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嗎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
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1)伊朗新政府什麼時間成立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歷史
1、巴基斯坦(當時包括東巴基斯坦,後獨立為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從英帝國獨立後,於1956年3月23日頒布憲法,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國號「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2、茅利塔尼亞於1958年11月28日建國號為「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但當時仍未完全獨立,是法蘭西共同體內的一個「半自治共和國」。
3、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4、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於2001年倒台後先後成立臨時政府和過渡政府,2004年1月26日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簽署頒布新憲法,定國號為「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❷ 伊朗的政治制度
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當年12月,伊朗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新政權成立後的第一部憲法。根據憲法,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最高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1989年4月,伊朗對憲法進行了部分修改,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權力不容更改,同時對領袖的產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門等方面的規定作了修訂,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根據憲法,領袖是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徵。領袖的許可權包括任免憲法監護委員會(憲監會)宗教成員、司法總監、音像組織主席、武裝部隊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以及武裝部隊和安全部隊的司令;宣戰或宣布停戰;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頒發總統委任狀,在總統有瀆職行為或議會認為總統政治上無能的條件下罷免總統等。
領袖通過專家會議選舉產生。專家會議是選舉伊朗革命領袖的最高權力機構,共有成員86人,每年舉行一次年會,討論國家大事及領袖的行為。專家會議可在領袖不稱職或失去領袖的必要條件時廢黜領袖。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後,通過專家會議推舉,哈梅內伊當選為伊朗最高領袖。
伊朗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繼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有權任命數名副總統,協助主管專門事務。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任一屆。伊朗內閣部長由總統提名,需要議會審議通過。
為了保證議會決議不違背伊斯蘭教義和憲法原則,憲法規定成立憲監會。憲監會有權審查議會通過的一切決議和提案,監督總統選舉、議會選舉和公民投票。
伊斯蘭議會是伊朗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有權批准同外國簽訂一切條約、協議和合同,隨時對總統和部長進行質詢和彈劾,批准政府需要採取的緊急措施等。但是,議會通過的任何議案必須得到憲監會的批准後才能成為法律。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議長一年一選,可以連選連任。
司法部門是伊朗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總監是司法方面的最高首腦,由領袖任命,任期五年。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由司法總監任命,任期五年。司法部長由司法總監推薦,總統任命,負責協調政府和議會間的關系。在司法總監領導下,還設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國家監察總局,分別審理民眾對政府機關的訴訟和監督國家機關的工作。
❸ 伊朗巴列維王朝的建立是怎樣的
1921年2月21日,伊朗軍人禮薩汗與親英政客賽伊德·齊亞丁合作,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塞帕赫達爾·拉什蒂政府,建立了以賽·齊亞丁為首相、禮薩汗掌握軍權的新政府,暫時保留了卡扎爾王室。1925年底,禮薩汗在奪取了全部軍政權力後,最後推翻了統治伊朗達140餘年之久的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這一事件是伊朗歷史進入現代史時期的標志,它在中東和世界現代史上留下了鮮明的痕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伊朗的局勢 伊朗舊名波斯(1935年改為今名),是一個文明古國。20世紀初的伊朗是個封建的農牧業國家。全國大約有1000萬人口,其中農民佔一半以上,牧民約佔25%。農村中,封建的生產關系居統治地位。
資產階級也發生分化:部分從事外貿的商業資產階級,資金比較雄厚(一般都擁有10萬土曼以上的資金),成了外資的買辦;更多從事國內貿易的中小商業資產階級力圖掙脫外資的控制,他們構成了民族資產階級。為了爭得自由發展的權利,伊朗商業民族資產階級曾奮力斗爭。早在19世紀末,德黑蘭的商人便建立了聯合公司,同英國控制伊朗金融的波斯帝國銀行競爭。商業資產階級還曾積極投入1907—1911年的伊朗資產階級革命,提出了建立國家銀行的主張。革命的失敗使他們的希望破滅,1911年以後,民族資本經營的企業幾乎沒有增加,接踵而至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更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災難。不僅是中小商人,甚至連商業資產階級中的首富扎爾卜家族所屬企業,也紛紛破產倒閉。
❹ 伊朗巴列維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1926年4月25日,禮薩汗在伊朗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禮薩汗(1877—1944),出身於馬贊得朗省一富裕農民家庭,沒有受過正規教育,性格強悍。1891年在波斯哥薩克旅中當士兵,1916年晉升為中尉,1921年初獲中校軍銜。他發動回歷12月3日政變後,被國王授於軍隊總司令兼哥薩克師師長的職務,後任國防大臣。1922年1月4日,他下令將哥薩克師、國家憲兵隊、中央直屬旅等各路軍隊統編成伊朗皇家武裝部隊,分5個師,官兵達3萬餘人,直屬國防大臣統轄,從此牢牢抓住了軍權。又通過在各州設立軍政州長,軍隊向居民收稅等措施,控制了部分財政大權。1922年—1923年間,禮薩汗向伊朗北部持分裂主義傾向的諸汗發動進攻,一一征服了他們,加強了伊朗的中央集權。在這些行動中,他的勢力大長,培植的親信控制了國家要害部門。國王受到排擠,於1923年10月26日被迫頒布兩項手諭:第一,任命禮薩汗為首相;第二,宣布國王將長久地去歐洲治病,委任國王的兄弟為攝政王。禮薩汗又迫使攝政王立下契約不幹預國事。新政府成立後,伊朗改組了財政制度,頒布了一些利於生產的措施,改善了與蘇聯的關系。1924年11月,禮薩汗親自率軍出征阿拉伯人聚居的胡齊斯坦省,討伐與中央分庭抗禮的省督謝赫·哈扎爾。12月,謝赫·哈扎爾投降。1925年初,他又擊敗庫爾德人的起義。經濟、軍事上的順利鞏固了他的政治地位。1925年2月14日,國民議會正式批准自回歷12月3日政變後國王授予他的軍隊最高統帥的頭銜。同年10月31日,議會通過廢除愷加王朝、把臨時政權交給禮薩汗的決議。11月前,在伊朗設有外交機構的國家都承認了新政權。12月12日,立憲會議宣布禮薩汗為伊朗國王,封號為禮薩·沙赫·巴列維,姓氏巴列維意味著與古波斯鼎盛時的聯系。1926年4月25日舉行了加冕典禮。至此,統治伊朗百餘年的愷加王朝覆滅,巴列維王朝開始。
