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可·波羅(Marci Polo)的資料!!!!!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1254年生於義大利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17歲時跟隨父親和叔叔,途徑中東,歷時四年多來到中國,在中國游歷了17年。回國後出了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熱烈嚮往,對以後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西方地理學家還根據書中的描述,繪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馬可·波羅小時候,他的父親和叔叔到東方經商,來到元大都(今天的北京)並朝見過蒙古帝國的忽必烈大汗,還帶回了大汗給羅馬教皇的信。他們回家後,小馬可·波羅天天纏著他們講東方旅行的故事。這些故事引起了小馬可·波羅的濃厚興趣,使他下定決心要跟父親和叔叔到中國去。1271年,馬可·波羅17歲時,父親和叔叔拿著教皇的復信和禮品,帶領馬可·波羅與十幾位旅伴一起向東方進發了。他們從威尼斯進入地中海,然後橫渡黑海,經過兩河流域來到中東古城巴格達,從這里到波斯灣的出海口霍爾木茲就可以乘船直駛中國了。然而,這時卻發生了意外事件。當他們在一個鎮上掏錢買東西時,被強盜盯上了,這伙強盜乘他們晚上睡覺時抓住了他們,並把他們分別關押起來。半夜裡,馬可·波羅和父親逃了出來。當他們找來救兵時,強盜早已離開,除了叔叔之外,別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來到霍爾木茲,一直等了兩個月,也沒遇上去中國的船隻,只好改走陸路。
這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是讓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卻步的路。他們從霍爾木茲向東,越過荒涼恐怖的伊朗沙漠,跨過險峻寒冷的帕米爾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飢渴的困擾,躲開了強盜、猛獸的侵襲,終於來到了中國新疆。
一到這里,馬可·波羅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麗繁華的喀什、盛產美玉的和田,還有處處花香撲鼻的果園,馬可他們繼續向東,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來到古城敦煌,瞻仰了舉世聞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畫。接著,他們經玉門關見到了萬里長城。最後穿過河西走廊,終於到達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這時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們離開祖國已經過了四個寒暑了!
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了教皇的信件和禮物,並向大汗介紹了馬可·波羅。大汗非常賞識年輕聰明的馬可·波羅,特意請他們進宮講述沿途的見聞,並攜他們同返大都,後來還留他們在元朝當官任職。
聰明的馬可·波羅很快就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視各地的機會,走遍了中國的山山水水,中國的遼闊與富有讓他驚呆了。他先後到過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還出使過越南、緬甸、蘇門答臘。他每到一處,總要詳細地考察當地的風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後,又詳細地向忽必烈大汗進行了匯報。
在《馬可·波羅游記》中,他盛贊了中國的繁盛昌明;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等。書中的內容,使每一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無限神往。
17年很快就過去了,馬可·波羅越來越想家。1292年春天,馬可·波羅和父親、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託,護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們趁機向大汗提出回國的請求。大汗答應他們,在完成使命後,可以轉路回國。
1295年末,他們三人終於回到了闊別二十四載的親人身邊。他們從中國回來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威尼斯,他們的見聞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他們從中國帶回的無數奇珍異寶,一夜之間使他們成了威尼斯的巨富。
1298年,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不幸被俘。在獄中他遇到了作家魯思梯謙,於是便有了馬可·波羅口述、魯思梯謙記錄的《馬可·波羅游記》。這本書在歐洲廣泛流傳,激起了歐洲人對中國文明與財富的傾慕,最終引發了新航路和新大陸的發現。
直到13世紀乃至14世紀,南方與北極的聯系都還只是停留在經向上,無論是人類到北極探險,還是北極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運往南方各地,都是在南北方向上運動,而且是各干各的,從西歐到東亞,各有各的渠道,彼此間並沒有什麼聯系。
