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土耳其和伊朗這兩個國家相比較哪個軍事實力更強
伊朗在經濟上更具優勢,它的對外依賴度要相對低,從軍事力量來說,二者也各有優勢。土耳其在北約國家之內,軍事力量規模名列第二,僅次於美國,伊朗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強國,尤其在海灣地區可以排名第一。
伊朗從目前的軍事實力來看是弱於土耳其的,土耳其無論是先進裝備數量還是質量都優過伊朗,加之背後還有北約撐腰。但是土耳其國內政局不穩,去年也發生了軍事政變,軍心動盪,軍人戰斗意志不強,倘若兩軍交戰,鹿死誰手,尚不可知,還看國際政局形勢發展。
㈡ 伊朗與希臘近嗎
有上千公里,伊朗是亞洲的,希臘是歐洲的。
㈢ 希臘和波斯兩國之間的國家是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㈣ 古典時期,波斯與希臘羅馬的差距在哪
西伊朗人和南歐人的共性在於,都是環地中海古代文明的繼承者,區別在於希臘羅馬去海外雄飛了,而西伊朗人率先征服了中東的各種古代文明,在其身軀之上建立了第一個多元帝國
希臘羅馬自身的創造性非常強,有很多古代文明沒有的東西。而波斯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又可以方便整合各方面的優勢(「集大成」),但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故步自封,在古代文明的基礎之上建樹並不多。
希羅多德《歷史》中的波斯人的概念就包括了被波斯征服的中東民族。如果希臘人僅僅對波斯人本身有偏見還是不無道理的。
一個直觀的例子,文字。古典希臘使用第三代文字(克里特線A-邁錫尼線B-希臘字母或埃及聖書-埃及僧侶-腓尼基與希臘字母),而古典波斯依舊使用第二代文字(蘇美爾楔-古波斯楔)。當時的古典波斯帝國內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應該是猶太人、阿拉米人和腓尼基人(中東希臘人不算的話)。
至於古典希臘一系,和阿拉米一系在當時孰強孰弱,那就見仁見智了,類似和新勢力和老學究的關系。
哲學,文學等方面,其實大家都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哲學、文學的體系化理論化都是在古希臘完成的。
科技方面,可以說,古代中東有技術無科學,科學起源於希臘
無論如何,等到亞歷山大時期,希臘文明可以說就獨步地中海了。
㈤ 土耳其和伊朗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更強一些
土耳其軍隊比伊朗軍事實力高得多,兩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土耳其軍隊是北約第二大常設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有五個分支,總兵力已經超過一百萬(含警察)。
土耳其被認為是中東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當然以色列不能算在內。
伊朗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伊朗的導彈,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大的導彈庫,伊朗於 1998 年開啟了 " 流星 -3" 導彈的研製,並在 2003 年首次試驗成功,射程達 1300 公里,增程版的 " 流星 -3B" 導彈射程則可以高達 2000 公里。
總之,兩國軍事實力相比,土耳其佔有明顯優勢,實力更強。
㈥ 伊朗和埃及那個軍事實力強
伊朗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51.3萬人。
陸軍
約32.5萬人。編有4個軍司令部、4個裝甲師(每師轄3個裝甲旅、1個機械化旅、4~5個炮兵營)、6個步兵師(每師轄4個步兵旅,4~5個炮兵營)、1個空降旅、1個突擊師、1個特種部隊師、5個炮兵群、若干獨立裝甲、步兵、突擊旅。
主戰坦克:約1135輛,其中T-54/-55型和T-59型共約500輛,T-62型75輛,T-72型120輛,「酋長」MK-3/-5型140輛,M-47/-48型150輛,M-60Al型150輛,「佐勒菲卡爾」式若干輛。
輕型坦克:「蠍」式80輛。
裝甲偵察車:EE-9「響尾蛇」式35輛。
步兵戰車:BMP-1型300輛,BMP-2型140輛。
裝甲人員輸送車:約590輛,其中BTR-50/-60型300輛,M-113型250輛。
牽引炮:1950門,其中105毫米130門,122毫米500門,130毫米11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70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共290門,其中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10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共664門,其中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
迫擊炮:共6500門,其中60、81、82、107、120毫米各若干門。
