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位政治達人給我介紹一下兩伊戰爭的始末吧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編輯本段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編輯本段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附:圖片為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慶祝兩伊於當日正式實現停火
㈡ 1980年間,伊拉克和伊朗在處理邊界領土爭端時採取了什麼措施其結果如何
1979年,伊朗爆發了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之後,它與領國伊拉克的關系迅速惡化。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
造成兩伊交戰的原因相當復雜。首先是兩國之間的領土糾紛,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阿拉伯河的劃界問題。這一由來已久的爭端可以一直追溯到奧斯曼帝國與波斯帝國爭雄時期,當時雙方曾在阿拉伯河流域長期爭斗。而英、俄殖民勢力的逐步插手使兩國的糾葛變得更加復雜。1913年11月兩大帝國在英俄裁定下,簽訂《君士坦丁堡議定書》。1914年根據上述議定書組成的劃界委員會又達成了會談紀要,規定阿拉伯河除靠近波斯的霍拉姆沙赫爾一段以河道深水線劃界外,其餘部分以伊朗一冊淺水線為界,整個河流的主權屬於奧斯曼帝國。1937年7月,獨立後的兩伊在德黑蘭締結邊界條約,商定伊朗阿巴丹附近約4公里長的阿拉伯河改為以河道深水線劃分,其餘部分仍遵照《君士坦丁堡議定書》之規定。
隨著石油資源戰略地位日益突出,伊朗日益不能容忍阿拉伯河這一重要的油船航道為伊拉克所控制。況且隨著石油出口而帶來的財富增長,兩國統治者多少滋長了擴張地區影響力,進而稱霸波斯灣的野心,並視對方為最強勁的競爭者。1969年,伊朗國王巴列維單方面廢除1937年的邊界條約,兩國一度因此斷交。1975年3月,在石油輸出國組織阿爾及爾首腦會上,巴列維國王和薩達姆總統達成了解決邊界糾紛和發展睦鄰關系的協議,即阿爾及爾協議。雙方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水上邊界,並決定依照1913年議定書和1914年會談紀要勘測陸地邊界。伊拉克當時在邊界問題上做出比較明顯的讓步,是為了換取伊朗停止對伊拉克庫爾德族分離勢力的支持。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以後,伊拉克認為在邊界劃分中讓步的前提已不存在。1980年9月17日,薩達姆總統正式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不久,阿拉伯河兩岸成為兩伊戰爭的主戰場。
兩伊戰爭開始後,各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曾多次進行調停。面對戰爭擴大化的危險,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通過598號決議,再次做出結束戰爭的努力。該決議規定:(1)兩伊立即停火,並將軍隊撤至國際公認的邊界內;(2)在敵對行動停止後,立即釋放和遣返戰俘;(3)由聯合國秘書長和兩伊協商,委託一個公正團體調查沖突責任問題;(4)由聯合國秘書長會同兩伊及其他有關國家審查保持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措施。該決議得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致支持,並首次引用聯合國憲章第39條和第40條,規定如有一方拒絕執行,安理會將「開會審議確保決議獲得遵守的進一步措施」,即實施制裁。從而對兩伊構成了強大壓力。
兩伊此時都已戰至精疲力竭。伊拉克立即接受了聯合國決議,而伊朗自恃佔有伊拉克的法奧半島,在討價還價中地位有利,職責聯合國決議沒有明確戰爭責任而拒不接受。1988年4月,伊拉克軍隊發動攻勢收復法奧地區,並趁勢攻入伊朗境內。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要求安理會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在外交和軍事雙重壓力下,伊朗被迫於7月18日宣布接受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正式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結束。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㈢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㈣ 什麼是兩伊戰爭
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兩伊戰爭,即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戰爭自1980年9月爆發,至1988年8月結束,歷時八年。領土爭端是導致兩伊戰爭的主要原因,宗教派系對立、民族糾紛、領導者個人恩怨也是引起戰爭的起因。這是二戰之後持續時期較長、損失消耗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戰爭曾導致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海灣地區的嚴重對立,使緊張的海灣局勢再次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兩伊是緊密鄰邦,其接壤邊界線長1280公里,雙方在領土、民族、宗教等方面矛盾由來已久,誰都不讓步,即便是已達成協議的問題都不誠心解決。
