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鼓勵儲蓄

伊朗為什麼鼓勵儲蓄

發布時間:2024-04-01 18:24:29

1.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經濟出現了衰退,為何人口卻暴漲

那是因為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經濟出現了衰退,而且在戰爭中死亡人數較多,男性數量減少女性的人數遠遠的高過了男性,所以會導致伊利朗又出現提倡一夫多妻制這個計劃,從而提倡計劃生育計劃來增多伊朗的人數增強他們的國力。

西方國家本身就與我們國家北方不一樣。西方的思想都比較開放所以他們提出一夫多妻制鼓勵他們多生孩子,不管能不能養的起就是鼓勵他們多生多養。他們也都沒有反對而且反而都很贊同這個制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制度伊朗的人口風快的增長著,生育率一直在上升。對於伊朗這個國家更需要的就是人口的增長人口的數量。

2. 外國存款利率高的國家排名

第一是阿根廷,第二是土耳其,第三是伊朗。外國存款利率高的國家:第一是阿根廷,第二是土耳其,第三是伊朗。阿根廷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經高達百分之43.94。

3. 回答被採納將有百分獎勵,看此帖會使你終身受益,回此帖定能全家幸福!

關鍵要看該危機是否波及到此國家及此幣種!以及當時世界經濟最強國的經濟戰略意圖!
影響各國幣種的基本面因素
影響美圓的基本面因素
Federal Reserve Bank (Fed): 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簡稱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完全獨立的制定貨幣政策,來保證經濟獲得最大程度的非通貨膨脹增長。Fed主要政策指標包括:公開市場運做,貼現率(Discount Rate),聯邦資金利率(Fed Funds rate)。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FOMC):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主要負責制訂貨幣政策,包括每年制訂8次的關鍵利率調整公告。FOMC共有12名成員,分別由7名政府官員,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以及另外從其他11個地方聯邦儲備銀行總裁中選出的任期為一年的4名成員。

Interest Rates: 利率,即Fed Funds Rate,聯邦資金利率,是最為重要的利率指標,也是儲蓄機構之間相互貸款的隔夜貸款利率。當Fed希望向市場表達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時,會宣布新的利率水平。每次這樣的宣布都會引起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較大的動盪。

Discount Rate: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徵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一般都小於聯邦資金利率。

30-year Treasury Bond: 30年期國庫券,也叫長期債券,是市場衡量通貨膨脹情況的最為重要的指標。市場多少情況下,都是用債券的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來衡量債券的等級。和所有的債權相同,30年期的國庫券和價格呈負相關。長期債券和美圓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一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圓受壓。這些考慮可能由於一些經濟數據引起。

但是,隨著美國財政部的「借新債還舊債」計劃的實行,30年期國庫券的發行量開始萎縮,隨即30年期國庫券作為一個基準的地位開始讓步於10年期國庫券。

根據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一些經濟指標對美圓有不同的影響:當通貨膨脹不成為經濟的威脅的時候,強經濟指標會對美圓匯率形成支持;當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威脅比較明顯時,強經濟指標會打壓美圓匯率,手段之一就是賣出債券。

作為資產水平的基準,長期債券通常一般會受到由於全球的資本流動而帶來的影響。新興市場的金融或政治動盪會推高美圓資產,此時,美圓資產作為一種避險工具,間接的會推高美圓匯率。

3-month Eurodollar Deposits: 3月期歐洲美圓存款。歐洲美圓是指存放於美國國外銀行中的美圓存款。如:存放於日本本國外銀行中的日圓存款稱為「歐洲日圓」。這種存款利率的差別可以作為一個對評估外匯利率很有價值的基準。比如以USD/JPY為例,當歐洲美圓和歐洲日圓存款之間的正差越大,USD/JPY的匯價越有可能得到支撐。

10-year Treasury Note: 10年期短期國庫券。當我們比較各國之間相同種類債券收益率時,一般使用的是10年期短期國庫券。債券間的收益率差異會影響到匯率。如果美圓資產收益率高,匯推升美圓匯率。

