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鞋子》伊朗人到底講了些什麼
說起伊朗,不得不提的是他們的兒童電影,多年以來誕生的部部經典,形成了帶有獨特中東文化氣息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其中,由馬基德•馬基迪執導於1997年上映的《小鞋子》可謂是其中一顆最為璀璨的明珠,其意義不僅在於為帶有濃厚伊斯蘭文化氣息的中東影業敲開了奧斯卡的大門,更在於其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現了伊朗這一神秘國度生活的全貌,雖然是以兩個少兒作為主人公,但卻能引起各年齡段人們深刻的反思與共鳴。
觀看影片之時,首先看到的是其影像風格的朴實與自然,這可以說是伊朗電影一貫的獨有特色,使得影片能完完全全地以細節展現整個故事,從而更完美地突出中心思想,《小鞋子》就是通過平凡人生活中的一樁平凡事件的經過,展現生活的意義,凸顯人性的價值。不難發現,其成功一最大因素就在於對細節完美的刻畫,才使一如此平凡事件體現出如此非凡的意義。
全片圍繞一雙「小鞋子」這一中心,發散出多個細節,全貌展現了發展中國家底層窮苦人民的生活面貌,影片的開頭,首先登場的是影片的第一「主人公」,一雙正被修補的粉色女童鞋,隨後這一特寫畫面景別一切換,出現的是個小男孩,一個小男孩帶著一雙女鞋修補,這會是怎麼一回事?影片就意在讓觀眾帶著疑問進入到故事中去。接著,小男孩獨自購買了面積比其身體更大的飛餅,後又去購買了土豆並遭到了店主冷酷的對待,直到回到家裡時,畫外音中母親與別人的爭吵聲,到這時相信大多數觀眾都能得到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社會底層窮苦人民身上的事這一信息了,也能大致猜到之後的一系列事件都是由這一雙小鞋子引發。
隨後的情節隨著它理應發展的脈絡一一展開著,如兩兄妹之間的對手戲,哥哥阿里回蔬菜瓜果店去找鞋,回來後又被父親責罵。看到這里,我們應該充分感覺到了「窮人孩子早當家」這一社會特徵在這里被生動展現,生長環境相對優越的我們或許體會不到那種「辛酸」,但是多少也會回想起我們都曾面對過的成長的無奈。所以說,這是部能引起各年齡段各生活層次的人們的共鳴的影片。而當我們看到小阿里因為丟鞋,央求妹妹隱瞞父母,在尋鞋未果回家後又得知母親的病情所流露出的傷心與無奈,使我們又無不心生同情,聯想到我們在成長中遇到的一些苦難在這里實在不算什麼,那種所謂的「苦難」在窮人身上才表現得更徹底,具有典型性。
小阿里的家,一個狹小的單間,嬰兒的啼哭聲,父母為了生計的爭論聲使兄妹倆無法擁有自己自在的空間,只能伏在地上通過作業本上寫字商討如何處理丟鞋這一對他們家來說已經算大事的事件……影片至此已通過種種細節將人物生活的環境展現的淋漓精緻,這一場戲中最後一個鏡頭,哥哥阿里將自己的鉛筆給了妹妹薩拉,妹妹已削得不能再短的鉛筆讓人無不感到心酸,但這一簡單的畫面卻傳達的盡是溫情與感動,此時,細節開始全面為人物性格服務……
因為貧窮,兄妹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理所當然地強烈,擺放著各種漂亮式樣的鞋子的櫥窗前,妹妹薩拉的羨慕之情溢於言表;雖然貧窮,兩兄妹也沒有喪失淳樸勞動人民的善良的品質與人性美,在發現了鞋子已穿在同校另一女孩腳上時,兩兄妹放棄了對本就屬於自己的這雙鞋子的追尋,只因為看見了她的生活一樣清苦。看到這里,聯想到自己生活的浮躁的大都市裡,充斥著各種人際的冷漠與隔閡,往往因為一點損失而斤斤計較誰也不肯讓誰的事時有發生,有多少人會為了幫助別人而犧牲自己應有的利益?相信兄妹倆面對生活的樂觀向上是本片最具感染力之處,完美地展現了貧窮並不可怕,只要保持人性的底線美,生活一樣充滿快樂的人文價值觀。
Ⅱ 「小鞋為美」來源於哪個國家
伊朗。根據《小鞋子》電影簡介可知,《小鞋子》是伊朗的電影。《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是1997年伊朗碰皮拍的一部家庭戲劇嫌胡電影,講的是伊朗一個窮苦人家男孩阿里的故事。一天,阿里笑者差去修鞋店幫妹妹取回已修好的鞋子。可他在回來途中不小心將鞋子弄丟了。
Ⅲ 伊朗劇情片《小鞋子》和窮孩子
我喜歡在壓抑或悲哀的整體氛圍中尋找創作者心底的溫柔,讓我覺得世界並不那麼難。為將溫暖了我的這份柔情分享給更多人,這里介紹一部伊朗電影《小鞋子》。
導演兼編劇:馬基德馬基迪
英文名:Children Of Heaven
語言:波斯語(特別好聽!)
