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英國和蘇聯二戰期間要進攻伊朗

為什麼英國和蘇聯二戰期間要進攻伊朗

發布時間:2023-10-25 05:51:05

『壹』 誰能介紹下二戰時中東(敘利亞,約旦一帶)戰區的交戰

1.伊拉克
伊拉克雖然在二戰時已經是獨立國家,但仍是英國的勢力范圍,因此他們曾經想協助納粹德國以擺脫英國人的控制。由拉希德·阿里·艾格拉領導伊拉克軍隊於1941年4月3日在巴格達郊區的哈巴尼亞發動兵變,想和德軍配合將駐伊英軍趕走。後被韋維爾派出第10印度師將其鎮壓,來援的德國空軍也被英軍消滅,史稱第二次不列顛戰役,避免了德國控制中東石油的糟糕情況的發生。後來伊拉克政府對德宣戰,但未派兵參戰。
2.伊朗

伊朗同樣是表面中立暗中支持德國。伊朗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北邊與蘇聯接壤,而南邊的中東國家又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伊朗長期受到蘇聯和英國的雙重壓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此伊朗國王禮薩汗想借德國人之手幫助自己擺脫英國和蘇聯的控制。自1941年5月伊拉克反英兵變被鎮壓以後,禮薩汗知道英國人下一個肯定要動他,加上一個月後德國入侵蘇聯,蘇聯也擔心伊朗變成德軍的南方基地。因此伊朗成了英國和蘇聯的眼中釘肉中刺。
1941年8月英國和蘇聯軍隊分南北兩路進攻伊朗,並要求伊朗驅逐在伊全部德國人,關閉德國駐伊使館。禮薩汗對德國人表現的相當忠誠,拒不接受英國和蘇聯的要求。9月17日聯軍進入德黑蘭,抓捕了包括外交官在內的所有在伊德國人,一半被蘇聯送往西伯利亞流放至死,另一半被英國流放到澳大利亞。
3.埃及
埃及雖然在1936年已經獨立但作為英聯邦國家為英國出了不少力,著名的阿拉曼戰役就是在埃及打的。埃及為英國軍隊提供了不少優質兵員,埃及國父納賽爾就曾在二戰時在英軍中服役。
4.敘利亞
敘利亞原先為法國殖民地,後法國投降後被納粹德國與維希法國控制,直到1943年趁軸心國與同盟國皆無暇顧及中東時敘成立自己的政府,舒克里·庫阿特利當選敘利亞共和國首任總統。敘利亞本國軍隊並未以國家的形式參與二戰。
5.以色列
以色列雖然是1948年5月14日才成立的,但自從希特勒在歐洲推行反猶政策以後大批猶太人開始流浪。有許多猶太人來到了約旦河邊他們起源的地方。雖然這里是他們的故鄉但他們已經離開千年之久,所以無依無靠,幸好他們得到了當地阿拉伯人的接濟才安頓下來。但占據中東的英國人始終認為在中東的猶太人是禍水,對猶太人百般刁難,煽動阿拉伯人一起鎮壓猶太復國運動,而猶太人的復國運動又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越發興旺,另一方面,蘇聯也開始對中東產生了興趣。第一次中東戰爭在大國利益的穿插下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貳』 20多萬蘇聯軍隊佔領了伊朗,為何最後不得不全面撤軍

因為有一半被流放了,一半被俘虜了。

9月17日,英國蘇軍進入德黑蘭,其中一半被俄羅斯在西伯利亞俘獲,另一半被英國流放到澳大利亞。日本的例子就在眼前。蘇聯一次又一次地稱重它,最後不得不在1946年6月從伊朗撤軍。此後,伊朗巴列維王朝將美國視為保護者,美國也將其視為伊朗。作為中東的重要盟友。直到伊斯蘭通用汽車公司爆發和巴列維王朝成員被驅逐出伊朗,美伊關系才變得更糟。

『叄』 二戰期間,為何蘇聯和英國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傳統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協議後也被兩國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 二戰爆發後,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但並未限制德國在伊朗的活動。即使蘇德戰爭爆發後,仍不接受一些有遠見的臣屬關於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邊的意見。蘇聯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締德國特務的活動,而禮薩汗也並未採取必要的措施 。英國想要伊朗的石油資源,蘇聯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為蘇聯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沒有出海口。