Treasury: 財政部。美國財政部負責發行政府債券,制訂財政預算。財政部對貨幣政策沒有發言權,但是其對美圓的評論可能會對美圓匯率產生較大影響。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最為重要的包括:勞動力報告(薪酬水平,失業率和平均小時收入),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價格指數),PPI,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貿易水平,工業生產,房屋開工,房屋許可和消費信心。

Stock Market: 股市。3種主要的股票指數為:Dow Jones Instrials Index(Dow,道瓊斯工業指數), S&P 500(標准普爾500種指數)和NASDAQ(納斯達克指數)。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對美圓匯率影響最大。從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美圓匯率有著極大的正關聯性(因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緣故)。影響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個主要因素為:1)公司收入,包括預期和實際收入;2)利率水平預期;3)全球政經狀況。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影響。交叉盤的升跌也會影響到美圓匯率。

Fed Funds Rate Futures Contract: 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合約。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聯邦資金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是對聯儲政策的最直接的衡量。

3-month Eurodollar Futures Contract: 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和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合約一樣,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對於3月期歐洲美圓存款也有影響。例如,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日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USD/JPY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影響歐元的基本面因素
The Eurozone: 歐元區。由12個國家組成,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奧地利,芬蘭,葡萄牙,愛爾蘭,盧森堡和希臘,均使用歐元作為流通貨幣。

European Central Bank(ECB): 歐洲央行。控制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決策機構是央行委員會,由執委和12個成員國的央行總裁組成。執委包括ECB總裁,副總裁和4個成員。

ECB的政策目標:首要目標就是穩定價格。其貨幣政策有兩大主要基礎,一是對價格走向和價格穩定風險的展望。價格穩定主要通過調整後的消費物價指數(Harmoniz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HICP)來衡量,使其年增長量低於2%。HICP尤為重要,由一系列指數和預期值組成,是衡量通貨膨脹重要指標。二是控制貨幣增長的貨幣供應量(M3)。ECB將M3年增的參考值定為4.5%。

ECB每兩周的周四舉行一次委員會,來制訂新的利率指標。每月的第一次會議後,ECB都會發布一份簡報,從整體上公布貨幣政策和經濟狀況展望。

Interest Rates: 一般利率。是央行用來調節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進行的「借新債還舊債」中的主要短期匯率。此利率和美國聯邦資金利率的利差,是決定EUR/USD匯率的因素之一。

3-month Eurodeposit (Euribor): 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指存放在歐元區外的銀行中的歐元存款。同樣,這個利率與其它國家同種同期利率的利差也被用來評估匯率水平。例如,當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高於同期3個月歐洲美圓存款利率時,EUR/USD匯率就會得到提升。

10-Year Government Bonds: 10年期政府債券,其與美國10年期國庫券的利差是另一個影響EUR/USD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做為基準。如果其利率水平低於同期美國國庫券,那麼如果利差縮小(即德國債券收益率上升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下降),理論上會推升EUR/USD匯率。因此,兩者的利差一般比兩者的絕對價值更有參考意義。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最重要的經濟數據來自德國,歐元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主要數據包括:GDP,通貨膨脹數據(CPI或HCPI),工業生產和失業率。如果單獨從德國看,則還包括IFO調查(是一個使用廣泛的商業信心調查指數)。還有每個成員國的財政赤字,依照歐元區的穩定和增長協議(the 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各國財政赤字必須控制在佔GDP的3%以下,並且各國都要有進一步降低赤字的目標。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影響。同美圓匯率一樣,交叉盤也會影響到歐元匯率。

3-month Euro Futures Contract (Euribor): 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這種合約價值顯示市場對3個月歐洲歐元存款利率的期望值(和合約的到期日有關)。例如,3月期歐洲歐元期貨合約和3月期歐洲美圓期貨合約的息差是決定EUR/USD未來走勢的基本變化。

政治因素:和其它匯率相比,EUR/USD最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如法國,德國或義大利的國內因素。原蘇聯國家政治金融上的不穩定也會影響到歐元,因為有相當大一部分德國投資者投資到俄羅斯。

