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跟美國是聯盟
曾經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現在互為假想敵
追溯到70年前,英國和蘇聯於1941年8月對伊朗的佔領,伊朗驟然上升為一個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的國家。二戰期間伊朗在盟軍的軍事行動、特別是運送盟國對蘇聯的援助物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伊朗所具有的這一特殊功能,才使得先前與它關系淡漠的美國大規模的涉入伊朗,美伊關系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隨著二戰臨近結束,盟國在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伊朗產生了較為激烈的利益紛爭。在此期間以及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當伊朗與英蘇發生沖突時,美國大都小心謹慎的站在伊朗一邊,或者至少不是很明顯的與伊朗作對,這使得伊朗人對美國的好感與日俱增。
1953年伊朗政變的成功以及隨後伊朗石油國有化危機以有利於美國的方式獲得解決,標志著美國在伊朗優勢地位的最終確立以及美伊依附關系的最終形成。 當美國成為對伊朗影響最大的外部國家後,在美國的幫助下重新執掌大權的巴列維國王選擇了親美外交路線,他寄希望於在美國的幫助下獲得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在冷戰的氛圍中,美國也看到了伊朗在遏制蘇聯方面的重要作用。於是雙方各有所求,在至1979年巴列維國王倒台為止的三十多年中美伊建立並發展了非常鞏固的雙邊關系。
在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巴列維統治的最後10年中,美國對伊朗的軍售在雙邊關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巴列維向美國購買大量的武器,這固然增強了伊朗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伊朗的國際地位,增加了美國的出口以及為美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他將大把的石油美元花費在武器上的同時,忽略了對伊朗更為重要的經濟建設的投資,這也為他統治的覆滅、為日後美伊關系的惡化埋下了伏筆。
在這長達40餘年的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肯尼迪總統以及卡特總統向巴列維施加的改革壓力,但是他們的初衷並非是希望伊朗走向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而是希望巴列維政權能保持長期的穩定,伊朗能更好的為美國利益服務,鼓吹人權、呼籲削減對外軍售的卡特政府對巴列維侵犯人權的漠視、對伊朗武器出售的積極姿態恰好說明了美國對伊政策的上述主要訴求。
1979年巴列維國王的出走他鄉以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王朝時代在伊朗的隕落,也標志著二戰後美伊親密關系的終結。
目前由於伊核問題、伊朗對美國霸權地位的不服從態度、地緣政治問題(與以色列交惡),還有歷史上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等恩怨,美伊之間相互敵視。內賈德卸任後,現任伊朗政府外交言辭變得比較懷柔,總體關系由敵視轉為冷淡,沒那麼劍拔弩張了。
② 美國與伊朗核問題
伊朗不會是第二個伊拉克
www.xaislam.com 2005-4-27
王蔚
布希總統進入第二個任期後麻煩事不少。朝鮮宣布自己已經擁有核武器,並宣布不再參加六方會談;伊朗則宣布中斷與歐盟關於核問題的談判,並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敘利亞也趕來湊熱鬧,宣布與伊朗結盟共同對抗美國。美國一手操辦的伊拉克大選也不順心,與伊朗關系密切的什葉派穆斯林伊拉克聯盟贏得了大選,即將組織政府。雖說有美國大兵駐扎臨時還不會有多大意外,但這畢竟是塊心病。這一切逼得布希總統很快從就職的喜慶中清醒過來,著手處理這摁下葫蘆瓢起來的復雜局面。布希總統的一大舉措就是出訪歐洲,為未來的大動作做些准備。
