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為什麼伊朗不開挖運河到死海

為什麼伊朗不開挖運河到死海

發布時間:2024-06-15 19:02:37

❶ 近在咫尺的伊朗和敘利亞,為何伊朗向其石油出口還要繞道萬里經直布羅陀

因為陸上被封鎖了,所以就只能繞道走海上了。雖然陸上的路很方便,但是已經不能用了,所以為了利益,只能繞道走海上。

後來美國進行了經濟制裁,伊朗不得不把石油賣給俄羅斯。伊朗的想法就是,俄羅斯作為中間人,伊朗把石油賣給俄羅斯,俄羅斯再轉手把石油賣給其他人。後來伊朗就和俄羅斯簽了協議,伊朗終於還是能有一定的外來收入了,現在俄羅斯和伊朗都還在進行這項合作。

❷ 裏海和黑海為什麼最終沒能打通運河,是不是有人從中作梗

不是有人從中作梗,主要是各國從自己利益考慮,短時間很難成功。裏海和黑海為什麼沒有打通成運河,裏海是一個內陸湖泊,航運價值非常的高。不過它不像黑海緊靠著地中海,所以使用范圍有很強局限性。這些年有國家提出修建裏海和黑海的運河,至於為什麼沒有成功,主要是幾個原因。

第一,基本知識

裏海地處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昔日曾經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內陸鹹水湖。周邊接壤國家,有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姆斯坦,伊朗,俄羅斯。

那要是從北邊平原入手,需要經過俄羅斯同意。俄羅斯北高加索地上,分布著大量車臣分裂勢力,如果一旦從這邊打通,那麼那些人肯定會想辦法謀取一些利益,削弱俄羅斯對於該地把控力度。

另外俄羅斯本身不缺航運通道的,中間還牽扯到裏海唯一一支全天候艦隊,從長遠角度是屬於俄羅斯不可能同意。

❸ 蘇伊士運河通航這么多年了,為什麼不將河道挖寬一點,挖深一點

你好,好多人疑惑:西奈半島一馬平川,機械化推進也不慢,蘇伊士運河挖寬挖深簡直輕而易舉,這些年埃及人是不是太懶了,否則也不會出現當下大堵船的盛況。


一、網上說法:擴寬拓深要花很多錢,意味著過河費漲價,得不償失啊

目前蘇伊士運河的問題的確是水深不夠,當年的船舶為了能通過運河必須造成吃水淺的特種船。然而這類船隻在大洋中抗波能力極弱,越大越容易出事故,越大速度和形狀正常的船隻的差距就會越大。


如果埃及人選擇再拓寬又得花很多錢,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說,這些錢需要從過河費中收回,意味著又要漲價了,如果價格再升高,可能會導致很多船走只好真的走好望角了。

如此算來,埃及人耗費人力財力物力去拓寬拓深,似乎毫無動力可言。

二、回顧 歷史 :蘇伊士運河是怎麼挖的?

有人問:蘇伊士運河可以雙向通行嗎?這個問題要看時間,在2016年以後是沒有問題的,但在2016年以前就很遺憾了。何況該運河竣工於1869年,在那樣一個年代,面對即便在今天看來也相當浩大的工程,能夠挖出一條單向航道已屬不易。


此前從歐洲進入印度洋的所有船隻都必須繞行南非好望角,遙遠路途不僅增加航行不確定性,貿易成本也是一項巨大壓力。1859年,蘇伊士運河正式開工,驚人的工程量需要無數人手,很多當地窮苦的埃及人成為蘇伊士運河勞工,而運河公司分配給工人們的勞動量是繁重的,但付給的薪資卻極其微薄。


當時衛生條件惡劣,1863年和1865年工地先後爆發傷寒等疾病,工人成批死亡,而運河公司甚至連搬運屍體的人都找不到。在這樣情況下,運河依舊在1869年宣布完工,除去許多意想不到的政治和技術問題,單是工程造價就高達1860萬鎊,超過最初預算兩倍多。工程完工後,河面寬度在280米至345米之間,這樣的寬度並排放兩艘貨輪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編隊航行的話就存在很大隱患。


因此,鑒於蘇伊士運河通行規則,編隊發船是唯一選擇,即便在復線開通後,船舶通過蘇伊士運河時依然是成批編隊通過。

不過2016年後,蘇伊士運河東側再度修建起一條並列的運河,從此雙向二車道的輪船可以互不幹擾地相向行駛了,可惜好巧不巧,這次被長賜輪堵住的就是單車道部分。

三、既然埃及再度修建,這次被長賜輪堵住的是單車道,為何竟然還沒有拓寬?

