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特色節日及內容
世界各國傳統節日
韓國的傳統節日
通常在陽歷1月底或2月初到來的被韓國人稱作新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上最盛大的節日。全家人聚集一堂,穿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享用豐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盡管人們都繼續慶祝農歷新年,但陽歷的元旦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其他的重要節日包括:元宵節,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裨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端午節,陽歷五月初五,農民們休息一天共同娛樂;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還有浴沸節,農歷四月初八,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
有幾個家庭節日對所有韓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總是要設案慶祝,它們是:百日,就是嬰兒出生後第100天;周歲,第一個生日;花甲,60歲生日,這一天被認為特別重要,因為在這一天一個人已經度過了一個年甲子的歲月;此外,還有古稀,即70歲生日。
新加坡農歷春節
農歷春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有許多獨特的習俗,如家家戶戶要大掃除,門上要貼春聯,要倒貼「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孩子們要守歲以便延長壽命,到了午夜時分家長們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開始小輩要帶著桔子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紅包」—壓歲錢。過年時要穿新衣,說吉利話,吃的東西也很講究,如魚象徵年年有餘、年糕代表年年高升、發菜代表發財、桔子代表吉利等。一般華人大年初一不掃地,否則好運氣要被掃掉。過年時,華人都喜歡去牛車水采購年貨。春節期間,也有社團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作精彩表演。政府也舉辦「春到河畔迎新年」、妝藝大遊行等活動,增添了濃郁的節日氣氛。
新加坡衛塞節
在農歷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桀紀念日。新加坡佛教總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會,各佛教團體及寺廟張燈結綵,大放光明,象徵佛陀的光輝世世代代照耀人間。
伊朗人「跳火」迎新年
伊朗人過新年是在公歷3月21日前後,伊朗人視火為吉祥的象徵,可驅邪逐厄,迎來福神。所以,除夕之夜,家家要舉行「跳火」的活動。人們要曬幹了的駱駝刺在門口點三堆或七堆火,稱為「祝火」,老老少少都要從「祝火」上跳來跳去像跨欄一樣,中口還要念念有詞:「黃的歸你,紅的歸我。」祈求健康、興旺。伊朗人在除夕夜喜吃七道菜,每道菜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象徵一家人全年吉祥。
緬甸的潑水節
緬甸人在陽歷四月中旬過年,他們用潑水來慶祝新年,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傳說有一年,緬王在宮口遇到神仙下凡,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滌舊除污,迎新納福。這以後,人們相互潑水便成了辭舊迎新的傳統。
馬來人的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回教徒會把家裡打掃干凈,裝飾一番,穿上新縫的傳統服裝,備好各式美食糕點來慶祝開齋節,其熱鬧氣氛與漢人的春節不相上下。
印度人的大寶森節
