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斯國指哪個國家與唐朝的關系如何
波斯,即今伊朗,是西方大國,西漢時稱為安息。貞觀七年(633),大食(阿拉伯)入侵波斯,波斯戰敗,國王伊嗣候逃亡。貞觀二十一年,伊嗣候遣使來朝,請求援助。因道路遙遠,唐太宗不允許出兵。伊嗣候死,子卑路斯逃亡到吐火羅,又遣使來求救,唐高宗仍因路遠不允許出兵。大食兵退,吐火羅護送卑路斯返國。龍朔元年(661),卑路斯奏稱屢被大食侵擾,請唐援救,唐高宗置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為都督,算是表示了援救。事實上波斯土地已被大食佔領,都督府只是個空名。咸亨年間(670~674),卑路斯入朝,客死在長安。波斯的余部,對唐朝頗有好感,玄宗時十餘次來唐貢獻方物,直到唐代宗時還有用波斯名義來朝貢的,不少波斯人(主要是商人)在唐朝居住做生意。
『貳』 波斯都督府被廢後,唐朝對伊朗還有影響力嗎
波斯都督府被滅了之後,唐朝對伊朗還有影響力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唐朝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王朝,唐朝的強大不僅僅是體現在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等領域,還包括其他方面。波斯都督府對於唐朝來說,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這也是唐朝對波斯以及西域宣誓一種大唐風范的象徵而已。
唐朝也非常崇拜當時身處於中原的儒家文化,所以唐朝沒有出兵攻打。但是當時的伊朗仍然被唐朝所深刻地影響著,唐朝在這一件事情上不僅沒有丟失顏面,還展現出了大國風范,令伊朗人民更加崇拜唐朝。
『叄』 現在的伊朗人是如何看待古波斯歷史和古代的
帶著民族自豪感
伊朗人普遍反感被稱為阿拉伯人,他們自稱波斯人的後代,認為波斯文明比阿拉伯文明更久遠
『肆』 波斯帝國在幾千年裡都經歷了什麼伊朗在二戰當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起源,其次就是古羅馬帝國,最後才輪到如今西歐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長達數年前的文明進化史當中,有這么一個國家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歐洲,坐看這一代代文明的興衰,自己卻一直屹立不倒,這個國家就是波斯。
"波斯"這個名稱其實是古希臘人給起的,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伊朗人。伊朗這個詞就是雅利安的意思,由於納粹的關系,雅利安成了一個反面詞。於是,大家用伊朗來稱呼這個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波斯人就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他們的主要敵人是亞述人,兩千多年來征戰不休。直到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終於把波斯統一起來,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這就是古希臘稱呼的第一個波斯帝國。
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是被波斯帝國征服的。古希臘面對波斯帝國時,也只能勉強自保。在大部分時間內,很多古希臘城邦不得不對波斯臣服,才能換取平安。
從文明進化程度來看,波斯帝國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中華文明還處在部落聯盟時,他們已經有了統一的帝國。在鐵器、騎兵等方面,波斯人都領先於其他文明。
但是,這種領先是暫時的,馬其頓崛起後,不但征服了波斯,還使其淪為落後和野蠻的象徵。西漢開辟絲綢之路後,波斯成了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從中獲取了巨大的財富。
唐朝時,波斯薩珊王朝遭滅國危機,繼承人卑路斯不遠萬里到唐朝求助,太宗婉拒,為安慰卑路斯,太宗在中亞(今阿富汗)設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為都督,次年冊封為波斯王,五年後卑路斯在長安去世。
中國有二十四史,波斯歷史的繁雜一點也不亞於中國。外來征服者和本土強權輪流統治這片高原,不斷上演著改朝換代的劇目。直到阿拉伯人把這里伊斯蘭化,最後由奧斯曼把伊朗帶入了近代社會。
俄國和英國對波斯有野心,從18世紀開始,直到二戰前,兩個列強蠶食了波斯的一部分領土,並各自在這里培養自己的勢力范圍。在一次大戰中,統治波斯的卡扎爾王朝非常軟弱,引起社會各階層的極大不滿。
1925年,英國人支持的軍官禮薩·汗推翻原來的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1935年,禮薩·汗正式將國名改為伊朗。巴列維王朝是親英國的,世俗化程度很高,超過現代的很多伊斯蘭國家。
幾千年來,波斯一直站在歐洲文明的對立面,是野蠻的對象。用伊朗這個本名,就是為了與波斯切割,有利於融入國際社會。另一方面,當時歐洲盛行種族優越論,雅利安人種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而雅利安原本就發源於伊朗高原,用這個名字,更有利於與德國搞好關系。
既然巴列維王朝是親英國的,為什麼又要和納粹走近呢?原因也簡單,巴列維想發展本國的經濟和軍事,擺脫列強的干涉。而英國雖然扶植過伊朗,但並不願意看到伊朗的強大。
納粹便利用這種矛盾,給予伊朗大量的援助。這樣一來,納粹可以得到伊朗的石油供應,更重要的是削弱英國在伊朗的影響力。如果能夠把伊朗拉上納粹戰車,那是最理想的。
禮薩·汗認為伊朗和德國都是高貴的雅利安人,如果能得到德國的支持,伊朗就有可能重新變成世界強國。可是,伊朗位於英屬印度和蘇聯之間,英蘇兩國怎麼能容忍伊朗變成自己的敵國?
