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1978年發生了什麼

伊朗1978年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4-04-11 15:48:48

1. 歷史綁架案

1.歷史上著名的十大UFO綁架事件

1987年,生活在英國約克郡Ilkey Moor鎮的警官菲利普-斯賓塞正在住宅附近的荒地里漫步,當時他手持照相機,希望能夠在荒地里拍攝到神秘的光線。

當時他使用指南針來指引方向,在穿過一片濃霧朝向岳父住宅的途中,他突然看到一個體形較小的奇特生物,它看上去正在朝他招手。斯賓塞立即舉起照相機對它進行拍攝,最後這個神秘生物轉身跑走,消失在清晨的濃霧之中。

斯賓塞隨後追逐了這只神秘生物一段距離,令他震驚的是他在神秘生物消失的方向發現一個巨大的UFO升空起飛。之後他返回鎮子將拍攝的照片沖洗出來,最終他發現自己有一個小時失去記憶,他的手錶停止了,指南針指示南方,但實際方向卻指示北方。

發生於1976年的阿拉加什航道綁架事件是最著名的外星人綁架事件之一,雙胞胎兄弟傑克和吉姆-溫納,以及他們的朋友庫克-拉克和查理-福特茲都是藝術家。他們很喜歡垂釣,有一天決定進行夜間釣魚,他們在鷹湖岸邊點燃一堆火,然後乘坐獨木舟在湖中釣魚。

突然襲他們發現天空中出現釋放明亮光線的不明飛行物。當4位釣魚者發現這個神秘UFO時,它開始改變光線色彩,其中一位男子用手電筒對UFO進行照射,隨後UFO朝向他們移動過來。

4位男子開始拚命地劃向岸邊,卻為時已晚,UFO飛至他們的頭頂上方,並釋放出一道強光束。據他們後來的回憶,他們返回到了岸邊,但此前點燃的一堆火已完全化為灰燼。

他們滿懷疑慮地回到家中,不久他們卻飽受夢魘的折磨,時常回憶到自己在一個太空飛船內被外星人進行實驗。在回歸催眠測試中,他們回憶到了相同的處境,他們被外星人綁架,並進行羞辱性身體侵入實驗,其中包括提取 *** 和其它體液。

4位男子接受了獨立性催眠測試,但是他們回憶的情景卻是一致的。由於他們都是藝術家,他們能夠精確地繪畫出外星人進行實驗的地點,外星人的長相,以及外星人對他們施用的儀器裝置。

同時,他們還經過了測謊器檢測,經確定他們並未說謊。1988年3月,約翰-索特和他的兒子在61號通道上駕車時突然發現自己行駛至相反的方向,在過去的幾個小時里喪失了記憶。

第二天早上,他對前一天晚上所發生的一切感到十分迷惑,當他們繼續行駛時看到了一個體形較大的UFO。當他們看到這艘UFO時,才意識到這是前一晚所遭遇的UFO,並回憶起一個像兒童的外星人和一個體形較高的外星人,後者是他們的領導人。

約翰父子描述稱,他們都感覺得到外星人的「保護」,當他們接受身體檢查時受到一種無形力量移動著他們的身體。1976年,美國肯塔基州三位老朋友在結束生日宴會駕車返家途中突然感覺車速失控,當時汽車時速已達到85英里,受到驚嚇的女子們突然看到一個明亮圓盤狀UFO盤旋在她們的頭頂。

當她們恢復意識時,都躺在已停泊的車里,汽車停在牧場草地上,卻是之前行駛的相逆方向。甚至更令她們煩擾不安的是過去80分鍾里,她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三位女子發現身體有燒傷痕跡,之後她們將整個事件經過向當地警察局報案,她們被警方多次面見陳述事情經過,但是警方對於她們的描述仍持懷疑態度。最後,其中一位女性同意接受回歸催眠測試,她們所擔憂的事情得以證實——她們被綁架,並在外星人的太空飛船里進行了實驗,依據催眠測試中的描述,她們遭受了羞辱性的痛苦實驗。

據悉,三位女子出現意外綁架的當晚多位目擊者聲稱也發現了UFO,該牧場場主表示發現女士們停泊汽車的上空出現UFO的亮光,相信這位牧場主並不知曉三位女子遭受外星人綁架的經歷。在英國威爾士多山地區,一個匿名家庭夜晚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突然他們發現一個較大的粉紅飛行器盤旋在汽車上空,將吸附在汽車上。

