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霍爾木茲海峽為什麼有什麼重要性嗎
交通要塞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
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數以百
萬桶計的石油都要通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美國能源信息署()統計,霍爾木茲海峽承擔著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應。平均每五分鍾就有一艘油輪進出海峽。在去年的5月份,美國能源信息署就估計,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運出的原油每天可達1340萬桶。除此以外,大約每天還有200萬桶其他的原油產品需要通過該航道運輸,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氣等等。
作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卡達每年需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向亞洲和歐洲等國出口3100萬噸液化天然氣。而海灣地區產油國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過這條航道向外出口。而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的預計,到2020年,每天由霍爾木茲海峽經過的原油將翻倍,達到每天3000萬桶至4000萬桶。不僅如此,霍爾木茲海峽對於美國還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除去原油因素,美軍還必須依靠霍爾木茲海峽向伊拉克以及其他海灣地區國家輸送武器彈葯和部隊供給。因此,美軍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保障海灣地區原油和能源供應渠道的暢通。
戰略咽喉
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
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平均每8~10分鍾就有1艘海輪駛過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亞洲西部,介入阿曼的穆桑達姆半島和伊朗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波斯灣(簡稱海灣,阿拉伯人稱阿拉伯灣)。由於它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海灣的咽喉」之稱。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島突出於海峽水域,海峽呈彎弓形狀。海峽連波斯灣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西側的謝赫、馬蘇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島為界;接阿曼灣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東側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達馬蓋山為界。海峽中分布著格什姆島、霍爾木茲島、亨加姆島(屬伊朗)和賽拉邁島、埃奈姆島、穆桑代姆島(屬阿曼)等。海峽不經常漲潮,這主要與波斯灣口形狀有關。自古以來,霍爾木茲海峽就是交通、戰略要地。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現仍為霸權主義者所覬覦。
石油門戶
霍爾木茲海峽正扼波斯灣出口,是盛產石油的波斯灣的門戶,在戰略上和航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
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
美國等地。這些產油國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還有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它們共同負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的60%的供應量。目前,每天都有近200條油輪運載這些國家的大約2000萬桶的原油通過海峽。由於它是油船來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斷,西方經濟就會遇到致命威脅,因此,它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也歷來是帝國主義列強企圖控制的重要目標。
國際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海峽地處副熱帶,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表層水溫年平均為26.6℃,最熱月(8月)達31.6℃,最冷月 (2月)為21.8℃。高溫、乾燥增強了海水蒸發,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
『貳』 裏海.黑海.紅海.死海其中哪個海是湖泊
