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伊拉克戰爭是怎麼形成的

伊朗伊拉克戰爭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4-04-18 07:05:04

Ⅰ 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

兩伊戰爭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伊拉克戰爭起因是美國因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疑似)而發動的全面戰爭,共有4國參與作戰.但是沒有得到聯合國的統一擅自發動的,是違法的

Ⅱ 伊拉克和伊朗是因什麼而發動戰爭的

1980年4月1日,在巴格達穆斯坦西里亞大學舉行的「世界經濟討論會」上,一名伊拉克籍的伊朗青年扔出一枚手榴彈,將出席會議的伊拉克總理阿齊茲炸傷,死傷數人。薩達姆冒著大雨來到事發現場,發表了煽動戰爭的激勵演講。伊朗總統霍梅尼則針鋒相對,這位上台後就神權治國,不僅要在伊朗搞伊斯蘭革命,還要來個世界性的,伊拉克首當其沖,揚言「一直打到巴格達。」

薩達姆·侯塞因可是個硬派人物,1980年9月,他宣布廢除1975年協議。

9月22日,伊拉克10萬大軍以收復被佔領土為由,從陸地到空中發起立體戰爭,佔領了伊朗近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兩伊戰爭正式開始。

1988年,兩伊戰爭也陷入了僵持局面。法國一家報紙將兩伊比喻為「兩個精疲力竭、旗鼓相當的拳擊手,誰都無力擊敗對手」。早在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停火。此時,在聯合國的多次調解下,兩伊終於接受了598號決議,於1988年8月20日停火。

兩伊戰爭是20世紀80年代傷亡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物資消耗和經濟損失最大的一場戰爭。雙方造成200多萬人傷亡,經濟損失達八千億美元,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給世界經濟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Ⅲ 伊拉克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啊

分類: 社會/文化 >> 軍事
問題描述:

伊拉克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啊?急需~~老師布置的作文啊

解析:

第一次伊拉克戰爭:

美國期望1991年海灣戰爭的好戲重演,但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它的算盤可能要落空。在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長時間的增長之後,美國已經進入了生產能力過剩時代,普遍存在的消費不旺和通貨緊縮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這也註定美國此次的戰爭行動不會重奏海灣戰爭的凱歌,其結果只能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伊拉克戰爭已經進入第15天,卻絲毫沒有「速戰速決」的意思。相反,如美國總統布希所言,「這將是一場比我們預想的要更為艱難和漫長的戰爭」。據說,美英聯軍的陸戰部隊悉基脊正一步步向巴格達推進,但在我們看來,美國正在離自己預想的戰爭目標越來越遠。從目前的跡象來看鋒棚,美國打擊歐元、捍衛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算盤很有可能落空,伊拉克之戰將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

美「石油夢」可能破滅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動因就是通過控制伊拉克及中東地區的石油來主導國際油價,從而打擊歐洲經濟對手。

美國想通過贏得戰爭來控制伊拉克的主要油田,再將油田轉包給其他國家的石油公司,獲取高額利潤。海灣戰爭以後,美國就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巨大的石油利益。在戰後一年多的時間里,石油價格比戰前高出20多美元的背後是美國對石油開采牢牢的控制權,並以此拉動了美國近1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

但此次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包括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在睜滲內的合同商都表示要緊緊抓住油田開采合同不放,宣稱:即便發生政權更迭,根據國際法,開采合同依然有效。其他合同商也已經做了大量的技術性工作,以期在與戰後新政權談判時獲得有利地位。因此,即便這次伊拉克之戰美國獲勝,美國想輕而易舉地獲得石油控制權並非易事。

退一步講,就算美國獲得了石油主宰權,由於伊拉克的油田設備在經歷10多年的經濟制裁後已相當陳舊,目前日產油量僅為200萬桶,戰後要維持目前產量更為不易,而要重新恢復正常運營則至少是兩年以後的事情。這與1991年海灣戰爭後的「現炒現賣」大不相同。

