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襲擊伊朗是什麼時候

美國襲擊伊朗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3-10-29 08:00:33

A. 美國攻打伊拉克用了多長時間 美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攻打

用了37天時間,2003年3月20日開始。

美英聯軍從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時間凌晨5點半)起向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斬首行動」和「震懾」行動的大規模空襲和地面攻勢。

2003年4月8日,美軍從北部和南部兩個方向推進到巴格達,並奪取了巴格達東南的拉希德軍用機場。美國坦克開進巴格達,佔領了薩達姆城。

美軍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戰爭的主要軍事行動已結束,聯軍「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1)美國襲擊伊朗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據美國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戰爭中死亡的美軍人數為262人,其中139人陣亡,123人死於事故。英軍士兵死亡33人。戰爭消耗了美國230億美元。2003年3月美國開打伊拉克戰爭,共有4869名美軍陣亡,4403名美軍死於事故。

2011年12月1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軍事基地發表講演講說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伊拉克。

B. 美國和伊朗在什麼時候開打

2012年9月6日。
一是要讓伊朗在極度緊張中疲憊不堪。曹劌論戰中也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振作了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低落,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滅了。他們的勇氣消失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可以戰勝他們。老美就是在等伊朗的第三鼓。
二是小奧此時開打,讓選民們措手不及。臨戰換將,兵家之大忌也。美國人在戰車已發動的情況下會考慮到這個危害性的。小奧將充分利用這個時點。
三是入秋之時自古以來正是用兵之際。此時兵員和軍事物資充足,老美正是要在這粛殺之秋讓伊朗識盡愁滋味。

C. 美國對伊朗斬首行動是哪一天幾時幾分

2020年1月3日凌晨12點32分。

D. 美國伊朗戰爭是哪一年

概述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結果
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

