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向中東派多少艘軍艦

伊朗向中東派多少艘軍艦

發布時間:2023-09-09 00:28:08

㈠ 伊朗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伊朗軍事實力?在中東只有以色列和伊朗對抗??
土耳其,沙特和埃及,巴基斯坦的國防部長聽了後,恐怕淚流滿面。。。。。。
了解一下土耳其的軍事實力吧,絕對在伊朗軍隊之上,再做個對比。

伊朗方面,目前伊朗軍隊包括革命衛隊在內共越51W人。

陸軍方面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這恐怕是目前伊朗軍隊唯一拿得出手的較先進武器),但畢竟飛毛腿系列導彈已經有點過時了,難以突破西方發達國家的反導屏障。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伊朗防空反導能力極其弱小)

伊朗海軍:

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三艘、「阿勒萬德」護衛艦三艘、輕型「巴延多」級護衛艦兩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七艘、登陸艦艇11艘,其他支援艦只25艘。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潛艇實力一般,,「阿勒萬德」級是英國為伊朗製造的輕型護衛艦,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伊朗海軍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主要武備有1座五聯裝「海殺手」Ⅱ型反艦導彈(後換裝為2座中國產雙聯C-802型導彈)、1座維克斯Mk8型114毫米主炮, 1座雙聯厄利肯35毫米火炮 ,3座厄利肯GAM-BO1型20毫米火炮,2挺12.7毫米機槍,71艦配備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器,72和73艦配備1座3管MK10反潛火箭發射裝置。

由於缺乏現代化的船隻和武器,伊朗常規海軍陷入幾乎完全荒廢的狀態。3艘已服役25年的護衛艦接近退役,20艘快速導彈攻擊艦隊中的10艘只能進行有限的任務,其中4艘2001年時已完全不適於海上航行。僅有10艘中國產的「托多爾」級導彈快艇能夠可靠地工作。4艘已服役30年的掃雷艇目前已經荒廢,不具備航海和掃雷能力。伊朗還擁有過量的兩棲和輔助艦只,其中一些僅用於人員訓練。伊朗的10艘氣墊船隻也已經過於陳舊,目前僅能保守地使用。

空軍方面:伊朗在70年代較大一單軍購是購買F-14「雄貓」戰斗機。當時世界上除了美國外,只有伊朗空軍裝備了這種飛機。F-14「雄貓」目前仍在伊空軍服役。為了展示這些飛機的實力,伊朗曾在1985年讓部分F-14飛越了德黑蘭。今天,伊朗擁有50至55個機身,但這只能維持一個F-14「雄貓」戰斗機中隊升空作戰。

目前伊朗空軍共約有各型作戰飛機300架左右。

伊朗空軍其他作戰飛機包括:

攻擊戰斗機:包括老式的F-4「鬼怪」式戰斗機和F-5「虎」式戰機各60架,蘇-24型約30架。 注意:此150架左右全為2代戰斗機,本身戰鬥力已經不再是國際先進,加上伊朗並沒有對此進行任何的升級,保飛率極低,真正戰鬥力恐怕在此基礎在降低不少,真正入編伊朗空軍編隊使用的F-4和F5戰機,大致都是在一共40架左右。

戰斗機: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註:由於俄伊關系友好,估計這30架MIG29還是能在俄羅斯支持下保養的不錯。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 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缺乏空基防區外武器,也缺乏點對面打擊武器)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再看看土耳其:

兵力 現役部隊61萬人。(在北約軍事集團中,軍人數量方面僅次於盟主美國)

陸軍裝備:土耳其陸軍共49.5W人,編有4個集團軍司令部,9個軍司令部,1個機械化師,1個步兵師,14個裝甲旅,17個機械化旅,9個步兵旅,4個突擊旅,1個步兵團,1個總統警衛團,5個邊防團,26個邊防營。

主戰坦克:4205輛,其中豹2A4型150輛,M-48A5T1型和M-48A5T2型2876輛,M-60A3型658輛,M-60Al型274輛,豹lA3型227輛。

裝甲偵察車:若干輛。

步兵戰車:650輛。

裝甲輸送車:3643輛(AAPC型830輛,M-113型2813輛)。

牽引炮:105毫米若干門,155毫米517門,203毫米162門。

自行炮:105毫米391門,155毫米222門,175毫米36門,203毫米219門。

火箭炮:60門(107毫米48門,227毫米12門)。

迫擊炮:2021門(107毫米1264門,120毫米757門),另有81毫米迫擊炮3792門。

反坦克導彈:943具(「眼鏡蛇」186具,「陶」式365具,「米蘭」392具)。

無坐力炮:57毫米923門,75毫米617門,106毫米2329門,高炮1664門(20毫米439門,35毫米120門,40毫米1105門)。

地空導彈:「毒刺」108部,「紅眼睛」789部。此外,還裝備有各型飛機168架,武裝直升機37架,運輸直升機262架。

5.46萬人(含海軍陸戰隊3100人,海岸營部隊1050人),編為5個海岸基地司令部。

常規潛艇:14艘。 含德國為土耳其建造的6艘AIP動力的U214型潛艇,部分已下水並編入土耳其海軍。

護衛艦:22艘。 含美國於2008年轉讓的2艘佩里級護衛艦;仿德國規劃中的MEKO CSL「瀕海戰斗艦」的「島嶼」級護衛艦2艘。餘下多為美國,德國或法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在80年代或90年代製造的護衛艦,同時土耳其將繼續從美國購得佩里級護衛艦,以在保持中東頭號海軍總噸位的情況下提升起近海戰鬥力。