更有甚者,薩達姆在孤注一擲的形勢下,也不是沒有可能下令軍隊放火焚燒所有油田。據最新報道,伊拉克軍方已經點燃了位於伊拉克南部的幾個油田,而由於沙塵暴天氣,美方根本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撲滅油田大火。

從以上的分析看,美國要想如海灣戰爭後那樣全面控制石油已不太可能。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國際原油價格一度下跌,但隨著戰爭由「速戰速決」演變為長期戰,絕大多數的國際石油市場人士對油價看漲。美國石油學會的首席經濟學家約翰·費爾密承認,一桶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使美國未來半年或更長時間內的經濟增長率降低0.3%。美國能源部估計,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美國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

「要錢」策略難實現

美國還有一個保底策略,即讓歐盟國家及其他國家掏錢支持其發動戰爭,並參與伊拉克及整個中東地區的戰後重建。美國的這種「要錢」策略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十分奏效。當時美國90%的花費都是由沙特 *** 、科威特、日本和德國等國家分擔。但這次伊拉克戰爭的情況大有不同,由於美國與法、德、俄等國的巨大分歧,美國此次繞過聯合國單方面對伊動武,在軍費問題上得到各國積極分攤的可能性大大縮小,「要錢」策略遭遇巨大阻力。在海灣戰爭中分擔戰爭費用最多的沙特 *** 以「國內百分之百反對進攻伊拉克」為由,拒絕再為戰爭出一分錢。日本 *** 也已表示,由於日本財政狀況惡化及輿論壓力等原因,日本不再像海灣戰爭時那樣承擔戰爭費用。一些國家甚至還要求美國給予補償或經濟援助,美國 *** 將為此付出300億美元的花銷,其中60億美元為無償援助。

即使美國最後如願佔領了伊拉克,戰後重建問題也會讓美國焦頭爛額。出於對科索沃戰爭的反思和教訓,歐盟已不太可能對伊拉克戰後重建慷慨解囊。歐盟官員甚至公開表示:戰爭的後果應該由戰爭的發起者負責。

如此一來,美國的「要錢」策略將會流產,從而對美國的財政狀況造成沉重負擔。開戰前,布希總統對外公開的戰爭費用預算是500億美元到610億美元之間。但這只是一個預算,隨著戰爭的拖延,國際上普遍認為,戰爭費用將超過700億美元。分析人士預測,如果將對伊戰爭開支計算在內,2003財年美國 *** 的財政赤字可能會突破4000億美元,美國的經濟增長將亮起紅燈。

海灣凱歌不會重奏

自從布希發表公開電視講話,聲稱「這場戰爭可能較一些人的預期更長、更為艱難」以來,投資者對買入美元變得謹慎,絕大多數外匯策略師預計,從更長期的角度看,戰爭結束後,美元將會在短暫上揚之後恢復下挫走勢,原因是巨額的戰後重建費用將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負擔,同時導致美國經常項目赤字進一步擴大,促使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

美國期望1991年海灣戰爭的好戲重演,但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決定了它的算盤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美國經濟經過上個世紀80年代的結構調整正進入結構收益和經濟周期效應顯現時期,經濟結構周期和經濟運行周期處於上行通道,而海灣戰爭只不過是給美國的經濟復甦打了一針強心劑。但時至今日,美國經濟處在衰退與復甦的邊緣,不確定性十分突出,經濟自然周期和結構周期處於下行區間,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預計不到2%恐怕還不僅僅是戰爭陰影惹的禍。經濟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美國的經濟走勢,在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長時間的增長之後,美國已經進入了生產能力過剩時代,普遍存在的消費不旺和通貨緊縮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得到解決。這也註定美國此次的戰爭行動不會重奏海灣戰爭的凱歌,其結果只能是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第二次伊拉克戰爭: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國以伊位克隱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主義為借口,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公然單方面決定對伊拉克實施大規模軍事打擊。那麼,是什麼原因促使美國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國際社會多數國家的反對下去發動一場違背民意的侵略戰爭?

