力則是多如牛毛,既難以記住、也難以理解。

國內目前關於印度研究比較知名的學者是林承傑,想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搜索他出版的著作、回家慢慢看。此外,另一個值得推薦的系列叢書就是 《新編劍橋印度史》 ,也是一整套、至少要讀一個月。

不過,還是推薦幾本輕松一些的書吧。

《印度的發現》(高中級)

這是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寫的,從他的視角去看待自己國家的 歷史 和現代化進程,或許也就能理解一些外人看來無比別扭、奇葩的現象。個人感覺,還是很值得一讀。

《橫渡孟加拉灣》(高中級)

這是最近比較火的一本書,介紹了南亞和部分東南亞的 歷史 ,我大概讀了一遍,當做真實情節的小說來看、還是不錯的。

把美國放在最後,因為這個國家確實沒啥 歷史 。仔細想來,自己讀過的、關於美國的書籍,大多都是帶有明顯的立場,難以保證客觀,好不容易才找出來幾本合適的。

《美國人民》

這是納什寫的書,算是一個關於美國 歷史 的通俗讀物,非常詳細,從印第安人的時代就開始寫起直到當代的生活。而且內容全面,既包括重大事件,也有關乎普通的瑣碎事情。

至於被國內一些人文學科的學者大力推崇,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光榮與夢想》

這算是美國20世紀之後的斷代史了,一共四部,有時間可以看,站在美國的視角去解讀距離我們最近的 歷史 ,感受自從經濟危機到越戰結束的歷程。

或許你會心潮澎湃,但是不要把一些話太當真。

我覺得無論是旅行還是閱讀,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打破傳統的偏見、認識到文化的多元。如今很多國人出國旅行只是為了炫耀、亦或是盲目地以歐 美文 明為中心,都是不可取的。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我們應該好好地去認識他!~

③ 《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我以為《我在伊朗長大》是一部長篇小說,但當我買下它時,我發現它實際上是一本漫畫書。我甚至更驚訝。這是一本獲得了這么多獎項的漫畫書,於是我開始帶著極大的好奇心閱讀。 書中的漫畫都是黑白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簡單。然而,簡潔的語言和簡單的圖片深刻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不是進步,而是倒退,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然而,伊朗人民正在內心反抗政府,悄悄地拿起天線了解其他國家事務,晚上關門窗,舉行聚會,白天用布包裹自己,晚上釋放自己的本性。所以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

④ 讀Abbas Amanat的《lran》這本書有什麼感受

1. 這本書雖然有一千多頁,但因為覆蓋的歷史跨度很長,從Safavid王朝建立寫到當代(准確是霍梅尼去世。90年代以後的發展是一筆帶過的),而作者又不限於政治史,還談及每個時期的社會、文化、思想(花了很多筆墨在這些方面,作為讀者我大開眼界),所以註定每段時期/每個方面不可能花費太多筆墨,肯定還有很多內容篇幅所限沒有寫進去。如果對某個特定時期或者特定方面感興趣,應該去看相應的專著(書後列出很多),這本的性質更多是提綱挈領,一本有主線的、長長的流水賬。這本書提到的大多數內容,wiki或者Encyclopædia Iranica之類的在線網路都能一項項查到,但作者把大量零散信息組成一個有邏輯的完整敘事,還挺不簡單的。

