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的死刑種類
你好,伊朗的死刑執行方法有很多種,包括槍決、絞刑、斬首乃至石刑。對於通常適用於死刑的犯罪以槍決執行;對於諸如謀殺、強奸、通姦、販毒等嚴重損害了伊斯蘭法的行為,則適用於絞刑等刑罰。不過,具體的死刑執行方式往往以法院判決為准,法院在對每個死刑案件進行判決的時候,對死刑的執行方式也在判決中列明。
2011年1月3日,伊朗對4名被控綁架勒索的罪犯執行了絞刑。此外,伊朗對間諜和強奸犯等嚴重犯罪分子實施過絞刑。
2007年5月27日,廣受國際社會關注的涉嫌通姦和謀殺親夫等罪名的伊朗女士阿什蒂亞尼,被伊朗最高法院核准死刑,判處石刑,但是並沒有明確執行日期。為了營救自己的母親,阿什蒂亞尼的兩個兒子在伊朗發起了「釋放阿什蒂亞尼運動」,吸引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名為「阿瓦茲」的國際人道主義組織、巴西總統盧拉等都表示了呼籲和關注。
Ⅱ 兩伊戰爭的原因和影響(說簡單點)
1.美國當時執行親伊拉克,制裁伊朗.而蘇聯也公開支持伊拉克.目的;為得到伊拉克的石油和交通控制權,打擊革命後的伊朗.
2.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兩伊邊界全長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對兩伊來說都是重要的水道。兩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煉油廠都集中在這條河的兩岸。阿拉伯河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兩國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簽訂邊界協定,規定這段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當時在伊拉克掌握實際權力的是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薩達姆·海珊,在伊朗當權的是國王禮薩·巴列維。但到了1978年,伊朗國內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什葉派宗教人士發動的伊斯蘭革命席捲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伊朗長達2 500年的君主制終結.)
3.宗教問題和政權問題.伊朗90%的居民系伊斯蘭教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系伊斯蘭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
4.伊拉克對庫爾德人態度實行雙重標准,對內鎮壓庫爾德人的非法分裂行為.對伊朗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
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在戰爭開端,伊拉克占據優勢,但後來伊朗進入伊拉克領土,美國和蘇聯開始援助伊拉克,使戰爭陷入僵局.
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戰後,美國在中東地位進一步鞏固,而伊朗實力嚴重削弱.蘇聯在該地區影響力下降.在戰爭後期,美國介入戰爭,派軍艦進入波斯灣.並空襲伊朗油輪和擊沉擊傷多艘伊朗軍艦.而伊拉克空軍飛機在1986年重創美軍佩里級護衛艦"斯塔克"號,是一個伊拉克企圖擺脫美國的信號.最終,伊拉克在戰爭結束不久進軍科威特,導致海灣戰爭.
http://bk..com/view/16849.htm
Ⅲ 當年伊朗與美國是同盟,怎麼就成了死對頭呢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發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佔領了美國大使館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52名使館人員,以強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國的前伊朗國王巴列維,遭美拒絕,兩國關系陷入危機。
在一批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之後,另一些學生又在5日佔領了英國駐伊朗大使館;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設拉子和大不里士,學生們還佔領了在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革命後就關閉了的兩個美國領事館。在學生佔領英國大使館之前數小時,伊朗國家電台廣播了霍梅尼的一個談話,指責英國包庇伊朗國王倒台時的最後一個首相巴赫蒂亞爾。英國大使館早些時候發表了一項聲明,否認巴赫蒂亞爾在英國。
霍梅尼在這次談話中肯定了伊朗青年佔領美國大使館並扣押一些使館人員當作人質的行動。他說,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國王掠奪這個國家達五十年,殺害那樣多的人民,他們對美國給這個下了台的國王庇護所感到憤慨。他要求美國把國王、英國把巴赫蒂亞爾引渡給伊朗。他說:「如果他們不把這兩個賣國賊交出來,或者至少是把他們趕出他們的國家,我們就要採取另一種行動方針了。」
據來自華盛頓的消息說,有人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霍丁-卡特:美國政府對佔領美國大使館的伊朗學生的要求反應如何?霍丁-卡特說:「回答是:不。」他說,美國政府的立場是:國王是得到允許到美國來治療癌症的,時間的長短未定,但是不會同意他長期留在美國。
在倫敦,英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否認關於英國庇護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亞爾的指責。發言人說:「就我們所知,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還廢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國簽署的一項條約以及1921年同蘇聯簽署的友好條約的某些條款。
