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和伊拉克分別是什麼氣候
1、伊朗氣候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的原因。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2、伊拉克氣候
伊拉克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伊拉克常年刮西北風,冬季涼爽、多雨,空氣潮濕,夏季炎熱乾燥,道都巴格達市夏季七、八月溫度45攝氏度左右,冬季一月溫度為4攝氏度。每年六至九月為最乾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為1毫米。最濕潤的季節在三月,平均降雨量為28毫米。
B. 伊朗降水空間分布特徵及成因(詳細)
緯度是影響一個地區氣候類型的重要影響因素,熱帶地區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地區有兩種氣候類型,分別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溫帶地區有三種氣候類型,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寒帶地區主要就是極地苔原或者是冰原氣候。
伊朗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就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至60°的溫帶地區,從地區分布來看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和南美洲東南部地區。其中亞歐大陸內部的中亞地區是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典型分布區域,由於中亞地區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形成了溫帶大陸性氣候。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也就是說「深居內陸」是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最主要原因,其氣候特徵多表現為「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降水稀少」。但是我們在觀察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地區分布時發現有例外的地方,比如位於亞洲西亞地區的伊朗也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是伊朗的緯度范圍大約為25°N至40°N之間,很顯然比溫帶大陸性氣候常規的分布緯度要低得多。
伊朗高原山區
伊朗南部地區甚至都很靠近北回歸線,如果從熱量帶的角度來說,伊朗大部分地區都位於亞熱帶。為什麼地處亞熱帶地區的伊朗,會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呢?雖然,伊朗的緯度是中低緯度,但是由於伊朗地處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擠壓隆起形成了伊朗高原,所以伊朗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地形,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左右。
伊朗地形圖
對流層大氣,大約沒事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約6℃,由於高原地形的影響,使得伊朗雖然緯度較低,但是大部分地區氣溫卻很像溫帶地區的氣溫狀況。此外,伊朗雖然南臨波斯灣和阿曼灣,距離阿拉伯海也很近,絕對不能算是一個深居內陸的地方,但是伊朗確實年降水量較少,表現為大陸性特徵。
乾旱的伊朗高原
由於,伊朗緯度較低,南部地區靠近北回歸線,所以夏季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時間較長,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北印度洋地區的西南季風偶有影響伊朗,但是伊朗的西南方向是乾旱的阿拉伯半島和北非撒哈拉地區,西南季風幾乎不能帶來什麼水汽。
西亞地區衛星地圖
到了冬季,伊朗被來自亞洲內陸的冷空氣控制,降水也不多,冬季來自大西洋的西風帶是伊朗的主要水汽來源,但是總體上伊朗大部分地區都是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綜合以上因素,我們發現伊朗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年均溫傾向於溫帶地區,冬冷夏熱,氣候乾旱,年降水量稀少」,基本就符合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徵。
C. 瑗誇簹鍖楅潪姘斿欑被鍨嬶紝鍘熷洜錛岀壒寰侊紝嫻烽檰浣嶇疆
銆銆瑗誇簹鍜屽寳闈烇細
銆銆1銆佺儹甯︽矙婕犳皵鍊欎負涓伙紱錛770澶氫竾騫蟲柟鍗冪背錛夛紱
銆銆2銆佸湴涓嫻鋒部宀鎬負鍦頒腑嫻鋒皵鍊錛
銆銆鐑甯︽矙婕犳皵鍊 鍖楃含23º26鈥插埌30º涔嬮棿錛屼富瑕佸垎甯冧簬鍖楅潪鍜岄樋鎷変集鍗婂矝 緇堝勾鐐庣儹騫茬嚗 緇堝勾鍙楀壇鐑甯﹂珮姘斿帇甯﹀拰淇¢庡甫鐨勬帶鍒
鍦頒腑嫻鋒皵鍊 鍦頒腑嫻峰拰榛戞搗娌垮哺 鍐瀛f俯鍜屽氶洦錛屽忓i珮娓╁皯闆 鍐瀛e彈瑗塊庢帶鍒訛紱澶忓e彈鍓鐑甯﹂珮姘斿帇甯︽帶鍒
娓╁甫澶ч檰鎬ф皵鍊 浼婃湕楂樺師銆佸畨綰蟲墭灝間簹楂樺師錛堝寘鎷闃垮瘜奼椼佷紛鏈椼佸湡鑰沖叾絳夛級 澶忓f皵娓╄緝楂橈紝鍐瀛e瘨鍐鳳紝姘斿欏共鐕ワ紝闄嶆按紼灝 浣嶄簬鍖楁俯甯︼紝楂樺師鍛ㄥ洿鏈夐珮灞便傛按奼介毦浠ヨ繘鍏
銆銆嫻烽檰浣嶇疆錛氫袱媧嬩笁媧蹭簲嫻蜂箣鍦
涓ゆ磱鎸澶цタ媧鍜屽嵃搴︽磱銆備笁媧叉槸鎸囦簹媧層侀潪媧插拰嬈ф床銆備簲嫻鋒槸鎸囬粦嫻楓佸湴涓嫻楓佺孩嫻楓侀樋鎷変集嫻峰拰閲屾搗錛堝疄涓哄唴闄嗘箹錛夈
銆銆甯屾湜瀵逛綘鏈夊府鍔┿
D. 伊朗是什麼氣候類型
伊朗是什麼氣候類型
一,關於伊朗的氣候類型: 伊郎地域遼闊,氣候種類多樣,主要由三種氣候類型: 第一類,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乾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類,山區氣候...
