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援助哪個州長

伊朗援助哪個州長

發布時間:2023-09-16 19:04:01

『壹』 伊朗與敘利亞的關系

伊朗與宏宴敘利亞的關系可以追溯到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當時赫梅尼政府恢復與敘利亞的外交關知碰系。自那時起,伊朗和敘利亞一直保持著緊密的政治和經濟合作關系,伊朗曾向敘利亞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並支持敘利亞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中的立場。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朗成為敘利亞政府的堅定支持者,向敘利亞提供*、資金和軍事顧問來幫助敘利亞軍隊對抗反蔽猛銀對派武裝。敘利亞也一直是伊朗擴大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一個關鍵據點。

『貳』 伊拉克和美國是什麼關系

美國是伊拉克的佔領國 其實伊拉克跟淪為殖民地沒有多大區別

中新網3月27日電 在美英聯軍發動「自由伊拉克」行動前的周末,美國和伊朗的官員曾舉行過一次重要會議,討論戰爭如果爆發,美國與伊朗應如何進行合作。

據兩名白宮官員稱,3月16日,負責與伊拉克反對派領導人扎拉米-卡里爾扎德聯系的總統特使與伊朗高級官員在日內瓦進行了會晤,雙方達成一份協議稱,如果美國飛行員在戰爭期間被迫在伊朗境內著陸,伊朗將對其提供援助。

協議同時稱,不管是在戰時還是在戰後,伊朗都不會從任何方向出兵伊拉克,只允許在伊朗的伊拉克反對派組織「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的武裝成員入境伊拉克。據稱,這支武裝力量目前共有1,500人。

此次會晤之前,華盛頓與德黑蘭曾在一月份進行過一次級別相對較低的談判。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瑞恩-克羅克和伊朗外交部副部長加瓦德-扎里夫及伊朗革命衛隊的官員出席了談判。

美國與伊朗溝通的另一條渠道是「伊拉克國民大會」創始人阿哈默德-加拉比。據「伊拉克國民大會」官員稱,十一月份,加拉比與伊朗軍方和情報部門的高級官員進行了會晤。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德黑蘭使館,並扣留了所有使館人員充當人質,自此美國與伊朗的外交關系中斷,至今已經有20年的歷史。但是,美國與伊朗的通道卻並沒有完全封閉,雙方建立了一套直接和間接的聯系渠道,就緊急問題進行磋商,如在2001的阿富汗戰爭中,華盛頓擔心「基地」組織恐怖分子逃入阿富汗鄰國伊朗,曾與伊朗進行過秘密磋商。

在華盛頓看來,伊朗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什葉派穆斯林國家,對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美國官員認為伊朗可以幫助美國贏得伊拉克什葉派的支持。為此,2月份時,美國幫助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反對派組織「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進入了伊拉克反對派領導委員會。

一位歐洲外交家稱,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令伊朗人非常緊張。他說:「布希總統發布『邪惡軸心』說後,伊朗實際一直在期待華盛頓發表明確聲明,表明自己不會攻擊德黑蘭。」

但是,來自西方的一些中東問題專家卻向白宮發出警告:不要過多地信賴與伊朗的合作。前中東問題副助理國務卿愛德華-沃爾克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期望伊朗人跟我們站在一條線上,那簡直是異想天開。他們是否會封鎖『基地』進入伊朗的秘密通道,是否會面對伊拉克的政治混亂而不介入,這都值得懷疑。伊朗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且與我們的國家利益並不一致。」

現在伊拉克把美國拖進了泥潭,美國有點進退兩難,有傳言說美國最近要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因為美國以將伊朗核問題提交了聯合過,但我認為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並不大。首先,伊拉克已經拖住了美國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再者,伊朗和伊拉克不同,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全國人民擁有統一的信仰,而且國內政局相對穩定,人民還是很團結的,因此,就算打伊朗也並不那麼容易,兩伊戰爭就是例子,美國現在只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問題了

『叄』 伊朗支持利比亞那個勢

伊朗支持利比亞當前局勢。兩個國家與西方國家的關系都不是很好,尤其是伊朗的核問題。利比亞由於其領袖卡扎菲的長久對美持強硬和不合作態度,也和歐美關系緊張,不過近年來有所緩和。同時,兩個國家都和我們的中國友好,中國的援助項目有很多都在兩個國家,且大宗貿易持續良好。

『肆』 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關系

巴基斯坦和伊朗既是鄰國,又是波斯灣地區的伊斯蘭大國,在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國以後,巴基斯坦與伊朗建立了親密的盟友關系,兩國關系經歷了長期的考驗。但是隨著1979年伊朗原有政權的顛覆,巴伊關系也出現微妙的變化,再加上兩國在阿富汗有利益沖突,使兩國之間出現矛盾分歧,兩國關系變得越來越疏遠。

今天銘蘇先生就為大家簡單梳理一下兩國關系發生轉變的具體歷程和原因:

一、巴基斯坦和伊朗的蜜月期

1947年巴基斯坦建國,建國後的巴基斯坦與印度由於領土爭端問題爆發了三次戰爭,巴基斯坦由於國家實力比印度弱,所以巴基斯坦就需要加強同中東地區穆斯林國家的關系,以便獲得他們的理解、支持和援助。

同為伊斯蘭國家的伊朗,在印巴沖突中支持巴基斯坦,並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伊朗之所以積極發展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一方面伊朗作為波斯人與阿拉伯國家存在矛盾,二來伊朗也面臨北部蘇聯的威脅,這使伊朗加強了同為伊斯蘭兄弟鄰國的巴基斯坦合作。早在1950年兩國就簽署了《友好條約》,1956年兩國成立了邊界委員會,共同勘測邊界,並簽署了兩國邊界劃分協定。

