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大文明古國是如何被斷代的,為什麼會被斷
1.古巴比倫文明的興衰
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誕生過燦爛的古巴比倫文明。這塊廣袤肥美的平原,由發源於小亞細亞山地的兩大河流——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發展灌溉農業。幼發拉底河高於底格里斯河,人們很容易用幼發拉底河的水灌溉農田,然後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態系統帶來了發達的農業,農業的發展又帶來了繁榮昌盛,在兩河流域建立了宏偉的城邦。從公元前500多年開始,巴比倫文明逐漸走向毀滅並被埋藏在沙漠下將近2 000年,變成了歷史遺跡。古巴比倫文明的敗落曾經是一個秘密,而地理學和生態學專家對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倫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於古巴比倫人對森林的破壞,加之地中海的氣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溝渠嚴重淤塞。為此,人們不得不重新開挖新的灌溉渠道,而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積。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水越來越難以流人農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壞,導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倫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於缺少排水系統,致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給這片沃土罩上了一層又厚又白的「鹽」外套,使淤泥和土地鹽漬化。生態的惡化,終於使古巴比倫蔥綠的原野漸漸褪色,高大的神廟和美麗的花園也隨著馬其頓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們被迫離開家園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內的古巴比倫遺址已是滿目荒涼。
2.埃及文明的衰亡: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後,一系列的奴隸起義導致國力衰竭,開始了跨越5個王朝的第三中間時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間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進入古埃及後期,最終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所滅,古埃及時代結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後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內戰,建立了短暫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亞歷山大大帝所統治,亞歷山大死後,其部將托勒密一世佔領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稱為法老,但當時的埃及已經是徹底在外族人的統治下了。
3.古印度文明衰落之謎:
通常意義上認為,古印度的文明時代是從公元前1000年後期的吠陀時代開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證明,整個史前時期直到文明出現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19 世紀20 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新的遠古文明———哈拉帕文明,這個文明曾興旺發達了幾個世紀,後來突然衰落。那麼這個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樣毀滅的呢? 19世紀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區的哈拉帕曾出土過許多古物和兩枚印章,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22 年,印度考古學家在信德地區的一個古代佛塔下面,發現了被塵土淹沒、沉睡了幾千年的古城遺址———摩亨佐·達羅,同時也出土了類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這兩座古城的城址,設計復雜,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畫卷,使人們看到了作為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發展的文化。後來又陸續出土了若乾的文化遺址,按考古學界以首次發現的地點命名的習慣,它們又共同被稱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獻中甚至沒有關於它的傳說,當然更沒有關於那個時代的歷史記載了。由於在兩河流域遺址發現有印度河流域的的印章,考古學家推測約在公元前2350 年至1770 年間,印度河流域與兩河流域之間的人們曾有商業往來。據此大體可以推定, 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於約公元前 2300至1750年。
到公元前1750年,卻突然衰落,從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滅了。這個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樣毀滅的?學者們也有種種不同的推測。
有些學者認為,由於雨量減少,信德地區日益乾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學者認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風等災變的結果。有些學者認為,由於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變成了沙土,人們被迫離去。
以上推測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歸因於種種自然災害,但是自然災害不足以說明———分布在那麼廣闊土地上各城市為何一齊衰亡?
有些學者認為, 由於土地的過度耕作、水利設施被忽略或破壞以及長期伐林掘土燒磚, 土壤逐漸惡化, 致使哈拉帕文化趨於沒落。有些學者認為,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 引來了山地部落的入侵, 結果造成文明的毀滅。
還有學者認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結果。這種學說雖然曾經盛行一時,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 年以後,而現在已經測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經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規范
許多年來,我國一直流傳著「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但是,我查閱了一些權威的「世界歷史」著作,發現這種說法只在我國流行,並沒有得到世界范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
20世紀是人類各文明全面交流、溝通、融匯為一個整體的全球化(地球村)世紀。200多年以來國際考古學、歷史學獲得驚人的發展,所有國家的歷史教科書對於「文明與文化」的基本觀點逐步趨於一致。但是,全世界沒有一部歷史著述採用「中國和埃及、巴比倫、印度並稱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
因為這個說法並不規范,缺乏科學論證和史料的根據。
「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從何而來?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文獻資料,是在梁啟超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最初創始「四大文明古國」之說。這首七言長詩寫道:
初為據亂次小康,四土先達爰濫觴: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鄰相望,
(梁啟超自註:侯官嚴氏考定小亞細亞即漢之安息,今從之。)
(梁啟超自註: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梁啟超並不是歷史考古學家,他的這首七言長詩只不過抒發一種感想,並沒有學術上的確鑿根據。所以不足為憑。我們還是考察一下學術界的論點。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長期擔任倫敦大學教授。他的12卷本巨著《歷史研究》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在《歷史研究》一書的開頭,湯因比就指出,以往歷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國家作為歷史研究的一般范圍,這大大限制了歷史學家的眼界。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地說明自身的歷史問題。應該把歷史現象放到更大的范圍內加以比較和考察,這種更大的范圍就是文明。
文明是具有一定時間和空間聯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時包括幾個同樣類型的國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其中文化構成一個文明社會的精髓。
湯因比把6000年的人類歷史劃分為21個成熟的文明:
埃及、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古印度、希臘、伊朗、敘利亞、阿拉伯、古中國(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瑪雅(中美洲)、中國(唐以後)、天竺(興地)、朝鮮、日本、拜占庭、俄羅斯、墨西哥、育加丹。
另外還有5個中途夭折停滯的文明:玻里尼西亞、愛斯基摩、游牧、斯巴達和奧斯曼。
如果要說「古國」之「國」,那麼古代「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希臘、伊朗、敘利亞」都是不同的「國」,都是比古中國更早(或幾乎同時)的「文明古國」,哪裡來的「四大」?事實上不能成立。
一般說來,古代文明最早起源於公元前4000—3000年地中海及波斯灣周圍地區的尼羅河流域和兩河流域,擴展到以色列、希臘群島(克里特和邁錫尼)、伊朗、敘利亞等地,由考古證明:這些地區的文明都早於中國(已經得到考古證實的是公元前1500年商代文明,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代的證據尚嫌不足,還沒有發現文字和青銅器工具等,有待進一步考古發掘。)
只有中華文明得以延續嗎?
多年以來,我國還廣泛流傳一種「所有的文化都中斷了,只有中華文明還在延續」的浮誇虛驕的「觀點」,這不僅是「戲說」、簡直是信口開河的「胡說」,是不懂裝懂、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現。
2000年1月12日,中新社報道說:「長途跋涉了兩萬余里、途經四大文明古國、三大宗教發源地的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攝影車隊,昨天在萬里長城西端起點的嘉峪關舉行了隆重的入關儀式。……余秋雨說,親眼目睹幾個與中華文明一起繁榮,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都滅亡了,或者衰敗了,只有中華文明還在延續,還在生機勃勃地發展,……。」
2003年04月01日余秋雨發表談話:《深入反思中國文化》。他斷言:「我走完全世界的一些文化的發祥地之後,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考慮中國文化未滅亡的原因,唯一就它沒有中斷,所有的文化都中斷,唯一它沒有中斷原因何在,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不知道余秋雨對於這個問題想得怎麼樣啦?