⑤ 求推薦幾本書 關於波斯 伊朗 阿拉伯 穆斯林的,單獨介紹其一或者幾者之間關系的都可

(美)西提著,馬堅譯的《阿拉伯通史》是比較有名學界比較認可的,但側重於古代,近現代的內容稍顯不足。
還有名為《中東史》的書,有好幾個版本,有中國學者寫的,也有美國人寫的翻譯過來的,內容有所不同,但都能反映基本史實,也可以一看。
樓上推薦的彭樹志主編的中東國家通史是分國別寫的,主要比較側重近現代部分,因為這些中東國家大都是近現代才形成的,古代皆為一個國家。個人認為該書內容略顯繁雜散亂,可供查閱,不適合通讀,可選擇看興趣的數章進行閱讀。樓主可以讀讀該書的伊朗卷,因為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所有的阿拉伯史都基本不會介紹伊朗,中東史的也主要是介紹伊斯蘭教以後的歷史,不會有樓主提到的「大流士」之類的伊朗古代史。
比較專業的是(埃及)艾哈邁德·愛敏著,納忠等譯的八卷本《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系統的介紹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源流,不過沒有相關背景知識讀起來可能會覺得有些費解、枯燥。原著是一本煌煌學術大著,譯本整體上還不錯,個別地方有誤譯。
我是學阿拉伯語的,我看過的就這么多了。

⑥ 《伊朗四千年》作者: [伊朗]霍昌·納哈萬迪 / [法]伊夫·博馬提

。。ISBN: 9787572602122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伊朗4000年的通史。

在這片土地上,埃蘭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希臘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交替與碰撞,一個接一個王朝建立又滅亡。它們採用了怎樣的行政體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過怎樣的宗教政策?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居魯士大帝、霍斯勞一世、阿拔斯一世,開疆拓土,建立治世,寫下這片土地的輝煌與榮耀;山中老人、魯米、塔荷蕾,波斯刺客、詩人、傳奇女性,為歷史添上了神秘與浪漫的色彩。

作者查閱大量史料,採用敘述式的寫作方式,使得這部嚴肅的歷史著作情感豐沛,且趣味盎然。

數不清的跌宕與轉折之後,當下的伊朗慢慢成形,其國家與民族心理的特點,甚或其困境,都隱現於它的歷史選擇之中。讀懂本書,便掌握了理解伊朗的鑰匙。

。。作者簡介 。。

◎作者簡介

霍昌·納哈萬迪(Houchang Nahavandi),法國倫理與政治科學院通訊院士,曾擔任設拉子大學和德黑蘭大學校長,並在巴黎多所高校任教,著有多部關於伊朗的著作。

伊夫·博馬提(Yves Bomati),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人文社科專業博士,著名的東方和中東史研究學者,曾擔任法國文獻局通訊部門負責人。

兩人合作撰寫了《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伊朗最後的沙王1919—1980》《伊朗歷代偉人》等多部關於伊朗的作品。其中,《波斯帝王阿拔斯:1587—1629》獲得法蘭西學院專門獎勵優秀歷史類書籍的歐仁-科拉獎。

◎譯者簡介

安寧,自由譯者,畢業於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常年從事法語書籍和商業文件翻譯工作,曾獲傅雷翻譯出版獎,並受邀擔任傅雷翻譯出版獎的評委。也曾為多部引進法國的中國圖像作品擔任翻譯。代表作有《一座橋的誕生》(2014年傅雷翻譯出版獎獲獎作品)、《羅盤》《在首爾的天空下》等。

。。短評。。

#
古波斯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在中古以前,波斯文化的影響力覆蓋著從東北亞草原到小亞細亞的大半個歐亞大陸,甚至在羅馬帝國內部也有大量波斯宗教的信奉者。這片土地上的人在今天堅持稱自己的國家為伊朗,因為這詞在波斯語中的意思是「雅利安」。這樣一個偉大的帝國與文明,以其曲折復雜的歷史演化成了今天的伊朗,本書為一位伊朗籍教授和一位法國中東學教授合寫的《伊朗四千年》,站在伊朗中心觀的視角下重新思考從新石器時代至1942年伊朗封建王朝覆滅的歷史長河中的重要歷史時刻,可謂是國內最方便以伊朗人視角深入了解伊朗的通史著作。