伊朗和巴基斯坦發展友好關系還有一個外部因素,那就是兩國都同美國建立了密切的盟友關系。二戰後,美國為了阻止蘇聯南下,美國同巴基斯坦建了密切的盟友關系,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同樣,在中東地區美國扶持伊朗巴列維王朝,使伊朗和以色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兩個盟友。由於伊朗和巴基斯坦都是美國的盟友,兩國之間的合作關系更為密切。

在70年代,隨著國際油價的大幅增長,伊朗獲得了巨額的石油收益,經濟實力增強後,通過購買西方國家先進武器裝備,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軍事大國。而巴基斯坦由於在第三印巴戰爭中被印度肢解,自身實力大幅削弱,這一時期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伊朗認為,如果巴基斯坦實力削弱,那麼印度和蘇聯就會威脅到伊朗的國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巴基斯坦也是為了減少印度和蘇聯對自身的威脅。伊朗作為當時的地區大國,積極參與調解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矛盾沖突,並對印度和阿富汗進行經濟援助,這個時期伊朗和巴基斯坦關繫上伊朗明顯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兩國的關系卻依然非常密切。

二、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巴伊關系開始出現裂痕

進入八十年代,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加速了伊斯蘭化進程,伊朗革命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巴基斯坦齊亞.哈克政權深受沙烏地阿拉伯瓦哈比教義影響,巴基斯坦伊斯蘭化過程中瓦哈比教義特徵引發了國內什葉派的不滿,從而加深了教派沖突。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國家,自然對巴基斯坦不滿。而且巴基斯坦與美國、沙特等國建立了廣泛的政治、經濟、軍事合作,這也使巴伊關系惡化。

八十年代發生的兩件大事對巴伊關系產生了影響,一是蘇聯入侵阿富汗;二是兩伊戰爭。

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反對蘇聯入侵阿富汗,因為蘇聯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會影響巴伊兩國的國家安全。但是兩國在是否直接同納吉布政權談判以及蘇聯撤軍條件等問題上存在分歧。伊朗八十年代與鄰國伊拉克進行了8年的戰爭,這牽制了伊朗大量的精力,使伊朗對外活動處於低谷。而巴基斯坦被西方國家當作抵抗蘇聯南下的屏障,國際社會援助阿富汗的物資都要經過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巴基斯坦這時也接受了國際社會的大量援助。這一時期,盡管巴基斯坦和伊朗存在分歧,但是還保持了較為密切的關系。

90年代,伊朗調整了對南亞過國家的政策,開始加強同印度的合作。印度是一個南亞大國,也是世界能源消費大國,而且國防基礎要比巴基斯坦雄厚,伊朗同印度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所以伊朗在尊重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利益關切的同時,積極發展與印度的政治、經濟合作,這引起巴基斯坦的不滿。事實證明,伊朗同印度的合作為伊朗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此後印度變成了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對象。

伊朗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問題上分歧也比較嚴重。伊朗在阿富汗抵抗蘇聯入侵時期就支持阿境內的什葉派武裝,在蘇聯撤軍以後,阿富汗遜尼派的普什圖人掌握國家政權,沙特和巴基斯坦支持阿富汗政權,引發伊朗的擔憂。美國和沙特在阿富汗實力的壯大會危及自己的國家安全,所以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內的什葉派力量加強自己在阿富汗的存在。在希克馬蒂亞爾競選失敗以後,巴基斯坦開始支持塔利班武裝,這也引起伊朗的不滿。

這一時期,伊朗和巴基斯坦關系沒有以前那麼密切了,兩國教派沖突、阿富汗問題、伊朗加強同印度的合作、巴基斯坦同沙特和美國的密切關系,這些都導致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間不再是密切的盟友關系,兩國變成了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

不過,近期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伊朗的處境非常不好,這也使伊朗不得不加強同周邊鄰國的合作,以化解美國的制裁。美國在反恐和阿富汗戰爭結束以後,巴基斯坦在美國的南亞戰略中的地位已經下降,美國削減了對巴基斯坦的軍事和經濟援助,加大對印度的扶持,這也使巴基斯坦對美國不滿。伊朗和巴基斯坦作為鄰國,還是有合作的現實需要。

『伍』 如何評價休·伊朗和他的「分享財富」計劃

想法挺好,實施起來一般。

休伊·朗HueyLong,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州長(1928)。1931~1935年任參議員。任州長期間提出了宏偉的公共工程計劃和福利法案,興修通往貧困地區的公路,建立免費醫院,實施教科書免費法等,在參議員任內提出分享財富計劃。由於被暗殺未能按計劃加入1936美國大選。

他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政治家。提出的Share_the_Wealth財富共享計劃在我看來有足夠的雄心和魄力對美國經濟制度有一次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他個人也是富有沖勁才幹與實踐精神,對他而言,財富共享絕不是一句空話。

他所設想美國,將是一個這樣的社會:私人財產不得超過500萬美元。任何人每年收入不得多於180萬美元,也不應少於2000美元(這是按照1930s的美元計算)。老年人有養老金,退伍軍人有補償金,廉價食品由農業調整局的剩餘農產品撥付。

孩子從幼兒園直到大學免費上學。每個家庭應得到6000美元房屋津貼,還要給一架收音機、一輛汽車和一部洗衣機。確保每個人有吃的、有穿的、有工作,每周的工作時間縮減到30個小時以內,每年工作不超過11個月。減少工時的目的是讓所有的人都有工作干,為所有人造出足夠的汽車、收音機、房子、學校和劇院,讓每個人過上舒適便利的生活,讓地上變為天堂。