二戰結束之後,1946年3月2日,當初英蘇和伊朗三國同盟條約規定的佔領時限到來。英國軍隊按照協議撤出了伊朗。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帝國已經自在崩潰邊緣,佔領伊朗對英國確實沒有太多的價值了。但蘇聯這時已經看到了冷戰即將來臨,而自己撤出之後,巴列維政權肯定會被美國控制。所以蘇聯盡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卻顯得非常不情願。他們以伊朗境內存在對蘇聯的安全威脅為由,撤軍行動進行的非常緩慢。而伊朗這時當然也得理不讓人,在美國的支持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但很明顯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法對蘇聯這個常任理事國採取任何懲罰措施的,不過蘇聯還是感到了壓力,在3月24日答復會盡快撤出。當年4月,蘇聯和伊朗達成協議,伊朗許諾將其北部油田的開采權長期租借給蘇聯,5月蘇軍完全撤出了伊朗領土。

『肆』 伊朗與奧斯曼帝國,伊朗與俄國之間有過哪些戰爭

伊朗與奧斯曼帝國: 在蘇丹塞里姆一世(1512—1520年)統治時期,開始了與伊朗的長期戰爭。但是對伊朗的戰爭並不順利。土耳其人主要是為
了奪取伊朗占據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和南高加索。只是在1514年打敗過伊朗,並奪取了查爾蘭高地。此後進展不大。

伊朗與俄國:伊朗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在十九世紀沙皇俄國時期便已開始。1804俄羅斯的版圖已推進至南高加索地區,在拿破崙的鼓動下俄羅斯與當時的波斯爆發了戰爭。戰爭直至1813年,波斯在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與俄國簽定《古里斯坦和約》才告於結束。波斯承認俄國對已佔土地的主權,其中包括喬治亞、達格斯坦等北部領土。之後的俄羅斯又開始蠶食當時東亞美尼亞,引起波斯的強烈不安,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波斯在1826與俄進行了第二場戰爭。經過兩年的戰爭再以波斯的失敗而告終,波斯被迫與俄羅斯簽定《土庫曼切條約》被迫割讓亞美尼亞等地。
二戰時期在納粹德國進攻蘇聯之後伊朗的在蘇聯的地緣戰略上的重要性便顯現出來。當時蘇聯在德國的進攻下處境極為困難,急需美英物質的支援。在黑海被當時土耳其政府封鎖之後,盟國發現把波斯灣西北端向高加索和黑海連接起來的橫貫伊朗的鐵路是一條通向蘇聯輸送物質最安全的途徑。但當時的伊朗國王更傾向於藉助德國的力量打敗蘇聯,從而奪回被沙皇俄國所搶占的高加索地區。而如果當時的伊朗國王一旦投入軸心國的懷抱,那麼蘇聯在的高加索與中亞地區將直接暴露在敵人面前。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當時的英國與蘇聯政府派兵直接佔領伊朗。
二戰結束不到一年,蘇聯便因在伊朗的撤軍問題上爆發了蘇聯與西方國家的直接對抗。沖突期間,蘇聯先後支持伊朗北部境內的阿塞拜僵和庫爾德人從事分裂活動對抗伊朗中央政府,並直接派兵阻撓伊朗政府軍隊的平叛行動。此次沖突的後果是將伊朗直接推入西方的懷抱。並被視為冷戰爆發的起因之一。

『伍』 兩伊戰爭一邊導彈狂襲,伊朗究竟有多死硬

近日伊朗和美國的紛爭讓全世界矚目,美國發射導彈炸死了伊朗高級將領,導致伊朗清真寺掛上了“血旗”開始復仇行動。不過很多人其實對伊朗這個國家並不了解,也並不知道伊朗到底有何實力敢和美國人叫板。不過有一點可以很負責任的說:伊朗絕對是這個星球上,最死硬頑強的國家之一。

任何與伊朗為敵的國家,都很容易回憶起30多年前那場驚心動魄,傷亡超過百萬的兩伊戰爭。


上圖_ 飛毛腿導彈

這場鬧劇一般的戰爭被稱為“現代技術條件下的一戰”。一邊是瘋狂人海戰術,另一邊是襲城炸船(伊拉克為了阻攔伊朗出口石油用空軍炸游輪)。兩邊對打不亦樂乎。然而當這場鬧劇結束,雙方發現留下的不僅僅是巨額債務,還有人民生活水平的空前倒退,無論是德黑蘭還是巴格達,除了上百萬具屍體和數百億美金的債務。什麼也沒有得到。