E. 今晚美國對伊朗幾點開戰

凌晨三點鍾小組賽美國對伊朗。

F. 1988年美國和伊朗交火事件

【歷史解密】1988年美國軍艦擊落伊朗客機內幕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標准—2」防空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瞭望員喊了一句:「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那麼,美國軍艦為什麼要針對伊朗目標進行打擊?一架大型客機怎麼會被美軍誤認為是體積小得多的戰斗機?這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起災難事件最終又是怎樣收場的呢?
1988年7月3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當地時間上午10時47分,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航班從阿巴斯港機場起飛,准備飛往阿聯酋的迪拜機場。這架民航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A300型,機長是穆爾辛?禮薩揚,他是一位擁有7,000小時飛行經驗的資深機師。飛機上除了16名機組人員外,還有274名乘客。
655航班起飛後,飛機由阿巴斯港機場塔台指揮開啟應答器,向海灣前進。飛行航線是慣常編定的琥珀59空中走廊,航程200英里,直線飛往迪拜機場,航程總計只有28分鍾。因為距離短,飛機採用簡單的飛行模式,先爬升至4300米,巡航片刻後在迪拜降落。
當地時間上午10時55分,655次航班正飛行在海灣南部地區上空,其航線正好與美國海軍「文森斯」號巡洋艦的航線相交叉,而讓人詫異的是,「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竟然處在伊朗領海內。就在此時,悲劇發生了,在伊朗客機距「文森斯」號約14公里時,「文森斯」號突然發射了兩枚「標准——2型」防空導彈,其中一枚直接命中655次客機機翼,飛機隨即起火,墜落於大海之中,機上290人全部遇難,無一生還,其中還包括六十幾名12歲以下的兒童。
消息一經傳開,舉世皆驚。人們在震驚之餘不禁追問,美國軍艦為什麼要擊落伊朗民航客機?兩國究竟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美國是不是有意擊落伊朗客機的呢?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美國與伊朗巴列維王朝關系密切。1979年發生的「伊斯蘭革命」結束了巴列維王朝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號召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而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從此,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
1979年11月4日,伊朗數百名穆斯林學生攻佔了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把其中的60餘人扣為人質,以迫使美國把前國王巴列維引渡到伊朗,並且歸還在美國的伊朗資產。一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國人質才獲釋離開伊朗。
在此期間的1980年4月7日,美伊斷交。斷交後,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軍事上,美國都對伊朗實施遏制和孤立政策,從此,兩國關系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
1988年,正處於兩伊戰爭期間,海灣局勢異常緊張。美軍於1987年7月決定派軍艦去海灣護航後,多次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軍事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先是1987年中,伊朗用導彈擊中美國油輪和掛美國旗的科威特油輪多嫂,美軍則隨後進行報復,擊沉伊登陸艦一艘、採油平台兩座。
1988年4月,美軍一艘護衛艦觸雷,造成19名官兵受傷,美國軍艦隨即摧毀伊朗兩座採油平台、擊沉擊傷伊朗軍艦6艘。因此襲擊客機事發生前,雙方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另有消息說,在客機被擊落前,美軍海灣部隊曾得到情報稱,伊朗空軍F-14戰斗機正在海灣地區加強活動,可能要對美軍採取行動。由此看來,不能排除美國故意擊落伊朗民航客機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為什麼會出現在伊朗海域呢?
2012年,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災難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向伊朗炮艦接近。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指揮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美伊兩國軍艦都已進入阿曼海域。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文森斯號和伊朗炮艇隨後被一艘阿曼軍艦驅逐。當時,美國軍艦賽茨號和蒙哥馬利號都在附近。
此時,美軍巴林指揮部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即將進入伊朗領海,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追擊伊朗炮艇,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10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想敵」。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上卻漏看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標准-2」型導彈的指示按鈕。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標准-2」型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的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那麼,對這次誤擊事件,美國方面有什麼樣的解釋?他們的解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羅傑斯向他報告,伊朗民航班機偏離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隨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一段時間後,福格蒂提交了調查報告。
報告中說,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他們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但這個說法很難說得通,因為在正常情況下,民航飛機一般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是不會使用緊急頻道的。
這份報告還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當成了一架攻擊戰機,是因為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而空客A300的飛行剖面類似於F-14雄貓式戰斗機,於是,文森斯巡洋艦上的雷達操控員把民航客機當成了戰斗機。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難以令人信服。A300型客機是歐洲空中客車公司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研製的一種大型寬體客機,翼展44米,機長54米,機高16.62米;而F-14則是一種雙座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最大翼展不到20米,機長只有19米,機高不到5米。從外形和體積上來說,二者完全不是一個級別,A300與F-14相比是一個龐然大物,怎麼會弄錯?
再從速度上來說,A300雖然是噴氣式客機,但其飛行速度最大在每小時640公里左右,而F-14是美國研製的第三代先進戰斗機,其最大平飛速度可達每小時2490公里。因此,對於擁有宙斯盾系統的美國現代化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來說,「誤認為」的說法顯然太牽強了。
最關鍵的是,威廉.福格蒂的調查報告還掩蓋了一個事實真相,他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而事實上,當時該艦已經侵入了伊朗領海。
災難發生後,伊朗人民在等待美國的道歉。但令人詫異的是,伊朗人民沒有等來道歉和賠償,等來的僅僅是一句「遺憾」!
時至今日,美國對於當年擊落伊朗客機仍舊拒絕認錯、拒絕負責、拒絕道歉。
美國政府在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空難後發出照會,對人命損失表示遺憾;卻從來不認錯、不負責、不道歉。美國政府官方甚至繼續指責伊朗的敵意行動造成這次事件。
面對全世界的指責和質疑,里根決定派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7月14日,老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辯解說,擊落事件屬戰時事故,「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而在1988年8月2日老布希向共和黨領導人發言時提到「我絕不會為美國道歉,永遠都不會!我不管美國幹了什麼,我不理會什麼事件真相!」
因為美國的這一態度,美國政府飽受指責。《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的報導中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時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還指責美國政府掩蓋事件真相。
就連美國海軍自己都在自我嘲諷。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這個名字來自科幻電影《機械戰警》,除了因為文森斯號巡洋艦配備宙斯盾系統,也因為艦長羅傑斯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那麼,這起誤擊事件真的是由羅傑斯的個人攻擊傾向導致的嗎?
事發當天在附近海域的美國賽茨號護衛艦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的。卡爾森指責說,摧毀客機「標志著文森斯號艦長羅傑斯有強烈的攻擊傾向,這種傾向在四個星期前就已經顯露出來」。
卡爾森指的是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天羅傑斯指揮文森斯號過度抵近一艘伊朗軍艦,而這艘艦艇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
而在擊落民航客機當天,羅傑斯派出一架直升機飛到一隻小型伊朗船隻的2至3英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距離的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炮艦開火。
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宙斯盾艦出去射擊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官報告說,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時,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他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
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製作的「文森斯號事件」投影片報告中,認為羅傑斯艦長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當時,美軍水面戰斗指揮官麥肯納上校指令羅傑斯退回去,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隨即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伊朗多艘炮艇,但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伊朗炮艇當時不過是在本國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各種信息表明文森斯號已經犯了錯,但羅傑斯仍然報告美軍指揮部,說:伊朗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並最終,向民航客機發射了導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勞海軍上將在美國一檔電視節目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6180萬美元,作為對248名遇難伊朗人的賠償,但美國沒有為被擊落客機支付任何賠償。這是雙方同意的和解,以撤消伊朗1989年在國際法院向美國提出的起訴。美國明確標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

