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分別屬於什葉派和遜尼派中的哪一派
中東包括22個阿拉伯國家和5個非阿拉伯國家。
什葉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巴林。
遜尼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科威特、葉門、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索馬里、吉布地、葛摩、土耳其和阿富汗。
遜尼派社會基礎最初僅限於阿拉伯半島各部族的穆斯林,後來隨著阿拉伯哈里發帝國不斷的對外擴張,亦包括依附於阿拉伯貴族的其它語族的穆斯林社團。
如兩河流域的伊拉克人,西亞的波斯人,中亞的突厥人,南亞的印度人,北非的柏柏爾人以及中國的西部等,形成一個同一信仰的多民族的群體。
歷史上該派在政治和思想上長期居主導地位,曾建有伍麥葉王朝(661~750)、阿巴斯王朝(750~1258)、奧斯曼帝國(1298~1922)等幅員廣闊的伊斯蘭國家及世界各地的地方伊斯蘭政權。
什葉派的發展則得益於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蒙古軍隊攻佔巴格達,處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後一任哈里發,遜尼派主流幾遭滅頂打擊,長期受壓制的什葉派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庫爾德族薩法維家族在伊朗建立薩法維王朝。伊朗因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獨立傳統,堅持和回教主流勢力分庭抗禮。
薩法維王朝宣布以十二伊瑪目宗為伊朗國教,確立了什葉派主導伊朗的事實。什葉派在伊朗文化圈和舊有領土內不斷擴展,逐漸造成今天什葉派在波斯灣的地位。
(1)伊朗為什麼不分南北擴展閱讀:
遜尼派全稱為「遜奈與大眾派」,阿拉伯語原意為「遵循傳統者」。他們除尊崇《古蘭經》外,還特別強調以聖訓為立法、立論的依據。
遜尼派雖然將其他不同信仰視為異端,卻同時提倡求大同存小異,融合不同見解,努力調合真主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
遜尼派主張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蘭經沒有指明的地方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知世界,主張革新,也比較溫和。遜尼派堅持哈里發必須經過協商選舉產生,這也是與什葉派顯著不同的地方。
什葉派認為阿里與其後代為「伊瑪目」,認為他們是「超人」、「受安拉保護,永不犯錯誤」的聖人,甚至高於穆罕默德。
且認為末代伊瑪目已隱遁,將以救世主(馬赫迪)身份再現。他們認為公議不一定正確,而伊瑪目的判斷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據。
❷ 沙特為什麼打葉門現在葉門分南北嗎
沙特進攻葉門是為了政治目的。葉門現在不分南北。是統一的。
首先,沙烏地阿拉伯領銜的多國聯軍的打擊對象,是葉門什葉派胡塞武裝,是為了制衡伊朗在葉門的勢力擴張。如果沙特不出兵,作為伊朗利益代理人的什葉派胡塞武裝,在佔領葉門另一重要城市亞丁、徹底顛覆葉門遜尼派武裝後,會對葉門北邊的沙特造成極大威脅。
其次,問題的根源在於2003年美國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使伊朗失去地區戰略制衡者後,什葉派伊朗一家獨大,中東地區的巴以、阿以矛盾轉為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矛盾,如今沙特打擊葉門胡塞武裝正是這一矛盾的體現。
再次,美國目前正和沙特一起通過「聯合規劃小組」協調軍事和情報工作,暫時可能不會直接出兵,但是會對遜尼派國家聯盟提供持續不斷的後勤、情報支持。
最後,沙特領銜的聯軍此番出手,一方面是應葉門政府的請求,另一方面是沙特為了捍衛「後院」。因為在葉門,什葉派胡塞武裝已在過去一年內取得了絕對優勢,遜尼派的沙特擔心「後院起火」。更重要的是,盡管胡塞武裝否認受到同為什葉派的伊朗的暗中支持,但是遜尼派的沙特和其他海灣國家認為,胡塞武裝是伊朗用來奪取葉門控制權的工具。
