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托車打坦克,把坦克師被打懵,兩伊戰爭戰法有多奇特
我國古代流傳著這樣一首民歌:「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兄弟倆因奪田產、家財、王位而互相殘殺的,在歷史上的確不勝枚舉。
伊拉克裝甲部隊對伊朗這支出沒無常的摩托車輕騎隊很傷腦筋,不得不把對付摩托車隊的襲擊和有關注意事項寫在各級指揮員的作戰日記里,下達在各項作戰命令中。
2. 美國與伊拉克是由什麼結局結束戰爭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由美國一手操縱並繞開聯合國對主權國家伊拉克發動的戰爭,已經進入第三周。由於美國的戰爭冒險和准備不足、伊拉克軍民的頑強抵抗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美國速戰速勝的戰爭計劃已告失敗。 目前,戰爭雙方都在調整部署、積蓄力量,准備戰場上新一輪的較量。與此同時,圍繞伊拉克的戰後重建、過渡政府的組成及運作方式,在國際社會同樣展開了斗爭和較量。無疑,在伊拉克戰後建立什麼樣的政府,是由美國一家單獨安排,還是由聯合國主導並在其監督下選舉產生新的伊拉克政府,其結果不僅對伊拉克自身有著重要影響,對中東地區的穩定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的世界格局和發展方向都將產生重要影響。不僅是經濟利益的斗爭,還是建立什麼樣的發展「模式」的斗爭。說到底還是「單極」和「多極」世界的斗爭。 一、美國發動對伊戰爭的當前目標和長期的戰略企圖是什麼?按照美國的解釋,對伊戰爭的目的就是要解除伊拉克的武裝,消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推翻薩達姆政權。但是,在表面的戰爭借口之下,還潛藏著美國難以宣示但從其政策作為中已經反映出來的當前和長期的戰略企圖。就當前的戰爭目標來看,主要是: 1、推翻薩達姆政權,成立由美國主導下的伊拉克過渡政府。為此,一是繼續貫徹速戰速決的戰爭計劃。包括大舉增兵伊拉克,加強空中打擊的力度,削弱共和國衛隊的作戰實力,包圍巴格達並迫使薩達姆政權下台,實現政權更迭。美國將力避陷入戰爭長期化的困境。二是盡快成立伊拉克的過渡政府。這有助於擺脫美國目前的許多困境。這樣的政府盡快浮出水面,將有利於形成新的政權中心,並團結相當的伊拉克民眾,減輕美國在戰場上遇到的游擊戰的壓力。同時,宣布第一階段戰爭目標的完成,爭取國際國內的支持。 2、主導伊拉克戰後重建,攫取巨大的經濟利益。由於伊拉克豐富的石油資源,戰後巨大的重建經費不難支付。美國的戰爭決策者們友數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才不惜巨額經費,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單方面由少數幾個國家發動了這場不得人心的戰爭。因此,美國將和發動對伊戰爭一樣,繼續單方面主導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至少是實質上主導伊拉克的戰後重建。由於戰爭對伊拉克城市基礎設施和石油開采、加工、提煉設施的破壞,必尺棗然形成巨額工程訂單,特別是美國的公司可以利用美國主導重建工作的地位,採取高報低出的手法,從中獲取不公平的壟斷收益。事實上,戰爭尚未結束,美國已經把凍結好睏首伊拉克14億美元的資金全部交給了美國自己的公司。這些收入,最終將彌補美國在戰爭中的巨額支出。 3、重振強權形象,重樹國際國內信心,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剌激美國經濟的復甦和回升。由於「911」事件的影響,打擊了在美國市場上投資者的信心,美國股市至今一蹶不振,經濟始終在谷底徘徊。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統治者太需要打一場戰爭,並以速戰速決和完勝的結局,顯示美國的強大,重振投資者對美國持續發展的信心,以此擺脫經濟持續低迷的窘境,重現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強勁增長的勢頭。更主要的是,通過戰爭的巨額支出,帶動美國軍火、運輸、勞務繁榮,並剌激消費支出,使萎迷不振的美國經濟盡快走出低谷。這就是美國戰爭決策者制定速戰速勝戰爭計劃,即使面臨戰場強大阻力,仍然不顧一切,加大破壞打擊力度,力求盡快結束戰爭的原因所在。 從長期的戰略目標來看,美國是希望通過對伊戰爭,在伊拉克扶持和建立一個親美政府,並成為在整個中東地區輸出美式「民主」,對其它阿拉伯國家進行「民主化」改造的樣板。由控制伊拉克,建立橋頭堡,到控制整個中東地區,並以石油為武器,影響和左右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實現美國一統世界的夢想。 二、伊拉克戰爭的三種結局及對世界前景的影響 (一)美國完勝的結局及對世界前景的影響。按照美國戰爭策劃者的預想,戰爭在數天或數周內結束,順利實現推翻薩達姆政權,找到或發現伊拉克生產和藏匿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建立由美國主導的伊拉克新政府。戰場上美軍死亡人數控制在美國民眾普遍能夠接受的標准。如此,則是對伊戰爭的完勝結局。並按上述戰略步驟開始改造中東和世界的進程。 但是,從戰爭兩周來的情況來看,無論是戰爭的進展情況,還是美軍的死亡人數,或是成立伊拉克新政府的問題和主導戰後重建工作都已面臨重重困難,美國已不可能取得對伊戰爭的完勝。這就打亂了美國的戰爭步伐,遲滯了美國由此開始對世界施加影響的進程。美國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重新規劃其戰略藍圖。 (二)美國付出相當代價或者「慘勝」的戰爭結局及對世界前景的影響 以美國現在的軍力、國力,執意要打伊拉克戰爭,在付出相當代價後,仍然可以達到推翻薩達姆政權,消滅共和國衛隊的目標,但這樣的勝利,遠非美國當初預想的勝利。而且隨著採取方式不同,付出代價不同,導致的戰爭結局對世界前景的影響也將不同。 1、以現有的作戰方式和增加後的兵力規模,在付出一定代價後達成對伊戰爭的目標。在四月中上旬,增加的兵力全部到達伊拉克戰場並開始投入戰爭,在巴格達外圍有效地削弱了伊軍實力,對巴格達的基礎設施破壞較小,平民的附帶傷害較小,「斬斷蛇頭」行動順利實施,薩達姆及其核心成員喪生,或失去對全國政權和軍隊的控制,美國的戰爭形象沒有更多地受到世界各國的譴責。這種情況下,美國將堅持按照由其主導成立伊拉克新政府,在戰後重建涉及經濟利益的問題上,採取更加自私的政策,將全部或主要的工程合同發包給英美等國的公司,從中攫取可觀的戰爭紅利;對中東各國,有可能在完成對伊拉克的民主化改造後轉向新的目標。綜合分析,這些目標的順序依次可能為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朗等。直到實現對中東地區的民主化改造,或者說完全控制。並進而影響世界其他地區。 2、採取了更具破壞力的作戰方式達到了戰爭目的。在增加兵力後戰場進展依然不順,因此加大了空中打擊的力度,大量使用了空氣燃料炸彈和集束炸彈,對巴格城形成了較大破壞,平民傷亡數量急劇增加,而且本身的戰損也較大,以此為代價,佔領巴格達並強行組建伊拉克新政權。但是,美國的戰爭形象更壞,世界反戰陣營因此強大,主戰集團內部產生分歧,逐漸分化並瓦解,美國的軍事佔領遭到了整個阿拉伯民族的反抗和抵制,薩達姆生死不明,伊拉克的游擊戰戰爭如火如荼。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一手操縱的伊拉克新政權不可能有效運作,也得不到世界各國的承認,戰後重建不可能開始,美國將深陷伊拉克的游擊戰爭而不能抽身,對世界其他地區進行干涉的精力將受到極大牽制。經過較長時間的國際斗爭和伊拉克人民本身的反抗,有可能在聯合國主導監督下重新選舉產生伊拉克新政權,並開始戰後重建工作。但美國對世界事務的影響力將因此下降。 3、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達到了戰場目標。美軍遭遇了戰場上的重大殺傷,對伊拉克軍隊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使伊平民和軍隊均有重大傷亡。美國的戰爭形象遭到徹底破壞,在國際國內的共同反對下,美國戰爭集團下台。