❺ 請告訴我伊朗的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其歷史上先後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將古老的巴比倫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對外積極擴張,使第一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大流士一世向東部進軍印度河流域,佔領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在西線則向當時歐洲著名的文明發源地古希臘諸城邦發動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臘人的英勇抵抗,在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中遭到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後曾再度向希臘用兵,但被准備充分的古希臘軍隊擊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當時已經征服希臘各城邦的馬其頓王國,在新任國王亞歷山大的統治下,以報昔日波斯入侵希臘之仇為口號,帶領希臘大軍進攻波斯第一帝國,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徹底擊敗大流士三世的百萬大軍,波斯第一帝國被吞並,成為希臘化的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很快陷入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和西方,佛教從印度傳往中國,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後期,約在前238年,其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先後從帝國分裂獨立,東部邊境又不斷遭受貴霜王朝侵擾,西部邊疆又面臨羅馬帝國的大肆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滅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興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繼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國主體地位。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這兩大帝國之間戰爭不斷。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發。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在卡爾萊戰役中,英勇善戰的安息軍成功地圍殲了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羅馬軍團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地區;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於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這支部隊就是羅馬軍團殘部,他們投降後被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設置了「驪靬縣」。
頻繁的戰爭造成安息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全國陷入一片混戰,帝國末期名存實亡。
薩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首次重新統一,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先後在629年和642年,帝國兩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就是明證。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往中國避難。
伊斯蘭教時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亂的薩珊帝國很快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統治初期,當時同樣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帝國在波斯呼羅珊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發生了激烈交鋒,雖然唐軍由於深入敵境作戰,雙方兵力懸殊等原因敗北,從而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但此戰中唐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令阿拉伯人膽戰心驚,從此打消了東侵中國的企圖。此後,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斷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國征服波斯。
蒙古統治時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率大軍攻滅花剌子模王國,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又相繼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殘部,建立了伊兒汗國。公元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從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汗死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發展。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帶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被廣泛使用。
薩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談和,驅逐烏茲別克人,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來臨前最後的輝煌。
