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軍隊一般吃什麼

伊朗軍隊一般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4-04-22 07:03:45

⑴ 本人要去伊朗工作幾個月,不知道伊朗的治安如何還有一天的生活費大概多少人民幣 那邊的一日三餐吃什麼

伊朗以麵食為主,中國菜也很多,網路比較發達,和中國差不多。建議帶點土特產過去。
治安就不是很理想,但你這點不擔心,伊朗對中國人很友好。中國人在伊朗比較多,先去大使館登記,他們會教你怎麼做。
空氣質量一般,沙漠比較多,乾燥,炎熱,如果你是去沿海城市,就好些。
這些是我朋友提供,供參考~~~旅途愉快。
生活費RMB 50 塊就可以了。

⑵ 求分享伊朗人早餐吃什麼

早餐吃著饢,喝著酸奶,或者白乳酪(咋一看以為是豆腐呢)。但最多的還是紅茶,幾乎一天三餐都有,伊朗是全世界第七大茶葉生產國。喝紅茶要配上方糖,不是直接放入茶調味的,而是含在嘴裡,每喝一口都帶有絲絲甘甜,因為這種方糖甜度低,且難融化。

⑶ 伊朗人吃什麼

伊朗人喜吃蘋果蜜餞,石榴,吃魚,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堅果。
民族傳統食品,其中最著名的有:
契羅喀保布(伴有烤羊串或烤牛肉串、雞肉串的燜飯);
奧布古事特(將羊肉、豆子、香料和土豆等放在水中一起燜煨,近似我國西安的羊肉泡饃);
霍列希特(用各種作料燒煮成的一種家常菜餚,就著米飯食用);
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鵝肉或鴨肉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欖、糖和香料一起燉煨而成);
杜爾麥(一種將肉類和其他配料一起裹包新鮮的葡萄葉中再燒煮而成的菜餚)。
尤其在伊朗的西北部地區,有些地方菜餚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類燒煮而成,亦可與肉食一起享用,十分美味可口。而南部有許多菜餚是以魚類燒煮而成。伊朗的魚籽醬是用裏海的鱘魚製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滋補性很強,波斯灣的蝦類由於質量上乘,故被用來烹煮各種食物。

⑷ 大部分伊朗人喜歡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我在國外上學,認識幾個伊朗的,他們吃的有一種食物。就是米飯加點肉啥的。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伊朗的大多都是穆斯林,豬肉肯定是不行。如果他們以前沒來過中國,你就給他們推薦些中國菜,但是必須有清真的。他們在國外吃飯很挑剔,只進有清真標志的飯店。大多數伊朗人對中國飯反映比較好

⑸ 您在伊朗午餐吃什麼

很多事情!

我們的午餐通常有米飯和燉菜。

Ghorme sabzi

它是伊朗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由香草、肉(通常是羊肉)、干酸橙和芸豆製成。

在下圖中,有兩碗Ghorme sabzi,兩盤點綴著藏紅花的米飯,右邊是Shirazi沙拉,左邊是Torshi(一種類似泡菜的蔬菜)和洋蔥,中間是混合蔬菜,比如蘿卜,羅勒,叫做sabzi khordan。

Gheime

我最喜歡的菜;它是由碎豌豆、干酸橙、肉(通常是羊肉)和西紅柿做成的。下面的圖片顯示的是Gheime,米飯在中間,Shirazi沙拉和酸奶。

Ghalie mahi

這是一種燉菜,屬於伊朗南部,由香料魚和香草組成。下圖由兩種Torshi組成,rice和Ghalile mahi。

更不用說北方大量的食物了。

這張照片展示了許多菜餚,比如我們晚餐吃的Nargesi, Baghala ghatogh,魚,米飯和很多Torshi。

Baghala ghatogh

它是由蠶豆(一種蠶豆)、蒔蘿和雞蛋製成的。我們和米飯一起吃。

Nargesi esfenaj

它的主要原料是菠菜和雞蛋。

⑹ 非洲人一般都吃什麼呢

1、主食

象牙海岸最地道的主食自然是Attiéké,在網上找不到中文譯名。Attiéké簡單來說是把木薯捻碎了發酵成顆粒物的一種糧食,長相和口感都非常類似北非的小米飯古斯古斯,但是略有一點兒發酵的酸味,個人不是太喜歡。

Attiéké的粘稠性較強,所以當地標準的吃法是用手抓,黑人還喜歡在裡面拌入西紅柿洋蔥肉塊等等,一塊兒用手抓。

第二道主食是Alloco和Klaklo ,這兩種主食對當地人來說是兩回事,對我來說基本是一回事,簡而言之都是炸芭蕉(Banane plantain),區別在於前者是用正常熟度的芭蕉切片炸得,後者是用表皮幾乎黑爛的芭蕉搗成漿之後炸得。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我們武漢的傳統 美食 炸香蕉,但是風靡程度和這里的炸芭蕉完全不可比擬,象牙海岸是產香蕉芭蕉各種蕉的大國,所以Alloco和Klaklo的製作成本相當低廉。