蘇伊士運河開通至今已經經過多輪拓寬、疏浚,不過,由於只有一個航道,它一直沒能實現同時雙向通行,南下的船隻能排隊航行到運河中部的拋錨大苦湖等待,等北上的船也來到大苦湖之後,兩只船隊交匯之後才能繼續前進。



為什麼埃及方面當年不把南部那37公里也開挖成雙車道呢?

後來,航運業對「雙車道」的反應其實也不是特別強烈,因為大家都擔心埃及會把這筆建設成本轉化成運河通過的費用攤到自己頭上。實際上埃及也是這么乾的。但漲價也得有個限度,因為蘇伊士運河畢竟不是唯一的選擇,這也就造成了蘇伊士運河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拓寬拓深的真正原因。


我是一名遠洋海輪船員,曾經多次經過蘇伊士運河。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過一次蘇伊士運河是按船舶的噸位進行收費的,我們船的載重量是20萬噸,過一次需要繳納30萬美金,蘇伊士運河每天的大概有60艘船舶通過,一天的收入也就是1800萬美金。所以蘇伊士運河也稱為了埃及的「搖錢樹」,即便埃及整個國家不勞動,單靠運河收入也足以養活一個國家的人口。這也是為什麼蘇伊士運河在 歷史 上多次被西方列強爭奪的原因。

第一:我在去年五月份開船經過了蘇伊士運河。到達運河錨地不僅要排隊,還要申請埃及的引航員上船協助,並且對於大型的商船必須要依靠拖輪的協助。截止到今天蘇伊士運河依舊是單航道,每次只能通過一艘船。如果把航道加寬,來往的船舶增多,在航道裡面更容易產生擁堵,來來往往的拖輪,也加大了船舶的危險性。就類似於我們平常過獨木橋,一次只能過一個人相對比較安全,在橋頭指揮得當的話,通行效率比較高。但是突然獨木橋變成了一條小路,來來往往的拖輪增加,再加上船舶想要剎車,隨時停下來是非常困難的,並排通行兩條船也會造成巨大的航行隱患。與其這樣,還不如單航道的通行效率高。

第二:蘇伊士運河的軍事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假如拓寬河道,西方很多國家乃至於埃及自己也是堅決不允許的。 歷史 上有多個國家為了爭奪蘇伊士運河而大打出手。就比如現在的「長賜號」集裝箱貨輪,一條船在河道里擱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間的船舶都被迫堵塞。這足以說明蘇伊士運河的戰略位置多麼重要。簡直是咽喉要道。如果發生戰爭,埃及在封閉蘇伊士運河,或者在運河裡面沉入巨輪,這個情況下,任何軍艦和航母都是無法通過的。而對於西方國家來說,由於蘇伊士運河比較狹窄,很好被控制,能夠第一時間獲得海上優勢。一旦運河加寬,就達不到這個效果了。所以他們不願意把運河加寬。就是為了國家安全和治海優勢。

第三:目前蘇伊士運河的歸屬國是埃及。埃及雖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國內的資源相對比較匱乏, 科技 水平比較落後。國土面積大部分為沙漠。屬於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蘇伊士運河全長193公里,對運河進行加寬無疑是一個特別巨大的工程。並且單純的加寬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必須要滿足大型船舶的吃水深度,這也就設計到船舶的加深。

目前這種大型的工程船隻有我國以及西方的某些國家才有。埃及即便是想加寬加深,自己的 科技 力量似乎還不能獨立完成。另外運河加快後,要時刻考慮到潮汐的問題,因為潮漲潮落,時間久了泥水回填,運河深度不夠,更容易造成船舶擱淺。所以無論從那個方面考慮分析,蘇伊士運河都不能被重新加寬加深。

目前蘇伊士運河因為「長賜號」的擱淺已經堵塞幾天的時間了,對埃及方面造成的損傷也高達億萬美金。另外對全球各國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運河還遲遲沒有通航,全球的經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離我們最近的就是,油價上漲。因為我國的石油資源很多都在靠進口,蘇伊士運河堵塞,油輪被困,時間長了石油資源缺乏,自然油價也會上升。