1980年4月,美國與伊朗斷交。同年4月25日,美國派出飛機潛入伊朗,試圖以武力營救人質,遭失敗。事件發生後,國際社會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經阿爾及利亞的斡旋,1981年,美伊雙方作出讓步,就釋放人質達成協議。伊朗釋放全部人質。
Ⅳ 戰爭的危害有那些
戰爭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戰爭帶來了人類生命的損失,包括己方和地方,軍人和平民。
越南戰爭歷時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持續時間最長、最激烈的大規模局部戰爭。戰爭中,越南有160萬人死亡,1000多萬人成為難民;美國有5.7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戰爭耗資2000多億美元。
2、戰爭還引起國家間民族間的仇恨。
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淪陷後,
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准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3、破壞生態平衡,環境污染。
科索沃戰爭歷時78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共出動飛機2萬架次,投下了2.1萬噸炸彈,發射了1300枚巡航導彈,造成南聯盟境內大部分地區的軍事、民用、工業設施和居民區的嚴重破壞。空襲還造成南聯盟1000多名無辜平民死亡,數十萬阿爾巴尼亞族人淪為難民。
戰爭中使用的貧鈾彈和日內瓦公約禁用的集束炸彈導致新生兒白血病和各種畸形病態。持續的轟炸還嚴重惡化了南聯盟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
4、破壞人類文明。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破壞經濟。
兩伊戰爭歷時近8年。伊朗死傷60多萬人,伊拉剋死傷40多萬人。兩國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破壞的損失超過5400億美元。兩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總額達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的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6、戰後人們的心靈創傷,難以癒合。
除了戰場上親眼目睹傷亡的戰士會有心理應激障礙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政府及其軍隊為順利實施並完成侵略亞洲的戰爭而推行的一種軍隊性奴隸制度,中韓歷史學者認為主要是通過誘騙和強迫 。
大部分慰安婦來自中國、朝鮮半島、日本本土、日據台灣,也有許多琉球、東南亞、荷蘭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婦又被稱為女子挺身隊。
戰爭結束後,倖存的人們心靈所受到的傷害,時間難以磨平。
7、性別失衡等等
戰爭爆發時,參加戰爭的大部分是青壯年男子,有戰爭必有傷亡,國家的性別比例也必將失衡。
(4)休伊朗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戰爭的目的
戰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任何戰爭都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進行的,具體表現為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一般情況下,戰爭的一方達到預定目的後戰爭即終止;特殊情況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達不成戰爭的目的,通過妥協停止戰爭。
戰爭政治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和國家在政治上所要達到的根本目標。戰爭的經濟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相互關聯,融為一體。戰爭目的集中地表現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但達成戰爭的軍事目的是達成政治目的的前提。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戰爭的經濟目的往往潛在於戰爭的政治目的之中。不同戰爭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可能是各異的,但軍事目的都是相同的。一場戰爭,只有達成軍事目的,才能實現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不同類型的戰爭具有不同的目的。
被壓迫民族和被剝削階級進行正義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謀求階級解放和民族解放,保衛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的非正義戰爭是為了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維護反動統治,為了侵略擴張和爭奪霸權。
戰爭目的制約戰爭規模、時間、投入戰爭的力量和結局。戰爭雙方為了實現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盡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戰爭過程中轉換力量對比,戰爭規模就可能擴大;如果戰爭一方迅速達成戰爭目的,戰爭時間就縮短。