麵包和米飯也是象牙海岸當地的主食,但是相比較Attiéké和炸芭蕉來說價格不那麼親民。當地的麵包和法國並無二致,有長棍麵包或者全麥麵包羊角麵包巧克力麵包(很少葡萄麵包因為當地不產葡萄)。象牙海岸人做米飯有個特點就是盡量不做成白米飯,一般會加入少量香料或者蔬菜,但是加入量又不如我們中國人吃的菜飯那麼多,僅僅只是為了調節口味。

主菜

當地人做菜的基本原則是:不管是什麼食材先熏烤再說,用當地的法語叫做braiser(注意這與法國法語中的Braiser或者英語中的Braiser基本不是一回事)。其次是燉(ragoût)和煮(bouilli),很少有我們中國人拿手的炸和炒。

食材

豬肉並不太普遍,雞肉自然也就成了當地人最青睞的廉價肉類。當地有一種非常有名的雞叫做Pintade珍珠雞,也稱非洲雞,活著時候長的還蠻高貴。

牛羊肉在象牙海岸算是比較奢侈的食材了,我平時在街頭買的小牛肉一公斤也要摺合60人民幣,跟中國物價比起來都不算便宜。不過當地的牛羊經常是放養的,尤其到了鄉下遍地都是可愛的山羊,純天然的肉質絕對不輸國產。

牛肉在當地最常見的做法也是熏烤,烤熟之後拌洋蔥番茄,撒入胡椒蒜瓣,這道菜被當地人稱之為Choukouya。每天晚上阿比讓的鬧市區就會冒出許多賣Choukouya的小攤,小攤往往就在嘈雜的大街邊,蚊蟲與塵土齊飛,車聲共人聲沸騰,好不底層生活的氣息,如果你忍受的了的話。

夜市以做打包為主,打包沒有袋子都是紙包,一份也就十幾塊人民幣。當地人對這種 美食 無不贊不絕口。我吃的不多,評價還是相當不錯的,牛肉口感筋韌而不老,口味略重但入肉,十分適合於下飯下酒。

中餐講究醬料入味食材,西餐則是醬料與食材分離。所以西餐里衍生出了中餐里所沒有的醬汁體系。到了象牙海岸,前面說過食材的做法都比較單一,所以醬汁就成為象牙海岸人飲食習慣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當地人往往喜歡把食材魚呀肉呀浸泡在非常濃厚的醬汁里吃,與中國人法國人的習慣都想去甚遠,大家可以通過以下一些圖片隨意感受一下。

首先就是這種用玻璃瓶裝的花生米啦烤椰絲啦之類的,

Chien在法語里的意思是小狗,相傳以前有不少黑心攤主掛羊頭賣狗肉,搞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心惶惶都不敢吃烤串,把街頭的烤串通稱為chien。

三明治

麵包里要塗很多讓人很不安心的醬汁。

Gbofloto

可能是當地人最普遍的早餐,基本就是炸面團。

叢林肉

最近有一種在世界輿論中風生水起的當地 美食 :叢林肉。相傳最早的埃博拉病毒便是因為人類食用了染有埃博拉的叢林肉得來,所以在目前的象牙海岸市面上已經尋找不到叢林肉了。

叢林肉指的就是在打獵打來的野生動物的肉,包括上面提到的猩猩、猴子,還有各種山豬、羚羊、蝙蝠(阿比讓名菜烤蝙蝠)等等。黑人不擅烹調,經常就是把尚有動物形狀的叢林肉成塊烤熟然後啃食,往往給人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在人們印象中,非洲地廣人稀,加上乾旱人懶,物資匱乏,似乎一年到頭沒什麼可吃的。其實,我們不必為這些黑兄弟操心,他們吃的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差勁。

非洲大陸地區是物產不算豐富,不過也能種植一些作物,例如大米和玉米,這是大部分非洲人的主食。另外,據說在非洲還有一種神奇的食物叫木薯,適合各種吃法,非常受非洲黑人歡迎。非洲人吃的蔬菜我們也常吃,例如番茄、土豆、洋蔥、南瓜、芹菜等。肉類豬肉牛羊肉在非洲也常見,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

非洲分為南非北非,總體來說南非更發達生活條件更好,所以吃的自然就好很多。在北非海鮮是奢飾品,靠長途運輸過去,成本高價格貴,一般人根本不會吃。但在南非,海鮮雖然也貴,吃的人就多很多。