歷史上的南葉門和北葉門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布統一,成立葉門共和國。
阿拉伯葉門和民主葉門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部,在歷史上原是一個國家。在葉門薩巴王朝時期,馬里卜古壩曾創造過盛極一時的阿拉伯文明,被稱為綠色的葉門、阿拉伯文明的搖籃。16世紀初,葉門淪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屬地。1839年,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亞丁。1914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英土條約》,將葉門分成南北部分。1918年,北方擺脫土耳其統治,宣布獨立,建立了穆塔瓦基利亞王國。1962年,葉門「自由軍官」集團推翻巴德爾王朝,建立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在北方獨立的影響下,1963年南方也爆發了反英武裝斗爭。1967年英國被迫同意南葉門獨立,成立葉門人民共和國,1970年葉門人民共和國改稱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並宣布走社會主義道路。
南北葉門獨立建國後,統一問題開始提上議事日程。但由於政治、經濟制度不同,加之外部勢力和歷史遺留問題的干擾與影響,兩國關系緊張,曾經兩次發生邊境武裝沖突。後在阿拉伯兄弟國家的調解下,雙方和解,簽訂了《科威特協議》和《薩那公報》,並成立了聯合憲法起草委員會,為統一的葉門制定一部憲法。1981年兩國元首在亞丁會晤,成立了由兩國元首組成的葉門最高委員會和兩國總理參加的統一部長委員會。1982年1月雙方通過了《統一憲法(草案)》。1983年和1984年先後召開兩次最高委員會會議。1986年,亞丁發生流血政變,前國家領導人逃亡薩那,雙方關系再度變冷 ,統一進程擱淺。
從1988年起,南、北葉門加快了統一步伐。1988年5月,阿拉伯葉門總統薩利赫與民主葉門社會黨總書記比德在薩那簽署了南北居民自由過境和共同開發邊界地區石油、礦業資源的協議,從此,兩國官方、民間往來頻繁。1989年11月,兩國元首簽署《亞丁協議》,批准雙方於1981年起草的《統一憲法(草案)》。1990年3月,雙方召開有關統一問題的內閣聯系會議,通過統一的1990年預算草案,45項法案和153條有關規定以及統一後的組織機構,並授權兩國總理就兩國貨幣匯率作出決定。4月22日,兩國元首在阿拉伯葉門的塔茲簽署《統一協定(草案)》,首次正式宣布統一條款。5月21日,南、北葉門議會就統一問題進行最後安排:定國名葉門共和國,首都薩那,並確定5月22日為共和國誕生日;選舉薩利赫為首任總統,定阿拉伯語為國語,伊斯蘭教為國教。
統一後的葉門,面積達五十多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200萬。北方雨水充沛,適合農業發展。南方頻臨海洋,水產資源豐富,又具舟楫之便,加上南北方儲量可觀的石油、天然氣和其他礦業資源,使葉門的綜合國力大大加強。
❸ 讀伊朗示意圖,根據材料回答問題。(20分)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東臨巴基斯坦、阿富汗,北臨土庫曼、
(1)①該地石油資源豐富。②沿海地區,對外運輸便利,方便出口。3國際市場對石油產品需求量大。4煉油工業歷史悠久,技術熟練。(任答2點即可4分) (2)B、C兩地冬季盛行偏北風;B地北側有高大山地阻擋了寒冷的冬季風到達,削弱了冬季風對B地氣候的影響,冬季氣溫比C地偏高。(4分) (3)夏季該湖地處內陸地區,為大陸性氣候,流域降水少(2分);注入湖泊的河流主要補給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2分),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注入湖泊的水量大(2分),湖泊面積此時最大。(6分) (4)絕大多數為鹽沼;水體淺;水位和面積季節變化大;北部沼澤冬季有結冰期(認答3點得6分)
❹ 高中地理問題關於伊朗的氣候~
不知道你從哪了解的伊朗遠離海洋, 伊朗北部是裏海,南部是波斯灣. 南北都比較濕潤. 就是中部海拔高比較乾燥.