駕駛者和家人感到非常害怕,但片刻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毫發未損,仍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好像從未發生任何事情。然而他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失憶了,當丈夫感到牙齒疼痛就醫時,從臼齒掉落一個奇特的黑色物體。

他們隨後將這段奇特經歷告訴了當地 *** ,令他們迷惑不解的是僅有兩位自稱來自空軍的黑衣男子到訪,並告訴他們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這一事件的相關經過。他們稱兩位神秘到訪者頗似科幻電影《黑衣人》的身著黑色西服,戴著墨鏡的男子。

之後他們獲悉此前該區域也曾出現了幾次UFO目擊事件,其中有一位男子的情形與他們相近,也是在同一個夜晚遭遇UFO,並感覺失憶幾個小時。1967年1月25日,家庭主婦貝蒂-安德雷森和她的家人突然發現家中停電,然後廚房窗戶照射進一束明亮的紅光。

當他們向窗外觀看時,發現5個神秘生物「跳入」房間,它們能夠直接穿過固體實木門,當近距離接近時他們就處於昏迷之中。貝蒂和她的父親描述稱這些外星人身材矮小,沒有人類的普通特徵,其中一個外星人顯然是領導人。

外星人之間通過心靈感應進行溝通,當貝蒂和父親處於人事不省狀態時,她卻感到心境平靜,她感覺到自己被送到一艘太空飛船內進行了身體侵入性實驗。大約四個小時之後,外星人釋放了他們,貝蒂被送回到家裡,卻感覺自己處於模糊的夢境和現實的之中,使他們感覺被綁架到太空飛船進行神秘實驗的經歷是不真實的。

8年之後,貝蒂仍處於模糊記憶的困。

2.中國大陸有沒有綁架富豪的案例

中國大陸有綁架富豪的案例。

比如2004年中國大陸演員吳若甫被綁架案。27歲的北京市無業人員王立華糾結同夥冒充警察,2004年2月3日凌晨2點多,著名演員吳若甫與幾位朋友剛剛談完事從朝陽區某酒吧出來,就被綁匪拉上了汽車揚長而去,然後索要200萬元贖金,警方於當晚7點左右,發現王立華駕駛的車輛後抓獲歸案,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對演員吳若甫被綁架案作出一審判決,分別以綁架罪,非法買賣槍支罪,非法持有槍支、彈葯罪,判處王立華、王慶曉、董立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三人連帶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生活、喪葬、交通等費用共計10萬元;繼續追繳違法所得發還被害人。

同時,還分別以綁架罪、非法買賣槍支罪、窩藏罪對另外七名同案犯,分別作出無期徒刑及十五年以下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判決。 綁架罪,是指勒索財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

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致使被綁架人死亡或者殺害被綁架人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3.1979年,伊朗綁架美國人質事件是怎麼回事

伊朗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 *** 立即引渡在美國治病的伊朗前國王巴列維。

這次人質事件是在美伊關系急劇惡化的形勢下發生的。1978年,伊朗發生大規模反巴列維王朝運動。

1979年1月16日,巴列維被迫離開伊朗,流亡國外。2月1日,霍梅尼結束15年流亡生活回到伊朗,宣布成立革命臨時 *** 。

4月1日,伊朗 *** 共和國宣布成立。1978年10月2日,美國 *** 不顧伊朗當局 *** ,讓巴列維赴美治病,引起伊朗的不滿和疑慮。

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由是發生青年學生佔領美國使館和扣押使館人員事件。 美伊爭端的焦點 事件發生後,伊朗方面釋放了人質中的13名婦女和黑人,其餘53名人質仍被扣押在美國使館里。

伊朗方面堅持將引渡巴列維作為釋放人質的條件。美國卡特 *** 見外交斡旋努力難以奏效,遂採取強硬手段,驅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在美居住手續的伊朗留學生。

伊朗立即還以顏色,宣布停止向美輸出石油,准備提取在美的存款,不接受以美元作為石油交易的支付貨幣,不償還巴列維政權欠下的債款。美國針鋒相對,採取反措施,下令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凍結伊朗在美資產,訴訟海牙國際法庭。

這次人質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 「藍光」營救計劃 1980年4月7日,美國 *** 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

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在伊朗的海岸附近,8架RH-53直升機載著90名經過長期嚴格訓練的突擊隊員,配備最先進的武器和令人昏迷的毒氣,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上起飛。