『陸』 敘利亞和伊朗關系為啥這么好

一、在歷史上,敘利亞雖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他與俄羅斯和伊朗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伊朗之所以支援他,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都有同一個敵人,就是以色列
二、如果說近幾年哪幾個國家的國際新聞最多,我想敘利亞一定當仁不讓排在前幾名了。這幾年發生在敘利亞的戰爭可以說是非常的頻繁了,而且本來屬於敘利亞國內的戰爭現在已經演化到了許多大國參與其中的國際性的戰爭了。而在他們當中有一個國家一直在力挺敘利亞他就是伊朗,敘利亞和伊朗這倆毫無交點的平行線,是如何變成「鐵哥們兒」的?兄弟情深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敘伊兩國是從「兩伊戰爭」的時候關系開始逐漸變鐵的,當時伊朗和伊拉克可以說是在中東這塊土地上打的不亦樂乎,當時在伊朗最困難的時候敘利亞向他伸出了援手,當時的敘利亞可不是現在這樣內戰不斷。而是在上屆總統的努力下從貧困弱小的小國變成了在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大國。而且伊朗還以敘利亞為中介用石油向歐洲等其他國家購買武器彈葯。甚至還用石油從亞洲某國購買了禁止售賣的武器裝備。而且不僅提供了武器援助,還派兵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來牽制其部隊。可以說是從最大程度上援助了伊朗了。


而且兩國的友誼並沒有因為戰爭的結束而開始慢慢疏遠,在戰爭結束以後兩國又開始了進一步加深合作,共同促進了兩國的軍事和經濟發展,同時又聯合整備軍隊抵抗另外一個鄰居以色列。不過其實兩國的關系鐵也是有原因的,伊朗需要敘利亞的地理位置來抵擋中東其他國家的襲擾,而敘利亞同時也需要伊朗的支持來擺脫當前困境。


其實我認為敘利亞要想擺脫現在的困境還是需要那些插手他國內政的某些國家撤退,畢竟自己家的事他人的摻和只會越弄越亂。還是希望敘利亞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擺脫自己的困境。

『柒』 伊朗為什麼支持敘利亞

大家都知道伊朗的資源強大,軍事背景強大,工業服務業都發展的不錯。可是伊朗也是貧窮的國家。他的貧窮的原因大家一定瞭然於心,由於西方國家和美國的不斷制裁是的伊朗的經濟發展一直停滯不前,全國失業人口增加。失業率增加,人民生活在戰亂之中,人民過的不幸福。可是它有個不錯的夥伴,那就是敘利亞,在敘利亞戰爭期間,伊朗即便自己經濟不佳也一直在援助敘利亞,經濟、物資甚至還直接派出了軍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三個歷史原因。


第一,報答舊情;由於在兩伊戰爭中伊朗採取了冒進的方針政策,使得大多數的國家都對伊朗有種閃避的態度。可是仍然還是有西方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現在伊拉克的角度。此時一個援助之手不能忘記,它就是敘利亞,即使它是阿拉伯國家的一員,可是卻在兩伊戰爭給了伊朗雪中送炭。敘利亞通過在邊境牽制伊拉克給伊拉克造成防禦的壓力的方式幫助伊朗。同時伊朗在戰爭過程中運輸物資也是大多數都是敘利亞中轉。


第二,拉攏盟友;伊朗和敘利亞的主要宗教都是伊斯蘭教,其中伊朗以什葉派為主而敘利亞雖然以遜尼派為主,可是掌權的是什葉派人士。很早之前什葉、遜尼兩派便一直矛盾不斷,但是一些遜尼派國家正在投靠美國的事情對他們構成威脅。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是有相同的訴求的。只有共同合作才可以贏得雙贏。


第三,維護正統;阿薩德政權自執掌敘利亞大權以來就為敘利亞作出了諸多貢獻。在此政權上敘利亞專注於自身的國內建設,使得其從弱國變成地區性強國,國家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上發展。可是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干預,不顧全球和平給敘利亞帶來了戰亂。所以此刻,不僅僅是伊朗,還有其他國家應當盡自己的努力全力維護敘利亞的穩定。


除了歷史原因以外,還有一點就是,兩國唇亡齒寒,如果敘利亞政權被推翻,那麼下一個很有可能就是伊朗。

『捌』 羅斯福資料

初入政界

羅斯福身在律師事務所,心卻嚮往政界和海軍。三年後紐約州達切斯縣
的民主黨領袖動員他競選州參議員,他感到把握不大,但意外地獲勝了。1910
年,28 歲的羅斯福成了最年輕的州參議員,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上任不幾天,
他領導了一群民主黨人拒絕投票支持紐約市民主黨組織提名的國會參議員候
選人威廉·F·希漢(希漢在布法羅市雖有財有勢,但聲名狼藉。他因以巨款
援助過民主黨而在黨內有相當勢力)。羅斯福等堅持斗爭了十周之久,終於
迫使黨組織換下希漢。初出茅廬的羅斯福因此名聞全州,兩年後再次連任州
參議員。
1912 年威爾遜被推舉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斯福自告奮勇,積極為威
爾遜競選,他的政治才能引起人們注意。威爾遜大選獲勝後為酬謝羅斯福,
任命他為海軍部助理部長。從小酷愛大海的羅斯福終於如願以償。他辭去了
紐約州參議員,就任新職,時年 31 歲。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初,美國在威
爾遜領導下嚴守中立。後來,由於德國潛艇一再擊沉美國商船,美國群情激
憤,主張對德宣戰的輿論高漲,促使總統與國會批准擴大海軍的預算。當海
軍部長丹尼爾斯為威爾遜競選連任而奔走時.整個海軍部的擔子基本上落在
羅斯福肩上。1917 年 4 月 6 日,威爾遜對德宣戰。1918 年夏羅斯福奉命到歐
洲視察美國海軍基地,並與英、法等國研究聯合作戰問題。他在海軍部工作
時,干勁十足,表現出卓越的行政管理才能。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 1920 年美國又面臨總統選舉。詹姆斯·考
克斯和羅斯福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分別被提名為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
民主黨在此次大選中雖然敗於共和黨,但羅斯福卻成了全國聞名的政界人
物。

