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十大海峽
世界十大海峽,你知道嗎?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世界十大海峽是?
世界上十大海峽
1、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馬六甲海峽因沿岸有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而得名,西岸是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東岸是西馬來西亞和泰國南部,面積為65000平方公里。海峽現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3國共管。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海峽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37公里,水深25至150米。馬六甲海峽東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運繁忙,每年約有10萬艘船隻(大多數為油輪)通過海峽。日本從中東購買的石油,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這里運往國內的,被稱為日本的“海上生命線”。由於海運繁忙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
2、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呈人字形,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48.3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由於它是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
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因而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稱之為“石油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
3、望加錫海峽
望加錫海峽是印度尼西亞群島中段的海峽,位於加里曼丹與蘇拉威西兩島之間,北通蘇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與弗洛勒斯海,既是中國南海、菲律賓到澳大利亞的重要航線,也是美國軍艦來往於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最重要的航道。海峽長約800公里,一般寬250公里,平均水深967米。
望加錫海峽是亞洲和歐洲間的重要洲際海上航道,是從中國南海、菲律賓到澳大利亞的重要航線,也是東南亞區際間航線的捷徑,是世界上有重要軍事和經濟意義的八大海峽之一。它與龍目海峽相連,成為連結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東北部的戰略通道。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的艦艇常常經由望加錫海峽和龍目海峽往來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爭奪海峽控制權,日本聯合艦隊與盟軍曾在1942年1月在望加錫海峽進行過聞名於世的望加錫大海戰,是各國激烈爭奪與控制的海上要道。
橫亘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印度尼西亞群島由13667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星羅棋布的島嶼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上通道,在世界海洋交通格局中佔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最為著名的當屬望加錫海峽、龍目海峽和巽他海峽,這三條海峽是穿越印度尼西亞群島,溝通兩大洋的海上咽喉要道。
4、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平均深度約30-50米,最狹處約85千米;峽內島嶼羅列,包括代奧米德群島(約16平方公里)及海峽南邊的聖勞倫斯島(約2560平方公里)。兩側的大洲分別是亞洲、北美洲,美俄國界在此穿過。這個海峽連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海峽連接了楚科奇半島與阿拉斯加半島;溝通北冰洋與白令海(太平洋),太平洋和北冰洋間的惟一通道。
白令海峽所在的白令海是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西面是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為美國的阿拉斯加,南面是阿留申群島,北面通過白令海峽與北冰洋相連。白令海的形狀接近一個三角形,東西寬、南北長,面積約為230萬平方千米。白令海的水深約為1640米。白令海的底部平坦寬闊,坡度很小,東北部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架,水深不過150米。西南部為深水海盆,一般水深3600米。白令海峽海底的的峽谷長400千米,寬32千米,有50多條小分支峽谷組成。科學家認為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峽谷。
