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什麼時候西化

伊朗什麼時候西化

發布時間:2024-03-04 15:05:14

㈠ 伊朗為什麼反美

歷史的積怨

有分析家指出,盡管伊朗在許多方面與西方世界隔閡很深,但他們非常熟悉西方干涉波斯的漫長歷史。從1813年的戈萊斯坦條約使沙俄帝國控制了波斯在高加索的領土,到195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領導的政變推翻了伊朗民主選舉的總理摩薩台;從美國使館的人質問題到伊朗—尼加拉瓜丑聞,國家受壓制和屈辱的故事成為伊朗今天看西方的背景情況。伊朗人從西方人用詆毀的語言講的「瘋狂的毛拉」中,聽到19世紀英國一名外交官蔑視地提到「不可理喻的東方人」。

正因為此,政治分析家們注意到,民族主義和平民意識濃重的內賈德在核問題上蔑視西方的態度,使他在伊朗以及其他地方得到許多人的敬佩。不久前,在伊朗北部的阿爾達比勒,人們就高喊:「伊朗有權發展核能。」 一位32歲的工程師說:「他們為什麼不放過我們,讓我們按我們自己的規則生活?」

在內賈德發表演講的9個集會上,與會者表達的情緒是一致的。德黑蘭30歲的教師馬吉德說,西方試圖阻止伊朗得到核技術「顯然是想壓制我們,就像他們想壓制所有發展中國家一樣。我們不想要核武器,但是我們要建設我們的國家。這有什麼錯?」

美國曾對去年7月的伊朗大選寄予期待,希望伊朗出現一個親美的領袖人物,以利於布希總統在2004年2月布希提出的「大中東計劃」。根據這一計劃,美國將與歐洲國家一起,向包括以色列、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阿盟22個成員國在內的「大中東」國家提供資金,幫助這些國家實施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改革。

但由於伊朗是一個持堅定反美立場的中東大國,它擁有巨大的能源潛力和相對強大的綜合國力,因而對中東、中亞甚至南亞有巨大的歷史和文化影響力。美國要推行其「大中東計劃」伊朗被美國認定是最大障礙。

為此,大選前,美對伊朗另眼相看,減輕政治外交壓力,希望為伊溫和派創造選票空間。然而事與願違,內賈德以其務實能乾和親民作風脫穎而出,出人意料以較大優勢戰勝前總統拉夫桑賈尼。內賈德的當選觸動了布希政府的外交神經。

內賈德當選後表示,要在伊朗建設「現代化的進步的伊斯蘭」,不急於與美改善關系,明顯有與美國推行的「大中東民主計劃」對著乾的味道。因此,內賈德的當選,猶如給美一記耳光。

內賈德當選不久,布希在得克薩斯的一個軍營對25000名軍人的一次講話中暗示:在伊拉克的「使命完成了」,「自由伊拉克的建立在全球性的民主革命浪潮中是一個意義重大的事件。它成功地向從貝魯特到德黑蘭的廣大區域發出了一個訊息」。言外之意,貝魯特或德黑蘭都可能是美國下手的「另一個伊拉克」。

㈡ 美國為什麼要對伊朗實施制裁

主要是中東各國大多數對美國,都是俯首帖耳,伊朗政府對美國並不感冒。自從伊朗發生革命政變之後,雙方關系一直不友好,伊朗「反美」那是眾所周知。
這對於自喻為「世界警察」美國,自然是忍無可忍。就對伊朗進行數十年制裁。試圖讓伊朗屈服於自己,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當然美國制裁伊朗,還有一個深層原因,就是為了石油。中東不少國家,都是石油大國,新時代誰掌控了石油,誰就掌控世界經濟。

㈢ 伊朗伊斯蘭為什麼實行政教合一的國家制度

伊斯蘭教主要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什葉派是少數派,因此行事不免神秘化一點,歷史上一直以政教合一方式管理教團,而世界上最大,且人數最多的什葉派國家就是伊朗,也就是說伊朗人本身就容易接受政教合一制度,加上1925-1979年代伊朗為巴列維王朝,國王非常西化,將伊朗管理的非常開化,但改革中不免存在一些問題,流亡外國的霍梅尼利用了矛盾展開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因為霍梅尼是大教長身份,於是,伊朗自然的形成了政教合一制度,於是伊朗快速退化為極端保守國家;

㈣ 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因後果

伊朗伊斯蘭教革命遠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許多特權和司法豁免權的不平等條約,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人處理。

該改革遭到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批評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是伊朗什葉派宗教學者(大阿亞圖拉【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烏蘇勒學派高級神職人員的稱號,意為「神跡」。】),霍梅尼的祖父和父親均為什葉派宗教領袖。20世紀50年代被公認為阿亞圖拉。1962年移居庫姆。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領袖。

為了使改革順利,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將他移送到監獄、軍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為此發生了大規模抗議與暴動。巴列維國王在強大的民眾壓力下只有釋放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迫驅逐出境。其後他後定居伊拉克什葉派聖城納傑夫。1978年10月6日移居巴黎郊區,宣傳推翻國王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主張。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