歐洲列強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國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紛紛對其蠶食,其領土中被割裂出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國侵佔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區。俄英兩大殖民帝國在波斯的這種戰略競爭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佔領。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俄國和英國對巴列維王朝保持著深厚的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圍繞伊朗的戰略資源油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等紛紛進入伊朗。戰後,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和蘇聯的巨大影響力和控制而追隨美國,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這一戰略物資的存在,使其成為美國對蘇聯集團的冷戰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立足點。
20世紀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時期。這期間,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但是,在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開始激化。
巴列維在此情況下欲重溫昔日波斯帝國舊夢。於是他一再修訂經濟發展計劃,大幅度地增加投資,強行加速度地推進工業建設,並宣稱到本世紀末要把伊朗建成一個與工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工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強國」。強國夢的悲劇由此就產生了。
大批失地農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蘭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國王、王室為首的2000家豪富聚斂財富,巧取豪奪,貪污腐化,揮金如土,而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幾乎未從激增的石油財富中受益,貧富差距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社會矛盾嚴重激化。巴列維只能以軍警和秘密特務組織「薩瓦克」維持其統治。在外交上,巴列維對美國唯命是從,甘心充當美國在波斯灣的憲兵,民族矛盾伴隨著人民對西方文化大舉吞食***文化的憤怒,使巴列維政權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納傑夫的霍梅尼向國內學生和信徒發出進行反對國王的「聖戰」的號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聞報》上的一篇文章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進行了褻瀆,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發了數千名神學院學生在宗教聖城庫姆舉行抗議遊行示威,但遭到軍警鎮壓,造成約70人死亡、400人受傷的流血慘劇。
當年9月,伊朗國內爆發了持續數周的總罷工,全國陷入嚴重癱瘓狀態。12月10~11日,首都德黑蘭發生大規模示威,有成百萬群眾參加。遊行的組織者發表17點聲明,要求結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為最高領導人,建立***政府,恢復農業,保護宗教,讓流放者回國等。12月18日,為抗議軍隊鎮壓,全國再度爆發總罷工,政府機構完全陷於癱瘓。國王被迫於12月30日任命「民族陣線」領導人之一巴赫蒂亞爾為首相,並於1979年1月13日組成以巴赫蒂亞爾為首的攝政委員會。
巴赫蒂亞爾雖同意組閣,但要求解散現議會和薩瓦克,由政府控制軍隊警察,國王立即出國度假,將來做一名立憲君主。但巴赫蒂亞爾本人卻因與國王合作被民族陣線開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擋。1978年底國王統治的基礎走向崩潰,它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發生了動搖,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陣營,王室成員、高級官員及軍官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巴列維的統治瀕臨崩潰。
美國在關鍵時刻改變了一貫支持國王的態度,准備放棄巴列維政權,轉而與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維國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乘飛機出國流亡。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蘭政權。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國宣布成立。統治了伊朗半個世紀的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1979年10月,因美國收留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人質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行動失敗。直到9月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以美國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條件釋放了全部美國人質。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革命後的伊朗***共和國(公元1979年後起至今)
曠日持久的人質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非理性宣傳極大地損害了伊朗的國家利益,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以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全面爆發。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
伊朗和伊拉克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進行的這場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隨著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波斯灣地區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美國先後於1991年和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摧毀了伊拉克的武裝力量,2003年美國以「反恐怖」為名入侵並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敵伊拉克,但也讓伊朗面臨美國更直接的威脅。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來,伊朗的實力得到恢復,國力得到增強。而且其國內的政治變化有明顯地回歸世俗政權的跡象,但宗教勢力的影響力仍然極為強大。因此,伊朗對美國的態度仍然非常強硬,美國也一樣。
去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圍繞這一核心利益,美國與伊朗頻頻叫板對方,美國不斷地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而伊朗則針鋒相對地以多次軍事演習回應。就在幾天前,美國又向海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波斯灣地區戰雲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國的將會是什麼呢?