伊朗氣候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乾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類,山區氣候。山區氣候分為寒冷山區氣候和一般山區氣候二種,寒冷山區氣候地區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區,包括阿爾俾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薩哈德高峰和薩巴朗高峰,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區氣候地區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第三類,裏海氣候。裏海地區是一狹長地帶,地處裏海與阿爾俾斯山脈之間,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伊朗四季氣候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❺ 「世界的半邊天」,伊朗為何會有這種稱號
可能是因為伊朗的地理位置和伊朗的資源吧。 再者也可以說說伊朗的文化,伊朗算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擁有古老的文明文化,也是擁有人類幾百年積累的智慧的。古人的智慧就是當代人的財富,任何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都可以算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算是世界的半邊天了。 無論怎樣,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是平等的,每個國家都是世界各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伊朗也是如此,伊朗也是憑借自己的資源優勢和地理優勢以及本身的文化成為了世界的重要組成國,是頂起國際半邊天的重要力量!
❻ 伊朗人口分布的特徵
伊朗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的波斯灣沿岸,塞爾維亞人口主要分布在分布在塞爾維亞北部的多瑙河沿岸平原。 薩珊王朝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個等級。基督教中天主教一度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薩珊王朝對臣民的稅額較重,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又同時受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的軍隊的攻擊,帝國終於崩潰。 薩珊王朝: 公元224年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總督的兒子阿爾達希爾一世由於擴張地方勢力而和帝國開始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安息帝國並殺死國王,於226年正式建立薩珊王朝(依蘭沙赫爾),首都泰西封。 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後再次統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曾在260年俘虜過羅馬皇帝瓦勒良。但是薩珊王朝所屬的美索不達米亞及其底格里斯河畔右岸的都城泰西封也在283年、297年、361年三次被羅馬軍隊攻佔。
❼ 請告訴我伊朗的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其歷史上先後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將古老的巴比倫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對外積極擴張,使第一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大流士一世向東部進軍印度河流域,佔領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在西線則向當時歐洲著名的文明發源地古希臘諸城邦發動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臘人的英勇抵抗,在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中遭到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後曾再度向希臘用兵,但被准備充分的古希臘軍隊擊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當時已經征服希臘各城邦的馬其頓王國,在新任國王亞歷山大的統治下,以報昔日波斯入侵希臘之仇為口號,帶領希臘大軍進攻波斯第一帝國,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徹底擊敗大流士三世的百萬大軍,波斯第一帝國被吞並,成為希臘化的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很快陷入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和西方,佛教從印度傳往中國,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後期,約在前238年,其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先後從帝國分裂獨立,東部邊境又不斷遭受貴霜王朝侵擾,西部邊疆又面臨羅馬帝國的大肆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滅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興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繼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國主體地位。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這兩大帝國之間戰爭不斷。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發。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在卡爾萊戰役中,英勇善戰的安息軍成功地圍殲了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羅馬軍團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地區;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於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這支部隊就是羅馬軍團殘部,他們投降後被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設置了「驪靬縣」。
頻繁的戰爭造成安息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全國陷入一片混戰,帝國末期名存實亡。
薩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首次重新統一,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先後在629年和642年,帝國兩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就是明證。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往中國避難。
伊斯蘭教時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亂的薩珊帝國很快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統治初期,當時同樣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帝國在波斯呼羅珊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發生了激烈交鋒,雖然唐軍由於深入敵境作戰,雙方兵力懸殊等原因敗北,從而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但此戰中唐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令阿拉伯人膽戰心驚,從此打消了東侵中國的企圖。此後,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斷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國征服波斯。