由此開始戰略收縮,對世界事務的干涉明顯減少,美國做為世界一極,較為平等、民主的參與世界事務的處理。 (三)戰爭久拖不決,美國深陷伊拉克戰場不能自撥。既不敢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對伊拉克的游擊戰術和城市巷戰沒有辦法,美軍的主要兵力被拖在伊拉克並背上了沉重的戰爭債務,國內經濟徹底進入衰退,反戰勢力空前高漲,主戰集團下台。新的美國領導人為了從伊拉克抽身,不得不由聯合國主導,決定戰後伊拉克從政權組成到戰後重建的所有問題。美國國力受到削弱,其問題和弱點都充分暴露,世界從此進入多極時代。 由上可見,第一種結局對美已無可能。美國將力爭第二種結局的第一種情況,而力避其他所有情況和局面的出現。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來說,將力爭第三種結局。只有這種結局才是世界人民的福音,才能營造一個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更加美好的世界。「一極化」只有利於美國和少數幾個緊隨其後的發達國家,世界大多數人民將深受其害,並為美國所奴役和驅使,資源被美國所佔用並擁有,財富為美國所浪費和揮霍。是一個極不平等的世界,所以遭到了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抵制和反對。 三、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暴露了什麼 經過兩周來美伊在戰場上的較量,不管戰爭結局如何發展,伊拉克戰爭暴露了美國以前或非戰爭狀態下我們不容易看到的一些東西。 (一)暴露了美式高技術戰爭的局限性。自上次海灣戰爭以來,美國又以「零傷亡」的代價打完了科索沃戰爭,取得了阿富汗戰爭的近乎完勝,成功地安定了歐洲的後院並把勢力擴展到中亞,實現了冷戰時期想辦而沒有辦到的事情。經濟上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連續十多年強勁增長,科學技術又遙遙領先於所有競爭對手,綜合國力空前提高。加之美國輿論工具的鼓燥和渲染,成就了美國軍隊強大不可戰勝的神話。此次伊拉克戰爭,美國戰爭決策者原本希望挾此神話之威,通過積極造勢,達到速戰速勝的目的,由此開始落實美國的戰略構想。但伊拉克戰爭兩周來的實踐證明,美式高技術戰爭模式:對意志薄弱的小國有效,對意志堅定的中等以上國家作用有限;對國內民族矛盾突出、政權本身不穩的國家有效,對誓死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家和人民的威懾作用有限;對戰爭目標和戰爭規模較小的戰爭形式有效,對戰爭目標過大並激起了全民抗爭的戰爭作用將大大受到限制。 伊拉克戰爭目前的發展狀況,將使美國統治集團充分認識到其戰爭模式的局限性,從而收斂其戰爭的沖動性、冒險性;也將使其他國家的人民,看到戰爭的性質、人心的向背、人民的團結和誓死抵抗的精神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增強戰勝強敵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霸權」國家的戰爭冒險。 (二)暴露了美式戰爭的欺騙性、殘酷性。近年來,在西文軍界流傳著一種理論,認為由於技術的進步,打擊精度的提高,可以使現代戰爭對平民的傷害最小、戰爭的破壞很低、對環境的影響很少,也即所謂的高技術戰爭的文明化、干凈化。這一理論也被我國的某些軍事工作者所樂道。高技術戰爭真的實現了文明化和干凈化,西方軍界的真正用意是什麼? 無論是上個世紀的科索沃戰爭,還是時下正在進行的伊拉克戰爭,都對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生存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破壞,而使用違禁的集束炸彈和燃料空氣炸彈,更是對戰場生靈前所未有的屠殺。何來「文明」,又何能「干凈」?所謂高技術戰爭的干凈化、文明化,本質上只能助長霸權主義國家更無限制的、更加頻繁的對外使用武力,從而蒙蔽和欺騙本國和世界人民。所謂的「文明」和「干凈」,只有一種情況下可以實現,那就是面對霸權主義的戰爭威脅,放棄抵抗,不戰而降,接受奴役。其實質也就是為所謂的「理性」的投降提供理論依據。戰爭就是破壞。從科索沃戰爭到現在的伊拉克戰爭,概莫能外。只不過有時表現的更為蔭蔽,在較長時期才能體現出來。如貧鈾彈對參戰人員的傷害,至今尚有5萬多名美國軍人深受「海灣戰爭綜合症」的影響。更不用說使用生化武器和戰場核武器後對地球環境和人類心靈造成的危害。絕不能以高技術戰爭的「文明化」和「干凈化」為理由,給霸權國家的戰爭行為發放更多的「通行證」。 (三)暴露了美式民主的虛偽性。美國以「民主」國家自居,更以輸出美式「民主」為榮,為此,不惜以飛機導彈將「民主」帶往世界各地。此次伊拉克戰爭,就是為中東地區建立一個「民主的樣板」和「解放伊拉克人民」的名義下發動的。民主要輸出,要靠武力強加於人,這樣的「民主」何其謊謬。最大的民主國家,最講「民主」的美國,在發動對伊戰爭這樣一個事情上,就不顧世界大多數國家和人民的反對,繞開聯合國,強行發動了對一個主權國家的戰爭。由此可見,美國對弱國、小國和他國,何時講過民主。說到底,美國的「民主」,是私利為先的「民主」,是實力基礎上的「民主」,是對其國內的民主,而以戰爭輸出的「民主」必然是虛偽的、殘酷的。 (四)暴露了美英戰爭集團的貪婪性。不管美英集團為伊拉克戰爭帶上多少漂亮的標簽和花寇,其戰爭本質的私利性在戰爭過程中就暴露無遺。戰爭尚在進行,英國的戰爭決策者為了獲得國內對戰爭的更多支持,「無意」中通過新聞媒體透露了戰後英國將獲得伊拉克南部油田的管理和控制權;美國則將戰前凍結的14億美元資金全部交由美國的公司做為戰後重建的費用,此舉引起了參戰國之一的澳大利亞的不滿,澳總理霍華德還因此拒絕了美國總統在華盛頓舉行美英加三國首腦會晤的邀請。 圍繞伊拉克戰後重建的主導權之爭,成為了伊拉克戰爭之外的第二個戰場。因為伊拉克的戰後重建,意味著巨大的工程訂單。誰主導了戰後重建,誰就有權向外發包工程,更可以讓本國公司在低進高出上獲得巨額的「國際腐敗」美元。由於伊拉克自身豐富的石油資源,不存在重建經費的支付問題。從目前各國表明的立場來看,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問題將成為不亞於戰場勝負的第二個棘手問題。 (五)暴露了美國戰略企圖的長遠性和擴張性。美國對伊戰爭的企圖和戰後安排,透過美國領導人戰前的各種講話,就可以領略美國戰略的長遠性和擴張性。 去年9月,美國將伊鎖定為第二階段打擊目標的同時,布希政府提出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報告有兩大創新:一是正式確立了「先發制人」的戰略原則;二是確立了在全世界推行西方民主價值觀的最終目標。然而,世界輿論對前者的眾多評說,掩蓋了對後者的應有注意。然而,前者只是手段,而後者才是目的。波士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安德魯·切爾維奇教授在題為「布希的宏偉戰略」一文中這樣寫道:「在這份報告中,美國政府不但表明了美國永遠保持美國軍事霸權的意圖,還表明了將利用武力重塑國際秩序的願望(這種願望已近乎於渴望)。這項新戰略把即將與薩達姆展開的決戰放在一個大得多的背景之下。它表明,在反恐戰爭的幌子下,尋求推翻這位獨裁者只是這項宏偉計劃下的一步而已,它的最終目的是按照我們的模式重建這個世界。」 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主任理查德·哈斯去年12月在華盛頓對外關系委員會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促使穆斯林世界民主化」的長篇演講,他說,「我們知道美國能夠而且應該更加有所作為;促進民主,包括在穆斯林世界促進民主,是布希總統和鮑威爾國務卿的一個首要目標。」而就在開戰之前,布希本人也毫不隱諱地說,美軍是前去解放伊拉克人民的,並將在那裡為整個中東地區建立一個民主的樣版,他說,「一個獲得解放的伊拉克將成為自由的力量……促進這個重要的地區改天換地。」 四、伊拉克戰爭對我們的啟示 (一)保持良好的國際政治關系,特別是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良性互動,是預防和遏止戰爭的重要條件。伊拉克戰爭從正反兩個方面都給了我們以有益的啟示。