影響英鎊的基本面因素
Bank of England (BoE): 英國央行。從1997年開始,BoE獲得了獨立制訂貨幣政策的職能。政府用通貨膨脹目標來作為物價穩定的標准,一般用除去抵押貸款外的零售物價指數(Retail Prices Index excluding mortgages,RPI-X)來衡量,年增控制在2.5%以下。因此,盡管獨立於政府部門來制訂貨幣政策,但是BoE仍然要符合財政部規定的通貨膨脹標准。

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MPC): 貨幣政策委員會。此委員會主要負責制訂利率水平。

Interest Rates: 利率。央行的主要利率是最低貸款利率(基本利率)。每月的第一周,央行都會用利率調整來向市場發出明確的貨幣政策信號。利率變化通常都會對英鎊產生較大影響。BoE同時也會通過每天對從貼現銀行(指定的交易貨幣市場工具的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債券交易利率的調整來制訂貨幣政策。

Gilts: 金邊債券。英國政府債券也叫金邊債券。同樣,10年期金邊債券收益率與同期其它國家債券或美國國庫券收益率的利差也會影響到英鎊和其它國家貨幣的匯率。 3-month Eurosterling Deposits: 3個月歐洲英鎊存款。存放在非英國銀行的英鎊存款稱為歐洲英鎊存款。其利率和其它國家同期歐洲存款利率之差也是影響匯率的因素之一。

Treasury: 財政部。其制訂貨幣政策的職能從1997年以來逐漸減弱,然而財政部依然為BoE設定通貨膨脹指標並決定BoE主要人員的任免。

英鎊與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關系:由於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關於可能加入歐洲單一貨幣-歐元的言論,英鎊經常收到打壓。英國如果想加入歐元區,則英國的利率水平必須降低到歐元利率水平。如果公眾投票同意加入歐元區,則英鎊必須為了本國工業貿易的發展而兌歐元貶值。因此,任何關於英國有可能加入歐元區的言論都會打壓英鎊匯價。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英國的主要經濟數據包括:初始失業人數,初始失業率,平均收入,扣除抵押貸款外的零售物價指數,零售銷售,工業生產,GDP增長,采購經理指數,製造業和服務業調查,貨幣供應量(M4),收入與房屋物價平衡。

3-month Eurosterling Futures Contract (short sterling): 3個月歐洲英鎊存款期貨(短期英鎊)。期貨合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3個月以後的歐洲英鎊存款利率的預期。與其它國家同期期貨合約價格的利差也可以引起英鎊匯率的變化。

FTSE-100:金融時報100指數。英國的主要股票指數。與美國和日本不同,英國的股票指數對貨幣的影響比較小。但是盡管如此,金融時報指數和美國道瓊斯指數有很強的聯動性。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的影響。交叉匯率也會對英鎊匯率產生影響。

影響日圓的基本面因素
Ministry of Finance(MOF): 日本財政部,是日本制訂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唯一部門。日本財政部對貨幣的影響要超過美國,英國或德國財政部。日本財政部的官員經常就經濟狀況發布一些言論,這些言論一般都會給日圓造成影響,如當日圓發生不符合基本面的升值或貶值時,財政部官員就會進行的口頭干預。

Bank of Japan (BoJ):日本央行。在1998年,日本政府通過一項新法律,允許央行可以不受政府影響而獨立制訂貨幣政策,而日圓匯率仍然由財政部負責。

Interest Rates: 利率。隔夜拆借利率是主要的短期銀行間利率,由BOJ決定。BOJ也使用此利率來表達貨幣政策的變化,是影響日圓匯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 (JGBs): 日本政府債券。為了增強貨幣系統的流動性,BOJ每月都會購買10年或20年期的JGBs。10年期JGB的收益率被看作是長期利率的基準指標。例如,10年期JGB和10年期美國國庫券的基差被看作推動USD/JPY利率走向的因素之一。JGB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通常會利好日圓。

Economic and Fiscal Policy Agency: 經濟和財政政策署。於2001年1月6日正式替代原有的經濟計劃署(Economic Planning Agency,EPA)。職責包括闡述經濟計劃和協調經濟政策,包括就業,國際貿易和外匯匯率。