在推翻巴列維國王的改良運動的過程中,霍梅尼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從一個抽象的神學意識轉變為一場使伊斯蘭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氣勃勃的運動。伊斯蘭教這種從游牧部落誕生出來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誠為特點,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於眾生。然而,與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這個宗教從不隱瞞它的政治意圖和對權力的濃厚興趣。當初,為了推翻巴列維國王,霍梅尼宣稱,「伊朗的貧富懸殊,貪污腐敗,社會不公與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結果;唯有回歸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才能建成一個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諧的偉大社會。」可以想見,在充滿著失望和危機四伏的伊朗,這種訴諸自身光榮傳統並喚起憧憬理想美好社會的呼籲會產生多麼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後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用伊斯蘭的思想和知識『教育人民』」。的口號,以顯示其對真主和教義的無上尊崇。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伊朗粉墨登場了

1979年,以人民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國並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伊斯蘭教共和制度,並在翌年修改國旗。

http://ke..com/view/1537177.htm

㈤ 穆斯林有西化的必要嗎

穆斯林不是有必要西化,而是需要接受和學習現代先進文明的制度,開放思想,增強對其他文明的理解和包容性,不能再抱殘守缺,封閉落後。
現代伊斯蘭國家沒有一個真正的現代工業化強國,即使是依靠石油暴富的海灣國家,也沒有成型像樣的工業體系,而伊斯蘭國家中工業實力最強的伊朗,是波斯後裔而不是阿拉伯人,原本也是世俗國家,還是國內穆斯林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前國王政權才實現伊斯蘭化,即使如此,伊朗還因為自己是什葉派政權被其他遜尼派穆斯林國家排擠。
縱觀近現代,人口龐大的穆斯林在現代科學上幾乎毫無建樹和貢獻,而被他們視為眼中釘的猶太人,則是大師輩出,諾貝爾獎得主無數。數次中東戰爭,在和猶太人的直接對抗中,阿拉伯聯軍一敗塗地,成為笑柄,而以色列卻越打越強。猶太科學家聚眾討論量子物理,穆斯林學者卻扎堆熱議「如何正確地打老婆」。。。
許多伊斯蘭國家至今還在執行伊斯蘭教法,堂而皇之搞一夫多妻、童婚、榮譽處決,女性不能自由著裝,沒有工作和學習的權利,沒有婚戀的自由,甚至還不能開車,不能看比賽,通姦要石刑、偷竊要剁手,在這個提倡男女平等、重視人權的年代,這是何等落後和愚昧。

現在已經2018年了,未來何去何從,穆斯林們自己看著辦吧。

㈥ 當年伊朗為何放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對於國家來說,最大的發展和邏輯,其實就是不斷強大國家,富裕百姓,這是根本的職責。所以只要是能夠強大國家,只要是能夠富裕百姓的道路,都是好的道路。這一點那是毋庸置疑的 ,這也是世界各國不斷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的主要原因了,而且一旦探索好,必然堅持發展下去。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伊朗,伊朗其實探索出了強國富民的道路,最終卻放棄了。為此,很多人其實不明白了,當年伊朗為何拋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呢?根本原因只有一條。



對於教士階層來說,要想恢復自己的地位,世俗化那是絕對不行的,只有政教合一才能保證教士的地位和財富,這是核心。所以當年伊朗為何放棄世俗化,而非要選擇政教合一,其實就是教士的私利,教士為了奪取權力和財富,而不顧國家發展的結果,這才是根本原因。

㈦ 伊朗的政教合一是怎麼來的,是百姓的選擇還是誰的選擇

我覺得伊朗也比較神奇,人家的國家都是不斷的發展進步,從那些舊政權變成了新的政權,變得更加的民主。而伊朗卻恰恰相反,他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後來卻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教士的教唆和指揮下,伊朗有大批的男性穆斯林發動了政變取得了政權。而他們之所以選擇政教合一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想被世俗化,如果世俗化的話,自己就要被殺死,只有不世俗化,他們才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還有就是家庭的破壞,男人群體的失落。世俗化的伊朗也開啟了西方的價值觀,男女平等,一夫一妻。這個使得那些一夫多妻的男性群體,也非常的失落。尤其是那些中下層的男性,可能連妻子都沒有。所以他們不願意自己的權力失去,所以他們也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正是因為傳教士和那些男的穆斯林最終才導致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的伊朗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㈧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閱讀全文

與伊朗什麼時候西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辦護照多少費用 瀏覽:82
印尼虎用什麼魚葯 瀏覽:204
越南的十年級是什麼學歷 瀏覽:262
伊朗哪裡英語怎麼說 瀏覽:323
印尼珊瑚手串多少錢 瀏覽:432
去越南最便宜的旅遊是哪個 瀏覽:758
越南寮國最近怎麼樣 瀏覽:571
英超和英國什麼關系 瀏覽:864
印度人如何燉雞 瀏覽:360
印尼投資移民有什麼政策 瀏覽:22
義大利用什麼規格插頭充電器 瀏覽:424
英國議會運作是什麼體系 瀏覽:844
伊朗人最想買什麼 瀏覽:263
伊朗少將是什麼人物 瀏覽:297
去越南治安注意哪些事項 瀏覽:419
國足什麼時候對陣越南 瀏覽:37
怎麼看中國人才引進 瀏覽:83
印度女人為什麼手染紅 瀏覽:696
印度產的樹黃金辣木片多少錢一瓶 瀏覽:370
越南機場服務員怎麼樣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