❻ 世界各國成立時間是多少
1、美國
1776年7月4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二次大陸會議,由喬治·華盛頓任大陸軍總司令,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正式成立。
2、中華人民共和國
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3、韓國
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6)伊朗新政府什麼時間成立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元。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美國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
網路-韓國
❼ 伊朗是一個國家嗎,在哪個地方
伊朗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
❽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遷過首都
首都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比如我們用「北京」指代中國,用「倫敦」、「巴黎」指代英國和法國等,所以,首都擔負著「國家形象」的重任,說它是一國象徵也不過分。有了這樣的身份按說應該穩定才對,事實上,大多數國家的首都是很穩定的,遷都只是出於無奈。然而,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全世界相繼有1/3的國家遷了都,這些現象的背後隱藏著近現代首都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本文作者掌握著豐富翔實的資料,把近現代涌現出的遷都現象作了巡禮式的介紹,既有正史又有軼事,閱讀中我們會有窺探一國家務事的感覺。本來嘛,給首都搬家就是一件棘手的家務事。
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世界歷史發生了諸多變化,世界經濟在飛速變革,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也隨著戰爭的消長而變幻莫測。在這個動盪的背景之下,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能抱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它永固不變,比如說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果把國家視為一個生命體,首都就相當於神經中樞,在任何時候,首都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地點,她的興衰反映了國家的命運,內外戰爭中首都被攻佔,往往代表著政權的更替,甚至國家的滅亡。所以,首都應該是穩定的,正如大多數首都所表現的那樣,一旦確定,就生根發芽,直到成為一國的象徵。
但是首都搬遷的事古今中外都有發生,在個別國家的某個時期,遷都之舉還頻繁進行。比如日本,在公元6世紀末到8世紀末的200年間曾七遷其都,平均28年搬一次家。歷史上一些大帝國在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也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遷都——既為了鞏固已得到的戰爭成果,也為了建立突襲性的前進基地。這些,我們暫且不談。單說近現代世界各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遷都,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
本文所說的「近現代」,把時間的上限基本定在18世紀末,時間的下限,則至當前。
在這期間,全世界發生過遷都的國家共有61個,將近現有國家總數(194個)的三分之一。這還僅僅就國家的「個數」而論,假若按這些國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佔五大洲面積總和的71%與人口總和的74%,比值就高得多了。可見遷都影響非常廣闊,是牽動全世界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大動作。
把首都遷向國土的中央
近現代遷都的國家,雖然在遷都的動機與設想上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內遷」。
中國有「擇天下之中而王」的說法,這個「中」指的是交通的中心。在古代,國家的交通中心往往位於國土內部四通八達的一個地方,顯然,首都定在這里有利於上情下達,也有利於把各地資源匯集過來。所以,自古以來,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會把首都放在國境的內部,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不少國家的首都位於海岸線或國境線上,但是,一旦政治情況發生變化了,它們就會把首都向國境內部遷移。
但並不是說從來沒發生過首都外遷的事情。比如俄羅斯18世紀初把首都從莫斯科外遷到聖彼得堡,日本19世紀中把首都從京都外遷到江戶(即今東京),然而這類首都外遷的事後來再沒有發生過。
近現代各國首都的內遷,是指從沿海遷向內陸,或從邊境移向內地。