導彈快艇:21艘。

巡邏艇:28艘。

布雷艦艇:1艘。

反水雷艦艇:23艘。

登陸艦:8艘。

登陸艇:59艘。

輔助艦船:27艘。

海軍航空兵

裝備有用於反潛作戰的直升機16架(其中13架為AB-212型武裝直升機),教練機7架。

海軍陸戰隊

1個團,3100人。

空軍

6.01萬人。編有2個戰術空軍司令部,1個運輸司令部,1個訓練司令部,1個後勤司令部,1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2個偵察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3個教練機中隊,6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505架。

戰斗機和攻擊戰斗機:F-16C型210架,F-16D型30架,F/NF-5A和F/NF-5B型87架,F-4E型139架。

偵察機:RF-4E型39架。

空中加油機:KC-135R型2架。

運輸機:C-130B和C-130E型13架,KC-135R型2架,C-160D型19架,CN-235型50架(其中部分可用於電子戰)。

教練機:SF-260D型38架,T-33型34架,T-37型60架,T-38型70架,T-41型28架。

直升機:UH-1H型20架,AS-532型20架。

地空導彈:「奈基」92部,「輕劍」86部。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表明,雖然除了以色列以外,土耳其,伊朗,埃及等中東大國,大都軍人數量在世界各國靠前,單兵裝備相對都不怎麼好,但畢竟土耳其軍隊武器裝備好伊朗不少,同時土耳其也作為北約核計劃小組骨幹成員,如果在戰時,在某國率先違背《國際原子能公約》並對歐洲核安全形成破壞的情況下,土國和同等地位義大利一樣,使用北約南歐戰區的戰術核彈頭對敵進行核打擊。而伊朗自今仍然是徹底的無核國家。有關伊朗在核研究方面的進展,更多是在政治上對於美歐的無奈的反抗,真正也難以改變其自身在中東地區軍事實力相對比較弱小的局面。

個人認為,土耳其的軍事實力能排在世界第10位左右,軍事甚至還比陸軍弱小的義大利要強一點。伊朗軍事實力,估計也都是比加拿大,澳洲或巴西那樣的不怎麼重視軍事發展的能源大國強一點,估計是在世界的第23-24位左右吧

㈡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㈢ 伊朗今將舉行閱兵式:國產巡邏艦成亮點,為何以「蘇萊曼尼」命名

伊朗今將舉行閱兵式:國產巡邏艦成亮點,以“蘇萊曼尼”命名是為了紀念他。

一、伊朗舉行閱兵式

哈梅內伊表示,美國將面臨“殘酷的報復”。魯哈尼也表示,他會“復仇”,他說,蘇萊曼尼的死亡讓伊朗對美國的反抗變得更加強烈。扎里夫表示,美國會為自己的“冒險主義”行為負責。

之後,大批伊朗人身著黑色服裝參加了紀念蘇萊曼尼的葬禮,蘇萊曼尼的靈柩上插滿了伊朗國旗,並由一隊身著黑色服裝的追悼者扛著。蘇萊曼尼的屍體於被安葬在科爾曼市。

在送別儀式上,哈梅內伊為蘇萊曼尼等在美國空襲中遇難的人祈禱,神情肅穆,一度落淚。以“蘇萊曼尼”命名巡邏艦是表示伊朗人民對其的紀念和崇敬。

㈣ 伊朗目前的軍事實力是怎樣的具體!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㈤ 伊朗海軍實力如何

擁有5個海軍基地,3艘俄制潛艇、3艘驅逐艦、3艘伊朗國產驅逐艦、2艘輕型級護衛艦、10艘中國造滬東級導彈艇、10艘卡門級導彈艇。這個配置在世界也算可以了,在波斯灣地區確實是最強海軍,在發生特殊情況時也有能力封鎖波斯灣。要是美國航母突然抽筋跑到狹窄的波斯灣,伊朗的岸上導彈、水雷和潛艇那也夠它喝一壺的。伊朗在中東地區能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國的確很不容易,但是其武器裝備五花八門,有中國的也有美國的,有蘇聯的也有歐洲國家的,頗有印度之風。但是暴露了它國防工業體系簡單而脆弱,其軍工研發水平還處於較為初級的階段,所謂的國產武器裝備技術水平還是很低,這些都是伊朗的致命短板。

