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評價伊朗問題(政治方面)
伊朗核問題的實質是伊朗的國家地位問題。
簡介:
自美國總統柯林頓1997年5月為懲罰伊朗核計劃而簽署單方面制裁的行政命令以來,「伊朗核問題」已經存在了13年。13年以來,伊朗在發展核技術上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聯合國安理會從2006年起已相繼通過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1個警告決議和3個制裁決議,新的決議也在醞釀之中。但在安理會的壓力面前,伊朗不僅沒有屈服,反而爭取到了4年的發展時間,伊朗核技術水平已經在制裁年代裡有了明顯的提高,有關伊朗「研製核彈頭」的傳聞和「軍事解決」的推測也出現於各國媒體,「核問題」在逐漸向「核危機」演變。
伊朗的核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伊朗核危機到底會如何收場,需要從多方面展開探討,而探討的結果只能是更多的擔憂。
核武器的持有者與核不擴散體系的無奈
一般來講,在國際事務中,大小國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核武器問題上,各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存在著「雙重標准」,甚至「多重標准」。自《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聯合國大會獲得通過並於1970年3月生效後,這種不平等就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已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可以保留核武器,但不得輸出核武器及其製造技術,而其他國家則不可以發展和擁有核武器。中國是1992年3月正式遞交條約加入書的,因此中國對該條約也承擔相應義務。
需要指出的是,合法擁有核武器的5個國家,恰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5個主要戰勝國和當今國際體系的締造國,對世界和平負有特殊的責任,在核武器問題上與其他國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們擁有的核武器屬於「大國核武器」。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僅是「大國一致」的宣言,也大體表達了188個簽約國的共同願望。但在條約生效後,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顧國際壓力,於1998年5月以11次核爆炸的競賽方式同時擠進了核武器擁有國的行列。世界在震驚之餘意識到,這兩個多次交戰的宿敵同時擁有核武器,或許會避免新的戰爭,於是就採取了默認態度,一些制裁也只是程序性的,無礙大局。他們擁有的核武器屬於「定向核武器」,盡管違法,但被容忍。
不過,如果伊朗也擁有核武器,局面就不一樣了。如同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對宿敵在南亞的核競賽,伊朗和伊拉克這對宿敵在中東的核競賽也曾經緊鑼密鼓。兩個國家的核計劃都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伊拉克核計劃的哺育者是蘇聯,伊朗核計劃的哺育者是美國;伊拉克的首座應用性核反應堆的提供者是法國,伊朗的首座應用型核反應堆的提供者是德國。20世紀70年代的競賽高峰期,伊拉克領袖薩達姆說:「你要問這世界上的任何人是否想擁有核武器,他都會告訴你說,他想擁有」;伊朗國王巴列維說:伊朗「毫無疑問會以世人想不到的速度擁有核武器」。
但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扭轉了兩伊核競賽暨阿拉伯人與波斯人核競賽的進程。革命後的伊朗以西方為敵,自然失去了西方的支持。在1980年爆發的兩伊戰爭中,薩達姆空軍的8次轟炸嚴重毀壞了伊朗未完工的德國反應堆,以色列的空軍則徹底摧毀了伊拉克即將投入運行的法國反應堆,兩國間的核競賽不得不中場停歇。
戰後,薩達姆錯誤地入侵科威特,引發了聯合國授權、美國主導、有40多個國家參加的解放科威特的戰爭,薩達姆不僅「被打回了老家」,還接連承受了13年的制裁,莫要說恢復核計劃,最後連政權都丟掉了。薩達姆的錯誤導致伊拉克核計劃的徹底破滅,意味著阿拉伯人輸掉了同波斯人的核競賽,同時也意味著伊朗的核計劃從此成為西方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眼中釘,不可能不受到嚴控和高壓。恰似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任何一方棄核,另一方也必須棄核。《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這里被認真地派上了用場。
簡而言之,無論是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還是根據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劃的基本認識,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劃都會「嚴防死守」。也就是說,當今的國際環境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裝。
伊朗堅持不懈的努力與難以補償的高昂代價
早在1957年,美國就同伊朗簽訂了和平利用核能協議,那時候的伊朗是美國在海灣地區的堅定盟友。兩年後,美國幫助伊朗在德黑蘭大學建立了核研究中心,向伊朗提供了實驗型核反應堆。1974年3月,巴列維公布了他的宏遠規劃:在1994年建成總能量為2300萬千瓦的核電站(相當於23個目前俄羅斯幫助伊朗建設的布希爾核電站)。