到底「想」出什麼名堂沒有?
還不過是故弄玄虛的空想、夢想、幻想、狂想?
數年來,余秋雨先生不知厭煩地再三鼓吹:「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斷甚至煙滅了。」他所謂的「千禧之旅」是「補上了中國文化研究很有價值的一個空缺」。
這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是不懂裝懂、不學有術的自做多情的編造。
歷史考古是嚴格、嚴謹、嚴肅的學問,不是像黃梅戲那樣可以隨心所欲編造神話而「戲說」的!
余秋雨再三重復的、毫無新意的斷言,並不符合事實。他又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而不作更正,以至於以訛傳訛、誤人子弟。
一些學者、報刊媒體和科研教育機構,長期以來頻繁地重復鼓吹「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的不正確說法,在社會上造成嚴重的誤導,必須加以澄清。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巨著《歷史研究》中,有一章對各個文明的考察(第九章)列出了圖表。從湯因比的權威性圖表可以看出,至少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都一直延續至今,而並非「只有中國文明得以延續,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斷甚至煙滅了。」
如果說:古埃及、蘇美爾、米諾斯、赫梯、巴比倫……等古代文明沒有延續到今天,如果說:安第斯(南美洲)、瑪雅(中美洲)文明已經滅絕,玻里尼西亞文明、愛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達文明和奧斯曼文明等5個文明中途夭折停滯了,那麼還說得過去。
但是,實際上希臘文明和印度文明這兩大文明,比中國文明更加古老。
考古發掘證明:希臘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都比古中國文明更早得多。
至今居住在希臘的還是古希臘人的後代,一脈相承使用的還是希臘語,保存和發揚光大了悠久的希臘文明;
至今居住在印度的還是古印度人(達羅俾多和雅里安人)的後代,一脈相承使用的還是印度各語言和方言,保存和發揚光大了悠久的印度文明;
他們何曾「都中斷甚至煙滅了」?
余秋雨如此信口雌黃,要是希臘人和印度人(還有伊朗人、敘利亞人等等)一起來質問你余秋雨,那麼你何以應答?張口結舌罷了。豈不丟人現眼到家啦?
對於世界文明的初步看法
根據今天我們對於人類文明史的認識,應該承認:過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並不規范。
首先,不該說「國」而應該稱為「文明地區」——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幾個文明地區是:兩河流域(蘇美爾、亞述等許多國家)、尼羅河流域(古埃及各王朝、各國)、印度河流域,等等。這三大地區,首先出現了文字和青銅器,這是文明的最重要標志。它們可稱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
而事實表明:中國古代的甲骨文字,年代遠遠晚於尼羅河流域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字。事實表明:夏商文明的年代,比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但是,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後來由於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斷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成果實際上並沒有「湮滅」,它們對於人類文明的貢獻和影響,一直保留下來了。例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種工具、建築格式等,就是從它們那裡繼承下來的並發揚光大的。
接下來,影響重大深遠而一直延續到現在的文明地區,是希臘文明(後與猶太以色列的基督教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經典等)和中國夏商文明(漢字等),這繼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續發展到今天。
如此「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區」和「延續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區」的新提法,就是我的初步結論。建議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國」的不規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發掘和史料記載為根據的實事求是的學問。我們中華民族,既不應該妄自菲薄,也不應該妄自尊大。
B. 中東的地位是如何的
中東戰略地位
橫跨地球三大洲,戰略要沖扼咽喉;
地下寶藏世無雙,烏金滾滾似海流。
在世界東半球的中心,歐、亞、非三大洲的連接處,有一片遼闊而富饒的地帶,這就是中東地區。它是歐洲的側翼,歐、亞、非三洲的交通樞紐,境內有溝通印度洋與大西洋的蘇伊士運河,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中東」這個名稱,是在公元16、17世紀歐洲殖民主義者向東侵略擴張時使用起來的。他們以歐洲為中心,按距離遠近,把東方各地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後來便成為對這些地理區域的習慣稱謂。「近東」和「中東」的范圍,並沒有明確的劃分,現在所說的中東一般是指亞、非、歐三大洲相連接的地區,主要是亞洲西部一帶。它東起伊朗高原,西達埃及和地中海東岸,北至黑海和高加索,南臨亞丁灣和阿拉伯海。除伊朗和埃及與大陸聯成一塊外,其餘的部分都位於地中海、黑海、裏海、阿拉伯海和紅海之間,因此,中東又被稱為「五海之地」。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東處於東半球大陸的中心和歐洲側翼,是亞、非、歐三大洲的匯合點和交通樞紐,由此向東可通住印度洋和南亞、東南亞各國,向西進入地中海,向西南可達非洲各國,向西北則與東、西歐各國相通。1869年蘇伊士運河的通航,不僅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聯系,而且使西歐到印度洋之間的航程比繞道非洲好望角縮短了8000至1萬公里。此外,土耳其的黑海海峽、塞普勒斯及其周圍的水域、亞丁灣及其曼德海峽、波斯灣及其霍爾木茲海峽等等,又分別是溝通黑海、地中海、紅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和從中東到歐洲的重要石油通道。因此,這里一向被西方帝國主義稱之為「生命線」,歷來就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激烈爭奪的場所。
在中東7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1.5億多人民,分布著17個國家。它們是: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塞普勒斯、黎巴嫩、葉門共和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科威特、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這些國家的民族構成相當復雜,約有20多個民族,最主要的是信奉伊斯蘭教和講阿拉伯語的阿拉伯民族,約佔中東全部人口的一半以上。在很多國家中,阿拉伯民族占絕大多數。土耳其是以土耳其族為主,伊朗以波斯族為主,塞普勒斯以希臘、土耳其族為主,並分別把土耳其語、波斯語和希臘語定為國語或官方語言。此外,還有庫爾德人、土庫曼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以及少量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非洲人和歐洲人等外來移民。