G. 美國什麼時間打伊朗

美伊不在一個級別上。但如果打的話,代價太大了。在霍爾木茲海峽,易守難攻。快艇+敢死隊+水雷是最好的選擇。況且美國經濟現在也不咋地。

H. 海灣戰爭的事件經過

1、1990美國布立頓號巡防艦開進波斯灣海域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美國和伊拉克的關系惡劣。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國。

2、1990年7月末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談判停止,伊拉克在科威特邊境大量駐軍,薩達姆·海珊召見美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進行一次四目談話。

3、1979年美國將伊拉克列入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兩伊戰爭期間美伊關系逐漸改善。隨著革命後的伊朗在1982年深入伊拉克,為了防止伊朗獲勝從而輸出革命到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援助,將其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撤除,並銷售武器給伊拉克。除了公開渠道的援助,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指導伊拉克軍隊的猜測也廣泛流傳。

4、美國時任國防部長會晤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部長1989年1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韋伯斯特與科威特特工首長會晤。

5、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聲稱獲得了一份這次會晤的備忘錄。後來伊拉克以這份備忘錄為由聲稱中央情報局和科威特陰謀瓦解伊拉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

6、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拓展資料:

海灣戰爭(英文:Gulf War,阿拉伯文: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波斯文:جنگ خلیج فارس),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於1990年8月~1991年2月,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沖突。

海灣戰爭包括3個主要軍事行動:沙漠盾牌行動、沙漠風暴行動和海上攔截行動。聯盟軍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1991年2月27日,美國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戰爭結束並於當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終在4月接受了停火協議[1]。

海灣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海灣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參考鏈接:海灣戰爭