國內媒體開始大炒伊朗核危機,認為伊朗將是下一個伊拉克,認為美國已經在做進攻伊朗的准備。尤其是美國國務卿、國防部長以及美國副總統的強硬表態更加劇了人們的這種擔憂。美國總統布希2月18日赴歐前夕也表示,雖說戰爭不是總統解決問題的首選,但總統不能承諾不用戰爭解決問題。這也是在向全世界發出信息,我沒說打,但也沒有說一定不打,打不打在我。布希總統就任以來已經進行了兩場戰爭,且都非常順利。對於用戰爭手段解決問題,布希總統已經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問題是布希總統會在什麼時機選擇戰爭,會選擇一種什麼程度、什麼范圍的戰爭。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一種議論,認為伊朗會是下一個伊拉克。美國將通過軍事入侵的方式更換伊朗政權,以實現布希總統的中東大民主計劃。我認為,美國不會照此行事。伊朗不會成為伊拉克的翻版。美國對伊朗很可能採取精確打擊的手段,並且極有可能假手以色列。
一、美國的考慮
1、就對周圍國家的影響而言,伊朗無法與伊拉克相比。
伊拉克自古以來是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帶,伊拉克對於阿拉伯世界的影響極大。伊拉克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從人口、資源角度講都是阿拉伯世界中舉足輕重的國家。美國早就對伊拉克垂涎已久。薩達姆的狂傲正好為布希提供了借口,於是布希打著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與反恐的旗號開進了伊拉克。由於薩達姆長期實行獨裁統治,已失人心,因此,美國可以不費多少事就可開進巴格達。但伊朗就不同了。伊朗對中東周圍國家的影響非常有限。美國沒有必要非要拿下伊朗。
2、伊朗地處伊朗高原,排兵布陣沒有伊拉克方便。
美國現在的作戰方式是靠情報、靠准備。這種作戰方式在平原地區作戰能夠把優勢發揮到極致。在平原地區,飛機可以准確無誤地襲擊目標,坦克與裝甲部隊可以快速地縱深推進,後勤保障可以及時到位。到了山區,這一切都行不通。山區不適合於大規模作戰,而只適合於小規模行動。而這等於把美國的優勢抵消。看看美國進行的戰爭,只要是在山地進行的戰爭基本上都沒有勝過。越南是這樣,朝鮮也是這樣。因此不到萬不得已,美國不會再在山地作戰。再說,伊朗的人口、面積都比伊拉克大的多,有足夠的迴旋空間。
3、伊朗沒有美國可利用的第五縱隊,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001年美國打阿富汗,阿富汗的北方聯盟是先頭部隊;2003年美國進攻伊拉克,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充當了急先鋒。而看看伊朗,就知道美國沒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克的。沒有內部反對勢力的支持,美國人很難打贏戰爭。伊朗不是沒有反對派,而是反對派的力量太薄弱,根本沒有可能被利用的可能。
4、美國在伊拉克還沒有脫身,美國不大可能在兩條戰線上作戰。
美國佔領伊拉克後已經成功地組織了伊拉克大選。雖說大選的結果不如美國人想像的那麼理想,但也是目前最好的結局。雖說贏得大選的伊拉克聯盟與伊朗關系密切,但他們也明白,沒有美國人的進入,他們是不可能有這種機會的。因此,他們對於美國人是心存感激的。什葉派上台後,如果沒有美國大兵的駐扎,恐怕局勢很難穩定下來。因此,什葉派將會與美國合作很長一段時間。美國在伊拉克駐扎的15萬軍隊不會馬上撤走。雖說這15萬軍隊可以抽出一部分參加對伊朗戰爭,但那樣的結果是美國必須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兩條戰線作戰歷來為兵家用兵之大忌。熟悉戰爭的切尼與拉姆斯菲爾德不會貿然行事。
二、伊朗的算盤
1、伊朗領導人不是薩達姆,不會硬碰硬。
就目前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小國家,沒有一個是美國的真正對手。無論是南聯盟、還是阿富汗、還是伊拉克,當美國人決定要行動時,誰都不是美國的對手。曾與伊拉克打了8年仗不分勝負的伊朗領導人不會不明白這一點。米洛舍維奇被囚、奧馬爾被推翻、薩達姆的被擒,這些都是伊朗領導人的前車之鑒。從伊朗領導人的行事看,他們一直很謹慎,一直不願意把話說絕。我們注意到,伊朗最近的態度轉硬是在朝鮮宣布擁有核武器之後。伊朗很可能認為美國會把矛頭指向朝鮮,暫時伊朗無虞。也有一種考慮就是注意到布希要出訪歐洲,借強硬態度提高談判的籌碼。伊朗明白,在伊朗的核問題上,歐洲的態度要比美國緩和得多。歐盟一直要用提供輕水反應堆技術換取伊朗不發展核武器。我認為,伊朗在布希訪歐之前態度強硬,試探的成分多。如果美國與歐洲態度很堅決,比如歐盟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伊朗的態度可能會變軟。