然而,也就在此期間,人類歷史上卻發生了一件大事,不僅把東西方聯系了起來,而且也為人類向北極進軍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含義。因此,雖然這件事情本身純屬一種個人行為,但為人類歷史的進程以及人類向北極進軍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就是馬可·波羅的東方之行和他的《馬可·波羅行紀》。
1271年11月,只有17歲的馬可·波羅跟隨他的叔叔經過極端艱苦的長途跋涉之後,終於來到了東方文明古國的元大都,直到1295年離去,共在中國生活了24年。
如果他不把這些經歷寫出來,那麼事情大概也就到此為止,最多也不過演化成一些傳奇故事而已。然而,所幸的是,他後來住進了監獄,大約是因為無事可做的緣故,便自己口述,由別人代筆,寫出了《馬可·波羅行紀》這部千古不朽的名著。據他說,那時候亞洲北極地區的商品和貿易主要都是運往中國的。
正因如此,所以那時的中國人對於北極已經有了一些概念,例如,「那是一個黑暗的地區」,「冬天的大部分時間里見不到太陽」,那裡「狗熊的顏色是白色的,個子很大」,那裡的人們「乘坐狗拉雪橇旅行」等等。據當時的韃靼人告訴他說,他們經常到北方去進行掠奪,因而迫使那裡的居民不斷地往更北的方向遷移。
可以猜到,馬可·波羅口述的經歷大概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他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這部著作會有如此深遠的歷史意義。關於他在東西方交流方面所引起的重要作用,人們討論得已經夠多的了,但是對於他在北極探險方面的影響和含義卻鮮為人知。實際上,正是因為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當中把中國描寫得「黃金遍地,美女如雲,統羅綢緞應有盡有」,簡直就像天堂一樣,這不僅引起了西方人的好奇心,而且也勾起了他們掠奪的慾望。一些人雖然信奉上帝,卻也知道,在他們有生之年,天堂是無論如何也進不去的。然而,中國卻是實實在在的,誰能到達那裡,誰就會擁有巨大的財富。因此,他們便把攫取的目光轉向了中國。
元朝是一個地跨歐亞、疆域廣闊的帝國,中央政府設有驛路(傳遞公文、官員往來的路線),保持與各地汗國的聯系。這使得中原地區與海外的文化交流變得安全而便利,因而這時期中西文化的交流十分頻繁,數量可觀的歐洲商人進入中國境內,甚至直達元朝的都城。在這些人中,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最為出名。
馬可·波羅的父親尼古拉、叔父馬菲奧是經營東方貿易的商人,曾在從屬於元朝的欽察汗國居住過多年,後來隨汗國派往朝廷的使者一起來到中原,大約在公元1265年到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忽必烈接見了他們,並向他們了解歐洲各國情況。忽必烈決定向羅馬教廷派遣使臣,命尼古拉兄弟同行。
他們於1269年到達地中海東岸的阿迦城,這時老教皇已去世,新教皇還沒選出來,於是他們回到威尼斯家中。1271年,他們帶著年僅十七歲的馬可·波羅再到阿迦城。新教皇格里戈里十世派了兩名教士,隨他們去見忽必烈。途中,兩名教士因害怕路途艱難不肯再走。馬可·波羅他們三人繼續東行,沿古老的「絲綢之路」,經過敘利亞、兩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亞細亞,又翻越帕米爾,最後於1275年到達上都。
馬可·波羅很聰明,很快就學會了蒙古語和漢語。忽必烈也很信任器重他,曾命他去各省巡視,他因此遍游中國各地,足跡遍及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區和五十多個城市。其間,他還在揚州做過三年官,又奉元政府的派遣出使外國,到過越南、印尼等地。
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後來,伊兒汗國的汗王派使臣來向元朝皇室求婚,忽必烈選定新王妃闊闊真,並命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護送,由泉州經海路去位於波斯的伊兒汗國。他們於1292年初離開中國,經蘇門答臘、印度等地到達波斯,1295年回到威尼斯。
1298年,威尼斯與熱那亞發生戰爭,馬可·波羅被俘。在監獄中,他口述自己在東方的見聞,同監獄的比薩人魯思梯謙記錄成書,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馬可·波羅行紀》。
這本書又名《東方見聞錄》,共四卷。第一卷主要記敘來中國途中的所見所聞;第二卷主要敘述中國的情況,描述了中國的豐富物產和許多城市的繁華景象;第三卷記敘中國鄰近國家和地區的情況;第四卷講述了成吉思汗以後諸王的斗爭。書中的記敘真實可靠,因而很有史學價值。這本書也打開了歐洲人的眼界,引起了他們對東方文明的嚮往。其中,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便是一名熱心的讀者,他讀過並做過批註的《馬可·波羅行紀》至今還保存在里斯本的博物館里。歐洲的一些地理學家,還根據這本書畫出了最早的「世界地圖」。
在馬可·波羅來中國前,元朝也有不少旅行者已到達了西方,其中較出名的便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於1219年隨成吉思汗遠征西域,1224年歸來。1228年他寫成《西遊錄》,記載了他隨成吉思汗西進時,沿途的地理風貌,是研究13世紀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元成宗時,溫州人周達觀隨使團出使真臘(柬埔寨),則是元代由海路出訪外國最著名的一例。他寫的《真臘風土記》,是一本最早全面介紹柬埔寨吳哥政權時期的著作,因資料翔實可靠,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專著,並於1819年被譯成法文。