戰爭目的是主觀的,但它必須建立在客觀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達成戰爭目的與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地理條件、國際環境、指揮員的素質等因素密切相關,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
Ⅳ 伊朗有7位總統,為何只有內賈德進了牢房
自從上世紀伊朗爆發了革命之後就推翻了伊朗國王開啟了伊斯蘭治國,重建歷至今伊朗一共出現了七位總統,除了第二位被謀殺之外基本上還算過得不錯,然而除了內賈德總統進了牢房,那麼為何只有他進去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太過於強硬。
所有人都知道伊朗的總統只是精神領袖的打工仔,做所有的事情都必須前稿要看哈梅內伊的臉色戚拆。然而內賈德的完全就不同了,在下台之後居然還提出了很多打擊權貴的政策。於是乎,最高精神領袖就取消了他的參選資格。在這個時候作為聰明人也應當知道這是警告,如果能夠及時收手回家以養天年那麼就處於安全,可是對於內賈德來說就算是在打壓也必須要發表自己高悔棗的政見,甚至還要偏執參加總統選舉,他的這種做法就是在藐視神權藐視最高精神領袖,被抓進監獄送入牢房也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Ⅵ 兩伊戰爭結束,伊朗虛弱到極點,美國為何沒有趁機滅伊朗
古代有句話叫做「趁你病,要你命」,堪稱趁火打劫的最佳體現,所以一般來說,要消滅敵人,在其最虛弱的時候下手,那是事半功倍,很容易成功的。所以古代我國對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往往是等它們內亂之時,再趁機發兵,一舉取勝的。而這句話反映在現在層面也是如此,很多相互死敵的國家,都是在趁火打劫中,消滅對手的。因為這個時候消滅,付出的代價最小,也最容易成功。但是這個也有例外,那就是伊朗,在兩伊戰爭結束時,伊朗最虛弱的時候,當時美國為何沒有趁機發兵滅了伊朗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1979年,伊朗爆發 *** 革命,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經濟急劇倒退。而且緊接著,就是打了8年的消耗戰,兩伊戰爭。經過兩伊戰爭,伊朗得到極大的消耗,整個經濟瀕臨崩潰,外債到了千億美元級別,整個軍隊疲憊不堪,國力逐步衰竭。
所以在1988年,面臨亡國之危的情況下,霍梅尼才最終迫不得已接受停戰。而兩伊戰爭結束,加上很快霍梅尼去世,這個檔口,可以說是伊朗最為虛弱的時候,只要牆倒眾人推,很快整個伊朗就會崩潰。而對伊朗恨之入骨的美國,應該抓住時機,趁機滅伊朗的。但是當時美國卻並沒有這么做,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主要的矛盾。
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的時候,對於美國來說,雖然憎恨伊朗,但是最大的矛盾和最大的對手絕對不是伊朗,而是蘇聯。而這個時候蘇聯並沒有展現要解體的態勢,而且在全球的爭奪中,美國正是處於最關鍵的時期,美國當時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對蘇聯的消耗上。
無論在中東, 在非洲,還是在越南,在阿富汗,在東歐等地,美國全面的削弱蘇聯,主要的核心都放在了蘇聯的身上。所以對於伊朗那是只能暫且放一放了,而且一旦攻打伊朗,當時的蘇聯從中作梗,不但消耗力量,其實也很難取勝。
第二,消耗巨大。
伊朗 *** 革命的混亂和無序,其實在兩伊戰爭的帶動下,教士階層徹底掌權,將主要的反對力量那也是消滅的差不多了。所以,兩伊戰爭,雖然讓伊朗大為削弱,但是同時也讓霍梅尼等教士階層威信大為提升,牢牢掌控國家。而且在宗教的教導和內憂外患下,伊朗人那是更加的團結一致了。
這對美國來說,如果要打,雖然是最佳時機,但是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的。最起碼當時伊朗擁有50萬的軍隊,歷經8年兩伊戰爭,還有千萬狂熱的巴斯基民兵組織。所以美國如果要攻打,最起碼要達到海灣戰爭的人數,而且還必須直接陸面戰。
一旦如此,美國很容易陷入戰爭泥潭,即使打下來伊朗,那也將付出慘重的傷亡。而且本身伊朗多高原的地形,就適合打游擊戰,一旦伊朗教士讓千萬巴斯基民兵到山區打游擊戰,那麼無疑將是致命的損失和打擊。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哪怕死一萬人都很難承受。
第三,最大威脅。
而兩伊戰爭雖然極大的削弱了伊朗,但是卻讓伊拉克崛起,而且野心膨脹。當時的薩達姆,已經不可遏制的開始在中東進行布局,大有做中東老大的野心。對於美國中東的戰略來說,最不希望的就是一家獨大,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存在。所以對美國來說,伊朗雖然是死敵,但是威脅並不大。
而伊拉克要控制中東,控制石油,反而威脅無限,是第一位需要解決的。所以美國主要還要防範伊拉克,也很難抽身去滅伊朗。從後面海灣戰爭美國的快速動員和布局來看,美國一直都在防範伊拉克。因此,雖然當時打伊朗是最佳時機,但是對美國來說,根本不能打,也不敢打,就是這么簡單。
參考文獻:《兩伊戰爭史》。
Ⅶ 伊朗已經升起了紅旗,這是准備開戰了嗎
伊朗現在對美國宣戰的態度是十分的堅決,從一開始的向美軍宣戰,到後來的全國募捐懸賞刺殺美國總統,再到現在的不再遵守2015年的核協定。目前,伊朗的伊朗已經升旗紅旗,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意味著要與美國宣戰了。
這樣的舉措,對現在的伊朗無疑是火上澆油再加油。本來面對自己的仇,家人的內心都是充滿了怒火的。但現在這個仇家不僅不收斂,還愈發的過分,任誰誰也不能忍。現在的伊朗就是這樣的狀態,美國所做的任何一樣對伊朗國家產生危害的事情,都只會讓伊朗對抗美國的決心更加堅定,所以伊朗現在掛起紅旗,就是對美國表示正式宣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