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的棋最早是哪個國家人發明的,是什麼棋
在伊朗 世界上最古老的雙陸棋伊朗的考古人員宣布,他們在該國錫斯坦 俾路支斯坦省的「火燒城」(BurntCity)廢墟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雙陸棋,這意味著伊朗可能是棋盤游戲的發源地之一。「火燒城」位於伊朗與阿富汗交界處,興建於公元前3200年,直至公元前2100年才毀於大火。這副雙陸棋包括60枚棋子,比在伊拉克發現的同類物品要早兩個世紀。研究小組的負責人曼蘇爾·賽雅迪說,這副雙陸棋體現了很高的工藝水平,「它展示了當時人們生活中一些饒有興味的方面。長方形的棋盤是用烏木做的,而烏木不是錫斯坦的土產,以前商人們一直從印度進口這種木材。」不過,研究人員還不清楚為什麼這副雙陸棋會有60枚棋子,因為現代的雙陸棋只有30枚棋子。
Ⅱ 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哪個較早出現
國際象棋發祥地一般認為是印度,也有人認為是中國。但假如我們籠統地說起源於國運昌盛的亞洲文明古國,那就不會有什麼爭議了。
國際象棋以貿易、戰爭、宗教、外交等不同渠道從東方向西方傳播,它的路線大致是:印度——伊朗(波斯)——中亞——阿拉伯國家——歐洲。在伊朗的歷史文獻中,關於國際象棋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中波斯卡爾那馬克時代(約公元590—620年),據說是印度外交官們把這種棋戲帶過去的。公元638年,阿拉伯人征服了伊朗,並從那裡學到了國際象棋,於是國際象棋很快就在阿拉伯的上流社會中得到流行。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國際象棋逐漸又被帶入歐洲。
到了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此後國運與棋運的正比例關系似乎也就更清晰可見了。
16至17世紀,在國際棋壇佔主導地位的是義大利浪漫主義棋派,當時義大利開局風靡一時,這與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搖籃不無關系。
18至19世紀前半葉,英國和法國棋手相繼從世界棋壇崛起。英國工業革命後經濟起飛,引人關注的是英國首創印刷術的嘉士頓發行《國際象棋》一書後,英國棋風大盛。法國執仗棋壇牛耳則是在拿破崙稱帝前後。此後,英國式開局、法蘭西防禦開始流行。
19世紀後半葉,德國和美國逐步強大,其棋藝也開始在世界領先。1851年,國際象棋史上第一次國際循環賽舉行,德國數學教師安德森摘得桂冠。但1858年,美國年輕棋手摩菲在巴黎擊敗了安德森。德國哲學博士拉斯克從1894年至1921年共保持了27年的世界棋王王冠。
在革命導師列寧和斯大林的大力提倡下,蘇聯自20世紀中期起,成了世界棋壇「超級大國」。40多年來,蘇聯棋手所向披靡,幾乎獨霸棋壇。對此,蘇聯人對待國際象棋就像對國防強大、科技發達一樣引以為豪。然而在蘇聯解體後,一向被視為「國棋」的國際象棋運動也不免蒙受損失。
1991年,穩坐世界冠軍後座13年的前蘇聯棋手奇布爾達尼澤失冕於中國年輕棋手謝軍,原因之一就是後方不穩,失去了堅強後盾。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 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 》,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