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會和美國發生爭執

伊朗為什麼會和美國發生爭執

發布時間:2024-08-15 20:22:40

1. 兩伊戰爭的來龍去脈是什麼呢

兩伊戰爭的爆發,有著復雜的因素。

大概是這幾點:

第四,民族和歷史問題。

雖然都是穆斯林,但伊拉克是阿拉伯人,而伊朗是波斯人。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波斯人的歷史和文明比阿拉伯人還要悠久和先進。

然而,波斯人卻被阿拉伯人征服多年,也奴役多年。在阿拉伯人統治時期,波斯人形同奴隸。

後來波斯人推翻阿拉伯人的統治,雙方戰斗多年。

由此,形成了較為深刻的民族仇恨。

更重要的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都很強硬兇悍,迷信武力,認為一切談判都是虛的,最終還是要通過槍桿子解決。

2. 求兩伊戰爭的由來,戰局的發展,以及最終為何停戰的原因,以及戰後兩國兵力的對比及對兩國的影響,謝謝!

1. 在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傾向於支持伊拉克,並對伊朗實施制裁。與此同時,蘇聯公開站在伊拉克一方,支持力度可見其對伊拉克石油資源及交通控制權的渴望,同時也希望藉此削弱革命後的伊朗國力。
2. 伊朗與伊拉克均位於亞洲西部,是兩個相鄰的阿拉伯國家。兩國邊界線長達1,200公里,而南部的阿拉伯河則是它們的自然分界。長期以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存在爭議,沖突不斷。特別是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上,兩國爭執已久。1975年,兩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簽署了一項邊界協議,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然而,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兩國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張。
3. 宗教差異和政權對立是導致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因素。伊朗國內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而伊拉克的什葉派人口也佔到了總人口的60%。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後,伊朗開始向周邊國家推廣其伊斯蘭革命的理念,呼籲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現政府,建立新的政權。
4. 伊拉克在處理庫爾德人問題上採取了雙重標准,一方面在國內鎮壓庫爾德分裂活動,另一方面則支持伊朗境內的庫爾德民族自決運動。
從1980年9月開始,兩伊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給兩國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據估計,伊朗和伊拉克在戰爭中的總損失高達9000億美元,這場戰爭不僅使得兩國的經濟發展計劃推遲了20至30年,還造成了數百萬難民。
戰爭結束後,伊拉克的外債高達8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軍火債務。伊朗的債務也達到了450億美元,戰爭導致的人口損失和財產破壞是兩國難以承受的。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得到了加強,而蘇聯的影響力則有所下降。伊拉克在戰爭結束後不久入侵科威特,進一步引發了海灣危機。

3. 美國不讓伊朗利用核能,那麼日本當年借美國300公斤鈈去哪了

近一段時間美國與伊朗的矛盾不斷。肯定有大戰一場的趨勢,美國對於伊朗制裁的重點主要還是伊朗發展。和能拍一兩結實研製核武器,就在每一爭執不休的情況下可能日本也在一邊的偷著樂,因為該國家曾經借美國300公斤胚能造很多的核彈,它的恐怖程度原子彈專家是最清楚的,日本他們也是想要偷著研發核武器。

所以日本最有實力那些領導人也是非常那希望日本擁有核武器,但實際上核武器的製造原理並不困難。很多國家也都知道如何製造,也在一直秘密製造,直到成熟了之後才開始對外宣布自己擁有核武器這一事件。

4. 兩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

兩伊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歷史、地理、宗教和民族等因素交織其中。首先,兩國邊界爭議是戰爭的直接導火索。阿拉伯河的主權問題長期存在爭議,伊拉克和伊朗在這一地區的河流主權上存在分歧。1975年,雙方在阿爾及利亞總統的調解下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規定阿拉伯河的中間線為邊界。但伊拉克認為這一協議對其不利,因為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通道,對伊拉克至關重要。此外,伊朗佔領了波斯灣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這些島嶼的歸屬也是兩國爭執的焦點。
宗教矛盾也是兩伊戰爭的重要因素。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伊斯蘭國家,但伊朗以什葉派為主,而伊拉克的執政黨卻是遜尼派。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伊斯蘭革命的理念傳播到中東地區,呼籲伊拉克民眾推翻薩達姆政權。霍梅尼曾在伊拉克流亡,因此在伊拉克的什葉派穆斯林中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呼籲對薩達姆的統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民族矛盾也是兩伊戰爭的原因之一。伊朗主要由波斯人組成,而伊拉克和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主要由阿拉伯人組成。兩個民族在歷史上存在多次沖突,積累了深厚的積怨。在對方國家,他們分別是少數族裔,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齊斯坦省是伊朗境內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區,歷史上曾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伊拉克省份。該地區的阿拉伯人曾多次反抗伊朗的統治,尋求民族獨立。而這一地區也是伊朗主要的石油和糧食產區,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最後,伊拉克在薩達姆掌權後,試圖獲得地區霸權地位。如果能夠佔領阿拉伯河上游地區,並打擊尚不穩定的伊朗政權,伊拉克就有可能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因此,在1980年,伊拉克趁著伊朗政局動盪、經濟困難、軍心不穩,與美國關系破裂的時機,選擇了阿拉伯人聚居、經濟地位重要的胡齊斯坦省,對伊朗發起了旨在收復失地、打擊霍梅尼輸入的革命、爭取海灣霸權的戰爭。