裏海和死海是湖泊,黑海是歐洲東南部和亞洲小亞細亞半島之間的內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海,紅海是指非洲東北部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長海域
死海位於約旦和以色列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80米,最深處湖床海拔-800米,湖水鹽度達300g/L,為一般海水的8.6倍。死海的鹽分高達30%,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地的阿薩勒湖(Lake Assal)的鹽度超過死海,位於以色列、西岸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
裏海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海的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整個海域狹長,南北長約120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320公里。面積約386400平方公里,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裏海湖岸線長7000公里。有130多條河注入裏海,其中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和捷列克河從北面注入,3 條河的水量佔全部注入水量的88%。裏海中的島嶼多達50個,但大部分都很小。
『叄』 裏海被封閉起來所以不是海,那麼死海也被封閉起來,為什麼它是海
死海是個鹹水湖,不是海,含鹽量世界第一,人在上面可以漂浮不沉,因此被稱為「死海」。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水體。它的面積為37.18萬平方千米,比德國大,接近日本的面積,北美洲五大湖總面積的1.5倍.裏海總面積的五分之二左右在伊朗境內。其餘部分在俄國境內。這個巨大的湖泊全長1225千米。伏爾加河接納北部高地的徑流,注入裏海,約四分之三的裏海水量來自於伏爾加河
『肆』 鹹水湖的六大湖
裏海——世界最大的鹹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
死海——世界最低的湖,也是含鹽度最高的湖。
大鹽湖——美洲最大的鹽水湖。
艾耳湖——澳大利亞最大的湖。
青海湖——中國最大的湖。
納木錯——世界最高的鹽水湖。 地理位置
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東、北、西三面湖岸分屬土庫曼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基本概況
裏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陸湖,那為什麼又被稱為「海」呢?從裏海的自然特點來看,裏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淼,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同時,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另外,從裏海的形成原因來看,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上述各海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面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家稱之為「海跡湖」。因此,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裏海」了。其實,它並不是真正的海。
裏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爾布爾士山脈和高加索山脈所環抱,其他幾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裏海南北狹長,形狀略似「S」型,南北長約1200公里,是世界最長及唯一長度在千公里以上的湖泊。東西平均寬約320公里,湖岸線長約7000公里,面積371000平方公里,大小幾乎與波羅的海相當,規模為亞速海的10倍,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
組成部分
裏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裏海的水面低於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裏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裏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6.4立方萬公里,其中伏爾加、烏拉爾和捷列克河約佔90%以上。
整個海區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其間被許多島嶼和淺灘隔開。北裏海,岸坡平緩,水深很淺,僅4~8米,最深也只25米;海底為波痕狀沉積平原,水量只佔總水量的 1%。中裏海,依大高加索山脈的岸線多陡坡,東岸頻臨曼格什拉克高原,較為險峻。底部,東為陸架,西為傑爾賓特海盆,深達 790米;水量約占裏海的三分之一。南裏海,海岸低平,東西陸架較寬,往西為窪地,是裏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較大,約佔全裏海的三分之二。海底沉積物,北裏海多含貝殼的砂;中裏海窪地多泥和砂質泥,東西兩岸近海則多貝殼、礫石砂和粘泥;南裏海深水區為泥和含有薄層硫化鐵的粘泥,東西兩岸邊緣區為砂、灰質泥、貝殼和礫石。