I. 2003年美伊戰爭

伊拉克戰爭

海灣戰爭後的伊拉克: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均已削弱。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憑借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使其經濟發展在中東地區處於中上水值僅達到戰前的1/3,人均收入降至不足400美元。
據估計,海灣戰爭給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約達2000億美元。在美國對伊拉克的空襲中,重點轟炸了一些石油工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一些重要的軍事目標,給日後伊拉克的經濟建設帶來沉重的打擊。
伊拉克出兵科威特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系列決議,對伊拉克實行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全面制裁,並強制性要求伊拉克銷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聯合國的制裁長已達12年之久,制裁使伊拉克的經濟損失超過1400億美元。
軍事上,伊拉克散飢殲軍隊在海灣戰爭中整體作戰能力損失三分之二以上,其中40多個師被摧垮。傷亡人數達8.5萬至10萬人。伊拉克海軍在這次戰爭中基本上被摧毀。
十幾年的經濟制裁與戰爭帶來的影響以及美英持續不斷的轟炸,使伊拉克經濟回升無望,人民生活陷入貧困。雖然從1996年開始實施安理會通過的「石油換食品」計劃,但由於美英阻撓,該計劃並未得到徹底執行,從而加重了制裁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據伊官方公布的數字,自海灣戰爭結束至今,伊已有173.2萬人因缺醫少葯和營養不良而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兒童。
另外,海灣戰爭還對伊拉克的環境造成嚴重肢橘破壞。據伊拉克方面報道,海灣戰爭中,美在伊拉克南部地區投下了約300噸的貧鈾炸彈。10年後,這一地區患白血病、惡性腫瘤和其它疑難病症發病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6倍,孕婦流產的比例是過去的10倍多。
但是,海灣戰爭後的伊拉克政權的統治基礎和控制體系並沒有被摧毀。一是薩達姆雖為敗軍之師,但仍然有一定的威望,特別是他敢於同世界超級大國進行對抗,使他在國內乃至於阿拉伯國家中被視為「民族英雄」形象。對於阿拉伯人民來說,他們能很快忘記伊拉克的侵略行經,但他們忘不了薩達姆向美國和以色列發生的挑戰以及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等「英雄舉動」。二是薩達姆多年的鐵碗統治使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勢力很弱,從而保證薩達姆對國內局勢的有效控制。三是薩達姆採取了高壓政策,很快平息了海灣戰爭後在國內南北方發生的叛亂,穩住了局面。
武器核查 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於1991年4月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的687號決議。該決議決定對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生物、化學武器、核武器和射徑超過150千米的導彈——進行核查、登記、銷毀、並銷毀這些武器的研究、生產、貯存和試驗設施。在該決議中還決定成立聯合國特別委員會負責此項工作。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只有當特委會對伊武器核查完成,並在遞交安理會的報告中明確表示伊拉克完全、徹底地銷毀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後,聯合國對伊經濟制裁和禁運措施才會取消。
薩達姆與核查人員展開了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一方面提供配合,認可並銷毀了大量的生、化、核原料和設備以及導彈,希望核查早日結束,對伊經濟制裁早日取消;另一方面又想方設法隱藏一些武器及原料,並為核查人員設置障礙,企圖讓核查盡早收場。
1991年9月21日,剛開始核查不久的核查人員在巴格達一棟大廈里發現大量有關伊核武器計劃的機密文件。當核查人員帶著文件准備離開時,曾聲稱會「完全合作」的伊方官員強行沒收了部分文件,伊軍方則出動武裝士兵將拒絕交出文件的核查人員攔在一處停車場。這場對峙持續了4天。直到此後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宣布如果伊拒絕合作的話,安理會成員國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後,伊拉克才解除了對核查人員的圍困。
盡管如此,截至1995年初的幾年時間里,核查一直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的成果也不少。特委會第一任主席埃克烏斯後來表示,到1994年,經過3年核查,聯合國工作人員已經控制住了伊拉克的核及導彈計劃,但對薩達姆的生化武器計劃仍然一無所獲。
從1992年5月開始,伊拉克按聯合國要求向安理會遞交武器報告,到1998年11月特委會核查中止時,共遞交了約10份報告,每份報告的結論都是「充分、完全、徹底地公布沖沖並銷毀了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這些報告無一得到安理會的通過。
1995年初,生化武器核查取得了突破。當年2月,聯合國生物專家在巴格達市郊的阿爾?哈克姆一家工廠內發現了大量名叫「生長酶」的桶裝粉末,這種生物制劑可以被用來製造蛋白質,但也可以用於生物武器的製造。參加了這次核查的里蒙德?齊林卡斯博士說,如果用於製造蛋白質,整個伊拉克每年只需要最多1噸的生長酶,而當時伊拉克一次就進口了34噸生長酶。核查人員最後得出結論,這家工廠很可能在從事大規模的炭疽病毒生產。
特委會主席埃克烏斯要求伊拉克給出解釋。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不像你們歐洲人。你們總要有個計劃,確定目的之後進行生產。我們阿拉伯國家是先造出某樣東西,然後再考慮用它來干什麼。」