但「藍光」行動出師不利。8架RH-53直升飛機中有2架未能飛到第一個停留點「一號沙漠」。

一架直升飛機的液壓系統發生故障,被迫中途降落。另一架直升機遇上沙暴,迷失方向2小時,最後不得不返回「尼米茲」號。

計劃規定,至少必須有6架直升飛機參加行動,現在已到了最低數字。 在「一號沙漠」,直升機在漆黑的深夜裡緊張地加滿油。

這時第3架直升機發生故障,火管功能失靈而拋錨,飛機只剩下5架。整個行動計劃遭到破壞。

正當美軍准備撤離時,突然一輛伊朗公共汽車進入軍隊集結地點。美國兵把50名乘客全部扣留。

接著又來了一輛卡車和一輛小卧車。 卡車被迫停下,但司機乘人不備鑽進卧車逃走。

秘密行動徹底暴露,美軍緊急撤退。當准備起飛時,一架直升飛機與一架C-130運輸機相撞,發生猛烈的爆炸。

8名機組人員當場喪生,4人燒傷。4名傷員被搶運出來,8具屍體不及撤出,留在燒毀的飛機上,突擊隊指揮官下令立即撤離,行動以失敗告終。

卡特發表聲明,他本人承擔此次行動的一切後果。 美國作出讓步 為防止美國再次採取營救人質的行動,伊朗學生將人質轉移,分散到全國各地分別看押。

美國再次廣泛開展外交活動,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斡旋。西歐和日本宣布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撤回部分駐伊朗的外交官員。

聯合國、不結盟運動、 *** 會議等國際組織表示希望人質問題得到公正解決。1980年7月1日,伊朗又釋放了一名患病的人質。

餘下的52名人質,至此已被扣留8個月之久。1980年7月27日,伊朗前國王巴列維在埃及去世。

此時,伊朗與伊拉克的關系日益緊張,邊境沖突事件接連不斷。 伊朗國內經濟惡化。

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成立了一個研究人質問題的委員會。美伊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在阿爾及爾簽署了關於解決人質問題的協議:美國分三次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釋放全部美國人質。

次日,被扣押444天的美國人質全部獲釋離開伊朗。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

4.道德綁架的案例

1、劉福成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而向國內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不久,被求助的富豪中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 2、網友呼籲大獎得主捐錢。

廣東省電白縣18歲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萬元,負債累累。

如果徹底康復,蔡燕梅必須換腎,手術費用逾20萬元。 3 、2006年9月,為了籌集孩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所需的4萬元手術費,一位母親向王菲、李亞鵬夫婦發出求助信,這封信刊登在了報紙上。

4、2006年3月,北京地鐵車廂里,一個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號召乘客轉告李宇春、徐靜蕾等名人向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獻愛心,得到媒體廣泛報道。 5、這回輪到了人氣正旺的美女明星范冰冰。

也許是明星們的財富太惹火,每每有窮困的老百姓通過媒體向明星們求助,而明星恰好又無甚反應時,總免不了一陣輿論的狂轟猛炸。 (1)伊朗1978年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然而道德一旦「越位」,就容易形成「道德綁架」。

所謂「道德綁架」,就是用聖人的標准去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強加道德義務,倘若有人未能執行這樣的標准,便會被冠以「缺德」的惡名。 美德是用來弘揚的,絕非拿來強迫的。

韓愈在《原毀》中就寫到:「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由此可見,自覺讓座是相互之間的尊重與信任。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道德或許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它介於神性和動物性之間,既引導你一心向善,又限制你惡到沒邊。

然而,許多事情不止有是與非、黑與白,世界上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因為人性這么復雜的東西,只能見仁見智。 但無論如何,公序良俗都必須保證在自由權利的框架內運作,切莫讓道德的鎖鏈拴住了理性寬容的脖子。

2. 這次美伊戰爭之前伊拉克所發生的戰爭有幾次 怎麼回事

一、兩伊戰爭。
指發生於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的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兩伊邊界全長1 280千米,其中最南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對兩伊來說都是重要的水道。兩伊的大油田、大油港和主要煉油廠都集中在這條河的兩岸。阿拉伯河還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兩國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長期存在爭議。1975年3月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簽訂邊界協定,規定這段邊界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當時在伊拉克掌握實際權力的是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薩達姆·海珊,在伊朗當權的是國王禮薩·巴列維。但到了1978年,伊朗國內政局發生了極大變化,什葉派宗教人士發動的伊斯蘭革命席捲全伊朗。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伊朗長達2 500年的君主制終結;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兩伊關系隨之惡化。1980年9月,伊拉克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同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戰爭主要在兩國的邊境地區進行。雙方動用了飛機、重炮和導彈,襲擊包括對方首都在內的重要經濟中心和軍事設施,還互相襲擊停泊在對方港口的油輪,遭到襲擊的油輪共有540艘之多。後經聯合國多次調停,1988年8月兩國宣布停火。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