土耳其拒絕向美軍開放領土,結果使美軍開辟北部戰場的計劃流產;科威特向美國提供了進攻基地、作戰物質保障等一系列支持,使美國順利發動了對伊戰爭。這就啟示我們,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關系,解決好領土糾紛和歷史遺留問題,從維護本地區的穩定和發展的高度,求同存異,互諒互讓,從合作中尋商機,在互動中謀發展,以雙邊和多邊的友好合作關系謀求雙贏和多贏的局面,共同促進本地區的繁榮和發展,從而遏止和預防可能由霸權主義而帶來的戰爭。 (二)民族團結和頑強的抗爭精神是懾止侵略的有力保證。阿富汗北方聯盟的參戰,是塔利班迅速垮台的重要原因;伊拉克什葉派在國家遭遇侵略時消彌分歧,共同抗敵,是美國在戰場遇到重大障礙的關健所在。對於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多民族的大國,只要民族團結,人民富於頑爭精神,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止我們民族復興的步伐。這是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予以關注的重大問題。 (三)確立攻勢防禦的思想,主動打擊在我周邊集結和准備戰爭之敵,是防止戰爭對我建設成果形成巨大破壞的有效方法。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沿海七省市已經積聚了巨大的生產能力和發展基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其國民生產總值和生產能力,都佔全國的50%以上。如果任敵從容地進行戰爭准備,按步就班的狂轟濫炸,勢必使我們的經濟基礎遭到巨大破壞。我們有權利、有責任對已經形成的威脅和集結的戰爭力量,進行積極的、主動的打擊,確保改革和建設的成果。 (四)靈活的戰場策略是制敵順利達成戰爭目的的可靠手段。伊拉克吸取海灣戰爭的教訓,採取了要地固守、放權指揮、主動出擊、以拖待變的斗爭策略,頂住了美軍的首輪打擊,並將戰爭開始導入美軍並不擅長的城市巷戰。美軍也不拘泥於已往的成功,積極創新戰法和打法,令人耳一新。如初期的「斬首」作戰,空地一體的快速推進,積極的戰場造勢和強大不間斷的心理攻擊相結合的戰法,都是為了貫徹戰前「打擊首腦、動搖軍心、速戰速勝。」的決心。 盡管這種新的戰法由於其戰爭的冒險性和准備不足而成為一次不成功的嘗試,但他們從自身實際和技術特點出發,按照戰爭的目標和需要,設計和指導作戰行動的做法,值得我們在研究作戰理論、指導作戰實際中學習和借鑒。 它也警示我們,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兩場完全相同的戰爭。研究過去的戰爭戰例和作戰理論是必要的,但關注並追蹤「強權」國家正在形成的理論設計和作戰實驗,並分析和預估其在各種戰場條件下的作戰效果,同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在理論的較量上我們才能先勝一著,並始終保持理論對軍隊建設和裝備發展的正確牽引、指導作用,才能在強權政治發動的干涉戰爭中保持主動,贏得勝利。 (五)建設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任務。我們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決定了我國只能保持有限的作戰力量,但這並不排斥我們建立一支精幹高效的、以海空軍和戰略導彈部隊為主的具有反擊作戰能力的軍事力量。伊拉克戰爭給我們以深刻教訓,當代霸權主義要發動戰爭,什麼借口都有可以找到,「沒有證據就是證據」,你不滿足侵略者的所有要求,戰爭對你就無可避免。這就是正在形成的「弱肉強食」的「叢林原則」。而且,在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祖國統一這些原則問題上我們也沒有退讓的餘地。我們只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持一支相適應的國防力量,才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建設發展環境。 (六)注重國家綜合安全環境的建設,是確保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當代國家安全是綜合意義上的安全,它不僅包括傳統的領土完整、主權不可侵犯等內容,還包括經濟安全、環境安全、政治安全等諸多領域的安全。特別是對我們這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更要注重綜合安全環境的建設。如美國迫不及待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就隱含控制中東油氣資源,制約和左右其他大國的戰略目的。我們只有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戰略資源安全、戰略通道安全在內的一系列領域,盡早制定計劃,事先做好儲備和准備,未雨綢繆,才能在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中保持主動,始終立於不敗之地,更好地維護和發展國家的利益。
3. 被敵軍譽為中東最強,蘇萊曼尼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因為伊朗在遭受美國制裁的艱難時期不僅沒有垮掉還在軍事、外交等多條戰線上取得了極大地勝利,而這些勝利之中都有蘇萊曼尼的功勞,正是源自蘇萊曼尼的指揮伊朗才挫敗了美國及其代理人的陰謀,所以蘇萊曼尼才會被對手譽為“中東最強”。
正是因為蘇萊曼尼對美國的巨大威脅才令他成為了美國人眼中必欲除之而後快的首要目標,於是在2020年1月3日,美軍對身在巴格達的蘇萊曼尼發動了突然襲擊,這次襲擊殺死了蘇萊曼尼,聲名赫赫的“中東諜王”至此隕落。
4.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情況
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主要軍事准備和兵力調動情況
2003年3月20日10時34分(北京時間)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美國總統布希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佔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除信息條件外,空中力量發揮了主導作用,空中打擊成為戰爭的主要突擊力量。透過戰場上的硝煙,人們從中可以看到美英聯軍空中力量作戰運用的幾個特點。
1100多架戰機參戰,投射2.7萬多枚炸彈
美軍從2002年年底開始向伊拉克周邊增派兵力,至2003年3月20日,在伊拉克周邊地區共集結了約5.4萬人的空中力量,各型飛機約1145架,其中戰斗機、轟炸機、攻擊機、特種作戰飛機等作戰飛機756架,預警、偵察、指揮、電子戰等作戰支援飛機140多架,加油、運輸等後勤保障飛機169架。另外,英國空軍在伊拉克周邊地區部署了約8000人的部隊,各型飛機約100架。美軍中央總部空軍司令部前指駐沙特蘇丹王子空軍基地,司令為莫利斯空軍中將,統一指揮戰區內美英所有空中力量的作戰行動。美英空中力量分駐在12個國家的18個基地上。
美海軍在戰區共部署了「林肯」、「星座」、「小鷹」、「羅斯福」和「杜魯門」5個航母戰斗群,共有各型飛機380架。美海軍陸戰隊在戰區共部署了各型飛機98架。截至4月14日,美英聯軍共出動了41780架次的飛機對伊拉克數千個目標進行了大規模空襲,平均每天1600架次,最多時達2000架次。美英聯軍在伊拉克戰場上投擲了各類炸彈27250枚,其中精確制導炸彈為18275枚,發射巡航導彈 750多枚。美英空中力量在對伊拉克實施空中打擊時,投擲了集束炸彈、電磁脈沖炸彈、高威力空爆彈,並使用了貧鈾彈,主要打擊了伊拉克領導人駐地,統帥機關,防空體系,指揮、控制和通信系統,共和國衛隊營地以及部分戰略要地的伊軍防禦陣地等。
從「斬首」到地面支援行動
在持續44天的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進行了4次大的作戰行動。