希望歷史永遠不會重演,希望人民不要再頂著炮火 地雷和導彈,在戰場上成為炮灰。

『陸』 在二戰中,20萬蘇軍曾武裝佔領伊朗,可為何最後卻不得不全面撤軍

引言:雖然我們現在處於和平的時代,但是這和平來之不易。無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都遭受了非常大的傷害。雖然這些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傷痛,但是也給後人帶來了很多啟示。關注二戰的網友們可能注意到了這樣一則信息,在二戰後期,20萬蘇軍曾武裝佔領伊朗,最後卻不得不全面撤車。這則信息一經爆出,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對蘇軍撤退的討論。

雖然這份合約有利於伊朗的發展,但是這個合約並沒有很好的保護伊朗。 雖然蘇聯迫於其他國家的威脅而撤退,但是蘇聯做了兩件事情之後才走。第一個事情就是要伊朗北部的油田利益。眾所周知,伊朗的油田是非常多的。第二個事情就是蘇聯藉助傀儡政府去分裂伊朗。第三個方面就是蘇聯需要休養生息。由於戰爭的破壞,蘇聯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這么多軍隊在外面的話,那麼國內就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

『柒』 在二戰時期,伊朗在做什麼

1939年二戰爆發後,伊朗雖然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開國皇帝禮薩汗其人非常親德。為了避免後患,1941年7月12日,蘇聯和英國大臣共同佔領伊朗的協議。8月5日蘇軍進入伊朗北部,同時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混合部隊在阿拉伯河登陸,佔領伊朗南部。禮薩汗被迫在9月15日宣布退位,傳位給長子巴列維。17日,蘇英兩國完全控制伊朗。
1942年1月29日,伊朗被迫和蘇英兩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伊朗同意盟軍駐扎伊朗,並盟軍運輸提供方便。而英蘇則宣布尊重伊朗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承諾在戰爭結束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
1943年1月,美軍也在伊朗登陸,美國宣布也將遵守三國同盟條約。
1943年1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再一次宣布尊重伊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1945年6月,美英軍隊開始從伊朗南部撤軍。蘇軍卻拒不撤軍。9月26日,蘇軍扶持阿薩拜疆民主黨「起義」,成立以賽爾德賈法爾皮謝瓦里為總統的阿薩拜疆民族政府。12月15日,在蘇軍支持下,庫爾德民主黨在馬哈巴德宣布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為總統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在伊朗求援下,美英軍停止撤軍,後開始大舉增兵,中東美英軍隊進入臨戰狀態。
在美英軍隊壓力下,1946年3月25日,蘇聯被迫宣布將在2個月內從伊朗撤軍。5月25日,蘇軍從伊朗撤出。12月,伊朗軍隊攻入大不里士,亞塞拜然民族自治政府垮台,領導人逃入蘇聯。
1947年2月,伊朗軍隊進入庫爾德斯坦,庫爾德斯坦民主黨退入蘇聯。
伊朗重新獲得獨立和統一。

『捌』 相距遙遠的伊朗與英國為啥有仇

從地理位置上看,伊朗與英國相距甚遠,直線距離也要在5000公里以上。那麼,這兩個根本就不搭界的國家是怎麼結下的仇?而且給人的感覺它們之間的仇恨是乎不亞於美國。

此後伊朗和英國幾乎再無往來。但1979年伊朗巴列維王室被推翻,並與美國斷交後,伊朗成為了大多數西方國家的眾矢之的。所以,在很多國際問題上,英國對伊朗品頭品足、說三道四,大國情結溢於言表,對此,伊朗當然十分憤怒,新仇老恨湧上心頭,所以常常是以牙還牙,使兩國事端不斷。

『玖』 二戰時德國英國蘇聯爭霸,是如何殃及伊朗的

1943年,美英蘇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期間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肯定了伊朗「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僅憑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伊朗肯定不是德國所在的軸心國。而就在兩年前的1941年,英國和蘇聯聯合出兵伊朗,沙阿(「國王」的意思)被逮捕,大批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被流放,此外伊朗的通訊和鐵路也被全面控制。這些行為顯然已經與對待敵國沒有太大分別,那麼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堅力量,英國和蘇聯為什麼要入侵伊朗呢?