5、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蘇伊士運河通航後,成為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紅海通印度洋的海上交通必經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曼德海峽長50千米,海峽寬約26-32公里,平均深150米,其間分散著一些火山島,丕林島將海峽分成小峽和大峽,小峽在亞洲一側,寬約3.2公里,水深30米,是紅海進入印度洋的重要航道;大峽在非洲一側,寬約25.8公里,水深 323米,因暗礁、險灘多不便航行。
靠近非洲海岸還有索瓦比群島,也叫七兄弟群島。由於海峽內暗礁和淺灘眾多,風力強大,給古代航行船隻帶來很大的危險和困難,使來往的旅客不禁畏懼而淚下,故阿拉伯語意為“淚之門”。
曼德海峽及其附近地區在地質構造體繫上屬東非大裂谷的東支北端,第三紀時因受非洲板塊和阿拉伯板塊分離作用發生地層斷裂沉陷而成。地峽形成後仍然在不斷地擴張、加寬,500萬年來每年擴張約2厘米。
6、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又稱黑海海峽)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三部分,整個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海峽自西而東由達達尼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3部分組成。東連黑海,西通愛琴海,全長361千米。達達尼爾海峽長65千米,寬1.7-7.5千米,水深57-70米。馬爾馬拉海是個內海,南北寬約70千米,東西長約266千米,面積1.18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7米,最深處1355米。博斯普魯斯海峽長約30千米,東北部最寬處3.7千米,中部最窄處僅747米,水深27.5-124米。
土耳其海峽是西亞、北非和南歐通往黑海的咽喉。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近兩個世紀來,歐洲列強為爭得海峽的控制權進行了長期激烈的斗爭。其中俄國為此曾幾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英法軍隊也曾佔領過海峽地區。1936年,有關國家召開了土耳其海峽問題的國際會議,並達成協議。它規定了各國的船舶可以自由通過海峽,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也可以通過,唯航空母艦例外,可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通過則有一定限制。如今,蘇聯解體,華約不復存在,北約積極東擴,土耳其加盟北約,成為北約的南翼,所以,土耳其海峽的戰略地位日益突現,它對世界列強的全球戰略具有重要的影響。對俄羅斯來說,土耳其海峽是其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戰略屏障。因此,土耳其海峽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焦點。
7、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間,寬僅13公里。直布羅陀一名源於阿拉伯語,直布羅陀海峽得名於東北側的塔里格建造的直布羅陀港。直布羅陀海峽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爾角與南部的斯帕特爾角之間,寬43公里;海峽東端,在北部的直布羅陀岩赫丘利斯柱與南部的休達正東的阿科山之間,寬23公里。海峽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米。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路。
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道的咽喉,和地中海一起構成了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天然分界線。海峽的北岸是英屬直布羅陀和西班牙,南岸是摩洛哥。對於大西洋和地中海來說,直布羅陀海峽真像它們的咽喉一樣重要。
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尤其是波斯灣的油田得到開發之後,它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成為西歐能源運輸的“生命線”,是大西洋與地中海以及印度洋、太平洋間海上交通重要航線。每天有千百艘船隻通過海峽,每年可達十萬艘,是國際航運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8、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是南美洲大陸南端同火地島等島嶼之間的海峽。因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首先由此通過進入太平洋,故此命名。峽灣曲折,長563千米,寬3.2-32公里,最深處達1170米,是溝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當年麥哲倫率領船隊在海峽航行時,夜晚曾見南邊島嶼上升起一個個火柱,這是印第安人點燃的烽火,因此這個島嶼也就被稱為“火地島”。火地島是海峽南邊的最大島嶼,面積4.8萬平方公里,東部屬阿根廷,西部屬智利。