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stry (MITI): 國際貿易和工業部,負責指導日本本國工業發展和維持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是其重要性比起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已經大大削弱,當時日美貿易量會左右匯市。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較為重要的經濟數據包括:GDP,Tankan survey(每季度的商業景氣現狀和預期調查),國際貿易,失業率,工業生產和貨幣供應量(M2+CDs)。

Nikkei-225: 日經255指數。日本主要的股票市場指數。當日本匯率合理的降低時,會提升以出口為目的的企業是股價,同時,整個日經指數也會上漲。有時,情況並非如此,股市強勁時,會吸引國外投資者大量使用日圓投資於日本股市,日圓匯率也會因此得到推升。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的影響。例如,當EUR/JPY上升時,也會引起USD/JPY的上升,原因可能並非是由於美圓匯率上升,而是由於對於日本和歐洲不同的經濟預期所引起.

影響瑞士法郎的基本面因素

Swiss National Bank(SNB): 瑞士國家銀行。瑞士國家銀行在制訂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上有著極大的獨立性。不象大多數其它國家的中央銀行,瑞士央行並不使用特定的貨幣市場利率來指導貨幣狀況。直到1999年秋,央行一直使用外匯互換和回購協議作為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的主要工具。

由於使用了外匯互換協議,貨幣流動性的管理成為影響瑞士法郎的主要因素。當央行想提高市場流動性,就會買入外幣,主要是美圓,並賣出瑞士法郎,從而影響匯率。

從1999年12月開始,央行的貨幣政策發生了轉移,從貨幣主義經驗者的方式(主要以貨幣供應量為目標)轉移到以基於通貨膨脹的方式,並定為2.00%的年通貨膨脹上限。央行將使用一定范圍內的3月期倫敦銀行間拆借利率(LIBOR)作為控制貨幣政策的手段。

央行官員可以通過一些對貨幣供應量或貨幣本身的一些評論來影響貨幣走勢。

Interest Rates: 利率。SNB使用貼現率的變化來宣布貨幣政策的改變。這些變化對貨幣有很大影響。然而貼現率並不經常被銀行作為貼現功能使用。

3-month Euroswissfranc Deposits: 3個月歐洲瑞士法郎存款。存放在非瑞士銀行的瑞士法郎存款稱為歐洲瑞士法郎存款。其利率和其它國家同期歐洲存款利率之差也是影響匯率的因素之一。

瑞士法郎作為避險貨幣角色:瑞士法郎有史以來一直充當避險貨幣的角色,這是因為:SNB獨立制訂貨幣政策;全國銀行系統的保密性以及瑞士的中立國地位。此外,SNB充足的黃金儲備量也對貨幣的穩定性有很大幫助。

Economic Data: 經濟數據。瑞士最重要的經濟數據包括:M3貨幣供應量(最廣義的貨幣供應量),消費物價指數(CPI),失業率,收支平衡,GDP和工業生產。

Cross Rate Effect: 交叉匯率的影響。和其它貨幣相同,交叉匯率的變化也會對瑞士法郎匯率產生影響。

3-month Euroswiss Futures Contract: 3個月歐洲瑞士法郎存款期貨合約。期貨合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3個月以後的歐洲瑞士法郎存款利率的預期。與其它國家同期期貨合約價格的利差也可以引起瑞士法郎匯率的變化。

其它因素:由於瑞士和歐洲經濟的緊密聯系,瑞士法郎和歐元的匯率顯示出極大的正相關性。即歐元的上升同時也會帶動瑞士法郎的上升。兩者的關系在所有貨幣中最為緊密。

4. 國外的通貨膨脹的例子以及經濟分析

美國通貨膨脹史分析與經濟周期理論

Lin, Ershen (PhD)

英文原文: 2001年11月16日 ━ 2002年5月16日
中文譯文: 2007年9月14-17日

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使用曾經極大地促進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然而,如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貨幣的負面影響是造成通貨膨脹。這篇文章將對於通貨膨脹的起因和各方面的後果進行實證性的分析,並討論貨幣穩定性問題。