大寶森節是印度人的節日,又稱屠嬌節或萬燈節,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房屋周圍點上燈,迎新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興都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著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負著鐵架,刺著銀針,向神表示謝恩和贖罪。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
馬達加斯加人年前不吃肉
馬達加斯加人在新年到來前的一周內不準吃豬肉、羊肉、牛肉等,表示五畜興旺。直到除夕晚餐,才允許吃一些禽類,如雞、鴨、鵝等。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送雞尾,表示對雙方長者的尊重和敬愛;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支贈送雞腿,表示友誼深厚、真摯和關心,以祝賀新年愉快。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在德國的傳統節日中,慕尼黑啤酒節是個盡人皆知、載譽全球的節日。
慕尼黑啤酒節源於1810年,是為慶祝賀巴伐利亞儲君盧德親王與薩克森—希爾登豪森的黛麗絲公主共結百年之好而舉行的一系列慶祝活動。德國的10月正值大麥和啤酒花豐收的時節,人們在辛勤勞動之餘,也樂得歡聚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以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這一傳統節日一直延續至今。啤酒節的許多活動至今仍廷襲古風。節日的第一天上午,來自巴伐利亞、德國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瑞士、法國的遊行隊伍聚集在一起,人們身穿艷麗多彩的民族服裝及傳統古裝在慕尼黑市長及酒長老闆乘坐的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的馬車引領下,浩浩盪盪、威武雄壯地湧向黛麗絲草場。中午12時,隨著禮炮12響,頓時鼓樂齊奏、彩旗飛揚、人場沸騰。慕尼黑市長在作簡短致辭後,打開第一桶啤酒,啤酒節便在沸騰的歡呼聲中揭開了序幕。這時身穿傳統服裝的啤酒女郎用單耳大酒杯將新鮮啤酒不斷地送到迫不急待的飲客面前。許多身穿鹿皮短褲、背心等民族服裝有巴伐利亞人手舉啤酒杯穿行在大街上,他們逢人便高喊「乾杯」,氣氛十分熱鬧。10月初的慕尼黑已有微微的秋涼,整個街道被五光十色的燈光裝飾得五彩繽紛。人們背靠背坐在一起,開懷暢飲,並在樂曲的伴奏下,即興地唱呀跳呀,甚至跳上桌子相互祝賀,使得可以裝一公升啤酒的大口有柄啤酒杯發出「當、當」悅耳的碰撞聲。
啤酒節期間除暢飲啤酒之外,人們還舉行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如賽馬、射擊、雜耍、各種游藝活動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
但2001年的慕尼黑啤酒節開幕五天來,處處顯示出不足。
開幕的前三天,光顧啤酒節的共有75萬人。這個數字聽起來其實已經相當壯觀了,但比起去年卻差得遠了,至少少了5萬人。不論是賣酒還是表演、娛樂,都會有不小的影響。在所有想藉此機會小賺一筆的生意人中,最慘的應該是經營兒童汽車游戲的,估計銷售額將會比去年下降90%。
盡管參加啤酒節的人數少了,可喝得爛醉如泥等著人抬的貪杯者卻有增無減。三天之內,巡邏隊花了大把時間叫醒了104個醉漢,送820人到醫院,還有155人因為醉酒而受了傷。警察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借酒滋事的有、趁亂偷竊的有,三天時間已經拘捕了30人。政府方面只得站出來,提醒學校和幼兒園的學生、小朋友不要到啤酒節上去玩兒。
蘇格蘭人新年習俗
英國的蘇格蘭人非常相信來年的運氣好壞,全看半夜後第一個走進屋子的人,稱為「第一隻腳」。如果來的第一個客人是一位淺黃色頭發的發性便是壞兆頭;如果第一個踏進門檻的是一位黑眼珠、黑頭發、膚色黝黑、年輕漂亮而又健壯的客人,那就是大吉大利的好兆頭。所以,每年的除夕,客戶的家長都出門遊逛,直到午夜時分才雇一個把臉塗得很黑的人帶路回家。元旦那天,人們要「卜蛋」,盛一盒清水,將蛋清放入水中,從蛋清的形狀來卜吉凶。新年裡到別人家去作客,要帶上一塊煤,向主人獻上這樣的祝詞:「啊,您家的火爐燒得旺旺的。」隨後將煤塊放入爐膛中,用火鉤將爐火撥旺。爐火燒得越旺,主人會越高興,因為這預示著主人一家驅逐了所有的妖孽,將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
感恩節中的美國孩子