奮戰病魔

競選失敗後,羅斯福到馬里蘭州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並從事一些
實業活動,政治上一如既往,仍十分活躍。 1921 年 8 月,羅斯福在加拿大
新不倫瑞克省的康波貝盧島度假時,突然得了嚴重的脊髓灰白質炎(俗稱小
兒麻痹症)。他受到這個意外的打擊後不得不暫時停止政治活動,專心治病。
羅斯福頑強地同病魔斗爭,堅持在溫泉中游泳,以鍛煉腿部肌肉。他在治病
和苦練身體的同時,還繼續與政界保持密切的聯系,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並力
促民主黨內部的團結。
經過幾年的苦鬥,羅斯福的健康逐漸恢復,已能藉助拐杖行走。1928 年,
紐約州州長民主黨人史密斯接受了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他建議羅斯福出來競
選紐約州州長,以便加強民主黨人競選總統的聲勢。在史密斯的力勸以及親
朋的支持下,羅斯福接受了競選州長的提名。有人曾利用他的健康狀況來反

對他,羅斯福就坐著汽車到處發表競選演說,向選民顯示他仍然朝氣蓬勃,
而且在政治上已經更加成熟。史密斯竟選總統失敗,羅斯福卻以微弱多數當
選為州長。
羅斯福拄著拐杖就任紐約州長後,決心樹立自己的政治風格,他對紐約
州的行政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減輕了農業生產者的捐稅負擔,為
消費者提供更低廉的公用事業服務。他還建立了發展電力的專門機構,為開
發聖勞倫斯河的巨大資源打下基礎。這一切使他大得人心,在兩年後的州長
選舉中他以極大的優勢再次當選。在他當州長的第二任期內,經濟蕭條日趨
嚴重,他建立了美國最早的州救濟機構,推行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州辦的
社會救濟福利計劃。四年州長的工作以及他在任期內對共和黨控制的州議會
所作的備種斗爭,鍛煉了他的才幹,提高了他的聲望。
1928 年共和黨的胡佛當選為總統,胡佛上任不久,爆發了美國歷史上最
大的經濟危機,全國陷入了大蕭條,企業倒閉,生產停頓,經濟崩潰,失業
人數猛增,社會動盪不安。胡佛的信譽大降。 1932 年民主黨推舉羅斯福為
總統候選人,他滿懷信心地向選民提出了恢復經濟、實行改革的「新政」。
這個新的綱領既吸引了民主黨人,也吸引了許多箕和。黨人。羅斯福以相當
大的多數選票當選為第三十二任總統。

就任總統

1933 年 3 月 4 日,羅斯福正式就職。他在就職演說中允諾將迅速採取措
施對待危機,斷言美國一定能夠復興。他提醒人們「只有恐懼的心理才是我
們唯一應當恐懼的東西」,號召大家以毫不畏懼的態度,克服嚴重經濟危機
帶來的災難。
羅斯福不是經濟學家,但他善於用人,能接受各種新的建議。在他周圍,
除了內閣成員外,還有競選時為他出謀劃策的「智囊團」,以及各種專家、
教授。羅斯福首先著手解決人們最關心的實際問題。他的「新政」內容很廣,
大體可分為救濟、改革和復興三大部分,救濟是當務之急,復興是基本目的,
而要復興就必須改革,改革是達到復興的中心環節。
羅斯福上任三天後就著手整頓金融。他採取緊急措施,下令銀行一律停
業,以防擠兌。他宣布美元貶值,放棄金本位,禁止輸出金銀,由國家貸款
救濟破產銀行。經過整頓後,經營狀況不佳的銀行被淘汰,大多數銀行陸續
開業。然後他又提出由政府保證存款者的利益,以恢復存戶對銀行的信任,
防止新的擠兌風潮。這些措施對穩定人心起了較好的作用。緊接著,羅斯福
又向國會送交了一系列咨文,提出了構成早期「新政」的各項法案。
在救濟工作方面,羅斯福設立了聯邦緊急救濟署,由聯邦撥出大量救濟
金供各州使用。救濟的方式與過去不同,採用「以工代賑」的做法,如設立
民間水土保持工作隊,先後安排了一百多萬失業青年從事造林和防汛工作。
這種救濟方式,不傷害接受救濟者的自尊心,人們感到是在自食其力,不是
依賴救濟金,因而頗得人心。與此同時,他採用抵押貸款的方式給農民以救
濟。他把原有的農業信貸機構合並,組成農業信貸署。這一機構在兩年內延
長了全國 1/5 農場貸款的期限,使部分農業經營者免於破產。他還建立了住
房貸款協會,對部分住戶給予資助,使他們能贖回已抵押出去的住宅。除了
對個人進行貸款救濟外,還向大小企業提供貸款。從 1932 年至 1941 年,共