第一部分 通貨膨脹與經濟周期

一、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關系
通貨膨脹作為貨幣供應量過剩的結果對於經濟,特別是成長率具有重大影響。為了說明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的關系,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經濟增長率、失業率 (包括官方失業率U1數據和根據就業率計算出來的真實失業率U2) 的歷史數據將作為分析的對象。數據系列將涵蓋繁榮的1920年代、大蕭條的19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擴張期、滯脹的1970年代以及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的成長期。由於經濟本身具有周期性,一個足夠長的數據系列是避免系統性偏差的唯一有效方法,也是為什麼要採用美國歷史數據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當然是美國歷史數據的相對可靠性。再者,美國在西方經濟中的領導地位使其免受外來因子的干擾。在所有這些方面,其他國家的數據是難以匹敵的。
在二十世紀的上半葉,美國經濟在擴張與收縮之間大幅度振動 (圖1)。到了下半葉,振幅明顯減小,而通貨膨脹則成為經常性的特徵,並在各種線性與非線性回歸分析中表現出來。與此同時,U2則自從1947年的勞工部開始統計以來呈現持續的下降趨勢。
為了系統地分析通貨膨脹率與GDP增長率的關系,通貨膨脹率系列與GDP增長率系列在不同的對應位置作線性回歸並得出斜率與回歸系數 (R) 的平方,這兩個數據被用於對時間作圖 (圖2A)。總的來說,線性相關性較弱,但可以看出兩者在-3至-1年之間的正相關性 (-3年的α ≈ 0.05) 和在1-4年區間的負相關性。也就是說,GDP上升領先於通貨膨脹三年,而後者領先於GDP下降一年。如果在分析中使用GNP代替GDP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上述結果可以與以下兩種可能性相容:(1) 高增長-高通貨膨脹-低增長;(2) 低增長-低通貨膨脹-高增長。
為了對於上述兩種可能性進行驗證,必須對於通貨膨脹時期和通貨緊縮區別對待。因此,分別對於兩個時期的歷史數據作回歸分析。
首先,是1927-1940年間的通貨緊縮和蕭條時期 (圖2B)。1920年代早期的通貨緊縮時期沒有被包括進去是為了防止1910年代的通貨膨脹的任何潛在的滯後影響干擾分析結果。分析結果在-1至+1年間顯示顯著的正相關性 (α < 0.01) 和+3至+4年間顯示弱負相關性 (α > 0.05)。顯然,經濟衰退與通貨緊縮並存,兩者領先於成長3-4年。這一結果支持低增長-低通貨膨脹-高增長的推理。
其次,是1941-1999年間的成長與通貨膨脹時期 (圖2C),兩種的速率都比較低。在-1至+1年間,通貨膨脹率與GDP增長率之間呈現顯著的負相關性 (α < 0.05)。這一結果與高增長-高通貨膨脹-低增長的推理相容,但僅此尚不足以做出證明。
以上分析也表明圖2-1的總體分析包涵了通貨緊縮時期的正相關性與通貨膨脹時期的負相關性,而總的特徵理所當然的是由通貨緊縮時期的強相關性統治著。大部分信奉凱恩斯理論的經濟學家中間廣泛流傳的所謂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增長的說法顯然是將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效應加成並混淆不清並且僅僅觀察0年的相關性而得到的錯誤結論。在這里,他們同時犯了兩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一是沒有區別對待經濟周期不同的時相;二是沒有做不同系列之間不同時間點的「滑動」的分析,而被即時效應所迷惑。
由於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被控制在較低的范圍內,有必要檢驗根據美國數據得出的結論是否適用於更高的通貨膨脹率。為此目的,選擇了二十個由世界銀行公布的世界上各區域的主要經濟體在1960-1994年間的通貨膨脹率和增長率歷史數據用於分析。這二十個經濟體被分為兩組:四個屬於高通貨膨脹率組 (年通貨膨脹率 > 50%),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印度尼西亞;其餘16個屬於中、低通貨膨脹率組,包括德國、埃及、西班牙、法國、伊朗、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沙烏地阿拉伯、南非、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國。在這里,標準是選擇各個大陸具有代表性的經濟體。某些大經濟體由於缺乏可靠的數據而被排除在外。
對於這兩組數據做線性回歸得到不同的結果 (圖2D, 2E)。中、低通貨膨脹率組顯示通貨膨脹率與GDP成長率自0年開始的負相關性,其峰值在1年 (α < 0.01)。這一結果表明在世界范圍內通貨膨脹略為領先於經濟衰退 (與美國的即時相關性略有不同)。因此,可以推測通貨膨脹有可能引發衰退,從而證實了由美國通貨膨脹數據導出的「高增長-高通貨膨脹-低增長」的推理。另一方面,高通貨膨脹率組的分析顯示從-2年到0年期間極為顯著的通貨膨脹率與GDP增長率的負相關性 (α < 0.01)。在這里,經濟衰退領先於高通貨膨脹一到兩年,顯示經濟萎縮可能造成產品短缺和通貨膨脹。
綜上所述,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具有負相關性:通貨膨脹可以在短時間內引發經濟衰退,經濟衰退可以減低通貨膨脹,低通貨膨脹則有利於經濟增長。這就構成了經濟周期的最基本的幾個環節。在上述的一般描述中尚有兩個環節未能得到充分解釋,即如何從經濟增長過渡到通貨膨脹增加,以及如何從經濟衰退過渡到通貨膨脹降低。上述分析對於相關性的證明是肯定的,對於因果關系的推理則是假設性的。另一方面,高通貨膨脹的起因是比較復雜的;它不完全是貨幣供應量增加的結果,也是經濟萎縮的結果。這是對於通貨膨脹理論的重要補充。