地地導彈:「飛毛腿」E/C式10部,約300枚導彈;CSS-8型25部,約150枚導彈;「謝哈布」-3型、「沙辛」-1/-2型等若干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AT-3「耐火箱」式若干具、AT-5「拱肩」式若干具。
火箭發射器:73毫米RPG-7型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各若干門。
高炮:約1700門(挺),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57毫米若干。
地空導彈:SA-7型若幹部。
無人駕駛飛行器:若干架。
飛機:共約77架,其中「塞斯納」150/180/185/310型約50架、F-27型19架、「隼」20型8架。
直升機:共633架,其中AH-1J型武裝直升機100架,CH-47C型重型運輸直升機40架,「貝爾」214A型130架,AB-214C型35架,AB-205A型70架,AB-206型130架,AB-212型12架,「貝爾」204型30架,「休斯」300C型5架,RH-53D型9架,SH-53D型17架,SA-319型10架,UH-1H型45架。
海軍
約1.8萬人,包括海軍航空兵和2600名海軍陸戰隊。
海軍基地6個:阿巴斯港(海軍司令部所在地)、布希爾、哈布克、恩澤利港、霍梅尼港和恰赫巴哈爾。
潛艇:5艘,其中「基洛」級3艘。
護衛艦:3艘。
輕型護衛艦:2艘。導
彈攻擊快艇:20艘。
巡邏艇:41艘。
水雷戰艦艇:14艘。
兩棲艦艇:9艘。
後勤支援艦艇:30艘。
海軍航空兵
2000人。裝備戰斗機5架,武裝直升機29架,海上偵察機共10架(其中P-3F型5架,130-228型5架),反潛機20架(其中SH-3D型14架,AB-212型6架),水雷戰直升機1個中隊(RH-53D型9架),運輸機1個中隊(「司令官」式4架、F-27型4架、「隼」20型1架,AB-205型5架、米-171型4架,AB-206型直升機若干架)。
海軍陸戰隊
2個旅,共2600人。
空軍
約4.5萬人(其中包括1.5萬名防空部隊)。編有16個攻擊/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5個地空導彈中隊和16個地空導彈營。
戰斗/對地攻擊機:F-4D/E型66架、F-5E/F型60架、蘇-24MK型24架,蘇-25K型7架。
戰斗機:F-14型25架、F-7M型24架、米格-29A/UB型30架。
海上偵察機:C-130H-MP型5架。
偵察機:RF-4E型15架。
加油機/運輸機:波音707型3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6架、波音727型1架、C-130E型18架、「司令官」690型3架、F-27型15架、「隼」20型4架、「噴氣星」式1架、PC-6B型10架、Y-7型2架,「伊爾」-76型若干架,Y-12型9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沙巴維茲」2061型若干架,CH-47型5架。
教練機:「比奇"F-33A/C型26架,EMB-312型10架,PC-7型40架,T-33型7架,FT-7型15架,F-5B型20架,TB-21型8架,TB-200型4架。
空地導彈:AGM-65A「小牛」式、AIM-9「響尾蛇」式、AIM-54「不死鳥」式各若干枚,另可能擁有PL-7型、AA-8/-10/-11型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式100部,「輕劍」式30部、「虎貓」式15部、「紅旗」-2J型45部,SA-5型10部,另有SA-7型、FM-80型和「毒刺」式若干枚。
革命衛隊
約12.5萬人
地面衛隊
約10萬人。有哈盧勒、錫蘭、阿布穆薩、臘克等5個基地。編有16-20個師,包括2個裝甲師、5個機械化師、10個步兵師、1個特種部隊師和15--20個獨立旅。配備470輛坦克、620輛裝甲人員運輸車、360門火炮、40門無坐力炮和140門高射炮。革命衛隊獨立作戰或與陸軍協同作戰,如國內發生暴亂則與「民眾動員軍」配合行動。海上衛隊
約2萬人。擁有約40艘快艇,配備反坦克導彈、無坐力炮、機槍;「滬東」級導彈快艇10艘,配備C-802型艦艦導彈;岸防炮及CSSC-3(HY2)型艦艦導彈。
航空衛隊
由一名准將指揮(詳細情況不明)。
海上陸戰衛隊
1個旅(約5000人)。
准軍事部隊
「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者,僅裝備輕武器。憲兵4萬人(包括邊境警察),配備「塞斯納」185/310型飛機若干架、AB-205/206型直升機24架,另有約90艘巡邏艇、40艘其它小型船隻。海軍基地6處:阿巴斯港(海軍司令部所在地)、布希爾、哈爾克、恩澤利港、霍梅尼港、恰赫巴哈爾。
兵役制度
實行義務兵役制,士兵服役期2年。
駐外兵力
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派有軍事顧問。
軍隊體制:
埃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最高安全和國防決策機構為最高安全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主席均由總統擔任。總統下設武裝部隊總司令,由國防部長兼任。武裝部隊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和防空軍4個軍種。