當年8月,薩達姆的女婿海珊?卡邁勒?哈桑叛逃出境,在約旦向聯合國核查人員證實了有關阿爾?哈克姆工廠狀況的所有證據,另外還提供了伊拉克生化、核武器以及導彈的新情報,而聯合國此前曾以為這些項目早已被銷毀。
在證據面前,伊拉克終於承認製造了超過8000升的炭疽孢子和1.9萬升的肉毒桿菌毒素,但聲稱未將其載入到任何彈頭上。
從1995年下半年開始,特委會與伊方公開沖突不斷,伊方多次公開拒絕聯合國核查人員進入一些場所。安理會從1996年開始多次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1997年6月,埃克烏斯宣布辭職。據稱持親美立場的澳大利亞人巴特勒於當年7月走馬上任,接任特委會主席一職。
如果說埃克烏斯在任期間尚能與伊方正常相處,使核查得以正常進行的話,巴特勒上任之後,特委會與伊拉克的緊張關系則不斷加劇,最終導致巴特勒拂袖而去,核查不得不告停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伊方認為巴特勒只知道挑刺,根本不想讓伊方通過核查這一關,二是伊方認為巴特勒領導下的特委會成了美、英間諜的工具,對伊「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1995年4月,特委會主席埃克烏斯在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中指出:「對伊武器核查和銷毀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伊拉克已不再擁有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到1996年末,伊政府認為,核查工作基本已經可以宣告結束,聯合國對伊制裁取消在望了。然而,1997年10月中旬,巴特勒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一份報告,不僅未提海灣戰爭後伊在執行安理會決議方面所做的努力,反而指責伊在銷毀生化及核武器方面仍有隱瞞,且多次阻撓武器核查小組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脅小組工作人員的安全。
此後,在美、英的敦促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1134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嚴格遵守聯合國各項決議,盡快交出所有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最後的、完整的」資料,否則將對伊實施新的制裁。這項決議猶如當頭一棒,沉重打擊了曾滿懷希望的伊拉克。伊拉克指責這項決議是在美國施壓下作出的,伊拉克拒絕接受這項決議,並採取對抗核查的措施。
1998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初親赴伊拉克斡旋並達成了諒解,但伊拉克與巴特勒領導下的特委會的沖突仍持續升級。1998年8月,伊拉克宣布中斷與聯合國核查人員的合作,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執行監測任務外,其他武器核查工作全部停止。在此情況下,巴特勒於11月中旬命令所有核查人員及其他人道主義救援人員共300多人撤離巴格達。12月17日,美、英發動了代號為「沙漠之狐」的對伊空襲行動,理由是伊拉克阻撓核查,藏匿可疑資料,刁難核查人員,公然違反了聯合國決議。12月19日,伊拉克宣布聯合國特委會從此不得返回伊拉克。
據統計,在1991年至1998年年底,聯合國共有200多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拉克2500多個地點進行了400多次調查。銷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4萬多件化學軍需品、近50萬升化學制劑、180萬升用於製造這些化學制劑的化學品和包括彈道導彈彈頭在內的7種運載系統。專家估計,長達7年的武器核查行動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此外,安理會於1999年12月通過第1284號決議,決定建立聯合國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繼續聯合國特委會的核查使命。2000年1月,曾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並參加過對伊武器核查的瑞典人布利克斯被任命為監核會主席。2002年1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441號決議,提出加強武器核查的各項規定。
2002年11月27日,隨著首批17名核查人員開始工作,塵封了4年的對伊武器核查重新啟動。核查能否順利進行,與核查、被核查雙方的態度有關,但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國際關繫上的利害沖突、力量對比等因素。美國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需要,把發動對伊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實現全面控制伊拉克作為既定目標,想通過核查對伊實施軍事打擊和軍事佔領的依據。歐洲和俄羅斯出於維護在伊利益的需要和對美國單主義的不滿,希望伊拉克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從本質上講,1441號決議是國際政治舞台上大國利益、實力較量和相互妥協的結果,對伊武器核查只是其延續。這種國際關系背景是影響核查進展的重要因素。