目前蘇伊士運河裡面的擱淺船舶還在進一步的救援中,但是最新消息,船首部由於擱淺比較嚴重,出現了鋼板斷裂漏水的現狀,船上人員正在抓緊進行抽水工作。其實在蘇伊士運河裡面船舶擱淺還是非常危險的,對於救援人員來說也說一個極大的考驗,如果救援失敗導致船舶傾覆,雖然並不能造成人員的傷亡,但是整個河道基本上就堵死了。到那個時候再找打撈船進行打撈,可就是一個長久的工作了。另外船上還有兩萬多個集裝箱呢!所以救援工作一定要慎重。

我曾經經過蘇伊士運河的時候,感覺和我們長江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比我們長江的水要清,比我們長江要短。但是兩岸的情況就和我們的長江差不多。

關於蘇伊士運河為什麼不加寬,不加深。你們還有其他的看法嗎?歡迎下方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近日,因為「長賜」號大型集裝箱船拋錨蘇伊士運河,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蘇伊士運河,何時能恢復通航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有相關機構統計,因為運河堵塞,全世界貿易每天至少損失20億人民幣,不過這一數字的准確性待評估。當前可以確定的是,蘇伊士運河所處的埃及,依靠運河通行費每年收入大概是56億美元,所以運河每阻塞一周,埃及的損失就高達一億美金,很多人不免會問,埃及為什麼早不拓寬蘇伊士運河,既能應對突發情況,又能增加通行費收入。

原因有兩個,第一地形不符合,如果單純修建運河,那技術並不復雜,即便埃及自身建設不了,也可以外包給國外企業,就像1859年那般,蘇伊士運河由英國牽頭歷時10年完成。早在2015年蘇伊士運河就進行了新建,但新線路僅限於大苦湖以北,大苦湖至蘇伊士灣這一部分沒有合適的地方,如果在原有運河西側修建,那要穿越蘇伊士居住區,拆遷成本巨大,而在西側修建,又超出了大苦湖的承接范圍,所以埃及新建蘇伊士運河時,只新建了北側。

第二個原因是成本,說白了也就是投資與回報不成正比,雖然埃及依靠蘇伊士運河每年可收取巨額通行費,但有相關調查機構做出過統計,即便蘇伊士運河全線再拓寬一倍,埃及的收入也不會翻番,因為世界船隻貿易量基本是固定的,並不會隨著蘇伊士運河的拓寬而增加,平均每天50多艘的量已經處在持平狀態,畢竟相比於世界航路而言,蘇伊士運河只是很小的一段距離,遠洋船隻大部分時間在公海航行,因此埃及不會單純為了應對突發情況而耗費巨資再建一條。

最後, 要是再建一條運河收益巨大,埃及早就建設了,根本沒必要等到現在,因為早在2004年,蘇伊士運河就發生過油輪擱淺事件,當時蘇伊士運河中斷了3天時間,但並沒有看到埃及有意向在南側再建。

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一起探討。

就西方的施工速度來說干個三五年太正常不過了,不說蘇伊士運河的股東不同意,就是那些做遠洋貿易的歐洲國家都絕對不同意長期封閉航道

蘇伊士運河占據世界海洋貿易總額的百分之十二,如果擴寬短期內是不能繼續通航的,遠洋貨輪就只能繞路走好望角,這一繞就是數千海里,運費增加物價就會水漲船高!

人家都有大數據的,為啥要將河道挖寬挖深?這就像你開家飯店,24小時爆滿,排隊多好。非得擴大經營增加成本幹啥呢?24小時的生意12個小時做完了。空的時間不就浪費成本了嘛

工程的改造量巨大,目前航運造成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目前來進行升級改造,那麼好多船隻,要繼續繞好旺角,費用會大大的增加。

虧本的生意沒人做,埃及人又不是傻瓜,他們覺得合算就拓寬,不合算就不動手。有人提到各種工程修建的難度,這其實都不是問題,只要錢到位都好辦。退一萬步來說,真的埃及人沒能耐,可以花錢請「世界基建狂魔」開拔,我們中國人能行……

話說,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由法國人在1858年啟動開鑿。到1869年通航之後,英國人眼紅插手埃及事務,他們利用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的財政危機,在1875年成功控制住蘇伊士運河。

