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2022年gdp是多少
299.40億美元。伍猛伊宴磨朗2022年的GDP預計為$299.40億美元,相比於2021年晌橘斗下降了4.20%。gdp一般指國內生產總值。
⑵ 伊朗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農業在伊朗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受到經濟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響,包括政府所設立的基金已耗盡。估計服務行業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來自政府日常開支,包括軍事、薪金以及社會服務。
市區化對於服務業帶來了刺激。重要服務行業為公共服務,包括教育、商業、個人服務及旅遊業。伊朗科學的收益達9億美元(2005年),但過去15年未有顯著的增長。2000年代早期伊朗將研發的國民生產總值調至0.4%,落後於已發展國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將會占國民生經總值0.87%以及將會達到2.5%。
交通及通訊的GDP總值預計在2013年提升至460億美元,佔全國6.8%。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在1996年建議伊朗在交通及通訊僱用340萬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勞動人口。
伊朗擁有數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遺產豐富。伊斯蘭革命前,每年到伊旅遊都有數百萬人。兩伊戰爭後,旅遊業遭到極大破壞。1979~1994年,到伊旅遊人數年均不足10萬。從1991年起,政府開始致力發展旅遊業,旅遊業逐漸復甦,2011年遊客人數達300萬,旅遊收入20億美元。伊全國有各類旅遊組織、旅行社約3000個。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亞茲德、克爾曼、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遊地區。1980年代受兩伊戰爭的影響,旅遊業蕭條,但近年有復甦跡象。2004年約1,659,000人前往伊朗觀光,多數來自亞洲國家,主要包括中亞,另外有少數遊客來自歐洲聯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訪的旅遊壞點是伊斯法汗、馬什哈德及設拉子。有來自德國、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前往伊朗的古跡進行考古。伊朗在旅遊業收益拉68位。主要因為自然環境及史跡被評為十大最值得旅遊的地方約1.8%在職人士是從事旅遊業,在未來五年將會以10%增長。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葯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煙草等。2012年,伊進出口總額約178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117億美元、同比下降21%,進口額670億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響,2011年底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⑶ 金融危機以來中東地區的投資環境及變化趨勢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東地區原油出口收入下降,GDP增速放緩。但得益於高油價時期積累的石油美元和採取的積極應對措施,中東經濟未受金融危機嚴重影響。據國家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09年,中東地區石油出口量下降6.6%。GDP增速在2000~2008年間一直保持在4.6%以上。但2009年下滑至1.4%。外債佔G DP的比重在經歷了8年的下降之後重新上升,由2008年的14.4%升至2009年的15.9%。隨著石油價格的上漲和全球需求的復甦,中東石油出口國石油收入將有所增加,預計2010年地區GDP增速將重新升至4.1%。2009年中東地區各國外匯儲備1萬億美元,較2008年增長4.8%,但外匯儲備增速明顯放緩。
(1)兩伊加快政策調整,對外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中東國家的石油出口收入,但多數國家繼續維持現有油氣合作政策。而兩伊為拓展國際空間、發展國內經濟,在對外合作政策方面作出了重大調整。
1)伊拉克。
2008年伊拉克發起第一輪油氣田國際招標,並於2009年成功舉行;第二輪招標也於2009年12月舉行。伊拉克計劃通過招標吸引外資,將在未來的7年裡把本國石油產量提高到6億t。
A.恢復國家石油公司,強化中央政府的控制力。2009年7月,伊拉克內閣批准了重新恢復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的法案。根據該法案,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將擁有政府授權的更寬泛的開采和經營新油田的權利,同時也可參與油氣田的勘探活動,發行債券或申請貸款等。恢復後的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將成為伊現有的3家國有石油公司(巴士拉南部石油公司、基爾庫克北部石油公司和米桑省石油公司)的控股公司。該法案已提交至議會等待審議批准。同時,利用招標懲治與庫爾德地方政府合作的外國公司。此次伊拉克第二輪油氣田國際招標中,將與庫爾德地方政府簽署合同的外國公司列入黑名單,拒絕與這些公司進行油氣合作。受此影響,韓國SK公司和KNOC公司沒有通過資格預審,中石化因收購的瑞士Addax石油公司在庫爾德地區有合資的Taq Taq公司,也未能獲得競標資格。
