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110艘軍艦交付了多少

伊朗110艘軍艦交付了多少

發布時間:2023-09-20 10:13:39

⑴ 伊朗戰爭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 兩伊戰爭--物資調配
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1]
編輯本段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 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編輯本段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 兩伊戰爭
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戰場上戴著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第三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編輯本段停戰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 兩伊戰爭
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編輯本段戰後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 殘酷的8年,兩伊戰爭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編輯本段啟示影響
(一)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葯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斗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准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准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斗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 死傷的士兵
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2]
編輯本段戰爭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⑵ 第一次海灣戰爭時伊拉克的裝備

薩達姆的最後王牌——伊拉克陸軍
T-62坦克

伊軍地面部隊中,真正稱得上精銳的是薩達姆的嫡系共和國衛隊。

戰爭是最好的老師。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重建了陸軍部隊,裁減員額,壓縮編制,將建設重點置於裝甲兵和機械化步兵方向。目前的伊拉克陸軍共有3個裝甲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另外大約有15-17個步兵師。這些部隊編成為5個集團軍,每個集團軍下轄至少1個機械化師/裝甲師和2—4個步兵師,能獨立執行特定的戰役任務。伊軍裝甲師由2個裝甲旅和1個機械化步兵旅組成,機械化師由2個機械化步兵旅、1個裝甲旅組成,步兵師則包括3個步兵旅和1個坦克營。每個師通常另有4個炮兵營的壓制火力。標準的機步師編制上有100-150輛坦克,坦克師有200-250輛坦克,人員在11000-14000人之間,主要使用T-54、T-55、T-62坦克以及BTR系列裝甲車。共和國衛隊員額雖只佔伊地面部隊的20%,但裝備普遍比一般的陸軍部隊好。伊軍700輛T-72M主戰坦克全部裝備共和國衛隊4個裝甲師,BMP-1/BMP-2步兵戰車也主要裝備共和國衛隊師。共和國衛隊師的主要支援火力是獨立炮兵旅,擁有法制GCT 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奧地利GHN-45 155毫米加榴炮等相對先進的裝備。

五花八門的主戰坦克

T-54坦克
伊拉克的多數坦克裝甲車輛是在兩伊戰爭期間購買的。那時,從蘇聯、法國、西德、義大利、巴西、波蘭、南非等數十個國家進口了超過200億美元的軍火,包括從蘇聯進口的數千輛T-54、T-55、T-62及T-72M,從羅馬尼亞進口了100餘輛M-77,從阿拉伯國家購買了少量PT-76水陸坦克。

海灣戰爭後,伊拉克約有半數的坦克裝甲車輛躲過了打擊。據統計,目前伊拉克共有2000餘輛坦克,包括T-72M、T-62、T-54/55和M-77。

海灣戰爭中被擊毀的伊軍T-72M主戰坦克

這些坦克中較先進的是T-72M主戰坦克。海灣戰爭中,伊軍T-72M由於彈葯落後、安全裝置隱患及糟糕的戰術素質,在美軍地面進攻前一敗塗地。但客觀講,T-72的大口徑主炮在地面對抗中有一定威力,若配有素質過硬的坦克手,在未來戰爭中仍可發揮應有的作用。

加裝裝甲板的伊軍T-55坦克

伊陸軍師還裝備有1500輛T-54/55系列坦克,這是典型的戰後第一代中型坦克,雖不能與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對抗,但不失作為伊步兵部隊的重要火力支援武器。由於技術水平和工業基礎的限制,伊拉克無法對T-54/55動大手術,因此改進重點放在裝甲上。伊軍T-54/55坦克大都安裝了附加鋼板,但沒有安裝國際流行的附加式反應裝甲。海灣戰爭中,美軍還曾繳獲過T-55改型,裝有1門俄制125毫米滑膛炮,採用自動裝彈機,乘員也減少到3人,但火控系統沒有任何改進,不具有行進間射擊能力。伊拉克還在T-54/55的底盤上安裝蘇式160毫米迫擊炮,用於攻堅和城鎮作戰。這種重型迫擊炮發射重達40千克的彈葯,威力近似於155毫米榴彈炮,在城市作戰中的作用類似二戰期間的突擊炮。