英國人一旦掌控局面,就開始第1波的拓寬工程,讓蘇伊士運河寬度增加到365米。 隨著通行量的增加,英國人是名利雙收,不僅每年的過路費不少,還能通過運河加強全球殖民地的關聯。因此,蘇伊士運河通航之後,河道的後續工程一直在做,因為這符合掌控者的利益。


二戰後,埃及政府把蘇伊士運河收回國有,讓英國、法國的利益受到重大損害。結果,導致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最後英法兩國在國際壓力下撤軍。

1967年【第3次中東戰爭】爆發,蘇伊士運河被迫關閉,一直到1975年復航。 緊接著,第2波的運河擴寬工程啟動,第一期工程在1980年完工。 這時候,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船隻的最大吃水深度增至53英尺,20萬噸的船隻可半載通行,37萬噸的船隻可空載通行。

這條運河太賺錢,埃及人根本停不下來,他們繼續拓寬、挖深河道。到2006年,運河已經加深至62英尺,並裝上電子追蹤和監控系統。當然,伴隨著的是運河過境費的「水漲船高」,如1978年是5.13億美元,到2004年已經翻到32.9億美元,近些年的每入已經超過50億美元。

埃及政府收錢很歡樂,那些承運商也不是沒對策,他們根據蘇伊士運河「量身打造」船隻。後者是商人思維,採用規模效益的策略,你埃及政府有多大規模的運河,我們就訂購多大規模的船隻。

1968年,世界上第1艘超級巨型油輪(ULCC)誕生,總載量達到25萬噸。而在1979年,有史以來最大的油輪「海上巨人號」被日本投入使用,總載量超過55.5萬噸。每天通過運河的船隻數量有限,埃及人一算賬發現,「拓寬運河的成本」與「完工後的收益」並不是很合算。

所以,埃及人並不積極動工拓寬運河,現在就是最好的收益狀態。 不過有時候也挺尷尬,像今年3月23日,一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貨船「長賜號」,在運河擱淺造成航道堵塞,還是形象說明蘇伊士運河需要下一波的工程。

蘇伊士運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從這里通過的船隻就有1.8萬艘,而埃及是所有國,每年可以從蘇伊士運河獲得數十億美元的通行費,2020年埃及蘇伊士運河實現56.1億美元的收入。那麼,蘇伊士運河每年給埃及帶來這么大的經濟效益,埃及為何不把河道挖深一點,挖寬一些呢?

其實,蘇伊士運河是先後經歷過多次加寬加深的,自從1869年開通以來,通過該通道來往紅海和地中海之間的船隻就絡繹不絕,而埃及也因此得到了很高的經濟回報。

蘇伊士運河從開通之初,到現在也就一百多年時間,從最初的每年400多艘船通過,發展到現在的1.8萬艘,這條河道溝通了亞歐非之間的人文交流和經濟交流。

建造之初,蘇伊士運河只是一條深8米,寬22米的運河,只能通過載重量小的小型船隻,大一點的船通過都會擱淺,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該航道寬度不夠,所以只能是單向通行,如果有船隻正在通過運河,那麼後來的船隻只能在港口排隊等候,所以效率相對還是比較低的,如果把河道加寬加深,能夠雙向通行,那麼效率一定更大,每年也為埃及提供至少100億美元的巨額收入。

不過,由於是單向通行,運河的各種原因,在運河史上也有多次貨輪擱淺,甚至發生撞船事故,對蘇伊士運河的安全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為了增加運河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埃及從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後期,都在增加對蘇伊士運河的擴建,在深度和寬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蘇伊士運河也成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運河之一。

當今時代快速發展,波斯地區石油潛力巨大不斷被開采,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油輪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在此巨大利益的影響下,埃及政府幾乎每一年都在想方設法將河道鑿寬鑿深,目的就是從中獲取財富,因為每一年全球至少1/4的石油都是從這里經過的。

這么好的機會,埃及政府當然不會錯過,到了2006年的時候,運河已經可以通過22萬噸級的船舶,水深也超過了22米。

到了2014年,埃及政府又再次提出對蘇伊士運河進行改造,使其成為能夠雙向通行的航道,截至目前,該航道的擴建工程已經竣工,蘇伊士運河的通航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這是一個大工程,不僅需要大量的錢還需要技術啊,不是隨便一個國家都有咱們的造島神器的。這種工程對埃及這樣的國家來說有點強人所難了,畢竟開挖運河都不是埃及搞得,只是後來收歸國有了