一、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重要步驟冷戰結束後,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美國在軍事、科技和經濟等諸多領域擁有超群優勢,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確立了以維護美國霸權為總目標的國家安全戰略,即霸權戰略。同時制定了三大具體目標,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美利用冷戰後舊格局已被打破,新格局尚未確立這一"空前絕後"的"戰略機遇期",加緊全球戰略擴張,企圖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單極世界。通過第一次海灣戰爭,美打擊了伊拉克地區霸權主義,主導和控制了海灣地區的局勢;通過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了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布希 *** 上台後,受共和黨保守主義的影響,開始調整美國安全戰備和對外政策,突出維護國家安全,將俄羅斯和中國作為潛在的戰略競爭對手。"9·11"事件後,強硬的共和黨新保守主義集團得勢,布希 *** 將維護國內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上,打擊恐怖主義成了第一要務,將反恐與防擴結合起來,為此出台了"布希主義","先發制人"理論。"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在布希的心目中,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他恨之入骨的伊拉克這個釘子,在 *** 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這一箭雙雕的作用。

二、基於地源政治的戰略考慮美國《國家利益》季刊2002年秋刊登了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喬治·理博伊等人寫的一篇文章:"應該根據各國對美國利益構成威脅的可能性來確定重點關注的國家。它們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程度各不相同,威脅並不是單單來自一個潛在的『匹敵的競爭對手'。在2001年9月11日前,這是對的。但是,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政策制定者必須確定標准來決定哪些資源應該投入到哪些地方。"這實際是為美國 *** 構畫了確定下一個目標的標准,即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執掌這個地區(國家)的政權對美國威脅程度,其他國際主要力量是否具有控制這一地區(國家)的戰略意圖,以及美國是否有合適的時機和條件來消除這種威脅。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美歷來認為,自己在中東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利益。2002年夏,美國防部向布希總統和國會提交的《國防報告》中,將中東列入美國重點保護的關鍵地區之一。"9·11"事件後,美國把鏟除中東的原教旨主義溫床、遏制恐怖主義威脅作為自己在中東追求的又一戰略目標。隨著布希 *** 以維護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為核心的國際安全戰略的確立,中東地區在美對外戰略中的地位進一步上升。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在這個極具地緣政治經濟意義的區域,鏟除一大強烈反美的地區性強國,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當然不會錯過機會。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

三、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戰後,美成功地對納粹德國和軍國主義的日本進行了改造,並因此深受鼓舞。布希 *** 更是將推行美國民主、價值觀作為他這屆 *** 的一大根本國策,並寫入了2002年9月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之中,布希本人對推行美式民主具有一種近乎宗教式的熱情。開戰之前,布希就宣稱他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 *** 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支持布希戰爭的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茨更是露骨地說:"伊拉克戰爭是為了實現政權改變,一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將為中東國家的人民樹立一種典型,伊朗、敘利亞人民將從中得到啟示,沙特等國也會為政權形式而不安,從而實行改革。這充分暴露了布希 *** 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的真實用意。

四、控制中東的石油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1993年已探明了石油儲量達1120億桶,僅次於沙特 *** ,居世界第二位,約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10%,美 *** 官員從不諱言他們這一目的:控制伊拉克石油。白官鷹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國防部助理國務卿沃爾弗維茨公開聲稱,對伊動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石油。據《 *** 》報道,美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在新加坡參加亞洲安全會議期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讓我們簡單地看這個問題,伊位克與朝鮮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經濟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別無選擇,伊拉克這個國家到處都是石油。"在接受《名利場》雜志采訪時又講道:"由於美國 *** 官僚政治的原因,我們就把這一問題歸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另據《 *** 》報道:美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國防部組成了由伊拉克前石油官員和美國公司的執行官參加的一個委員會,負責監督伊拉克油田管理和盡快出售伊拉克石油。這一事實說明,美國想一手壟斷伊拉克石油的圖謀已成為司馬昭之心。