下面上一些非洲農貿市場的照片吧,眼見為實。

烤肉,就當地物價來說價格不便宜。

把魚切開來更容易賣掉。

大蝦,這屬於奢飾品了。價格參考青島大蝦。

非洲特色 美食 ,非洲大蝸牛。據說營養價值很高。

最後來看看非洲的水果市場,放眼望去一片香蕉,水果種類不是很豐富。

非洲的飲食文化里,主食的話一般是木薯芭蕉。作為一種適應性極強的生物,木薯即使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所以非洲的木薯產量是很高的,他的產量占據了世界的一半。有多重做法的木薯也是非洲的一道獨特風味了。而芭蕉,非洲人並沒有把它們當作一種水果,而是藉此來飽腹。當然有什麼吃什麼

哥哥打野歸來!

黑人吃東西,讓人感覺就是,不管是什麼,先炸先烤了再說,他們都很喜歡吃烤蝙蝠、烤雞、烤羊肉、烤牛肉……這在非洲都是習以為常的食物,香蕉他們也烤,麵包,如枕頭麵包,他們會切成一片一片的油炸。燒烤炸,儼然就是黑人的專用烹調方式,雖然吃起來比較香,但是,也不 健康

從這一方面講,飲食文化方面的不 健康 ,也是黑人壽命不高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還有

住在海邊的非洲人民喜歡喝椰汁,他們也用椰子或其他糧食釀酒,據說現在非洲政府惟一允許銷售飲用的土酒叫作「布薩」。喝的時候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同時把自己攜帶的三五米長的細管子插進酒壇子,一邊吸、一邊談天說地。

中國人最講究「民以食為天」了, 美食 也豐富多樣,但在廣袤的非洲大地上,食物也很多樣,只是讓人看了可能吃不下去。

非洲比較富裕的國家飲食尚能講究一些,更多的貧困國家飲食真的沒那麼好看。

我同學有在非洲打工的,他們工廠有很多非洲人上班,有時候工廠效益好,給工人們改善伙食,做一頓土豆燉雞,大肉熬白菜之類的,非洲工人都異常的興奮,因為這是他們從沒見過的料理食物的方式,他們想不到簡單的食材可以做出這么好吃的食物來。

大多數非洲人吃飯少不了醬汁,也許主食是土豆、木薯、或者米飯,都是直接用手抓著飯蘸醬吃。

上面這些醬汁,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反正都是用油脂、蔬菜、肉燉出來的。

問了很多人,都說非洲主要的烹飪方式就是烤和燉,一些非洲女孩在中國工廠做飯,跟著中國師傅學到了一些簡單的中國料理技巧,興奮的不得了。

而像南非、埃及、衣索比亞等這些稍微富裕一些的非洲國家,飲食上還能稍微講究一些,也開始使用餐具。

南非生產著一種神肉,當地人叫它「神肉比爾通」,一般是搭配紅酒的絕佳 美食 。

咖喱角是南非的開胃小吃,深受當地人喜歡。

南非野炊烤肉最受歡迎的 美食 ,無疑就是這條長長的香腸了。

南非三明治這樣簡單粗狂的食物也很受歡迎。

迦納 美食 富富,簡單來說就是拿棕櫚油、蔬菜、肉等亂燉,往往會做成一鍋湯,吃的時候,用手抓飯蘸著吃,這是當地的國民 美食 。

在非洲最廣大的貧窮國家,人們吃飯可能就沒那麼講究了,往往餓了就吃(有食物的話),而使用餐具的也比較少,大多數都是直接用手抓。

木薯、芭蕉因為在非洲生產喜人,很多人都是直接把木薯和芭蕉烤了吃,或者亂燉著吃,這也是很多人喜愛的主食。

而有些人做香蕉飯,往往都是連著皮一些烤或者煮,反正當地人就喜歡這么吃。

像這種以玉米為主料做的湯,是很多非洲人不可多得的 美食 ,非洲大多數人都是以玉米、大米、土豆為主食的,貧窮的人更多的以木薯為食。

而檸檬這種非洲遍地的水果,南非小孩和大人們在它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就會摘下來直接帶著皮啃食,也是奇怪的飲食方式。

當然了,非洲大地非常廣袤,飲食風味也是多種多樣的,歡迎補充說明。

(文/阿冰)

很多朋友可能覺得非洲地區落後貧窮,吃的肯定也不如人意。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他們到底都吃什麼呢?以他們日常飲食為例,大家可了解下

1.烏嘎里(Ugali)

這是他們的主食,用各種雜糧粉加水和成團而成。然而這些雜糧粉裡面含有木薯粉,木薯粉在中國大部分用來製作成小吃,比如芋圓。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木薯,在國內有紅薯、涼薯、馬鈴薯等薯類食物,卻很少見到木薯。

木薯在非洲的地位相當於我國的小麥、稻米, 它是非洲人民的主食之一。 其實在飢荒年代,我們的同胞也有食用木薯的經歷,但隨著農業發展,它漸漸淡出了餐桌。

但因其粗放的栽培方式,卻被懶惰、農業現代化水平不高的非洲人民喜愛。數據顯示全球60%以上的木薯都產自非洲。

在非洲,它在幾乎每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業家庭種植,木薯也被稱為是「澱粉之王」,所以才得以成為非洲人的主食。

有人說:沒吃過木薯,就不算來過非洲!