二、海灣戰爭
導致海灣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是:伊拉克侵佔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由 1 個機械化步兵師和 1 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 350 余輛坦克的引導下,首先向南攻佔賈赫臘山口,然後折向東進攻科威特市。由另 1 個裝甲師編成的助攻部隊,在主攻部隊西側向南進攻,在賈赫臘山口與主攻部隊會合後,繼續南下,在通往沙特邊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擊陣地。 5 時 30 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 14 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 7 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 20 萬人,坦克 2,000 余輛。 8 月 8 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 19 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奪占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於連綿 8 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占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占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 8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 14 票贊成, 0 票反對, 1 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 660 號決議。從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 12 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 38 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國際社會為化解這場危機作了極大的努力。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從中斡旋,設計出多種調解方案,聯合國秘書長亦親抵巴格達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從科撤軍。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變立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此外,伊拉克還參與了中東戰爭

3. 50年來世界各大自然災害

新華網消息 美聯社31日播發了1900年以來死亡人數超過1萬的世界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1908年12月28日,義大利最南端和西西里島東部地區發生里氏7.2級地震,造成12.3萬人死亡。

--1915年1月13日,義大利的阿維扎諾地區發生里氏7.5級地震,造成29980人死亡。

--1920年12月16日,中國甘肅發生8.6級地震,20萬人死亡。

--1923年9月1日,日本發生里氏8.3級地震,震毀了東京三分之一和橫濱的大部分地區,死亡人數超過14萬。

--1927年5月22日,中國西寧附近發生里氏7.9級地震,大約20萬人死亡。

--1932年12月25日,中國甘肅地區發生里氏7.6級地震,大約7萬人死亡。

--1935年5月30日,巴基斯坦奎達發生里氏7.5級地震,死亡3萬多人。

--1939年1月24日,智利發生里氏8.3級地震,大約2.8萬人死亡。

--1939年12月27日,土耳其東部的埃爾津詹省發生里氏7.9級地震,死亡3.2萬多人。

--1948年10月5日,土庫曼發生里氏7.3級地震,死亡人數超過11萬。

--1950年8月15日,印度阿薩姆邦發生里氏8.6級地震,估計3萬多人死亡。

--1970年5月31日,秘魯發生里氏7.9級地震,6萬多人死亡。

--1970年11月13日,孟加拉的恆河三角洲發生颶風,至少30萬人死亡。

--1976年2月4日,瓜地馬拉發生系列地震,最高震級達里氏7.5級,2.3萬多人死亡。

--1976年7月28日,中國唐山發生20世紀最嚴重的地震,震級估計在里氏7.8和8.2級之間,24萬多人死亡。

--1978年9月16日,伊朗塔巴斯發生里氏7.7級地震,2.5萬人死亡。

--1985年11月14日至16日,哥倫比亞波哥大附近的魯易斯火山爆發,大約2.5萬人死亡。

--1988年12月7日,亞美尼亞發生里氏6.9級地震,近2.5萬人死亡。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地區發生里氏7.7級地震,震毀了裏海地區的城鎮和村莊,至少5萬人死亡。

--1993年9月30日,印度馬哈拉邦發生里氏6級地震,1萬人死亡。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部地區發生里氏7.4級地震,1.7萬多人死亡。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發生里氏6.5級地震,1.7萬多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部沿海發生9級地震,並且引發海嘯,襲擊了亞洲和非洲一些國家的海岸,至少造成12萬人死亡。(米奇)
2.98年中國的洪水。
3.2007年中國南方雪災
4.2008.5.12年中國四川地震
5.2005年美國新奧爾良洪水
6.2006年印尼地震引發的海嘯。
7 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邦7.9級地政
8 2008年緬甸颶風引發洪水。
9 2002年中國非典。

4. 兩伊戰爭發生的原因、經過及結果

兩伊戰爭是因為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才發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伊拉克得勢,佔領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雙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7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10月,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1984年4月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598號決議。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7月又進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布接受安理會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關於兩伊戰爭的後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了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