伊朗大部分領土位於伊朗高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對波斯灣其他國家有居高臨下的優勢。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雅利安人不斷滲入波斯高原,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嚴格來說,「伊朗」這個名字問世於1924年,此前這個國家一直稱為「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對波斯的滲透程度日益加重,這使得當時波斯的精英階層對英國極度反感。1924年禮薩·汗通成為波斯新一代沙阿,同時將國名從「波斯」改為「伊朗」。禮薩·汗上台之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世俗化改革,短短十年之後便將伊朗從一個軍力一般的國家變為極具影響的中東大國。對禮薩·汗而言,最大的威脅仍舊來自外部,而且確切地說是來自英國和蘇聯。

此前在英國的壓力之下,英國享有伊朗在軍事、關稅和財政方面的控制權,不過禮薩·汗始終對該協議置若罔聞。蘇聯則是因為雙方在 歷史 和領土問題上存在太大分歧,蘇聯對高加索的蠶食和滲透使伊朗不得不擔心自己西北部領土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決心引入德國的勢力來平衡英蘇的威脅,很快德國航空公司取得伊朗全國郵政運輸特許權,德國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鐵路修建工程,甚至伊朗國家銀行經理也由德國人充任。

當時二戰已經迫在眉睫,伊朗的舉動自然引起英國和蘇聯的警惕,不過這些並沒有擋住德國和伊朗繼續走向親近。後來伊朗的軍工製造也由德國人插手,數千德國專家夜以繼日地幫助伊朗開發火炮、步槍和手槍,德國成為伊朗學生留學的首選對象。二戰爆發後,德軍直逼高加索,蘇聯危在旦夕,而就在此時伊朗宣布限制蘇聯使用己方境內的鐵路運送來自英美的軍援,如此一來英國和蘇聯憤怒了。

結果就是英國和蘇聯聯合出兵,雙方從南北兩個方向攻入伊朗。他們將大量的德國人抓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成為這些俘虜的最終歸宿,禮薩·汗則被迫宣布退位。所幸當時德國的戰爭威脅迫在眉睫,英蘇沒有多餘的精力直接管控伊朗,於是在英國、蘇聯和美國的首肯下,禮薩·汗之子巴列維成為新一代沙阿。此後伊朗與英蘇簽訂條約,兩國保證在對德作戰勝利之後半年內從伊朗撤兵,不過事態的發展顯然沒有預想的順利。

圖-伊朗風景

二戰結束之後,英國如約撤出伊朗,但蘇聯卻遲遲不肯動身,超過17個師的20萬蘇軍就這樣長期駐扎在伊朗西北部。在此期間,蘇聯人在當地扶植出一個「伊朗人民黨」,妄圖將伊朗西北獨立出來,但這樣必然會招致美國的反對。後來杜魯門直接施壓,如果蘇聯人再不走,美國就將採取敵對行動。眼見美國人占據著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手中又有原子彈,於是在1946年5月蘇軍正式撤出伊朗。

『拾』 英國俄國入侵伊朗幾百年,為何伊朗人卻反而最痛恨美國

在近代新航路開辟後,整個世界都開始成為西方殖民者的盤中餐,逐步淪為殖民地。當時像我國一樣,備受列強欺凌的國家數不勝數,最典型中東的伊朗就是如此。在近代,俄羅斯和英國是入侵伊朗時間最長,最早的西方國家,可以說給伊朗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但是伊朗人卻並沒有那麼痛恨英國和俄羅斯,反而最恨美國,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真實原因只有兩個字。

伊朗也是文明世界的古國,在近代也是閉關鎖國。而伊朗在整個亞洲大陸的位置,以及瀕臨黑海,波斯灣的區位,使得其被當時最強的兩個西方殖民者給盯上了。第一個就是英國,英國占據南亞,占據印度,巴基斯坦後,想要向北進一步滲透,准備控制伊朗,阿富汗,還有中亞。

而此時,沙俄也看上了伊朗,將其看作打通南部出海口,進擊中東地區的橋頭堡。所以從北部過了黑海,不斷入侵伊朗。整個伊朗近代幾百年的屈辱歷史,其實就是英國和沙俄這兩個國家帶來的。為此,伊朗不斷喪權辱國,不斷的流血犧牲,整個 *** 不斷更替,給伊朗造成了近代的窮困和苦難。

從理論上來說,可謂是狼子野心,都想吞下伊朗,獨霸中東和中亞。而且兩國不斷發動戰爭,不斷掠奪伊朗的石油,壓榨伊朗的百姓,可以說壞事做絕……所以理論上說,伊朗人應該是更加痛恨這兩個帶給伊朗深重災難的國家的,但是實際上,廣大伊朗人卻並不痛恨英國和沙俄,反而痛恨美國!