伊朗是什麼氣候類型?熱帶沙漠嗎
伊朗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沙漠氣候,還有小面積的高海拔地區屬於高原山地氣候。
伊朗的地理環境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溼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的原因。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伊朗主要有三種氣候類型: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乾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山區氣候。山區氣候分為寒冷山區氣候和一般山區氣候二種,寒冷山區氣候地區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區,包括阿爾俾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薩哈德高峰和薩巴朗高峰,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區氣候地區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裏海氣候。裏海地區是一狹長地帶,地處裏海與阿爾俾斯山脈之間,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伊朗位於什麼溫度帶北部沿海屬於什麼氣候冬季的氣候特徵是什麼多信仰什麼教?
位於北溫帶,北部沿海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多信仰 *** 教
伊朗和伊拉克分別是什麼氣候
1、伊朗氣候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溼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的原因。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2、伊拉克氣候
伊拉克夏季最高氣溫高達50攝氏度以上,冬季最低氣溫為0攝氏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伊拉克常年刮西北風,冬季涼爽、多雨,空氣潮溼,夏季炎熱乾燥,道都巴格達市夏季七、八月溫度45攝氏度左右,冬季一月溫度為4攝氏度。每年六至九月為最乾燥的季節,月平均降雨量為1毫米。最溼潤的季節在三月,平均降雨量為28毫米。
E. 各國的氣候類型和特點
(一)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也稱赤道雨林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這些地區位於赤道低壓帶,氣流以上升運動為主,水汽凝結致雨的機會多,全年多雨,無乾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過60毫米,且多雷陣雨;各月平均氣溫為25°~28℃,全年長夏,無季節變化,年較差一般小於3℃,而平均日較差可達6°~ 12℃。在這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長,樹種繁多,植被茂密成層。
(二)熱帶草原氣候
熱帶干濕季氣候(也稱熱帶草原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分乾季和濕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干、濕季分明。當受赤道低壓帶控制時,盛行赤道海洋氣團,且有輻合上升氣流,形成濕季,潮濕多雨,遍地生長著稠密的高草和灌木,並雜有稀疏的喬木,即稀樹草原景觀。當受信風影響時,盛行熱帶大陸氣團,乾燥少雨,形成乾季,土壤乾裂,草叢枯黃,樹木落葉。與赤道多雨氣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個月的乾季。其次是全年氣溫都較高,具有低緯度高溫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溫度在16°~18℃以上。最熱月出現在乾季之後、雨季之前,因此,本區氣候一般年分干、熱、雨三個季節。氣溫年較差稍大於赤道多雨氣候區。
(三)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也稱熱帶荒漠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乾燥。它分布於熱帶干濕季氣候區以外,大致在南、北緯15°~30°之間,以非洲北部、西南亞和澳大利亞中西部分布最廣。熱帶乾旱氣候區常年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的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氣流下沉,所以炎熱、乾燥成了這種氣候的主要特徵;氣溫高,有世界「熱極」之稱。降水極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變率很大,甚至多年無雨,加以日照強烈,蒸發旺盛,更加劇了氣候的乾燥性。熱帶半乾旱氣候,分布於熱帶乾旱氣候區的外緣,其主要特徵:一是有一短暫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緯一側的氣溫不如向低緯一側的高。
(四)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分旱季和雨季。主要分布在我國台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島,以及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菲律賓群島;此外,在澳大利亞大陸北部沿海地帶也有分布。這里全年氣溫皆高,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這是由於夏季在赤道海洋氣團控制下,多對流雨,再加上熱帶氣旋過境帶來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熱帶干濕季氣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風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過赤道多雨氣候區。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區熱帶季風發達,有明顯的干濕季,即在北半球冬吹東北風,形成乾季;夏吹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南半球為西北風),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溫季。
(五)亞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即少雨)。出現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溫暖,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夏季炎熱,最熱月平均氣溫大於22℃,氣溫的季節變化顯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較多,但無明顯乾季。同溫帶季風氣候相比,季節變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溫較高,年降水量增多.