奈及利亞的首都內遷阿布賈,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與國內各地區的聯系,均衡內地與沿海的經濟發展,減輕原首都拉各斯人口過度密集的壓力;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與全國各行政區的距離幾乎相等,交通便捷,既有利於中央政府的政治運作,又便於促進和推動地區間經濟的均衡發展。
所以說,首都內遷,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利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地理位置——要麼彌補原首都位置過於偏遠的不足,要麼分散原首都的人口和環境壓力,從全國的范圍內找一個新的重心,用來平衡各地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首都就像銀河系的軸心,它遷到哪裡,全國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就會偏向哪裡,它的位置,決定了國家各方面的布局。
因此,遷都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綱舉目張的事,目的就是以後不再遷都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每個國家在遷都之前都要做大量調研工作,尋找最適合建都的地點。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國家會普遍徵求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過要求舉行全民公決的呼聲。
首都內遷的地點,大多是(或靠近)該國的地理中心,非洲的奈及利亞、象牙海岸與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就有這個特點。
而且,新首都的海拔大多比較高,從而具備了一系列天然優點:氣候溫和,溫差小,降水適中等。如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的高原東側,海拔1136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600毫米。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中部,海拔1000米,氣候乾燥、溫和,年平均氣溫2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再如馬拉維的新首都利隆圭,位於中央高原上,海拔1134米,受附近的馬拉維湖的調節,幾乎是四季如春。
巴基斯坦從1947年8月15日起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這個新國家獨立之初就面臨定都的重大抉擇。當時印巴剛剛實現分治,巴基斯坦衡量自己各省的條件,多數都不利於奠都其間,比如西北邊境省偏處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俾路支省自然條件差,經濟、文化水平低;旁遮普省雖然富裕,地理地位居中,但教派矛盾突出,它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拉合爾,與印度過於接近;東巴基斯坦省與國家的主體部分隔離,聯系極其不便,等於孤懸一方。總括看來,這些省份都不具備建都的應有條件。惟獨信德省的卡拉奇,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國際往來便捷,又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有自然形成的號召力。加之信德省政府明確表示,願意聯邦把首都設在本省,並且很快正式提出建都卡拉奇的建議。事實上,當時也只有信德省有能力、有條件承擔建都的任務。
建都卡拉奇的重大決策,就這樣確定下來。1948年7月23日,巴基斯坦政府頒布了有關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奇為憲法首都。從定都開始到1959年9月,共有6任總督或總統和7任總理在卡拉奇供職。在這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活動:推動了各級行政機構的建立,鞏固了國防,安置了數百萬難民,為經濟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巴基斯坦在卡拉奇設都,也存在許多難題:首先是人口壓力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1941年,卡拉奇人口僅40萬左右,獨立後人口猛增,1950年就已超過百萬。隨著人口壓力越來越大,住房、就業、衛生、交通乃至食品等問題愈益嚴重;其次,大量生活必需的水和食品需從外地調入,既難於滿足人口需要,又增加了交通運輸的壓力;第三,中央政府的設置,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無形中限制了它作為進出口中心和國際海運樞紐等優勢的發揮;第四,卡拉奇商業氣息濃烈,整日人聲鼎沸,市況嘈雜,不利於政府日常工作的進行;第五,氣候炎熱、疾病多發,政府工作人員每年必須到氣候宜人的地方休假,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財政開支;第六,外省人與當地人齟齬不斷、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也矛盾重重,在卡拉奇的歸屬問題上,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的爭執尤其尖銳。制憲會議決定將卡拉奇從信德省劃出,組建為直屬中央的單獨的行政區域,信德省穆斯林聯盟理事會反對;經過反復協商,信德省當局作出讓步,將省的首府遷至海得拉巴。但在房屋交接、難民安置、信德省議會補缺選舉等問題上分歧猶在;第七,卡拉奇瀕臨阿拉伯海,作為首都,易於遭到攻擊,安全性差。