海峽東端與阿根廷相接,東起大西洋畔的維爾赫納斯角與聖埃斯皮里圖角,西至德索拉西翁島皮勒角抵太平洋。海峽主要港口阿雷納斯角在伯倫瑞克半島,為智利羊肉集運港。兩側岩岸陡峭、高聳入雲,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懸掛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壯觀,每逢崩落的冰塊掉入海中,會發出雷鳴般巨響並威脅船隻航行。東段開闊水淺,主航道最淺處只有20米,兩岸是綠草如茵的草原景觀,海峽處於南緯50多度的西風帶,強勁而飽含水汽的西風不僅給海峽地區帶來低溫、多雨和濃霧,而且造成大風、急浪,是世界聞名的猛烈風浪海峽,不利於航運發展,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間的重要航道。
麥哲倫海峽的一些港灣可停泊大型艦只。因為航道曲折艱險,自從巴拿馬運河通航後,來往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船隻一般不再經過這里。
9、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又名拉芒什海峽,是分隔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法國、並連接大西洋與北海的海峽。海峽長560公里,寬240公里,最狹窄處又稱多佛爾海峽,僅寬34公里。英國的多佛爾與法國的加萊隔海峽相望,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沖突和海戰。
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狹長海灣,分隔英格蘭南部海岸和法國北部海岸,自西向東漸窄,東端有多佛海峽接北海。面積約75000平方公里,在歐洲大陸棚的淺海中最小,平均深度由120公尺向東遞減至45公尺。對歷史上由歐洲入侵英國的人來說,英吉利海峽是通道也是障礙,這使之成為早期水道測量的重要地區,其海底是全世界探勘最頻繁的海床,近岸邊的海底陡降十分厲害,西部通常平坦,東部起伏。約4000萬年前形成的英吉利海峽在科學上有顯著特色,尤其是關於強大潮汐的影響。
英吉利海峽屬於溫帶海洋氣候,海峽區氣候冬暖夏涼,氣溫年較差小,常年溫濕多雨霧,降雨均勻,日照甚少。多佛爾海峽的法國海岸一側,全年有200多個雨日;在英國海岸一側年降水量要少些,每周雨日也有3天。海峽地區多霧,經常灰霧茫茫,又加白浪滔滔,嚴重影響艦船的航行。
10、莫三比克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是西印度洋的一條水道,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東為馬達加斯加島,西為莫三比克。葛摩群島橫列海峽北端,印度礁和歐羅巴島位於海峽南口。峽全長1670公里,呈東北斜向西南走向。海峽兩端寬中間窄,平均寬度為450公里,北端最寬處達到960公里,中部最窄處為386公里。峽內大部分水深在2000米以上,在北端與南端超過3000米,中部約2400米,最大深度超過3500米,深度僅次於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
據地質學家研究,約在1億多年以前,馬達加斯加島是和非洲大陸連在一起的。後來在東非地殼運動時發生斷裂並與非洲大陸分離,島的西部下沉,形成的巨大地塹,才形成了這條又長又寬的海峽。
峽內炎熱多雨,夏季時有颶風。由於水深峽闊,巨型輪船可終年通航。海峽盛產龍蝦、對蝦和海參,有莫三比克暖流南下,氣候濕熱,多珊瑚礁。贊比西河從西岸注入,為東非重要航道,旅遊資源豐富,莫三比克海峽的經濟價值日益凸顯。
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莫三比克海峽歷來為殖民者所垂涎。從十六世紀起,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先後染指該地區,之後,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淪為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地。葡法兩國分別在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東岸馬達加斯加的馬任加、圖萊亞爾,西岸莫三比克的馬普托、莫三比克城、貝拉、克利馬內等。其中,莫三比克城更是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發現時期的古老港口,它曾經在海上交通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從該港口出發,鐵路與非洲內陸的鐵路網相連接,可以橫貫非洲大陸南部,直抵安哥拉位於大西洋岸邊的港口。這不僅使得莫三比克海峽成為溝通印度洋及大西洋最便捷的交通要道,而且也使海峽地區成為殖民者向東非和亞洲侵略擴張的基地。為了獲得獨立,海峽地區的人民進行了幾個世紀英勇頑強的斗爭,馬達加斯加於1960年6月26日宣告獨立,莫三比克人民共和國於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峽北端的葛摩群島也於1975年7月6日正式獨立,海峽地區逐漸擺脫了殖民統治。
2. 庫爾木茲海峽在哪,是世界第一海峽嗎
庫爾木茲海峽是亞洲中東地區波斯灣與印度洋的連結出口海峽;
位於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連接波斯灣和阿拉伯灣;
由於波斯灣的石油儲量和產量都是佔世界總石油的60%以上,
是世界上能源航線的最重要的海峽;
其它的海峽:世界第一深的海峽是德雷克海峽在南美洲南端與
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最大深度5248米 ;
船隻通過量居首位的海峽:位於歐洲大陸和大不列顛島之間,
連接北海和大西洋的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
