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軍殺死薩達姆之後,伊拉克政府比較親美,為何現在兩伊關系如此融洽
因為美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建立的一個以什葉派領導親美政府,而伊朗的執政黨也是什葉派,兩個國家上位的執政黨都是同一個派系,自然關系就好,肯定是變成了親密無間的小夥伴,所以美國也是挺無奈的。
而伊朗的執政黨也是什葉派,大家都是同一個派系的人,還有可能打起來嗎?答案是肯定打不起來。說白就是雙方都是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自然關系好得不得了。
⑵ 伊朗和伊拉克是什麼關系
伊朗和伊拉克是有很大區別的,伊朗人是波斯民族的後裔,而伊拉克是阿拉伯民族,這點樓上的不對.但他們的宗教信仰都是伊斯蘭教.
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伊朗古稱波斯,伊拉克古稱巴比倫。
兩過同屬於海灣地區,都是世界上重要產油國
⑶ 伊朗和伊拉克是一個國家嗎
伊拉克和伊朗不是同一個國家。
伊朗在中國的西部,前寬伊拉克在伊朗的西部。他們是相鄰的阿拉伯兄弟,都信仰伊斯蘭教。
伊拉克共和國,簡稱「伊」,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與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為鄰,北與土耳其為鄰,西北與敘利亞為鄰,東西兩側分別與伊朗和約旦為鄰。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是一個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北鄰土庫曼,西北鄰亞塞拜然慧迅亮和亞美尼亞,西鄰土耳其和伊拉克。北瀕裏海,南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伊朗人和伊拉克人長相
伊朗人都是黑頭發黑眼睛,而伊拉克人尤其是斯堪得維亞半島上的日耳曼人都是金發碧眼,伊朗人就是波斯人。
他們是雅利安人的後裔,伊拉克的民族很多,有拉丁人有日耳爾曼人還有塞拉夫昌宏人,人種上都多多少少有所區別,我們亞洲人看他們伊朗人和歐洲人都是白皮膚高鼻子,仔細看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伊朗網路-伊拉克
⑷ 伊朗和伊拉克現在關系怎麼樣
從兩伊關系變化看伊拉克戰爭
一、兩伊關系由敵對到友國
伊拉克與伊朗是海灣地區國家關系中最重要的關系之一,對本地區局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世紀80年代,持續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影響了整個海灣地區,兩伊敵對關繫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隨著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爆發,海灣地區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兩伊關系也發生了由敵對到友國的重大轉變。美國在9·11事件後,推出「先發制人」的戰爭理論,該理論針對三個敵對目標:伊拉克、伊朗和朝鮮。隨著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什葉派勢力在中東明顯增強,從伊朗到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什葉派勢力一路走強。什葉派在伊拉克掌權後,真主黨和哈馬斯等強硬勢力在阿拉伯政壇崛起,這一系列的變化都以伊朗為中心,伊朗的勢力明顯在增強,而伊朗是美國圈定的「邪惡軸心」國家,內賈德在伊朗執政後堅持強硬的政策,這些新形勢使美國尷尬不已,無疑對美國的中東政策形成了嚴峻挑戰,可以說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導致了什葉派崛起,這是美國先發制人戰爭政策的最大失策之一。
二、兩伊化敵為友令美國不安
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美國奉行「以伊制伊」的海灣地區戰略,即通過伊拉克與伊朗相互制約,保持一種地區平衡並從中漁利。1993年美國推出「雙重遏制兩伊」政策,在對伊拉克進行遏制的同時,對伊朗也加以遏制,目的是保持美國霸權優勢地位不受挑戰。現在,兩伊這一對被美國遏制的冤家已經變成了朋友加兄弟關系。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後,取而代之的是什葉派掌握了伊拉克國家大權,什葉派與遜尼派權力和地位角色發生轉換。戰爭改變了伊拉克國家政治權力結構,什葉派成為現今政治權力結構的基礎,伊拉克與伊朗由敵對變為朋友關系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這嚴重影響了美國在海灣地區乃至全球的戰略,也與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標背道而馳。伊拉克戰爭後,什葉派政權增多了,中東地區出現了什葉派弧形地帶,這令美國如坐針氈。
三、伊拉克離內戰越來越近