伊拉克還封存有2000輛以上舊式坦克,包括M47、「百人隊長」、「酋長」等英美系坦克,甚至還有二戰時期生產的T-34。這些舊式坦克無論是性能還是保養狀況,都無法與當今任何一款西方坦克抗衡,但它們至少還是有一定裝甲的火力平台,在地面戰爭中可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

英國「酋長」主戰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酋長」坦克。英國「酋長」主戰坦克於1967年服役,戰斗全重達55噸,前裝甲採用陶瓷—鋼復合裝甲,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復合裝甲的坦克之一。自1968年之後,伊拉克並沒有從英國進口任何坦克,但伊拉克1990年擁有的「酋長」卻多達300多輛。這些坦克從何而來?伊朗在巴列維王朝時期與英國關系密切,共從英國購買了700多輛」酋長」。兩伊戰爭中,半數以上的「酋長」是由於貿然推進、油料耗盡而被伊拉克繳獲的。「酋長」主戰坦克是「挑戰者」主戰坦克的前身,具有鮮明的英國風格:機動性較差,但火力強大,裝甲堅實,其主要武器為一門大威力L1lA5 120毫米線膛炮。如果保養得當,彈葯充足,「酋長」的戰鬥力不在T-72坦克之下。1997年,美軍偵察機在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一次大規模演習的坦克集群中發現了5-10輛「酋長」主戰坦克。如果現在這些「酋長」們還能開動,在未來戰場上與美軍M1A1甚至英軍 「挑戰者」-2較量,將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面。

伊拉克「酋長」坦克還有一個有趣插曲。海灣戰爭中,部分伊拉克」酋長」坦克參加了入侵科威特戰斗,隨後有三十多輛被聯軍繳獲。戰後,這些「酋長」作為伊拉克的戰爭賠償被送給了科威特。科威特也由此成為這批「酋長」的第4個使用國。幾經輾轉易手的「酋長」,折顯出20年來風雲變幻的波斯灣政治格局。

「三世同堂」的火炮

海灣戰爭中美軍繳獲的伊軍各型火炮

伊拉克一向重視炮兵部隊建設,伊拉克炮兵曾經在兩伊戰爭中以壓倒性優勢重創伊朗步兵部隊。伊軍裝備的各類壓制火炮曾多達上萬門,現在的火炮保有量仍在6000門以上。這些火炮按性能基本可分為三個檔次。

高檔火炮由少量奧地利GHN45榴彈炮、蘇制M46加農炮構成。這類火炮威力大,射程甚至比美軍現役火炮還遠,屬炮兵部隊的精華,但目前可用的數量不超過200門,其中進口的150門GHN45、從南非引進的少量G5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GHN45牽引式155毫米榴彈炮是加拿大火炮專家布爾的傑作,發射普通遠程彈時射程達30千米,發射底排增程彈時射程可達39千米,最大射速7發/分,急促射速3發/16秒,這些性能在七八十年代鶴立雞群,即使現在也非常優秀。海灣戰爭中,由於美軍裝備的M198牽引式榴彈炮射程不如GHN45,美軍地面部隊推進時總是提心吊膽,其炮兵連發射若干發炮彈後,都要立即轉移陣地,以防遭到部署在縱深地帶的伊炮兵還擊。一名炮兵軍官回憶道:「如果伊拉克炮兵訓練有素,我們很可能要吃大虧。」美軍目前的主力壓制火炮仍是當年的M198。

伊軍130毫米M46加農炮

伊拉克裝備的蘇制130毫米M46加農炮的知名度僅次於AK-47突擊步槍,戰後的大部分局部戰爭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M46的身管長達52倍口徑,彈丸初速930米/秒,最大射程27-32千米,使用新的底排增程彈射程可達38千米,是50年代射程最遠的野戰火炮。M46配用有蘇式火炮的獨門彈葯——殺傷榴霰彈。這種彈葯沒有爆炸性彈頭,依靠在發射葯筒內裝填的大量箭形霰彈殺傷近距離集團沖鋒的步兵,在300米距離上甚至可以將薄裝甲的裝甲車,如M113和「布雷德利」打成篩網。伊拉克的大部分130加農炮或毀於戰場,或被美軍繳獲。現在伊軍保留的蘇制130毫米M46加農炮不足50門。