伊朗人口3400餘萬,主要是波斯人,阿拉伯人只有200萬左右。長期以來,阿拉伯人一直進行著要求民族平等和爭取自治的斗爭。霍梅尼執政前曾答應給予自治,但執政後卻未履行諾言。阿拉伯人起來反抗,伊拉克則對其提供武器和經費,霍梅尼對此極為痛恨。另外,兩國境內均有數百萬庫爾德人,雙方都支持雙方的庫爾德人反對對方政府。這樣,民族糾紛的積怨愈結愈深。
戰爭直接起因是,1978年伊朗發生動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執政。霍即宣揚輸出「伊斯蘭革命」,並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8月,伊朗單方面宣布不承認阿爾及爾協議。9月上旬,伊拉克用武力收復了長期被伊朗控制的扎因高斯等地,隨後也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由此導致了兩伊戰爭的爆發。
戰爭開始後,雙方投入的兵力為:伊拉克10個師,11萬餘人,1500輛坦克,300餘架飛機;伊朗7個師,7萬餘人,1000餘輛坦克,150餘架飛機。此外,雙方各有數萬名後備役部隊參戰。戰爭大體經歷以下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980年9月22日至1982年7月12日)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拂曉,伊拉克出動大批飛機,襲擊了伊朗首都德黑蘭以及大不里士等15個城市和空軍基地。23日凌晨3時,地面部隊5個師(其中裝甲師3個、機步師2個),約5萬餘人,1000餘輛坦克,在猛烈的炮火准備後,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29日,深入伊朗境內15-30公里,佔領了伊朗近400平方公里的領土,控制了阿拉伯河東岸地區。這一階段,歷時40天,伊拉克利用突然襲擊獲得先機之利,奪取伊朗縱深30-90公里不等的大片土地,贏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1980年11月,伊朗進行局部反攻,伊拉克轉入全線防禦。由於伊拉克無力進一步發動有效的進攻,步步陷入被動。伊朗穩定了戰局,逐步改變了被動態勢。
從1982年3月起,伊朗轉入反攻,伊拉克被迫退卻。3月22日凌晨,伊朗出動正規軍3個師和一部分革命衛隊,共3萬餘人,發動了代號為「勝利行動」的反攻戰役。收復了扎迪赫阿巴斯等城鎮,約2000平方公里的失地,伊拉克被迫後撤30至60公里。
伊朗在取得戰役勝利後,調整部署,經過約1個月的准備,於4月30日凌晨,發起了代號為「聖城行動」的進攻戰役,主力突破了伊拉克部隊防禦,前出至兩國邊界附近,南下威脅霍拉姆沙赫爾城。6月10日,伊拉克宣布單方面停火,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從此,兩國邊界基本恢復到戰前狀態。
第二個時期(1982年7月13日到1984年3月)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夜,伊朗以正規部隊革命衛隊等共約10萬餘人,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寬達60公里的正面上,兵分三路對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地區發動了代號為「齋月行動」的進攻戰役。深入伊拉克境內8至20公里。14日晨,伊拉克以1個師和2個旅的兵力,在武裝直升機的支持下進行阻擊,並迅速轉入反攻,迫使伊朗部隊退至距邊界約5公里的伊拉克境內的一個弧形地帶踞守。此後,伊朗又發動三次進攻,都未能取得進展。
1982年10月1日起,伊朗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10月1日凌晨,伊朗部隊出動5萬餘人,向伊拉克邊境城市曼達利地區發動了代號為「穆斯林伊本—阿吉勒」戰役,控制了曼達利至納夫塔哈納之間的戰略公路,對巴格達形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先後發起7次反擊,把伊朗部隊阻止在邊境一帶。從1983年2月起,伊朗主要在中線和北線發動了「曙光1、2、3、4、5號」攻勢。伊拉克憑借在國內作戰的有利條件,對伊朗的攻勢組織了有效的反擊,基本守住了防線。由於戰斗激烈,雙方損失較重,至1984年3月底,伊朗攻勢基本停止。
第三個時期(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並進行「襲船戰」和「襲城戰」,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1984年4-5月,伊拉克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襲船戰」,最多時,一天有8艘伊朗船(多為油船)受襲。8月,伊拉克開始大規模空襲哈爾克島,並襲擊來往於該島的油輪,破壞伊朗的石油出口。1984年6月-1985年6月,伊拉克又發動了「襲城戰」,伊朗近400座城市受襲。隨後,雙方的「襲城戰」進一步升級。1988年2月27日,「襲城戰」達到了8年來的最高峰,伊拉克出動飛機轟炸了德黑蘭煉油廠。第二天,伊朗進行報復,轟炸了巴士拉及其他5個城市,29日,還向巴格達發射了3枚導彈。「襲城戰」使雙方的許多城市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炸死炸傷了一大批平民。
與此同時,在海上雙方展開了「油輪戰」。伊拉克從1984年開始,發動了一場襲擊油輪的攻勢。為迫使美國等國家進一步向伊朗施加壓力,伊拉克還用導彈打擊巴拿馬、希臘、科威特、英國、美國等國的油輪,企圖將美國捲入海灣沖突。