#

在鍾愛波斯文化的王室貴族的推動下,政治上的伊朗重生了。事實上,自9世紀開始,一場藝術與文學的深層運動就已經初見端倪。而對隨後幾個世紀造成重大影響的那些文化運動的形式和主題都從何而來?其推動者又是誰?答案有很多,藝術的、科學的或是意識形態的。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公元前2世紀被羅馬征服的希臘所發生的情況近似。然而,盡管伊斯蘭世界可說被戰敗者的文化輸入所撼動,但伊朗詩人和文人的確是在自己祖輩的土地上展現出了他們的最高造詣。在使用入侵者語言的同時,這些詩人和文人也反過來將波斯語言變作入侵者的另一種文化語言,顛覆了入侵者在政治上的確定性。這就是我們對這段歷史時期的研究所得出的悖論。這段「伊朗復興」是在所謂「災難性的」兩個世紀的文化中斷之後出現的。這兩世紀本可能化為烏有,但一場「文藝復興」改寫了宿命。

#

在西方,亞歷山大被長期視為「越海征服東方的歐洲第一人」。然而,自1945年起,史學家們就有意強調他所犯下的屠殺罪行(某些人將他與希特勒相提並論)和對人類造成的災難。他從此被視為一個無法無天的破壞者。在波斯本土,亞歷山大的形象從薩珊帝國時期就備受指責,人們控訴他焚毀了聖書,推翻了好的王室和好的宗教,也就是說通過暴力毀滅了輝煌的 文明。他所推翻的東西在歷史回顧中反而贏得了和平穩定的印象。法國歷史學家和伊朗專家皮埃爾・布里昂的上述評判毫無疑問受到了廣大伊朗人的歡迎,他們繼續將亞歷山大視為「惡魔」,並將阿契美尼德時期看作他們歷史的基石。 亞歷山大在伊朗文學中留下反差強烈的形象。在現存的前伊斯蘭的幾個文本中,亞歷山大的名字總是伴隨著「惡魔」、阿里曼(等同於且)的使者等形容詞,他的到來是為毀滅伊朗,清除阿胡拉・瑪茲達的宗教。其中,人們甚至指責他曾燒毀瑣羅亞斯德教的聖書《阿維斯陀》,這一點似乎得到了證實。在波斯古典文學中,他又變成一個傳奇人物。在伊朗愛國主義詩人菲爾多西看來,他始終是邪惡的化身,絕對的惡魔。而一百五十年後的另一位偉大波斯詩人內扎米則為亞歷山大撰寫了一部長篇敘事詩,詩中亞歷山大是一位基督徒,詩人本身ー一與菲爾多西不同一一則是一位從《古蘭經》中汲取靈感的虔誠伊斯蘭教徒,《古蘭經》中提到穆罕默德對亞歷山大贊賞有加,為他賦予了先知的光環,說他聽從亞伯拉軍的訓導摧毀了羅亞斯德教。 今天,伊朗歷史界在參考了最新研究後將亞歷山大視為本國在歷史上其中一個慘痛失敗的象徵。

引自 第五章從「大帝」到「惡魔」

。。關注朋朋  遇見好書。。

⑦ 《去德黑蘭》美伊關系的照妖鏡,國際關系的啟蒙書

如果身處社會底層,連平安活下去都變成一種奢望,怎麼能不奮起反抗呢?

如果這個人是你,你也會想要民主和自由的吧?

很「巧」,伊朗人和你想的一樣!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如果你看過《新月與薔薇》,就知道伊朗在過去的幾千年中,曾經輝煌過,也留下的無數的文明。

在現代史上,伊朗依然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和存在感,從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一直很微妙,便可見一斑。

美國和伊朗,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既有利益的合作,也存在對抗,是大國博弈的典型縮影。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訪問學者的弗林特·萊弗瑞特認為:美國必須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解。

為什麼美國必須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解?

萊弗瑞特夫婦在《去德黑蘭》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弗萊瑞特夫婦認為,他們客觀記錄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如何看待自己以及自身在世界的位置、如何為保衛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以及在伊朗人民中建構合法性。

為什麼長達40年之久的美伊矛盾始終無解?