一個石油輸出國竟然制定了如此龐大的核計劃,不能不引起世界關注。剛剛以盛大的波斯帝國2500周年慶典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巴列維國王,絲毫不掩飾伊朗核計劃的真實目標,於1974年6月在巴黎對媒體公開表示伊朗的目的就是要製造核武器。當年年底,伊朗同西德聯合電力公司簽署了在布希爾建設兩座總價值為50億美元的核反應堆協議,伊朗核項目年度預算也從3000萬美元增加到10億美元。1977年5月,法國也同意為伊朗建設兩座90萬千瓦的核反應堆。
1979年4月伊朗新體制建立之時,布希爾的兩座核反應堆已完成過半,其中一座完成了85%。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布希爾工程被迫中斷,但伊朗的努力從未停止。盡管伊朗總理曾在1981年2月表示「核電站在經濟上是不合算的,核開發應該限制在研究領域」。但從1984年起,伊朗核計劃的恢復步伐加快,大量留學生被派出學習,並在伊斯法罕建立了新的核設施。由於德國堅持在兩伊戰爭結束後方能繼續執行協議,有關伊朗開始向中國、巴基斯坦、阿根廷和瑞士等國尋求技術援助的報道隨之頻繁出現。據西方媒體最新披露的消息,早在兩伊戰爭最艱苦的鏖戰階段,即1986年,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的專機就從巴基斯坦秘密運來了用於鈾濃縮的離心機樣機與製造核彈頭和運載導彈的設計圖紙。顯而易見,戰爭使得伊朗更深層次地意識到了建立核威懾的必要。
1992年9月,伊朗同中國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協定》。中國領導人表示:如果伊朗能夠「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核查和監督的規定,接受中方有關原則,中國願意考慮向伊朗提供核電站設備」。次年2月,雙方達成了建設兩座30萬千瓦核電站的意向合同。孰料來自中國的核技術顯然不能滿足伊朗的全部需求,未及中國同伊朗的核電站建設商業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伊朗便於1995年1月同俄羅斯簽署了100萬千瓦核電站的建設合同,緊接著又在同年4月同俄羅斯簽署了開發鈾礦資源和建造鈾濃縮設施的協議。
處於戰後經濟恢復期的伊朗在發展核能力方面如此投入,引起了美國的警覺。1995年5月1日 ,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發表聲明說:「我們知道,自80年代中期以來,伊朗已建立了組織機構,負責獲取和發展核武器」,「從其組織、計劃、采購和隱蔽活動來看,伊朗正按照目前正在謀求核能力的幾乎所有國家所採取的典型路線發展核武器」。一周後,柯林頓總統正式簽署了斷絕美伊貿易和投資的行政命令,嚴禁美國石油公司同伊朗進行任何石油貿易,以迫使伊朗放棄擁核嘗試。
新形勢下,俄羅斯取消了為伊朗建設鈾濃縮設施的計劃,中國則停止了同伊朗的核技術合作。而伊朗在得到俄羅斯繼續建設核電站承諾的同時,抓緊自行發展鈾濃縮技術,秘密建造相關的核燃料循環設施,並取得了顯著進展。
美國認為伊朗開發鈾濃縮技術是伊朗核武器計劃的組成部分,因為伊朗一旦建成了鈾濃縮設施,就能在任何時間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並迅速生產出武器級濃縮鈾,而伊朗在巨大的壓力和一連串制裁決議面前,絲毫沒有表現出放棄既定核計劃的意圖,對抗在所難免。
對於自己的核計劃,伊朗政府一貫否認有製造核武器的意圖,再三重申是為了發電和滿足醫療與農業所需。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並不支持伊朗的表白,2009年11月伊朗秘密建立新的鈾濃縮設施的消息傳出後,伊朗的處境進一步孤立。2010年2月19日,西方媒體廣泛報道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即將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指責伊朗正在秘密研發核彈頭的消息。該機構新任總幹事明白相告,「我們獲取的情報顯示,伊朗過去或眼下都在秘密研發用於導彈的核爆炸裝置」,他還證實了關於伊朗生產純度為20%濃縮鈾的說法。
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放棄和退縮意味著徹底失敗。因為以往半個世紀,這個國家為成為核大國而付出的代價太大了。除了受到周邊國家和西方的高度警覺這一巨大的政治代價,為開發核技術與建立核設施所投入的巨額費用嚴重拖累了石油工業的復甦。由於戰爭摧殘和設備老化,伊朗石油工業日漸萎縮,原油日產量從革命前的600萬桶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80萬桶,而國內一半以上的汽油和柴油竟然需要進口。據西方專家判斷,如不及時扭轉這樣的局面,不出10年,伊朗將不再是一個石油輸出國。考慮到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占伊朗外匯總收入的80%,政府預算的60%也來自石油收入,這樣的前景是不堪設想的。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伊朗能退縮么?即便退縮,已經付出的高昂代價能都得到補償么?即便退縮可以換來美國對伊朗體制的認同,體制安全可以得到保證,但誰能補償數千億美元的巨額損失和20年的發展機遇期?
根據安理會以往的3個制裁決議(第1737、1747和1803號決議),伊朗的核技術與中遠程導彈開發及生產部門、相關負責人和革命衛隊將領都在制裁名單之上,相關材料進口渠道和資金往來都被凍結,甚至重型常規武器的進口也被禁止,接下來的制裁又會是什麼?新的制裁能保證伊朗民眾的日常生活不受到影響么?