其次是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洋之間,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 ;
位於西班牙和摩洛哥之間,連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羅陀海峽;
世界最長的海峽:位於馬達加斯加島和非洲大陸之間。
溝通南、北印度洋的莫三比克海峽,全長1670千米;
最寬的海峽是位於南美洲火地島和南極半島之間,溝通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德雷克海峽,最狹窄處的寬度達900千米
3. 霍爾姆斯海峽有多寬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
4. 聽說伊朗要封鎖那個什麼海峽,它能做到嗎
伊朗革命衛隊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進行了海上軍事演習,革命衛隊發言人拉米贊·謝里夫表示,這場演習的目的是「控制和保障海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應對敵人的威脅和潛在風險。演習在革命衛隊年度軍事演習的框架中進行。」 美軍官員表示約有100艘各型艦船參加此次演習,其中大部分是小型艦船或者快艇。
這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地圖,隨著海灣地區石油管道不斷增加,霍爾木茲海峽的地位也隨之下滑,封堵海峽的意義越來越小
再加上今年以來伊朗國內局勢並不穩定,百姓希望改善對外關系的呼聲不斷,很難想像伊朗官方是以認真的態度在作出威脅。筆者看來,伊朗方面的舉動和東北亞半島某國有幾分相似處,就是雖然調子很高、聲勢很大,但高層的實際態度卻可能是「以進為退」,希望保留一個面子然後和各方講和,這才是於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方案。眼下伊核協議的麻煩尚有一定挽救餘地,中國還可以在經濟層面上通過一帶一路拉伊朗一大把。伊朗真正需要做的,恰恰是避免再和中國撕破臉,對美國的舉動以拖待變讓歐盟、中俄出面,這才是真正有宏觀眼光的選擇。
5. 當前世界上海運最為繁忙的線路為哪些
英吉利海峽地處國際海運要沖,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西歐、北歐等的十多個國家與世界各國的海運航線幾乎全部通過這里。每年通過海峽的船舶達17.5萬多艘次,貨運量6億多噸。由於海峽地處西風帶,海水自西向東流人,而海峽恰向西開口呈喇叭形,因而會造成很大的海潮,加上風大霧多,航道狹窄,所以經常發生事故。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南海和安達曼海,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海峽長約800千米,自東南向西北呈喇叭形。最窄處約37千米,西北口寬可達370千米,水深25~113米,可通行25萬噸級大型油輪。海峽地處赤道無風帶,風力很小,海流緩慢,潮差較小,海峽底部較為平坦,對航運極為有利。北太平洋沿岸國家與南亞、中東和非洲各國間的航線多經過這里,每年通過海峽的船隻約10萬艘次。
霍爾木茲海峽在亞洲西南部,是波斯灣出印度洋的咽喉,東連阿曼灣。海峽長約148千米,呈「人」字形。海峽最窄處21千米,最淺處水深71米。多年來,每天都有幾百艘油輪從波斯灣經此開出,將原油運往日本、西歐和美國等地,在國際航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霍爾木茲海峽也因此成為一條聞名的「石油海峽」。
蘇伊士運河建於1859—1869年,北起塞得港,南至陶菲克港,全長173;2千米。它是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運河,把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接起來,大大縮短了從歐洲通往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各國的航程,比繞好望角的航線要縮短8 000—14 000千米,而且比較安全。目前,蘇伊土運河為最繁忙的國際運河,每年通過運河的船隻達2萬艘次以上,而且主要是油船,其中由中東運往西歐的石油占運河總貨運量的60%以上。
巴拿馬運河始建於1881年,1914年完工,1920年正式通航。運河起自巴爾博亞海次至克里斯蒂巴爾止,全長81.3千米。它縮短了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航程,比繞道麥哲倫海峽近5 000—10000千米。巴拿馬運河為僅次於蘇伊士運河的世界第二大通航運河。每年通過運河的船隻約1.5萬艘次,最大可供6.2萬噸級船舶出入。因太平洋水位比加勒比海的水位高,巴拿馬運河是水閘式運河,所以通過運河的時間長約15小時。
世界主要大洋航線
國際大洋航線是指貫通一個或數個大洋的航線,它包括太平洋航線、大西洋航線、印度洋航線、北冰洋航線以及通過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等,又稱遠洋航線。如由我國各港出發跨越大洋航行至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的航線。目前國際大洋航線密如蛛網,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條:
(1)太平洋航線:
①遠東一北美西海岸航線。該航線包括從中國、朝鮮、日本、前蘇聯遠東海港到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等北美西海岸各港的貿易運輸線。從我國的沿海各港出發,偏南的經大隅海峽出東海;偏北的經馬六甲海峽穿過日本海後,或經清津海峽進入太平洋,或經宗谷海峽穿過鄂霍茨克海進入北太平洋。