中東是世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是伊斯蘭教的「聖地」,每年前來這里朝拜的教徒高達150萬人以上,中東有8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餘的則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和東正教,還有少數人信奉拜火教。耶路撒冷是中東地區的歷史古城,這里有猶太教的神廟和伊斯蘭教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基督教也把它奉為「聖地」。可見,宗教信仰在中東地區居民的精神生活中和政治上都佔有重要地位,許多國家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寫入憲法,甚至成為政治組織的基礎。
中東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波斯灣及其周圍廣大地區蘊藏著石油資源,有「石油海洋」之稱。據統計,其蘊藏量約佔全世界的2/3以上。近幾年來,中東地區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5,出口量約佔世界出口量的2/3。
海灣地區素有西方世界「經濟生命線」之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應基地。截止1991年1月1日,海灣地區探明石油儲量達6569億桶,佔世界探明石油儲量1萬多億桶的65%左右。從1980年到1991年,11年間世界探明石油儲量增長了3506億桶,其中87.6%是在海灣地區探明的。
迄今世界探明石油儲量最多的5個國家全部集中在海灣地區。它們是:沙烏地阿拉伯,2575億桶;伊拉克,1000億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978億桶;科威特,945億桶;伊朗,930億桶。按1990年的開采速度,沙烏地阿拉伯可開采100年;伊拉克可開采約150年;阿聯酋可開采約126年;科威特可開采約173年;伊朗可開采約81年。
1990年,海灣地區的石油平均日產量達1600萬桶,比1989年增長2.7%,佔世界石油平均日產6031.7萬桶的26.5%。其中沙特的平均日產量達621.5萬桶,增長24.4%;阿聯酋的平均日產量為213萬桶,增長12.9%;伊朗的平均日產量為312萬桶,增長11.4%,伊拉克和科威特因眾所周知的戰爭原因,分別減產28.1%和32.2%。
中東地區,尤其是海灣地區,在石油資源儲量和產量方面,沙烏地阿拉伯居首位。這個國家位於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阿曼、葉門共和國等國接壤。海岸線長2437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是希賈茲—阿西爾高原。其南端的希賈茲山脈,海拔3000米以上。中部為納季德高原。東部為平原。紅海沿岸地區是寬約70公里的紅海低地。沙漠約佔全國面積的一半。據地質學家說,沙特的條件是非常適於石油生成的:在古地中海的大地槽內,有長時期的連續沉積,其結果使得石油生成於若干不同時代、不同性質的岩層內;古地中海是暖海,因而富於動物生命;進一步的事實是,盡管發生過廣泛的褶皺運動,但由於下伏的結晶地台的存在,廣闊的地殼強度被削弱了,多孔地層常常發生,形成了豐富的儲油構造。早在1988年初,這個國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即為350多億噸,佔世界總儲量的1/4以上。1990年初又發現一個大油田,儲油量至少有300億桶。天然氣儲量為71641億立方米,為世界之冠。
國際石油專家們認為,世界剩餘石油生產能力的65—70%存在於海灣地區。今後5到10年內,海灣地區的石油生產能力可增長到日產2500—2800萬桶。屆時,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在世界石油總產量中所佔的份額將上升到35—40%。據美國政府預測,到本世紀末,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阿聯酋每天的石油出口量將由1989年的1360萬桶上升到1990萬桶。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集團,也是海灣石油最大的供應對象。1989年日需求量3750萬桶,1990年日需求量上升到3770萬桶。隨著石油需求量的不斷上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從海灣地區的石油進口量大幅度增加。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美國,從海灣地區進口的原油由1985年的每天24.6萬桶激增到1989年每天的176.9萬桶。其中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從1985年每天的13.2萬桶上升到1989年的每天111.9萬桶。
原來幾乎由前蘇聯包下來的東歐國家的石油需求量,由於蘇聯解體及俄羅斯石油出口戰略的調整,今後東歐國家石油需求量的相當一部分將不得不轉向海灣地區進口。又據香港《遠東經濟評論》雜志報道,1985年亞大地區進口的石油,67%來自海灣產油國,1990年上升到73%,1995年將上升到83%,2000年將上升到90%。
許多觀察家認為,如果從整個90年代或更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由於俄國和美國等一些老牌石油生產國的石油產量已越過了高峰期,出現了逐年遞減的頹勢,今後世界新增石油需求量將主要依賴於海灣地區。歐佩克秘書長蘇布羅托預測,世界石油需求量將由1989年的每天5180萬桶增長到1995年的每天5600萬桶和本世紀末的每天5800萬桶。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顧問喬治·科瓦爾斯基說,到2005年,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石油產量每天將減少400萬桶。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和非歐佩克石油生產的下降,增強了世界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從1988年到2005年,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量在世界石油總供應量中所佔的份額將增加10個百分點,即由24%增至34%。這樣一來,更增加了中東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除石油外,中東地區的天然氣資源也很豐富,已經探明的儲量有21300O億立方米,其中儲量最多的是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卡達,這三個國家的儲量是178000多億立方米。其他礦物資源,如鉻、銅、鐵、磷酸鹽、錳、錫、鎳、鋅、鎢、鋁、金、石墨、鹽、石棉、雲母等也較豐富。據估計,死海中氯化物儲量在420億噸以上,其中氯化鎂220億噸,氯化鈉120億噸,氯化鈣60億噸,氯化鉀20億噸,此外還有溴化鎂10億噸。中東地區可利用的水力資源達1000億千瓦時。有草原13780多萬公頃,森林地3920多萬公頃。此外,波斯灣盛產多種魚類及珍珠。
中東還是人類的搖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明。歷史上有名的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幼發拉底河流域,都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勤勞、勇敢的阿拉伯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很早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們在醫學、數學、天文學、建築、文學藝術、工藝等各方面,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產,為世界文明寶庫增添了不可磨滅的光輝。