從中東的宗教和民族關系看伊朗核危機的發展前景
對於伊朗核問題的實質,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堅持維護核不擴散體系的問題,一旦伊朗擁有核威懾力,核不擴散體系勢必會進一步被打破,核安全勢必難保;
也有人說是伊朗同西方國家關系問題,特別是美國和伊朗的關系問題,只要美國承認伊朗現行體制,雙邊關系正常化,伊朗不再為國家安全擔憂,自然就沒有堅持發展核威懾力的必要了;而伊朗的公開言論則認為,他們是在合法行使本國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外界無權干涉伊朗的這一合法權利。實際上,對於伊朗核問題的思考,不僅要避免單一視角,也要避免冷戰思維,更多的思考似乎應該集中在現行國際行為准則和中東的宗教與民族關繫上。
現行國際行為准則在這一問題的體現就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必須得到尊重,同時盡量避免軍事解決。可以說,這兩項的前者是解決伊朗核危機應該堅持的底線,後者則在一定程度是願望的表達。歷史告訴我們,國際爭端的政治解決和軍事解決的選擇是難以確定的。僅就冷戰結束後海灣地區發生的三次戰爭而言,無論是1990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1991年聯合國授權的多國部隊解放科威特,還是2003年美國主導的聯軍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事先都存在政治解決的可能,但最終都是訴諸武力。因此,伊朗核危機也存在著最終以武力解決的可能。
從中東的宗教和民族關系來看,問題似乎更加沉重。中東的歷史一向是各種文明交融和沖突的歷史,中東的土地一向是各種宗教和民族沖突的舞台。中東主要民族關系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新的沖突就會席捲整個地區,直至形成新的平衡。
冷戰期間,在美國和蘇聯的干預下,阿拉伯、波斯、突厥和猶太這中東四大主體民族各有各的後台,盡管沖突不斷,但基本維持了該地區的勢力平衡。
美蘇冷戰在中東地區最早決出勝負。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在美國主導下實現了和平,標志著蘇聯的失敗和美國的勝利。但與此同時,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將不僅將伊朗轉變為美國的敵人,還通過什葉派的革命輸出將遜尼派的阿拉伯國家趕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引發了薩達姆領導的伊拉克在阿拉伯國家和西方支持下發動對伊朗的戰爭。這場戰爭是中東勢力平衡被打破的必然結果,也是遜尼派的阿拉伯人和什葉派的波斯人之間的一場新的血腥較量。
兩伊戰爭基本上打了個平手,後果是兩敗俱傷。戰後薩達姆的錯誤政策不僅導致自己亡黨亡國,還給伊朗的崛起製造了絕好的機會。歷史上的伊朗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大國,今天的希臘、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地區都在2500年前波斯帝國的疆域之內。伊朗的崛起,特別是擁有核威懾力的伊朗的崛起,勢必會對中東新的勢力均衡帶來巨大的變數,引發難以遏制的核競爭。
以色列是目前中東唯一擁有核威懾力的國家,也是被伊朗視為死敵的國家。對於伊朗的「核崛起」,以色列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在同整個阿拉伯世界實現和解之前,以色列棄核與中東無核化進程是難以啟動的。
對於伊朗的「核崛起」,阿拉伯國家也絕對不會接受。只有土耳其靜觀事態發展,因為伊朗的核突破不僅意味著波斯帝國有了復甦的希望,也意味著曾經統治了整個阿拉伯世界4個世紀之久的突厥人合理啟動核突破的可能。
但今天的伊朗畢竟同2500年前的波斯帝國有著本質的不同。自從波斯帝國在1300多年前臣服於阿拉伯人並皈依了伊斯蘭教之後,波斯人同阿拉伯人的沖突不僅是中東主體民族之間的生存空間沖突,也具備了伊斯蘭教教派沖突的鮮明特徵,阿拉伯人是絕對不會面對可能擁有核威懾力的伊朗而無動於衷的。
顯然,除了國際行為准則以外,伊朗面臨的壓力是多方面的。國際行為准則未能阻止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時擁核,但在猶太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壓力面前,伊朗和平擁有核威懾力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伊朗在多重壓力面前拒不妥協,勢必給外部勢力的軍事介入製造口實,而外部勢力的軍事介入完全有可能打斷伊朗崛起的進程。
這就是核問題的症結所在。
從這個角度看,伊朗核問題的實質是伊朗如何確定自己的國家地位問題,解決問題的鑰匙在伊朗手裡。
㈡ 伊朗隊員跪地痛哭,美國球員摸頭安慰,如何評價這場比賽
這場比賽才是真正的足球,讓人們看到了球場上溫馨的一幕。雖然說比賽是殘酷的,但是人心是溫暖的。在獲勝一方慶祝的時候,對方可能就會流下淚水心情沮喪。對手所有的球員送出自己的安慰,是很暖心的事情。
看到自己的對手,如此的悲傷沮喪,對手會為他們送上最真心的安慰。這就是每一代球員的更替,永遠還有下一次機會,永遠都會有來日方長。
溫馨小提示
其實這才是真正的足球,這才是賽場上真正的魅力。因為在比賽的時候竭盡全力是對對手的尊重,在比賽結束之後為對手鬧銀送上安慰也是人心,真實的心態。因為所有的球員都是有感情的,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後看到對方如此的傷心,送出安慰也是人之常情。這樣溫馨的一幕,也充分的展現出了足球的魅力。
㈢ 急求 中國對朝鮮 伊朗核問題的態度
伊朗核問題---中國政府的立場
2010年
2010年6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重申,聯合國安理會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新決議,反映的是國際社會對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期待,並不意味著外交努力的終結。 2010年6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於伊朗核問題新決議表示,中方始終認為,通過對話、談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夠滿足各方關切的方案,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確途徑。 2010年6月3日,對於美國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的針對伊朗核問題的決議草案,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安理會採取的任何行動都不應該懲罰伊朗人民,不應該影響伊朗人民的正常生活。 2010年6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希望伊朗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盡早解決未決問題。 2010年5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始終認為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伊核問題是最佳的途徑。 2010年5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重視並歡迎巴西、土耳其和伊朗就德黑蘭研究堆燃料供應問題簽署的協議。 2010年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一貫認為,對話與談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途徑。 2010年4月28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認為對話與談判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2010年4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以建設性態度參加了伊朗核問題有關討論。 2010年4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始終認為對話與談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途徑。 2010年4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認為制裁和施壓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伊朗核問題,中方支持雙軌戰略,始終認為對話與談判是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最佳途徑。 2010年4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說,美、俄、中、法、英、德六國本周將在紐約舉行伊朗核問題磋商,討論尋求外交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辦法,以及各方提出的各種建議。「我們始終認為,對話和談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途徑,我們也希望各方都為達到這個目標共同做出最大努力。」姜瑜說。 2010年4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有關各方在當前形勢下進一步加大外交努力,採取更加務實和積極的做法,繼續尋求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 2010年4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將繼續致力於伊核問題和平解決。= 2010年3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重申,在當前形勢下,希望有關各方能夠充分顯示靈活,做出進一步實質性努力,朝著通過外交手段,妥善、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向邁進。 2010年3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重申,中方認為通過外交手段,以和平談判方式來解決伊朗核問題,效果最好。 