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

5. 鍘嗗彶涓婄殑鐭蟲補鍗辨満鏄鍝鍑犲勾

絎涓嬈″嵄鏈猴紙1973騫達級錛1973騫10鏈堢鍥涙′腑涓滄垬浜夌垎鍙戱紝涓烘墦鍑諱互鑹插垪鍙婂叾鏀鎸佽咃紝鐭蟲補杈撳嚭鍥界粍緇囩殑 *** 鎴愬憳鍥藉綋騫12鏈堝e竷鏀舵眹鐭蟲補鏍囦環鏉冿紝騫跺皢鍏跺嚮娌夊師娌逛環鏍間粠姣忔《3.011緹庡厓鎻愰珮鍒10.651緹庡厓錛屾槸娌逛環鐚涚劧涓婃定浜嗕袱鍊嶅氾紝浠庤岃Е鍙戜簡絎浜屾′笘鐣屽ぇ鎴樹箣鍚庢渶涓ラ噸鐨勫叏鐞冪粡嫻庡嵄鏈恆

鎸佺畫涓夊勾鐨勭煶娌瑰嵄鏈哄瑰彂杈懼浗瀹剁殑緇忔祹閫犳垚浜嗕弗閲嶇殑鍐插嚮銆

鍦ㄨ繖鍦哄嵄鏈轟腑錛岀編鍥界殑宸ヤ笟鐢熶駭涓嬮檷浜14%錛屾棩鏈鐨勫伐涓氱敓浜т笅闄嶄簡20%浠ヤ笂錛屾墍鏈夌殑宸ヤ笟鍖栧浗瀹剁殑緇忔祹澧為暱閮芥槑鏄炬斁鎱銆

絎浜屾″嵄鏈猴紙1978騫達級錛1978騫村簳錛屼笘鐣岀浜屽ぇ鐭蟲補鍑哄彛鍥戒紛鏈楃殑鏀垮矓鍙戠敓鍓х儓鍙樺寲錛屼紛鏈椾翰緹庣殑娓╁拰媧懼浗鐜嬪反鍒楃淮涓嬪彴錛屽紩鍙戠浜屾$煶娌瑰嵄鏈恆

姝ゆ椂鍙堢垎鍙戜簡涓や紛鎴樹簤錛屽叏鐞冪煶娌逛駭閲忓彈鍒板獎鍝嶏紝浠庢瘡澶580涓囨《楠ら檷鍒100涓囨《浠ヤ笅銆

闅忕潃浜ч噺鐨勫墽鍑忥紝娌逛環鍦1979騫村紑濮嬫毚娑錛屼粠姣忔《13緹庡厓鐚涘炶嚦1980騫寸殑34緹庡厓銆

榪欑嶇姸鎬佹寔緇浜嗗崐騫村氾紝姝ゆ″嵄鏈烘垚涓轟笂涓栫邯70騫翠唬鏈瑗挎柟緇忔祹鍏ㄩ潰琛伴鐨勪竴涓涓昏佸師鍥犮

絎涓夋″嵄鏈猴紙1990騫達級錛1990騫8鏈堝垵浼婃媺鍏嬫敾鍗犵戝▉鐗逛互鍚庯紝浼婃媺鍏嬮伃鍙楀浗闄呯粡嫻庡埗瑁侊紝浣垮緱浼婃媺鍏嬬殑鍘熸補渚涘簲涓鏂錛屽浗闄呮補浠峰洜鑰屾ュ崌鑷42緹庡厓鐨勯珮鐐廣

緹庡浗銆佽嫳鍥界粡嫻庡姞閫熼櫡鍏ヨ「閫錛屽叏鐞僄DP澧為暱鐜囧湪1991騫磋穼鐮2%銆

鍥介檯鑳芥簮鏈烘瀯鍚鍔ㄤ簡緔фヨ″垝錛屾瘡澶╁皢250涓囨《鐨勫偍澶囧師娌規姇鏀懼競鍦猴紝浠ユ矙鐗 *** 涓洪栫殑嬈т僵鍏嬩篃榪呴熷炲姞浜ч噺錛屽緢蹇紼沖畾浜嗕笘鐣岀煶娌逛環鏍箋