發放各種貸款 150 億美元,對解決眼前經濟困難起了一定作用。
「新政」在復興經濟方面採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過兩個法案。1933 年 6 月
通過的《全國產業復興法》旨在由政府控制和調節工業生產計劃、產品價格、
銷售市場、以及工人的工資標准和勞動時間、勞資關系等。根據這一法案,
設立了國家復興署。另一法案是《農業經濟調整法》,採取由政府撥款獎勵
和津貼的辦法,調整農業生產,幫助農場主渡過這次嚴重的農業危機。此外,
還針對當時出現的嚴重水土流失情況,頒布了水土保護及國內土地分配條
例,提倡水上保持和科學耕作以利生產。根據「新政」訂立的法規名目繁多,
有的收效不大,還有不少因最高法院判為「違憲」而不得不取消。因此恢復
經濟的目的並未完全達到。這使羅斯福轉而採取其他一些權宜辦法來支撐經
濟。到 1934 年秋,羅斯福的一整套措施已使經濟危機得到了某種程度的緩
和。
「新政」的重要手段是「改革」,羅斯福認為必須以改革求復興。他提
出了一系列使工農業逐步恢復的改革方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全國勞工關
系法》,規定僱主必須與工人集體談判,僱工有組織工會、同僱主集體談判
的權利。他還設立了國家勞工關系局來貫徹這項勞工關系法。
「新政」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制定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保險法,對失
業工人、殘廢者、貧苦的婦女和兒童實行救濟。為了救濟失業工人,設立了
公共事業振興署,以使他們獲得工作。同時還設立了田納西河流管理局,由
政府撥款興建巨大的水利工程,為貧困地區提供廉價電力以利於開發。其他
如取消禁酒規定,也起了活躍經濟和擴大就業的作用。國會還通過了保護投
資人的《證券如實登記法》以及建立了起到管製作用的證券交易委員會。1935
年政府實施了一項新的征稅辦法,對利潤高的公司和收入多的個人增加稅
收。
實質上,「新政」是一種應付危機的補救措施。它並不觸及資本主義制
度的基礎,但在大蕭條時期起了調節經濟的作用。特別是後來的國外戰爭促
進了美國的工業生產,使美國經濟有可能慢慢復甦。
羅斯福在執行「新政」的過程中,不斷受到保守派,特別是極右勢力的
反對和威脅,他們通過各種手段阻撓「新政」的實施,井把工作中的困難與
挫折歸咎於羅斯福,但他得到廣大人民、中小資本家以及統治集團的大多數
的支持,因而得以連選連任。

二次連任

1937 年初,羅斯福開始了他的第二次總統任期。這一時期,他 在工作
中遇到的阻力相當大,經濟恢復的效果也不十分顯著,而且出現了新的經濟
衰退,有些中產階級開始倒向共和黨。但羅斯福並不灰心,他設法延長和修
改以前的立法,使之進一步適用於一些新的領域。幾年中,水土保持工作有
所發展,在公共工程方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項目,包括建築住宅和清除
貧民窟,他在「新政」中的許多創舉,為以後歷屆政府所沿用。
羅斯福擔任總統以來。不僅在內政方面採取了許多卓有成效的行動,在
對外事務方面也有不少成就。他上任不久就改變美國十多年來無視蘇聯存在
的態度,承認了蘇聯政府。
二次大戰前,由於國會相當一部分議員的堅持,美國對外政策基本上保

持「中立」、表面上嚴然置身於國際糾紛與戰爭之外,實際上是對德、意、
日推行綏靖政策。1939 年 9 月德國入侵波蘭,二次大戰開始。美國政府頒布
禁止向任何交戰國運輸武器。這一做法,不利於英、法。但不久之後,羅斯
福召開國會特別會議,修改了中立法案,允許參戰國用「現購自運」辦法購
買美國軍火。由於當時英國可以利用地理上有利條件和海軍的優勢,在海上
攔截德國的運輸艦隊,因此這個新中立法案對英、法兩國有利。 1940 年 4
月希特勒發動「閃電」攻擊,佔領了西歐的許多國家,打敗英、法聯軍,迫
使英軍自歐洲大陸撤退。6 月法國貝當政府投降,德國空軍對倫敦進行大規
模轟炸,直接威脅英倫三島。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的侵略使形勢發展到了嚴重
關頭,損害了美國在歐洲的經濟利益與強國地位,威脅著美國的安全。這時
羅斯福開始重視防務准備,他首先採取了鞏固「後院」的措施, 1940 年 7
月於古巴哈瓦那召集泛美會議,通過決議並發表宣言,宣布美洲及其四周為
安全區,由美國海軍巡邏。8 月羅斯福與加拿大政府舉行會談,建立美加聯
防。1q40 年底,英國陷入困境,經濟桔據,軍火短缺,丘吉爾向美國告急。
羅斯福權衡局勢,認為德、意的勝利對美國十分不利,必須立即加緊援英。
但英國當時已無力購買軍火,羅斯福想出了「租借武器」的辦法。他於 1940
年底發表著名的「出借水龍帶」的談話。他說:「假如我的鄰居夫人,而我
家裡有一條澆花用的水龍帶,讓鄰居拿去就可以幫他滅火,我怎麼辦呢?總
不能在救火之前對他說,『朋友,這管子我花了 15 元,你得照價付錢。』那
么應該怎麼辦?我不要這 15 元,而要他在滅火以後還我水龍帶,就是這
樣……」支持羅斯福的人認為這樣很好,美國為了自己的民族利益必須援助
英國。反對他的人則大肆攻擊《租借法案》是要使美國人去「送命」,因為
他們覺得這些行動一定會使美國卷人戰爭。羅斯福動員輿論,批駁反對意見,
並對議員施加壓力,終於迫使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將 50 艘超齡驅逐艦
讓給英國,交換條件是美國取得大西洋英屬島嶼上的八個海空軍基地的 99
年無償使用權。之後,他又同意在財政上給英國援助。羅斯福後來還利用《租
借法案》支援了所有反法西斯盟國。《租借法案》的制訂與實施,標志著羅
斯福在反法西斯斗爭中邁出了一大步。當時雖然孤立主義勢力仍是不可忽視
的力量,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德、意法西斯對美國的威脅,接受了羅斯福的
援英、援蘇政策。