B.在對外合作中採用技術服務合同模式。伊拉克政府掌握著油氣資源和產出的油氣,外國公司只能通過收取服務費的方式獲得報酬,從而達到保護本國資源利益,最大限度獲取石油溢價帶來的收益的目的。這種方式最初受到多數外國投資者的抵制,致使第一輪招標只有魯邁拉項目以兩美元/桶的服務費達成協議,其餘5個項目因雙方在服務費上差距過大而流標。從後續的發展看,第一輪招標中流標的兩個項目的投標者經過談判,接受了伊方標准,在第二輪招標正式開始之前簽署了初始協議。與第一輪相比,第二輪招標中標的項目,規模比第一輪小且服務費用也比第一輪低,條件更苛刻。本次伊拉克招標的做法作為一個標志性事件,為今後全球主要資源國對外招標樹立了一個樣板。
C.提高外資持股比例。外國石油公司在招標成功後,將與伊拉克國有石油公司成立聯合油田作業公司,負責油氣田的運營生產工作並將其產量提高到目標值。為達到吸引外資並使外國石油公司能以更快的速度獲取服務費的目的,伊拉克在第一輪招標活動中調整了合同條款,提高了外國石油公司在聯合油田作業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將這一比例由49%提高至75%;而把伊拉克國有石油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25%。在第二輪招標中也將延續這一比例。
D.通過提高簽字費和外國企業所得稅率緩解資金短缺。在第一輪招標活動中,伊拉克大幅提高了向外國石油公司徵收的合同簽字定金額度。根據最終招標協議,簽署1份20年期的服務合同,伊政府將收取2~5億美元的簽字費;8份合同將合計收取26億美元的簽字費,是最初要求的1.64億美元的近16倍,伊拉克將在合同生效兩年後的5年內返還這些簽字費並支付利息。在第二輪招標活動中,進一步規定簽字費將不予返還。2009年5月,伊拉克政府內閣批准了向在伊作業的外國石油公司至少徵收35%所得稅的議案,比目前15%的所得稅率提高了20個百分點。該議案涉及勘探、生產、加工等各種油氣合同。
2)伊朗。
A.調整合作財稅條款,加快對外合作步伐。由於國際制裁製約了歐美石油公司對伊投資,2009年7月,伊朗積極邀請中國石油企業投資參與該國的煉油和石油管道建設項目,項目總額達428億美元;承諾外資在煉廠的股份可達80%,8年免稅期,煉廠原料油按9.5折計價等優惠政策。2009年以來,伊朗的上游油氣合作也取得了大的突破,相繼和外國石油公司達成了8項協議(表6.2)。伊朗核問題使外國公司擔心投資遭遇風險,加上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使多數公司受到限制,難以進入,尤其是美國公司受到本國法律限制無法進入,目前僅有其他國家的22家公司進入。伊朗對外合作中實行的回購合同模式使外國公司承擔的風險較大,又不可能獲得太高的內部收益率,受到外國投資者的批評。近年來,伊朗在回購合同主體模式不變的情況下,不斷改善回購合同的部分條款,如延長合同期、在初期工程完成之後確定資本成本、建立獎懲機制等,修訂後的回購合同條款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更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回報率。
表6.2 2009年以來伊朗簽署的主要合同情況
(2)中東地區被延期的項目嚴重影響全球新增產能
據統計,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東地區有9個大型油氣項目被推遲18個月以上,累計延期的高峰期石油新增產能171萬桶/日,天然氣產能3500萬m3/日,佔全球總推遲產能40%以上。其中沙特Manifa油田是全球被推遲的最大油氣項目,原計劃2012年投產,現推遲到2014年投產(表6.3)。
表6.3 2008年10月~2009年9月被推遲至少18個月的大型油氣上游項目
⑷ 2021年伊朗各行政區gdp
2021年伊朗各行政區gdp為1點08萬億美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GDP(國內生產總值),是皮沒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燃擾納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李帶。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⑸ 伊朗現在的經濟狀況
2016年1月,根據《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解除大部分與核有關的制裁,伊朗石油產量和收入恢復,推動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快速增長,但隨著石油產量趨於平穩和特朗普重啟制裁後,伊朗2017年GDP增速大幅下滑到約不足5%,失業率居高不下,失業最為嚴重的是在婦女和受過大學教育的伊朗青年。通脹也愈發加劇,據美聯社報道,由於美國制裁,伊朗貨幣大幅貶值,通脹嚴重。從水果、蔬菜到輪胎、石油,所有東西的價格飛漲。伊朗原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儲量約10%,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工業。在特朗普制裁前,伊朗的石油產品出口量居於全球前列。在美國制裁影響下,伊朗原油出口下降嚴重,以至於伊朗既然對印度發動貿易戰,逼迫印度買伊朗的石油。現在美伊矛盾加劇伊朗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美國制裁。
