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怎麼叫安息

伊朗怎麼叫安息

發布時間:2024-03-25 19:50:59

『壹』 「安息國」這名字是怎麼來的

1.安息帝國

安息王朝的建立與擴張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所記載的安息,即西方史書中的帕提亞。帕提亞本土位於伊朗東北部和裏海東南一帶。它先是米底和波斯帝國的屬地,後來當亞歷山大東侵後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前3世紀中葉,中亞的巴克特利亞(大夏)、索格底安那(粟特)、馬爾吉安那和帕提亞等地區掀起反抗塞琉古統治的斗爭。安息國家的建立,就是帕提亞游牧部落反抗塞琉古統治的結果。帕提亞游牧部落東伊朗語支的帕勒·大益人(達赫人),起初在裏海以東至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草原游牧,公元前3世紀初期進入帕提亞與屬於北伊朗語支的土著居民融合,統稱為帕提亞人。其語言稱為帕提亞語(漢譯梵文為缽羅婆語)。帕勒部落首領阿爾薩息領導了部落群眾起義,於公元前247年稱王,號阿爾薩息一世(公元前247~?年),建立阿爾薩息王朝,定都尼薩城(在今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西北)。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按阿爾薩息的音譯稱其國為安息。公元前239年,阿爾薩息東帕提亞總督,擊敗塞琉古二世率領的軍隊。阿爾薩息死於與大夏的戰斗中。其繼承者提里達特(?~前211年)在阿帕奧爾特納山興建新都達拉城,但不久後又遷都赫卡銅皮洛斯("百門之城")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是安息帝國的興盛時期。安息國王弗拉阿特一世(公元前176~前171年)佔領"裏海門"和附近的拉格斯,並利用塞琉古王朝的內訌,向西擴張。公元前155年左右,國王密特里達提一世(公元前171~前138年)佔領米底大部分地區,公元前148年攻下愛克巴坦那和整個米底,第二年遷都愛克巴坦那。公元前141年,他又佔領兩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亞,並在對岸修築軍事要塞,這即後來成為安息都城的泰西封。巴比倫尼亞並入安息版圖。在東方,他從大夏手中奪取了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木鹿),建立了一個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帝國。密特里達提一世統治後期,中亞游牧部落塞種人入侵,他將西部地區委①有學者認為此城即《漢書·西域傳》中的番兜和《後漢書·西域傳》中的和櫝;但也有學者認為番兜即尼薩城(Parthaunisa)。

『貳』 安息國的資料

帕提亞帝國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公元224)| Parthian Empire | 也即安息

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

伊朗古代奴隸制王國。帕提亞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在波斯帝國和塞琉西王朝時期是一個省。公元前3世紀前期,游牧的達海部落聯盟的帕爾尼部從今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帕提亞,與當地居民融合 。公元前247年,帕爾尼部的首領阿薩息斯殺死塞琉西王朝的總督,以尼薩(今土庫曼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阿薩息斯王朝。中國史籍稱之為安息,西方史家稱之為帕提亞。

帕提亞建國後,隨著國土擴張 ,屢次遷都。公元前147年遷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馬丹)。公元前90年遷都泰西封。米特拉達梯一世(前171~前138在位)即位後,首先進攻中亞的巴克特里亞王國,鞏固東境;繼而西進,佔領米底及伊朗西北部各省,最後於公元前141年進入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這時帝國西以幼發拉底河為界,與羅馬對峙;東北與康居和大月氏相接;東南佔有坎大哈,遠抵印度邊境。帕提亞是橫貫亞洲大陸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經濟上因過境貿易而得到好處。為此帕提亞與中國一直保持友好關系。公元前115年,漢朝遣使節至帕提亞,米特拉達梯二世令二萬騎迎於東界。公元87年,帕提亞王遣使來中國獻獅子、苻拔。148年,王子安清(字世高)來中國傳布佛教,譯經多種。

在西面,帕提亞面對滿懷敵意的羅馬,公元前53年,羅馬統帥M.L.克拉蘇·迪弗斯率軍強渡兩國邊界幼發拉底河,結果在卡爾萊大敗,克拉蘇·迪弗斯及其子被殺。此後3個世紀內,帕提亞和羅馬仍時有戰斗。

公元1世紀初 ,帕提亞進入所謂「反希臘化」時期。在此以前,帕提亞的統治階級追求希臘方式的享受,使用希臘語文,欣賞希臘戲劇,崇尚希臘風習;但被征服地區絕大部分並未被希臘文化所滲透,一直保持古來的伊朗文化傳統。當帕提亞王權衰落,各省總督和部落首領紛紛獨立時(公元1世紀中葉以後有18個小王國),民族意識的覺醒成為主流。同時,帕提亞人接受了瑣羅亞斯德教(祆教)。