三次連任

1940 年又進行大選,在共和黨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的前夕,羅斯福任命以
「強硬派」著稱的共和黨人諾克斯為海軍部長,史汀生為陸軍部長。這一任
命不僅有利於積極備戰,而且使全國選民感到羅斯福能「捐棄黨派成見,使
政府具有兩黨合作色彩」。這步棋對共和黨人很為不利,黨內思想混亂。 1940
年的大選形勢因而大大有利於民主黨,羅斯福打破慣例,獲得第三次當選。
德國潛艇進行的海戰逐漸逼近美國東部海岸,羅斯福於 1940 年 7 月派出
海陸軍使團到英國進行「探索性」會談,研究美英在大西洋聯防問題。1941
年 3 月美國軍官再次訪英,迅即開始修建軍事基地,宣布擴大海上巡邏區。
羅斯福在進一步加強防務的同時,著手准備參戰。他在「爐邊談話」中表示
美國願意努力完成「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的任務。1941 年 6 月希特勒撕
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突然襲擊蘇聯,蘇聯人民奮起保衛祖國。羅斯福

派特使霍普金斯前往莫斯科,在確悉蘇聯能夠持久抵抗德國後,決定擴大《租
借法案》范圍,對蘇聯提供支援,宣布解除蘇聯和芬蘭戰爭期間蘇聯在美國
的 4000 萬美元存款的凍結,同意蘇在美購買物資。美蘇關系進一步好轉。
為使運往歐洲的軍火及物資不致在中途遭到德國潛艇擊沉,美國海軍采
取愈來愈積極的保護措施。事實上美國於 1941 年秋季在大西洋上對德國潛艇
不宣而戰。 1941 年 8 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的紐芬蘭島附近軍艦上舉
行海上會談,發表《大西洋憲章》,聲明必須摧毀希特勒納粹暴政和解除侵
略國武裝;並提議建立集體安全制度,保障世界和平。斯大林為推動國際反
法西斯聯盟的形成,發表聲明基本同意憲章的原則。 1941 年 9 月蘇美英三
國舉行莫斯科會議,簽訂了關於美英以武器和軍用物資供應蘇聯的第一個議
定書,宣告三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採取聯合行動,促成了國際反法西斯聯合
戰線的建立。

美日對峙

1937 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美國政府對日本一直採取妥協政策不限制
向日本出售軍用品和物資。1940 年 9 月日本和德、意訂立三國軍事同盟。日
本利用希特勒在歐洲的勝利,迅速採取行動在東亞擴大勢力,直接威脅美英
在這一地區的權益和戰略地位,致使美日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化。美國開
始時只想採取政治和經濟手段壓日本妥協,宣布凍結日在美資產,抽回美在
日投資,拒絕向日本提供作戰物資等。 1941 年 2 月在羅斯福建議下,美日
開始談判,由於日本帝國主義者野心極大,貪得無厭,談判未能取得進展。
但羅斯福並未放棄採用和平手段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的方針。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在作了周密准備後突然襲擊了夏威夷的珍珠港,停泊在港內的美國
太平洋艦隊幾乎損失殆盡,死傷 3000 多人,羅斯福的對日政策宣告破產。12
月 8 日美國人民在收音機旁聽到羅斯福說:「昨天, 1941 年 12 月 7 日,
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空軍事前策劃的突然
襲擊……」國會在 4 小時內通過了宣戰的決議。 12 月 8 日,美英正式對日
宣戰,隨後德、意向美宣戰。從此美國正式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為了集中力量作戰,羅斯福向國會內的保守派作了一些讓步,撤消了幾
個「新政」機關,以求得到他們對作戰的支持。他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說「新
政博士」已讓位給「求勝博士」。他建立了一系列戰時生產和動員機構,其
中最主要的有 1942 年 1 月建立的戰時生產局和 1943 年 5 月建立的戰時動員
局。保守派力圖將這些機構的部分控制權從總統手裡奪走,但由於羅斯福堅
決反對而未能得逞。
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立即對西太平洋和東南亞各國發動攻勢,在北起
阿留申群島,南至澳大利亞,西迄印度洋的漫長戰線上,與美國展開了戰斗。
直到1942年6月美軍挫敗日軍對中途島的襲擊並在爭奪瓜達康納爾的戰役獲
得勝利時,太平洋戰局才開始扭轉。在亞洲大陸上,羅斯福不斷向蔣介石領
導下的國民黨政府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無視中國廣大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
導下展開的抗日戰爭。羅斯福的這一政策在國際國內遭到了許多批評。