⑹ 伊朗的貨幣貶值對石油的銷售會有什麼影響
在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幾分鍾後,伊朗總統魯哈尼在他內閣成員的陪同下,鎮定地表示,將和協議中的其他國家一起,設法將現有協議維持下去。
但他的鎮定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新的制裁或將再次使該國經濟進入螺旋式下跌。
5月15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對伊朗的最新制裁名單,伊朗央行行長賽義夫(Valiollah Seif)等兩位金融系統高官在列。
過去數周內,伊朗里亞爾兌美元貶值25%,通脹率升至約8%,國內多家銀行因債務危機破產,失業率超過11%,還有民眾上街示威遊行,抗議管理不善和政府腐敗。
伊朗的經濟增長也有放緩之勢。據CNBC報道,2015年全面制裁開始時,伊朗的GDP增速從2010年的6.6%降至-1.5%。雖然在制裁解除後的2016至2017財年一度達到12.5%,但目前正在逐步回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預計,今年伊朗經濟增速為4.3%,但如果制裁重新恢復,這一數字料將大打折扣。
外企撤出
隨著美國退出核協議並宣布對伊朗相關個人和實體的制裁,外界擔心,歐洲企業將撤出他們在伊朗的投資。在2015年對伊制裁取消後,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和石油公司道達爾(55.15, 0.00, 0.00%)等企業紛紛湧入伊朗市場。重新退出可能將伊朗經濟推至災難的邊緣。IMF一份報告指出,制裁或將給伊朗的銀行系統以及該國的國際貿易關系帶來危險。
石油收入下降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是,被禁止出口石油將對伊朗政府的收入產生沖擊。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第三大產油國,現在的出口量約為250萬桶/天。近期一項彭博調查顯示,如果被禁止出口,伊朗的原油產量可能減少最多50萬桶/天。
貨幣危機
即便在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前,里亞爾也在一直貶值。特朗普宣布退出決定後,伊朗黑市上的里亞爾跌至69000里亞爾兌1美元,相比一周前貶值了約25%。
伊朗央行雖然誓言要消除黑市,但由於持證外匯交易所都已關門,美元越來越難獲得。當地企業稱,對他們而言,美元短缺造成的影響可能比本幣貶值更大。外匯短缺將使進口商品和服務變得更加困難。
通脹和失業
如果石油收入減少,外國投資枯竭,貨幣壓力將導致伊朗國內的通脹水平進一步走高。雖然目前相比2013年魯哈尼首次當選時逾40%的通脹率已大幅下降,但依然徘徊在10%左右。伊朗眼下的失業率為12%,就業情況的進一步惡化有可能引發政治動盪。
伊朗人哈薩尼(Amirhossein Hasani)對《紐約時報》說:「我們會看到更多人移民、更高的失業率、更多破產、更加貧困。」哈薩尼曾從事廚具生產,但目前靠出售外匯為生。他說:「一些人可能認為這會造成政權變更,但反抗會被壓制,政府將繼續運作。我們只會變得更窮。」
銀行業危機
與此同時,伊朗一直在設法避免發生銀行業危機。自2004年金融服務業向私人貸款機構開放後,由於缺乏監管,銀行業迅速擴張。
但是在2014年油價暴跌後,有違約風險的貸款飆升,流動性枯竭。IMF多次呼籲伊朗當局盡快對銀行進行資產重組。但這需要時間,而且即便在過去制裁被取消的兩年間,他們都沒有啟動銀行重組的工作。
不會太嚴重?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此次美國的制裁並未獲得歐洲盟國的支持,因此對伊朗經濟的沖擊將遠遠低於幾年前的那一次。
始於2010年的制裁,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從240萬桶/天降至140萬桶/天,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年油價一度下跌了60%。2010-2015年間,伊朗里亞爾暴跌了約65%,在那以後仍繼續貶值。伊朗國內也出現葯品短缺,肉蛋的價格飆升。
而這次,英法德三國已發表聯合聲明,強調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確保」協議得到落實。歐盟、中國和俄羅斯也表示不會跟進美國的行動。
伊朗原油最大的幾個買家,其中包括中國,都很可能反對美國的行動,並設法避開來自它的二級制裁。二級制裁可能使參與同伊朗交易的銀行、船運公司、煉油商、保險公司和港口無法使用全球銀行體系。
為了保護經濟,伊朗經濟將原油交易的貨幣從美元換成了其它貨幣。上個月,該國還宣布放棄美元,改用歐元作為官方報告貨幣。但由於深度融入全球銀行體系,這些轉變能給歐洲企業提供的保護非常有限。
至少目前,伊朗政府高層依然表現得很堅定。央行行長賽義夫稱,伊朗擁有足夠的外匯,來購買基本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論美國做出怎樣的決定,都不會讓我們的經濟瓦解」。
分析人士稱,此次真正的危險在於,特朗普此舉可能會引發中東地區的戰爭。近日,伊朗與以色列在敘利亞的對峙驟然升級。5月10日,伊朗向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發射20枚火箭。隨後,以色列軍隊稱對敘利亞境內的伊軍事目標進行了報復性打擊。
如果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那麼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伊朗,甚至沙特都有可能陷入戰爭泥潭。而這將對全球經濟造成破壞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