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早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民就發明了文字,並有了文學創作。圍繞著尼羅河的泛濫和控制尼羅河水的斗爭,他們積累了天文知識。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計算出尼羅河水位變動的必要,產生出了埃及的天文學。」埃及人民還創造了古代的歷法,把尼羅河水開始泛濫定為一年之始,他們還發展了數學,特別是幾何學,公元前2000多年就能求出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圓的面積,確定圓周率為3.16,並創造了十進位的演算方法。同時在水利工程技術、醫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埃及的建築藝術,著名的金字塔就是古代世界建築的宏偉工程。早在公元前2800年,埃及就有了金字塔建築。這種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在全埃及共有70多座,其中最有名的是矗立在開羅近郊的三座。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福的金字塔規模最大,高146.5米,相當於一座五六十層的摩天大樓,底面每邊長230米,佔地56900平方米。這座金字塔是用230萬塊大小不等、平均每塊重量為2.5噸的巨石砌成的。整個建築細致精密,堅實牢固,將近5000年,一直屹立在尼羅河畔,蔚為壯觀。這樣巨大的建築,生動地體現了古代埃及勞動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創造才能。
古稱波斯的伊朗,也是一個具有四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上古時期的波斯人居住在伊朗高原南部。公元前550年,伊朗較大部族阿黑門尼德族的居魯士把各部族統一成為波斯帝國,建立了阿黑門尼德王朝。到大流士一代統治時期(公元前522至前486年),波斯帝國達到全盛時期,在文化、建築、藝術和手工業方面已有高度發展。
當時,波斯人所用的文字是從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發展而來的。在建築藝術上,已能建造每根柱子高達18米至20米的百柱大殿,並在建築物上飾以石雕、琉璃磚、壁畫、木刻和象牙雕刻等。從公元224年開始,伊朗進入薩珊時代,文化更為發達。這時的手工業大都已經和農業分開,並有了高度的發展。藝術手工業的作品非常弛名。例如織造業,薩珊王朝的絲織品被視為特別珍貴的藝術品而遠銷國外。此外,染料、地氈、麻布、呢絨和絲綢等產品也行銷於地中海沿岸和亞洲各國。
到了公元9至10世紀,伊朗各族,特別是伊朗東部各民族的文化、科學以至醫學都達到了新的水平。當時許多著名的東方史學家、哲學家、地理學家都是伊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阿維森納和比倫尼。阿維森納的哲學著作和醫學著作都達到了中東地區中世紀科學的高峰。阿維森納的名著《醫典》,從12世紀到16世紀一直被西方醫學界視為權威著作。比倫尼在當時則被稱為中世紀時期東方和全世界最偉大的學者之一。他提出了關於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假說。他對天文的觀察,尤其對經緯線的制定,更為准確。上述事實充分說明了中東人民對人類文明所作的巨大貢獻。
中東地區所處的重要戰略位置及其富饒的自然資源,使它很早就成為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凱覦的目標和激烈爭奪的場所。早在1798年7月,法國拿破崙就率領遠征軍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登陸,強占開羅,企圖以此作為與英國爭奪的基地。1801年,法軍被迫撤出埃及之後,英國殖民者又乘虛而入,加緊經濟滲透,使埃及成為英國的棉花主要供應地。19世紀2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勢力開始伸向波斯灣,把許多阿拉伯酋長國置於它的控制之下。1839年,英國殖民者佔領了亞丁,並向附近擴張,強迫毗鄰的20多個蘇丹國和酋長國簽訂所謂「保護條約」,組成「亞丁保護地」。與此同時,英國、法國和沙皇俄國在土耳其和伊朗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19世紀70年代以後,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正如列寧所說的: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了奪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領土的斗爭達到了極其尖銳的程度」。這時,中東各國便成為英、法、沙俄和後起的德國等西方列強拚命爭奪的對象。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為了控制蘇伊士運河,確保通向印度和遠東的重要通道,英國於1878年佔領了東地中海的塞普勒斯島,繼而又在1882年憑借其堅船利炮,佔領了埃及,並逐步排擠法國的勢力,使埃及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列強對波斯灣及其沿岸各酋長國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英國野心勃勃,法國、沙皇俄國和德國也不甘示弱,都力圖插足這個地區。爭奪的結果是英國先後強迫阿曼、巴林、麥什哈特阿曼(即現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和卡達等各酋長國締結了一系列保證英國享有壟斷特權的協定,把波斯灣各酋長國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把波斯灣視為「英國的內猢」。
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仍然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但是,由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逐漸崩潰和土耳其淪為半殖民地,英、法、俄等帝國主義千方百計要瓜分土耳其的「遺產」,使伊、敘、約、黎和巴勒斯坦也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中東的另一個大國伊朗則淪為沙俄和英國的半殖民地。
在列強瓜分、搶奪中東殖民地的狂潮中,英國固然是野心勃勃,到處伸手,然而被列寧稱為「世界憲兵」的沙皇俄國,其擴張野心也並不亞於英國。17世紀末,沙皇俄國基本上是一個內陸國家。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彼得一世早就盤算過在土耳其的廢墟上放上自己的寶座。」為了達到南下奪取出海口,建立世界霸權的目的,沙皇曾多次發動對土耳其的戰爭,爭奪亞速夫要塞,以便打通進入黑海的門戶。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上台後,更加積極地推行瓜分土耳其帝國的政策。1768年,沙皇派出陸軍,南下進攻土耳其,又調遣波羅的海艦隊陳兵於地中海。土耳其屢戰屢敗,沙皇俄國打通了進入黑海的通道。
為了進一步開辟一條從黑海進入地中海的通道,好幾代沙皇都夢想奪取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1851至1853年,沙俄借口基督教「聖地」(巴勒斯坦)的所謂監護權問題,對土耳其施加壓力,幾次提出對土最後通牒,要求土耳其簽訂條約,承認沙俄對土耳其屬下的基督教徒有所謂保護權,企圖干涉土耳其內政,進而達到霸佔土耳其兩個海峽的目的。