2010年3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當前有關各方還是應該加大外交努力,為了伊朗核問題的長期、全面、妥善解決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2010年3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談到伊朗核問題時表示,中方對此問題表示關切,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我們對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完整性、權威性,對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所面臨的形勢和挑戰以及對當前形勢進一步升級表示關切。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對由此對地區和平與穩定所帶來的影響表示關切。 2010年3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希望在目前形勢下,有關各方能夠做出建設性努力,推動通過對話、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 2010年3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對話磋商仍然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選擇。 2010年3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重申,中國主張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伊核問題,並將繼續致力於勸和促談。 2010年3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伊朗核問題依然存在外交空間,有關各方應加大外交努力。 2010年2月25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關於伊核問題,中方認為外交努力尚未窮盡,對話談判仍有空間。 2010年2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希望伊朗能夠就有關問題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保持合作。 2010年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國在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有效性上的立場是嚴肅的。中方希望關於伊朗核問題的談判能夠早日恢復,並將繼續為此作出努力。 2010年2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說,中方希望並支持有關各方盡早就國際原子能機構提出的德黑蘭研究用核反應堆燃料供應協議草案達成一致,這將有利於推動伊朗核問題的妥善解決。 2010年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中方希望並且支持有關各方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就德黑蘭研究用核反應堆核燃料供應的問題保持磋商,爭取盡快達成一致。 2010年2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當前外交努力仍有空間,當務之急是有關各方從大局和長遠出發,採取靈活、務實和主動的做法,推動對話與談判進程取得新的進展。 2010年1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表示,伊朗核問題有關各方的外交努力仍然有空間,外交談判是解決伊核問題的最佳途徑。 2010年1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認為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當務之急,還是有關各方從大局和長遠出發,加大外交努力,採取更加務實的政策,推動對話和談判取得進展。 2010年1月15日,外交部長楊潔篪說,有關各方應加強接觸,通過外交談判尋求伊朗核問題的和平解決。 2010年1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希望有關各方進一步加大外交努力,維護並且推動對話的進程,積極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辦法。 2010年1月7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核問題各方通過外交途徑妥善解決有關問題。 2010年1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伊朗核問題目前仍有外交努力空間,希望各方加大外交努力,推動盡快復談。
2009年
2009年12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說,中方認為在伊朗核問題上,當務之急是各方應繼續加大外交努力,堅持談判軌道,制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009年1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能夠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推動對話、協商進程,使伊朗核問題能夠早日妥善解決。 2009年12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呼籲有關各方繼續加大外交努力,尋求伊朗核問題全面、長期和妥善的解決辦法。 2009年10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已經就德黑蘭研究用核反應堆燃料的供應問題提出了協議草案,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夠盡快通過協商就這個問題達成一致。 2009年10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注意到伊朗核燃料問題磋商取得了一些進展,中方對日內瓦會晤達成的共識正在逐步得到落實表示歡迎。 2009年10月1日,參加在日內瓦舉行的六國及歐盟代表同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會晤的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成競業說,中方將一如既往致力於勸和促談,願與國際社會一道,繼續為促進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2009年9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核問題日內瓦會議取得積極進展。 2009年9月24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制裁施壓不利於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外交努力。「希望有關各方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大外交努力,推動即將舉行的六國及歐盟與伊朗的會晤取得積極成果。」 2009年9月15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有關各方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推動伊朗與六國會晤取得積極成果,重啟對話與談判進程。 2009年9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表示,中方已收到伊朗方面提交的伊核問題一攬子建議,正在認真研究。「中方認為,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應加大外交努力,盡快談起來,通過談判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 2009年9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制裁和施壓無助於伊朗核問題的解決,也不利於復談的外交努力。 2009年8月11日,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表示,中國反對伊朗生產和擁有核武器,積極推動通過談判對話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9年6月15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公使銜參贊臘翊凡在安理會會議上表示,中國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9年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樂見美伊改善關系,支持通過對話和談判尋求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努力。 2009年2月4日,中、美、俄、英、法、德六國外交部政治總司長會議在德國威斯巴登舉行,討論伊朗核問題。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出席會議。在會議上,劉結一表示,六國應堅持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抓住當前機遇,加大外交努力,體現靈活,發揮創造性,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
2008年