姝ゅ栵紝2003騫村浗闄呮補浠蜂篃鏇炬毚娑ㄨ繃錛屽師鍥犳槸浠ヨ壊鍒椾笌宸村嫆鏂鍧﹀彂鐢熸毚鍔涘啿紿侊紝涓涓滃矓鍔跨揣寮狅紝閫犳垚娌逛環鏆存定銆

鍑犳$煶娌瑰嵄鏈哄瑰叏鐞冪粡嫻庨犳垚涓ラ噸鍐插嚮銆

浠庣煶娌硅祫婧愮殑渚涙眰鍒嗗竷鏉ョ湅錛屸滀笉騫寵鈥濅竴璇嶅彲鐐圭牬鍏朵腑鐨勬牴鏈鐗瑰緛銆

涔熸f槸鐢變簬榪欑嶄笉騫寵錛屾墠浠庢牴鏈涓婂艱嚧浜嗗浗闄呬笂鍚勭嶅洜鐭蟲補闂棰樿屼駭鐢熺殑綰犵悍鐢氳嚦鏄鎴樹簤銆

鍥犵煶娌歸棶棰樿屽紩璧風殑鎴樹簤鍜屽湴鍖虹悍浜夋剤鏉ユ剤澶氾紝濡傜編鍥藉熷彛浼婃媺鍏嬫湁澶ц勬ā鏉浼ゆф﹀櫒鑰屽逛紛鍙戝姩鍐涗簨琛屽姩錛屽氨鏄涓涓鏄庤瘉銆

鐢卞湴鍖虹悍浜変笌鎴樹簤寮曡搗娌逛環娉㈠姩鐨勫箙搴︿笉鏂鍙樺ぇ銆

鍘嗗彶涓婃浘浜2004騫10鏈22鏃ヨ揪鍒版補浠鳳紙杞昏川浣庣~鍘熸補錛夋瘡妗55.17緹庡厓鐨勬渶楂樼偣銆

闅忕潃浜虹被紺句細鐨勪笉鏂榪涙ヤ笌鍙戝睍錛岀煶娌硅祫婧愪笉鏂璧板悜鏋絝錛屽嚑鍗佸勾鍚庯紝浣跨敤鐭蟲補灝嗘垚涓哄巻鍙層

浠婂悗鍥介檯鐭蟲補甯傚満灝嗗厖婊℃洿澶氱殑鍙樻暟銆

6.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 簡稱是什麼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6)伊朗1978年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斗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7. 伊朗和伊拉克矛盾由來已久,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為何會爆發

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當今世界一共發生過兩場持續數年之久的高烈度戰爭,這兩場戰爭分別是發生在東南亞的越南戰爭和發生在中東地區的兩伊戰爭。而且十分有趣的是,這兩場戰爭的直接參與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後以“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自稱。

兩伊戰爭

在這種情況和心態之下,最終愈演愈烈的兩伊邊境沖突演變成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1980年9月17日,隨著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廢除兩國邊界劃分的《阿爾及爾協議》,收回阿拉伯和全部主權,同時,命令對伊朗軍事目標發動威懾性打擊,揮師進入伊朗領土,兩國之間的持續8年之久的戰爭全面爆發。

8. 伊朗戰爭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 兩伊戰爭--物資調配
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1]
編輯本段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 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編輯本段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 兩伊戰爭
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戰場上戴著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第三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編輯本段停戰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 兩伊戰爭
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編輯本段戰後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 殘酷的8年,兩伊戰爭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編輯本段啟示影響
(一)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葯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斗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准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准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斗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 死傷的士兵
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2]
編輯本段戰爭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閱讀全文

與伊朗1978年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疫情怎麼傳入廣州 瀏覽:206
印尼炒飯英文怎麼說 瀏覽:986
去越南販牛到中山需要多少關稅 瀏覽:226
蚌埠市中國印總共多少戶 瀏覽:946
印尼野生白花膠是什麼魚 瀏覽:162
申洲為什麼要選擇越南 瀏覽:327
印尼虎是什麼科 瀏覽:313
當下的印度應該怎麼做 瀏覽:623
越南人說中國話是什麼 瀏覽:208
法國購物和義大利購物哪個便宜嗎 瀏覽:833
義大利哪個海好看 瀏覽:191
什麼播放器可以看印度片 瀏覽:792
印尼中國關系怎麼樣 瀏覽:611
越南檳榔收購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234
伊朗白頭巾為什麼不掉 瀏覽:341
越南普通樓價多少人民幣 瀏覽:245
疫情中有哪些中國力量 瀏覽:990
印度芒果乾怎麼塗 瀏覽:395
摩洛哥和伊朗哪個勝率大 瀏覽:222
為什麼微信老發去伊朗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