在這樣的矛盾下,伊朗迎來了二次大戰。在大多數的印象里,伊朗似乎並沒有參加二戰,可事實上,英蘇兩國對伊朗發動過軍事打擊,以防止伊朗倒向德國。只是軍事行動僅用了四天,幾乎沒有引起世界的注意。
1941年8月5日,蘇聯紅軍進入伊朗北部。與此同時,英聯邦軍隊出兵佔領伊朗南部。8月25日至28日,英軍輕松粉碎了伊朗軍隊的抵抗,禮薩·汗辛辛苦苦建立的幾十萬軍隊毫無戰鬥力。國王不得不宣布退位,把王位交給兒子巴列維。伊朗徹底倒向盟國,與納粹斷絕了關系。
這才有了後面的德黑蘭會議,也算是伊朗對二戰作出的主要貢獻之一。另一方面,美英的援助物資,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伊朗運到蘇聯的,對蘇聯堅持抗德戰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戰後,巴列維王朝與美英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伊朗從此成為美國的死敵。這也是美國幾十年來,不停攫取伊朗石油利益,不顧伊朗人民利益和呼聲的政策所造成的。這種單方面得利的外交政策,應該引起好好的反省。
『伍』 鄭和為什麼會被伊朗人看作是「波斯民族的英雄」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是我們小學五年級就學過的一篇文章,根據歷史記載,鄭和在1405年後的28年期間,一共下過西洋7次,周遊了30多個國家。歷史上也把它稱為鄭和7次下西洋,不僅是我們中國人對鄭和稱贊有加,連伊朗人都把鄭和當作波斯民族的英雄。其原因就是鄭和的祖上據傳聞說是波斯族的人。
三、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綜上所述,之所以鄭和會被伊朗人認為是波斯的民族英雄,其原因就是鄭和是波斯的後人,而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原和國外的貿易發展,促進國外的經濟發展,所以他被稱為民族英雄。
『陸』 唐朝當時的繁華景象是什麼樣的
一個例子就夠了:波斯都督府 。公元661年唐朝在波斯疾陵城(今天伊朗扎博勒)設立波斯都督府,任命波斯王子(!)俾路斯為都督,名義上統轄當時剛被大食(阿拉伯帝國)滅亡的薩珊波斯,幫助其抵抗和復國。有人據此斷言,伊朗自古以來就是。。雖然並沒有實際統治過整個波斯,但足以證明唐朝勢力范圍已經跨越萬里沙漠/雪山/草原,擴展到整個中亞。在這么廣闊的土地上,到處散布著唐朝的羈縻州和藩屬國,商旅、使者和軍隊可以暢通無阻,唐朝的影響力已經無遠弗屆。萬里之外,遠在長安的唐朝干涉波斯和阿拉伯內政,就問你怕不怕?唐朝的勢力范圍到達中亞、阿富汗、伊朗,試問還有誰能做到?更了不起的是這還是在公元7世紀極為落後的交通通訊條件下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