1987年7月22日,美國公開捲入兩伊沖突。11日,美國出動武裝直升機首次襲擊了正在公海佈雷的伊朗「阿傑爾」號登陸艇。10月8日,又出動武裝直升機攻擊伊朗的4艘炮艇,擊沉2艘,擊傷2艘。10月15日、16日,伊朗發射岸對艦導彈,擊中了懸掛賴比瑞亞國旗的美國「森加里」號油輪和懸掛美國國旗的科威特油輪。1988年7月3日,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用導彈擊落了一架飛臨霍爾木茲海峽上空的伊朗航空公司的A300型大型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全體人員遇難。
兩伊武裝沖突,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全體一致通過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598號決議。伊拉克在第二天就做出了反應,表示歡迎安理會的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伊朗既沒接受,也沒表示反對。1988年7月18日,伊朗出人意料地宣布接受598號決議,就在前幾天,它還宣稱要進行持久戰。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主持下,兩伊外長終於坐在一起,為最終結束戰爭進行談判,結果一致同意停止戰爭,但雙方在邊界劃分、戰爭責任、賠償、交換戰俘等問題上存在著很大的分歧。至此,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兩伊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中東、波斯灣地區爆發的一場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雙方血戰8年,結果兩敗俱傷,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兩國共傷亡約100餘萬人,僅傷亡人數一項就大大超過1948年以來歷次阿以戰爭傷亡人數的總和。8年戰爭,兩伊在軍費開支上共耗資2000多億美元,其他經濟損失更是無法計算。兩伊戰爭如此高的消耗,是二戰後局部戰爭少有的。
1984年5月開始的「襲船戰」,不僅給雙方造成了重大損失,而且引起了整個海灣局勢的緊張,導致了外國在海灣軍事力量的大量增加。這是二戰以來,外國軍事力量在海灣地區的最大規模的集結。
兩伊戰爭,雙方使用了大量的現代化高技術武器裝備,美國、前蘇聯和法國等,將一些新式裝備賣給交戰雙方使用,這些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提供了大量戰斗數據,為有關國家研製和裝備同種武器提供了重要經驗。
㈤ 兩伊戰爭分別是指那兩國家
兩伊戰爭分別是伊朗和伊拉克。
兩伊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 第一階段,伊拉克全面進攻,伊朗組織邊境防禦和反攻。1982年2月,伊朗發展反攻勢頭,伊拉克被動挨打。
1984年開始,雙方展開地面拉鋸戰,加強空中與海上襲擊。第四階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再次攻入伊朗境內。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斗。
(5)1980年伊朗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1982年4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7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1984年4月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為破壞對方經濟和切斷石油出口運輸線,發生了「油輪戰」和「襲城戰」,雙方競相攻擊對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襲擊出入對方港口的油輪。
兩伊戰爭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伊斯蘭會議組織、不結盟國家等都曾多次出面調停,但由於雙方條件相距甚遠,未能奏效。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598號決議。
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7月又進入伊朗境內。7月18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布接受安理會的598號決議。
8月20日,雙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這場戰爭使雙方死亡約100萬人,傷約170萬人,相當於四次中東戰爭人員傷亡總數的17倍,整個經濟損失高達約6000億美元。
㈥ 兩伊戰爭和當時的蘇聯美國有什麼關系呢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
簡單的來說,兩伊戰爭有著多重意味,這場戰爭是西亞——中東地區兩大軍事強國的爭霸,其中摻雜了領土爭端、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宗教爭端等多種因素;另一方面,在冷戰的國際大環境下,兩國無可避免地成為了美蘇的代理人,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兩伊戰爭也是一場美蘇的代理人戰爭。
(6)1980年伊朗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兩伊戰爭的起因
兩伊戰爭,伊拉克和伊朗長期以來存在著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
1975年兩國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朗同意停止支持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力量;