2、伊朗人明白,俄羅斯人靠不住,敘利亞靠不上。
伊朗的核計劃受到俄羅斯的幫助。2月13日,伊朗主管核項目最高官員表示,伊朗將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建第二個核電站。俄羅斯也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應當說,俄羅斯與伊朗的關系是不錯的。但這種不錯不能理解成當伊朗真正受到美國威脅時俄羅斯會幫什麼忙。大家可能還記得1999年南聯盟被炸。當時,南聯盟也與俄羅斯結成所謂的聯盟,但當戰爭打響,俄羅斯並沒有堅決反對,還不是聽任美歐為所欲為。道理很簡單,俄羅斯已經淪落成為一個二流國家,已經不是美國與歐盟的對手。至於敘利亞與伊朗的所謂聯盟,那更靠不上。相互打打氣還可以,要談實質性地聯手抗美,也只是一種願望而已。伊朗鄰國中就這么兩個國家算是友好國家。一個靠不住,一個靠不上。把命運放到別人的身上,肯定是不行的。
3、伊朗領導人的尷尬處境:降也不是,戰也不是。
從歷史上講,波斯民族就是個好戰的不易征服的民族。這種民族性格決定了其領導人不可能輕易向外部勢力低頭。因為輕易向外部勢力認輸有可能使國民看不起,從而失去威信及領導權。從這一點上分析,伊朗領導人肯定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投降。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如果找不到讓伊朗領導人體面讓步的台階,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但美國與歐盟的態度又很堅決,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如果美歐不讓步,那隻有戰爭這條路。而戰爭也不是好打的。伊朗人連伊拉克人都打不過,能打過美國?因此,伊朗人不會輕易言戰。雖說伊朗號稱准備了700萬民兵,但那也是做樣子看看。現代的戰爭是高科技戰爭,人海戰術起不了主要作用。只要不是肉搏戰,700萬與70萬沒有多大區別。美國人現在一般是不會選擇肉搏戰的。
三、可能的結局
布希政府目前看來只有四個選擇: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國的外交斡旋,雖說目前伊朗拒絕了三國的建議,但重回談判桌的希望極大;二是在三國談判失敗後再提交安理會以圖對伊朗進行制裁,中國雖說已經表明態度反對把這個問題提交安理會,但中國一般不會投反對票;第三是假手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定點清除。布希17日已明確表示,「美國支持以色列維護其領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脅,美國將向以色列提供支持。」對於伊朗的核計劃,最關注的就是以色列。當然以色列曾經先發制人地摧毀了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對於伊朗,以色列也會這樣做。況且伊朗曾經威脅要從地圖上抹掉以色列;第四是直接進行空中打擊,對伊朗實施破壞式轟炸,用對付南聯盟的辦法對付伊朗,這是美國最可能的打擊方式。從第一步到第四步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估計2005年年內走不到這一步。
③ 美國什麼時打伊朗為什麼打
今年什麼日子?各國大選年。歐盟尚未走出金融危機。伊朗還控制著石油重要出口路線霍爾慕茲海峽。伊朗與俄羅斯僅一海之隔。伊朗的導彈能給海灣地區的親美國家帶來災難。總結上述原因你就知道美國對伊朗是恐嚇還是動真格的了。另外,就算打、也要等美國大選完了奧巴馬連任的前提下,如果不是奧巴馬當總統,那他肯定不能打。而新總統也要等下年才能正式升效,而新總統決定打伊朗也要等到2013年了,到時候伊朗很可能已經擁有核武器了。還有中俄不會參戰。因為中國現在不希望和平發展的道路被終止,另外俄羅斯已經沒有蘇聯時的能力了。
④ 伊朗與哪個國家關系好
俄羅斯,不過怎麼說呢?昨天美國的航母又到波斯灣了,跟當初敘利亞一樣,美國要真打伊朗,誰幫的了?俄羅斯嗎?假設跟當初敘利亞淪落是一樣的話,這次又反向證實了俄羅斯走的路的荒誕和處境的不良,可以想像,早沒敘利亞,現在的俄羅斯會怎樣?聽說前幾日還有心思大跳什麼俄羅斯舞?笑話!