帕提亞的最後一個王是阿爾達班五世(213~224在位)。他打退入侵的羅馬人,並攻入羅馬境內,迫使羅馬皇帝以重金乞和。這時法爾斯的薩珊家族已經興起,阿爾達希爾拓境北至伊斯法罕,東至克爾曼。阿爾達班與阿爾達希爾3戰,於224年在伊斯法罕西北之霍爾米茲達干陣歿, 帕提亞帝國遂亡。

『叄』 安息是什麼意思

詞語釋義安息:ān xī
①安靜地休息,多指入睡:一路勞頓,請早點~。
②對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語:~吧,親愛的戰友。
還有一種是國名 不知你說的是哪一種安息 安息(英文作Arsacid,朝代名),又作「帕提亞」(英文作Parthia,國家名),伊朗高原古代國家,中國史籍稱「安息」、「安息國」;224年被阿爾達希爾波斯薩珊王國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全境,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土庫曼、塔吉克和阿富汗的部分。作為國家存在的時間約為前248年~224年;王城希臘語為Hecatompylos,《漢書》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 [編輯本段]歷史安息,古代中東的地名和國名,又作「帕提亞」(英文作Parthia,國家名),帕提亞為取英語Parthia之名的現代漢語音譯,而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則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與漢朝關系密切,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其民族以安息回馬箭而著稱。 首見於《史記·大宛列傳》。作為地名,其范圍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作為國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亞(Parthia)帝國。
帕提亞原為古波斯阿契門尼德王朝、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治下的一個郡。該郡居民主要是巴塔哇人(Parthava,此族名見於約公元前520年大流士一世的Bihistūn摩崖碑)。公元前250~前248或前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長阿賽西(Arsaces)兄弟起義,宣告獨立。波斯史家多稱安息的創建者為Arsak,漢人遂因其王名稱其國為安息。安息的早期都城希臘名為Hecatompylos,義為「百門之城」;《漢書》中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一說番兜即Parthia或Parthava之音譯,和櫝系番兜之音訛。
安息至密司立對提一世(Mithradates I,前171~前138或前137)時期,才大大強盛起來。他即位後幾年間,擊敗東鄰大夏和西邊塞琉古治下的敘利亞,在中東建立了東自大夏、身毒,西至兩河流域,北自裏海,南至波斯灣的大帝國。他和他的繼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Ⅱ,前138或前137~前128或前127)統治時期是安息最繁榮強盛時期。
漢使張騫於公元前129或前128年到達大月氏(即月氏)、大夏時,正當弗拉特二世末年。張騫雖未親到安息,但聽到了一些安息的情況。張騫歸國後不久,可能由於大月氏南下的壓力,中亞好幾支塞人(Sakas)主要是薩卡拉瓦克人 (Sacaraucae)、馬薩革泰人(Massagetae)和帕喜人(Parsii)等部南下侵入安息北部,從木鹿(Merv),經赫拉特(Herat),直到錫斯坦(Seistan)。
經幾年的騷亂,直至密司立對提二世(MithradatesⅡ,前124~前87)繼位後,安息才派貴族蘇林(Suren)率大軍赴東部鎮壓入侵的塞人,費時十年始得東部平靜。於是,相當多的一部分塞人從阿拉科西亞(Arachosia)東徙,越過蘇萊曼山進入南亞次大陸。公元前120~前80年間,一支塞人南下占據了西海岸,直到卡提阿瓦(Kattiawar),建立了幾個塞種小國,西方記載稱之為 「天竺-塞種」(Indo-Scythia)。另一支自公元前80年始,沿印度河北上,拓地經旁遮普直抵喀布爾河流域,進入罽賓。
密司立對提二世死後,安息漸衰。這時,西方有新興的羅馬勢力,東方有已吞並了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後繼者貴霜王朝,在兩強壓力下,安息處境日益困難。
公元1~2世紀,它和羅馬為爭奪亞美尼亞和兩河流域進行了長期戰爭,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損失。它後期的都城斯賓(Ktesiphon),曾三次遭到羅馬軍隊的洗劫,宮殿多被燒毀。自公元前2世紀中葉以來商業就十分興盛的中東貿易中心斯羅城(Seleuceia)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壞。其末代君主阿爾塔邦五世(ArtabanusV,213~227),終於在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阿爾達希爾一世 (ArdashirI)連年攻擊下,兵敗被殺,國亡。
安息帝國在中東存在四百七十餘年,它由很多小地區、小部落組成,很不穩定,不是一個政治上強有力的中央集權的國家。但因它在地理上居歐亞貿易要道,而在經濟上得以繁榮。古代「絲綢之路」和幾條重要支路都要穿過安息。若從帕米爾以西取道索格底亞那,西南行經號為「小安息」的重要商業城市木鹿、舊都和櫝、阿蠻(Acbatana,今伊朗哈馬丹)、冬宮斯賓,即達斯羅。
斯羅是中東貿易樞紐,據說有六十萬人口。自斯羅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可達於羅(Uruk)和條支(Antiochea,即Charax-Spasinu),西行可達安條克、帕爾米拉(Palmyra)、大馬士革,乃至犁靬(埃及亞歷山大城)。若另從皮山啟程,越懸度,經創賓、烏弋山離,再經喀爾馬尼亞、波斯,也到達波斯灣頭的條支。若走更北的道路,即自天山以北經烏孫、大宛以西河中地區,亦須通過安息的東方門戶木鹿。若走海路,自南亞次大陸西岸諸港西航,經波斯灣至條支的海路,則比渡阿拉伯海、紅海至大秦的海路要近得多。安息從處於壟斷東西貿易路線的中繼地位而獲得的利益,是它得以繁榮的重要原因。