「斬首」作戰行動。美英聯軍一反常規,免除了開戰初期奪取制空權的大規模轟炸。在3月20日10時34分開始的首輪空襲中,僅發射了45枚巡航導彈,出動了兩架 F-117隱形戰斗機,投擲了4枚精確制導彈葯,對位於巴格達郊外的伊領導人地下隱蔽所、薩達姆住宅及其親屬和高級助手的住地進行了突然的「斬首」攻擊,企圖一舉除掉薩達姆,打亂和癱瘓伊軍指揮體系,使伊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縮短戰爭進程。雖然此舉並未達到作戰目的,但美軍這種在戰爭初始就將打擊目標直指對手最高領導人和統帥機關的戰法有可能還會在以後的戰爭中繼續加以應用。
「震懾」作戰行動。3月22日,美英空中力量突然開始對伊拉克實施猛烈空襲。美國防部稱「決定性空襲」開始,並將這次空襲命名為「震懾行動」。轟炸的主要地區是巴格達。在「震懾行動」中,美軍從30多個基地和5艘航母上出動重型轟炸機和各型戰斗機集中對薩達姆的官邸、指揮中心、政府主要部門等目標進行了「飽和轟炸」。24小時之內,美軍就出動了2000架次的飛機和發射了500多枚「 戰斧」式巡航導彈。「震懾行動」的目的就是在「斬首行動」未獲成功後,企圖通過突然的大規模轟炸,對整個伊拉克「造成立即失去抵抗能力的震懾效果」,並以此瓦解伊拉克軍民的抵抗意志,從而達到在戰爭初期就能實現速戰速決的目的。
「切斷蛇頭」作戰行動。這一作戰行動主要是通過精確轟炸摧毀伊拉克的通信指揮系統,徹底切斷薩達姆與軍隊的聯系。3月28日,美空軍的 B-2隱形轟炸機向伊拉克國家通訊中心大樓投放了重2.2噸的被稱為「掩體粉碎機」 G B U-28鑽地炸彈。3月30日,巴格達郵電通訊大樓和一個通訊中心被摧毀。由於美軍認為復興社會黨是薩達姆實施軍事指揮的重要渠道,3月30日,美軍飛機還轟炸了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總部。另外,作為「切斷蛇頭」作戰行動的一部分,美國把伊拉克電視台的發射器作為打擊目標。3月26日,美軍向巴格達電視台發射了電磁脈沖炸彈,致使電視台信號中斷。
支援地面作戰行動。伊拉克戰爭與前幾次戰爭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開戰第二天就開始了地面作戰。因此,美英空中力量在開戰之初就將支援地面作戰作為重要的作戰任務。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掩護、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得以快速向巴格達推進,並於3月22日,也就是開戰之後的第3天就推進到巴格達以南的納傑夫、納西里耶一線。但在此後,美軍遇到了伊拉克軍隊的阻擊,在卡爾巴拉、納傑夫、納西里耶、庫特等地與伊軍形成了對峙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美空中力量迅速調整了戰略,從3月25日開始,空中打擊的重點轉向伊軍地面部隊,特別是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同時對美英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從3月29日開始,美空中力量80%的轟炸是針對環巴格達的3個共和國衛隊師的陣地,其中有60%的轟炸主要用來打擊巴格達南郊的共和國衛隊麥地那師的陣地。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直取巴格達國際機場,挺進到巴格達市中心廣場。
伊拉克空軍裝備有370多架飛機。美英空中力量本來准備與伊拉克空軍進行一番空戰,並分配由英國皇家空軍負責對伊空軍的作戰。但開戰以後,伊空軍一直採取避戰的戰略,作戰飛機全部深藏不露。一直待命的英國皇家空軍從3月31日也開始參與美英地面作戰的近距空中支援行動。
縮短空戰階段,新戰法廣泛應用
縱觀這次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美英聯軍的空中力量在作戰使用上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提前掌握制空權。在近些年發生的幾場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軍及其盟軍為掌握戰場主動權,都有一個奪取制空權的空中戰役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打擊敵方的雷達、導彈、高炮陣地等防空設施,為以後的作戰行動提供空中安全。在1991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奪取制空權階段持續了7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用了3天來奪取制空權。在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奪取制空權用了7天。但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並沒有一個獨立的奪取制空權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美英聯軍早在戰前就通過在「禁飛區」的先期作戰行動,掌握了伊拉克戰區的制空權。據美軍透露,美英聯軍在戰前就掌握了伊拉克國土95%的制空權,這就為開戰以後的空襲作戰和地面作戰奠定了基礎。多方向、多波次、高精度連續突擊。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幾乎動用了所有轟炸機和戰斗機,採取多方向、多波次連續突擊的方式,對巴格達、摩蘇爾和基爾庫克等地重要目標實施了規模空前的高強度空中突擊。美空軍現役的 B-1、 B-2、 B-52等3種重型轟炸機前沿部署數量、遠程奔襲和精確打擊能力均超過了歷次戰爭,特別是 B-2隱形轟炸機多次從本土起飛,一次作戰飛行2.5萬多公里,為美軍地面作戰提供空中支援。美英聯軍飛機每天平均出動的架次雖然少於第一次海灣戰爭,但在打擊的精度和打擊威力上卻遠遠超過了歷次戰爭。據統計,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在美軍投放的全部彈葯中,精確制導炸彈僅佔8%;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美軍使用的精確制導炸彈佔35%;在阿富汗戰爭中,上升到56%。但這一次戰爭中,精確制導炸彈比例超過67%。美軍宣稱,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空中打擊能力比海灣戰爭時提高了6倍。也就是說,伊拉克戰爭中一架飛機的攻擊能力相當於海灣戰爭時的6架飛機。因此,這次戰爭可以說是冷戰以後空襲強度最高的一次戰爭。
正是由於高強度的空襲,伊拉克軍隊的指揮與控制系統在開戰之初就被美空軍摧毀。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一名上校軍官透露,開戰的最初兩天,他們的部隊還能收到作戰命令,但在美英飛機的轟炸下,到第3天,他們的部隊就再也沒有收到上級的作戰命令了。這名上校軍官還透露,他們的部隊從來沒有看到這種轟炸場面,美英聯軍的轟炸摧毀了他們大部分武器和坦克,共和國衛隊的士氣直線下降,還沒有等到與美軍地面部隊交戰,部隊的官兵就脫下軍裝逃跑了。所以,不到20天,伊拉克軍隊徹底潰敗。從這里也可以找到共和國衛隊到哪裡去了的答案。開戰之始全面展開陸空協同。此次美英聯軍一反常規戰法,在開戰後的第二天就全面展開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地面部隊向伊拉克境內推進時,空中力量提供了絕對的制空權。當地面部隊前進受阻時,空中力量集中火力對伊拉克地面部隊的陣地進行打擊。當地面部隊與伊拉克地面部隊直接交鋒時,美英空中力量又對地面部隊實施了空中遮斷作戰和近距空中支援作戰。自上個世紀80年代美軍提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後,實際上一直沒有真正地在實戰中進行實踐。但在這次戰爭中,美空軍力量與地面部隊的協同作戰卻得到了較好的試驗。當美地面部隊向巴格達推進時,地面部隊的前方約100公里處有 B-52、 B-1 B等重型轟炸機實施遮斷作戰,以打擊伊拉克的戰略預備隊;地面部隊的前方10~20公里處有 F-15、 F-1 6、 A-10等飛機提供近距空中支援,對迎面的伊拉克軍隊進行打擊;美地面部隊的上空有「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對與美軍交戰的伊軍進行打擊。正是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美地面部隊才能長驅直入並在短時間內佔領了巴格達。移動的機場顯威力。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在戰區部署了5個航母戰斗群,其中有12架新型的 F/ A-18 E/ F戰斗機。與1991年海灣戰爭相比,一是參戰的航母艦載機都具備了投放激光制導炸彈或衛星制導炸彈的能力,都可以進行精確打擊;二是每一艘航母都可以通過數字技術從聯合空中作戰中心實時地接受空中作戰指令,每一個艦載機聯隊和中隊還可以通過有關程序自動檢索有關空域的空中任務指令;三是艦載機具備了直接接受 R C-135、「捕食者」等各型偵察機的圖像情報。因此,任何一架航母艦載機都能隨時執行空中打擊任務。