(六)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夏干氣候(也稱地中海式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位於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國加里福尼亞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亞的南端。它是處在熱帶半乾旱氣候與溫帶海洋性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這些地區受氣壓帶季節位移影響顯著,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因而除大陸西部沿海受寒流影響外,夏溫十分炎熱,下沉氣流不利興雲致雨,所以氣候乾燥;冬季受西風影響,溫和濕潤。全年雨量適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間,主要集中在冬季。
(七)亞熱帶沙漠氣候
亞熱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大陸的內部,包括西亞的伊朗高原和安納托利高原、美國西部的內陸高原以及南美的格欄查科等地。乾旱氣候的形成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遠或因有山地阻擋,濕潤的涵養氣流難以到達,又兼這里地處亞熱帶,鼓夏季高溫,冬季溫和。半乾旱氣候屬於由乾旱氣候向其他氣候的過度類型。這里的植被類型屬於荒漠草原,通常生長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屬於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八)亞熱帶草原氣候
特點基本與熱帶草原氣候相同,但分布在亞熱帶。
(九)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是:全年溫和多雨。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終年處在西風帶,深受海洋氣團影響,沿岸又有暖流經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最熱月在22℃以下,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風坡可達2,000~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在西歐最為典型,分布面積最大,在南、北美大陸西岸相應的緯度地帶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紐西蘭等地也有分布。
(十)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夏季溫暖,降水稀少。分布在北緯35°~55°之間的北美大陸東部(西經100°以東)和亞歐大陸溫帶海洋性氣候區的東側。這種氣候在氣溫、降水的變化上同溫帶季風氣候有些類似,但風向和風力的季節變化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明顯。冬季由於氣旋活動影響,降水稍多;夏季有對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溫帶季風氣候那樣顯著。天氣的非周期性變化也很大。
(十一)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這里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十二)溫帶闊葉林氣候
主要分布在西歐、東亞和北美地區。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最熱月平均溫度13—23℃,最冷月平均溫度約-6℃。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也稱溫帶森林氣候。
(十三)溫帶草原氣候
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也稱溫帶換摸和溫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於亞洲和北美大陸的腹地以及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和潘帕斯等地。亞洲和北美的此類氣候區距海遙遠,深入內陸,四周又有山地、高原阻擋,濕潤的海洋氣流難以到達,終年盛行溫帶大陸氣團,於是形成了冬冷夏熱、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一般而言,乾旱氣候的年平均降水量為250mm以下,半乾旱氣候則為250~500mm。南美的此類氣候區地處西風帶的大陸東岸,是西風帶的雨影區域,且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西風過山以後下沉,絕熱增溫,乾燥少雨,加上沿岸又有寒流經過,空氣穩定,降水稀少。
(十四)溫帶沙漠氣候
又稱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1) 溫帶大陸腹地沙漠地區的氣候。極端乾旱,降雨稀少,年平均降水量200~300mm ,有的地方甚至多年無雨。夏季炎熱,白晝最高氣溫可達50℃或以上;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氣溫年較差較大,日較差也較大。雲量少,相對日照長,太陽輻射強。自然景觀多為荒漠,自然植物只有少量的沙生植物。中亞和中國塔里木盆地屬沙漠氣候。 (2)溫帶半乾旱氣候在乾旱氣候的外圍,夏季溫度比溫帶乾旱氣候低,降雨量也比溫帶乾旱氣候大。
(十五)亞寒帶大陸性氣候
亞寒帶大陸性氣候(也稱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經芬蘭和蘇聯西部(南界在列寧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東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並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徵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 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並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