土耳其由於得到英法的支持,拒絕沙皇的無理要求。於是,1853年10月沙皇對土耳其發動進攻。英法為了各自的私刊,打著維護士耳其獨立的幌子,派艦隊進入達達尼爾海峽,對俄國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沙皇俄國失敗,它向地中海和巴爾干半島擴張勢力的企圖受到沉重打擊。沙皇俄國不甘心失敗,伺機反撲。1877年4月,沙皇俄國利用巴爾干斯拉夫民族的反土起義,再次發動對土戰爭。俄軍強渡多瑙河,直逼君士坦丁堡。1878年3月,土耳其被迫與沙俄簽訂《聖斯蒂法諾和約》。
這個和約影響了英法等西歐列強的既得利益,遭到這些國家的強烈反對,沙俄被迫退卻。1878年6月召開柏林會議,修改《聖斯蒂法諾和約》。這是一次列強坐地分贓的會議。沙皇俄國雖未完全達到南下奪取海峽、進入地中海的目的,但它掠奪的土地最多,獲得的權益也最多。俄土戰爭的結果,使土耳其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在列強之間,由於沙皇俄國的野心未能得逞,矛盾逐步加深,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火種。
沙皇南下的計劃,除了瓜分土耳其外,還要佔領伊朗,把伊朗作為它的投資場所、商品市場和原料供應地,而且把奪取伊朗作為插足波斯灣、控制印度洋、奪取英屬殖民地印度、實現世界霸權的重要步驟。沙皇俄國最初入侵伊朗是在彼得大帝時代。1722年8月,彼得一世親自指揮俄軍進攻伊朗藩屬塔爾克至沙姆哈爾領地,以後又佔領了巴庫,進逼伊朗國境。1723年伊朗被迫在彼得堡簽訂和約,把整個裏海沿岸,德賓特、巴庫、吉梁、馬贊德蘭、阿斯特拉巴德省等地割讓給俄國。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俄、英、法西方列強加緊爭奪伊朗,使伊朗逐步淪為半殖民地。
1800年末,沙皇保羅一世與法國拿破崙締結了俄法兩國取道伊朗聯合進軍印度的協定。1801年初,沙皇派225000名頓河哥薩克軍隊向伊朗進軍,佔領了喬治亞。亞歷山大一世繼位後,繼續派兵侵入伊朗,攻佔高加索山脈以南的許多地方。1813年10月,伊朗被迫簽訂了《古利斯坦條約》,使沙俄取得了高加索山脈以南屬於伊朗的大片土地,並在伊朗獲得種種特權。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兵占據了伊朗塞凡湖邊的哥克查地帶,並無理要求伊朗放棄卡藩,作為俄國撤兵的交換條件。這遭到伊朗的拒絕。於是,沙俄再次發動對伊朗的戰爭。1828年2月,伊朗被迫簽訂了《土庫曼徹條約》以及一項特殊通商條約。按照這個條約,沙俄又奪取了伊朗的兩個省,伊朗付給沙俄200萬英鎊的賠款,禁止伊朗船隻在裏海岸邊的領水內航行,俄國在伊朗各大城市設立領事館並享有治外法權以及其他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等等。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土庫曼徹條約》已將它(指伊朗)變成俄國的附屬國。」馬克思也指出:「俄國……在波斯獲得的領土面積不亞於一個英國。」
《土庫曼徹條約》的簽訂極大地加強了沙俄在伊朗的侵略勢力,嚴重地妨礙了英國攫取伊朗的侵略行動。英國為了進行反擊,一方面鼓動伊朗抵制沙俄的擴張,另一方面又用軍事威脅等手段強迫伊朗於1841年同英國簽訂奴役性的《英伊條約》。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英俄兩國瓜分伊朗的局面。伊朗王位的繼承要由沙俄決定,北方各省的統治者要從俄國政府所中意的人中任命;在南方,英國官吏則像統治者一樣作威作福,發號施令。隨後,新興的德帝國主義也開始插足中東。從此,英、俄、德三國便加緊掠奪和分割伊朗,更進一步加深了伊朗的半殖民地化。
但是,中東各國人民是不甘心受侵略、被奴役的。從西方殖民主義者的鐵蹄踏上中東領土的那天起,阿拉伯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反抗斗爭就一時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暴動、起義接連不斷,中東人民痛擊侵略者,用鮮血譜寫了中東民族解放運動史的壯麗篇章。
在近代史上,埃及人民反抗法、英殖民侵略的斗爭佔有重要地位。1798年7月,法軍入侵埃及時,埃及人民英勇地抵抗了法國的入侵。10月,開羅爆發了有15000人參加的反法武裝起義,近郊的農民和沙漠地區的游牧者也投入戰斗、起義者擊斃了法軍司令,沉重地打擊了法國侵略者。1800年,開羅人民再次舉行反法起義,並展開游擊戰,終於迫使法軍於1801年撤出了埃及。1882年,當英國侵略軍炮轟亞歷山大港、武裝侵略埃及的時候,埃及的愛國軍官阿拉比等決心保衛祖國,領導埃及軍民堅決抵抗英國侵略軍。
英國武裝佔領埃及後,實行血腥的恐怖統治,恣意摧殘埃及原有的民族工業,極力破壞埃及的民族文化,殘酷鎮壓人民的反英斗爭。但是,英國暴虐的殖民統治無法撲滅埃及人民要求自由、爭取民族獨立的熊熊烈火。19世紀末20世紀初,埃及的民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要求發展民族工商業,實行議會民主制。他們創辦各種刊物,開展反英宣傳。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丹沙微事件」成為埃及反英運動的新的導火線。
1906年6月,一群英國軍官去丹沙微村獵捕鴿子。他們窮凶極惡地踐踏莊稼,火燒農舍,槍殺農民。當地農民忍無可忍,用棍棒奮起自衛,趕走英國軍官。一個軍官逃跑中暑而死。英國殖民當局竟無理宣布該村農民有罪。埃及各地群眾聞訊後義憤填膺,紛紛舉行大會和示成,抗議英國殖民者的罪行。在群眾運動的強大壓力下,英國被迫作了讓步,赦免了被判刑的農民,撤銷了統治埃及25年的「東方暴君」克羅默埃及總領事的職務。
波斯灣沿岸各酋長國的人民在反殖反帝的斗爭中也佔有光榮的一頁。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主義者侵佔阿曼、巴林、伊拉克及伊朗沿岸時,遇到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阿曼的酋長領導人民進行反葡斗爭,終於把葡萄牙殖民主義者趕出國境。巴林人民也多次展開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先後擊斃和絞死兩名葡萄牙派來的「總督」。1892至1894年,當英國強迫巴林酋長國簽訂喪失獨立的協定時,巴林人民多次舉行起義,並得到了卡達人民的支持。1905年,巴林的愛國者在鄰近酋長國的聲援下,從開展不服從當局的運動發展到武裝起義。1913年,阿曼山區部落在教長的領導下也舉行起義;經過長期的斗爭,終於迫使英國於1920年簽訂了《西卜條約》,承認了阿曼教長國的內部獨立。
在伊朗和土耳其,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瓜分,同樣激起了兩國人民的強烈反抗。1891年,在伊朗發生了人民群眾反對煙草租讓權(即將伊朗煙草的收購、加工和出售權租讓給英國公司)的運動,迫使國王於年底聲明廢除了煙草租讓權。在土耳其,廣大人民群眾為了反對封建統治者蘇丹對俄國的投降,於1876年5月舉行了伊斯坦布爾起義。參加起義的有學生、市民、手工業者和小官吏,他們在蘇丹宮廷的周圍示威遊行,抗議蘇丹的賣國政策。在群眾運動的推動下,一部分具有愛國熱情的軍官發動政變,廢黜了蘇丹。這以後,土耳其人民反侵略干涉和封建獨裁統治的斗爭仍此起彼伏,不斷發生。
20世紀初,伊朗被英俄瓜分。伊朗國王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殘酷鎮壓和剝削人民,引起伊朗各階層人民的不滿,各種矛盾日益激化,終於爆發了1905年的革命。這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雖然領導權掌握在資產階級和僧侶的手中,但革命的主要動力是廣大農民、工人、城市貧民和小資產階級。最初,他們的綱領是反對專制王權、召開國會和制定憲法;以後隨著斗爭的深入發展,又明確提出推翻國王、趕走外國侵略者的口號。這不僅沉重打擊了伊朗的封建統治階級,而且也沉重地打擊了當時英俄帝國主義在伊朗的侵略勢力。