2008年11月2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唐國強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審議伊朗核問題時強調,中國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 2008年9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希望有關各方能夠加大外交努力,維持對話談判的進程,尋求伊核問題全面、持久、妥善的解決。 2008年7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結一將於7月19日與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五國政治總司長一道,參加歐盟高級代表索拉納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賈利利在日內瓦舉行的會晤。劉建超說,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和平方式解決核問題,也希望有關各方抓住當前時機,加大努力,特別是要體現靈活,盡早啟動對話和談判,從而長期、全面、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8年6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希望有關各方加大外交努力,顯示靈活,推動早日實現復談,以尋求全面、長期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妥善辦法。 2008年5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在伊朗核問題上,中方一貫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以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方認為這符合各方利益。中方也認為,伊朗作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締約國,一方面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同時也應該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中方一貫致力於勸和促談,並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在當前形勢下,中方和有關其他方面都一致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外交努力,推動盡早啟動談判,來尋找全面、長期解決伊核問題的妥善辦法。 2008年4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就報道稱中國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供伊朗核武情報答問時說,有關報道的說法完全是無中生有,別有用心。 2008年3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此間就安理會關於伊朗核問題通過1803號決議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方希望安理會及國際原子能機構相關決議得到認真、全面執行。 2008年3月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表示,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通過新決議的目的不是懲罰伊朗,而是為了推動激活新一輪外交努力。 2008年2月25日,外交部部長助理何亞非在中、美、俄、英、法、德六國外交部政治總司長會議上表示,中方堅持通過外交談判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有關各方應加大外交努力,運用創造性思維,尋求全面、長期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妥善辦法。聯合國安理會的行動應有助於實現上述目標。 2008年1月22日,外交部長楊潔篪在柏林表示,中方一貫致力於勸和促談,願繼續與國際社會一道,為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2008年1月17日,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北京與伊朗總統特使、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賈利利舉行會談。楊潔篪說,中方在伊核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這一問題,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並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當前,伊核問題處於關鍵時期,希望包括伊朗在內的有關各方共同努力,盡快重啟談判,推動全面妥善解決伊核問題。 2008年1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說,中方在伊朗核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的基本出發點是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主張通過外交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姜瑜表示,希望伊方能夠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繼續展現靈活,與國際社會充分合作。同時也希望國際社會能夠加大外交努力,打破僵局,盡早實現復談,共同尋求伊朗核問題全面、持久和妥善解決。 2008年1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對話和談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出路。
2007年
2007年12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願同其他有關各方共同努力,加強溝通和磋商,為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繼續做出建設性努力。 2007年1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符合包括中美雙方在內的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希望有關各方繼續致力於通過外交努力,為重啟談判創造條件,保持對話進程。中方將繼續與包括美方在內的其他有關各方保持溝通協調,以建設性的態度參與有關的討論,為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2007年11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伊朗方面履行安理會有關決議,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加強合作,盡快全面解決未決問題。 他表示,中方一貫致力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勸和促談,推動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中方積極而負責地參與安理會有關決議的磋商,並嚴格履行有關決議。中方為妥善解決伊核問題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2007年11月13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在德黑蘭總統府會見了外交部長楊潔篪。楊潔篪說,中方認為伊方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贊賞伊方多次表示無意發展核武器,並開展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中方同時主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支持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並希望伊方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與歐盟方面的接觸能取得進展。中方還希望各方顯示靈活,為推動伊核問題的和平解決作出努力。 2007年11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回答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提問時說,我們對有關事態發展表示關注,也要求伊朗方面能夠積極回應和重視國際社會的關切和呼聲,能夠採取克制,並且在對話和接觸方面能夠表現出靈活的態度。 2007年11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期間與中方就伊朗核問題交換了意見,中方願同有關各方保持磋商和協調,推動伊核問題朝著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 2007年11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關於伊朗的核問題,中國主張要維護現行的國際不擴散體系,主張通過外交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他表示,中方支持伊朗方面同國際原子能機構進一步加強溝通和磋商,中方也支持伊朗同歐盟就伊朗核問題進行接觸,推動伊朗核問題朝著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 2007年10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回答記者關於以色列外長利夫尼日前表示希望中國能支持對伊朗實施新制裁一事的提問時表示,中方一貫主張在國際關系中不應動輒使用制裁,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選擇。 2007年9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選擇,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她表示,中方歷來主張國與國之間相互尊重,通過對話協商增進互信,縮小分歧。 2007年9月14日,外交部長楊潔篪與來訪的伊朗政府特使、內政部長普爾-穆罕默迪舉行會談。