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為何會進行長達8年的戰爭
1980年,中東這個“火葯桶”又一次被點燃,使得海灣地區成為全世界所關注的熱點中的熱點。9月22日凌晨,伊拉克軍隊突然向伊朗發起了全面進攻,在一周之內深入伊朗境內15-30公里,打得伊朗軍隊措手不及。一些軍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聞記者據此預言,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伊拉克軍隊只需幾個星期就能贏得戰爭。但恰恰相反,這場戰爭成了一場拉鋸式的消耗戰,一打就是8年之久。
這場戰爭的爆發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這中間還夾雜著民族糾紛、宗教矛盾、領土爭端、個人恩怨等,使得戰爭的原因更加紛繁復雜。伊朗人多數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現代歷史上,兩個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見,相互都有被統治的經歷,都視對方為宿敵,結怨很深。圍繞半條阿拉伯河的主權歸屬問題,兩國鬥了70年。
1983年到1998年期間,戰爭同時在陸上和海上展開。陸上戰斗大多是“襲城戰”,在海上雙方展開了“油輪戰”。這不僅給兩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也給中立國的油輪帶來嚴重的威脅。美蘇兩國以此為借口,爭相護航,並在海灣地區明爭暗鬥,使海灣局勢進一步復雜。
兩伊武裝沖突,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全體一致通過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決議,即598號決議。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應,表示歡迎安理會的決議。
一年之後,伊朗迫於戰爭形勢非常不利,在國際上形象孤立,國內經濟衰敗、政局不穩,人民厭戰情緒加劇,軍隊損失慘重,於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號決議,霍梅尼說:“接受這一現實比喝毒葯還要厲害,為了使真主滿意,我要把它喝下去。”兩伊終於在血戰8年之後實現停火。
戰爭沒有解決兩國之間的爭端,一場戰爭,兩個輸家。
B. 《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我以為《我在伊朗長大》是一部長篇小說,但當我買下它時,我發現它實際上是一本漫畫書。我甚至更驚訝。這是一本獲得了這么多獎項的漫畫書,於是我開始帶著極大的好奇心閱讀。 書中的漫畫都是黑白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也很簡單。然而,簡潔的語言和簡單的圖片深刻地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不是進步,而是倒退,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然而,伊朗人民正在內心反抗政府,悄悄地拿起天線了解其他國家事務,晚上關門窗,舉行聚會,白天用布包裹自己,晚上釋放自己的本性。所以我覺得《我在伊朗長大》真實的伊朗的變化不是進步,而是退步,整個精神文明都在倒退。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
C.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兩伊戰爭是因為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才發生的。1971年9月22日出兵伊朗,戰爭爆發。戰爭初期,伊拉克得勢,佔領伊朗約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981年3月底,雙方形成僵局。1982年4月,伊朗發動反攻,基本上收復全部失地。7月,伊朗軍隊越過邊界,佔領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城鎮和據點。10月,頃跡伊拉克遏制了伊朗的攻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1984年4月雀基並起,戰爭向海峽水域和城市區擴展。
1987年7月20日,安理會通過結束兩伊戰爭的598號決議。伊拉克宣布接受,伊朗則堅持應懲辦戰爭禍首,要求薩達姆下台,拒絕接受。1988年初,伊拉克連續發動進攻,收復失地後於7月又進入伊朗境內。