美國堅持「倒薩」的原因: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問題始終是美國政治和外交揮之不去的話題。美國堅持「倒薩」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戰略圖謀。去年11月初美國在阿富汗戰場得手後,更是把「眼中釘」伊拉克鎖定為下一個軍事打擊目標,明裡暗裡加緊各方面的造勢和准備。政治上,布希政府相繼拋出「邪惡軸心」說和「先發制人」理論;外交上,先後派副總統和國防部副部長走訪中東進行游說;軍事上,布希政府加緊同伊拉克反對派進行磋商,研究和制定對伊作戰計劃,並開始向伊拉克外圍增派部隊。美國積極准備打擊伊拉克,其背後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一)轉移國內視線,謀求政治利益。布希當選總統後的美國政壇,共和、民主兩黨勢均力敵,在國會兩院中的議席相當接近。面對美國經濟衰退的嚴峻挑戰和民主黨的有力牽制,布希政府上台後在解決國內問題方面無所建樹,短期之內也難有作為;而「9·11事件」恰恰為布希政府提供了避開棘手的國內問題擴大其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反恐戰爭使共和黨的聲望有所提高,在2002年11月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中贏得了更多國會席位。阿富汗戰爭塵埃落定之後,布希政府又面臨選擇政治「炒點」,以維護和擴大其政治聲望的挑戰。伊拉克問題在美國國內分歧相對較少,短期內容易有所作為。同時,發動戰爭和控制伊拉克也是維護共和黨政府所代表的美國軍火工業集團和石油財團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堅持「倒薩」成為布希政府合乎邏輯的選擇。
(二)、了結伊拉克問題,卸掉外交包袱。海灣戰爭結束以後,美國一直堅持對伊拉克實行遏制政策,試圖壓垮薩達姆政權。但事與願違。制裁不但沒有動搖薩達姆政權的統治,反而引來國際社會對制裁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的一片指責之聲。事實說明,美國對伊拉克採取的「以制裁促變化」的策略並不靈驗,伊拉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已經成為美國與國際社會矛盾的一個焦點和美國外交日益沉重的包袱。美國下決心「倒薩」表明,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了結海灣戰爭遺留的伊拉克問題,同時確保美國公司在伊拉克獲取最大經濟利益,已經成為美國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新思路。
(三)、控制石油供應,擴大戰略優勢。中東地區是國際石油供應的主要來源。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開發潛力巨大。取得對伊拉克石油資源的控制,對於美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第一,有利於進一步制約依賴國際能源供應的戰略對手。第二,有利於進一步削弱歐佩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化解歐佩克成員國限產促價的努力,確保美國對國際石油供應安全和價格的控制。第三,為美國石油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國有化高潮之後重返該地區創造重大機遇。90年代以來,薩達姆多次聲言要以石油為武器,反對美國霸權,令美國懷恨在心。除掉薩達姆政權,把國際石油供應來源進一步置於親美政權控制之下,甚至是美國的直接軍事保護之下,是美國擴大國際戰略優勢,鞏固其世界霸權的必然選擇。
(四)、扶植親美政權,削弱反美勢力。中東地區的反美勢力歷來比較活躍。2001年布希上台以來,這種反美情緒進一步增長。布希曾經承認,「9·11事件」的根源在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這樣的美國傳統盟國也有一批人涉嫌參與「9·11事件」更使美國震驚。此外,2000年沙特不顧美國的反復勸說,與伊朗和委內瑞拉共同發起石油限產提價,並一直堅持至今。然而,美國並沒有認識到,中東地區的反美情緒很大程度上與美國的中東政策有關。相反,美國朝野最近泛起一種論調,將這種現象歸因於中東一些國家實行集權的政治制度和美國上屆政府打擊不力,進而認為只有對這類國家進行「整合」,使其接受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和政治制度,才能防止滋生反美情緒和恐怖主義活動。因此,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於2002年12月提出包括對中東國家進行政治改革在內的「美國中東夥伴計劃」。美國政府堅持推翻薩達姆政權,在伊拉克扶植一個採用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親美政權,就是為了落實這一計劃,在阿拉伯國家樹立所謂「民主樣板」。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2003年3月20日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美國總統布希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佔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這場戰爭同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傷亡數字比較起來,基本結束的伊拉克戰爭具有兩大特點:地面戰傷亡人數大增,飛機墜毀和友軍誤傷事故則明顯減少。
美軍之所以在伊拉克戰爭中實現了「低傷亡」,主要是五角大樓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強調空軍的重要作用以及避免了城市巷戰的結果。美軍本次盡管出動兵力不多,但是其先進裝備和訓練水平都對伊軍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從而確保了整個戰爭的順利結束。伊拉克戰爭展示了美軍新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是美實踐「先發制人」戰略的第一場戰爭,也是美國發動的
一次大規模的聯合一體化攻城略地侵佔一個國家的戰爭。較近年美國發動的一系列戰爭相比,這場戰爭呈現出一些鮮明的戰略性特徵。一是謀求絕對化的軍事目的;二是檢驗信息化戰爭力量;三是實踐新的戰爭理論;四是創制的非對稱戰爭局勢;五是發掘戰法手段的綜合效能。