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巴政府必須就首都所在,作出新的統籌安排。
1959年初,巴總統下令組織了有氣象、鐵路、水利、電力、農業等方面的官員和專家參加的委員會,對首都問題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同年7月15日,正式發表了委員會起草的報告,明確認為不惟卡拉奇不宜作為首都,全國也沒有其他哪一座現成的城市可改建為首都。只有另起爐灶,平地起家,從頭建立一個嶄新的首都,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建都問題。國家批准了這個報告,並且立即開展新首都的選址工作。最後選在旁遮普省最北端、拉瓦爾品第附近的波特瓦爾地區營建新都。
這個地區位於波特瓦爾高原西北部,地勢起伏有致,在海拔503-610米之間,北有海拔1500米的馬爾格拉山為屏障,西部有淺丘偎依,東南部是林木繁茂的開闊地,小溪和河流縱橫交錯,為城市生活和農業提供了充足水源;基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干、雨兩季,平均年降水1143毫米,附近山上還會有雪,氣溫遠較卡拉奇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有建築用的大理石礦,土地肥沃,糧食和蔬菜供應充足;公路和航運設施齊備,土地徵用費用低廉。
1959年9月,制訂新都建設規劃的聯邦首都委員會成立,包括了地形、地質、氣候、供水、通訊、電力、衛生、人口等16個部門,各對有關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僅「地區歷史報告書」就長達300多頁,從石器時代一直寫到巴基斯坦獨立,足見工作進行的細致和深入。
1960年5月24日通過了遷都總體規劃,其中特別指出:「首都不應當是工業或商業中心,只應當是首都」,應該把新首都建成「一座花園和花的城市,使全城看起來像一塊美麗的地毯」。6月22日,總統下令成立首都發展局,具體負責新都的建設。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新都取名為「伊斯蘭堡」。
國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護其國民不受外國的侵犯,因此,古代統治者除在首都集中大量的軍隊外,往往會選擇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的地理區位作為首都。但在現當代國際環境下,國家已經不那樣擔心外敵的軍事侵入,所以凡是首都內遷,考慮較多的是政治、經濟乃至人口層面的問題,力求通過這種大動作,收到施政更加靈活、經濟均衡發展、人口分布趨於均勻等多重效果。但在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似乎仍然包含軍事上的某種籌劃乃至國家安全的考慮。盡管目前有人認為,在現當代日益先進的軍事技術條件下,戰爭的真正致命打擊,往往是「垂直地」突然而降,並非是「水平地」緩緩推進,所以地上的平面「縱深」不拘大到多少公里,都沒有什麼實際保障意義,但有關「內地安全」的傳統構思,對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彷彿仍起一定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蘊含著某種「安定」和「緩解」的潛在功能。
給首都搬家是個系統工程
遷都是件大事,有「牽一發動千鈞」的效果。不僅遷都國家的政治經濟格局將隨著新都的誕生而發生改變,其他國家也將依照新都的情況而改變與這個國家的聯絡方式,比如駐該國的使館要遷到新都啦,隨著該國政治經濟和人口分布的改變,對該國的經濟政策也要變化啦等等。因此,遷都實際上牽扯到許多人的現實利益,是個系統工程,由於眾口難調,實施起來就格外困難。
坦尚尼亞關於遷都多多馬的打算,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也就是坦尚尼亞獨立建國之初,就已經有所醞釀了,只因費用過高,當時國力薄弱,無法承擔,所以只能紙上談兵,擱置了十多年,才得以正式提上日程。1973年9月,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聯盟(現執政黨坦尚尼亞革命黨的前身)在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了把首都從達累斯薩拉姆內遷多多馬的決議,並且計劃10年內搬遷完成,當時估計需花費2.28億英鎊。為了保證遷都工作的順利完成,中央政府還特別增設了主管遷都工作的首都發展部。
