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波斯灣下面的那個海峽叫什麼
霍爾木茲海峽
Hormuz, Strait of
霍爾木茲海峽(Hormuz Strait,亦作Strait of Ormuz。)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經56度30分,北緯26度30分),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呈人字形。由於它是
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連接波斯灣(西)和阿曼灣與阿拉伯海(東南)。寬55∼95公里(35∼60哩),在伊朗(北)和阿拉伯半島(南)之間。峽中有格什姆(Qeshm)島、荷姆茲島和亨加姆(Hengam)島。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霍爾木茲海峽
阿拉伯海是印度洋西北部水域。東靠印度,北界巴基斯坦和伊朗,西沿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南面即印度洋。向北由阿曼灣經過霍爾木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向西由亞丁灣通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
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Hormuz Strait,亦作Strait of Ormuz。)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經56度30分,北緯26度30分),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呈人字形。由於它是
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
連接波斯灣(西)和阿曼灣與阿拉伯海(東南)。寬55∼95公里(35∼60哩),在伊朗(北)和阿拉伯半島(南)之間。峽中有格什姆(Qeshm)島、荷姆茲島和亨加姆(Hengam)島。是往來波斯灣各港的油輪必經之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
長度:約150公里
寬度:平均約50公里,最窄處僅得38.9公里
全年水溫范圍:24-32℃
海灣進口處的鹽度:千分之37-38
氣候類型:地處副熱帶,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表層水溫年平均為26.6℃,最熱月(8月)達31.6℃,最冷月 (2月)為21.8℃。高溫、乾燥增強了海水蒸發,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
鹽度洋流:由於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
重要數據: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48.3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
戰略地位: 國際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平均每8~10分鍾就有1艘海輪駛過海峽。
其他特點: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
霍爾木茲海峽既然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唯一水道,故此與古時波斯地區貿易往來起了重要的關系。元朝時大旅遊家馬可孛羅在其游記上記載過該地,而在15世紀時鄭和亦曾多次到訪過一個名為忽魯謨斯的島國,而「忽魯謨斯」可能是「霍爾木茲」的古音譯。相傳那時的忽魯謨斯王國是掌握現今伊朗南部和海峽的一個強大王國。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這些產油國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還有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是油船來往的重要通道,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海灣的咽喉」之稱。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島突出於海峽水域,海峽呈彎弓形狀。海峽連波斯灣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西側的謝赫、馬蘇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島為界;接阿曼灣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東側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達馬蓋山為界。海峽中分布著格什姆島、霍爾木茲島、亨加姆島(屬伊朗)和賽拉邁島、埃奈姆島、穆桑代姆島(屬阿曼)等。海峽不經常漲潮,這主要與波斯灣口形狀有關。自古以來,霍爾木茲海峽就是交通、戰略要地。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現仍為霸權主義者所覬覦。
該海峽的得名,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峽中的霍爾木茲島上建立了霍爾木茲王國,海峽由此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霍爾木茲島是波斯薩桑王朝第四位國王的名字,「霍爾木茲」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神」。
還有一種說法是,遠在古希臘時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派大將霍爾木茲雅率艦隊出沒於此,並在海峽中的一個無名島上停泊。後來為了紀念這位艦隊統帥,便把他的名字「霍爾木茲雅」作為海峽和那個無名島的名字。以後,這個馬其頓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變成了今日的「霍爾木茲」。
此外,也有人認為「霍爾木茲」一名來源於葡萄牙人。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後,發現這一帶貿易興隆,用葡語秒之為ORMUCHO,意為這里金子多,後來ormucho就演變為海峽名。
我國《元史》稱該海峽為「忽里摸子」,《明史》稱「忽魯模斯」都是對海峽名「Hormuz」的不同音譯。
『貳』 伊朗的地理位置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
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2)伊朗的海岸線叫什麼海峽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