伊拉克則同意將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線定為兩國水界。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日趨惡化,不斷發生邊界沖突。
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權。22日出兵伊朗,導致兩伊戰爭爆發。
㈦ 兩伊戰爭是怎麼回事
兩伊戰爭是指發生於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兩伊邊界全長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對兩伊來說都是重要的水道。兩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煉油廠都集中在這條河的兩岸。阿拉伯河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兩國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簽訂邊界協定,規定這段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當時在伊拉克掌握實際權力的是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薩達姆·海珊,在伊朗當權的是國王禮薩·巴列維。但到了1978年,伊朗國內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什葉派宗教人士發動的伊斯蘭革命席捲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伊朗長達2 500年的君主制終結;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兩伊關系隨之惡化。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同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戰爭主要在兩國的邊境地區進行。雙方動用了飛機、重炮和導彈,襲擊包括對方首都在內的重要經濟中心和軍事設施,還互相襲擊停泊在對方港口的油輪,遭到襲擊的油輪共有540艘之多。後經聯合國多次調停,1988年8月兩國宣布停火。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以下是一些圖片:
http://image2.sina.com.cn/dy/w/2004-09-21/.jpg
http://cimg.163.com/news/2005/12/15/200512151517355ed31.jpg
http://www.yestock.com.cn/attachments/wb3SwdW91fm8zQ==_HupXXmZHvQEM.jpg
㈧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_兩伊戰爭爆發的歷史原因
兩伊戰爭的時間是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戰爭打了8年,雙方都稱勝利,國際上評價很差,高科技武器打了一場糟糕的戰爭。戰後,兩國經濟衰退,人員銳減,國力倒退。伊朗人員死傷約60多萬,伊拉克則為40多萬。幾個大國爭相把武器賣給這兩個國家,兩國在戰爭中至少損失高達9000億美元。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都有豐富的石油,大戰前,都是地區強國。伊朗有大量的美式裝備,伊拉克號稱中東霸主,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上台,趁他立足未穩之際,薩達姆發動戰爭,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兵伊朗,短短時間內,伊拉克軍隊佔領伊朗約2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1982年4月,伊朗站穩腳跟,霍梅尼的宗教精神凝聚人心,伊朗空前團結,憑借不怕死的精神和先進的飛機大舉反攻,收復了大部分領土。自1984年年初,戰爭進入相持階段。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國立即停火,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伊朗正式停火。
戰爭爆發的原因主要有三,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其中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關於阿拉伯河的歸屬問題。
伊拉克和伊朗有著1200多公里陸上邊界,南部100多公里長的阿拉伯河是兩國的界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發源於土耳其,在伊拉克的古爾奈鎮匯銀嫌流後叫阿拉伯河,最後注入波斯灣。
該河是伊拉克通向波斯灣的唯一水上通道,伊拉克的石油船源源不斷駛向波斯灣,該河對伊拉克非常重要,注入波斯灣的河流是伊朗和伊拉克的邊界,一邊是伊朗,一邊是伊拉克。這就很麻煩,伊拉克主張全部河流都屬於伊拉克,伊朗反對。
1975年3月,雙方簽署《阿爾及爾協定》,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的中心線為兩國邊界敗散,伊察搏氏朗則答應將其境內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伊拉克作為補償。但是,伊朗一直沒有履行,不捨得300平方公里土地。幾年後,伊朗爆發革命。薩達姆於1980年9月17日宣布廢止阿爾及爾協定,收回全部阿拉伯河主權,這,直接導致兩伊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