五、項庄舞劍,意在暗算歐洲這是歐洲經濟界流傳的一種觀點,認為美發動戰爭的真正目的,在於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歐洲的經濟規模和金融市場的規模與美國相當,如果未來不出現其他主要貨幣挑戰美元地位的情況下,歐元的確可能與美元平分秋色。那麼,歐元的挑戰會給美國帶來多大損失呢?有人進行了計算,美國的損失最高可達到2.5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均1萬美元左右。與伊拉克戰爭做比較,戰爭及戰後經濟重建所需費用,盡管各方的估計很不相同,但最高的估計是2000億美元。這樣看來,通過伊拉克戰爭打垮歐元,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暗算歐元的動機確實可以成立的。但我認為現實的可能性比較小,盡管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大約佔世界的70%,但其出口卻是佔世界石油交易的40%,中東之外的俄羅斯、墨西哥和委內瑞拉等都是石油大國,因此,即使歐洲一夜之間無法從中東進口石油,仍然可以從其他地區獲得部分石油,不至於使自己的經濟癱瘓。況且在自由經濟條件下,管制世界石油貿易比根除毒品還難,即使歐洲無法從中東直接進口石油,它還可以通過提高油價的方式,輕易地讓本來駛往其他地區的油船改駛歐洲。

此外,為小布希撈取政治資本,借伊拉克戰爭提高自己威望,以便能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連任。同時,對伊位克開戰可以從沙特 *** 撤軍,由此解決美沙等國因 *** 而產生的主要裂痕,也無不是美國對伊動武的一個次要因素。

Ⅳ 歷史問題!!!!

海灣戰爭
(一)伊拉克侵佔科威特

1990 年 8 月 2 日凌晨 1 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由 1 個機械化步兵師和 1 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 350 余輛坦克的引導下,首先向南攻佔賈赫臘山口,然後折向東進攻科威特市。由另 1 個裝甲師編成的助攻部隊,在主攻部隊西側向南進攻,在賈赫臘山口與主攻部隊會合後,繼續南下,在通往沙特邊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擊陣地。 5 時 30 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 14 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 7 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 8 月 3 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 8 月 6 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 20 萬人,坦克 2,000 余輛。 8 月 8 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 19 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勢單力孤,加上對伊軍的突然襲擊毫無准備,只進行了微弱的抵抗。約 20,000 人的科軍,只有 5,000 餘人撤到了沙烏地阿拉伯,其餘部隊潰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薩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員乘直升機逃往沙烏地阿拉伯。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奪占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於連綿 8 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占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 50 公里延展至 213 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占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二)美國及其他國家在海灣地區的利益

海灣地區之所以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的神經,主要是該地區擁有極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所致。截至 1990 年 1 月,海灣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 6,517 億桶,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 10,015 億桶)的 65 %,天然氣 24 兆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資源總和的 13.7 %。日產石油約 1,450 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產量( 6,360 萬桶)的 23 %;每天出口石油約 1,200 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出口量( 2,800 萬桶)的 43 %。中東的五大產油國(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聯酋)均在海灣地區。世界 20 個特大的油田,有 11 個在海灣地區。

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據美國能源情報統計, 1990 年第一季度美國日凈進口石油量為 766.1 萬桶,其中 206.4 萬桶來自海灣地區,占 26.9 %;西歐日進口石油 823.5 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 427.6 萬桶,占 51.9 %;日本日進口石油 548 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 354 萬桶,占 64.6 %。

石油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同時也是現代軍隊的驅動力。如果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擺布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 1,000 億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業中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巨額損失。

(三)美蘇關系緩和,地區沖突中美蘇對立的陰影消失

戰後 40 多年的時間里,由於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各自爭奪霸權的需要,幾乎在所有地區性沖突中,人們都能看到美蘇爭奪和對立的影子。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改革和新思維,積極向西方靠攏,在政治、軍事、外交上放棄與美對立的立場。伊拉克的舉動,無形中進一步推動著蘇美間接觸的願望。雖然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經營多年的為數不多的親密盟國之一,但為了避免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對伊立場上的對立,蘇聯寧願犧牲伊拉克這個昔日的盟國。在對伊拉克問題上,蘇聯與美國合作的態度使美國總統布希感到「非常滿意」,並稱這是「美蘇戰後在地區沖突上首次結成同盟」。美蘇對海灣危機基本立場上的一致,使聯合國安理會得以順利地通過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雖然蘇聯沒有直接派兵參加對伊作戰,但它對美國組織多國部隊出兵海灣的支持態度,使美國可以毫無顧忌地採取各種軍事行動。