英俄帝國主義從各自的反革命利害關系出發,互相勾結在一起。首先,他們經過討價還價,於1907年8月達成了進一步瓜分伊朗的默契,繼而則進行大規模武裝干涉,共同鎮壓伊朗的革命運動。沙皇俄國派兵進入伊朗北部,英國派兵侵入伊朗南部。面對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伊朗人民毫無畏懼,提出「不獨立,勿寧死」的戰鬥口號,再次掀起反抗帝國主義干涉的斗爭高潮。但是,正當伊朗人民英勇奮戰的時候,沙俄於1911年12月在伊朗首都策動政變,扶持親俄政權,解散國會,實行反動的恐怖統治,扼殺了伊朗的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爭奪和瓜分,從巴爾干延伸到波斯灣的奧斯曼帝國迅速土崩瓦解。土耳其本土也淪為帝國主義的半殖民地。在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壓榨下,土耳其廣大人民處於飢寒交迫、貧困落後的境地,這時的土耳其,人民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各地農民起義和民族起義接連不斷。1903年,在馬其頓爆發了農民起義。起義農民堅持了3年的游擊戰爭,為1908年革命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東人民又掀起了新的斗爭熱潮。首先燃起反帝烽火的是埃及。1919年至1921年,埃及人民進行了兩次轟轟烈烈的群眾反英斗爭和武裝起義。在伊拉克,繼1918年發生反英斗爭後,1920年又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聲勢浩大的反英起義,沉重地打擊了英國的委任統治制度。英國花費了1億英鎊戰費,葬送了數千名士兵,才穩住陣腳。在波斯灣地區,人民的反帝斗爭也是此伏彼起。1919年,英國強迫伊朗簽訂屈辱的《英伊條約》,激起了伊朗人民的反英怒潮。1920年到1921年,伊朗人民爭取獨立的運動波及全國。1919至1922年,成千上萬的土耳其工農群眾武裝起來,狠狠地打擊了英國和希臘的侵略軍,粉碎了掠奪性的《色佛爾條約》,從而維護了土耳其的領土完整。與此同時,敘利亞、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等國家和地區的民族斗爭也風起雲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東地區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戰場之一,中東人民在反侵略戰爭中作出了貢獻。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給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更加廣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現實的道路。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極大地鼓舞和推動了中東各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從此,中東的民族解放運動勢如燎原烈火,不斷高漲,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戰後初期,中東許多國家發生了反對英法佔領軍,要求取消不平等條約和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1945年秋,敘利亞和黎巴嫩兩國政府要求英法撤軍,反抗英法佔領軍的武裝斗爭遍及全國。終於迫使英法佔領軍於1946年4月撤出敘利亞,敘利亞取得了獨立;1946年8月、英法佔領軍又被迫撤出黎巴嫩,從而維護了黎巴嫩獨立。約旦人民也於1946年3月獲得獨立。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則於1948年5月迫使英國取消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權。1951年,伊朗人民為了維護民族權益,展開了爭取石油國有化運動,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勢力。正是:
瓦解運動大發展,
殖民鎖鏈被砸斷;
人民當家做主人,
中東局面大改觀。
C. 為什麼印度河流域為熱帶沙漠氣候謝謝。
在觀察南亞氣候分布時我們可以發現,南亞受季風影響,形成了廣闊的熱帶季風氣候,但是就在相鄰的西北部印度河地區,卻是熱帶沙漠氣候。
原因主要有:
1、冬季亞洲大陸形成高氣壓區,風是從大陸吹向海洋,所含水汽少。
2、長時間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夏季西南風無法到達。印度河流域西邊是伊朗高原,當地的季風主要是西風或微偏南的西風(恆河流域是西南風或微偏西的南風),也就是說風是從伊朗高原吹來,所含水汽很少,再加上從伊朗高原到印度河平原是地形下降,空氣下降時由於焚風效應溫度會增加,不利於水汽凝結,所以乾旱少雨。
3、歷史上人類對印度河的過度開發(過度放牧和伐木作燃料),導致生態破壞。
4、印度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以融雪為源,流印度河及其支流所有的水都是在其流域上游山區獲得的。所以,它們在流出山麓時流量最大,在平原上幾乎沒有地表水流匯入,倒是由於蒸發和滲漏而大量失水。
5、印度河用水方式特別任性不合理,本地農業生產歷史悠久但是一般採用大水漫灌方式而且是常年灌溉,蒸發跑漏滲透比較嚴重。
關於第2點,為什麼西南風無法到達印度河平原呢?作進一步解釋:《世界自然地理》(劉德生)中有這樣的解釋:第一,盛行從伊朗低壓南緣向東擴張的熱帶大陸氣團,它使赤道季風氣流,不能遠達北方;第二,西南季風在它北界上的垂直厚度擴張的並不厚;第三,夏季本地區高空為反氣旋形勢,低層為顯著的熱低壓,下低上高,不易致雨,因而降水稀少(75——150mm左右),形成荒漠。
先來看夏季帶來降水的西南季風:印度半島一帶夏季西南季風的來源為索馬里越赤道氣流,本身就是從南印度洋海域的低緯度信風變來的,再加上流經北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南部,空氣吸納了大量水汽,因此雨季降水充沛。南亞的西南季風運行路線有兩支,一是從阿拉伯海直接向恆河平原運動;二是從孟加拉灣向東北運動,被喜馬拉雅山阻擋而改道向西北。第一支在西高止山脈就被阻擋,過了西高止山脈就沒什麼水汽了。第二支由於在恆河平原上長途跋涉,到達印度河流域後便勢力衰微了。塔爾沙漠正好在兩支西南季風都到不了的地方,西南季風從巨大的氣旋東側繞過達到北部山區形成豐富降水。
南亞的印度低壓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低壓中心。因為這個低壓中心龐大,所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氣旋,使得偏東的地方吹偏南風,偏西的地方吹偏北風。所以在印度河平原與恆河平原交界處還有來自於偏南風從印度洋吹來,帶來降水。偏西的地方則吹西北風,該風從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一帶吹來,這些陸地長期乾旱少雨,地表水汽稀少,吹來的風性質乾燥,降水少。即便是經過阿拉伯海北部,由於水域面積相對較小,空氣水汽也無法跟印度季風比,此外,夏季北非-伊朗副高的東部邊緣正位於巴基斯坦西部,而副高的東部邊緣在高空就盛行偏北氣流,加上下沉影響,所以難以成雲,更別提下雨了。
因此,南亞印度河平原地區形成了特殊的熱帶沙氣候。
但在個別年份,由於大氣環流的改變,北非-伊朗副高的東部邊緣會退到伊朗高原中部,對應的夏季印度熱低壓也向西移動,這樣的話巴基斯坦一帶就不是處於單純的乾熱空氣控制下,而是有了來自東側和南側季風的參與,加上地形作用(巴基斯坦西高東低的地形分布),往往會造成很強的暴雨出現罕見的洪澇。這就是曾經播過新聞的印度河洪澇災害。
D. 為什麼沙特總是愛跟俄羅斯過不去
基於上述三點,俄羅斯經營中東的方式,是以自己為主,爭取對中東直接掌控,至於中東本土勢力,即便願意主動為俄羅斯效力,也不可能獲得與美合作時大致平等的夥伴關系,而更多的,會像當年的東歐一樣,淪為俄羅斯的附庸。至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和戰略等等,也必須屈從於俄羅斯的整體戰略之下,缺乏獨立操作的空間。
這自然嚴重侵害了中東土著勢力的利益。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年伊朗哪怕是在被美國和阿拉伯世界雙重打壓下,都絕不願向俄羅斯低頭,而是寧願搞什麼「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口號,逼得俄羅斯無可奈何,只能靠入侵阿富汗,尋求中東戰略突破。