②遠東一加勒比、北美東海岸航線。該航線常經夏威夷群島至巴拿馬運河後到達。從我國北方沿海港口出發的船隻多半經大隅海峽或經琉球庵美大島出東海。
③遠東一南美西海岸航線。從我國北方沿海各港出發的船隻多經琉球庵美大島、硫黃列島、威克島、夏威夷群島之南的萊思群島,穿越赤道進入南太平洋,至南美西海岸各港。
④遠東一東南亞航線。該航線是中、朝、日貨船去東南亞各港,以及經馬六甲海峽去印度洋、大西洋沿岸各港的主要航線。東海、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南海是該航線船隻的必經之路,航運繁忙。
⑤遠東一澳大利亞、紐西蘭航線。遠東至澳大利亞東南海岸分兩條航線。中國北方沿海港口經朝、日到澳大利亞東海岸和紐西蘭港口的船隻,需走琉球久米島、加羅林群島的雅浦島進人所羅門海、珊瑚海;中澳之間的集裝箱船需在香港載入或轉船後經南海、蘇拉威西海、班達海、阿拉弗拉海,後經托雷斯海峽進入珊瑚海。
⑥澳、新一北美東西海岸航線。由澳、新至北美西海岸多經蘇瓦、火奴魯魯等太平洋上的重要航站到達。至北美東海岸則取道帕皮提,過巴拿馬運河而至。
(2)大西洋航線:
①西北歐一北美東海岸航線。該航線是西歐、北美兩個世界工業最發達地區之間的原料、燃料和產品交換的運輸線,兩岸擁有世界重要的港口,運輸極為繁忙,船舶大多走偏北大圓航線。該航區冬季風浪大,並有濃霧、冰山,對航行安全有威脅。
②西北歐、北美東海岸一加勒比航線。西北歐一加勒比航線多半出英吉利海峽後橫渡北大西洋。它同北美東海岸各港出發的船舶一樣,一般都經加勒比海。除去加勒比海沿岸各港外,還可經巴拿馬運河到達美洲太平洋岸港口。
③西北歐、北美東海岸一地中海一蘇伊士運河一亞太航線。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段,也是北美、西北歐與亞太海灣地區間貿易往來的捷徑。該航線一般途經亞速爾、馬德拉群島上的航站。
④西北歐、地中海一南美東海岸航線。該航線一般經西非大西洋島嶼至迦納利、維德角群島上的航站。
⑤西北歐、北美東海岸一好望角一遠東航線。該航線一般是巨型油輪的油航線。維德角群島、迦納利群島是過往船隻停靠的主要航站。⑥南美東海岸一好望角一遠東航線。這是一條以石油、礦石為主的運輸線。該航線處在西風漂流海域,風浪較大,一般西航偏北行,東航偏南行。
(3)印度洋航線:
印度洋航線以石油運輸線為主,此外還有不少是大宗貨物的過境運輸。
①波斯灣一好望角一西歐、北美航線。該航線主要由超級油輪經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運輸線。
②波斯灣一東南亞一日本航線。該航線東經馬六甲海峽(20萬載重噸以下船舶可行)或龍目、望加錫海峽(20萬載重噸以上超級油輪可行)至日本。
③波斯灣一蘇伊士運河一地中海一西歐、北美運輸線。該航線目前可通行載重達30萬噸級的超級油輪。
除了以上三條油運線之外,印度洋上的其他航線還有:遠東一東南亞一東非航線;遠東一東南亞、地中海一西北歐航線;遠東一東南亞—好望角一西非、南美航線;澳、新一地中海一西北歐航線;印度洋北部地區一歐洲航線。
世界集裝箱海運干線
目前,世界海運集裝箱航線主要有:遠東一北美航線;北美一歐洲、地中海航線;歐洲、地中海一遠東航線;遠東一澳大利亞航線;澳、新一北美航線;歐洲、地中海一西非、南非航線。
2.7.1.5 我國的主要海運航線
(1)近洋航線:
①港澳線。到香港、澳門地區。
②新馬線。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巴生港(PORTKELANG)、檳城(PENANG)和馬六甲(MALACEA)等港。
③暹羅灣線,又可稱為越南、柬埔寨、泰國線。到越南海防、柬埔寨的磅遜和泰國的曼谷等港。
④科倫坡、孟加拉灣線。到斯里蘭卡的科倫坡、緬甸的仰光、孟加拉的吉大港和印度東海岸的加爾各答等港。
⑤菲律賓線。到菲律賓的馬尼拉港。
⑥印度尼西亞線。到爪哇島的雅加達、三寶壟等。
⑦澳大利亞、紐西蘭線。到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和紐西蘭的奧克蘭、惠靈頓。
⑧巴布亞紐幾內亞線。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萊城、莫爾茲比港等。
⑨日本線。到日本九州島的門司和本州島的神戶、大阪、名古屋、橫濱和川崎等港口。
⑩韓國線。到釜山、仁川等港口。
⑩波斯灣線,又稱阿拉伯灣線。到巴基斯坦的卡拉奇;伊朗的阿巴斯、霍拉姆沙赫爾;伊拉克的巴士拉;科威特的科威特港;沙烏地阿拉伯的達曼。
(2)遠洋航線:
①地中海線。到地中海東部黎巴嫩的貝魯特、的黎波里;以色列的海法、阿什杜德;敘利亞的拉塔基亞;地中海南部埃及的塞得港、亞歷山大;突尼西亞的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奧蘭;地中海北部義大利的熱那亞;法國的馬賽;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和塞普勒斯的利馬索爾等港。
②西北歐線。到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荷蘭的鹿特丹;德國的漢堡、不來梅;法國的勒弗爾;英國的倫敦、利物浦;丹麥的哥本哈根;挪威的奧斯陸;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芬蘭的赫爾辛基等。
③美國、加拿大線。包括加拿大西海岸港口溫哥華;加拿大東岸港口蒙特利爾、多倫多;美國西岸港口西雅圖、波特蘭、舊金山、洛杉磯;美國東岸港口紐約、波士頓、費城、巴爾的摩、波特蘭和美國墨西哥灣港口的莫比爾、新奧爾良、休斯頓等港口。其中美國
墨西哥灣各港也屬美國東海岸航線。
④南美洲西岸線。到秘魯的卡亞俄;智利的阿里卡及伊基克、瓦爾帕萊索、安托法加斯塔等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