多多馬原是多多馬行政區的首府,坦尚尼亞遷都於此,主要出於戰略和發展國民經濟的考慮。它位於坦尚尼亞的中部,幾乎是全國的地理中心。但是它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理想,乾旱缺水,而且有的地方土地疏鬆易陷。「多多馬」一名,來自當地的主要居民戈戈(Gogo)族語言,意思就是「下陷」。但多多馬的農牧業發展良好,尤其交通發達,是東西向鐵路和南北公路交通的樞紐。把首都設在這里,既有利於國防,也便於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施政,還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其他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30多年過去了,雖然多多馬的人口在2005年時已達到了40萬,但遷都的進程卻大大落後於計劃,新都的營建,遠沒有全部完成。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已搬遷到多多馬的黨政機關不足計劃搬遷單位的20%,已搬遷的政府工作人員佔全體計劃搬遷人員的百分比更低,僅10%。這之後的20多年間,遷都的速度也並沒有加快,不免給人舉步維艱的感覺。雖然總統府已經矗立在新都了,總統本人卻仍在達累斯薩拉姆處理國務。即使到2006年,坦尚尼亞中央政府基本上仍在達累斯薩拉姆運轉,各國使館全沒搬家,中國的大使也仍然原地駐節。以至於不明就裡的人,仍舊認為達累斯薩拉姆是坦尚尼亞的首都,甚至一般出版物(包括地圖集)也照舊把達累斯薩拉姆當作坦尚尼亞的首都來介紹。更何況多多馬固然在「日益成長」,但達累斯薩拉姆「成長」得更快:2005年時人口已經達到400萬。
遷都遲速與否,也能反映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特點。比如韓國和緬甸,兩國近期都發生了遷都事件,但他們一個是吵吵嚷嚷,久拖未決;一個是不動聲色,閃電搬遷。韓國的政治生活,半個多世紀以來,以美國式的民主制度為樣本,其根本特點就是互相「扯皮」,優點是「多數說了算」,誰也別獨斷專行,缺點是拖拖拉拉。緬甸自1988年以來由軍人掌權,政治生活具有「軍人說了算」的特點,一切無須跟誰商量,辦起事來當然「干凈利落」了。
早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執政當局就幾次萌生過遷都的念頭,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沉寂了下來。不料2002年,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競選中舊話重提,保證一旦當選,將把行政首都遷到南方。彼時人們對這種表態並不認真對待,以為不過是吸引韓國中南部地區選民投票的「競選語言」。沒想到他上台後果然把推進「行政首都遷移」作為新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他的大力運作下,2003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都地址的確定鄭重其事。先由專門成立的韓國新行政首都推進委員會在國內進行排查,2004年6月15日將初步圈選的4個新行政首都候選地公布於眾;再經80名專家組成的評估委員會全面評估,舉行了5次全國巡迴聽證會,最後才以得分最高(88.96分)的忠清南道的燕岐—公州為將來的新都所在地。
韓國新任總統在遷都大業上雄心勃勃,他的政府也及時、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新址初步確定後,政府隨即提出一系列設想和規劃:准備2007年底開工建設,2012年起從首爾(當時稱「漢城」)分批遷移總統府和中央各行政機關;2030年新都建設全部完工;計劃建設用地83平方公里,其中綠地佔新都總面積的48%;容納人口50萬等等。前後所需時間是24年,所需經費接近400億美元,其中政府負擔1/4,其餘3/4由民間籌集。這些數字表明韓國遷都規劃的恢宏與遠大。
但這事一啟動就遭到了韓國各方的質疑和強烈抵制。部分在野黨議員認為,遷都是新任總統撈取選票的「政治秀」和謀求長期執政的策略。韓國最大的在野黨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阻止遷都,數十名國會議員為反對遷都而徵求簽名。首爾的反應尤為強烈。首爾市和京畿道等方面聲稱誓死反對, 還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不斷掀起示威浪潮,市議會通過一項反對遷都的決議,打算提請憲法法院裁定國會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是否違憲,同時發起大規模簽名運動,要求政府就遷都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等。已有調查表明,韓國將近68%的人認為遷都關繫到國家的長遠大計,贊成通過公投以決定取捨。
公民投票迄今為止還沒有舉行,但反對「遷都」的政治團體和部分國會反對黨議員卻採取了行動,於2004年7月12日向憲法法院提起訴訟,這年10月21日開庭,由首席法官宣讀判決書,9名法官中有8名法官認為,遷都是關系國家命運和發展的大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沒有經過全民投票公決,因而違犯了憲法。宣判公布後,韓國陷入一片混亂。不少執政黨國會議員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不是依據法律,而是出於政治判斷,難以成立;總統府對此判決感到「震驚」,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而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則對此判決拍手稱快,認為是法制的勝利;站在反「遷都」第一線的首爾市市議會對判決尤其贊不絕口。