當然,現在的俄羅斯是沒有壓制中東的能力的。所以。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對俄羅斯的警惕就消除了。畢竟俄羅斯龐大的體量和山水相連的地緣關系決定了,只要這個北方巨人不倒,那麼它對中東的威脅就天然存在。現在俄羅斯老實,那時因為它實力不濟,自然要對代理人多加依仗,其目的也非進取,而只是守住殘存影響力即可。但如果俄羅斯有朝一日中興,重新經營中東,那它又會恢復舊有操行。
俄羅斯的經營方式,決定了沙特的立場。中東地緣區位至關重要,又是全球石油主產區,而中東本身又四分五裂,這就決定了,外來大國勢力對中東地緣政治介入不可避免。
而對沙特來說,美俄對中東不同的經營方式,使他天然願意站在美國一邊——跟美國混,既可以獲得世界第一大國的幫助,也不至於對自身權益造成影響,而跟俄羅斯混,那就只能委身為奴。
而除此之外,沙特的國家戰略,也跟俄羅斯截然沖突。在之前的《地緣政治:沙特為什麼必須實行君主專制76》一文中雲石君曾經分析過,沙特國土大半為荒漠戈壁,地緣實力極差,只是靠著石油的加持,才能有今日之勢。但石油有限,一旦采完,沙特立刻就得完蛋。所以,沙特必須趁著石油紅還在,趕緊對外擴張,佔領敘利亞、伊拉克等相對富庶地緣板塊,這樣才能讓沙特人不至於在石油耗盡後,重新回到阿拉伯沙漠里啃沙子。
沙特必須擴張版圖,而俄羅斯也要實現對中東的高度掌控,二者的利益存在結構性沖突。而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憑借自身的地緣實力,天然占據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沙特必須抓住一切機會,不擇手段的削弱俄羅斯,否則不可能在這種競爭中獲勝。
最後,俄美對中東石油的利用方式,也是沙特親美反俄的重要原因。
中東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區,也是國際石油市場的決定性力量。對這樣一個能夠決定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資源,美俄自然都要在其身上大做文章。
但美俄做文章的方式是不同的。
就美國而言,由於其經濟實力強大,影響力遍布全球,金融體系也高度成熟,所以它並不需要直接掌控中東石油,甚至連定價權都不需要,它要的,只是將石油和美元掛鉤,以石油美元為基礎,建立自己的金融霸權。只要金融霸權樹立,美元成為國際硬通貨,美國便能憑著自家生產的這一張張美刀,換來各種自己想要的資源,也可以以此為手段,左右全球政治經濟走向。
而俄羅斯不一樣。俄羅斯的實力和影響力都遠不如美國,根本就不具備建立金融霸權的起碼能力。所以,俄羅斯對中東石油的想法,絕不是在此基礎上搞什麼石油盧布,而是要通過對中東石油的全盤掌控,來獲得全球石油市場的主導權和定價權,以此作為與西方工業國博弈的籌碼。
鑒於美俄的這種不同,沙特的傾向就很明顯了。沙特雖有石油,但石油只是大宗商品而非貨幣。這也就是說,沙特的這些石油,最終還是要先換成一種硬通貨,然後才能用這種硬通貨,換回自家想要的各種寶貝東西。
沙特這幫中東小暴發戶,肯定是沒能力把自家貨幣變成國際結算貨幣的。而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黃金的貨幣功能已不復存在。這也就是說,沙特必須要將石油與一個別人家的貨幣掛鉤,否則的話,石油賣出去,自己收什麼回來呢?
所以,對沙特來說,這個石油結算貨幣的資格橫豎自己都拿不住,所以送給美元,自己也沒啥實際損失。
而利益確實實打實的。
美國是世界老大,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都傲視全球,所以它家的貨幣最堅挺——沙特也不想自家賣油換回的鈔票,隔個夜就成一堆廢紙。
而與美國合作,還可以換得美國的保護。
最關鍵的是,跟美國合作,沙特只需要支持美元與石油掛鉤就行了,什麼國際石油交易市場的主導權,石油定價權等等,美國統統不稀罕,沙特可以全留在手中——而這可是一筆重要的政治資源,把它利用好了,沙特別說在中東,哪怕在世界舞台,都能夠呼風喚雨,成為一股重要勢力——只要別過分傷及美國就行。
而反觀俄羅斯,如果跟它合作,那麼俄羅斯必須實現對石油的直接控制,從具體的石油交易層面,來操縱國際政經格局。這種模式下,俄羅斯不可能給沙特留下太多的自主空間。沙特的石油,將徹底淪為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工具,主要為俄羅斯——而非沙特的國家利益服務。
所以,在石油資源的政治化利用方面,美俄不同的利用方式,也決定了沙特鐵定親美,而堅決反俄。
總而言之,美俄的國情,以及與中東的地緣關系,決定了,美國與沙特之間,可以發展共贏模式的合作,而俄羅斯與沙特,則註定只能是個零和游戲。基於這種不同的利害關系,沙特當然願意親附美國,對俄羅斯打擊到底。
E. 古絲路之謎:中亞至伊朗高原為什麼冒險走荒漠卻不走裏海南岸綠洲
古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也是中國古代經過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通行東西方世界。 古絲綢之路示意圖:從中亞撒馬爾罕到西亞巴格達走了木鹿-馬什哈德-德黑蘭一線(可放大) 在古絲綢之路全長6440公里的路途中,會經過沙漠戈壁,也會經過綠洲平原;會翻越茫茫雪山,也會跨越湍急河流。通常都會趨利避害尋找距離最近、安全性最好的路徑走完旅程,但有一段讓人深感意外,那就是中亞河中地區通往伊朗高原一段,離開河中地區的綠洲,在布哈拉西南渡過阿姆河後,歷經卡拉庫姆沙漠的考驗,進入沙漠腹地的馬雷綠洲和捷詹綠洲獲得補給後,古絲綢之路沒有繼續沿著伊朗高原的科佩特山脈北麓綠洲,西行至裏海南部沿岸的濕潤山地平原,而是轉而向南,走氣候條件嚴酷的荒漠,再進入伊朗高原邊界的加恩山脈山口,進入馬什哈德。 伊朗高原及周邊地形示意圖 相比較這條「 」荒漠線」,沿科佩特山脈北麓向西進入裏海之濱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進而在如今伊朗拉什特沿河谷再進入伊朗高原北部,或者北上至亞美尼亞山地,再進入小亞細亞,這條「 」綠洲線」的氣候條件似乎更宜人,也完全避開了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呼羅柵地區乾旱南行的嚴酷環境。由於厄爾布爾士山脈走向幾乎與裏海輪廓平行,冬季受南移的西風帶控制,盛行西風經過裏海後,增溫增濕,受山脈的阻擋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年雨量甚至達1000毫米以上,森林廣布,可以說整個伊朗高原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了。 厄爾布爾士山脈最高峰-達馬萬德山,高約5610米。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亞洲最高的火山 要弄清楚這個「 」不尋常」的絲路走向,就不得不先弄清楚古絲綢之路的存在意義。首先古絲綢之路的作用,不僅在於連接東西方、歐亞大陸的兩端,也是為了能把途徑中途的一個個文明點串聯起來。再者絲路的首要功能在於經濟效益,而後才是文化交流;每一個文明聚集點就相當於一處商機。 伊朗首都德黑蘭,處於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南側,屬背風坡 所以古絲綢之路在伊朗高原一帶的走向,大致有三條。最北邊的一條,是先沿土庫曼的科佩特山脈北麓進入裏海南岸,然後在阿莫勒翻越厄爾布爾士山脈,經由德黑蘭向西進入伊朗西北部和兩河流域;第二條則是沿著捷詹河溯游而上到達伊朗馬什哈德,沿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橫穿整個帕提亞國後,在德黑蘭接上北線;最後一條則是由伊朗高原東部向南,走到盧克荒漠南端(巴姆城),然後向西直接進入「 」波斯」板塊。 古絲綢之路主線圖及中亞與西亞的地緣結構圖 當然這三條路線,中線無疑最為重要,途徑了伊朗高原上政權的核心部分。不過很多時候,對於從中亞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來說,這只是一個順序問題。游牧民族其實並不會如我們今天這樣,去研究戰略方向。他們只是關注哪一區域更為富庶,或者更容易征服罷了。如果由河中地區一直向南的話。