1987年7月18日,伊朗改變以往強硬態度,宣布接受安理會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宣布停火。8月25日在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的主持下雙方開始直接談判。至此,持續8年的兩伊戰爭結束,
關於兩伊戰爭的後果。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嚴重損失,除常規戰爭外,在戰爭過程中採取了襲城戰、襲船戰、襲擊油田等破壞敵方後勤、經濟設施的手段。伊拉克還對伊朗軍隊、平民動用了化學武器。作為軍事實力相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戰爭中曾使用諸如蘇式米格-25戰機、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導彈等當時較為先進的武器;
但同發達國家主導的戰爭相比,這場戰爭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別。例如,在戰爭中鮮有集群化坦克長距離突擊作戰,而一戰中的塹壕戰、人海攻擊卻頗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在狂熱的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以上內容參考鋒森人民網——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
D. 請問沙俄為什麼沒有吞並伊朗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伊朗位於中亞屬於中東。南臨印度洋和波斯灣,北鄰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土庫曼。盡管伊朗現在沒有與俄羅斯接壤的土地,但兩國都是裏海的沿海國家,隔著裏海面對面。在歷史上,伊朗和沙皇俄國是直接相鄰的國家。
1、沙俄雖然領土龐大,兵員眾多,但是軍事水平並不強大,伊朗它比其他中東國家強大得多,也不是容易被挑釁的。所以不敢輕易冒犯。
①單靠伊朗肯定是無法抗拒的。它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將被沙皇統治的俄羅斯吞並。但事實上,伊朗並不弱小。在英國的幫助下英國是沙皇俄國在歐洲最大的競爭對手,英國緊跟沙皇俄國的潮流,克里米亞戰爭幫助土耳其打敗了沙皇俄國。在伊朗,英國也對沙皇統治的俄羅斯保持警惕。
4、由於伊朗等中東地區,一直被英美勢力所操控,即便是強悍的蘇聯,也難以打破這種態勢。
①盡管沙俄幅員遼闊,兵員眾多,但其軍事水平不強,這也是英法等國施壓沙俄的重要因素。西方國家的舉動意味著沙皇俄羅斯的南向擴張之路受阻。
②沙皇統治的俄羅斯不得不與英國簽署協議,瓜分伊朗,將伊朗北部歸沙皇俄國所有,南部歸英國所有。沙皇統治的俄羅斯已經完全失去了到達印度洋的希望。
E. 亞塞拜然是被俄國搶去的伊朗故土,獨立以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回歸伊朗
雖然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國家都想洗掉以前的一些恥辱,讓國家變得更加的強大和繁榮,但是有的國家在國家變得強大之後,就是沒有收復以前失去的領土。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塊土地上有很多都已經發生了改變,就比如:文化、宗教、習俗和經濟水平等等,都讓一些國家有不收復的理由。而亞塞拜然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在伊朗獨立後也沒有回歸。
亞塞拜然是俄羅斯的鄰國,面積只有八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數量也才幾千萬。由於亞塞拜然在近代被俄羅斯所佔領,讓這個國家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現在才有了獨立的阿塞拜疆國。
第三個原因就是現在兩個國家在經濟水平上有一些差距。亞塞拜然因為擁有著豐富的石油儲量,所以是一個比較有錢的國家,而伊朗相比於亞塞拜然就比較落後了,所以回歸伊朗對於亞塞拜然而言,並沒有什麼好處。
F. 伊朗發生6.1級左右地震,會引發哪些不良後果