楊潔篪說,中方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反對核武器擴散,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中方對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就解決未決問題達成諒解給予積極評價,希望伊方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全面、充分合作,盡快取得積極成果。中方願為推動伊核問題和平解決繼續作出努力。 2007年9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希望有關各方保持克制、耐心,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7年9月12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辦事處及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唐國強大使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就伊朗核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強調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是最佳選擇,符合各方利益。 2007年6月1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唐國強在出席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時就伊朗核問題闡明了中方立場。他說,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是最佳選擇。這有助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有助於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而制裁和施壓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007年5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中方希望伊朗和歐盟的新一輪會晤能夠取得積極成果。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選擇,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中方希望伊歐會晤能取得積極成果,以便早日恢復正式談判,通過談判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7年3月24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在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通過新決議後表示,中國主張繼續通過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聯合國安理會當天下午通過第1747號決議,加大了對伊朗核和導彈計劃相關領域的制裁。王光亞在表決後發言說,中方尊重並承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但也對伊方迄今未能積極回應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安理會的要求感到失望。王光亞強調,制裁和施壓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外交談判仍是最佳選擇,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解決伊核問題需要全方位的、特別是安理會之外的外交努力。中方呼籲有關各方本著高度負責和建設性的態度,保持冷靜和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惡化或升級的舉動。 2007年3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有關伊朗核問題的磋商和行動應該有助於配合國際上解決這一問題的外交努力。中方高度關注伊朗核問題,一貫主張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反對核武器的擴散,防止中東地區出現新的動盪。中方希望通過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7年3月7日,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唐國強大使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上強調,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選擇,國際社會應為此繼續努力,當務之急是盡快恢復談判。他認為巴拉迪不久前提出的伊暫停鈾濃縮活動、安理會同時暫停對伊制裁的「雙暫停」建議是個好思路,值得各方重視並認真考慮。......中方將從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地區和平與穩定大局出發,繼續為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核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2007年2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重申,中方一貫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秦剛說,制裁不是目的,安理會採取的任何舉措都應有助於通過談判和平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6年
2006年4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方認為國際社會的努力包括聯合國安理會的介入,應該是有助於加強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權威性和有效性的,應該是有助於通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 2006年3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完整地闡述中國政府對伊朗核問題的立場。在伊朗核問題上,中國與國際社會絕大多數成員國有著共同目標,我們都支持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反對核武器擴散;都不希望中東地區出現新的動盪,主張通過外交和談判方式早日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 2006年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方支持俄羅斯和伊朗就伊朗核問題進行談判,也希望伊方恢復暫停所有與鈾濃縮有關的活動,為通過談判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創造條件。
2005年
2005年11月22日,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國支持伊朗同歐盟三國通過對話和談判尋求長期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案。關於伊朗核問題,中方一貫主張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盡早妥善解決。 2005年9月27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表示,中國歷來主張通過外交談判,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盡早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中國支持伊朗和歐盟通過談判尋求長期解決方案,這有利於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有利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機制,也符合各方根本利益。 2005年2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說,中國政府一直主張處理國與國之間的分歧應該通過對話來解決,應該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系准則。就伊朗核問題來說,中方主張該問題能夠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內妥善解決
㈣ 如何評價2018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十二強賽伊朗隊的表現和此次世界盃之旅
本屆世界盃,因為在卡達舉辦的緣故,有6支來自亞足聯旗下的球隊出戰,現在這6隊都出局了。
而對於這6支球隊本屆比賽的表現,可以用6個不同的詞來形容:
卡達——一塌糊塗,抽簽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國際足聯沒有照顧卡達;但實際上在4月的時候,卡達方面認為這個簽還不錯。在世界盃開打前,卡達人認為這個小組只有荷蘭一枝獨秀,他們跟塞內加爾有的一打,根本沒有把厄瓜多放在眼裡。但到了實戰,大家發現,卡達不光跟另外三隊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甚至可以說是整個32強里最弱的!他們真的是用實力詮釋了——花最多的錢,挨最毒的打。
伊朗——不堪重負!
過去兩年,伊朗隊走了很多彎路,這也是他們臨戰前請回奎羅斯的重要原因。而末輪打平就能出線,碰到的又是美國這個對於伊朗人來說,極為特殊的國家;賽前整個伊朗國內,都在給這支球隊不斷施壓壓力;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真的是被壓力擊垮了。因為巨大壓力導致的害怕輸球,所以打美國的上半場,伊朗的陣型完全縮在後面;因為巨大的壓力,70分鍾才替補登場賈拉利,傷停補時階段就已經氣喘吁吁上不去了,他們真的是在巨大壓力下不堪重負。
沙特——差強人意!
在世界盃開打前,沙特是公認的送分童子;但上來逆轉阿根廷,就曝出了本屆世界盃的最大冷門。當外界提升了對於這支球隊的期待時,他們又輸給了波蘭和墨西哥,最終還是小組墊底。當然客觀地說,他們打波蘭和墨西哥,特別是打波蘭那場,表現真的不差,只是他們碰到了開掛的3C。
韓國——逢凶化吉!