廣泛而頻繁的交流,使包括四大發明在內的中華文明,向歐洲和全世界傳播。據史料記載,活字印刷術大約是在14世紀傳到朝鮮、日本的。朝鮮人根據活字印刷的原理,製造出銅的和鉛的活字。後來沿著絲綢之路,活字印刷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使歐洲結束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受教育的狀況,為歐洲的文藝復興創造了條件。
13世紀時,在阿拉伯人的書中已提到火葯,他們稱之為「中國雪」「中國鹽」。蒙古西征時,阿拉伯人通過作戰學會了使用、製造火葯武器的技術。歐洲人也學會了使用、製造火葯武器。
指南針也是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有了指南針,歐洲的航海業發達起來,一些航海家開辟新航線,發現美洲大陸,終於完成了環球航行。
⑵ 為什麼說伊朗國家沙漠公園里的植物和動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著名的伊朗國家沙漠公園位於德黑蘭東南部,成立於1964年。佔地面積25萬平方千米,由德黑蘭環保局管理。伊朗國家沙漠公園由於常年乾旱,年降雨量非常少,不適合於農作物的生長,但也生長著一些抗旱極強的植物,和一些動物。在沙漠地帶能夠生存下來,要具有很強的耐力,因此,伊朗國家沙漠公園里的植物和動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⑶ 為什麼伊朗高原沙漠廣布
沙烏地阿拉伯的西北局部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D%A成因:受氣壓帶、風帶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冬季副熱帶高壓南移,當地受中緯西風控制,盛行西南暖濕氣流。%D%A特點:雨熱不同期——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魯卜哈利沙漠東部的布賴米綠洲為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三國爭議地區。全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西北部高原屬地中海式氣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以下。
⑷ 歷史上黃金價格暴漲暴跌的例子有哪些
1、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停止實行金本位制。
19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希望藉助金本位制走上復甦之路,恢復金本位制度。
1931年,美國1929年的經濟危機引發全球經濟蕭條,英國結束了金本位制。
1933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禁止黃金自由買賣和出口,要求人民將持有黃金全數上交銀行。美國放棄金本位制。
2、「布林頓森林體系」
在二戰已近尾聲的1944年,44國代表聚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參會的部分國家在次年簽署《布雷頓森林協定》。
國際經濟體系的核心從黃金變為美元,當時的美元有世界黃金准備的75%支持。美國持有黃金二百億美元以上,債務卻不到一百億美元,可謂盛極一時。
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一直持續到1967 年。其時美國因深陷越南戰爭泥潭,龐大的財政赤字多次沖擊美元信譽,於是各國紛紛拋售手中美元,瘋搶黃金。隨著越戰的深入,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終於全面引爆美元危機。
3、1968年3月,全球黃金搶購潮導致倫敦黃金市場成交創天量,美國再也無法維持黃金官方價格,最終不得不宣布放棄每盎司35美元的市場供應。從此,金價正式進入自由浮動。
而7年後,由於美元危機加深,西方國家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轉而實施浮動匯率制,至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徹底崩潰,黃金踏上了非貨幣化改革的歷程。
但好景不長。美國經濟超強的地位到了1960年已受侵蝕,當年的外國人持有的美元流動資產已從1950年的八十億美元增加到二百億美元,這也就是說,如果全數兌換成黃金,美國的黃金存底便會見底。
4、1967年,法國退出黃金總匯。
戴高樂站在投機客的一邊不無私心。法國是美國以外全世界擁有最多黃金的國家,如果按它宣稱的將每盎司黃金提到70美元的水準,法國將大賺一筆。
結果是,美國無限制地用美元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美元泛濫成災,將國內的通貨膨脹輸出並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而美國黃金大量流失時,美元作為國際儲備物質基礎大大削弱,最後它和黃金的固定聯系被切斷,紙幣流通規律遂發生作用。美元相對黃金必然貶值,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已不堪一擊。
5、1967年11月18日,英鎊在戰後第二次貶值。
1968年3月17日,「黃金總匯」解體。
1969年8月8日,法郎貶值11.11%。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表電視講話,關閉黃金窗口,停止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持有美元前來兌換黃金。美元掙脫黃金的牢獄,自由浮動於外匯市場。在當時這一招的功效還壓迫了西德和日本兩國實現貨幣升值,以改善美國國際收支狀況
6、接下來就是黃金價格像一匹野馬那般狂飆突進了。
1972年這一年,倫敦市場的金價從1盎司46美元漲到64美元。