蘇制122毫米D30榴彈炮

伊拉克炮兵的中堅則是蘇制122毫米D30榴彈炮及各國仿製品、152毫米D1榴彈炮等。這類牽引式火炮雖然射程較近,但彈丸威力大,使用年限不超過30年,精度好。海灣戰爭中,伊軍兩個步兵師和「尼布甲尼撒二世」共和國衛隊師的炮兵部隊,採用類似二戰日軍在太平洋島嶼作戰中的戰術,依靠幼發拉底河的谷地岩石峭壁,挖掘坑道以發揚直射火力,曾經給進攻中的美機步24師造成很大威脅,美軍不得不依靠反炮兵雷達和武裝直升機來對付這些難纏的目標。

伊軍炮兵中還有相當數量的古董級火炮,如二戰時期的美製75毫米M116榴彈炮、105毫米M101榴彈炮,蘇制57毫米反坦克炮、76毫米加農炮等,總數超過3000門,占伊軍火炮數量的一半以上。這些舊式火炮中最有特色的還數蘇制SU-100和ISU-122自行火炮。這些自行火炮當年又被稱為「強擊火炮」,用於支援步兵進攻。目前伊拉克民兵和預備役部隊中裝備的SU-100和ISU-122是上世紀50年代蘇聯向伊出口的,歷經多次戰爭,現在仍有大約50門保存下來。ISU-122和ISU-152曾是」虎」和「虎王」坦克的剋星,大口徑榴彈的沖擊波和爆轟效應能震壞敵坦克設備,甚至使坦克解體。伊拉克目前的主戰坦克,無論是T-72M還是T-62,使用伊拉克自製的穿甲彈,都很難擊穿美軍M1A2坦克的前裝甲,而用大口徑榴彈壓制或直瞄射擊,則足以破壞坦克的電子設備和精密儀器,可收到不錯的效果。

人員與後勤的困惑

從上面的介紹可見,伊拉克仍然擁有一支可以自衛的裝甲兵部隊,足以應付周邊第三世界國家對伊拉克領土發動的進攻或騷擾。雖然如此,戰爭和制裁的後果仍然是顯著的。

首先的問題是人員、裝備不足。海灣戰爭前,伊陸軍裝甲師滿編12100人,坦克245輛,步兵師編制為14100人和78輛坦克。戰後,大多數陸軍裝甲師只有7000-9000人,坦克數量不足100輛,很多人員由預備役徵召,戰斗素養也很成問題。即使精銳的共和國衛隊裝甲師也達不到滿編。4個裝甲師在滿編狀態下應裝備1320輛坦克,但目前只有700輛T-72M和幾十輛用於訓練的69式;每師人員在滿編狀態下應為11240人,目前只有8000-10000人。各種新裝備,尤其是重型武器系統,靠進口等途徑基本上無法獲得,伊軍裝甲兵只能依靠現有裝備想辦法。 現役裝備突出的問題是備件匱乏,彈葯老舊難以補充,致使許多裝甲武器系統無法使用。同時為了節約彈葯,部隊的訓練也受很大影響。通常彈葯的壽命在5-20年之間(具體要看裝葯、引信和發射葯的情況)。伊軍很多坦克、火炮彈葯是十多年以前生產的,已經接近或者超過這個時限。伊軍最老的彈葯應該是蘇聯提供的,因為蘇聯經常將庫存的原本已經老舊的彈葯以很低的價格提供給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早在十年前,這些彈葯就經常有20%-50%的失效比率。蘇軍自家在入侵阿富汗時使用的彈葯有不少也是20年以上的庫存彈葯,其啞彈比例經常在30%左右。過期的發射葯是另外一個問題,會使射擊精度變差。