作為很重要的主食,取木薯塊根,水浸、去皮、磨碎、高溫烘烤脫毒後食用。一般形態為粘面團狀,稱作「馥馥」,黃白色,蘸菜食用。 口感像年糕但更有韌勁,味道淡淡的,飽腹感極強。 非洲街頭也有小販售賣裝在粽葉中的木薯,價格非常低廉,一串足夠一個人吃一天!

2.Super food之二——希瑪/西(Nshima)

很多人都在視頻中看到過這種食物,其實它就是是玉米糊糊,一般用玉米粉製作,也有少部分用木薯粉或者兩者混合使用的。

製作方法:把玉米磨成粉,倒進開水裡,一邊煮一邊攪拌,最終凝結的成品就是希瑪。它的食用方法與富富相同,但因味道寡淡,最好搭配醬汁或者配菜食用。

不知道有細心的朋友發現沒,玉米糊糊是白色的。

這是因為:非洲和中國的玉米品種不同 16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玉米由阿拉伯人和西歐人從海路和陸路多路徑引入非洲各地,馬齒型白玉米成為非洲人主要的食用品種,這種玉米較耐肥水,高產性,食味較差,宜制澱粉或酒精。 因此也成為他們日常飽腹的食物。

3.豐富的水果

非洲就是一個野生大果園,在中部和西部非洲,芒果、山竹、番荔枝、牛油果和蕉類等水果非常日常可見,有些非洲人家裡自家院子就有山竹樹,到了成熟季節,那畫面想想就羨慕。

但有一種蕉類—— 飯蕉 (banana plaintain),香蕉的兄弟,——在非洲可不在水果圈,而在主食圈活躍,被親切地稱為「非洲紅薯」。飯蕉是野生品種,生食口感極澀,果肉堅硬皮厚,但去皮烤完或者切片油炸後,變得軟糯糯香甜甜,是很多非洲人心中的最佳主食!

在飯店用餐,服務員一般會問主食選擇米飯、薯條還是芭蕉。

非洲人民在烹飪香蕉方面可謂創意無窮,比如燉香蕉、炒香蕉、香蕉配辣椒醬、香蕉酒等等。

如果你在飯店用餐,服務員也一般會問主食選擇米飯、薯條還是芭蕉。

4.海鮮

非洲人賣海鮮,真的是超級便宜,1塊錢一斤,而且海鮮遠遠要比青菜水果便宜的多,非洲賣海鮮的價格就像我們國內賣青菜的價格,超級便宜。說非洲的菜市場是海鮮天堂,也毫無誇張成分。

不過海鮮在非洲並沒有那麼受歡迎,因為非洲的海鮮剛打撈上來的時候還是比較新鮮的,但是非洲天氣燥熱,如果半天還有沒有人買的話話,海鮮的腥味就會散發出來,濃濃的,很刺鼻。 當地很多人家裡還沒有什麼能保鮮的東西,如果家裡有冰箱,那就證明已經是很有錢了,一般人家中可沒有。

他們主要食用的魚類有,淡水養殖的鯰(鯰)魚、羅非魚,海產的劍魚。蝦、蟹類一般不作為食品看待。但牡蠣已廣為養殖和食用,其中包括熟牡蠣干,可作零食。

5.食土

非洲人是真的會吃土.食土,這在非洲喀麥隆有非常悠久的 歷史 .在喀麥隆隨便一家超市都可以買到土,當地叫高嶺土,在那裡每個孩子都有吃土的經歷。殖民時期關於當地的文獻就有關於這種行為的詳細記錄.

其實吃土在很多國家都有相關報道,在我國的山西武鄉有種小吃叫"炒指",就是用黃土包裹製作的.

別的國家包括阿根廷、伊朗和納米比亞也有吃土的記錄。研究還得出了某些規律:在熱帶地區且在兩類人身上這種行為出現的概率比較高:兒童和孕婦.孕婦用土來治惡心.當然無形之中對胎兒也起到輔助作用.