水文特徵
海流主要為氣旋性環流,各個海域又可形成若干局部性環流。北裏海,伏爾加河徑流入海後分成兩支:主要的一支沿西岸向南流;另一支沿北岸向東流,在東北部形成一個小型的反氣旋型環流。流速隨風而異,一般為10~15厘米/秒,有強勁偏北風時,西部流速達30~40厘米/秒,最大可達 100厘米/秒。中裏海被一個大型的氣旋型環流所控制。南裏海的西北和東南部,各有一個氣旋型環流。因而,使裏海西部形成一支自北向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為25~35厘米/秒,而東部則出現自南向北的沿岸流。平均流速約為10~15厘米/秒。
水溫分布隨季節和地區而不同。冬季,表層水溫南北差異較大,2月北裏海僅0.1~0.5°C,南裏海可達8~10°C。夏季,溫差較小,一般為24~27°C。水溫的垂直分布也隨季節而變化。冬季,北裏海和中裏海,水溫幾無變化,南裏海在50~100米深處有溫躍層。夏季,中部的30~50米深處和南部海區,上下層溫差較大。
裏海共有130條入海河流,每年入海徑流量為300立方公里以上。其中伏爾加河入海徑流量為 256立方公里,占裏海總徑流量的85%。入海經流量有較大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直接影響著鹽度和水位的變化。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較低,而硫酸鹽和碳酸鹽的含量較高。海水的鹽度約比大洋水的標准鹽度低三分之二。中部和南部,一般為12.0~13.0,伏爾加河三角洲以外,鹽度僅0.2。鹽度的季節變幅常在 0.17~0.21之間。12月至翌年4月,北裏海常有結冰現象,冰厚一般為0.5~0.6米,最厚為1米。在強勁北風作用下,流冰可向南漂移到阿普舍倫半島附近。
水位的長周期和超長周期的顯著變化是裏海最引人矚目的現象。 研究證實, 裏海19世紀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7~11世紀間,出現較低水位。1930~1957年間,由於伏爾加河上建水庫,工農業過量用水,氣候乾燥等影響,致使水位又下降。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裏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水位季節變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變幅可達33厘米。裏海的風增減水十分顯著,伏爾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時風減水達4~5米,風增水也可達2米。
裏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為2~3米,中部和南部僅有20~50厘米,最大也不超過1.5米。裏海的水溫,夏季南北水域基本相同,為26℃左右。冬季北部水溫0℃以下。南部的平均溫度為8~10°,北部淺水區每年冰期2~3個月。
氣候情況
海區縱跨幾個不同的氣候區。北裏海雖屬大陸性氣候,但變化不劇烈;中裏海西部氣候溫和,而東部則為乾燥的沙漠氣候;南裏海屬夏季乾燥的亞熱帶氣候。冬季裏海的天氣不穩定,氣溫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北部為-8~-10°C,南部為8~10°C。風向多變,而以東和東北風占優勢。風力為5.5~10.7米/秒,中部有時可達20.8~28.4米/秒。夏季,海上受高壓控制,常有微弱海風向陸吹,天氣十分穩定。氣溫變化不大,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8~29°C,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4°C。平均年降水量為200~1700毫米,分布不均,東海岸少,西南海岸多。年蒸發量一般為1000毫米,南裏海的東部和阿普舍倫半島達1400毫米。
裏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乾旱,蒸發非常強烈。據統計,裏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立方公里,進得少,出得多,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經縮小到37.1萬平方公里了。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咸。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為0.2‰,而南部含鹽度高達13‰。
資源狀況
裏海地區石油資源豐富,兩岸的巴庫和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地區,以及裏海的湖底,是重要的石油產區。裏海湖底的石油生產,已擴展到離岸數十公里的水域。裏海生物資海豐富,既有鱘魚、鮭魚、銀汗魚等各種魚類繁衍,也有海豹等海獸棲息。裏海含鹽量高,盛產食鹽和芒硝。卡拉博加茲戈爾灣是大型芒硝產地。
航運