二、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的關系
經濟活動與失業率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通貨膨脹影響到經濟增長,也必然要影響到失業率。因此,有必要研究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的關系。由於美國勞工部數據系列始於1947年,這里使用線性回歸分析了1947-1999年間通貨膨脹率與U1、U2之間的關系 (圖3A, 3B)。通貨膨脹率與U1之間在1-4年以及7年存在正相關性 (α < 0.01),與U2之間在4,8,9年顯示負相關性 (α < 0.05),在-3至-1年也有弱的負相關性趨向 (α > 0.05)。由此可見,U2下降領先於通貨膨脹,後者領先於U1的增加2-3年和7年,而U1增加之後1-2年都會有U2的下降。這里能夠導出的一般推理是「失業率持續下降-通貨膨脹-U1增加-U2減少」。
如果從上述推理要作出因果關系的假設,首先可以認為失業率持續下降可能引發通貨膨脹。其次,通貨膨脹可能造成中下階層的經濟困難,迫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勞動力市場中來,從而增加失業率U1。應該注意的是U1的增加是有滯後的,所以與GDP下降的即時效應不是同時的。換句話說,U1增加不是發生在衰退早期,而是發生在衰退之後的復甦時期。當U1下降到正常范圍的時候,U2就降低了,說明全社會的就業率提高了。所以,通貨膨脹本身並不刺激就業,而是通過增加生活費用來迫使非就業人口在衰退之後的復甦時期參與市場。
第一部分未能解釋如何從經濟增長過渡到通貨膨脹,而這一環節恰好可以通過失業率持續下降引發通貨膨脹而得到解釋。從經濟衰退過渡到通貨膨脹降低存在兩種途經,即失業率增加和工資下降。對於U2的分析表明衰退早期的失業率只是略有上升,沒有顯著意義,說明工資下降可能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貨膨脹時期的一個經濟周期可以被假設為以下事件系列:(1) 經濟增長使更多的人進入勞動力市場 (U1增加);(2) 更多的人就業導致失業率U2持續下降;(3) U2持續下降最終引發通貨膨脹率上升;(4) 通貨膨脹率上升在短時間內引發經濟衰退;(5) 經濟衰退減低工資以及就業率;(6) 低工資以及低就業率減低通貨膨脹率;(7) 低通貨膨脹率有利於經濟增長。在這一系列事件中,通貨膨脹率的改變與經濟增長率的改變是緊密相連的兩個事件。可見通貨膨脹在經濟周期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對於通貨緊縮時期,GDP數據上述假設相容,但由於就業數據的缺乏,目前尚無法驗證上述假設是否適用。