上映時間:1997年(伊朗)
這是一部劇情片。三年級的伊朗男孩,名叫阿里,出場時正看著鞋匠修補妹妹那雙破舊的粉紅色帶蝴蝶結的小鞋子,鞋底和鞋幫在腳掌內側開了。修完後,去蔬菜店幫媽媽買土豆,由於長期賒賬,老闆只賣他被當作殘品而丟在地上的丸子大小的土豆。買好後發現,小鞋子不見了。
阿里弄丟了妹妹唯一的小鞋子,家裡有的只是欠款,沒有鞋子的妹妹無法上學。
生在溫飽有餘的家庭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理解貧窮帶來的難言的無助和絕望。
兄妹倆成了殘酷現實的體認者。他們默契地選擇將丟鞋一事對家長隱瞞,讓妹妹穿著哥哥的運動鞋去上學;一下學,妹妹需分秒必爭地邁開大步奔跑回家,把鞋子換給哥哥,哥哥又得奔跑到學校以免遲到被開除。三四條街的距離,對孩子來說特別遠;五六分鍾的時間,對孩子來說特別長。如果你小時候有過忘帶作業本而深感恐懼和焦急的經歷,那你或許能些許體會兄妹倆拚命奔跑時的心情。
從現實角度看這部影片的立意,在於呼喚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對第三世界貧窮現狀的同情和憐憫。但是導演馬基迪的精妙在於,他用更柔和的手法將現實包裹在伊朗乾燥而溫暖的陽光中了,使它並不尖銳或沉重,使它充滿了溫柔與善良。
個人最喜歡的橋段之一,是妹妹莎麗在一次奔跑回家的過程中,由於鞋子太大不合腳的緣故,一隻鞋子不巧掉進下水道里。導演用了一組快切鏡頭——隨著湍急水流快速遠去的運動鞋和追著鞋子踉蹌著奔跑的莎麗,以表現莎麗的無助、慌張、恐懼。當導演成功將觀眾帶入這個小女孩的情感,他安排這只小鞋子被一堆乾草擋住,但乾草和鞋子都淹在石板下,莎麗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鞋子撈回來,趴在下水道邊絕望哭泣。這時,化身成一個陌生老爺爺的上帝來幫她了,很簡單——取出一支長棍捅開了乾草堆,鞋子順流漂了幾米。他對站在不遠處的另一人喊道:「嘿,幫忙停住那隻鞋子!」
影片中,這樣的上帝還有幾位。阿里因為連續遲到而被惡里惡氣的教導主任要求退學,正巧被阿里的老師碰見,老師則向主任保證阿里是一個好學的好學生,希望他能再給阿里一個機會;送湯給阿里一家的鄰居媽媽,阿里將湯轉送給另一戶老夫婦時,爺爺硬是塞了一把豆子給他作為謝禮;撿到了莎拉的金色自動鉛的女孩兒,雖然對這支筆愛不釋手,但仍毫不猶豫地把筆還給莎拉。撐起了兄妹倆的童年的,除了這些善人,還有他們的父母,多病但溫柔美麗的母親,嚴厲但為家庭竭心付出的父親。沒有這些善意,影片就只剩無窮盡的窘迫困苦和兄妹倆的心酸委屈。這就是我所謂創作者心底的溫柔。
這份溫柔還可見於阿里和父親到富人區打工的冒險。這是影片惟一兩處把貧富差距問題直接擺上檯面的描寫之一。阿里家所在的社區還是上個時代的建築,而就在狹窄的小巷和掉漆的木門旁邊,是現代化的都市高樓。父親帶著阿里為富人的院子做園丁工作,阿里和富人家的小公子無分貴賤地一起玩耍,為他排解了無人陪伴的寂寞;阿里的父親也因為工作努力而得到了慷慨的酬金,受房屋主人平等的對待。我們有理由猜測真實情況並不這么和諧。
撇開過程中的細節,這是影片的結局:原本的小鞋子永遠地丟失,阿里承諾莎麗的新鞋子沒有出現,阿里自己的運動鞋也在最後徹底報廢,事情沒有好轉,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這是發生在第三世界和其他貧困地方的每一天的事實。