維護盟國的團結

美國正式參戰後,德意日使用各種手段製造矛盾,企圖分裂和削弱盟國。
羅斯福為了加強盟國之間的團結,不顧個人行動不便,多次長途跋涉,和盟
國領導人會晤。1941 年 12 月他同丘吉爾在華盛頓舉行會談。會議商定了共
同宣言。1942 年 1 月 1 日他同 2 個盟國一起簽署了這一宣言。宣言確定,
為了加強反侵略戰線,參加國應利用一切力量和資源同法西斯作戰,不得單
獨與敵國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他籌劃了美英聯軍從北非登陸、並於 1943
年 1 月與丘吉爾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通過了下一步的作戰計
劃,宣布要與德意侵略者作戰到底、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等原則。羅斯福
的這些外交活動,沉重打擊了德、意分化離間盟國的陰謀。至 1943 年 5 月,
美英聯軍完全控制了北非,迫使在當地的德、意軍隊投降。兩個月後,美英
軍隊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義大利內部發生政變,逮捕了墨索里尼,組
成新政權與盟國簽訂停戰協定。 1943 年 10 月義大利退出軸心國,軸心國
集團開始瓦解。
在蘇德戰場上, 1943 年 7 月蘇軍擊敗了希特勒的夏季攻勢,展開了全
線反攻。隨著反法西斯力量的不斷發展,羅斯福加強了對蘇合作。1943 年 10
月派國務卿赫爾前往莫斯科參加三國會議,提出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
(這就是後來成立的聯合國),並為召開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作了准備。
三國首腦會議的地點定在伊朗的德黑蘭。這個地點是斯大林提議的。羅斯福
表示為了聯合蘇聯戰勝希特勒,雖然德黑蘭離美國 6000 英里,但就是再遠十
倍他也樂意去同斯大林會晤。
德黑蘭會議前, 1943 年 11 月美英中首腦還舉行了開羅會議。12 月 1
日發表的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應無條件投降,日本強占的中國領土,其中包
括東北諸省。台灣和澎湖列島等應在戰後歸還中國,戰後朝鮮應該獨立等。
開羅會議後,羅斯福於 1943 年 11 月 28 日與丘吉爾立即赴德黑蘭與斯大
林會晤。會議期間蘇聯與美、英就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
爭論。英國一再重彈從巴爾干半島登陸的老調,企圖恢復並擴大英國在地中
海的勢力范圍,斯大林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他認為把盟國的力量分散在
地中海的其他戰役上是不明智的,要求發動跨越英吉利海峽的「霸王」行動,
另從法國南部發動攻擊進行牽制,指出紅軍的經驗是最好由兩個地方發動夾
攻。在領導人之間發生分歧後,羅斯福強調保持團結的必要。經過他從中積
極協調,最後一致同意了消滅德國武裝的各項計劃,並就東西南三方面進行
軍事行動的規模和時間取得協議。會議決定美英聯軍必須不遲於 1944 年 5
月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並保證三國在戰後和平建設方面共同合作。會議期
間羅斯福應斯大林的邀請。從美國駐伊朗代表團官邪遷入蘇聯大使館,和斯
大林就許多問題進行了多次探討,其中包括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會議最後
的氣氛比較和諧,發表了《德黑蘭宣言》,它的最後一段說:「我們懷著希
望和決心來到這里。我們作為事實上的朋友,精神上的朋友,和志同道合的
朋友而在這里分手。」德黑蘭會議後一個月,蘇軍在北、中、南三條戰線上
大舉反攻,對德軍進行毀滅性打擊。美、英的軍隊於 1944 年 6 月在法國西北
部諾曼底登陸。經過長期准備,第二戰線終於開辟。德軍遭到兩面夾攻,陷
入困境。

四次連任

1944 年羅斯福競選第四次連任總統,競選對手是紐約州州長托馬斯·杜
威。這時羅斯福由於工作繁重,身體欠佳。有人在競選中在他的健康問題上
大做文章。但他日以繼夜全力以赴的工作表現,使謠言破產,再一次取得了
競選的勝利。
1945 年 2 月,即羅斯福發表他的第四次就職演說後不久,遠離美國到克
里米亞的雅爾塔與斯大林、丘吉爾舉行會議。這次會議是在法西斯德國即將
崩潰、反法西斯陣營內部的矛盾日益暴露而美、英仍有求於蘇聯的情況下召
開的。會議又由羅斯福主持,發表了《克里米亞宣言》。三國首腦就擊潰德
國和處置戰後德國問題達成了一些協議。在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徹底拆除
它的一切軍事設施,納粹必須加以清除等方面,三國看法比較一致,但在有
關分割德國、德國賠償和法國在佔領德國中的地位等問題上,意見分歧較多。
最後經過磋商,原則上同意分割德國,並決定在倫敦成立一個分割委員會,
研究分割德國事宜。三國還同意法國參加對德佔領,成為盟國對德管制委員
會成員國。會議研究了建立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三國就聯合國中
表決權問題達成了某些妥協,同意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作為聯合國正式成員而
擁有表決權。會議同時發布了一項關於歐洲的宣言,確定歐洲各國人民有權
建立自己的政府。美國為了減少美軍對日作戰的傷亡,要求蘇聯在德軍投降
後參加對日戰爭。1945 年 2 月 11 日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秘密簽訂了雅
爾塔協定。根據這一協定,歐洲戰爭結束後兩三個月內,蘇聯對日宣戰,並
在戰後把日本所佔領的庫頁島南半部交還蘇聯,把千島群島交予蘇聯;美、
英同意維持外蒙古「現狀」;還撇開了作為一個聯盟成員的中國,確認蘇聯
在中國東北和旅順、大連享有一些特權。這是戰時美、英、蘇三國聯盟最重
要的一次會議,也是羅斯福主持的最後一次國際會議。
大戰期間,羅斯福一再強調盟國團結的重要。事實上,無論是美英之間
或美蘇之間都有尖銳的分歧,例如在對待「大英帝國」前途問題上,丘吉爾
表示他不願做「清算英帝國」的首相,羅斯福則想加強美國的地位,要求英
國不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排斥美國的經濟利益,為美國戰後擴大勢力范圍和
稱霸全球作準備,羅斯福堅持援蘇是因為他認識到蘇聯陸軍的頑強作戰,可
以減少美國軍隊的傷亡。盡管羅斯福有自己的打算,然而,他在反法西斯陣
線出現矛盾時尚能不讓盟國內部矛盾干擾對德、意、日作戰的基本目標,重
視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團結。在這一點上,羅斯福有遠見卓識並為反法西斯
斗爭作出了貢獻。