第二部分 通貨膨脹的作用機理

在各種與通貨膨脹相關的現象中,經濟增長率的下降是關系最為密切的。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解釋通貨膨脹帶來經濟衰退?
首先,通貨膨脹減少了可用於再生產的資本存量,其結果要麼是減少生產,要麼是增加借貸以維持再生產水平。在宏觀水平上,兩種效應必然同時存在。後者將增加對於金錢的需求和價格,使利率上升。
其次,通貨膨脹減少儲蓄的本金和實際利率,從而減少儲蓄的慾望。盡管利率隨著通貨膨脹而增加,但往往不足以彌補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美國1970年代的情況便是如此。通貨膨脹也同樣影響到股東的增值與紅利。在通貨膨脹期間,小投資者的回報在扣除稅收之後往往成為負數。在這種環境中,超前消費變成一種時尚,銀行的壞帳會增加。這是一種中長期的現象。
由於國內資本形成途徑受阻,通貨膨脹必然增加對於外國資本的依賴性。與此同時,通貨膨脹很可能觸發貨幣貶值,造成資本外流、資金短缺,觸使利率進一步上升。當利率上升和銀行壞帳的增加達到一定程度時,經濟衰退就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
上述分析預期利率上升與兩個因子相關聯:(1) 短期資本存量的減少;(2) 中長期儲蓄的減少以及資本外流。於是,通貨膨脹造成的利率上升是短期現象與中長期現象的加成。這一預期已經為美國通貨膨脹率與基礎利率在-1至8年的正相關性 (α < 0.01) 所證實 (圖4A)。顯然,在0-1年的峰值反映了短期效應,而其後的長尾反映了中長期效應。此外,美國通貨膨脹率與一年期國債利率也具有類似的正相關性。
利率改變對於GDP增長率具有即時的影響,正如預期的那樣。美國基礎利率與GDP增長率的負相關性顯示於在0年 (α < 0.01) 和1年 (α < 0.05),正相關性顯示於3-4年 (α < 0.05) (圖4B)。美國一年期國債利率與GDP增長率也顯示類似的關系。
以上定量分析充分證明了本文對於通貨膨脹在經濟周期中的兩種作用機制的理論推理。
有人以為通貨膨脹可以鼓勵消費而達到刺激經濟的作用。其實,這種刺激是通過減少儲蓄率而達到的。應該認識到儲蓄並不意味著資本停止循環,而是減少消費以擴大再生產 (包括基本建設、教育、研發的費用),資本始終沒有停止流動。減少儲蓄絲毫不會增加社會的總需求量,而僅僅改變其消費方式。當然,儲蓄率不是越高越好,但美國社會長期依賴日本和中國的儲蓄來填補其預算赤字,其自身儲蓄率過低則是毫無疑問的。通貨膨脹可以減輕政府和企業的債務負擔倒是一點不假。但這種好處是短期的。隨著儲蓄的減少和利率的上升,長期經濟增長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國,這種負面影響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雖然已經相當明顯,但問題尚不十分嚴重。這是因為美元最為儲備貨幣的地位和美國最為世界經濟體系中心的地位決定了資本向美國集中的傾向,抑制了利率的上升,其它國家決不可能效仿美國的榜樣。
最後應該指出的是通貨膨脹必然改變整個社會的消費模式。長期來看,通貨膨脹必然減少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減少對於消費品的需求和儲蓄。某些美國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不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因為工資是與物價指數掛鉤的。然而,掛鉤不是普遍的,況且銀行儲蓄的下降無論如何不可能掛鉤,兩者對於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均有影響。通貨膨脹說到底是財富從民間向政府的再分配過程,相當於一種稅收。既然是稅收,就不可能不影響民間的購買力和需求。除此之外,通貨膨脹也可以被僱主用於抵消工資的增長,是一種劫貧濟富的方式。這里的所謂貧者主要不是指赤貧者,而是廣大中下階層。所以,通貨膨脹必然使消費品市場特別是基本消費品市場疲軟。但是社會總需求量確實可以不受影響,民間的購買力減低可以被政府購買力的增加所抵消,社會中下層的購買力減低可以被上層購買力的增加所抵消,盡管這是一種不同的需求。
第三部分 國際貨幣體系極其前景