伊軍繳獲的「酋長」坦克,則由於無法繼續獲得只有英國才能生產的零配件和120毫米彈葯,實際上面臨成為雞肋的境地。因此除了其中90多輛「酋長」被送給約旦外,其餘的大部分已經封存。

蘇聯自用的T-72坦克裝備精良

伊軍精銳的T-72M坦克的2A-46型125毫米坦克炮,火力強大。能夠自行生產的只有普通合金鋼彈芯的穿甲彈。2000米距離上只能穿透300-350毫米的鋼裝甲,且存速低精度差,不能與蘇軍自用的高密度彈芯長桿式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相比。好炮沒有好彈,伊拉克T-72M的戰鬥力因此大打折扣。

伊軍師炮兵的主力GHN45火炮也已經嚴重老化。GHN45的設計身管壽命是638發,伊軍的GHN45經過十多年的高強度使用,大部分炮管已被打「禿」。伊拉克1997年曾試圖再進口一批新炮管,但遭到奧地利拒絕。不過,伊拉克基於計劃經濟體制的軍事工業,其自力更生能力不可小視,伊拉克曾自行研製了1000毫米口徑、身管長達107米的超級大炮,射程達到數百千米。共和國衛隊和很多主力部隊的坦克備件一直得到優先供給,伊拉克80年代中期曾在蘇聯的幫助下建設了T-72M組裝廠,戰後由於蘇聯的零件供應停止,這個工廠隨即承擔了自行生產和維修T-72M坦克備件的任務。彈葯方面,伊拉克早在1987年就實現了火炮彈葯的自給,這些有關的彈葯和零件製造廠因此也成為近年美英對伊空襲中最主要的目標。

⑶ 伊朗目前的軍事實力是怎樣的具體!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⑷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⑸ 我國有武器出口嗎

中國武器出口一覽

FC-1梟龍殲擊機

FC-1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合作研製的一種新型戰機,巴基斯坦空軍將其稱為JF17,FC1已順利完成了試飛。最近出現的04號樣機,更是在採用了DSI進氣道,在氣動外型上有了不小改動,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出口型號:FC1(JF17)
主要出口國家:巴基斯坦

殲7型殲擊機

中國殲7戰斗機是仿自前蘇聯的MIG21,但卻比它的原型生命力更頑強,不光在中國空軍服役幾十年,而且還被大量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成為這些國家保衛領空的得力工具,並且獲得了這些國家的普遍好評。

出口型號:J7A J7B J7II J7M J7P JJ7
主要出口國家:伊拉克 伊朗 埃及 阿爾巴尼亞 美國 葉門

殲6型殲擊機

殲6戰機是中國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一種戰斗機。原型機是原蘇聯在五十年代初研製的米格19輕型戰斗機,我國在六十年代曾經向巴基斯坦出口過殲6,在印巴戰爭中殲6擊落了數架敵機,自損3架,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今天,我國的殲6已經逐漸退役,在國外服役的也已經快走到壽命的盡頭,但是人們不會忘記它曾經立下過的功勞。

出口型號:J6 JJ6
主要出口國家:巴基斯坦

K8型教練機

K8教練機是中國南昌飛機製造公司和巴基斯坦航空綜合公司聯合研製的串列雙座中級教練/輕型對地攻擊機。巴基斯坦航空綜合企業投資25%。K-8計劃用於全程中級飛行訓練,外部部分初級和高級飛行訓練,亦能執行輕型對地攻擊任務。對K8感興趣的不止巴基斯坦一家,目前中國已向埃及出口了K8生產線,第八十架埃及產K8業已經順利下線,此外其他一些小國也有意向購買K8。

出口型號:K8
主要出口國家:巴基斯坦 埃及

初教6型教練機

初教-6由南昌飛機製造公司研製,62年1月定型並生產5架原型機,半年後批量生產。初教-6長期服役於我國空軍及地方航校,至今仍然是我國初級教練機的主力。由於性能可靠,堅固耐用並且造型非常有二戰的感覺,初教6得到了國外很多飛行愛好者的青睞,如今,有不少二手的初教6正飛翔在異國的天空。