軍種概況:
埃及4軍總兵力約44萬人。陸軍31萬,編成2個軍團和4個軍區,主要裝備各型主戰坦克3500餘輛,各型裝甲車5000餘輛,各型火炮3000餘門;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2000餘部;「飛毛腿B」型地地導彈發射裝置21部;「小槲樹」、「薩姆—7」等型地空導彈發射裝置1300餘部。
海軍1.9萬,編成2個司令部,7個基地,主要裝備有各型艦艇100餘艘。
空軍3萬人,編有44個中隊,主要裝備各型飛機1000餘架,其中美製F—16戰斗機220架,法國「幻影」2000C型戰斗機17架,武裝直升機120餘架。
防空軍8萬,編有5個師,12個獨立旅,100個高炮營,111個地空導彈營。主要裝備有各型防空導彈發射裝置近2000部,23毫米以上各型高炮2000餘門。
近年動態:
自從1998年起,埃及開始實施新的5年現代計劃。其主要建軍動向是:(1)武器來源多樣化。20世紀50年代以前,埃軍裝備主要由英國提供。到70年代中期,埃軍武器裝備又以蘇聯製造的為主。過去25年中,埃軍又進口了大量美製先進武器裝備。目前,埃及陸、空軍武器已主要由西方裝備,而海、防空軍裝備仍是以蘇制為主。今後,埃軍將逐年提高西方裝備比例,同時對現役蘇制裝備進行改進。(2)加強與外軍聯合演習。從1979年起,埃及與美國每兩年舉行一次「明星」演習。埃及還頻繁與法國、英國、義大利、希臘等國舉行海上演習。埃及與阿拉伯國家也常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通過聯合軍事演習,埃軍的訓練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在對外軍事關系中,埃及與美國關系最為密切,美國是埃軍裝備的主要供應國。1984年起,埃及每年從美國得到13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是僅次於以色列的美國第二大受援國。海灣戰爭後,美國還免除了埃及總額達67億美元的全部軍事債務。過去25年裡,埃及共從美國獲得各類援助已達520億美元之巨。▲
㈦ 伊拉克和伊朗那個國家更強
伊朗強一點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也發展煉油與石油化工,以及鋼鐵、機械等工業部門。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3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日產能力可達410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森林是伊朗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資源,面積達1800萬公頃。伊朗水產豐富,魚子醬舉世聞名。裏海沿岸為暖濕農業區。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遠銷海內外,其中2001年伊朗開心果總產量為17萬噸,出口量約9.3萬噸,創匯2.88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有5000多年歷史的伊朗地毯編織藝術聞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藝、美麗的圖案、和諧的色彩搭配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歌、神話、繪畫。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世界的傳統大宗出口產品。其他工業有紡織、食品、建材、地毯、造紙、電力、化工、汽車、冶金、鋼鐵和機械製造。農業比較落後,機械化程度較低。輸出石油(占出口總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輸入機器、鋼鐵、糧食、車輛等。
㈧ 以色列和伊朗哪個厲害
都挺厲害,中東戰爭伊朗沒參加,兩國沒交過手。但分析一下,最近兩國關系一直是水火不容,假設兩國打起來了,別國全部中立,坐看兩國單掐,以色列科技發達,武器先進,眾志成城,如果打局部戰爭,世上沒幾個國家是以色列的對手。如果爆發曠日持久的全民戰爭,以色列絕非伊朗的對手。
第一,以色列人口太少,以色列只有八百多萬人,而伊朗有八千萬人,打到山窮水盡,兵源緊張的時候,以色列可能要指望僱傭軍來打仗了。
第二,以色列國土面積太小,只有兩萬多平方公里,還不及我國的一個縣大,而伊朗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中原十八省的整體面積,就是玩導彈互投,先玩完的也肯定是以色列。伊朗的國土面積廣袤,德黑蘭打沒了,波斯人能遷都再戰,耶路撒冷要是打沒了,猶太人就只能跑到國外去建立流亡政府了。
考慮的是兩國單挑,實際上以色列的綜合實力比伊朗強很多,伊朗已經被西方制裁多年,窮的很,以色列錢多。還有,以色列的朋友多,是美歐美各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一旦開戰,美國以及北約定會鼎力相助,而伊朗的國際地位比較孤立,連阿拉伯國家的老鄰居們也基本都是他的仇家,美英法等西方強國也早就和伊朗結了仇,伊朗的朋友只有朝鮮等幾個又窮又硬的國家,他的唯一大哥就是仇家比他還多的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