附:很多人以為非洲人是貧窮落後的,非洲是沒有希望的,其實非洲人的幸福指數非常高的,非洲人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他們很容易滿足。雖然非洲飢餓非常普遍,其實就算吃不飽,他們也不著急,非洲的香蕉等熱帶水果,很多非洲人把他們當成主食,餓了就吃香蕉,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可能正因為他們對物質的追求不是太高,所以反而更能感到幸福吧。

若有不對,歡迎指正 ,我是 @慢食fooding ,祝大家看的開心,有所可有所學! 隨手點個贊吧,讓更多人看到這篇回答,感謝大家支持!

由於工作原因,我去過非洲烏干達工作過,非洲人吃什麼,我對那多少有點了解,我就說說我看到的。

烏干達位於東非,一年分旱季雨季,常年不缺雨水,而且烏干達土地非常肥沃,農墾條件非常好,可是烏干達卻是糧食不能自給,需要聯合國救濟,這是很讓人不能理解的地方。

我們在烏干達僱傭了很多當地人,中午管飯,我們公司單獨成立了黑人食堂,每天中午給他們發飯票,他們通常是每個人發個盤子,吃飯時一勺米飯加點湯,這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好了,但是黑人吃飯用手直接抓,沒法看。

黑人的飲食是讓人理解不了的,比如平時黑人可以把香蕉帶皮直接煮熟當主食吃,味道就和地瓜差不多,也可以把香蕉菠蘿蜜晾成干,想吃時加點米熬粥喝,而且黑人可以一天三頓喝,在烏干達香蕉菠蘿一年四季不斷,所以黑人就是沒收入也不愁吃喝。

在烏干達能吃上米飯的都算不錯的人家,但是烏干達本地米不好吃,我們吃的米都是從國內用集裝箱托運的。

非洲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只去過剛果布,這里的人的飲食特點基本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逮著啥吃啥」。主食是木薯,經過發酵,晾曬,磨粉,最後熱水一燙,團成一團就可以吃了。至於其他的肉食,那真是包羅萬象,只有你沒見過的,沒有他們沒吃過的。我曾經逛過他們的農貿市場,那真是野生動物大集會。小鱷魚直接被剁成一塊一塊賣,一個頭就有臉盆那麼大的鯰魚,還是粉紅色的。猴子不扒皮不退毛直接用火燒一下,就可以保存比較久的時間。一米多長的眼鏡蛇把頭砍掉,剁成一段一段的大家就分了。六七公分長,白白胖胖的蟲子,一賣就是一盆。其他各種叫不上名來的野生動物也隨處可見。

朋友,非洲的食物,正如非洲人的個性一樣,反映了這個彩虹國家的文化多元化。因為集傳統非洲食物與其它來源為一體。當您品嘗這些食物的時候,一定要有非洲啤酒相伴。

9奶餡餅。

6三明治。

7VetKoek。

8KoeKsister。

1非洲香腸。

2干肉條。

3PaP

4ChaKalaKa。

5BabOtie。

非洲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說起非洲 美食 ,大家可能都以為這里沒有什麼好吃的,其實,非洲人在飲食方面還是比較有特色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非洲 美食 文化。

在非洲這樣的氣候下,非洲這里的 美食 形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 非洲比較盛產香料、蔬菜和水果種類繁多。所以這里形成了將許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的方法,對於肉食大多採用烤制之後,再用咖喱、奶昔、番茄汁等淋拌的製作方法。

南非人喜歡捕獲,用捕捉來的動物烹飪 美食 。 非洲獨有的 美食 是將羊肉或豬肉切成四方塊狀,肉內放入杏果,接著把肉插於木棍上,在戶外生火慢烤。肉烤熟後,佐以玉米粥,口味非常獨特。烤肉一直深受南非人的喜愛。材料以一種大香腸為主,內有豬肉和牛肉,加入各種香料包括豆蔻、茴香、丁香、大蒜等,一起和羊排、牛排置於烤肉絮上慢烤,搭配濃稠的玉米粥和特殊的洋蔥醬,非常美味。

木薯是非洲的當家飯,木薯的在非洲有很多的吃法多,非洲人將木薯加工成顆粒、粉或者塊狀,可以蒸、炸、煮、烤。 加工成不同形狀的木薯名稱不同。象牙海岸人將粉碎成顆粒狀的木薯稱為「阿提耶蓋」,蒸煮後食用時只要佐以專門的菜汁即可。中西非的許多工薪階層的午飯,就是一包用塑料袋裝好的阿提耶蓋。象牙海岸人則將加工成麵粉狀的木薯面稱為「富圖」或者「富富」,食用時用開水沖泡,像加工中國年糕一樣反復調和搗成糊狀面團,食用時佐以菜汁或其它菜餚。