航母這個活動的戰爭平台、海上漂浮的機場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又為「炮艦政策」增添了新的色彩。
暴露出來的問題
盡管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空中力量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多次出現誤炸誤傷。在這次伊拉克戰爭的空中作戰中,美軍多次出現誤炸或誤射自己和盟軍的事件。
3月23日,一枚「愛國者」導彈擊落了一架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邊界飛行的英國空軍的一架「旋風」戰斗機,造成機上兩名飛行員死亡。
3月24日,一架美國空軍的 F-16戰斗機用反輻射導彈 A G M-88把一個用來控制「愛國者」導彈發射的相控陣雷達擊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4月2日,一枚「愛國者」導彈將正在伊拉克中部卡爾巴拉地區執行近距空中支援任務的 F/ A-18戰斗機擊落,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
4月6日,一架美空軍的 F-15戰斗機在伊拉克北部誤炸了一支由美軍特種作戰部隊和庫爾德人武裝組成的車隊,造成了一人死亡、多人受傷。受傷的人中還有庫爾德民主黨領導人巴爾扎伊的親弟弟。
另外,3月21日,美軍發生兩架直升機相撞事件。開戰之初,美軍的一架 A- 10攻擊機還攻擊了英軍的裝甲車隊。
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由於誤炸,美英聯軍共有30多人死亡,幾乎佔全部傷亡人數的20%,還有60多人受傷。這說明美軍仍然沒有解決好現代化戰爭中的戰場敵我識別問題,也說明,美軍內部各軍種之間的協調和美英軍隊之間的協調還不夠完善。
(二)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美國通過伊拉克戰爭再一次證明了它的高技術武器的優勢。但是,從伊拉克戰爭中也可看出,美軍的高技術空中武器仍存在著若干弱點,主要表現在:一是美軍作戰飛機受惡劣氣候的影響比較大。從3月25日開始,伊拉克境內出現了強烈的沙塵暴天氣,這就嚴重影響了美軍飛機的作戰行動。在前幾天,美軍每天出動的飛機一般為1500架次,最高達到20 00架次,但沙塵暴出現時,美軍每天只能出動700架次。二是美軍的直升機多次被伊拉克軍隊擊落。由於直升機飛行高度低、速度慢,極易受到伊拉克軍隊地面防空炮火及小型武器的攻擊。3月28日,美軍兩架「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卡爾巴拉地區墜毀。3月24日,美軍一架先進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巴格達以南120公里的欣迪耶地區被伊拉克人擊落。4月5日,一架 A H-1攻擊直升機在伊拉克中部被擊落。三是精確制導武器極易受到環境的干擾。伊拉克軍隊在巴格達外圍點燃了部分油田來製造煙霧,結果大大降低了美軍精確制導武器的命中率。
不知以上的分析內容您是否滿意?
5. 2003年美伊戰爭
伊拉克戰爭
海灣戰爭後的伊拉克: 伊拉克在海灣戰爭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在內的綜合國力均已削弱。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伊拉克憑借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使其經濟發展在中東地區處於中上水值僅達到戰前的1/3,人均收入降至不足400美元。
據估計,海灣戰爭給伊拉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約達2000億美元。在美國對伊拉克的空襲中,重點轟炸了一些石油工業、交通等基礎設施和一些重要的軍事目標,給日後伊拉克的經濟建設帶來沉重的打擊。
伊拉克出兵科威特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系列決議,對伊拉克實行包括石油禁運在內的全面制裁,並強制性要求伊拉克銷毀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至今,聯合國的制裁長已達12年之久,制裁使伊拉克的經濟損失超過1400億美元。
軍事上,伊拉克散飢殲軍隊在海灣戰爭中整體作戰能力損失三分之二以上,其中40多個師被摧垮。傷亡人數達8.5萬至10萬人。伊拉克海軍在這次戰爭中基本上被摧毀。
十幾年的經濟制裁與戰爭帶來的影響以及美英持續不斷的轟炸,使伊拉克經濟回升無望,人民生活陷入貧困。雖然從1996年開始實施安理會通過的「石油換食品」計劃,但由於美英阻撓,該計劃並未得到徹底執行,從而加重了制裁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據伊官方公布的數字,自海灣戰爭結束至今,伊已有173.2萬人因缺醫少葯和營養不良而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兒童。
另外,海灣戰爭還對伊拉克的環境造成嚴重肢橘破壞。據伊拉克方面報道,海灣戰爭中,美在伊拉克南部地區投下了約300噸的貧鈾炸彈。10年後,這一地區患白血病、惡性腫瘤和其它疑難病症發病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6倍,孕婦流產的比例是過去的10倍多。
但是,海灣戰爭後的伊拉克政權的統治基礎和控制體系並沒有被摧毀。一是薩達姆雖為敗軍之師,但仍然有一定的威望,特別是他敢於同世界超級大國進行對抗,使他在國內乃至於阿拉伯國家中被視為「民族英雄」形象。對於阿拉伯人民來說,他們能很快忘記伊拉克的侵略行經,但他們忘不了薩達姆向美國和以色列發生的挑戰以及向以色列發射飛毛腿導彈等「英雄舉動」。二是薩達姆多年的鐵碗統治使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勢力很弱,從而保證薩達姆對國內局勢的有效控制。三是薩達姆採取了高壓政策,很快平息了海灣戰爭後在國內南北方發生的叛亂,穩住了局面。
武器核查 聯合國對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於1991年4月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的687號決議。該決議決定對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生物、化學武器、核武器和射徑超過150千米的導彈——進行核查、登記、銷毀、並銷毀這些武器的研究、生產、貯存和試驗設施。在該決議中還決定成立聯合國特別委員會負責此項工作。根據安理會有關決議,只有當特委會對伊武器核查完成,並在遞交安理會的報告中明確表示伊拉克完全、徹底地銷毀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之後,聯合國對伊經濟制裁和禁運措施才會取消。
薩達姆與核查人員展開了一場「鬥智斗勇」的較量:一方面提供配合,認可並銷毀了大量的生、化、核原料和設備以及導彈,希望核查早日結束,對伊經濟制裁早日取消;另一方面又想方設法隱藏一些武器及原料,並為核查人員設置障礙,企圖讓核查盡早收場。
