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把千萬桶石油存在中國後,外媒:中國或做到俄羅斯沒做成的事
據中國海關4月13日公布的數據,中國3月份成品油進口683.1萬噸,1-3月份累計進口1779.0萬噸,累計進口成品油1800.8萬噸,一季度,中國進口原油增長9.5%,進口天然氣增長19.6%。
對此,路透社猜測稱,眾所皆知的是,目前中國還處在將儲備提高至相當於90日進口量的路上,巧合的是,國家能源局也在去年9月曾表示,中國的商業和戰略原油庫存均約為80天的凈進口量,目前中國已經建成9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約能儲備原油3325萬噸。
另外,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為防止因美元限制而失去國外客戶,數月以來,一直有原油儲存在亞洲市場的保稅倉庫中,這其中就包括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把2000多萬桶原油儲存在大連的的保稅倉庫中以決定賣給中國客戶還是其它外國客戶,這為伊朗得以繼續出口石油提供了一個選擇。
根據海關及路透社最新提供的數據,中國買家在2020年第四季度購買了超103萬噸伊朗原油,在過去的14個月中,伊朗的石油賣家已向中國市場運送了約1800萬噸石油,交易量創 歷史 新高。
據報道,在伊朗石油持續運出過程中,大多數金融交易都是以人民幣或歐元進行的,以繞過美元限制。這說明,人民幣在伊朗石油經貿中,已發揮了交易貨幣的作用。顯然,伊朗石油並沒有因為美元切斷SWIFT支付體系,而停止交易。
最新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上市以來,原油期貨累計成交量11319.66萬手、累計成交金額44.10萬億元。2020年交易量和持倉量均大幅提升,全年累計成交4158.58萬手,日均持倉11.89萬手,較2019年增長312.93%,其中日均成交量增長近40%。
從規模來看,上海原油期貨的成交量僅次於布倫特Brent和美國WTI原油期貨,成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這其中,國際投資者日均交易量佔比約16%,上半年,境外參與者日均持倉量增長6.5%。
截至3月,人民幣原油期貨吸引了包括英國、瑞士、新加坡、阿聯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等23個國家的市場參與者,同時,還有68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交易服務,而2019年只有45個。截至2020年底,交割庫點由2019年底的9個增加到15個,交割庫容由2020年初的355萬方擴大至1190萬方、約6788萬桶且取得了新進展。
據俄衛星通訊社稍早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了一船原油,BWC中文網 財經 團隊注意到,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幣推出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上期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原油期貨累計交割8515.9萬桶,其中,SC2008合約達上市以來單月合約最大交割量1385.9萬桶。
緊接著,路透社進一步稱,中國可能還會接下去開始試點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進口原油,這就意味著美元將收不到過路費,而早在一年前,中國的一家石化巨頭已簽署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原油進口協議,而且這筆協議來自中東,這就意味著石油人民幣成功進入了中東,具有 歷史 性的重要意義。
這更意味著打開了未來人民幣大規模結算石油合同的空間,更代表著由於石油人民幣國際化的鞏固,從而為那些有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方便,並對沖以美元定價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風險。
最新消息顯示,目前,上期所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均被納入歐洲證券及市場管理局的正面清單,這意味著,降低了歐盟投資者參與中國原油期貨市場交易的合規及運營成本。
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等國際投資者在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這背後體現的正是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且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對此,《日經亞洲評論》也在數周前稱,亞洲國家最好將原油等能源貿易向人民幣和日元結算過渡。
路透社在數周前稱,人民幣原油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很有可能會先從俄羅斯、安哥拉等國開始實施,至此,意味著又一顆石油貨幣新星正在升起,該外媒更是直言不諱地稱,此前,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對石油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別人徒勞嘗試的事情。
與此同時,中國也正在穩健地推進更大范圍的金融市場開放,使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使用的國際貨幣越來越接近,這也意味著中國買家進口原油的溢價情況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更代表著將有更多投資湧入中國實體經濟,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同時,中國對太陽能、風能、電池和電動 汽車 等新能源領域的投資和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可燃冰就被視為未來石油、天然氣的戰略性替代能源,更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所以誰先掌握可燃冰,誰就將在未來獲取最大的增長動力。