目前伊朗的海上實力。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多年制裁,伊朗幾乎無法得到任何西方國家的技術支持和援助,而在伊朗大革命爆發以前,伊朗海軍幾乎是清一色的西方裝備,到了後來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朗海軍遭受到了美國海軍的毀滅性打擊,幾乎是全軍覆沒。在近年來伊朗海軍的重建當中,由於非常缺少發達國家的技術支持,因此伊朗海軍的重建可以說是非常艱難的。目前伊朗海軍最具威脅能力的就是3艘基洛級877EKM型常規潛艇,該潛艇是在蘇聯解體前後訂購的,雖然遭到了美國的強烈抗議,但是隨後俄羅斯還是講潛艇如期交付伊朗海軍,在2012年以後伊朗已經完成了對這3艘潛艇的整修,目前3艘潛艇均具備正常的戰鬥力。此外伊朗還擁有數目不詳的卡迪爾小型潛艇和征服者級潛艇,均為伊朗自主建造。

至於水面艦艇方面,目前主力是伊朗自主建造的賈馬蘭級驅逐艦,一共服役了5艘,計劃建造7艘,不過在去年1月份其中一艘達馬萬德不幸沉沒,使得目前的現役數量減少為4艘。賈馬蘭級雖然被稱之為驅逐艦,但是其排水量僅為1300噸,也就相當於我國056護衛艦的級別。賈馬蘭級裝備有1門奧拓76毫米主炮,一座3聯裝標准-1防空導彈固定發射器,和2座雙聯裝的C-802反艦導彈,這些武器均為伊朗仿造而成,可以說能在國外如此嚴密的封鎖下,建造出這些艦艇,伊朗也是聽不容易的。除此以外伊朗海軍還擁有幾艘英國和美國建造的輕型護衛艦,都是在巴列維王朝時期采購,已經非常的老舊了。至於說導彈艇方面,目前伊朗擁有10艘我國建造的滬東級導彈艇,配備了4枚C-802反艦導彈,10艘卡曼級導彈艇,同樣擁有4枚C-802反艦導彈,此外還有2艘辛那級導彈艇,這是卡曼級的伊朗自主改進型號。除了這些水上作戰力量,伊朗還擁有大量的岸艦導彈,幾乎全部是以我國的海鷹-2、C-802以及C-704反艦導彈的仿製型號為主,尤其是C-802的仿製型號,最新改進型「奎達爾」射程可達200-300公里。

㈥ 怎麼看,伊朗革命衛隊收到了110艘新軍艦呢

據《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5月28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天接受了110艘新的艦艇,並警告美國不要在海灣地區部署海軍作戰力量。

《阿拉伯新聞報》援引伊朗國家電視台的報道稱,這些新交付的艦艇包括Ashura級快艇、Zolfaghar級海岸巡邏艇和Taregh級輕型潛艇。從現場畫面看,還有一架小型的地效飛行器。

▲伊朗進行快艇打航母演習,其實就是看著唬人而已

㈦ 伊朗戰爭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 兩伊戰爭--物資調配
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1]
編輯本段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 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編輯本段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 兩伊戰爭
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戰場上戴著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第三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編輯本段停戰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 兩伊戰爭
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編輯本段戰後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 殘酷的8年,兩伊戰爭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編輯本段啟示影響
(一)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葯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斗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准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准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斗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 死傷的士兵
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2]
編輯本段戰爭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㈧ 如何看待伊朗宣稱剛剛接收112艘軍艦呢

伊朗海軍接收112艘快艇,實力提升不少

本次交付的112艘快艇中,大部分為新設計建造的,這些小型快艇橫截面小、隱身能力強,速度快,最高航速可達92節,比美國海軍的瀕海戰斗快得多了。伊朗海軍規模不小,但缺乏大型水面艦艇,此前一直依靠導彈快艇、微型潛艇之類的小型裝備支撐,並且保有量巨大!此次112艘新型快艇的加入,無疑會對伊朗海軍實力帶來提升。

伊朗海軍此前就擁有數百艘導彈快艇,此次增加112艘後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旦戰爭爆發,這些導彈快艇中的極少部分突破防禦圈,就可以對美軍艦隊造成致命一擊!這種不對稱戰爭,在地型獨特的波斯灣海域,反而是最為有效的,這也是美國海軍在波斯灣最大的忌憚。

閱讀全文

與伊朗向中東派多少艘軍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他達拉非片5毫升多少錢 瀏覽:288
義大利vs瑞士在哪裡比賽 瀏覽:504
為什麼越南的黃金那麼貴 瀏覽:692
伊朗的面條怎麼做 瀏覽:318
印尼哪裡換錢匯率好點 瀏覽:658
越南手機費用大概多少 瀏覽:164
伊朗有什麼建築 瀏覽:194
二戰義大利攻打哪裡 瀏覽:928
如何讓中國移動在越南有信號 瀏覽:851
伊朗阿富汗哪個窮 瀏覽:871
去英國旅遊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700
吉三代印度治療效果怎麼樣 瀏覽:375
中國什麼加入wto 瀏覽:266
義大利旅遊攻略哪裡最好 瀏覽:560
越南水族魚缸哪裡好 瀏覽:350
北京離伊朗多少公里 瀏覽:549
越南苗鄉帶什麼 瀏覽:618
中國最慘的帝王墓在哪裡 瀏覽:13
中國人在印度被搶怎麼辦 瀏覽:599
英國人自嘲的紀錄片叫什麼名字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