加工食用木薯塊時,只要將新鮮木薯切成自己喜歡的塊狀,蒸熟或油炸後即可食用,像食用紅薯或土豆一樣。 烤木薯最簡單,只要將新鮮木薯直接放在火上烤熟後即可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生食木薯容易中毒,因為木薯塊根和莖、葉含有一種叫氰基苷的氰化物,必須經過水泡、煮熟後才能食用。

世界上有很多貧窮的國家地區,那裡的人經常都吃不飽飯,有一頓沒一頓的,但是當你知道有一個地方的人每天都在吃土,又會怎麼想呢? 在非洲的一些地方,這樣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由於當地的氣候環境因素

根本就種植不出食物,而那裡的人們為了生存,就不得不去吃土讓自己存活下去。他們通常會選擇一些好的土壤,先選擇一片土地,然後挖開土層,將一些比較新鮮的土壤帶回家,在經過一些簡單的加工和過濾以後,將這些土變成吃的食用。

非洲貧困地區的人們會將這些泥土在太陽下暴曬,然後就會做成泥餅,為了讓泥餅有些味道,他們通常會在泥餅當中加一些調味料。但是這種食物吃到肚子裡面,大家也能想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有些人就會不停的鬧肚子,
而且嘴巴裡面都是一股很惡心的味道,長期吃這樣的食物,不但會導致人營養不良,對身體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 知道了他們的生活狀態,是不是頓時感覺自己每天生活的很幸福呢?(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⑺ 伊朗有兩只軍隊,哪個軍隊的總司令更厲害一些呢

其實兩個軍隊的實力是差不了多少的,同一個國家的軍隊能有多大的差別呢。伊朗的政府軍軍隊和革命衛隊是同一個等級、同一個級別的單位,雙方的實力是差不多的,雙方的實權是一樣的。

伊朗的軍隊是比較復雜的,因為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雖然說兩個軍隊的級別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上因為革命衛隊的權力更大一點點。伊朗的武裝部隊的總司令,也就是伊朗的最高領袖,他更加重視對革命衛隊的培養。


所以說,不管一個國家有多少的軍隊,這些軍隊都有些什麼樣的色彩,他們的主要目的都是要保護國家的安全,要保護他們國家的人民,軍隊的力量都是很強大的。

⑻ 伊朗軍事實力如何有較全資料嗎

伊朗軍事實力揭秘

伊拉克戰爭以後,在美國的軍事多米諾骨牌游戲中,阿富汗骨牌和伊拉克骨牌已先後倒掉,對其中東宿敵——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條件更加成熟。然而,面對巨大的壓力,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這是伊朗國防部長沙姆哈尼在面對世界上最強大軍事機器發出的威脅和警告後的表態。伊朗的確不是伊拉克。它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近3年來,伊朗經濟發展在中東、海灣地區是比較突出的,經濟年增長率超過5%。隨著伊朗經濟的迅速發展伊朗軍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波斯鐵騎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伊朗人的種種表現說明,面對美國他們很自信,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外,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銅」之上的。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水中蛟龍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灣長約1000千米,平均寬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處霍爾穆茲海峽寬46千米。由於受到狹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軍並沒有采購大型軍艦(除數艘老式驅護艦和3艘「基洛」級潛艇外),轉而對一些小艇十分感興趣。伊朗認為,其岸艦導彈足以封鎖霍爾穆茲海峽,進而扼住波斯灣咽喉。為此,伊朗海軍采購了大量機動靈活、善於突擊的戰斗小艇,給人一種「海上游擊隊」的感覺。您可別小瞧這支「游擊隊」,它的小艇戰斗群機動性特強,而且艇的干舷較低,能夠躲避反艦導彈,可以在己方岸艦導彈的掩護下,形成對波斯灣航道和海域的封鎖和半封鎖狀態。

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據伊朗海軍稱,這艘驅逐艦安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具備反潛、防空作戰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軍還積極謀求從國外引進新型武器裝備。據報道,伊朗海軍正在考慮購買中國新式導彈攻擊快艇「中國貓」。該艇長23米,動力裝置為2台柴油機,最大航速約50節,裝備4枚C802或C701反艦導彈,伊朗將是「中國貓」的第一個客戶。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海軍一直對軍事訓練予以高度重視,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參加或單獨舉行各種軍事演練,以期通過軍演顯示其軍事存在,提高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在眾多的軍事演練中,代號為「勝利」的軍演最為頻繁,幾乎每年都要舉行1—2次,且規模大、針對性強。

⑼ 為什麼伊朗經常被以色列轟炸而不反擊

在中東這個地方經常發生戰爭,特別是伊朗和伊拉克,但是我們經常在新聞上只聽到伊朗被以色列攻擊,但是伊朗卻沒有還手,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1.實力差距問題