出口型號:CJ6
主要出口國家:阿爾巴尼亞 孟加拉 柬埔寨 朝鮮 坦尚尼亞 美國

強5型強擊機

強5型強擊機是中國在前蘇聯MIG19戰斗機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至今仍然在我軍服役。強5是一種優秀的強擊機,除在國內使用之外,也被出口到一些友好國家,在軍事演習上它擊敗過多種國外戰機,在一些國家還多次經受了戰火的洗禮。

出口型號:A5C(Q5III)
主要出口國家:巴基斯坦 孟加拉國 緬甸

轟6型轟炸機

轟-6轟炸機,原型為前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是前蘇聯長期使用的一種優秀轟炸機。1959年,我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轟6D是能掛載反艦導彈的一種改進型,對海攻擊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我國在80年代時曾經向伊拉克出口過此型轟炸機。

出口型號:H-6DII
主要出口國家:伊拉克

江湖級護衛艦

江湖級是上海滬東和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我國海軍第一代導彈護衛艦,於七十年代中期開始服役。「江湖」級的改進型F-18是一種在造價便宜的艦體上裝備火炮、反艦導彈和防空炮的輕型護衛艦,其最大特點是性能價格比高、維護簡便,1988年泰國決定向中國定購此型軍艦,並於1991年接艦,多年來的使用情況讓泰國海軍對此型艦評價頗高。

出口型號:053HT(F18) 053HE
主要出口國家:泰國 埃及 孟加拉國

「納來頌恩」級

1991年,泰國海軍向中華造船廠訂購了2艘全新設計的F-25T「納來頌恩」級(F-25T NARESUAN CLASS)護衛艦,與「昭披耶」級(「江湖III」級)不同的是,「納來頌恩」級艦上主要裝備西方的探測設備和武器,但它仍舊不失為一種物美價廉的武器。

出口型號:F-25T(納來頌恩)
主要出口國家:泰國

勝利級港口巡邏艇

「勝利」級高速港口巡邏艇主船體為鋼質,上層建築為鋁合金材質,按法國 BV 船級社規范設計建造,適航於沿海航區。現已交付伊軍,主要用於在美軍指導下培訓伊軍和進行港口安全巡邏。

出口型號:勝利級
主要出口國家:伊拉克

中國貓級導彈艇

中國貓級導彈艇是一種小型導彈快艇,該型艇採用雙體艇殼,最大航速約為50節,主要武器是兩座雙聯裝C-701改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伊朗海軍是它主要的買家。

出口型號:C14(西方代號-中國貓)
主要出口國家:伊朗

河谷級導彈艇

「河谷」級(024型)小型導彈艇,從原蘇聯的「蚊」式改進而來,有較好的快速性與耐波力。1966年4月開工,8月下水,12月服役,命名為66型小型導彈艇。1980年至1982年,701所與海軍4805廠將4枚C-801型多用途導彈改裝到一艘024艇上,攻擊力大大加強,亞非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都有購買。

出口型號:024E 024G P29B
主要出口國家:伊朗 埃及 孟加拉國 巴基斯坦

R級潛艇

「R」級常規動力潛艇(033型),是前蘇聯613型的改進型,是根據「二四協定」,前蘇聯向中國有償轉讓,由中國進行仿製的。是中國生產批量最大的一型潛艇,同時也是中國出口的唯一一種潛艇。

出口型號:033
主要出口國家:埃及 朝鮮

上海級巡邏艇

上海級(062)高速護衛艇於1962年服役,先後建造了多種改型,現已部分退役。上海級快艇一共外銷了一百多艘,其中以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海軍為主,其中羅馬尼亞也獲得生產許可,並自行建造了25艘。