說中國嗎?當初敘利亞的事情就不會去幫,現在也一樣,這一點甚至包括對俄羅斯。中俄聯盟一時又派不上用場,消漲又起......
不過話說回來,既已騎虎,中國就沒有選擇,只有走到底,美國雖說現在還能取些小勝利,但這個國家即使不裝強硬計較某事也沒什麼底氣,能力和基礎,所以以後的大敗幾乎必然。另外,若非如此,中國雖不智,也豈非立馬滅亡?!
伊朗就不用去說它了,現在的實質實為當初的敘利亞可擬,無語.....
⑤ 為什麼歐美等國家,就是不能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呢
伊朗是中東地區軍事方面是核心,沙特那些石油國家雖然有錢,但是他們的戰鬥力實在是不堪一擊,伊朗沒有核武器的時候還把美國攪和的一團糟,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伊朗的核武器也許炸不到美國。但是控制波斯灣的伊朗,絕對能用石油武器把世界攪翻天!伊朗更進一步,想搞出核武器,稱霸伊斯蘭,美國又豈能容忍呢。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盡管離中東不遠算,但巴基斯坦的政治面對的是印度,印度和巴基斯坦是世仇,全世界都知道。兩個國家歷史上曾經三次大打出手,那激烈程度就別提了。雖然最後誰也沒消滅誰,但是巴基斯坦每次都落於下風。正是巴基斯坦的存在,南亞才沒有出現印度一家獨大的局面,這種局面。
⑥ 伊朗會成為世界上第十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嗎
很可能會吧,伊朗目前也是研發得比較先進的。這個國家技術性很強,特別的有可能會成為這樣一個有能力的國家。
⑦ 伊朗有核武器嗎
技術絕對是有的,但是原材料鈾235或鈈239不好弄,下面的材料網路可以自行補腦,原理不是什麼高科技。
40年前,美國人的核壟斷之夢還沒嘗到滋味,蘇英法中相繼成功實驗了原子彈。美國人發愁了,照此以往,一定會有N個國家擁有原子彈!一個問題讓美國坐立不安:一個沒有任何核經驗的國家製造一顆原子彈的難度究竟有多大?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促使五角大樓推出了一項絕密的計劃——「第N國計劃」。
6月24日,英國《衛報》刊出了該報記者對「第N國計劃」參與者的獨家采訪。製造一顆原子彈到底有多難?得到的答案是:頭腦靈光的兩名大學生,一張規模稍大圖書館的閱覽卡,幾本筆記本,外加兩年時間,足以設計出一顆真正能用的原子彈!
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被選中
美軍當年相中了三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鮑博·謝爾頓、戴維·派普諾姆和戴維·多普遜來進行實驗。美軍相中他們的原因是,他們完全符合「第N國計劃」參予者的條件——掌握物理學知識,沒有任何的核經驗,更不可能接觸到真正的秘密,另外還得年輕。戴維·派普諾姆因私人原因很快就脫離了「第N國計劃」,因此,在整個「N國計劃」中,也就鮑博·謝爾頓和戴維·多普遜兩人參加。當年28歲的謝爾頓回憶那時的情景恍如昨日:「畢業後,我突然得到一條消息:美國的氫彈之父、美軍核計劃最高領導人愛德華·泰勒要見我!我立即趕到華盛頓,與他呆了一個晚上。氫彈之父開始考問我設計製造原子彈的詳細事宜。這我哪知道呀,真可謂是一無所知。隨著他考問越來越專業,我所知道的也就越來越少,因此也越來越覺得失望。
然而,兩天後,一個電話打到我這里告訴我說:命令你立即趕到利弗莫爾。」利弗莫爾其實是利弗莫爾輻射研究實驗室,這是美軍設在加利福尼亞的一處絕密軍事科研設施。和謝爾頓一樣被莫名其妙帶到利弗莫爾的還有第二個年青人,他就是戴維·多普遜。
實驗室下達設計出原子彈的絕密任務
實驗室的負責人最終給他們交待任務了:他們得在沒有任何人幫助的情況下設計出原子彈來!他們設計原子彈的條件是:利弗莫爾實驗室負責為他們提供一個辦公室,但他們不允許進入實驗室其它任何地方,嚴禁向任何有原子彈研發知識的人請教。另一方面,他們倆經手的任何東西——畫有圖表的筆記本,寫在信封背後的小便條全都是「最高機密」!