未捷先死 政績輝煌

由於長期緊張工作,克里米亞會議結束後,羅斯福的健康嚴重惡化。當
他回到美國時,已經衰弱到只能坐著發表演說。1945 年 4 月初,他到當年養
病的溫泉去休假。兩周後籌劃己久的聯合國會議即將於舊金山開幕。羅斯福
計劃親自出席,所以他一面休養一面在溫泉「小白宮」准備演說槁。不幸,
1945 年 4 月 12 日這位總統伏案工作時,突然患腦溢血與世長辭。終年 63 歲。
羅斯福逝世後,美國人民為失去一位傑出的總統而深感悲痛。世界人民
為失去一位反法西斯的堅強戰士而哀悼。各國領袖紛紛致電深切弔唁,1945
年 4 月 15 日在羅斯福的故鄉海德公園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羅斯福的靈
樞被安放在鮮花環繞的墓穴中。

羅斯福逝世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 5 月 8 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接著
日本也於 8 月 15 日無條件投降。羅斯福死後,副總統杜魯門隨即接任第三十
二任總統。
羅斯福是在美國最困難的時期登上政治舞台的。他為美國乃至世界面臨
的重大問題作了巨大的努力。羅斯福在就任總統的 12 年裡,突破了許多成
例,如擴大總統權力,實行「新政」,創立,總統個人外交的模式,與盟國
首腦進行多次磋商取得了有利於反法西斯斗爭的積極成果。美國著名新聞記
者傑拉爾德·約翰遜曾給羅斯福以這樣的評語:「他推翻的先例和他打碎的
舊結構比任何人都多。他對美國整個面貌的改變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羅斯福作為一個政治領袖,他經常通過輿論工具宣傳自己的主張,善於爭取
群眾的支持,如 1941 年,羅斯福在國情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言論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和免於恐懼的自由)的口號。從 1943 年開始,
他利用廣播發表一系列「爐邊談話」。羅斯福另一個獨到之處是他能設法使
持不同意見的幕僚在政府中共事,組成工作效率較高的政府領導班子,克服
重重障礙,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就。
1950 年哈佛大學教授就如何評價美國歷屆總統問題在該校著名歷史學
家中進行了一次調查。富·羅斯福被列為僅次於林肯和華盛頓的「美國第三
位最偉大的總統」。但丘吉爾聞訊後立即致函該校,說「就對世界歷史的影
響而言,富·羅斯福無疑是在美國居於首位的人」。

『玖』 波斯和伊朗是什麼關系伊朗人為什麼要把國家改名叫「伊朗」

很多人都不了解波斯和伊朗是什麼關系,接下來跟著我一起欣賞。

波斯古國,這是在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文明,不得不一到的一個文明。自居魯士大帝以後,波斯一度成為了歐亞地區最強大的帝國,在人類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不過這個古國如今的位置叫做伊朗,那麼為何現在使用伊朗這個名字呢?為何不使用原本的民族名字波斯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說起世界歷史,自然繞不開波斯這個國家。曾經這個國家也是橫跨歐亞非三個洲的國家,最強盛時期就是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此後又經歷了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法維王朝等眾多朝代,可以與我國相媲美。但是,現在的世界上,已經沒有這個國家了,在原先的地方只能找到「伊朗」,為什麼要換名字呢?

伊朗這個詞是從雅利安演化而來的。在遠古時代,雅利安人英勇善戰,有謀有略,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民族。後來,雅利安人先後分化了很多個種族,其中就包括了波斯人。波斯人逐漸強大起來,建立了波斯帝國。不過,波斯人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祖先,從來沒有忘記過「伊朗」這個古老的稱呼,而且在波斯人的史書中,我們可以發現波斯人的帝國被稱為伊朗人的帝國。

在希特勒上台以後,更是向這個國家的人民拋出了橄欖枝,他開始推崇雅利安人種的優越,他堅定的認為,屬於雅利安人種的波斯,可以和德國聯起手來,一起對抗強敵。所以當時波斯的公使館外交官,就向當時的波斯國王建議更改國名。這對於當時的伊朗來說,絕對是一箭雙雕的好事。從飽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躍成為全世界的優越人種,國王自然會欣然同意,人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同時又能獲得德國的援助,快速的恢復帝國往日的遼闊版圖。

『拾』 印巴在克什米爾起沖突,為什麼伊朗會聲援巴基斯坦

因為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屬於伊斯蘭國家。更因為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什葉派國家。而且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領土也相接壤。所以在歷史上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是非常親近的。而且巴基斯坦也得到過伊朗很多的軍事援助以及經濟援助。所以伊朗在這個時候聲援巴基斯坦也是很正常的。

不僅如此,這兩個國家關系友好的因素還有中國的身影。我們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而伊朗正好相反,所以巴基斯坦一直想要修建一條連接伊朗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這樣巴基斯坦可以一邊獲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一邊賺取不菲的過境費,所以出於經濟利益巴基斯坦也希望和伊朗加強合作關系。

閱讀全文

與伊朗援助哪個州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一張兩萬塊錢值多少 瀏覽:927
中國女籃現在在哪裡 瀏覽:400
中印邊界沖突是中國哪裡 瀏覽:73
菊花伊朗為什麼叫 瀏覽:659
德國到中國的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842
英國為什麼不能喝啤酒 瀏覽:284
印度紅茶怎麼挑選 瀏覽:241
援助伊朗物資上寫了什麼 瀏覽:287
什麼時候能從印尼回中國 瀏覽:506
印度的乞丐是怎麼樣的 瀏覽:51
一毛錢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809
疫情期間哪個國家給中國送口罩 瀏覽:601
越南皮質匡威鞋怎麼樣 瀏覽:695
5月份中國進口伊朗多少石油 瀏覽:706
印度大飯店怎麼吃飯的 瀏覽:324
中國現在修建的最大水電站是哪個 瀏覽:99
為什麼印度人炒菜用鋁鍋 瀏覽:73
英國王朝機票怎麼回國 瀏覽:172
越南哪裡有方便麵 瀏覽:91
中國哪個城市的初中最多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