40多年前,伊朗軍隊的許多軍事裝備已經過時。伊朗空軍最先進的戰斗機是最初由美國出售的F-14。40多年過去了。根據伊朗發布的信息,只剩下23架F-14可以起飛。我們在看看陸軍部分,伊朗軍隊的主要主戰坦克是俄羅斯的T-72,它也是一種有40年歷史的裝備。伊朗海軍的軍艦也是40多年前製造的。因此伊朗壓根就無力反擊。

總之其 伊朗也是可以反擊以色列的,就是導彈,這些彈道導彈不能隨便使用。首先,伊朗可以用不到100枚彈道導彈襲擊以色列,這太小了。其次,如果伊朗用彈道導彈襲擊以色列,這將意味著雙方的全面戰爭。所以國際現實現實就是這樣,根本就無力反擊,但是未來我們也希望中東能平息戰爭,減少矛盾。希望文章對你有幫助!

⑽ 伊朗戰爭

兩伊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又稱第一次海灣戰爭或第一次波 兩伊戰爭--物資調配
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屬於西亞。歷史上,兩國為邊境交界處的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權而產生爭議。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為這塊有爭議的河流,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成為繼越南戰爭後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整個戰爭進程可分為:第一階段,伊拉克進攻,伊朗防禦;第二階段伊朗由戰略相持轉為戰略反攻,伊拉克喪失戰場主動權;第三階段伊朗進攻,伊拉克防禦。 兩伊戰爭實際上是一場「馬拉松」式的消耗戰。8年中,兩國軍費開支和經濟損失總計達6000億美元,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1]
編輯本段起因
戰爭的起因是由於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 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 兩伊戰爭
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 伊拉克與伊朗之間的領土糾紛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加上兩國長期存在著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又都想稱雄海灣地區,因此雙方關系一直緊張,小的邊界沖突不斷。1978年伊朗發生內亂,伊拉克支持伊朗國王巴列維,並將僑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驅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執政,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推翻薩達姆政權。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後政局動盪,經濟惡化,軍心不穩,伊(伊朗)美斷交的時機,對伊朗發動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出革命、爭奪海灣霸權的戰爭。
編輯本段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中伊朗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進程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 兩伊戰爭
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1986年,兩伊戰爭再度激烈。伊朗一反過去打消耗戰的方針,力爭速戰速決。1986年2月初,伊朗出動9萬餘人的兵力,發動了規模較大的代號為「曙光—8號」的攻勢,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奧。與地面戰場相呼應,1986年,兩伊「襲船戰」一再升級,遭到襲擊的船隻達106艘,其中有28艘進出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遭到襲擊。由於兩伊「襲船戰」影響到非交戰國的利益,科威特於1986年11月和12月,先後向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蘇聯、中國、法國和英國提出租船和護航要求。蘇美相繼同意為科威特油輪護航,並以此為由不斷向海灣派遣軍艦,從而使原來就很緊張的海灣局勢增添了更大的危險。為避免戰爭進一步升級,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過了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雙方立即停火 戰場上戴著防毒面具的伊朗士兵
。598號決議通過後,由於兩伊積怨已久,在停火問題上立場各異,分歧較大,誰也不願主動作出讓步,因而聯合國598號決議遲遲得不到貫徹落實。 第三時期,1988年,是兩伊戰爭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年。2—4月,雙方使用了數百枚導彈襲擊對方的城鎮,掀起了一場空前規模的「襲城戰」。此後,在相持中,伊拉克漸漸佔了上風,4月17日,伊拉克軍隊對法奧地區的伊朗守軍發動了代號為「齋月」的攻勢,經過兩天激戰,於18日下午全部收復被伊朗佔領兩年之久的法奧地區。外國軍事專家評論,這是「兩伊戰爭的轉折點」,它「打開了結束兩伊戰爭的大門」,「為兩伊通向和平開辟了道路」。伊朗在欲戰不能,欲罷不忍的境況下,被迫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聯合國安理會598號決議。8月20日,兩伊雙方實現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落下了帷幕。從1984年4月開始的4年多時間里,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至1988年7月,伊拉克所佔伊朗領土幾乎全部喪失。
編輯本段停戰
為使兩伊戰爭盡快結束,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20日通過了要求兩伊立即停火的第598號決議。次日,伊拉克表示歡迎聯合國決議,並決定暫停襲擊伊朗海上目標,以示誠意。但 兩伊戰爭
伊朗沒有表態,直到1988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號決議。從兩伊戰爭停火後的第5天即8月25日開始,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兩伊外長舉行了多次會談,但談判毫無結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朗利用危機逼使伊拉克最終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條件,承認伊朗對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權,並從伊朗領土撤出了軍隊。 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結果兩敗俱傷。伊拉克傷亡和被俘48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伊朗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達5400億美元,雙方的綜合國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編輯本段戰後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 殘酷的8年,兩伊戰爭