5. 如何評價兩伊戰爭對現代戰爭模式的影響

第一時期,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調集大量飛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空襲。23日凌晨2時,出動地面部隊5個師又2個旅,1200餘輛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發起進攻。到10月底,伊朗擋住了伊拉克軍隊的全面進攻。從1982年3月起,伊朗軍隊轉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將其軍隊撤出所佔伊朗領土,兩國邊界又恢復戰前狀態。

面對伊拉克的強大攻勢,伊朗軍隊倉促應戰。其空軍襲擊了伊拉克境內的16個目標。地面部隊調整部署,向邊境機動。在前線集結了7個師又2個旅的兵力,此外還有大批的革命衛隊。伊朗設防的重點在北線,以扼守主要通道,遲滯伊拉克軍隊的進攻。伊朗阻滯了伊拉克的進攻勢頭後,漸漸奪取並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1981年9月,伊朗開始大舉反攻。9月底,伊朗集中10餘萬兵力,發動大規模的阿巴丹反擊戰,解除了伊拉克對阿巴丹的包圍。1982年3月下旬,經過周密部署,伊朗又發動了「勝利行動」攻勢,全殲伊拉克2個旅,重創2個師,共斃傷伊拉克士兵2.5萬人,俘虜1.5萬人,擊毀坦克360輛,擊落飛機20餘架,繳獲了上百輛坦克和裝甲車。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個師的兵力和大批革命衛隊約10萬餘人,發起以收復霍拉姆沙赫爾市為目標的「耶路撒冷聖城行動」攻勢。經過25天激戰,終於收復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爾。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線停火建議,並單方面實施停火,宣布承認兩國於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繼續有效,並准備在伊拉克根本權利得以承認的基礎上同伊朗談判。6月20日,又宣布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6月29日,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時期,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萬軍隊,發動了第一次巴士拉戰役。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斗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6. 作為美軍的老對手的伊朗,為何至今他們國家最強戰機竟然是美國的飛機

這架戰機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F-14艦載戰斗機,因為擁有先進的火力系統,讓伊朗至今都沒有放棄它。但是在先進也已經是老舊的產物了,缺少後備資源的F-14估計也服役不了多久了。雖然現在伊朗和美國因為伊朗核問題爭執了十幾年,其實兩國曾經也做過“好朋友”。

如今這架擁有強大攻擊能力這批F-14依舊在伊朗空軍中服役,但近40年的使用期已讓這批老邁的F-14不復當年之勇,加上美國已切斷了伊朗F-14一切零備件來源渠道,伊朗F-14退役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7.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

8. 為什麼當年伊拉克打伊朗的時候列強不幹涉,打科威特就干涉了

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在於兩伊戰爭(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是發生在伊朗伊斯蘭隔命(爆發於1978年,至1979年2月取得勝利)之後。

伊朗伊斯蘭隔命使伊朗和美國的關系發生了劇變,由之前的盟友變成了仇敵。因此,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在選邊站隊方面,自然是力挺伊拉克。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在美國和西方列強的影響下,也選擇了幫助伊拉克。

但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欠科威特140億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這樣它可以償還這筆債務。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造成油價下降,希望以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

此外伊拉克指責科威特借兩伊戰爭的機會在伊拉克境內建立軍事基地。伊拉克聲明,它作為其它阿拉伯國家與伊朗之間的緩沖地帶,在兩伊戰爭中為所有阿拉伯國家做出了貢獻,因此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應該免除伊拉克的戰爭貸款。

再加上兩伊戰爭幾乎破壞了伊拉克在波斯灣的所有港口設施,摧毀了它的石油外輸能力。許多伊拉克人認為,兩伊戰爭再次爆發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見,它必須占據更多的地區,尤其是在離戰場較遠的,比較安全的地區占據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個目標。

但伊拉克此舉卻嚴重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西方國家的神經。首先,海灣地區擁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世界20個特大的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如果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屆時,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伍器,可以擺布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次,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它在西方國家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巨額損失。

僅憑以上兩點,當伊拉克發動對科威特的進攻時,西方肯定是坐不住的。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會和美國發生爭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廣告學是什麼 瀏覽:702
中國有哪些灣 瀏覽:297
深圳哪些企業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7
越南辣椒油怎麼做 瀏覽:226
越南咖啡沖量多少合適 瀏覽:643
印度女廁所是什麼樣 瀏覽:855
英國疫情還要維持多久最新 瀏覽:292
美國為什麼禁止華為在伊朗開工廠 瀏覽:65
為什麼突厥人長得像印度人 瀏覽:58
伊朗產的蜂蜜多少錢 瀏覽:56
春秋戰國中國哪個省最大 瀏覽:263
義大利在中國什麼地方 瀏覽:265
印度咖喱腳臭是什麼原因 瀏覽:228
英國開離岸公司賬戶需要多少錢 瀏覽:651
英國現役軍費多少 瀏覽:687
出國去印尼工資多少錢 瀏覽:407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哪個更接近 瀏覽:712
芬蘭教育如何在中國落地 瀏覽:160
印度土豆湯怎麼做好吃 瀏覽:590
印尼話BO是什麼意思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