今天是7月5日,根據最新消息報道,伊朗再一次發生了6.1級大地震,這已經是第三次大地震了,當地傷亡慘重,這是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大大增加了救援人員的工作難度,地震頻發,土地也因為地震的緣故裂開,很多人被埋在了地下,伊朗內部人心惶惶, 這三次嚴重的地震會引發哪些不良後果呢?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G. 兩伊戰爭的結果是怎樣的
1984年2月,伊朗不顧伊拉克停戰要求和國際調停繼續發展進攻,企圖迫使薩達姆下台,建立伊拉克伊斯蘭共和國。至1988年3月,先後發動「巴德爾」、「曙光」8~9號、「聖城」1~9號和「佐法爾」1~6號等50多次戰役。在1986年2月的「曙光」8號戰役中,攻佔伊拉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奧地區;在1988年1月的「聖城」2號戰役中,奪取伊拉克北部約110平方公里土地;在1988年3月的「曙光」10號戰役中,佔領伊拉克北部重鎮哈萊卜傑,奪地1000多平方公里。其他戰役則多數受挫,佔地得而復失。
伊拉克士兵在戰斗中伊拉克守中有攻,先後在中線和南線多次組織進攻戰役,並利用伊朗反政府武裝配合作戰。為改變戰場態勢,阻止伊朗進攻並削弱其戰爭潛力,伊拉克除在地面戰斗中使用化學武器外,還先後於1984年2月和1985年3月率先進行「襲船戰」和「襲城戰」,攻擊對方石油輸出終端和軍事、經濟目標。伊朗針鋒相對予以還擊,在空軍力量不足情況下率先使用地地彈道導彈,引起雙方「導彈戰」。
由於伊朗使用導彈襲擊科好銀威特並威脅海灣其他國家的石油輸出,美、蘇、英、法等國自1987年7月起先後出動80多艘軍艦在海灣為油輪護航。美海軍曾多次同伊朗發生沖突,戰火由兩伊邊境蔓延到海灣地區。
1988年上半年,伊朗經濟危機加劇,國際壓力增大,戰場形勢惡化。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繼續對伊朗縱深目標實施導彈襲擊。
1988年4月,伊拉克開始全面反攻,先後通過「齋月行動」、「信賴真主」等戰役,收復法奧等南部失地和北部山區,並攻佔伊朗的代赫洛蘭及其周友圓宴圍地區,隨後主腔游動撤離;在其他地區共佔領伊朗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和平解決爭端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在聯合國軍事觀察團監督下實現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佔科威特面臨嚴重的海灣危機,於8月15日宣布5天內從伊朗撤軍,接受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並開始釋放戰俘。至此,兩伊結束戰爭狀態。
兩伊戰爭中,伊朗亡35萬人、傷70萬人、被俘3萬多人,損失作戰飛機150架、坦克1500輛、火炮1200門、艦艇16艘;伊拉克亡18萬人、傷25萬人、被俘5萬多人,損失作戰飛機250架、坦克2000多輛、火炮1500門、艦艇15艘。兩國軍費開支近2000億美元,經濟損失約5400億美元。
在雙方「襲船戰」中,航行於海灣的各國油輪共546艘被擊中,420名船員喪生。戰爭使雙方的綜合國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觀上削弱了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的勢頭,推遲了中東地區主要熱點問題阿以爭端和平解決的進程,刺激了中東地區各國對地地導彈、化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軍備競賽。
伊拉克在這場競賽中略占上風,以至很快忘卻戰爭教訓,停火兩年後貿然武裝入侵科威特,釀成規模空前、給伊拉克帶來災難性打擊的海灣戰爭。
H. 沙俄為什麼不吞並伊朗,獲取印度洋出海口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有兩個。其實當時沙俄當然知道,如果佔領伊朗的話,明顯會對國家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是英國明顯不想讓沙俄佔領伊朗。所以在其中做了非常多的手腳,如果當時沒有外部勢力介入的話,那麼沙俄肯定會吞並伊朗。
第2個原因就是英國的干預。要知道當時西方國家開始不斷向伊朗發起進攻,在19世紀後期,伊朗的軍事實力大大減弱。再加上當時沙俄吞並了中亞地區,已經對伊朗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如果沒有當時外部勢力的介入,那麼沙俄吞並伊朗將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當時英國明顯不想讓沙俄得到非常好的發展,讓它成為當時的霸主,所以就對沙俄攻打伊朗這件事情進行干預。當時沙俄看見英國態度非常強硬,只能作罷。