裏海地區航運業較發達。通過伏爾加河及伏爾加—頓河等運河,實現了白海、波羅的海、裏海、黑海、亞速海五海通航。但由於北部水淺,航運受到一定限制。在巴庫和克拉斯諾沃茨克之間有火車輪渡。運輸貨物以石油為主,其次為糧食、木材、棉花、食鹽、建築材料等。沿岸主要港口有亞塞拜然共和國的巴庫,俄羅斯聯邦共和國的阿斯特拉罕、馬哈奇卡拉,哈薩克共和國的舍甫琴柯,土庫曼共和國的克拉斯諾沃茨克,伊朗的恩澤利和托爾卡曼港等。 世界最低的湖,湖面海拔負418米,同時也是含鹽度最高的湖。死海是一個內陸鹽湖,位於以色列和約旦之間的約旦谷地。西岸為猶太山地,東岸為外約旦高原。約旦河從北注入。約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億立方米水,另外還有4條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從東面注入,由於夏季蒸發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節性變化,從30至60厘米不等。
死海長80公里,寬處為18公里,表面積約1020平方公里,平均深300米,最深處415米。湖東的利桑半島將該湖劃分為兩個大小深淺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積佔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無出口,進水主要靠約旦河,進水量大致與蒸發量相等,為世界上鹽度最高的天然水體之一。
由於死海位於有爭議的約旦-以色列邊界,因而一直未能大規模用來通航。湖岸荒蕪,長期居民點很少。只有塞多姆的工廠和卡利亞的幾家旅店和礦泉療養地,西部的恩蓋迪('EnGedi)地區還有一個基布茲(以色列農業社區)。湖岸偶爾可見小片耕地。 北美洲最大的內陸鹽湖,西半球最大鹹水湖。位於美國猶他州西北部,東面是洛基山,西面是沙漠,大鹽湖為更新世大冰期大盆地內大淡水湖的殘跡湖。大鹽湖乾燥的自然環境與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學特徵與海水相同。歷史上湖的面積變化極大,1873年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1963年只有2460平方千米,70年代初期約為4000平方千米。大鹽湖延西北-東南向延伸,長120千米,寬63千米,深4.6—15米,面積352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約1280米。鹽度高達150—288‰。大鹽湖資源豐富,鹽類儲量較大,達60億噸,其中食鹽佔3/4,還有鎂、鉀、鋰硼等。大鹽湖為猶他州一大旅遊勝地。鹽湖城是該州內最大的城市和首府,位於湖的東南岸。美國南太平洋鐵路橫跨大鹽湖湖面。
地處洛基山脈1280公尺處,四周群山環繞,長年積雪。大鹽湖是個死水湖,沒有泄水口,湖水流失主要靠太陽的自然蒸發。湖水的補充則主要來自大自然的雨和融化的雪水。 當盛夏炎炎時為沙漠型氣候,雨、雪水源源不斷地將高山上和沙漠中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沖刷到湖泊中。太陽每日不懈地將湖泊中的水分蒸發掉,水分流失,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卻在湖中安了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億年來這種天然生態循環,造成鹽湖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含量愈來愈高,水的濃度高出海水50倍。
經研究發現,湖水中含有76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而且這些元素與人體體液的含量相吻合,含量均衡,種類齊全,同時具有天然殺菌的效果,就連全世界最棘手的水中細菌「沙門桿菌」都無法生存。是迄今世界上含量最多,最齊全,最均衡的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美國MRI公司在猶他州大鹽湖北面開建多處人工曬鹽池,將10倍海水濃度的湖水注入,利用猶他州夏季火熱、高溫的太陽曬制結晶鈉鹽,使湖水中的鹽份因天然大自然的力量除去,將10倍的海水再濃縮成約40倍。
大鹽湖位於美國猶他州北部,西半球最大的內陸鹹水湖,世界上含鹽度最大的內陸湖之一。乾燥的自然環境與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學特徵與海水相同,但因蒸發量遠超過河川補給量,湖水含鹽量比海水大得多。歷史上由於蒸發量和河水流量的變動,湖的面積變化極大,1873年和1980年代中期面積為6,200平方公里(2,400平方哩),1963年只有2,460平方公里(950平方哩)。湖面可高達海拔1,284公尺(4,212呎),低則為1,277公尺(4,191呎)。一般水深4.5公尺(15呎),最深達11公尺(35呎)。
大鹽湖是史前時代的邦納維爾(Bonneville)湖的殘跡。約在100萬年前,邦納維爾湖面積廣達5.2萬平方公里(2萬平方哩)。在其後的冰期中,大量淡水注入湖盆,經蛇河匯入哥倫比亞河,最後注入太平洋。冰期過後,水位下降,出口切斷,遂變成內陸湖。貝爾(Bear)河、韋帕(Weber)河和約旦河每年輸入湖盆的鹽類多達110萬噸。湖盆中累積的鹽類總計已有60億噸。以氯化鈉為主,硫酸鹽、鎂、鉀等亦很豐富。19世紀起開採食鹽和鉀鹼。1971年開始大規模從湖水提煉鎂。18世紀繪制的地圖上已標明大鹽湖的位置。1847年有摩門教徒在湖畔定居。1850年測量湖區。1869年興建的美國第一條橫貫大陸的鐵路經過湖的東北岸。1890年美國地質調查所在此進行了科學考察,獲得大量資料。由於周圍被大片沙丘、鹽鹼地和沼澤所包圍,大鹽湖至今與附近的城市和村鎮仍處於隔絕狀態。野生動物保護區,以保護鵜鶘、蒼鷺、鸕鶿和燕鷗等珍貴野禽。大鹽湖行將成為游覽、休憩勝地。 艾耳湖-澳大利亞最大的湖。艾爾湖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位於南澳大利亞州中部偏東北,皮里港北400公里。艾爾湖是澳大利亞大陸最低的地方,湖面比海平面低15米。 艾爾湖位於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陸最低方,湖面比海平面低12米。艾爾湖盆地是湖床附近的大型內流湖系統,最低的部分是因季節增加和減少水體的淺鹽湖。附近乾旱地區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毫米,年蒸發量達2,500毫米。在乾旱季節時,當河流從山地向西流時,一路上因蒸發和滲漏損失很大,往往在半路上就消失了,艾爾湖湖岸的小湖盛著剩下的少量水份,湖水面經常乾涸,湖面縮小成鹽池;在兩季時,河流由東北流進湖泊,季候風帶來的兩量決定河水會否抵達艾耳湖及其深度,附近地區的兩水也會令湖泊中小型泛濫,每3年平均泛濫1.5米,每10年泛濫4米一次,在一個世紀會完全注滿4次。湖水會在下年夏天末的中小型泛濫後被蒸發。