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
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二、氣候特徵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
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較多的原因。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叄』 霍爾木茲海峽屬於哪個國家
霍爾木茲海峽不屬於哪個國家,是國際水域。
因為海峽的大部分水域雖然都在伊朗12海里領海線之內,但國際海洋法的附錄規定,海峽航道仍屬於國際水域,而不是伊朗的內水。
所以霍爾木茲海峽不屬於那個國家,是國際水域。
霍爾木茲海峽北岸是伊朗,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的大島格什姆島,北方的霍爾木茲島等,皆是伊朗的島嶼 。南部屬阿拉伯人為主體民族的阿曼國。所以霍爾木茲海峽屬於伊朗和阿曼。
(3)伊朗的海岸線叫什麼海峽擴展閱讀:
霍爾木茲海峽雖然不屬於哪個國家,但是伊朗稱霍爾木茲海峽在其完全控制之下
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阿里·法達維說,霍爾木茲海峽在伊朗武裝力量的完全控制之下。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法達維在對革命衛隊官兵講話時說,伊朗完全控制著霍爾木茲海峽。他說,美國和以色列明白,如果它們對伊朗採取任何敵對行為,它們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法達維說,伊朗有能力完全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該地區的安全屬於所有國家,如果伊朗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各國都甭想獨享該地區的安全。只要伊朗利益未受損,什麼事情也不會發生,但若美國想破壞該地區的安全,所有國家都將遭殃。
法達維表示,美國對伊朗軍力知之甚少,伊朗導彈能力已大幅提高,美國不敢在波斯灣地區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因此才試圖利用制裁迫使伊朗屈服。他說,在波斯灣地區與伊朗發生軍事沖突將證明西方國家非常愚蠢,伊朗武裝部隊已准備好應對任何威脅和軍事攻擊。
『肆』 伊朗在波斯灣最大的島嶼叫什麼
格什姆島
Qeshm
亦作Qishm,波斯語作Jazireh-e-Qeshm,阿拉伯語作泰維萊島 (Jazirat at-Tawilah)。
在霍爾木茲海峽北側,波斯灣最大島嶼,隔克拉倫斯(Clarence)海峽與伊朗海岸相望。屬伊朗。島形狹長,與大陸海岸平行伸展,中隔胡蘭海峽。海岸線曲折,除西北部邊緣的沙質海灘和淤泥灘外,一般都是岩岸。島上幾乎全是平頂丘陵,有些高達270米以上。東南岸有礦鹽,並有多處石腦油泉。長112公里,寬11-32公里,面積1,336 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06米。氣候乾燥,島上土地貧瘠,生長穀物、蔬菜、甜瓜和椰棗。開采岩鹽、赭石。有漁業和紡織業。扼波斯灣出口,又為伊朗阿巴斯港的天然屏障。人口約9,682(1986)。
『伍』 伊朗的海邊地形,伊朗的河流,詳細介紹。
伊朗位於西亞面積16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文明古國,1979年4月1日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首都德黑蘭。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佔90%以上,政教合一。海岸線長1830千米全國多以高原山地為主主要河流卡倫河、阿拉伯河、阿拉斯河等。北部與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接壤,隔裏海與俄羅斯、哈薩克相望。東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相鄰,西部是土耳其、伊拉克、科威特,隔波斯灣與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聯酋、阿曼相望。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是重要戰略地帶。重要沿海城市阿巴丹、霍梅尼港、布希爾、阿巴斯港等。如果開戰應該是它的石油重鎮(如阿巴丹、設拉子、阿瓦士等)、核能設施(如布希爾等)、戰略重鎮(如德黑蘭、伊斯法罕、大不里士等)以及一些石油設施和被懷疑的核武設施。(個人猜想,僅供討論)。
『陸』 中國買伊朗石油航線多少天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中國買伊朗石油航線20-40天。中國買伊朗石油需要經過海運。具體取決於航線距離和天氣等因素。因為中國和伊朗之和隱間沒有陸路連接,而且大部分石油資源位於伊朗南部海岸線的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所以需要通過海運運輸。另外睜棚鄭,在貨物經過悉頌霍爾木茲海峽時,還需要注意安全風險。
『柒』 兩伊戰爭期間,伊朗也曾封鎖過霍爾木茲海峽,後來又是因何解除的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曾經發生過著名的戰爭,也就是兩伊戰爭,在當時伊朗和伊拉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那也是兩個軍事和經濟的強國,那為什麼兩個國家到後來就走向了戰爭,這兩個國家走向戰爭的原因就是領土爭端,在伊朗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有著天然的分界線,那就是阿拉河,寸土必爭,這兩個國家都信奉宗教,民族矛盾特深,在加上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也有一些私人恩冤,所以在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
從1980開始打兩伊戰爭,長達八年之久,到1988年結束,在這期間伊拉克無力在打兩伊戰爭了,也沒有能力在去轟炸伊朗的作貿易的油船,也指有保護自己的油船了,到了最後美國也指有自己跳出來拿美國自己的艦隊來保護伊拉克和西方列強相關的油船,伊朗的國力經過8年消耗,也是力不從心了,也根本不是美國人的對手了。
到了最後不管美國怎麼幫伊拉克伊拉克也無能無力了,後來也就是美伊的戰爭伊朗打不過美國伊拉克在這個時後也指有和伊朗停戰,不過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伊朗也指有為了本國的百姓能夠過上幸福生活,伊朗也指有屈服美國人了,伊朗也取消了對霍爾木滋海峽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