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18萬、傷25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使兩個國家都受到慘重損失,經濟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死傷人數以百萬計。伊拉克因此也背負了大量的債務,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具體傷亡數字有很多說法,一般認為死亡人數為一百萬人左右。 伊拉克軍隊由戰前的24萬人發展到戰後的120萬人。
編輯本段啟示影響
(一)巨額資金能夠買到現代化武器裝備,但買不到軍隊的現代化水平。因此,引進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一定要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兩伊是中東地區富有的石油輸出國,自1973年以來,兩國耗資 伊朗士兵在首都德黑蘭參加閱兵式
數千億美元,從國外競相引進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但兩伊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先進武器的零配件本國無力修配,彈葯主要靠國外供給;兩國士兵的文化程度很低,要掌握諸如蘇制「薩姆」和英制「輕劍」、「霍克」型地空導彈,駕駛T—72坦克和米格—23戰斗機等先進武器,是相當困難的。 (二)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固然應當重視速戰速決,但同時還應當有長期作戰的准備。戰爭初期,伊拉克採取突然襲擊的閃電行動,旨在實現速戰速決的戰略企圖,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於其把戰爭賭注完全押在這一點上,在思想上和物資上缺乏長期作戰的准備,因此,一旦速戰速決企圖被對方粉碎,便力不能支,逐漸由主動轉為被動。伊朗依仗自身國大人多的優長,採取了「持久戰」的戰略。 (三)現代局部戰爭中,仍應以殲敵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應過分糾纏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兩伊戰爭中,幾乎所有的戰役戰斗都是以城市(鎮)為目標的攻防戰,雙方滿足於攻城掠地的表面「勝利」,忽視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四)現代局部戰爭,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大,給後勤補給提出了新課題。兩伊戰爭雖然稱不上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戰爭,但戰爭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局部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如戰爭初期,伊拉克僅對席林堡這樣一個1000戶的小鎮就發射了幾萬發炮彈。兩伊陸軍主要是裝甲和機械化部隊,油料消耗多,據估算,伊拉克軍隊每天消耗的油料達2000至3000噸。伊朗頂住了伊拉克軍隊的進攻後,也因補給困難而拖長了反攻的時間。轉入反攻後,伊朗多次向伊拉克發動地面攻勢,但兩次戰役之間的間隔比較長,有時竟長達5個月以上。其主要原因是後勤系統混亂,武器裝備等作戰物資供應跟不上,因而續戰能力不強。
編輯本段後世評價
兩伊戰爭,這個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 死傷的士兵
範例,當時自吹的世界軍事強國,動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先進武器(化學武器都用上了),F14,F4,幻影戰斗機,飛毛腿導彈,打了8年,死傷百萬人,最後掐得筋疲力盡,民不聊生,誰也奈何不得,差點經濟崩潰亡國,最後停戰了事。[2]
編輯本段戰爭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式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雙方經濟損失慘重,發展停滯,石油出口驟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6000多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僅欠科威特的債務即達140億美元。這也是後來薩達姆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之一。 這場戰爭是二戰以後傷亡最大的戰爭之一,僅次於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 交戰雙方人員傷亡148萬人,被俘8萬人。其中伊朗軍隊死亡35萬人,受傷70萬人,被俘3萬人,損失作戰飛機約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軍隊死亡18萬人,受傷25萬人,被俘5萬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同時,非交戰國也蒙受巨大損失,被擊沉擊毀船隻90艘,擊傷546艘,另有90艘被困於阿拉伯河,大部損壞。

閱讀全文

與伊朗軍隊一般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摩洛哥和伊朗哪個勝率大 瀏覽:221
為什麼微信老發去伊朗 瀏覽:72
伊朗地面多少 瀏覽:656
伊朗認證coi是什麼意思 瀏覽:884
義大利一戰後是哪個國家 瀏覽:676
越南進布料要多少錢 瀏覽:547
從美國回來後要回中國多久 瀏覽:533
中國和伊朗哪個國家誰厲害 瀏覽:482
印度貧困城市有哪些 瀏覽:728
人民幣60元在英國能吃什麼 瀏覽:472
在印度尼西亞鶴代表什麼 瀏覽:869
英國星光肺炎現在有多少萬 瀏覽:54
越南買房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604
中國空間站多久飛過成都上空 瀏覽:301
英國小車多少錢 瀏覽:347
cinda印尼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309
越南建築大師月收入多少 瀏覽:432
印尼香配精油怎麼使用 瀏覽:100
英國多久可以買一套房 瀏覽:478
50000印尼盧比在印尼買什麼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