很多人不明白了,美國人二戰後才進入伊朗,而且1979年就被趕出了伊朗,在伊朗的時間也就是20年,還不到英國和沙俄的十分之一。更加關鍵的是,美國人沒有入侵伊朗,反而還為伊朗的建設那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巴列維時期,美國更是伊朗白色革命的堅定支持者,沒有美國,也就不可能有當時發達的巴列維王朝。

所以基於這兩點,美國應該值得伊朗人尊敬才對,至少比沙俄和英國危險系數要低多了。但是實際上,伊朗人卻最痛恨美國,反而對英國和沙俄那是沒什麼感覺,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真實原因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放盪」。

在伊朗,那是極端保守的 *** 什葉派 *** ,對於宗教的虔誠和影響那是非常極端的。所以社會的輿論,基本上是被宗教教士和宗教領袖所掌控的,這是關鍵。而對於宗教教士而言,他們可能不會關注太多的民族大義,而只會關注自己的地位,以及 *** 教的穩固,這是基礎。而美國人為何短短時間,就被憎恨呢?

最主要就是美國大兵的放盪,在二戰後,大量的美國人和美國大兵,來到伊朗。而波斯美女又是舉世聞名的,與放盪不羈的美國人正好是一拍即合。所以美國人來之後,德黑蘭等很多大城市,那是各種派對不斷,夜夜笙歌,還產生了紅燈區為美國人服務。雖然這些都是雙方自願,只是道德問題,但是在 *** 教教士看來,那是大逆不道,是最嚴厲,最重的冒犯。

所以從美國人來到伊朗開始,他們的這些個愛好,立刻被教士們傳播到伊朗全國。而這個放盪,和毀壞伊朗女性,破壞 *** 教基礎等大逆不道,和最大的撒旦誕生,而瞬間超越英國和沙俄,成為伊朗人心目中最痛恨的國家。

而當年英國人和沙俄,只知道動刀兵,搶土地資源,這個對當權者印象深刻,奇恥大辱。但是對於教士和百姓卻沒什麼感覺,反而當時英國和沙俄為了爭奪伊朗,還不斷的拉攏伊朗教士階層,而且也沒有那些放盪不羈的事。

所以教士在宣傳的時候,在把控輿論的時候,自然是不會朝向英國和沙俄的。而這個一直的痛恨,也為此後教士階層,還有 *** 教徒男性們,起來推翻巴列維王朝打下了基礎。也是 *** 革命,還有伊朗人質事件,伊朗人提到美國都嗷嗷叫的原因,因為在他們眼裡,美國人那是最痛恨的大撒旦!

參考文獻:《伊朗近現代史》。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英國和蘇聯二戰期間要進攻伊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一萬塊錢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150
武漢至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206
越南龍眼是什麼 瀏覽:231
德國為什麼沒有閃擊英國 瀏覽:234
進口印度恆河是哪些公司 瀏覽:40
伊朗的女人是什麼樣的 瀏覽:296
英國寵物取什麼名字酷一點 瀏覽:914
伊朗現在有多少個王室 瀏覽:893
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指得是什麼 瀏覽:535
帽子義大利品牌有哪些 瀏覽:713
義大利為什麼這么喜歡投降 瀏覽:615
在印尼怎麼給自己個人加稅 瀏覽:398
廣東到印尼棉蘭什麼交通工具方便 瀏覽:20
中國人壽大同分公司地址在哪裡 瀏覽:630
英國什麼時候有石油 瀏覽:298
休伊朗什麼主義 瀏覽:181
緬甸卡怎麼顯示是中國移動 瀏覽:143
印度哪裡的小孩最好 瀏覽:840
在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日本歌手 瀏覽:124
英國愛丁堡有多少華人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