蒙古統治時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率大軍攻滅花剌子模王國,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又相繼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殘部,建立了伊兒汗國。公元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從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汗死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發展。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帶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被廣泛使用。
薩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談和,驅逐烏茲別克人,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來臨前最後的輝煌。
歐洲列強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國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紛紛對其蠶食,其領土中被割裂出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國侵佔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區。俄英兩大殖民帝國在波斯的這種戰略競爭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佔領。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俄國和英國對巴列維王朝保持著深厚的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圍繞伊朗的戰略資源油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等紛紛進入伊朗。戰後,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和蘇聯的巨大影響力和控制而追隨美國,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這一戰略物資的存在,使其成為美國對蘇聯集團的冷戰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立足點。
20世紀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時期。這期間,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但是,在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開始激化。
巴列維在此情況下欲重溫昔日波斯帝國舊夢。於是他一再修訂經濟發展計劃,大幅度地增加投資,強行加速度地推進工業建設,並宣稱到本世紀末要把伊朗建成一個與工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工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強國」。強國夢的悲劇由此就產生了。
大批失地農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蘭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國王、王室為首的2000家豪富聚斂財富,巧取豪奪,貪污腐化,揮金如土,而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幾乎未從激增的石油財富中受益,貧富差距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社會矛盾嚴重激化。巴列維只能以軍警和秘密特務組織「薩瓦克」維持其統治。在外交上,巴列維對美國唯命是從,甘心充當美國在波斯灣的憲兵,民族矛盾伴隨著人民對西方文化大舉吞食***文化的憤怒,使巴列維政權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納傑夫的霍梅尼向國內學生和信徒發出進行反對國王的「聖戰」的號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聞報》上的一篇文章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進行了褻瀆,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發了數千名神學院學生在宗教聖城庫姆舉行抗議遊行示威,但遭到軍警鎮壓,造成約70人死亡、400人受傷的流血慘劇。
當年9月,伊朗國內爆發了持續數周的總罷工,全國陷入嚴重癱瘓狀態。12月10~11日,首都德黑蘭發生大規模示威,有成百萬群眾參加。遊行的組織者發表17點聲明,要求結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為最高領導人,建立***政府,恢復農業,保護宗教,讓流放者回國等。12月18日,為抗議軍隊鎮壓,全國再度爆發總罷工,政府機構完全陷於癱瘓。國王被迫於12月30日任命「民族陣線」領導人之一巴赫蒂亞爾為首相,並於1979年1月13日組成以巴赫蒂亞爾為首的攝政委員會。
巴赫蒂亞爾雖同意組閣,但要求解散現議會和薩瓦克,由政府控制軍隊警察,國王立即出國度假,將來做一名立憲君主。但巴赫蒂亞爾本人卻因與國王合作被民族陣線開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擋。1978年底國王統治的基礎走向崩潰,它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發生了動搖,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陣營,王室成員、高級官員及軍官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巴列維的統治瀕臨崩潰。 美國在關鍵時刻改變了一貫支持國王的態度,准備放棄巴列維政權,轉而與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維國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乘飛機出國流亡。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蘭政權。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國宣布成立。統治了伊朗半個世紀的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1979年10月,因美國收留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人質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行動失敗。直到9月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以美國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條件釋放了全部美國人質。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革命後的伊朗***共和國(公元1979年後起至今)
曠日持久的人質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非理性宣傳極大地損害了伊朗的國家利益,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以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全面爆發。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
伊朗和伊拉克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進行的這場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隨著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波斯灣地區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美國先後於1991年和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摧毀了伊拉克的武裝力量,2003年美國以「反恐怖」為名入侵並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敵伊拉克,但也讓伊朗面臨美國更直接的威脅。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來,伊朗的實力得到恢復,國力得到增強。而且其國內的政治變化有明顯地回歸世俗政權的跡象,但宗教勢力的影響力仍然極為強大。因此,伊朗對美國的態度仍然非常強硬,美國也一樣。
去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圍繞這一核心利益,美國與伊朗頻頻叫板對方,美國不斷地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而伊朗則針鋒相對地以多次軍事演習回應。就在幾天前,美國又向海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波斯灣地區戰雲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國的將會是什麼呢?