1973年,金價沖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價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間波動。
1978年,原油飆漲達一桶30美元,金價漲到244美元。
1979年,金價漲到500美元。這一年3月12日發行的美國《商業周刊》封面上的自由女神像淚流滿面,標題是《美國的衰落》。10月,美國通脹率沖破12%,黃金成為對抗通脹的有力武器。
7、1980年是世界黃金市場起伏最大的一年。里根政府上台後推行高利率政策,使美元匯率堅挺,給黃金投資者很大打擊。
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12年。金價從1968年的35美元漲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間,每年有30%的獲利率。
1980年黃金投資額達1兆六千億美元,已超出只有1兆四千億美元的美國股票市值。而在1959年,黃金的投資額僅是美國股票市值的五分之一。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可惜在這么壯觀的黃金多頭市場,真正的贏家是那些供應黃金的賣方,比如金礦主之類。就像各種市場的大牛市,看多投機客未必賺了很多錢,金價從35美元漲到850美元,要有多大的想像力啊!恰恰相反,那些在850美元還在追漲的人要比在40美元買進持有的人要多得多。
伯恩斯坦就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美國阿拉斯加州退休基金在1980年進場,以691美元的價格買進一噸黃金,在同年年底以575美元的價格又買進一噸,1983年3月,它以414美元拋出這些黃金。
現當代首次黃金大牛市宣告結束,時間長達十二年。
要確定黃金市場的大趨勢是向上還是向下,常常需要進行基本面分析,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有許多,投資者需逐個分析,判斷出主要因素。以下將列舉對國際黃金價格走勢影響較大的因素。
1、金價美元
由於國際黃金價格以美元計價,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匯率走勢的關系變得非常密切,歷史資料顯示,兩者常常呈逆向互動關系。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則漲。
2、金價原油
國際原油價格與黃金市場也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眾所周知,抗通脹是黃金的一個主要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又與通貨膨脹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國際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正向運動的互動關系。
3、商品市場
隨著金磚四國經濟的崛起,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日益增強,再加上國際對沖基金的炒作,導致有色金屬、貴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從2001年開始強勢上揚,高企的價格引起了全球經濟界的擔憂。
4、股票市場
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在通常情況下,黃金價格的走向與經濟狀況、股票走勢相反。如果股市當前是牛市,股票、基金價格上升,將帶走大量黃金投資,這是黃金價格很有可能下跌;如果當前股市是熊市,股票、基金等價格疲軟走弱,投資者也自然會離場選擇其他投資渠道,他們可能會選擇黃金投資,這時就有可能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這種變化體現了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如果投資者預期經濟發展前景良好,預料股市將繁榮發展,自然會將更多的資金投向股票市場,黃金市場的資金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5、金價與黃金現貨市場季節性供求
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基礎,黃金價格與國際黃金現貨市場的供求關系密切相關,黃金現貨市場往往有較強的季節性供求規律,上半年通常是黃金現貨消費淡季,從近幾年的數據來看,黃金價格底部一般出現在二季度,而受歐美發達國家消費刺激,三季度黃金現貨需求會逐漸到達高峰,使得黃金價格持續走高。
6、政局震盪
國際政局和各國之間的戰亂也常常影響黃金價格。當出現政局動盪或戰亂時,經濟發展會受到相當負面的打擊,這種情況將造成通貨膨脹,人們會把目光投向黃金投資,這時黃金價格可能會大幅上漲。
7、中央銀行
世界各國央行是黃金的最大持有者,假如央行開始拋售黃金,那黃金短期內價格將會下跌。
8、金融危機
當金融危機來臨,人們會覺得將錢存在銀行並不安全,於是大量資金將湧向其他投資渠道,例如買黃金。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出現不穩定的現象時,黃金價格很大機會會出現上漲。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就造成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
9、通貨膨脹
如果一個國家的物價相對穩定,代表其貨幣的購買能力也穩定。如果一個國家發生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將會下跌。這時市場資金將會轉向黃金市場。從而推動黃金價格上漲。
網路——黃金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