1991年9月21日,剛開始核查不久的核查人員在巴格達一棟大廈里發現大量有關伊核武器計劃的機密文件。當核查人員帶著文件准備離開時,曾聲稱會「完全合作」的伊方官員強行沒收了部分文件,伊軍方則出動武裝士兵將拒絕交出文件的核查人員攔在一處停車場。這場對峙持續了4天。直到此後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宣布如果伊拒絕合作的話,安理會成員國將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後,伊拉克才解除了對核查人員的圍困。
盡管如此,截至1995年初的幾年時間里,核查一直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的成果也不少。特委會第一任主席埃克烏斯後來表示,到1994年,經過3年核查,聯合國工作人員已經控制住了伊拉克的核及導彈計劃,但對薩達姆的生化武器計劃仍然一無所獲。
從1992年5月開始,伊拉克按聯合國要求向安理會遞交武器報告,到1998年11月特委會核查中止時,共遞交了約10份報告,每份報告的結論都是「充分、完全、徹底地公布沖沖並銷毀了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這些報告無一得到安理會的通過。
1995年初,生化武器核查取得了突破。當年2月,聯合國生物專家在巴格達市郊的阿爾?哈克姆一家工廠內發現了大量名叫「生長酶」的桶裝粉末,這種生物制劑可以被用來製造蛋白質,但也可以用於生物武器的製造。參加了這次核查的里蒙德?齊林卡斯博士說,如果用於製造蛋白質,整個伊拉克每年只需要最多1噸的生長酶,而當時伊拉克一次就進口了34噸生長酶。核查人員最後得出結論,這家工廠很可能在從事大規模的炭疽病毒生產。
特委會主席埃克烏斯要求伊拉克給出解釋。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不像你們歐洲人。你們總要有個計劃,確定目的之後進行生產。我們阿拉伯國家是先造出某樣東西,然後再考慮用它來干什麼。」
當年8月,薩達姆的女婿海珊?卡邁勒?哈桑叛逃出境,在約旦向聯合國核查人員證實了有關阿爾?哈克姆工廠狀況的所有證據,另外還提供了伊拉克生化、核武器以及導彈的新情報,而聯合國此前曾以為這些項目早已被銷毀。
在證據面前,伊拉克終於承認製造了超過8000升的炭疽孢子和1.9萬升的肉毒桿菌毒素,但聲稱未將其載入到任何彈頭上。
從1995年下半年開始,特委會與伊方公開沖突不斷,伊方多次公開拒絕聯合國核查人員進入一些場所。安理會從1996年開始多次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1997年6月,埃克烏斯宣布辭職。據稱持親美立場的澳大利亞人巴特勒於當年7月走馬上任,接任特委會主席一職。
如果說埃克烏斯在任期間尚能與伊方正常相處,使核查得以正常進行的話,巴特勒上任之後,特委會與伊拉克的緊張關系則不斷加劇,最終導致巴特勒拂袖而去,核查不得不告停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伊方認為巴特勒只知道挑刺,根本不想讓伊方通過核查這一關,二是伊方認為巴特勒領導下的特委會成了美、英間諜的工具,對伊「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1995年4月,特委會主席埃克烏斯在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中指出:「對伊武器核查和銷毀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伊拉克已不再擁有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到1996年末,伊政府認為,核查工作基本已經可以宣告結束,聯合國對伊制裁取消在望了。然而,1997年10月中旬,巴特勒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一份報告,不僅未提海灣戰爭後伊在執行安理會決議方面所做的努力,反而指責伊在銷毀生化及核武器方面仍有隱瞞,且多次阻撓武器核查小組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脅小組工作人員的安全。
此後,在美、英的敦促下,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第1134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嚴格遵守聯合國各項決議,盡快交出所有有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最後的、完整的」資料,否則將對伊實施新的制裁。這項決議猶如當頭一棒,沉重打擊了曾滿懷希望的伊拉克。伊拉克指責這項決議是在美國施壓下作出的,伊拉克拒絕接受這項決議,並採取對抗核查的措施。
1998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初親赴伊拉克斡旋並達成了諒解,但伊拉克與巴特勒領導下的特委會的沖突仍持續升級。1998年8月,伊拉克宣布中斷與聯合國核查人員的合作,除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繼續執行監測任務外,其他武器核查工作全部停止。在此情況下,巴特勒於11月中旬命令所有核查人員及其他人道主義救援人員共300多人撤離巴格達。12月17日,美、英發動了代號為「沙漠之狐」的對伊空襲行動,理由是伊拉克阻撓核查,藏匿可疑資料,刁難核查人員,公然違反了聯合國決議。12月19日,伊拉克宣布聯合國特委會從此不得返回伊拉克。
據統計,在1991年至1998年年底,聯合國共有200多個武器核查小組對伊拉克2500多個地點進行了400多次調查。銷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4萬多件化學軍需品、近50萬升化學制劑、180萬升用於製造這些化學制劑的化學品和包括彈道導彈彈頭在內的7種運載系統。專家估計,長達7年的武器核查行動解除了伊拉克95%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此外,安理會於1999年12月通過第1284號決議,決定建立聯合國監測、核查和視察委員會,繼續聯合國特委會的核查使命。2000年1月,曾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並參加過對伊武器核查的瑞典人布利克斯被任命為監核會主席。2002年11月8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1441號決議,提出加強武器核查的各項規定。
2002年11月27日,隨著首批17名核查人員開始工作,塵封了4年的對伊武器核查重新啟動。核查能否順利進行,與核查、被核查雙方的態度有關,但最後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國際關繫上的利害沖突、力量對比等因素。美國出於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需要,把發動對伊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實現全面控制伊拉克作為既定目標,想通過核查對伊實施軍事打擊和軍事佔領的依據。歐洲和俄羅斯出於維護在伊利益的需要和對美國單主義的不滿,希望伊拉克問題能夠和平解決。從本質上講,1441號決議是國際政治舞台上大國利益、實力較量和相互妥協的結果,對伊武器核查只是其延續。這種國際關系背景是影響核查進展的重要因素。