(四)國際社會普遍強烈反對侵略

國際關系始終是一種利害關系。就在伊軍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國總統布希就發表講話,譴責伊拉克的行動是「赤裸裸的侵略」,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並宣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同時作出了強烈的軍事反應, 2 個航母戰斗群在伊入侵科後不到 1 小時即受命駛向海灣。

蘇聯一改戰後 40 年在世界地區性沖突上持與美對立立場的常態。 8 月 3 日美蘇達成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這與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目標完全一致。同一天,蘇聯政府就停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與軍事援助。

世界其他絕大多數國家或國際組織都對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應,普遍強烈抵制和譴責伊拉克的侵略行為。

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 8 月 2 日,聯合國安理會就以 14 票贊成, 0 票反對, 1 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 660 號決議。從 8 月 2 日至 11 月 29 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 12 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 678 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 1991 年 1 月 15 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 38 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國際社會為化解這場危機作了極大的努力。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從中斡旋,設計出多種調解方案,聯合國秘書長亦親抵巴格達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從科撤軍。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變立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兩伊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二是領土爭端,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一,兩伊同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五千多萬居民信仰伊斯蘭教的什葉派,伊拉克一千六百萬人口中有半數以上為什葉派,但當政者是遜尼派。伊朗推翻巴列維王朝的「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毛拉們(宗教專職人員)掀起宗教狂熱,公開鼓吹對外輸出「伊斯蘭革命」,伊拉克是伊朗的鄰國,什葉派穆斯林又佔全國人口的半數以上,因此首當其沖。伊朗領袖霍梅尼從1964年起,流亡到伊拉克,1978年被伊拉克現總統、當時的第二號領導人薩達姆·海珊以煽動當地什葉派叛亂的罪名驅逐到巴黎,為此,雙方結下了「一箭之仇」。二,領土爭端的兩個問題: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復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權。這個問題本來根據薩達姆同伊朗已故國王巴列維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已經解決了,協議規定構成兩國共同邊界的阿拉伯河一段以河流主航道中心線劃界。但薩達姆簽約後一直感到後悔,趁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動亂之機廢除了協議。另一領土爭端問題是間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將其在1971年英國實行撤出蘇伊士以東政策時被伊朗佔領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的阿布穆薩、大通布和小通布3島歸還給阿拉伯國家。三,由於雙方領導人都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互不讓步,激起了歷史的民族矛盾和怨恨,導致爆發了戰爭。

伊朗同伊拉克戰爭開始的時間,雙方的說法不一。事實是:

1980年4月,兩國邊界一帶,槍聲炮聲斷斷續續;8月,雙方的邊界沖突日益增多和擴大。9月17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宣布廢除他同伊朗前國王巴列維1975年3月簽署的<<阿爾及爾協議>>,要求伊朗承認伊拉克對構成兩國邊界一段阿拉伯河擁有的全部主權。次日,伊拉克議會又通過一項法令,要求進入阿拉伯河的一切船隻必須掛伊拉克國旗。於是,兩伊之間的矛盾急劇激化。9月22日上午,伊朗軍隊向掛伊拉克國旗的兩艘日本船、一艘希臘船開火。中午,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下令對伊朗的軍事目標進行「威懾性打擊」,大批伊拉克空軍飛機對包括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的巴赫拉巴德空軍基地在內的的10個機場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下午,伊朗出動陸海空軍進行反擊,伊朗空軍轟炸了伊拉克的兩個空軍基地。9月23日凌晨,7萬伊拉克軍隊在飛機掩護下,在北至希林堡南到阿巴丹500多公里的戰線上,兵分3路向伊朗境內發動大規模的進攻。從此,就全面爆發了兩伊戰爭。

