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被殺害的伊朗「關鍵將軍」,他的繼任者到底是什麼來頭
這個人就是伊斯梅爾卡尼,他是大家心目中最傑出的指揮官,卡尼是一個軍事管理奇才,他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加入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這只是他的開始,他曾在伊朗不同師服役,經過好幾年他成為了NASR-5師師長。從一個小兵一步步成長為一個部隊的管理層。可見他是一個管理人才也是一個高級指揮官。
卡尼一直堅定的站在反美的陣營中從來沒有改變過,伊朗的人民都知道伊斯梅爾卡尼將軍一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直是‘聖城旅’最傑出的指揮官,這么多年他的忠心從來沒有改變過一直和蘇萊馬尼一起為國效忠。他一直堅定自己的內心對於國際形式也有自己獨特的分析,有著一腔熱血也要有規避風險的能力,卡尼是個全才才能從一個剛入部隊的普通士兵逐漸成為師長
⑵ 為什麼伊朗會在伊土邊境發動軍演
伊朗在伊土邊境發動軍演的意圖昭然若揭:警告土耳其,以軍事力量逼迫土耳其不要對敘利亞北部動武,否則伊朗也會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來維護地區利益,如果土耳其依舊執迷不悟對敘利亞和伊拉克邊境發動襲擊,伊朗必會挺身而出。
敘利亞的「民主力量」指揮官巴尼也表示,隨著美國撤軍,敘利亞正在考慮和伊朗、俄羅斯聯手應對土耳其的入侵,而普京也隨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呼籲各方停止行動,不要破壞敘利亞的和平進程。顯然,敘利亞得到了俄羅斯和伊朗的有力支持,土耳其如果堅持要對敘利亞北部動武,或許會面臨三國力量的聯手打壓。
⑶ 伊朗少將在伊拉克遇襲身亡,遇刺「聖城旅」將軍為何成為美國目標
之所以美國會不顧國際社會的意見和輿論,悍然對伊朗軍隊進行襲擊。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伊朗國內最精銳的部隊非聖城旅莫屬。其次就是伊朗對這支部隊也非常的其中,所有先進裝備優先進行裝備。最後就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伊朗的蘇萊曼尼少將,其指揮能力非常強大。
最後就是因為蘇萊曼尼的指揮能力了。對於美國和以色列來說,蘇萊曼尼已經是一塊心頭病了。他不僅僅是聖城旅的旅長,還是伊朗情報機構的領導者,其一手策劃了大量輕松獲勝的戰役。是公認的伊朗部隊中指揮領導能力最強悍的將軍。而且美國和以色列都在其手中吃過大虧,而且蘇萊曼尼還奇跡般的躲過了許多次西方國家針對他進行的刺殺行動。
⑷ 伊拉克明明是受美國控制,那伊朗究竟是如何在伊拉克做大做強的
伊拉克從海灣戰爭之後,就被美國徹底佔領。所以對於伊拉克來說,美國對其的控制還是非常嚴格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美軍日夜進行巡邏,對反美武裝和恐怖分子進行打擊。但是伊朗卻成為了一個特例,伊朗卻在伊拉克做大做強。
之所以伊朗能夠做成這樣,筆者認為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雙方有一個共同敵人,那就是美國。其次伊朗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位置非常近,伊朗想在伊拉克獲得一定的利益,自然就將觸手深入了伊拉克境內。
最後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伊拉克被美軍摧毀之後,伊朗也想從這個昔日的老對手手中分一杯羹,獲取部分利益。自然伊朗就在伊拉克做大了。
⑸ 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在伊拉克身亡,他是如何去世的
遇到襲擊去世的伊朗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名字叫做沙赫丹。上一位被刺殺的人是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執行任務的是美軍的無人機。關於這次襲擊,伊朗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動靜。信息還是伊拉克率先發出的。而俄羅斯媒體也報道了此事,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麼伊朗可謂是傷筋動骨了。先是核物理學家被刺殺,然後又是革命衛隊高級指揮官被刺殺。損失很大。
而且就美國目前的能力,打擊伊朗比較困難。對於伊朗來說,打輸了不丟人,大不了去山裡面打游擊,搞各種各樣的自殺式襲擊。而對於美國來說,如果打輸了,不僅丟人,還會讓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全球霸權出現問題。美國的盟友之所以傾向於美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實力問題。但是明著搶不行,那麼美國乾脆選擇暗度陳倉。通過刺殺,暗殺等方式攪亂伊朗國內局勢。畢竟這些活都是CIA最擅長的。
⑹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伊拉克是怎樣組建的共和國衛隊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千米,長約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簽訂了《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 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海珊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共和國衛隊成立於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後的1968年,其主要任務是保衛總統及高級領導人的安全。兩伊戰爭前,這支部隊僅有1個師的編制,下轄3個旅。1986年初發展為7個旅,兩年後改編成6個師28個旅。