美國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感恩節,顧名思義,就是感因的日子。早期乘船來到美國新大陸的英國人,在海上顛簸掙扎了幾個月後,終天在酷寒的11月里,在馬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陸。期間由於飢鋨和傳染病,許多人相繼死亡。活下來的開始播種。轉年,終於迎來豐收,而且出現了「救命」食物:火雞。後來,人們決定要選一個日子來感謝上帝的恩典,而火雞更是節日中不可缺少的食物,那麼就從火雞說起吧。對於每年都要重復的歷史,孩子們早已習以為常,然而,能讓他們流連忘返的是學校活動。對於節日的慶祝,學校並沒有統一的規定。所以啟發學生的重任,就要靠班主任了。上幼兒園的孩子,有的會提前幾十天拿回一個白紙剪好的火雞形,這是孩子和全家人一起完成的作業,發揮所有人的想像力,採用任何材料都可以,惟一的目的是給火雞穿上衣服。裝扮出來的火雞,真可謂千「雞」齊放啊!最讓人好笑的是,一個班的孩子把自己想像成火雞,寫出不要讓別人吃掉自己的理由,另一個班的孩子,把自己當作火雞廣靠,極力宣傳自己如何如何的可口。
有個班上的老師,提前三個星期讓學生畫了一個邀請函,請父母參加他們班上的感恩節的「盛餐」。兩個星期前,每個孩子又帶回一張清單,上面羅列著要准備的各式食物用品,包括油炸的小雞塊、土豆片、玉米、蘋果醬、紙巾、紙碟,還有你的主意等等,請父母自告奮勇地獻力獻食物。這哪裡是孩子的邀請?分明是由大人來做,孩子享受。
那天,20多位父母全部上陣,老師是司令員,大人給孩子端水送飯,孩子盡情地享受。老師突然問孩子:「吃完飯後,誰來整理干凈?」「我們自己。」孩子異口同聲地喊著。不到40分鍾的「盛餐」,要准備籌劃幾天,結果時,孩子跟著老師的樣子「謝恩父母,謝恩同學,謝恩學校」。之後,美國學校的星期四、星期五開始放個長周末。一年裡,美國孩子的假期多得不得了,而且,每個節假期間,甚至每個周末,學校都不留給學生任何功課。
美國「感恩節」後的第一天,也就是星期五早晨,是所有商店一年中幾乎最便宜的促銷日,特別趕在聖誕節送大禮物之前,這一天意義重大。因為限制在早晨的幾個小時,而且,拿出來的貨品有限,所以人們不顧嚴寒,不怕早起,四五點就站在商店門口排隊。
現具店5點開賣,5點半時,已經有100多個人站在商店門口等待進去。因為顧客太多,所以必須限制流量。為了進商店人們還得排一個多小時,進去後,付錢時要再排上一個多小時,而且,真正要買的流行玩具,早已被「搶」光。最後買下的玩具,與平日的價錢相差無幾。感恩節後,還要勞累一場,但為了孩子,家長都甘心情感。
美國大學生過聖誕節
在美國與中國的春節相當的節日是聖誕節。美國大學生的聖誕節在節日開始時主要是與家人一起度過。節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給家人和最好的朋友買聖誕禮物。按理說,聖誕節禮物應該是保密的,要等到大家都坐在聖誕節樹下,由負責分發禮品的扮演聖誕老人的主持人分到各位手中,打開禮物時才知道自己的禮物是什麼。而為了經濟起見,現在不少人在購買聖誕節禮物時都會設法打聽對方到底缺什麼,從而有針對性地購買禮物。除了送禮物外,全家人的主要活動是聚餐,到各處去看聖誕節裝飾,到商店去買折價物品,此後他們喜歡或者與同學一起開車到其他地方旅行,或者到商店租很多自己喜歡看的電影與同學一起分享,或者閱讀自己喜歡看的閑書,或者看電視看電影。不少學生也會乘這個時候多打工掙零花錢。
瑞典的傳統節日
瑞典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在重大的節日當中,第一個是在四月三十日到五月二日之間舉行的狂歡節。人們稱四月三十日的晚上為沃爾帕吉斯夜,據說在這個晚上生命和春天的力量將戰勝死亡和冬天。在慶祝節日時,人們每天晚上都要點燃箐火—首先是在山頂上,然後作為回應,人們在山谷里也將燃起箐火。這些箐火是節日慶祝開始的信號,它們將一直持續在天亮。在瑞典南部,人們還有箐火旁舉行詩歌和唱歌比賽,優勝者不僅能獲得獎品,還能得到當地最漂亮女孩的親吻。
除了沃爾帕吉斯夜之外,還有其他一些節日:比如太陽節是在六月進行的盛大夏季節日;龍蝦節是八月份的一個節日,在那一天,人們可以盡情享用龍蝦;而鵝節則在陰冷的十一月里,節日那天,傳統的習谷是喝鵝血湯。瑞典人的聖誕節里沒有聖誕老人,但他們卻有一個聖誕守護神。為了歡迎他的到來,孩子們擺出一大份聖誕蛋糕請他吃。在鄉下,人們會從家裡敞開的窗口往外扔禮物,同時扔出的還有稻草人和稻草編織的動物,以此祈求好運。
------------------------------------------------------------------------------------------------------
http://morija.spaces.live.com/blog/cns!2e8f7310d150a6eb!605.entry
世界各國傳統民間節日
巴西的狂歡節:
每年2月下旬的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奔放的狂歡節,尤以里約熱內盧最著名。期間,全城上下傾巢而出,男女老少個個濃妝艷抹,狂歌勁舞,盡情宣洩。盛大的桑巴遊行是狂歡節的高潮。艷麗的服飾、強勁的音樂、火辣辣的桑巴舞和風光旖旎的巴西美女讓人流連忘返。
日本的筷子節:
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每年的8月4日為「筷子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地慶祝一番,以感謝筷子一日三餐地為他們服務。農村在播種、插秧、收獲、生日或婚嫁的喜慶筵席上,都要換上新筷子,以表愉悅之情。
泰國的宋干節:
每年4月13日~15日是泰國的宋干節,又名潑水節,也是泰歷新年。節日來臨,舉國歡慶。人們為佛像灑香水、燒香、獻花,並舉行護佛遊行;青年人身穿節日盛裝,載歌載舞;男女老少相互潑水,以示祝福。此外,節日期間還舉辦風箏比賽、劃船競賽、廟會、文藝演出、選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節日氣氛異常濃烈。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
1810年10月,巴伐利亞加冕王子路德維希和特蕾瑟公主完婚,官方的慶祝活動持續了5天。人們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觀看賽馬和痛飲啤酒。從此,這個深受歡迎的活動便被延續下來,流傳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至10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就固定成為啤酒節。
西班牙西紅柿狂歡節:
西紅柿狂歡節起源於一次街頭斗毆。此後,每年8月,人們都會穿上泳衣,戴上潛水鏡和浴帽湧上街頭,互相投擲熟透的西紅柿,歡度西紅柿狂歡節。狂歡結束後,布諾居民和渾身黏糊糊的「西紅柿鬥士」們一起加入了街道清潔工作。
2. 伊朗文化的節日
除了伊斯蘭教的節日以外,伊朗人還過陽歷的節日,如: I
伊朗歷新年(Norouz)
自然節 (Sizdah 新年後第十三日)
雨水節 (Tirgan|Jashn-e-Tirgan 7月1日)
火節 (Sadeh|Jashn-e-Sadeh 3月21日)
秋節(Mehregan|Jashn-e-Mehregan 10月2日)
冬節 (Shab-e-Yalda 冬至日)
光明節 (Charshanbeh Suri 一年最後的星期三夜晚)
3. 各個國家的傳統節日
韓國的傳統節日 通常在陽歷1月底或2月初到來的被韓國人稱作新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上最盛大的節日。全家人聚集一堂,穿最好的衣服,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享用豐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
其他的重要節日包括:元宵節,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祈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端午節,陽歷五月初五,農民們休息一天共同娛樂;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還有浴沸節,農歷四月初八,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
新加坡農歷春節 農歷春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有許多獨特的習俗,如家家戶戶要大掃除,門上要貼春聯,要倒貼「福」字,除夕夜全家老小要在一起吃團圓飯,孩子們要守歲以便延長壽命,到了午夜時分家長們要祭神拜祖先,大年初一開始小輩要帶著桔子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小孩「紅包」—壓歲錢。過年時要穿新衣,說吉利話,吃的東西也很講究,如魚象徵年年有餘、年糕代表年年高升、發菜代表發財、桔子代表吉利等。一般華人大年初一不掃地,否則好運氣要被掃掉。
新加坡衛塞節 在農歷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及涅桀紀念日。新加坡佛教總會在節日的前幾天就開始舉行一連串的慶祝會,各佛教團體及寺廟張燈結綵,大放光明,象徵佛陀的光輝世世代代照耀人間。