艾爾湖盆地沒有出海口,是世界最大的內流盆地之一。主要連接河道有庫珀溪、沃伯頓河等。
艾爾湖的湖水主要來自河水及雨水。它的面積變化很大,降雨量較大時,面積可達8200平方公里。降水較少時便出現乾涸。按照其平均面積它是世界第19大湖,如果按其最大面積來算,它是大洋洲最大的湖泊。 中國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內陸湖,蒙語稱騰格里湖,藏語納木湖和蒙語騰格里湖均意為天湖。在念青唐古拉山主峰以北,湖面海拔4,718公尺,面積1,940平方公里。湖泊形成和發育受地質構造控制,並具冰川作用的痕跡。湖水含鹽量高,流域范圍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產細鱗魚和無鱗魚。湖水清澈,與四周雪山相映,風景秀麗。
湖中五個島嶼兀立於萬頃碧波之中,佛教徒們傳說他們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都會虔誠的頂禮膜拜。
納木錯是喜馬拉雅山運動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現存的湖濱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場。每當夏初,成群的野鴨飛來棲息,繁殖後代。 美麗富饒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鹹水湖。它又名庫庫諾爾,錯鄂博,古稱西海、鮮水和錯溫波等。庫庫諾爾蒙語意為青色的海。青海得名於北魏,因湖水清澈碧藍,湖面廣袤如海故名。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是我國第一大鹹水湖。湖泊似梨形。
青海湖位於我國青海省東北部。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予青藏高原的瑰麗珍寶,也是青海省名稱的由來和象徵。青海湖地處青藏高原,這里地域遼闊,草原廣袤,河流眾多,水草豐美茂。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所環擁:北面是崇宏壯麗的大通山,東西是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連綿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舉目四顧,四座高山猶如四幅天然屏障。從山下到湖畔則是蒼茫無際的千里草原,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像一個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濃墨重彩的西部風景畫。
1981年實測水位3193.92m,長109.0km,最大寬度67.0km,平均寬39.8km,面積為4340km2,最大水深27.0m,平均水深17.9m,蓄水量778.0×108m3;與1961年相比,20年來湖泊面積減少了295.0km2,蓄水量減少了76.0×108m3。湖水礦化度1961年為12.4g/L,1986年又增為13.84g/L,26年來平均年遞增52.0mg/L,咸化趨勢明顯。青海湖的形成和變遷,是大自然的傑作。早在兩億三千萬年以前,青藏高原是一片浩瀚無際的古海洋。200萬年前,劇烈的造山運動使得這片古海洋逐漸隆起,一躍形成了世界屋脊。海水被逼走時,有的被四周的高山環繞起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青海湖就是被山脈堵塞而形成的一個巨大湖泊。當時,它是一個外泄湖,周圍有100多條河流注入湖中,同時湖水又從東面注入黃河。大約距今100萬年前的第四紀,青海湖東面的日月山發生了強烈的隆起,攔截了青海湖的出口,原來從青海湖向東流出的河流,被迫向西流入青海湖,形成了我國罕見的自東向西流的倒淌河。青海湖也成為一個流水只入不出的閉塞湖。由於青海湖位於西北氣候乾燥地區,湖水蒸發量大於湖水注入量,因此湖水不斷下降,湖面逐漸縮小,與初期的湖區相比,湖面縮小了三分之一,水位降低了80-100m。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時期,環湖一周,號稱千里,唐代尚稱八百里,現在只有七百多里了。青海湖區屬高寒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2℃,一月平均氣溫-12.6℃,7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高氣溫28℃。多年平均降水量336.6mm,5-9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以上,年蒸發量950mm,6-9月的蒸發量占年蒸發量的60%以上。湖泊的集水面積29661km2,補給系數5.83。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補給,入湖河流有40餘條。主要入湖河流布哈河、巴戈烏蘭河和側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為最大。