『肆』 伊朗以前為什麼叫安息國

因為伊朗古代建立了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波斯語: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公元前247年-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帕提亞帝國,是古波斯地區古典時期的一個王朝。阿薩息斯王朝一名出自帕尼部落領袖阿爾沙克一世,他趁著一名波斯總督起兵抵抗塞琉古帝國而征服了伊朗東北部的帕提亞地區,阿爾沙克一世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建立安息帝國。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北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座落在地中海的羅馬帝國與中國漢朝之間的貿易路線絲綢之路之上,使帝國成為了商貿中心。

『伍』 古代安息國的介紹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帕提亞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薩珊波斯代替。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北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

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

(5)伊朗怎麼叫安息擴展閱讀:

安息國的文化藝術:

1、衣著服飾

在埃利邁斯沙米發現的著名安息貴族銅像可以作為例子說明安息人的騎馬裝束。那個高1.9米的石像身穿V形上衣、以腰帶束緊的V形束腰外衣、以吊襪帶固定的寬松折疊褲子,在整理過的短發上戴上王冕或頭箍。在公元前一世紀中,安息硬幣上的雕刻常見這種裝束。

2、陶器

帕提亞王朝時期的陶器,以生產釉陶為主,特別是綠釉陶器的製作頗為盛行。考古家在都拉.尤羅霍斯遺址發現了當時陶工藝的作坊和大量釉陶製品。其中以雙耳壺、大口壺、三耳壺、雙耳水罐、小水灌等形制居多。

3、文學

在帕提亞帝國統治時期,宮廷的吟遊詩人伴隨著音樂朗誦詩詞式的口承文學,但是這些詩詞並沒有流傳到薩珊王朝。事實上,在經歷了多個世紀以來,現今沒有任何安息語的文學原作存在。

4、宗教

帕提亞帝國由不同成分的政治和文化所組成,其宗教信仰和體制繁多,當中以希臘和伊朗教派最為盛行。除了少數的猶太人和基督徒之外,大多數波斯人是信奉多神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息國

『陸』 安息國屬於中亞還是西亞

安息國:今伊朗,屬於西亞

『柒』 安息國在那

安息國也稱帕提亞帝國,帕提亞帝國是伊朗古代奴隸制王國。建於前247年,面積為229萬平方公里,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波斯薩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
印度河流域古國名。始見於《史記》,為中國對印度的最早譯名。原文為梵語Sindhu,古波斯語訛為Hindhu,古希臘語更轉為Ins。其後中國古文獻中亦作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天竺、賢豆、印度等,皆同音異譯。其領域有時亦包括印度河以東的南亞次大陸地區。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達帕米爾以西的大夏,聽說在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身毒國,並在大夏看到從身毒國販運來的邛竹杖和蜀布。張騫認為大夏在漢西南,而身毒在大夏東南,則身毒應距中國蜀郡不遠。漢武帝聽信此言,從蜀郡四道出使,企圖從中國的西南地區經身毒通往大夏,但因當地少數民族的阻攔沒有成功。據《後漢書·西域傳》所載,中國在2世紀時對身毒的地理、物產、宗教、政治情況已有初步了解;且知當時身毒許多地區皆屬「月氏」,即早期貴霜帝國(即貴霜)。這是由於東漢時佛教已傳入中國的緣故。

閱讀全文

與伊朗怎麼叫安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中國有多少叫於長海的 瀏覽:315
印度的鐵路怎麼樣了 瀏覽:18
越南簽證怎麼操作 瀏覽:69
義大利酵母怎麼樣 瀏覽:181
伊朗在亞洲的哪個洲 瀏覽:616
越南有什麼石油 瀏覽:960
什麼國家的國旗左上角是英國國旗 瀏覽:373
英國脂肪瘤怎麼消除 瀏覽:810
中國哪個城市有金水區 瀏覽:318
赴英國看病需要辦理什麼簽證 瀏覽:190
越南如何稱呼朝鮮 瀏覽:195
印尼美麗丸效果怎麼樣 瀏覽:95
中國所有節日怎麼寫 瀏覽:296
英國研究生什麼時候能回國 瀏覽:68
為什麼印度人聽不懂中式英語 瀏覽:667
港中國際怎麼樣 瀏覽:241
越南土雞怎麼煮好吃 瀏覽:958
英國下周打什麼疫苗 瀏覽:119
到英國怎麼帶行李 瀏覽:872
印尼物價多少錢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