1/6
伊朗人「跳火」迎新年 伊朗人過新年是在公歷3月21日前後,伊朗人視火為吉祥的象徵,可驅邪逐惡,迎來福神。所以,除夕之夜,家家要舉行「跳火」的活動。人們要曬幹了的駱駝刺在門口點三堆或七堆火,稱為「祝火」,老老少少都要從「祝火」上跳來跳去像跨欄一樣,中口還要念念有詞:「黃的歸你,紅的歸我。」祈求健康、興旺。伊朗人在除夕夜喜吃七道菜,每道菜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象徵一家人全年吉祥。
緬甸的潑水節 緬甸人在陽歷四月中旬過年,他們用潑水來慶祝新年,所以新年也叫潑水節。傳說有一年,緬王在宮口遇到神仙下凡,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滌舊除污,迎新納福。這以後,人們相互潑水便成了辭舊迎新的傳統。 馬來人的開齋節
馬來人最重要的節日當屬開齋節,每年回歷九月,回教徒從日出到日落都要禁食,戒食一個月後見到新月才可開齋,回教徒會把家裡打掃干凈,裝飾一番,穿上新縫的傳統服裝,備好各式美食糕點來慶祝開齋節,其熱鬧氣氛與漢人的春節不相上下。
印度人的大寶森節 大寶森節是印度人的節日,又稱屠嬌節或萬燈節,家家戶戶會把房屋打掃干凈,在房屋周圍點上燈,迎新守護神和幸運女神。印度興都教徒會舉行盛大慶典,用車載著神像遊行慶祝,有些教徒身上負著鐵架,刺著銀針,向神表示謝恩和贖罪。慶祝中心在小印度一帶。
馬達加斯加人年前不吃肉 馬達加斯加人在新年到來前的一周內
2/6
不準吃豬肉、羊肉、牛肉等,表示五畜興旺。直到除夕晚餐,才允許吃一些禽類,如雞、鴨、鵝等。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送雞尾,表示對雙方長者的尊重和敬愛;向兄弟姐妹和至親好支贈送雞腿,表示友誼深厚、真摯和關心,以祝賀新年愉快。
4. 紅色星期三是伊朗什麼節日
伊朗太陽歷每年最後一個星期三是伊朗的民族傳統節日「紅色星期三」,因此外國人習慣稱「紅色星期三」為「跳火節」。
跳火節在伊朗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來源要追溯到曾在波斯廣泛流傳的古老宗教瑣羅亞斯德教,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俗稱的「拜火教」、「祆教」。
在伊朗歷新年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二晚上,很多伊朗民眾都會在自家門前或街頭點起篝火,從火堆上跳過,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
5. 伊朗新年是怎樣慶祝的
伊朗的春節——「諾魯茲」是伊朗人民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比2500多年前古波斯帝國的第一個朝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更遙遠的年代。在伊朗,除了重大的伊斯蘭宗教節日外,「諾魯茲」是個全國性的喜慶日子。「諾魯茲」一般是指伊朗歷元月1日(相當於公歷3月21日或我國的農歷節氣春分)至13日這段時間。這時的伊朗首都德黑蘭已是楊柳滴翠,桃李泛紅,芳草萋萋,春光融融;你若北上裏海,或南下波斯灣,那裡更是碧波萬頃,景色如畫。
在新年前的幾天,伊朗人就開始全家出動置辦年貨。而商家們也會延長營業時間,許多商人都說如果運氣好,這幾天的營業額就能抵得上半年的收入。許多個體商販則會在繁華地段擺起臨時的街邊小攤,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兜售衣服、手錶、日用品、鮮花、工藝品等等五花八門的商品。
伊朗人置辦的年貨中,有幾樣必備的東西。一是金魚。伊朗人把金魚當做吉祥物,這倒和中國人「年年有餘」的傳統暗合。第二就是麥苗。伊朗人在新年時會把麥苗放在家中,據說可以吸收掉家中的晦氣,而到新年的第十三天,也就是「踏青節」時,則全家人去郊外踏青,順便也把麥苗給扔了,以此表示把壞了運氣都扔出去了,祈求新年好運。
在除夕夜,伊朗人並不一定都呆在家裡。很多人會繼續在街上購物置辦年貨,而很多人也會選擇在除夕夜參加清真寺的祈禱。新年期間,伊朗人的主要活動也和中國人類似,那就是走親戚。原則上也是晚輩去長輩家拜訪,而長輩也會給晚輩壓歲錢。
新年期間,伊朗的法定假日只有5天,但除了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外,許多人實際上會休息13天,也就是等到新年的第十三天「踏青節」後,伊朗的新年才算是真正過完了。
6. 伊朗中秋咋過
伊歷中秋節Mehrgan,也就是「麥赫爾干」。