頗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年輕的核武器門外漢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個免費的引路人,它就是艾森豪威爾總統的「核和平利用計劃」公開出版物中的內容。這些公開出版物讓兩位年輕人如同阿里巴巴進了四十大盜的寶庫,他們大量引用公開的信息,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設計計劃。
他們製造了可以再炸廣島的原子彈
他們所做的每一步設計都會被移交給原子彈研發機構的專家們評定。如果設計得到專家們的一致首肯,就說明他們的設計通過了。每隔一段時間,兩位年輕人就把他們的設計通過一個實驗室專門指定的人送往核武器研發專家那裡。幾天後,他們的設計成果是否有效便反饋回來。1966年底,也就是兩位年輕人參加這一絕密行動兩年半之後,他們終於完成的任務就是一份簡明但絕對可操縱性的報告,以十分專業的語言詳細說明製造原子彈要用哪些東西,將如何進行。整份報告如此之詳盡,美國的原子彈軍工廠完全可以拿著它照單抓葯,直接進行原子彈的生產!
在報告遞上去之後的兩個星期里,實驗室的高級研究員吉姆·弗蘭克把兩位年輕人拉到一邊,神秘地告訴他們說:「如果按你們的方案製造原子彈的話,爆炸的強度跟當年投擲到廣島的沒有什麼兩樣!」
今天,當全世界都面臨著恐怖威脅的時候,五角大樓40年前展開的「第N國計劃」又有了現實意義,因為「基地」隨時可能對它相中的目標發動核生化恐怖襲擊,部分「流氓國家」正在加緊研發核武器。因此,盡管有許多人相信個人根本不可能設計製造出真正的原子彈,可40年前「第N國計劃」得到的結論卻實實在在證明,個人或者團體製造原子彈並非不可能。
⑧ 伊朗核問題中各國的立場分別是什麼
最新動態:
4月28日是聯合國安理會要求伊朗一個月內停止鈾濃縮活動的大限之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將在這一天呈交伊朗核調查報告。然而伊朗方面的態度卻越發強硬,先是總統表示拒絕退讓,接著最高領袖表態美國若動武,伊朗就會以雙倍的強度回擊。如此激烈的對峙之下,美國及聯合國其他各國該拿伊朗怎麼辦?
伊朗:美若進攻,雙倍回擊
26日,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對記者重申,發展核技術是伊朗的權利,伊朗決不會在自己的合法權利上讓步。
與此同時,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強硬講話。伊朗國家電視台的畫面顯示,在一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會議上,哈梅內伊表示:「美國應該明白,如果他們進攻伊朗,他們在全球的利益就將遭到報復。」哈梅內伊還說:「伊朗將對任何襲擊還以兩倍強度的回擊。」
美國:通過法案,加強制裁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眾議院26日以396票贊成的壓倒多數通過一項法案,要求對伊朗採取更嚴厲的制裁。美國眾議院多數黨領袖博納稱,該法案暗示,美國強烈希望伊朗成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成員。
法案稱,美國將繼續對伊朗加壓,直到對方放棄生產化學、生物或核武器的想法,並表明任何向伊朗出口或提供有助於其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物品或技術的個人都將受到制裁;法案要求美國聯邦登記處刊登出在伊朗投資超過2000萬美元的個人、公司或國家的名字,並規定在伊朗能源領域投資的國家不能得到美國的援助;法案還「授權」美國總統為針對伊朗的一系列活動(如人權組織、電台節目等)籌資。
==========有此一說==========
俄國家杜馬副主席:伊朗戰爭年內打響!