❽ 伊朗厄爾布爾士山南北山麓主要農業生產類型差異明顯。指出這種差異並分析原因
原因大致是高大的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裏海的暖濕氣流
❾ 中亞,西亞,南亞,中東都分別由那些國家組成
「中亞」一詞所指的范圍,學者們歷來都有不同的看法。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初的規定,中亞的范圍西起裏海,東到大興安嶺;北自阿爾泰山、薩彥嶺,南至喜馬拉雅山。全部或部分屬於中亞地區的國家有7個,即:阿富汗(北部)、中國(新疆、西藏、青海、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內蒙古)、印度(西北部)、伊朗(北部)、蒙古國、巴基斯坦(北部)和原蘇聯(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
蘇聯解體後,關於「中亞」所指的范圍仍引起廣泛爭論。一些學者提出將中亞地區分為廣義的中亞和狹義的中亞。
廣義的中亞是「東到蒙古國東境和內蒙古東部;南始伊朗和阿富汗的北部,印度、巴基斯坦西北,包括新疆、甘肅河西走廊等中國西北地區;西起裏海,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五國;北達西伯利亞南部米努辛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帶。」
狹義的中亞以阿姆河和錫爾河西河流域為中心,即亞洲的中部地區,即原蘇聯領土在亞洲的部分。現包括5個獨立國家:哈薩克(南部)、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均加入了獨聯體)。這個內陸區域的范圍是:西到裏海和伏爾加河,東到中國的邊界,北到鹹海與額爾齊斯河的水嶺,並延伸到西伯利亞大草原的南部,南到同伊朗、阿富汗的邊界。蘇聯解體後,這一區域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和塔吉克五國政權已形成一個比較共同的政治文化區域,因而,狹義中亞一般來說是指中亞五國。
對廣義的中亞和狹義的中亞范圍的界定既反映出歷史上各個時期、各種不同的民族在該地區活動的范圍,也反映出今天這里出現的新的政治格局。
中亞五國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
中亞地區橫跨兩時區:哈薩克的西南部,烏茲別克的大部和土庫曼的全部為一個時區,哈薩克的東部、烏茲別克的東南一小部分以及吉樂吉斯斯坦、塔吉克為另一個時區。
在民族分布上,中亞有著明顯的「巴爾干化」色彩。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民族居住在這里,錯綜復雜、彼此滲透,沖突與融合並舉,合作和危機同在。
中亞經濟區是原蘇聯的19個大型經濟區之一。包括原蘇聯的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土庫曼加盟共和國、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和塔吉克加盟共和國(當時哈薩克加盟共和國單獨成為一個經濟區-哈薩克經濟區)。這個經濟區面積共計127.7萬平方公里,佔全蘇5.7%;人口有3355.96萬人(1990年1月),佔全蘇11.6%以上。水利資源豐富,且開發條件好。具有利用地方資源的綜合工業(天然氣、有色金屬開采、化學工業、輕工業和食品工業)有發達的農業(原蘇聯主要的棉花、生絲、羊毛、羔皮生產基地)。植棉業、畜牧業及其產品初級加工業,燃料和其它礦產原料的採掘工業,是核心生產部門。在原蘇聯總產量中籽棉和皮棉均佔87%左右,生絲佔70%以上,羔皮佔55%左右,天然氣佔18%以上,銻和汞數一數二,軋棉設備佔90%左右,棉田機械獨家生產。經濟發展水平落後於當時全蘇平均水平。經濟結構上有明顯缺陷,日用工業品和某些工業原料以及不少設備依賴外部,每年的貨物輸入比輸出多近一倍。從該經濟區遠出棉花、植物油、天然氣、幾種石油產品和機器、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羊毛。這是一個有很大開發潛力的經濟區。
原蘇聯的其它18個經濟區為:西北經濟區、中央經濟區、伏爾加一維亞特經濟區、中央黑土經濟區、伏爾加沿岸經濟區、北高加索經濟區、烏拉爾經濟區、西西伯利亞經濟區、東西伯利亞經濟區、遠東經濟區(以上10個屬俄羅斯聯邦)、頓涅茨-普里第聶泊經濟區、西南經濟區、南方經濟區(以上3個屬烏克蘭)、波羅海沿岸經濟區(包括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以及俄羅斯聯邦的加里寧格勒州)、外高加索經濟區(包括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經濟區、白俄羅斯經濟區和摩爾達維亞經濟區。 南亞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孟加拉和錫金。 西亞包括伊朗,科威特, 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曼蘇丹國 葉門 伊拉克 黎巴嫩,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 塞普勒斯和土耳其 。 中東位於歐、亞、非三大洲的結合部,西北面臨地中海,通過蘇伊士運河與紅海、阿拉伯海聯通,經印度洋向東可通向亞洲,向西 可 抵達歐洲,歷來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及商業地位。中東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僅海灣 國家的石油儲量就佔世界的26%,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市場。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與伊朗為什麼不分南北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