(十六)極地苔原氣候
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分布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相接)、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徵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冬季酷寒而漫長;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十七)極地冰原氣候
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於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十八)高山高原氣候
主要分布於亞洲的喜馬拉雅山系、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系以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地。由於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隨地勢增高而呈垂直變化,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結構。不同的山地或高原具有不同的出氣候帶結構,即或是同一個山地或高原,由於其內部坡向、高度與位置等的差異,也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氣候帶結構。三、目前的氣候問題 目前,氣候變化,不是某一個國家、某一地區的問題,應該是全球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下面四方面統一認識: 第一,氣候變化是全球性問題,需要全世界攜手合作,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發達國家應該率先減排,並履行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承諾。 第二,氣候變化從根本上說是發展問題。應該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統籌協調起來,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應該促進而不是阻礙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消除貧困。 第三,術進步對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具有決定性作用。國際社會要增加資金投入,擴大信息交流,在技術創新、推廣和利用方面加強合作,提高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第四,氣候變化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關心的問題,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國家應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變能力,增強應對氣候災害的能力
F. 亞洲季風氣候的形成,主要影響他的因素是
形成原因
關於季風的成因問題,有人認為是海陸間熱力差異以及這種差異的季節變化造成的;有人則認為是由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所致。我國的一些氣候工作者認為,季風現象是海陸分布的熱力作用、大氣環流的季節變化和具體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響下的綜合現象。例如印度季風之所以特別顯著和穩定,是由於海陸分布所引起的季風和行星風帶的季節變化正好是一致的。冬季印度在冷高壓的南面,又處於信風帶的位置上,因此印度東北季風特別穩定;夏季印度在熱低壓的南面,又處於赤道槽北移時西南風經過的地方,因此,西南季風也特別穩定。
由於亞洲是位於地球上最大陸塊一亞歐大陸的東部,與面積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緊密鄰接,以及高空行星環流的季節變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亞洲特有的季風環流系統。冬夏海陸熱力差異,引起海陸大氣活動中心(即高低氣壓活動中心)的季節變化,使季風風向發生有規律的季節轉換。
冬季,亞洲陸地輻射冷卻很快,形成乾冷的西伯利亞高壓(又稱蒙古高壓),在北太平洋面上為冷濕的阿留申低壓,二者都非常發育,尤其是前者勢力十分強大,幾乎控制全部亞洲大陸。它是大陸反氣旋的中心和乾冷的極地大陸氣團源地,也是冬季大陸季風的源地。由於冬季副熱帶高壓與大陸高壓連成一片,二者復合,勢力強大,成為亞洲大陸冬半年氣候的主宰。高壓乾冷氣流向外吹散,在太平洋沿岸冬季盛行西北風,印度洋沿岸為東北風,這就是東亞和南亞的冬季風,具有晴朗嚴寒、乾燥等冬季高壓天氣特徵。冬季風為乾燥陸風,一般不易降水,但吹到日本的西北風,能形成大風雪。侵入長江以南地區的曖海變性極地大陸氣團,能形成冬春陰暖或降雨天氣。青藏高原,冬季阻擋西風氣流,使之分為南北兩支,形成北脊南槽的環流形勢。由於高原北面高壓脊的存在,十分有利於冬季風的南下,使冬季風影響加強,造成我國冬季的寒冷氣候;而高原南面的低壓槽,由於槽前帶來大量的暖濕氣流,對我國南方天氣氣候的影響也很大。又由於高原的阻擋,使高原北側的南疆和河西一帶,冬季乾冷;而南側印緬一帶冷空氣活動少,冬季乾暖。青藏高原在冬季又是個冷源,這將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下沉氣流,從而也就加強了冬季季風環流。
夏季,亞洲大陸為熱低壓所控制,低壓中心在印度西北、伊朗南部和阿拉伯,且與赤道低壓連為一體。這時夏威夷高壓西伸北進,勢力最強,范圍最大,因此就形成了從北太平洋高壓的西部邊緣吹向亞洲東部的東南季風。這就是東亞的夏季風,它是源於熱帶海洋氣團的暖濕氣流,夏季時對亞洲大陸影響最大。亞洲南部,這時由於行星風帶北移,赤道低壓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後轉為西南風,這就是南亞的夏季風。當西南季風到達孟加拉灣再向北推進時,受阻於青藏高原而分為兩支:一支沿喜馬拉雅山向西,進而維持了印度西北部的熱低壓;另一支沿山脈走向,流向我國,擴大了西南季風對我國的影響范圍。夏季時青藏高原對周圍自由大氣來說是熱源,這必然要加強高原鄰近地區的季風低壓,從而起了加強夏季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