在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之際,一貫語出驚人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日里諾夫斯基4月27日突然宣稱,伊朗戰爭將於2006年打響!
據俄新社報道,日里諾夫斯基預測,針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將在今年以空襲開始,隨後地面軍事行動接踵而至。他還表示,深入伊朗山區的多國部隊將比駐伊聯軍遭到更大的損失。
以色列高級官員:伊導彈能打到歐洲
以色列《國土報》27日報道,以軍方高級官員稱,伊朗購入的遠程彈道導彈,能夠打擊到歐洲城市。
以色列情報部門負責人阿莫斯·亞德林26日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射程達到2500公里的BM—25導彈已經運抵伊朗。
==========熱點分析==========
伊朗報復美國有3招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對美國展開報復。
第一、襲擊美國駐伊拉克軍隊。第二、伊朗可以利用霍爾木茲海峽打擊美國的經濟利益。霍爾木茲海峽是進入海灣地區的門戶,世界2/5的石油運輸都要經過這里,是美國以及整個西方國家的「能源生命線」。第三、利用激進組織襲擊美國目標。
==========各界反應==========
聯合國:還沒想好
聯合國安理會還沒有進一步動作,正在等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伊朗核問題報告再作決定。
伊朗代表團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奧利·海諾寧舉行了約2個小時的會談,但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期間,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也突然出現,進行了適當參與。但是會談後,無論是伊朗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都諱莫如深,不願透露任何信息。
另據悉,美國已建議安理會於5月3日舉行會議,討論巴拉迪的報告。
俄德:外交解決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27日說,伊朗應該遵守國際原子能機構有關決議。他們同時表示,只有通過外交途徑才能解決伊朗核問題。
亞塞拜然:不許借境
正在美國訪問的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4月26日說,他不會允許美國利用亞塞拜然針對鄰國伊朗發動任何軍事行動。英法:提交草案
英國駐聯合國大使埃米爾·瓊斯·帕里26日透露,英國與法國最早將在5月2日向聯合國提交一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決議草案,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
⑨ 伊核六方會談有哪些國家
參與伊核問題會談的六方國家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德國。即: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德國。這是2013年2月26日,伊朗與伊朗核問題六國以及歐盟代表在哈薩克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新一輪對話會。
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支持伊朗核問題的協議。這意味著長達10年的伊朗制裁將被取消。若伊朗在未來十年內違反協議,聯合國將重新對其進行制裁。
伊核問題六國、歐盟和伊朗在維也納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使這場持續13年之久的國際爭端最終得到了圓滿的政治解決。
(9)伊朗核哪個國家聯盟擴展閱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伊核問題復雜敏感,既要堅定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的信心,也要採取客觀務實的態度。希望各方抓住新一輪對話機遇,在2012年對話的基礎上,加大外交努力,進一步顯示靈活和誠意,求同化異,推動談判進程。
為推動伊核問題保持在對話軌道並取得進展,中方做出了巨大努力,發揮了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⑩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哪些國家代表會參加
據歐盟對外行動署2020年8月21日晚發布的消息,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將於9月1日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會議。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施密特將主持會議,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及伊朗代表將參會。
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委員會舉行,中方外交部軍控司負責人將率團出席會議。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指出:美國單方面退出全面協議,不顧國際社會普遍反對採取一系列單邊非法舉措,導致伊核局勢持續緊張,全面協議處於關鍵節點。
中方希望各方以此次聯委會為契機,進一步堅定維護全面協議和忠實履行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的共識,在聯委會框架下妥善處理履約分歧,協調應對當前挑戰,繼續推進伊核問題政治解決進程。
(10)伊朗核哪個國家聯盟擴展閱讀
外交部回應伊朗核問題:
在8月2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據報道,安理會8月輪值主席、印尼常駐聯合國代表表示,安理會在美國要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問題上沒有所謂共識,安理會主席不會再採取進一步行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關於伊朗核問題,中方已經多次闡述了立場。安理會輪值主席有關表態反映了絕大多數安理會成員的立場和國際社會的共識。美方要求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舉動不得人心,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