美國堅持「倒薩」的原因: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問題始終是美國政治和外交揮之不去的話題。美國堅持「倒薩」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戰略圖謀。去年11月初美國在阿富汗戰場得手後,更是把「眼中釘」伊拉克鎖定為下一個軍事打擊目標,明裡暗裡加緊各方面的造勢和准備。政治上,布希政府相繼拋出「邪惡軸心」說和「先發制人」理論;外交上,先後派副總統和國防部副部長走訪中東進行游說;軍事上,布希政府加緊同伊拉克反對派進行磋商,研究和制定對伊作戰計劃,並開始向伊拉克外圍增派部隊。美國積極准備打擊伊拉克,其背後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一)轉移國內視線,謀求政治利益。布希當選總統後的美國政壇,共和、民主兩黨勢均力敵,在國會兩院中的議席相當接近。面對美國經濟衰退的嚴峻挑戰和民主黨的有力牽制,布希政府上台後在解決國內問題方面無所建樹,短期之內也難有作為;而「9·11事件」恰恰為布希政府提供了避開棘手的國內問題擴大其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反恐戰爭使共和黨的聲望有所提高,在2002年11月舉行的美國中期選舉中贏得了更多國會席位。阿富汗戰爭塵埃落定之後,布希政府又面臨選擇政治「炒點」,以維護和擴大其政治聲望的挑戰。伊拉克問題在美國國內分歧相對較少,短期內容易有所作為。同時,發動戰爭和控制伊拉克也是維護共和黨政府所代表的美國軍火工業集團和石油財團利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堅持「倒薩」成為布希政府合乎邏輯的選擇。
(二)、了結伊拉克問題,卸掉外交包袱。海灣戰爭結束以後,美國一直堅持對伊拉克實行遏制政策,試圖壓垮薩達姆政權。但事與願違。制裁不但沒有動搖薩達姆政權的統治,反而引來國際社會對制裁造成人道主義災難的一片指責之聲。事實說明,美國對伊拉克採取的「以制裁促變化」的策略並不靈驗,伊拉克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已經成為美國與國際社會矛盾的一個焦點和美國外交日益沉重的包袱。美國下決心「倒薩」表明,以武力推翻薩達姆政權,了結海灣戰爭遺留的伊拉克問題,同時確保美國公司在伊拉克獲取最大經濟利益,已經成為美國解決伊拉克問題的新思路。
(三)、控制石油供應,擴大戰略優勢。中東地區是國際石油供應的主要來源。伊拉克石油資源豐富,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開發潛力巨大。取得對伊拉克石油資源的控制,對於美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第一,有利於進一步制約依賴國際能源供應的戰略對手。第二,有利於進一步削弱歐佩克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化解歐佩克成員國限產促價的努力,確保美國對國際石油供應安全和價格的控制。第三,為美國石油公司在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國有化高潮之後重返該地區創造重大機遇。90年代以來,薩達姆多次聲言要以石油為武器,反對美國霸權,令美國懷恨在心。除掉薩達姆政權,把國際石油供應來源進一步置於親美政權控制之下,甚至是美國的直接軍事保護之下,是美國擴大國際戰略優勢,鞏固其世界霸權的必然選擇。
(四)、扶植親美政權,削弱反美勢力。中東地區的反美勢力歷來比較活躍。2001年布希上台以來,這種反美情緒進一步增長。布希曾經承認,「9·11事件」的根源在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這樣的美國傳統盟國也有一批人涉嫌參與「9·11事件」更使美國震驚。此外,2000年沙特不顧美國的反復勸說,與伊朗和委內瑞拉共同發起石油限產提價,並一直堅持至今。然而,美國並沒有認識到,中東地區的反美情緒很大程度上與美國的中東政策有關。相反,美國朝野最近泛起一種論調,將這種現象歸因於中東一些國家實行集權的政治制度和美國上屆政府打擊不力,進而認為只有對這類國家進行「整合」,使其接受美國式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和政治制度,才能防止滋生反美情緒和恐怖主義活動。因此,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於2002年12月提出包括對中東國家進行政治改革在內的「美國中東夥伴計劃」。美國政府堅持推翻薩達姆政權,在伊拉克扶植一個採用西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親美政權,就是為了落實這一計劃,在阿拉伯國家樹立所謂「民主樣板」。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2003年3月20日爆發了伊拉克戰爭。這是21世紀一場全新樣式的現代化戰爭。5月2日,美國總統布希在「林肯」號航母上正式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整個戰爭共持續44天。實際上,在4月14日美軍攻佔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之後,美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就基本結束。這場戰爭是繼1991年海灣戰爭之後美國對伊拉克進行的第二次戰爭。這場戰爭同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軍傷亡數字比較起來,基本結束的伊拉克戰爭具有兩大特點:地面戰傷亡人數大增,飛機墜毀和友軍誤傷事故則明顯減少。
美軍之所以在伊拉克戰爭中實現了「低傷亡」,主要是五角大樓在制定作戰計劃時強調空軍的重要作用以及避免了城市巷戰的結果。美軍本次盡管出動兵力不多,但是其先進裝備和訓練水平都對伊軍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從而確保了整個戰爭的順利結束。伊拉克戰爭展示了美軍新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理論,是美實踐「先發制人」戰略的第一場戰爭,也是美國發動的
一次大規模的聯合一體化攻城略地侵佔一個國家的戰爭。較近年美國發動的一系列戰爭相比,這場戰爭呈現出一些鮮明的戰略性特徵。一是謀求絕對化的軍事目的;二是檢驗信息化戰爭力量;三是實踐新的戰爭理論;四是創制的非對稱戰爭局勢;五是發掘戰法手段的綜合效能。
伊拉克戰爭對世界格局和中東地區產生的影響:(一)多極化趨勢仍在量變過程中,趨勢增強。一方面,美國依靠其超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不顧其他大國反對,強行實現「倒薩」目標,從而證明「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沒有發生質的改變。但另一方面,在「倒薩」問題上美國霸權主義受到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而且挑戰主要來自其西方盟國。法、德、俄等大國與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利益分歧和外交獨立性更加明顯。北約不再是美國可以隨意利用的手段,聯合國的權威再次受到多數國家的維護,美國把「倒薩」與反恐直接掛鉤的說詞缺乏說服力,附和者甚少。大國之間圍繞伊拉克問題的較量表明,美國無視其他大國利益、推行強權政治和「單邊主義」的阻力增加,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量變過程還在繼續,趨勢增強。
(二)多年居高不下的國際油價可能下降。國際石油價格自2000年以來長期居高不下,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供給方面來看,既是沙特、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歐佩克主要石油輸出國聯合限產促價的結果,也是反恐、「倒薩」和委內瑞拉罷工等政治因素造成心理恐慌和投機資本乘機炒作的結果。國際石油供應能力並沒有真正出現短缺。在多年高油價的刺激下,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國家的石油生產和出口能力顯著提高。目前,委內瑞拉罷工已經逐漸平息。伊拉克問題解決後,石油投機商將失去另外一個「炒點」。伊拉克的石油生產也將逐步增加。從需求方面來看,世界經濟不景氣已經使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率顯著下降,從20世紀90年代的年平均增長1.4%下降到2001和2002年的平均0.4%,2003年仍無顯著提高的可能。在這種供求關系形勢下,「倒薩」後的國際石油供過於求的情況將更加明顯,市場力量對油價的作用將更加明顯,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石油輸出國之間的市場份額競爭將更趨激烈。只要「倒薩」過程中中東地區油田不遭大規模破壞,國際石油價格下降的壓力將顯著增大,並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下降。