我認識的從貧窮里走來的人,無論看起來多麼自如,其實心底里都藏著深深的自卑和哀苦;他不會願意看這部《小鞋子》,因為那會勾起某些回憶,太苦了。他寫的日記,是我看到過的最好的勵志小說。《小鞋子》很溫柔地講了一個苦澀的故事,將它柔化成美好的樣子,但它的美好是假的,那是無可奈何的苦中作樂。影片中的一個小橋段:莎拉和阿里玩吹泡泡時露出了美麗的笑容。但是,吹泡泡的快樂回憶不能成為她早晨醒來時,在腦中浮現的第一件事情,不會的;她在小小的房子里醒來,首先襲來的苦惱終究是鞋子的問題。真正快樂的孩子不應該像莎拉一樣成天幫母親做家務,而是像《One Day》中唱的那樣——「Our Children will play」。世界上有人在這樣那樣地活著,本身無可指摘,但我想,如果我們心裡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樣子,那就應該去做。好出身的人,經常忘了要努力的理由,或原本也沒有。但如果我們心裡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樣子,那就去做,可能或不可能的,請都去做,難的或不難的,請都去做。因為這里有個孩子,雙腳被困在消失的小鞋子中,渴望而無法邁出家門。可見有鞋子是一件多麼重要,多麼值得珍惜的事。
我是李元,寫影評和書評的。歡迎關注,謝謝。
Ⅳ 中央6台放過的電影
《小鞋子》
出品國:伊朗
出品年代:1998年
導演:馬基德·馬基迪
精彩瞬間:影片結尾,金魚泡腳。讓很多國內的影評人找到了抨擊張藝謀媒俗主義的藝術武器。
《小鞋子》算是伊朗電影當中最老少咸宜、普天同慶的一部電影,既不象阿巴斯大爺的片子那麼悶人,又比好萊塢的批發貨色耐看許多。
故事簡單得近乎單調,一個兒娃子丟了妹子的小鞋子,害得妹子沒法上學校(大約伊朗的小學和中國的一樣,也得是白襯衫藍褲子花鞋子,女孩子還得戴個頭套子。),正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兄妹倆決心化悲痛為力量,輪流換穿哥哥的臭球鞋,在水溝邊的小巷裡表演「羅拉快跑」。懷著對新鞋子的無限嚮往,小阿哥決心參加一個長跑比賽。一路上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想起了苦命的爹娘可憐的妹妹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鏡頭於是越來越慢,音樂隆隆象坦克軍團在推進。一個高明的導演當然不能從一個劇中角色之所願(這也是為什麼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遭人詬病,那個村妞命太好了!),滿心想得第三名的小兄弟一不留神跑了個冠軍,眼睜睜地看著一雙運動鞋(很可能 made in china)隨風而逝,於是他哭得稀里嘩啦,怪可憐見的。悲傷的小男孩坐在水池邊上,將紅腫的雙腳泡入水中。一群金魚誤以為天上掉下了美國飛機,爭著品嘗大肉的滋味。在這種淡淡憂傷的氣氛里,天堂的孩子將等來回家的父親手裡拎著的新鞋子。
本片導演馬基德·馬基迪算是伊朗第三代導演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靠《天堂的孩子》與《天堂的顏色》兩部兒童片蟬聯過兩屆蒙特里爾電影節最佳電影獎。伊朗兒童電影興盛不衰的原因據說和該國過於追求男女平等的國策有關(也就是說女性和男性在肌膚頭發方面不要互相有什麼非分之想),因此伊朗電影打死也沒有暴露鏡頭,雖然俺在伊朗見到的美女經常美得令人感到窒息;但這也造就出一批很棒的兒童電影,譬如《何處是俺朋友的家》、《白氣球》、《誰能帶俺回家》之類,都能擠進當代國際最重要的電影系列當中。因此,就像一提起中國電影,大家就會驕傲地說「俺們的主旋律電影舉世無雙」一樣,伊朗人民也能挺著胸脯說:「瞧,俺們的兒童電影拍得美國佬都不敢管他們國家叫『孩子的天堂』了。」極端之美,今天你懂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