游牧侵略勢力所能選擇的,並不僅僅是向西滲透伊朗高原的帕提亞板塊;或者向東,經由藍氏城征服整個吐火羅盆地;亦能夠由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的接合部插入,繼續南下進入阿富汗的錫斯坦盆地,或向西進入波斯板塊,或向東進入富裕的印度河流域。 裏海沿岸燈光圖:德黑蘭和馬什哈德夜晚燈光面積較大 其實中線之所以更重要,還跟絲路的逆向選擇有關,也就是從西亞經過伊朗高原進入中亞,就距離上而言,無疑經馬什哈德的中線可以獲得更多選擇。而最先選擇從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插入的並非來自北方中亞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是從地中海而來的馬其頓人,亞歷山大的軍隊從兩河流域入手,先攻取了波斯帝國的核心區,然後折返伊朗高原西北部佔領「 」米底王國」板塊,後來再向東征服帕提亞(即安息)板塊,最後在征服整個伊朗核心區之後,再到達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的捷詹河中游流域。此時的馬其頓方陣要面對的下一步選擇,要麼先沿著興都庫什山脈北麓東進搞定吐火羅盆地,要麼北上通過捷詹綠洲、馬雷綠洲進入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河中地區。但不管是先向東還是先向北攻擊,中亞農業區都會是馬其頓人的下一步選擇。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及東征路線圖:在攻佔帕提亞明顯轉向南下興都庫什山脈南麓的德蘭吉亞那(可放大) 但實際上,亞歷山大的最終選擇卻是還是先征服興都庫什山脈以南地區。當然這個選擇並不是亞歷山大主動的選擇,他不過是緊追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腳步,一路追殺。當時的波斯帝國不僅喪失在西亞的新月沃地行省,而且還丟失了在伊朗高原上的三大地緣板塊,其復興的希望,只能寄託於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 」殖民地」。而對於一個農業屬性明顯的帝國來說,波斯人對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征服重心,無外乎是沿山麓低地分布的河谷平原。換句話說,當亞歷山大帶著他的馬其頓軍隊跟著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圍著興都庫什山脈轉一圈,並佔領了綠洲之後,也相當於基本完成了對波斯帝國東方領土的接收工作。至於這個攻擊路線是應該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就不那麼重要了。 蜿蜒在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公路:只要地緣價值夠大,再難也會開辟一條通道 所以中亞至伊朗高原這一段的絲綢之路,具體是沿著北線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還是沿著中線走捷詹河逆流而上經馬什哈德,亦或是沿著南線走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南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來往東西方的商旅、使節、學者或者軍隊通過上述路徑達到了最終目的。何況這三條線路之間肯定也存在著某些互聯互通,只是就地緣結構的角度而言,只要連接的地緣板塊價值足夠重要,自然會有與之相通的道路被開拓出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F. 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說只剩中國了
古中國延續的原因
1、地理因素:封閉性和區域性。東臨大海,西北是沙漠,西南是高山,南方是原始森林。唯一的威脅就是北方游牧部落,所以築長城,且游牧部落的文化落後於中原。
2、政權形式:中央集權,政治相對穩定。
3、傳統文化的凝聚力強,很多次的入侵外來文化被傳統文化所同化,相對強勢。祖先崇拜的傳統:中國人非常重視歷史,國有國史,家有家譜,地方有地方誌。?
4、中國的人口優勢,漢民一直在數量上遠超入侵民族。
5、朝代更新頻繁,不利於對文化的大量變更。
6、中國自古是農業大國,自給自足。對於外來的侵略,表現出的是強力反彈,有限擴張。
7、中國的外儒內道是關鍵,儒家在規范社會,維護穩定有一套方法,儒家的政治思想把當權者和老百姓的關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加上忠孝的觀念和一整套相對應的制度設計,非常有利於統治階級,即使是外來的統治者也樂於採納。
因此國家雖然沒有了,但文明卻保存下來了,很有包容性。道家哲學:老子的「以柔克剛」的辯證法,莊子的「活命哲學」,在屢屢亡國之際,是中國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以前提倡自我犧牲精神,受到過批判。
8、中國自漢代就成功趕上世界先進文明,從隋唐到明朝的一千年間,中國遙遙領先。
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之中國獨有的文化氛圍,使中華文明長久的延續下去。雖然在這其中有幾次外族入侵,但是最終中華民族的根沒有斷,直到現在還頑強的開枝散葉。
四大文明古國,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簡稱。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發源地,文明分別指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同一時期的愛琴海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文明古國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恆河與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羅河流域的文明,中國即黃河與長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倫只是兩河文明的一個重要時期。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穆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1、古巴比倫
巴比倫古城,它位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匯處。在古巴比倫國最出色的國王漢漠拉比死後,巴比倫不斷受到外族的進攻,歷經了500多年戰亂,直到公元前7世紀末,才在尼布甲尼撒領導下,建立了新巴比倫王國。然而,88年後,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人徹底毀滅。
戰爭,能破壞文明,王朝更替能消亡或轉化文明。沒戰爭就沒王朝更替,沒王朝更替就沒古巴比倫文明消亡。
2、古埃及
我認為古埃及消亡的最大原因是他們的文明是祭司文明,所有的知識都掌握在神職人員手中,普通老百姓不識字,也不能在學校里上學。所以一旦被佔領,祭司階層一垮,沒人傳承文明。
古埃及消亡的其他幾個因素:其一,尼羅河的水位;二,地方的動盪;三,和其他國家和城邦的商貿中斷。埃及最後被阿拉伯人佔領,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
3、古印度
關於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突然」消亡,其中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入侵的文明非常先進,而社會都會向進步的方向發展,所以造成了前一種文明的消亡。另一種情況是入侵的文明具有極強的毀滅性或唯一性。
因為中途政權的侵入,他族文化也被帶進了古印度,他們被那時的侵略者被迫學習他族文化,於是自己文化就沒能很好的傳程下來。即使有些文字等記載,因為長時間的不使用,因此現在幾乎沒人理解那些記載,所以他們的文化就此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