(三)中東局勢可能有所緩和,但難以穩定。「倒薩」以後,為了防止伊拉克發生動亂和分裂,美國可能直接或利用國際力量對伊拉克實行某種形式的軍事控制。面對既成事實,中東各國政府可能採取現實立場,避免與美國對抗。但中東地區也可能出現一些民眾層面的反美情緒,不排除激進勢力發動針對美國利益的襲擊活動的可能。
(四)美國實現「倒薩」以後,將把重點轉向伊拉克的政治和經濟重建,立即對其他中東國家動武的可能性不大,要求其他阿拉伯國家立即採用西方式民主制度也不現實。美國石油財團將重返伊拉克。政治重建可能採取「阿富汗模式」,但為滿足庫爾德人和伊斯蘭教什葉派的自治要求,聯邦制也可能成為政治體制的一種選擇。不過,伊拉克各反對派爭權奪利,庫爾德人與阿拉伯人之間民族矛盾較深,伊斯蘭教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教派分歧,這些矛盾不僅會在政權重建過程中爆發出來,而且將成為長期影響伊拉克政局穩定的因素,甚至可能對伊拉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發生影響。美國軍隊可能長期駐扎伊拉克。
(五)巴勒斯坦問題關乎阿拉伯民族利益和情感。「倒薩」以後,美國為保持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影響,削弱阿拉伯國家反美情緒,不能不加大恢復中東和平進程的力度,可能敦促雙方在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四方聯合提出的「路線圖」方案基礎上恢復和談,從而使巴以雙方暴力沖突有所緩和。但是,由於巴以談判當前涉及的耶路撒冷、猶太人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等關鍵性問題錯綜復雜,解決難度很大,至今尚無切實可行方案,因此短期內中東和平進程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巴以沖突還會繼續存在。
(六)美伊戰爭對傳統安全因素與國際法理的損害。美國攻打伊拉克實質上是繞過聯合國,採取與其盟友單獨行事的作法,這將再一次削弱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上的影響和權利。長此以往,聯合國將逐漸被架空,失去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這也會直接影響其他大國的權利和地位。戰後,美國霸權的全球擴張將變得日益明顯。
6. 導致伊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俄國——伊朗戰爭指俄國同伊朗爭奪外高加索和裏海沿岸統治權的戰爭。戰爭是由於伊朗封建主企圖侵略19世紀初歸屬俄國的喬治亞和外高加索其他地區而引起的。
外高加索諸小王國和汗國因內訌造成在政治上軟弱無力,伊朗和土耳其在英法兩國的唆使下,企圖乘機兼並整個外高加索。外高加索人民在反對伊朗和土耳其封建軍事擴張的斗爭中,多次請求俄國給予援助,並不止一次地提出要歸屬俄國。1801年,東喬治亞自願歸屬俄國,明格列里亞公國、伊美列丁王國和古里亞公國也先後得到俄國的保護。
俄國——伊朗戰爭軍事行動的起因是,俄國拒絕接受伊朗於1804年5月23日提出的要求俄軍撤離外高加索的最後通牒。
1804年6月,集結在埃里溫地區的伊軍主力在王儲阿拔斯?米爾扎統率下,為奪取梯弗里斯展開了軍事行動。俄軍出動迎擊。6月22日,圖奇科夫部隊在古姆拉附近擊潰伊軍一部,7月2~3日,高加索俄軍總司令齊齊阿諾夫將軍統率的俄軍主力在埃奇米阿津修道院圍牆附近戰勝了阿拔斯?米爾扎軍隊。1805年,卡拉巴赫、希爾凡和舍基等汗國,以及舒拉格利蘇丹國自願歸屬俄國。同年,俄軍對巴庫和臘什特進行了一次海上遠征,但未能取得戰果。1806年夏,俄軍擊退了入侵卡拉巴赫的2萬伊軍,佔領了努哈、傑爾賓特、巴庫和其他一些居民點。
英法兩國支持伊朗。1807年5月簽訂了伊朗法國同盟條約,隨後又簽訂了旨在反對俄國的英國伊朗條約。俄伊戰爭曾有過幾次較長時間的停息,並由於在此期間俄國同土耳其戰爭、同瑞典戰爭和進行衛國戰爭,而使俄伊戰爭對俄國不利。伊朗政府得知拿破崙進攻俄國後,於1812年8月初中斷與俄國政府的和平談判。阿拔斯?米爾扎的軍隊侵入塔雷什汗國,8月21日侵佔連科蘭要塞。1812年10月,為了打擊俄軍,阿拔斯?米爾扎的8萬軍隊集結在阿拉斯河的阿斯蘭社茲徒涉場附近。但是,科特利亞列夫斯基上校指揮的一支俄軍前出到伊軍後方,出其不意地擊潰了伊軍,並繼續擴大戰果,於1813年1月13日強佔了連科蘭。10月24日,伊朗被迫簽訂古利斯坦和約。根據和約,伊朗承認塔吉斯坦、北亞塞拜然和喬治亞歸屬俄國。在戰爭中,外高加索非正規軍事組織和外高加索居民積極援助了俄軍。
俄國伊朗戰爭伊朗政府並未放棄其對外高加索的侵略企圖。由於東方危機的產生,出現了對伊朗有利的國際形勢,沙赫企圖乘機採取報復行動。他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改編了部隊,英國人向它提供武器和派遣教官。土耳其蘇丹也支持沙赫,旨在分散俄國對巴爾幹事件的注意力。英國企圖將俄國逐出近東,因而支持伊朗與俄國交戰,並把1814年11月25日簽訂的旨在反對俄國和阿富汗的奴役性的德黑蘭條約強加給伊朗。按照英國的計劃,外高加索和中高加索應由俄國轉歸伊朗,並置於英國的勢力范圍之下。俄國政府力圖避免戰爭,當准備割讓出部分領土時,開始與伊朗進行談判。但1826年夏,在以阿拔斯?米爾扎為首的沙赫宮廷中有狂熱思想的黷武集團的影響下,伊軍不經宣戰即侵入卡拉巴赫汗國和塔雷什汗國,其中部分伊軍推進到巴庫和庫巴,並指望當地居民舉行起義反對俄國。但是,當地居民沒有支持已投靠伊朗的封建主。俄軍總司令葉爾莫洛夫將軍遂能用不多的兵力抗擊敵人。東亞美尼亞和北亞塞拜然的居民給俄軍以援助,他們組成了各為1.2萬人的騎兵民團和步兵民團,東喬治亞也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民團。1826年7月,伊軍包圍舒沙要塞,俄國衛戍部隊頑強堅守了48天,從而使俄軍馬達托夫將軍的部隊於9月15日在沙姆霍爾戰役中擊潰了伊軍。1827年10月13日,俄軍在已任俄軍總司令的帕斯科維奇將軍的統率下,迅猛地奪取了埃里溫要塞。1826~1827年間,俄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佔領了許多城市和要塞,如納希切萬、阿巴薩巴德、梅連德、大不里士、烏爾米亞和阿爾傑比利。沙赫政府開始求和。談判結果,雙方於2月22日在土庫曼查伊鎮簽訂土庫曼查伊和約,根據和約,埃里溫汗國和納希切萬汗國歸屬俄國。
俄國在俄伊戰爭中的勝利使外高加索人民和塔吉斯坦人民免遭伊朗侵略者的蹂躪和屠殺,使英法兩國的侵略企圖化為泡影,也使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塔吉斯坦各族人民得到了民族發展的機會。
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俄伊戰爭中,俄軍在數量上較之伊軍並不佔優勢,但伊軍戰斗素質不強,軍事組織不完善,以及技術裝備落後,所以盡管有英法兩國的援助,仍然戰敗。俄軍的勝利也是由於得到了外高加索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戰術方面,俄軍採用疏開戰斗隊形和縱隊與射手散開隊形協同行動的戰法具有很大意義。戰斗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還由於俄軍善於在山林地區使用炮兵和使用得到炮兵加強的獨立步騎兵部隊。俄軍經常以防守山隘和山道的要塞為依託。在俄伊戰爭中,俄國非正規騎兵也起了重要作用,他們主要部署在步兵兩翼和用來追擊潰逃之敵。俄軍在山區、山林地區和半沙漠地區展開戰斗行動所積累的經驗,在19世紀30~40年代的俄軍條令中有所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