據有關資料,青海湖年入湖總水量為36.28×108m3,而年耗水量卻高達41.59×108m3,收支相抵年虧損水量5.31×108m3。這就是青海湖水位不斷下降,湖面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青海湖畔有著遼闊的天然牧場,是我國各民族聚集的地方,除漢族外,還有羌族、吐古渾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從遙遠的古代起,就是重要的畜牧業產地,尤以養鳥業更為發達。 在春秋戰國時代,這一帶盛產「秦馬」。《詩經》中曾描寫過「秦馬」的雄壯和善馳。隋唐時,「秦馬」與「烏孫馬」、「血汗馬」皆為良種馬,以能征慣戰而著稱。唐代在青海還專門設置了茶馬司。 杜甫《高都護馬行》「……此馬臨陣久無戰,與人一心成大功。……雄姿未受伏櫪思,猛志猶思戰場利。腕促蹄高如鐵,交河幾蹴曾冰裂。五花散作雲滿身,萬里方看汗流雪,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擎電傾城知。」此詩竭盡贊美之詞來誇耀青海騌馬的威武和神駿。 最質朴的美才具有真正的震懾力。青海湖正是具有高原湖泊那種空闊、粗獷、質朴、沉靜的特徵。它沒有西湖的嫵媚,東湖的清麗,也沒有玄武湖的槳聲,昆明湖的燈影……青海湖的美是原始的,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在不同的季節,青海湖的景色迥然不同。夏秋之際,湖畔山青草綠,水秀雲高,景色十分綺麗。五彩繽紛的野花把芳草茵茵的草原點綴得如錦如緞,膘肥體壯的牛羊和驄馬似珍珠灑滿草原。水天一色的青海湖蔚藍似海洋,它藍的純凈、深湛,藍的溫柔、典雅。寒冷的冬季,牧草一片枯黃,青海湖開始結冰,浩渺的湖面冰封玉砌,一泓澄碧的瓊漿凝固成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光。 青海湖以生產鰉魚而聞名。鰉魚是冷水性無磷魚,有名裸鯉,它身肥碩,肉嫩,脂肪多,味道鮮美,是一種稀有魚類,只產在我國青藏高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 青海湖中分布著五個美麗的小島,其中的海心山和鳥島都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海心山高出湖面約70米,面積約1平方公里,島上岩石嶙峋,林木蔥蘢,風光旖旎。島上自古以產龍駒聞名,因此又名龍駒島。據史記載:青海湖「每冬冰合後,以良馬置此山,來春牧之,馬皆有孕,所生之駒,號為龍種,必多聰異。」相傳,漢平帝時,王莽秉政,在湖濱設西海郡,曾牧於上,得龍種,日行千里,稱青海驄。隋大業五年,煬帝西巡至青海陳兵講武,七月置馬牧於此,以求龍種。以前,青海湖無舟楫可渡,牧民們在冬季冰封後,趕著馬匹、氂牛,馱上足夠一年的各種物品上島,來年冰封後再出島。
著名的鳥島是群鳥聚會之所,數以十萬計的各種候鳥一年一度來此歡度盛夏,成為青海湖的一大奇觀絕景。鳥島狀似蝌蚪,位於湖的西北隅,面積為0.11平方公里。每年夏天,斑頭雁、魚鷗、棕頭鷗、鸕鶿等成群結隊從南方飛來,鳥群此起彼落,把整個小島遮蓋的嚴嚴實實。到了產卵季節,群鳥築巢壘窩,全島鋪滿了密密麻麻的鳥蛋,俯拾即是。這時的鳥島是一片歡騰、喧鬧、繁忙的鳥世界,天上地下全是鳥的繁忙身影。有的銜草,有的啄泥,有的含毛,從早到晚不停地飛起落下。經過20多個晝夜的孵化,雛鳥相繼出殼,跟在自己的雙親後面搖搖晃晃,嘰嘰喳喳,全島一片生氣。當雛鳥羽毛漸豐,雙親帶著它們到處去游盪、覓食。有的到附近的高山平湖去消夏,有的到清澈的山溪河汊去棲息,繁華的樂園變得寂靜起來。到九、十月間,幼鳥的翅膀練硬了,西伯利亞寒流又漸南侵,島上的群鳥紛紛向南飛遷。如此年復一年,它們過著有規律而歡快的遷徙生活。鳥島也成了聞名遐邇的游覽勝地。無數遊人為壯麗的鳥島風光和奇特的水禽生活所吸引,專程前來觀光,感受禽鳥天堂的平和安逸與大自然的寧馨。
『伍』 貝加爾湖,裏海,死海,巴爾喀什湖流經了哪些國家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淡水湖,被稱為「西伯利亞的明眸」。其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南部伊爾庫茨克州及布里亞特共和國境內。
裏海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高加索山脈以東,制約著中亞巨大、平坦的土地。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1]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裏海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米。
死海,即基督教《聖經》中的亞拉巴海,就是鹽海。位於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負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陸地的最低點,湖長67公里,寬18公里,面積大約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鹹水湖、最鹹的湖,最深處380米,最深處湖床海拔-800米,湖水鹽度達300克/升,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鹽分居第二位的水體,只有吉布地的阿薩勒湖(Lake Assal)的鹽度超過死海,位於巴勒斯坦、西岸和約旦之間的大裂谷約旦裂谷。
巴爾喀什湖(哈薩克語:Бал?а шК?ли,俄語:ОзероБалхаш)古稱夷播海[3],是位於哈薩克共和國東部的一個內流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