伊拉克戰爭結束三年多了,但它仍是戰亂國家,無穩定下來的任何跡象。不論美國或伊拉克政府是否敢於承認伊拉克已經陷入內戰,伊拉克局勢的現實是越來越糟。2006年以來教派沖突慘烈,每天都有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集體死於教派仇殺或教派沖突。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境內各類暴力活動還在呈擴大趨勢。除反美、反政府襲擊以及什葉派與遜尼派的教派沖突外,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什葉派內部派別之間的爭斗也在逐漸惡化,波及北部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及南部一些城市,這進一步加劇了伊拉克局勢的惡化程度。美軍對於改善伊拉克安全局勢的行動經常招致更猛烈的反抗和襲擊。伊拉克離陷入內戰的危險越來越大。亂象叢生的伊拉克局勢迫使布希政府不得不考慮調整對伊策略,以擺脫困境。這其中包括與伊朗私下談判,要求伊朗參與伊拉克戰後重建,一同討論解決伊拉克問題,以使教派沖突平息下來。美國的這一舉動只能表明布希政府對治理伊拉克亂局已力不從心,處於一種無奈的尷尬境地,已被動到求助伊朗的地步。
四、美國有求於伊朗
美國有求於伊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伊拉克什葉派政治上得勢,伊朗的鄰國不再是威脅性極強的薩達姆政權,而是換上了一脈相承的什葉派兄弟執政,伊拉克戰後兩屆總理都來自於什葉派政黨「達瓦黨」,該黨與伊朗關系密切。其二是在伊拉克當今領導層中,多數人都曾在伊朗避過難,他們與伊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兩國的政治合作日益增多。其三是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的精神領袖西斯塔尼是伊朗人,至今是伊朗國籍。於是,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在伊拉克內政外交等問題上不僅有影響力,還有發言權。
雖然伊拉克不會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但同為什葉派政權的密切聯系足以使兩伊關系更加親密。一個什葉派的伊朗政府已足夠美國頭痛,再加上另一個什葉派政府的伊拉克,這令美國痛上加痛。美國原本以為推翻了薩達姆,海灣地區的事情就好辦多了,但事與願違,事情反而越來越棘手。伊拉克戰後安全問題和伊朗核問題一直困擾布希不得安寧,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難有作為,伊朗的強硬態度令美國拿不出有效的良策,在伊拉克戰後局勢問題上更是一籌莫展,眼下不得不有求於伊朗幫忙。
由此,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成敗,結果已顯現。這場師出無名的戰爭的確錯了。美國深陷伊拉克戰後泥潭難以自拔,不僅偏離了反恐戰爭的軌道,而且還招致全球恐怖活動越來越多,伊拉克變成了恐怖分子活動的重要場所。不僅如此,美國本土也越來越不安全。布希總統本人因此不斷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眼下,布希對制止伊拉克的暴力活動已經無牌可出,求助伊朗幫忙勢必也要調整對伊朗的政策,這等於宣布美國對伊拉克的影響力削弱了,同時也暴露了美國力量的局限性,而且,求助伊朗的結果會是,美國將被迫與伊朗分享其對伊拉克的影響力。
⑸ 伊拉克和伊朗是什麼關系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
二戰後,由於美蘇插手中東事務,沙特、黎巴嫩、伊朗和伊拉克成為了美國的跟班,1958年,伊拉克革命後轉投蘇聯懷抱。
而伊朗在1979年革命後也和美國劃清了界限,成為了鐵桿的反美國家。
蘇聯解體後,面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威脅,敘利亞、黎巴嫩、伊朗三個什葉派反美國家綁到了一起。
伊拉克則因為入侵科威特,被美國打垮了。
兩國曾在1980年爆發了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
伊拉克戰爭以後,大量流亡伊朗的伊拉克反對派回國,並且在伊拉克重建中起重要作用,兩伊關系全面改善。
(5)伊朗和伊拉克是什麼關系現在擴展閱讀:
1979年2月,伊朗 *** 革命成功,以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代表的什葉派 *** 上台執政。
伊拉克是什葉派發源地,占人口55%的什葉派 *** 中反 *** 勢力活躍,從而成為伊朗輸出革命的首要目標。
伊拉克國富兵強,積極謀求海灣地區霸權,企圖趁霍梅尼政權立足未穩之際對其進行打擊,以消除所面臨的威脅並徹底解決邊界爭端。
兩國關系日趨緊張,邊境沖突加劇。
兩伊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 第一階段,伊拉克全面進攻,伊朗組織邊境防禦和反攻。
1982年2月,伊朗發展反攻勢頭,伊拉克被動挨打。
1984年開始,雙方展開地面拉鋸戰,加強空中與海上襲擊。
第四階段,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戰場主動權,再次攻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