1988年7月18日,伊朗總統哈梅內伊在給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兩伊的「襲船戰」或稱「油輪戰」,系指雙方於1984年4月開始專門襲擊對方運輸石油和貨物的油輪與貨船而言。

伊拉克海軍由於在戰爭初期大部分被摧毀,其餘部分被封鎖在烏姆卡斯爾軍港和阿拉伯河內,它進行「襲船戰」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軍飛機發射導彈、投擲炸彈和發射炮火。伊朗則使用炮艇、直升機和短距離導彈。

自1984年4月「襲船戰」起到1988年7月底為止,約有400艘油輪和貨輪遭到兩伊的襲擊,260名海員喪生。

早在1980年8月22日上午伊朗同伊拉克就開始了襲擊船隻的行動。當時伊朗軍隊用炮襲擊了在阿拉伯河航行掛伊拉克國旗的日本船和希臘船。戰爭初期被兩伊擊沉、擊毀在阿拉伯河航行的各國船隻90多艘,其中包括幾艘中國貨船。戰爭初期,兩伊的海軍還在海灣北部進行了海戰,雙方的艦只都遭到很大的損失。但上述這些襲擊船隻行動還不屬於兩伊「襲船戰」的范圍。

從1980年9月戰爭爆發到1988年7月底止,總共有540艘船隻遭襲擊,300多名海員喪生,完全被擊毀的船隻約50艘,總共貨物損失約達1000萬噸。

Ⅳ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Ⅵ 伊拉克戰爭的起因,簡介過程,結果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

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總軍費高達7630億美元,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

另有觀點認為,美國鏟除伊薩達姆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6)伊朗伊拉克戰爭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美國「倒薩控伊」的目標似乎已經達到,但是美國政府很快發現,他們有可能被拖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游擊戰中。從布希總統宣布在伊拉克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到現 在,伊拉克的局勢並沒有如想像的那樣趨於穩定,而是越發混亂不堪。越來越復雜的戰爭形勢和巨額的軍費開支,讓美國政府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也使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至今,伊拉克局勢仍舊動盪,戰爭對該地區及世界經濟的打擊正日益顯現。鑒於經濟全球化的紐帶令世界經濟日益相互依賴,此次的伊拉克戰爭與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相比,其嚴重後果必將對正從低谷中艱難走出的世界經濟形勢產生消極影響。

Ⅶ 概括巴以沖突,海灣戰爭,兩伊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發生地點及爆發原因。 (要簡短、具體)

海灣戰爭 科威特境內 通過奪占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於連綿8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占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占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兩伊戰爭 第一階段:伊朗境內 第二階段:伊拉克境內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境內 通過控制伊拉克及中東地區的石油來主導國際油價,從而打擊歐洲經濟對手

你懂的 我要分~

閱讀全文

與伊朗伊拉克戰爭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摩洛哥和伊朗哪個勝率大 瀏覽:221
為什麼微信老發去伊朗 瀏覽:72
伊朗地面多少 瀏覽:656
伊朗認證coi是什麼意思 瀏覽:884
義大利一戰後是哪個國家 瀏覽:676
越南進布料要多少錢 瀏覽:547
從美國回來後要回中國多久 瀏覽:533
中國和伊朗哪個國家誰厲害 瀏覽:482
印度貧困城市有哪些 瀏覽:728
人民幣60元在英國能吃什麼 瀏覽:472
在印度尼西亞鶴代表什麼 瀏覽:869
英國星光肺炎現在有多少萬 瀏覽:54
越南買房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604
中國空間站多久飛過成都上空 瀏覽:301
英國小車多少錢 瀏覽:347
cinda印尼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309
越南建築大師月收入多少 瀏覽:432
印尼香配精油怎麼使用 瀏覽:100
英國多久可以買一套房 瀏覽:478
50000印尼盧比在印尼買什麼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