衛隊的主要裝備有500多輛T-72坦克、BMP裝甲戰車、法制自行榴彈炮和GHN-45牽引式榴彈炮,以及蘇制地對空導彈、高射炮和武裝直升機等。 衛隊的成員大多來自薩達姆總統的家鄉提克里特,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絕大多數是復興社會黨黨員,年齡都在30歲以下。衛隊司令是薩達姆的次子庫賽。 這支部隊在兩伊戰爭中經常赴前線執行緊急使命,並在保衛巴士拉等重大戰役中屢建戰功。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伊軍遭到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狂轟濫炸,元氣大傷,衛隊也遭受重大損失。海灣戰爭後,伊拉克遭受長期的制裁和武器禁運,軍隊裝備無法更新,但衛隊的裝備與其他部隊相比尚屬精良,目前仍是保衛薩達姆等高級領導人及巴格達安全的主要力量。 編輯本段部隊構成共和國衛隊是伊拉克軍隊中最精銳的王牌部隊,總兵力約14萬人。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編制裝甲師2個,即漢謨拉比裝甲師和麥地那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5個,即塔瓦卡爾那師、尼布查德尼扎爾師、阿德南師、巴格達師和總統警衛師;另編制1個補給師。共和國衛隊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軍總參謀長尼扎爾·哈茲拉吉擔任。這支部隊駐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總統府為中心的巴格達城內。後由薩達姆的兒子擔任共和國衛隊的司令官。 在共和國特別衛隊內部,根據職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隊、機動防護部隊、特種部隊和快速反應部隊四大部分。根據在保衛薩達姆時離薩達姆的距離的遠近又可以分成一線、二線和三線防衛部隊。一線部隊由薩達姆最信任的人組成,他們的保衛任務由薩達姆阿拉伯突擊隊(伊拉克的准軍事部隊)的首領穆薩希姆·薩阿卜·阿·海珊少將負責。在通常情況下,建築物外圍的安全防護工作由共和國特別衛隊負責。特別安全局負責內部保衛工作。但也有少量極受信任的共和國特別衛隊人員被允許進入總統府邸內部或薩達姆出行時擔任貼身保鏢,這些人都是從共和國特別衛隊第1旅第1營中挑選出來的。 該衛隊的官兵大部分來自薩達姆總統的老家提克里特縣,全部都是遜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黨員,許多骨幹成員是薩達姆總統的親信或親戚。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官兵的待遇比正規軍高,他們享有特殊獎金和政府補貼的住房。 編輯本段部隊瓦解美國在二次開戰前,大量地賄賂、收買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所有重要將領,包括巴格達的衛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渙散的伊拉克號稱30萬人的軍隊,瞬間土崩瓦解。因此美軍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佔領了伊拉克。並且共和國衛隊的戰鬥力本來就有吹噓的成分,伊拉克經歷了8年的兩伊戰爭,又經歷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打擊,實力已經遠不如前,根本沒有所謂的30萬精銳部隊,美國實際上只用了一個營的先頭部隊就控制了巴格達。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可供參考。這種說法認為:在美國靠近首都巴格達以後,薩達姆宣布解散共和國衛隊,採用「化整為零」的打算,把部隊分散到平民間,這樣以來一可以保證部隊的戰鬥力,二可以與美國長期做斗爭方便東山在起。因此美國在進入巴格達以後並沒有遇到什麼抵抗活動,但是在布希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後,不斷遭到散落的共和國衛隊的攻擊。但是這種說法不被大多數人採納。
⑺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⑻ 伊拉克和伊朗是什麼關系
伊朗在中國西面,伊拉克在伊朗西面。他們是相鄰的阿拉伯兄弟,都信伊斯教。
然而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拉克趁伊朗局勢未穩之際,發動兩伊戰爭。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
但自從薩達姆政府被推翻以後,伊拉克和伊朗的關系就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兩國越走越近,出現明顯的緩和局面。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兩伊戰爭,又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伊朗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化學武器。
⑼ 為什麼美國殺死伊朗名將蘇萊曼尼之後,伊朗怒了,為什麼伊拉克怒了
你可能沒有注意到美國人殺死的不光是伊朗人,還有伊拉克人,伊拉克民兵組織的領袖也被幹掉了。
⑽ 伊朗名將蘇萊曼尼,他在伊朗的地位能堪比總統嗎
他在伊朗的地位堪比總統。
次年,當伊拉克戰爭爆發時,卡西姆·蘇萊曼尼進行了艱苦的戰斗,並主動執行了偵察任務。在此過程中,卡西姆·蘇萊曼尼繼續積累軍事技能。當他不到30歲時,他成為一名年輕的天才老師。在本世紀初,在伊朗政府的命令下,強壯的卡西姆·蘇萊曼尼開始組建聖城旅。有了聖城大隊,伊朗可以更好地扮演什葉派第一大國的角色,並利用它來擴大貴國的力量。除了極高的聲望之外,卡西姆·蘇萊曼尼還與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建立了良好關系,這是他被視為未來伊朗領導人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