這是由美國對伊朗的認知和伊朗對自身的認識有著根本的差別決定的。

從國際新聞和本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個事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一個有獨立承擔國家命運的行為體,作者將之稱為「理性行為體」。

這個理性行為體因其豐富的地下能源,一直被西方諸國覬覦,這其中就有美國。

美國之所以貫徹現行的態度,是因為他們已經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從自身的利益出發,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貼上了代表不公平的三個標簽:

1.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試圖通過武力向整個中東地區輸出革命;

2.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一心要摧毀以色列;

3.過於依賴反美主義以保持其國內合法性,以致不會考慮改善與美國的關系。

這些個標簽的公平性性顯然存疑:兄弟之間尚有閡牆的時候,何況一個國家有那麼多人,怎麼可能沒有內在矛盾?

美國貿然插手別國內政,還有理了?!

美國顯然是為了巨大的潛在利益不惜自毀形象。畢竟形象也就那麼回事,利益才是蕞重要的!

這本書講述復雜的國際形勢,分析對兩國關系產生影響的因素時及時提供了很多的批註,凡是句子末尾有數字標識的,在當前頁面的下方都能夠找到對應的說明,這對國際關系小白非常友好,一看注釋就能明白為什麼了。

比如在解釋西方大國為什麼要謀求對伊朗的影響力時,在書頁的下方說明了伊朗的油氣儲備量,伊朗估計常規原油儲量為排名世界前三,天然氣儲量為在世界范圍內僅次於俄羅斯。

從利益的角度看,這就有力地說明了,美國趨利的真實意圖。

一切為了利益,這才符合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

《去德黑蘭》從客觀的角度,分析了美國與伊朗關系的現狀,為讀者徹底解答下列疑問:

美伊關系急劇惡化的背後到底有什麼隱情?

為什麼美國必須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解?

萊弗瑞特夫婦在與伊朗打交道的實踐中觀察到,美國要在中東站穩腳跟,擺脫困境,伊朗不僅不是敵人,而且還是不可或缺的幫手。美國只有解開與伊朗關系這個結,中東的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他們在書中呼籲美國的leaders拿出當年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的勇氣,走向德黑蘭,與伊朗和解。

我個人覺得萊弗瑞特夫婦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他們跳出美國一國的利益,從旁觀者的角度,分析兩國的政治、經濟特點和國際關系,十分清醒。

其分析邏輯之縝密,搜集的論據之充分,論證之有力,全部都對「美國必須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解」這一觀點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關於伊朗的狂熱特質在向伊拉克發起未成年士兵組成的「人海「進攻的體現,我當年年紀小,還不懂,但是後來有一天我突然悟了:

人家為什麼用未成年人士兵?是因為成年士兵已經「人手不足」了吧!

這背後的真相,估計用「悲壯」來形容也不過分。

這本書是萊弗瑞特夫婦在美國國內對伊朗一片喊打喊殺聲中發出的一點微弱的呼聲,也是給美國的執政者扎的一針清醒劑。

讀這本書,讀者便能領悟到大國邦交的權謀,以及平衡國際關系的微妙結點。

推薦有識之士閱讀此書,它不僅可以幫我們開闊視野,更能幫我們了解時政背後的社會規律,還它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和了解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從客觀的角度看大國邦交,解讀美伊關系緊張的偶然和必然。漲知識!

閱讀全文

與伊朗看什麼書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k印尼製造什麼意思 瀏覽:598
為什麼加入中國人保 瀏覽:868
印尼打工一般工資多少錢 瀏覽:106
中國人在印度檢測核酸在哪裡 瀏覽:850
用什麼學習越南語比較好 瀏覽:889
越南中部食物有哪些 瀏覽:476
疫情中中國承擔了什麼 瀏覽:974
什麼事印尼紅燈期 瀏覽:895
中國當年為什麼支持越南 瀏覽:869
中國有多少人願意購買文創產品 瀏覽:645
到越南飛機什麼時候飛 瀏覽:286
英國穿衛褲有什麼感覺 瀏覽:869
越南有多少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瀏覽:564
和代購買的東西怎麼在中國海關查 瀏覽:700
泰國蜘蛛膠和越南哪個好 瀏覽:569
印度宗教為什麼比較多 瀏覽:472
長方形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96
快遞到伊朗怎麼收費的 瀏覽:410
中國為什麼不打朝鮮 瀏覽:523
中國功夫這首歌里提到了哪些功夫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