新消息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掌握可燃冰試采核心技術的國家,並將要正式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開采,目前,藍鯨1號已經在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完成首次可燃冰開采,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兩項世界紀錄,這也意味著中國已提前占據了該能源技術高地。
不僅於此,中國預計還將在幾十年內建成世界上首座用於發電的穩定燃燒人造太陽項目托卡馬克裝置,給人類帶來幾乎無限的清潔能源,而就在這個時候,媒體又傳來重大的利好消息。
據俄衛星通訊社三周前報道稱,被稱作中國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造太陽項目托卡馬克裝置已經在成都正式建成放電,等離子體溫度達到1.5億攝氏度,這標志著中國正式跨入全球可控核聚變研究前列,將進一步加快人類 探索 未來能源的步伐。
據人造太陽項目裝置總工程師宋雲濤介紹,人造太陽沒有鏈反應或放射性廢物不受控制的問題,甚至海水也可用作燃料,一升海水所提取的聚變燃料相當於350 升石油所產生的能量,所以,僅從這點上說,熱核反應堆能產生人類用不完的大量能量,這也是這項新能源技術能吸引世界目光的原因所在。
同時,中國核能工程建設安裝方面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們認為,人造太陽將是世界能源史上繼煤炭和原油被開采使用之後的又一次能源變革。這或許也是我們這代人所面臨的重大投資機會之一,並將成為繼高鐵,大飛機、華龍一號後,又將出世的一張國家經濟名片。
另一面,在傳統能源領域,在中國的石油開采技術和原油需要提升下,新的油氣資源也在不斷增加,比如,藉助新技術,新疆油田稠油產量也突破億噸,而優質的環烷基稠油更是被譽為石油中的稀土,是國家經濟和重大工程建設的戰略性原材料。
⑵ 中國和伊朗在核武器上存在什麼問題
2007年12月21日
2007年,美國和伊朗之間醞釀已久的敵意隨著華盛頓當局指責伊朗的核野心以及伊朗對伊拉克反叛武裝的支持而日趨沸騰。但是,美國情報機構年終有關伊朗核計劃的一份評估報告,使得兩國間的政治角力有所改變。
*美國政府一直試圖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在2007一整年中,布希政府以伊朗企圖成為核武器強國為由,盡力促使國際社會孤立伊朗。美國官員還指控伊朗為伊拉克境內的反叛武裝提供武器裝備和訓練。
在10月份的一次記者會上,布希總統甚至提出,如果伊朗獲得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就可能引發世界性沖突。
布希總統說:「我們看到在伊朗有個領袖說,他要摧毀以色列。因此, 我已告訴人們,如果你想要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看來你就該一心阻止他們獲得製造核武器所必需的知識。」
伊朗否認他們懷有任何成為核武器強國的野心。他們說,他們只在尋求原子能的和平用途。
但是布希的言辭如此強硬,以至廣泛引起人們的猜測,即美國在准備對伊朗動武。
*美國情報評估稱伊朗4年前停止核武器計劃*
結果真的有一枚炸彈爆炸了,但這卻不是用於軍事的炸彈。本月較早時候,美國情報界發表了一份新的國家情報評估,該報告說,伊朗可能在2003年就停止了核武器計劃,並且至少到2007年中期為止,還沒有恢復的跡象。
⑶ 伊朗為什麼有中俄支持
很簡單,一個是伊朗的石油,另一個重點就是霍爾木茲海峽。
⑷ 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區和國家是什麼
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區和國家是伊朗。
從進口來源看,俄羅斯、安哥拉和沙特一直穩居前三,但是近三年沙特的進口比重下降,俄羅斯開始占據最大進口來源國地位,這是因為俄羅斯和中國接壤。
通過管道運輸有利於節約成本,因此也推動了中俄的能源合作。而安哥拉一直是非洲對華最大的原油出口國,因此可見中國幫助非洲開拓石油資源是一個互利共贏的選擇。
石油的特點
緊隨前三的是伊拉克和阿曼,這兩個產油國近三年基本上都是第四和第五把交椅,值得注意的是阿曼的產量很低,只有100萬桶/日,但是幾乎全部出口給中國,所以上海能源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定價一定程度上也是基於阿曼原油的基準。而阿曼原油較好的品質也是迪拜交易日的重要價格權重。
2016年至2017年伊朗一直是第六名,而2018年之前伊朗也是穩居OPEC第三把交椅。但是隨著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伊朗的原油產量不斷的下降。到2018年伊朗對於中國的原油出口已經跌至了第7位,被後來居上的巴西所佔據。
⑸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國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有一眾土豪國家:沙特、阿聯酋、卡達等等,任何一國都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而支持他們這樣做的核心因素,無疑是他們都是石油出口大國,然而要論開采規模和出口量,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國家外。
對伊朗而言,有中國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沖擊,不過目前最迫切的還是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經濟自立還是有點難度的。
⑹ 伊朗為什麼選擇向中國、俄羅斯靠攏
1.在伊朗核問題中伊朗需要強大的盟友作支援;
2.中\俄都是大國,有支援它的實力;
3.中\俄都與美國暗中較量;
4.伊朗明白自己對於中\俄的戰略利益,(對於俄羅斯它和伊朗是唇亡齒寒;對於中國伊朗有它喜歡的石油)所以中\俄會幫助它;
5.伊朗同中\俄沒有利益沖突.
6.其它西方大國大都敵視伊朗;
7.伊朗的周邊鄰國不是敵視它就是太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