出口型號:062
主要出口國家:孟加拉國 緬甸 朝鮮 越南 巴基斯坦 羅馬尼亞

海南級獵潛艇

海南級獵潛艇是在蘇聯轉讓的部分6641型艇的圖紙基礎上,由701所設計。建造數量達到了100餘艘。並出口到埃及,緬甸等國。

出口型號:037I 037IS
主要出口國家:緬甸 孟加拉國 埃及 斯里蘭卡

59式坦克

59式主戰坦克是基於原蘇聯T-54A坦克的仿製品。在1956年中國獲得了T-54A的技術資料和樣品。1958年12月,第一輛用蘇聯零件組裝的中國造T-54A開下了流水線。59式是中國生產數量最多的一型坦克,在當時來說也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坦克,出口到了很多第三世界國家。

出口型號:59-2 59-125mm炮型
主要出口國家:阿爾巴尼亞 伊朗 伊拉克 剛果 柬浦寨 朝鮮
巴基斯坦 越南

69式坦克

69式坦克是在59式坦克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1965年生產出樣車,1974年設計定型。69式的出口量也比較大,在一些地區性的沖突中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出口型號:69-II 69-S 69IIAP
主要出口國家:伊拉克 泰國 巴基斯坦 伊朗 朝鮮 越南 剛果 蘇丹
沙特 阿爾巴尼亞 柬浦寨 坦尚尼亞

85式坦克

中國85式坦克是在80II式坦克的基礎上更換了動力裝置和炮塔而成的一種新型主戰坦克,目前最新的改進型在國內稱為96式,巴基斯坦曾經從中國進口過85式坦克。

出口型號:85 85IIAP
主要出口國家:巴基斯坦

63式水陸坦克

63式水陸兩用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1958年10月開始設計,於196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並交部隊試用,目前在我軍裝備的最新型號是更換了炮塔的63A。該型坦克曾向緬甸等國家出口過。

出口型號:T63
主要出口國家:緬甸

86式步兵戰車

86式步兵戰車(也稱WZ-501)是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蘇聯BMP-1步兵戰車的基礎上仿製的,1986年4月設計定型,1992年開始批量生產。該車主要用於協同坦克作戰,也可獨立進行作戰任務。

出口型號:WZ501
主要出口國家:伊朗 伊拉克 緬甸 斯里蘭卡

85式裝甲車

中國85式是從63式改進而來的一種履帶式裝甲車,該車族共有十幾種不同的改型。此型車在80年代曾向泰國出口過幾百輛,並在後來的使用中獲得了泰國陸軍的良好評價。

出口型號:YW531H
主要出口國家:泰國 緬甸

63式裝甲車

該車從1958年開始研製,1963年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主要用於輸送步兵協同坦克作戰,進入80年代以來,迅速發展成為擁有30多種車型的履帶式裝甲車族。現仍繼續生產及裝備,並出口國外。

出口型號:YW531
主要出口國家:伊朗

63式107MM火箭炮

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於1961年研製,1963年設計定型並投入批量生產,大量裝備部隊。63式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等一系列特點,是一種游擊戰利器,曾經出口多個國家,在國外又被大量仿製,是中國出口的武器中最有名的之一,被譽為「炮中AK47」。

出口型號:63
主要出口國家:阿富汗 伊朗 緬甸 朝鮮

PLZ45式155MM自行加榴炮

PLZ45是根據世界155毫米自行火炮的發展趨勢,參照西方155毫米自行火炮的發展目標進行研製的,其總體性能與美國M109A6、德國PzH2000和英國AS90相當,火力性能優於美國M109A6和英國AS90。海灣戰爭之後科威特向我國定購過??威特

56式沖鋒槍

56式沖鋒槍是仿製自蘇聯AK-47型7.62mm突擊步槍,在1956年生產定型。除列裝我國軍隊以外,也也廣泛地出口至其他第三世界國家,被稱為中國AK,同時,中國AK在美國的民間市場上也以其性能可靠、價格便宜而很受歡迎。