伊歷中秋節是繼伊歷新年「諾魯茲」Nowruz之後最大的伊朗節日之一,是自古代宗教米特拉教沿襲下來的節日,過去被成為Metrakana。這一節日是伊朗太陽歷的Mehr月的Mehr日,也就是伊歷的7月16日,相當於公歷的11月7日左右,正值伊朗的秋季。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古波斯帝國)時期,這一節日原是Mehr月的第一天。這一節日原是紀念和稱頌米特拉神的宗教節日,從Mehr日開始持續6天。最初,Mehr的意思與「太陽」有區別,後來逐漸趨於同義。
在伊朗陽歷中,每個月的每一天都有自己的名稱,當月份的名稱和日子的名稱一樣時,就是節日。又,Mehr在波斯語中也有「情感、愛意、親情、友情」的意思,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情感的節日」。如同「諾魯茲」節一樣,中秋節「麥赫爾干」也有擺特色物品桌的習俗,被稱為「麥赫爾干桌」,桌上擺滿各種秋天收獲的果實。在古代,人們進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因為這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學者們和歷史學家對其重要性的評價非常高。
但隨著歷史的推移,中秋節「麥赫爾干」的重要性不斷被削弱,成了既非官方,也不在民間慶祝的節日,慶祝6天的習俗也逐漸地消失。
7. 伊朗會過聖誕節嗎
伊朗會過聖誕節。
在中東的黎巴嫩、約旦、伊拉克,聖誕節都是國家公共假期。而埃及現任總統塞西與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也都常在聖誕節參觀訪問本國基督教會的彌撒。
在一個絕大多數人口都是穆斯林、而基督徒佔比不到1%的國家,可能會覺得到大街不會,或者說很難看到聖誕節的那些標志——裝點著紅、綠、金色禮物盒子的聖誕樹,聖約瑟、聖母瑪利亞、聖子耶穌一家的肖像。
(7)伊朗能過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5世紀中葉以後,聖誕節作為重要節日,成了教會的傳統,並在東西派教會中逐漸傳開。因所用歷法不同等原因,各教派會舉行慶祝的具體日期和活動形式也有差別。聖誕節習俗傳播到亞洲主要是在十九世紀中葉,日本、韓國等都受到了聖誕文化的影響。
現在西方在聖誕節常互贈禮物,舉行歡宴,並以聖誕老人、聖誕樹等增添節日氣氛,已成為普遍習俗。聖誕節也成為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
8. 伊朗人的節日(圖)
伊朗節假日
除了正常的周四、五休息外,現把其它的休假日歸納如下
2007年1月8號 (聖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7年1月29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1月30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2月11號(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2007年3月10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3月18號 (聖人默罕默德逝日)
2007年3月20號 (伊瑪姆仁扎逝日)
2007年3月21號-3月24號(伊朗新年)
2007年4月1號(伊斯蘭共和國勝利日)
2007年4月2號 (踏青日)
2007年6月4號(霍梅尼逝日)
2007年6月5號(紀念世界生存日)
2007年6月18號(先知女兒海蒂傑逝日)
2007年7月28號(伊瑪姆阿里誕生日)
2007年8月11號(默罕默德被指派聖人紀念日)
2007年8月29號(伊瑪姆梅赫迪誕生日)
2007年10月3號(伊瑪姆阿里逝日)
2007年10月13號(開齋節)
2007年11月6號(伊瑪姆加琺邵德逝日)
2007年12月29號(聖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8年1月19號(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8年2月11號(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2008年3月8號(紀念伊瑪姆仁扎逝日)
2008年3月19號(伊朗國慶節)
9. 伊朗是否過聖誕
伊朗人如果是穆斯林的話,一般不過聖誕;但在伊朗也有信封基督教的少數民族,所以應該也是過聖誕的。
當然伊朗人普遍都知道聖誕節是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