出征前,雖然喊著8強的口號,但由於分在了一個比較強的小組,他們自己都認為不可能拿到小組第一;再加上出線就要跟巴西所在的G組相遇,實際上韓國隊的目標就是小組出線。
他們原本的計劃是平烏拉圭,贏迦納,末輪從葡萄牙身上拿一分攜手出線。漏鄭但是他們的計劃,在迦納這里翻車了。以至於最後一輪打葡萄牙之前,沒有人看好韓國隊的前景。如果他們是第一場或第二場碰到葡萄牙,不會有任何贏球的可能;而小組末輪葡萄牙提前出線的葡萄牙採取了大輪換,特別是另一邊烏拉圭早早的領先迦納兩球,讓葡萄牙小組第一徹底穩了之後,葡萄牙乾脆開始踢養生球了。當比賽最後時刻,韓國隊只有孫興慜和黃喜燦上去了,葡萄牙已經回去了8個人;8防2卻沒有人去盯黃喜燦,這個跡搜族丟球真是葡萄牙真實水準?
即便韓國在16進8慘遭巴西吊打,但他們已經完成了目標,這些球員回國理應不會再被扔雞蛋了。
澳大利亞——優秀!
亞洲球隊跟南美第5打附加賽,常年被稱之為爸爸(南美)打兒子(亞洲);但澳大利亞愣是在洲際附加賽點球打掉了秘魯,就已經有些出人意料了。而袋鼠所在的小組,有衛冕冠軍法國,還有世界排名前十,去年歐洲杯打進4強的丹麥;在世界盃開打前,基本上沒有人認為袋鼠能出線。因此當他們能成功的踩著丹麥出線,這就是很好的成績單了。而淘汰賽首輪雖然輸了,但他們也把阿根廷逼入了絕境,這樣的表現要遠遠的超過各方在世界盃開打前對他們的期待。
日本—姿弊—只差一步就完美!出征之前,日本隊提出的目標是8強;之所以是8強,主要是因為,日本隊此前最好成績是3次16強,他們希望改寫歷史。只是在多哈,他們第4次止步16強。但是我們同樣應該看到,分到了德國、西班牙所在的死亡之組;在世界盃開打前,沒多少人看好他們能從小組突圍。更不會有人想到,他們能連贏德國、西班牙拿到小組第一。
當他們最後栽在了12碼線上,距離創造歷史只差一步之遙,是那麼的遺憾;但是當他們是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從死亡之組殺出重圍,他們距離完美只差最後一步!
㈤ 伊朗一女子因未戴頭巾被捕後離奇死亡,她生前究竟遭遇了什麼
伊朗一女子因未戴頭巾被捕後離奇死亡,她生前究竟遭遇了什麼?
在伊朗這個國家有明確的規定,所有的七歲以上的女性在外出去公共場合的時候,必須要在自己的頭上佩蔽此賣戴頭巾,如果宏逗有人違反這樣的規定的話,就可能會面臨相應的處罰,比如說罰款甚至是坐牢,所以在伊朗這個國家的大街之上,基本上沒有機會看到為佩戴頭巾的女性,因此在伊朗,很多女性都把佩戴頭巾當成了一件每天都必須要去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個女孩今年只有22歲,卻因為沒有按照規定佩戴頭巾,就直接被當地的警察給逮捕了。在拘留的過程當中,這個女孩不幸離開了這個世界,雖然後來這個女孩被送往了醫院進行救治,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能夠活過來。
㈥ 如何評價2018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十二強賽伊朗隊的表現
本屆杯賽是亞洲球隊創紀錄的一屆杯賽。六支球隊參賽,是世界盃32個名額以來最多的,三支球隊晉級十六強也是數量最多的一次。此前最多也只有兩支能打進淘汰賽。
至於沒能打進八強。除了現在的日本隊,沒有一支亞洲球隊具備這個實力。
3支球隊進入16強,小組賽驚喜不斷,整體成績喜人,可以看出亞洲球隊的下限在提高,但是全部止步八強,看起來上限提高難度依然很大。雖然成績不錯,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可以看出,沙特、伊朗、韓國、澳大利亞雖然在小組賽有所驚喜,不過也僅僅是足球領域里邊以弱勝強的常見腳本,只有日本16強含金量給了亞洲足球一個很好的啟示。從90年代開始,隨著五大聯賽的崛起,由五大聯賽球員組成的國家隊對世界盃的壟斷越來越強,一個國家隊擁有的五大聯賽球員越多、效力球隊越強國家隊實力就越強。參加世界盃的五支亞洲球隊中,卡達、沙特、伊朗基本都在本國聯賽踢球,韓國、澳大利亞是一半在亞洲踢球,一半在歐洲,日本是大半在歐洲,少部分在亞洲。球員的效力聯賽的含量也直接決定了他們本次世界盃的表現。卡達這一屆特像2008奧運會的中國隊,費勁巴力的折騰了好幾年,又是集中集訓,又是中斷聯賽的,最終功敗垂成。當然對於一個小國來說,人口少、足球市場小,能舉辦世界盃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其他方面真的沒必要奢望太多,但是從三場比賽表現出來的緊張感來說,長期集訓,以國家隊為核心的足球運作方式在哪都不會成功。