伊拉克戰爭對世界格局和中東地區產生的影響:(一)多極化趨勢仍在量變過程中,趨勢增強。一方面,美國依靠其超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顧其他大國反對,強行實現「倒薩」目標,從而證明「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沒有發生質的改變。但另一方面,在「倒薩」問題上美國霸權主義受到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且挑戰主要來自其西方盟國。法、德、俄等大國與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利益分歧和外交獨立性更加明顯。北約不再是美國可以隨意利用的手段,聯合國的權威再次受到多數國家的維護,美國把「倒薩」與反恐直接掛鉤的說詞缺乏說服力,附和者甚少。大國之間圍繞伊拉克問題的較量表明,美國無視其他大國利益、推行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的阻力增加,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量變過程還在繼續,趨勢增強。
(二)多年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可能下降。國際石油價格自2000年以來長期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供給方面來看,既是沙特、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歐佩克主要石油輸出國聯合限產促價的結果,也是反恐、「倒薩」和委內瑞拉罷工等政治因素造成心理恐慌和投機資本乘機炒作的結果。國際石油供應能力並沒有真正出現短缺。在多年高油價的刺激下,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生產和出口能力顯著提高。目前,委內瑞拉罷工已經逐漸平息。伊拉克問題解決後,石油投機商將失去另外一個「炒點」。伊拉克的石油生產也將逐步增加。從需求方面來看,世界經濟不景氣已經使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率顯著下降,從20世紀90年代的年平均增長1.4%下降到2001和2002年的平均0.4%,2003年仍無顯著提高的可能。在這種供求關系形勢下,「倒薩」後的國際石油供過於求的情況將更加明顯,市場力量對油價的作用將更加明顯,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石油輸出國之間的市場份額競爭將更趨激烈。只要「倒薩」過程中中東地區油田不遭大規模破壞,國際石油價格下降的壓力將顯著增大,並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下降。
(三)中東局勢可能有所緩和,但難以穩定。「倒薩」以後,為了防止伊拉克發生動亂和分裂,美國可能直接或利用國際力量對伊拉克實行某種形式的軍事控制。面對既成事實,中東各國政府可能採取現實立場,避免與美國對抗。但中東地區也可能出現一些民眾層面的反美情緒,不排除激進勢力發動針對美國利益的襲擊活動的可能。
(四)美國實現「倒薩」以後,將把重點轉向伊拉克的政治和經濟重建,立即對其他中東國家動武的可能性不大,要求其他阿拉伯國家立即採用西方式民主制度也不現實。美國石油財團將重返伊拉克。政治重建可能採取「阿富汗模式」,但為滿足庫爾德人和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自治要求,聯邦制也可能成為政治體制的一種選擇。不過,伊拉克各反對派爭權奪利,庫爾德人與阿拉伯人之間民族矛盾較深,伊斯蘭教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教派分歧,這些矛盾不僅會在政權重建過程中爆發出來,而且將成為長期影響伊拉克政局穩定的因素,甚至可能對伊拉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發生影響。美國軍隊可能長期駐扎伊拉克。
(五)巴勒斯坦問題關乎阿拉伯民族利益和情感。「倒薩」以後,美國為保持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削弱阿拉伯國家反美情緒,不能不加大恢復中東和平進程的力度,可能敦促雙方在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四方聯合提出的「路線圖」方案基礎上恢復和談,從而使巴以雙方暴力沖突有所緩和。但是,由於巴以談判當前涉及的耶路撒冷、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等關鍵性問題錯綜復雜,解決難度很大,至今尚無切實可行方案,因此短期內中東和平進程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巴以沖突還會繼續存在。
(六)美伊戰爭對傳統安全因素與國際法理的損害。美國攻打伊拉克實質上是繞過聯合國,採取與其盟友單獨行事的作法,這將再一次削弱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上的影響和權利。長此以往,聯合國將逐漸被架空,失去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這也會直接影響其他大國的權利和地位。戰後,美國霸權的全球擴張將變得日益明顯。

閱讀全文

與美國襲擊伊朗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閃電是怎麼形成的 瀏覽:446
越南女兵為什麼喜歡空裝上陣 瀏覽:399
印尼旅遊帶多少黃金 瀏覽:380
英國是怎麼發明工業的 瀏覽:523
中國灸都包括什麼 瀏覽:238
印尼女人喜歡什麼中國禮物 瀏覽:30
中國十大皇帝是哪個 瀏覽:795
印度製造出口哪裡 瀏覽:610
在英國讀研有什麼意思 瀏覽:480
奧運會印度代表團有多少人 瀏覽:336
從印尼回國在哪裡隔離 瀏覽:678
印尼人喜歡什麼材質的頭巾 瀏覽:741
中國的熱帶地區有哪些特點 瀏覽:994
伊朗什麼時候反美 瀏覽:271
為什麼義大利醫療系統更健全 瀏覽:633
怎麼從中國開車到越南 瀏覽:114
印度一天多少人被雷擊死 瀏覽:944
中國什麼暴雨預警 瀏覽:680
印尼粘粉是什麼植物 瀏覽:248
中國電信綠鞋機制什麼時候到期 瀏覽: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