判決後,圍繞「遷都」是否違憲的爭論將在法律層面畫上句號,如何應對成為現政府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從已經發生的事態看,韓國政府似乎不為所動,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將在聽取國民意見的同時,通過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然後再拿出對策」,申明「不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政府的政策不會改變」。有關專家也認為,憲法法院雖然作出了判決,但不等於「遷都」就徹底失敗。扭轉這一局面有兩條出路:一是政府延請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如果證據充分,可駁倒憲法法院的結論;二是就遷都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如果獲勝,「遷都」可名正言順地大力推行。
韓國的遷都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政府好像並沒有放棄,而是放慢腳步,尋覓適當的對策,以便遷都計劃得以實施和貫徹。
關於緬甸的遷都,社會上雖然早有傳聞,但誰也說不準確。所以緬甸政府突然於2005年11月7日正式向外界宣布遷都,使很多人感到「意外」,不僅普通老百姓,即便政府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都不清楚事情的背景。隨後,緬甸外交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緬政府將行政首都內遷,各國駐緬使團也不知就裡。其實,緬甸政府醞釀遷移行政首都由來已久。據媒體報道,3年前已著手准備,現在不過是付諸實行而已。
緬甸的新首都已由緬甸政府先期確定了,它就是國境中部的彬馬那(現稱「內比都」)。彬馬那位於原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的一個小盆地中,行政上屬曼德勒省。此前這里是個鮮為外界所知的小城。錫當河從市東流過,周圍有叢林滿布的山丘環繞,向南是比較寬敞的平川地。這里是緬甸少有的鐵路樞紐之一。
緬甸政府公布遷都命令後,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等10個中央政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據媒體報道,一夜之間,近千輛軍車駛入首都仰光,每個准備搬遷的部門前,均有數十輛軍車排成一字長龍待命。工作人員不斷將辦公傢具、設備、文件搬上車,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忙碌著。遷都令要求分三階段完成搬遷,除個別中央單位(如畜牧水產部),其他所有政府部門,必須於2005年12月中旬以前全都遷往彬馬那。
緬甸的新都不但已經選定,而且還分期進行了擴建,每期投入的經費達數千億緬元(據目前市場匯率,每1300緬元兌換1美元),現已完成三期工程,包括領導人辦公和住宿設施、政府各部辦公樓及住宅樓、巨大的地下及山中掩體、飛機場、火車站、醫院等,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環城公路與主要公路相連接,與仰光的車程僅7個小時,鐵路每天有列車往返。程式控制電話交換設備安裝完畢,可與世界各地通話。據說緬甸航空公司也已准備開通往返於彬馬那和仰光之間的航班。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各大私營公司承擔,政府投入與實際的建設投入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彬馬那的具體建設規模尚無法估計,根據實地施工人員的透露,工程建設規模容納緬甸政府數量有限的公務員綽綽有餘。
緬甸閃電式遷都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罕見的,這與吵吵嚷嚷、懸而未決的韓國式遷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遷都的原因,兩國也有不同。
韓國的遷都是為了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首先是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以首爾為中心、包括仁川和京畿道在內的首都圈,面積不足國土的12%,卻幾乎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經濟力量。首爾市本身的情況更嚴重:面積(600平方公里)僅佔全國的0.6%;人口(現已接近千萬,60年來增加了10倍)卻佔全國人口的21%!給現首都的人口壓力「松綁」已經迫在眉睫。其次是為了均衡地區發展——首都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既影響了韓國整體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加劇了地區間的矛盾沖突。首爾遠離欠發達地區,而新首都地處韓國中部,相比而言更便於對周邊地區形成輻射,實現國家的整體繁榮。至於隨著美國調整駐韓美軍的部署,漢江以北的美軍,將撤往韓國中部,為了安全,把國家的首都相應作地理上的南移,也未嘗不是韓國遷都籌劃的背景之一。緬甸的遷都,輿論界的一般看法認為,國防方面的考慮是首要因素......
❾ 伊朗的政治體制是什麼樣的
伊朗的政治體制:政教合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亞洲西部,屬中東國家,古時稱之為「波斯」。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據伊朗國家統計資料庫2014年7月18日顯示,伊朗人口達77598379。[1-2]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