沙特國家隊本屆的表現非常不錯,以往的沙特每每成為世界強隊刷數據的最佳選手,02的德國0:8,18的俄羅斯0:5,這一屆上來就戰勝了阿根廷,三場進3球丟5球可以說是不小的進步。沙特的球員基本都在本國聯賽踢球,作為世界有名的金元聯賽,一場比賽有12名以上的巴甲水平的球員在帶著沙特本土球員踢球,這著實屬於變相留洋了。高強度的本土聯賽也讓沙特隊非常適應世界盃的高節奏,有了高節奏的歷練,小組賽戰勝阿根廷真真並不稀奇。伊朗隊本屆和以往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球員基本都在本國踢球,在本國動盪局勢下,伊朗男人做了他們應該做的!澳大利亞以往都是一幫在歐洲效力的實力型球員,現在由一堆歐洲二級聯賽和澳超球員組成,實力下降了不少,但是取得的成績還是不錯的,這屆打入的3球全部來自澳超/日職乙效力的球員,也可以看出亞洲聯賽的競爭力。特別是這屆打中鋒的那個球員,現在依然效力日職乙。韓國球隊球員組成一半有亞洲聯賽球員,一半有歐洲聯賽球員,人員結構十幾年基本不變,在對陣世界二流球隊時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是面對一流球隊還是差距不小,結合韓國不景氣的足球市場,韓國隊長時間維持現有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日本國家隊整體成績並未突破,真正的亮點在於擊敗2支世界級強隊,日本基本由歐洲聯賽球員組成。歐洲高水平足球的熏陶讓他們對世界盃的高節奏非常適應,而且因為日本人獨有的紀律性,讓他們在2場與世界強隊的較量中,牢牢守住了上半場。其實森保一的戰術並不稀奇,中國教練李鐵、高洪波也經常這樣用,如何在防守時做到密不透風,在有進攻機會的時候整齊一致的壓上,這種戰術非常考驗球隊的紀律性、戰術的統一性以及球員對比賽的閱讀能力。一場以弱勝強的比賽是偶然,連續的勝利就不能歸結與運氣了,日本隊這個戰術給文化某種方面相似的東亞球隊樹立了很好的模板。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面對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球隊時,日本隊辦法並不多。日本球員大部分在歐洲聯賽屬於實力派球員,但是沒有人能在真正的豪門踢上球,這個就是亞洲球隊與歐洲球隊最大的不同,荷蘭、克羅埃西亞、波蘭這些歐洲球隊可以通過歐盟的一些政策在五大聯賽找到位置,亞洲球隊就沒有這方面的政策優勢。換句話講,歐洲聯賽可以給亞洲國家以個體的形式培養球員,但是不會成建制的給你培養球員。這就是現階段下亞洲球隊無法成為世界頂尖球隊的根本原因。大家對日本足球的印象都是留洋球員多,其實,日本足球真正的核心在於其商業化的職業聯賽。日本球員經過J聯賽高水平的歷練,可以無縫對接歐洲聯賽。日本的人口以及對商業的尊崇,為日本聯賽提供了成為世界級聯賽的可能,這個基礎韓國沒有,中國沒有,西亞國家更沒有,亞洲足球的希望在日本足球身上。可能許多人並不懂什麼是職業聯賽。拿中國做例子,中國足球聯賽是偽職業足球,金元足球本質是大企業聯賽,投資人通過足球給自己的產業做廣告,球員的薪水其實是廣告費,收入遠遠高於聯賽商業收入應該的薪水水平,金元足球因為資金主要來源是投資人,所以從球員到俱樂部甚至到管理機構並不在乎球迷的感受。中國球員在2013年有了一撥迴流潮,踢上比甲的王上源,葡超一個賽季進6球的張呈棟,葡超的王剛,再有後來的韋世豪等等,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回來的,說直白點,就是事少錢多離家近。而職業聯賽要求的收入只能在球票、廣告贊助、媒體版權、球隊周邊等等,剝離了投資人產業對足球的綁架,這就會讓球員的薪水符合市場,相比於從全世界吸血的五大聯賽,日職聯還僅僅局限在本國,所以其收入肯定低於歐洲聯賽,這就是日本球員留洋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商業化的聯賽所帶來的高競技水平,去歐洲就再正常不過了。那麼為什麼職業聯賽會帶來足球水平的進步呢?其實職業聯賽真正的投資人不是俱樂部老闆,而是球迷,郭德綱的話嘛,花錢買票的是衣食父母,聯賽不好看、假球黑哨一大堆,你不尊重衣食父母,衣食父母就用遙控器換台呀,投資人想要賺錢、球員想要賺錢,就必須取悅球迷,就倒逼著球隊要建設漂亮的球場、設計好看的球衣、加強和球迷的溝通,踢節奏激烈的比賽,幾個方面作用下,聯賽水平會越來越高,而國家隊和聯賽其實就是小河和大河的關系,小河沒水大河怎麼會有水呢?沒見過誰家的河流是倒流的。這就是聯賽和國家隊的邏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