美國的通貨膨脹在世界上具有特別的意義。今天的國際貨幣體系以美元代替黃金最為儲備,所以這個體系可以稱之為美元標准。這種情況與十九世紀英鎊的統治地位相類似,但又有所差別:美元與過去的強勢貨幣不同,它已經無法按固定牌價轉換為黃金。美元僅僅是一種法定貨幣,其幣值很容易在貨幣市場上被高估,而且這種情況早已發生。
說美元被高估有兩條證據。首先,聯合國公布的PPP比例顯示美元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貨幣被高估。其次,美元大量持續地流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邊緣國這一事實無疑是Gresham定理無處不在的體現。美元在邊緣國比在中心國身價更高,所以流向邊緣國。這種單向流動不會因為達到平衡點而終止,因為紙幣的供應量可以無限增大,同時又完全符合美國的短期利益。美國以印刷的紙張換取其它國家的產品和服務,而其它國家接受這種交換因為他們以為美元是一種保值的手段。
當然,這一過程不可能永遠地延續下去。英鎊在四個世紀之內貶值了三個半數量級,從而沿著通貨膨脹的路子完成了自我毀滅。美元在過去的兩個世紀里也已經貶值了一個半數量級。如果美元要避免英鎊的噩運,美國必須採取負責任的財經政策,放棄那種以通貨膨脹來消滅債務和增加稅收的如意算盤。不過,在國債利息佔用財政支出一半的時代,採取負責任的財經政策對於白宮的主人來說是個難以想像的挑戰。
某些美國經濟學家宣稱只要國債與GDP的比值不增加,國債不會成為問題。這種思維的背謬在於它一旦被各主要經濟體所接受,整個體系就會進入赤字預算年代,到那時就沒有人能夠出來填補赤字,最終導致國際金融體系的崩潰。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通貨膨脹一直在統治世界經濟。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都樂於以凱恩斯療法對付經濟衰退,盡管凱恩斯主義在理論界早已風光不在。這種情況大概還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通貨膨脹的誘惑力可以從幾個方面得到解釋。一是通貨膨脹增加財政收入而不必增稅。二是通貨膨脹減輕債務負擔,西方各國政府往往是國內最大的債務人。三是通貨膨脹對於富人有利,因為在西方國家富人總是超前消費的主力軍,也是主要的債務人群體。最後一點是因為採用大量注入資金的方式挽救危機中的大銀行和資本市場,加重通貨膨脹。不久前美國及西方各國對次級房屋貸款危機的處理就是沿用了這個老辦法。這種注資雖然可以暫時緩解危機,但卻造成長期的停滯,因為經濟錯位無法得到矯正。總之,只要權宜之計仍然成為治國的方略,通貨膨脹就會成為一個揮之不去的幽靈,而美元的下滑軌跡也不會改變。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鼓勵儲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多少窮人沒有房屋 瀏覽:412
印度產的車子是什麼牌子 瀏覽:238
英國的恐龍有多少種 瀏覽:668
義大利西什麼大學 瀏覽:652
中國製造核潛艇用了多久 瀏覽:524
印度女性相當於什麼官 瀏覽:408
伊朗為什麼開始包頭巾 瀏覽:170
東方第一哨在中國哪裡 瀏覽:592
中國移動寬頻如何收看地方台 瀏覽:712
全中國有多少叫於長海的 瀏覽:315
印度的鐵路怎麼樣了 瀏覽:18
越南簽證怎麼操作 瀏覽:69
義大利酵母怎麼樣 瀏覽:181
伊朗在亞洲的哪個洲 瀏覽:616
越南有什麼石油 瀏覽:960
什麼國家的國旗左上角是英國國旗 瀏覽:373
英國脂肪瘤怎麼消除 瀏覽:810
中國哪個城市有金水區 瀏覽:318
赴英國看病需要辦理什麼簽證 瀏覽:190
越南如何稱呼朝鮮 瀏覽: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