I. 伊朗境內為何住著300萬土庫曼人呢說來那是伊朗永遠的痛
從世界歷史來看,因為近代殖民戰爭和列強入侵,使得很多民族被強行的割裂,甚至本來一個完整的民族,被分成了很多塊。中東的庫爾德人,就是因為西方列強的強行分割,使得庫爾德人被中東四個國家瓜分,至今都是凄慘無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民族被強行的割裂,這也是導致很多民族,分散在各個國家的主要原因了。而且對於很多國家來說,民族的構成,很多時候那是一把辛酸淚。最典型如伊朗,為何伊朗境內住著300萬的土庫曼人呢?其實這是伊朗永遠的痛。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整個國土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8000萬,可以說強大到極點了。而伊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那是波斯人和亞塞拜然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伊朗國土的東北部地區,其實還有300萬的土庫曼人。
我們知道,土庫曼的土庫曼人也就是600多萬,而伊朗國內的土庫曼人有這個的一半了,可以說規模還是相當的龐大了。為此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伊朗為何有這么多的土庫曼人呢?其實這是伊朗一個永遠的痛。為何這么說呢?因為其實整個土庫曼那原來都是伊朗的。
從伊朗古代歷史來看,土庫曼人那是一個重要的少數民族,而且在18世紀末期,土庫曼人跟女真人一樣,入主伊朗核心,成立了愷加王朝。而當時整個土庫曼地區,那都是伊朗的,而且還被視為當時伊朗愷加王朝的龍興之地。現在整個土庫曼4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那都是伊朗的。所以當時伊朗境內那是有很多的土庫曼人,包括土庫曼人的統治階層。
而悲劇的是,在19世紀中後期開始,俄羅斯帝國開始入侵中亞,不光從大清奪取了中亞4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而且還將目光投向了伊朗。為此從1872年開始,俄羅斯派遣大軍開始入侵伊朗的東北部區域,也就是土庫曼區域。
而當時這里因為受到保護,人口也不多,軍事勢力不強,為此,伊朗不得不調集大軍抵抗。但是伊朗當時發展滯後,整個軍隊的戰鬥力,那是完全沒辦法跟俄羅斯相比的。所以整個東北領土不斷的被侵佔,而且俄羅斯還進行大屠殺,可以說那是血痕累累啊。
到1881年,經過十幾年的戰爭,沙俄殺進土庫曼首府,阿什哈巴德,徹底佔了土庫曼地區。而當時的愷加王朝看到自己的龍興之地被占,卻也是無可奈何。因為此時的伊朗還面臨英國的入侵,所以最終只能看著整個北部49萬平方公里土地失去。
而沙俄佔領後,在這里建立了土庫曼國,而留在伊朗內部的土庫曼人形成少數民族。所以說到土庫曼人,那是伊朗不願提起的傷痛,因為那本來是伊朗的土地,這也是伊朗一直跟土庫曼關系那麼好的原因。
但是土庫曼在蘇聯解體後獨立,卻也並不想進入伊朗過日子,而是不斷的申請永久中立。因為其既害怕俄羅斯,也害怕伊朗,於是乾脆自己永久中立,為此伊朗也只能同意。最終185個國家一致同意,土庫曼成為亞洲永久中立國。現在土庫曼那是中亞最富裕國家,比伊朗富裕多了。
參考文獻:《伊朗史》。
J. 亞塞拜然是被俄國搶去的伊朗故土,獨立以後為什麼沒有選擇回歸伊朗
亞塞拜然為什麼要回歸故土伊朗呢?既然人家亞塞拜然好不容易的獨立了,好不容易的當家做主了,為什麼還要回歸伊朗,再成為伊朗的一個行政區呢!要知道對於亞塞拜然的領導來說,一個行政區的長官和一個國家元首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所以,即使以前亞塞拜然屬於伊朗,但是如果獨立之後的生活越來越好,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回到過去呢。
獨立後的亞塞拜然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所以他們也沒有心思回歸伊朗了。亞塞拜然所處的那片土地,有著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所以亞塞拜然光是依靠出口那些資源就實現了富強。而伊朗被美國進行了制裁,而且還有許多的國家對其進行了限制,日子是相對的不好過。所以,亞塞拜然也不太可能去回歸伊朗對其進行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