出口型號:56-1,56-2
主要出口國家:越南 伊朗 伊拉克 美國

海鷹系列反艦導彈

「海鷹」反艦導彈是中國從前蘇聯冥河式導彈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一種早期反艦導彈,盡管現在已經過時,但在當時卻是一種價格便宜又有威懾力的對海打擊武器,除在我軍部隊中服役之外,還出口到了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伊拉克就進口了不少海鷹導彈並在實戰中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戰果。隨著2003年伊拉克被美軍攻佔,一部分殘余的海鷹落入了美軍手裡,一代名彈落得如此下場,實在可惜。

出口型號:HY-2
主要出口國家:伊拉克 朝鮮 伊朗

C801反艦導彈

外界第一次了解C801是在1984年的國慶閱兵大典上,當時這種外型酷似飛魚的導彈一亮相就引起了世人的注意。隨著資料的逐步被公開,人們才知道這種導彈並非仿自國外產品,而是中國自行研製,但其性能絲毫不比同類型的國外產品差。90年代,中國的C801開始出口。

出口型號:C801 C802
主要出口國家:伊朗 泰國 朝鮮 阿爾及利亞

紅旗2型防空導彈

紅旗1號防空導彈是中國根據前蘇聯SA-2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仿製的半固定式中高空、中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之後在它的基礎上又改進成了紅旗2型。紅旗2型是中國產量最大的一種導彈,直到今天仍在服役,並且由於曾經擊落大名鼎鼎的U2偵察機而聞名於世,中國曾經向朝鮮等國出口過這種導彈。

出口型號:HQ-2
主要出口國家:越南 伊朗 伊拉克 美國

⑹ 如何看待伊朗宣稱剛剛接收112艘軍艦呢

伊朗海軍接收112艘快艇,實力提升不少

本次交付的112艘快艇中,大部分為新設計建造的,這些小型快艇橫截面小、隱身能力強,速度快,最高航速可達92節,比美國海軍的瀕海戰斗快得多了。伊朗海軍規模不小,但缺乏大型水面艦艇,此前一直依靠導彈快艇、微型潛艇之類的小型裝備支撐,並且保有量巨大!此次112艘新型快艇的加入,無疑會對伊朗海軍實力帶來提升。

伊朗海軍此前就擁有數百艘導彈快艇,此次增加112艘後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旦戰爭爆發,這些導彈快艇中的極少部分突破防禦圈,就可以對美軍艦隊造成致命一擊!這種不對稱戰爭,在地型獨特的波斯灣海域,反而是最為有效的,這也是美國海軍在波斯灣最大的忌憚。

⑺ 怎麼看,伊朗革命衛隊收到了110艘新軍艦呢

據《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5月28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天接受了110艘新的艦艇,並警告美國不要在海灣地區部署海軍作戰力量。

《阿拉伯新聞報》援引伊朗國家電視台的報道稱,這些新交付的艦艇包括Ashura級快艇、Zolfaghar級海岸巡邏艇和Taregh級輕型潛艇。從現場畫面看,還有一架小型的地效飛行器。

▲伊朗進行快艇打航母演習,其實就是看著唬人而已

閱讀全文

與伊朗110艘軍艦交付了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越南歌好聽的 瀏覽:388
越南古井酒多少錢 瀏覽:237
印度哪些地方有暴雨 瀏覽:58
印尼疫情主要出現在哪裡 瀏覽:473
中國的護照如何在越南辦理 瀏覽:382
英國人算數為什麼要畫線 瀏覽:783
英國革命的後果是什麼 瀏覽:745
南京到越南有多少公里 瀏覽:27
中國養殖貂的上市公司是哪個 瀏覽:258
衣服上有印尼怎麼處理 瀏覽:19
印尼舞蹈叫什麼地方 瀏覽:654
伊朗擊沉航母有什麼後果 瀏覽:758
印尼鹽倉煙多少錢 瀏覽:149
出口到義大利是什麼產地證 瀏覽:481
印度的白內障是什麼 瀏覽:37
義大利都靈電話號碼前加什麼數字 瀏覽:942
印尼的臟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1
6厘米印尼虎喂什麼長得快 瀏覽:193
中國有多少女死形九 瀏覽:53
從英國到希臘有多少人 瀏覽: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