❹ 伊朗裏海運河能實現嗎

很難實現,周邊國家多,情況復雜。

❺ 蘇伊士運河通航多年,為何不將河道挖寬、挖深一些這背後有何講究

3月23日,一條名為「長賜號」的貨輪擱淺在埃及蘇伊士運河上,將全球幾百艘貨輪堵停在航道上,導致全球掀起了一陣輿論熱潮。

著急趕路的美國人早已在暗中罵罵咧咧地恨死了這「該死的蘇伊士」,畢竟美國人很早以前就曾想過要用520枚核彈在以色列炸出一條新運河,只是無奈考慮到成本太高,而不了了之。

說起來這確實挺諷刺和滑稽,看起來人類早已能夠「飛天遁地」,尤其是各大強國之間,常常亮各種牛x的高科技裝備,一副「天下無敵」的模樣。

結果卻沒有想到,諸船被一條區區的小運河擋住了去路,且這一堵就是數日,最後在經歷了長達175個小時之後,還是在借力於潮汐上漲和大風的自然外力下,給擺正了擱淺的貨輪,多麼可笑的一件事。

04 小結

埃及總統納賽爾曾說:「蘇伊士運河是由埃及人的靈魂、頭顱、鮮血和屍骨築成的。」

蘇伊士運河,一條沾滿血淚歷史的人工運河,今天人類能夠享受到的蘇伊士運河帶來的便利,得益於無數為此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的勞工們。

然而,長江滾滾浪淘盡,縱然充滿血淚歷史,千百年來,蘇伊士運河依舊沒能擺脫被爭奪的命運,令人感慨萬千!

真可謂是:一條河道,道盡人性~


❻ 蘇伊士運河堵塞,為何會對中國比較有利呢

因為蘇伊士運河的堵塞。所以導致地中海的艾森豪威爾艦隊沒有過來。本來艾森豪威爾艦隊是想要從地中海到波斯灣耀武揚威的。因為當時的王毅外長去了伊朗,要跟伊朗簽訂合作協議。所以美國想要派艦隊去波斯灣耀武揚威。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蘇伊士運河竟然能堵住。而且還是台灣船舶堵住的。只能說中國人還是幫中國人。老天爺是有眼睛的。

俄羅斯和伊朗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俄羅斯說那些貨船可以從北極航道走。俄羅斯會提供破冰的服務。伊朗說可以讓這些貨船從他們的的內河走。這兩個國家可能都是想掙這筆過路費。 但是堵塞的運河借著潮汐力量還是成功疏通了。巨大的貨輪被擺正了位置。不過後面堵塞的船疏通都要疏通三四天。因為實在堵的太多了。堵的這幾天已經造成了好幾億美元的損失。不知道這些損失誰要來負責。

❼ 伊朗在裏海的艦隊 能通過河流、運河開到波斯灣嗎

可以的
裏海通過伏爾加河及伏爾加—頓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而黑海通過土耳其海峽與地中海相連接。到了地中海只要再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就可以開到波斯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伊朗不開挖運河到死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三頭嬰兒現在怎麼樣 瀏覽:399
越南農村冬天怎麼過 瀏覽:920
伊朗石斑魚多少錢一斤 瀏覽:708
印尼人家庭聚餐吃什麼 瀏覽:242
中國傳統節日干什麼 瀏覽:158
泰國和伊朗哪個好玩 瀏覽:937
印尼貨幣一條是多少 瀏覽:428
在中國銀行卡充話費怎麼充 瀏覽:770
為什麼南印度洋 瀏覽:930
英國有多少輔助艦艇 瀏覽:738
義大利壽司怎麼吃 瀏覽:227
什麼樣的越南女孩想嫁中國 瀏覽:752
印尼出新冠病毒還是什麼病毒 瀏覽:55
印度電視行業前景怎麼樣 瀏覽:856
以色列那麼小為什麼能打伊朗 瀏覽:101
中國有哪些好大學 瀏覽:944
充電話費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211
伊朗回中國帶多少美元是可以的 瀏覽:920
伊朗有什麼特產珠寶 瀏覽:878
越南女人為什麼願意外嫁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