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現任總統是
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Ahmadi-Nejad),伊朗現任總統。1956年10月28日出生於伊朗德黑蘭市東南部加姆薩爾的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是一名鐵匠。大學時代,他就讀於德黑蘭工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並於1997年獲得交通運輸工程博士學位。兩伊戰爭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曾在伊朗革命衛隊服役。艾哈邁迪-內賈德早年就步入政壇,曾任西南部庫爾德市市長顧問。20世紀90年代,他擔任西北部阿爾達比勒省省長,任內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模範省長。2003年4月當選為德黑蘭市市長。他還是伊朗「伊斯蘭工程師協會」的成員。2005年6月當選伊朗總統。同年8月就職。2009年6月大選,獲62.63%選票,連任成功。
艾哈邁迪-內賈德作風低調、朴實親民、勤儉廉政,深得廣大普通民眾、特別是弱勢群體的支持。在擔任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在聯合國大會上期間,他採取措施改善德黑蘭的交通狀況,並穩定了該地區的物價。
艾哈邁迪-內賈德屬於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堅持「維護伊斯蘭價值觀」的立場。競選期間,艾哈邁迪-內賈德一再重申,一旦當選總統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和宗教習俗的尊嚴。在選舉中獲勝後,艾哈邁迪-內賈德發表聲明說,他將致力於建設一個「現代和進步」的伊朗,使伊朗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典範」。
在經濟上,艾哈邁迪-內賈德強調,國家資源不應當過分集中於政府手中,應當交給人民用於推動國家發展。他認為,目前伊朗對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並不意味著要出售國家財富。艾哈邁迪-內賈德還強調社會公正的重要性,認為社會公正問題應當是國家經濟發展計劃的核心。
在對外政策上,艾哈邁迪-內賈德主張發展「公正的國際關系」,主張所有國家一律平等,伊朗願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發展關系,特別是發展與周邊國家、伊斯蘭國家的關系。關於伊美關系,他認為,只要美國對伊朗採取敵視態度,伊朗就不會、也沒有必要改善與美國的關系。
在核問題上,他強調伊朗擁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術的權利。他表示要堅決維護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決不屈服於外來壓力,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他同時表示,伊朗沒有研製核武器的企圖,並願意與歐盟通過真誠的對話來解決矛盾和分歧。
許多改革派和獨立政黨以及一些抵制2005年伊朗總統第一輪選舉的人都呼籲組成聯盟來反對艾哈邁迪-內賈德,並稱呼該聯盟為「全國反法西斯聯盟」。例如IIPF曾呼籲人民進行第二輪投票來「預防宗教法西斯崛起的危險」,伊斯蘭革命組織稱呼這是「法西斯統治的危險」。包含一些獨立評論的評論家則聲言,雖然內賈德的崛起和行動有時類似於法西斯,但是這兩者有明顯的差異。第一,這運動既非民族主義也非種族主義。第二,它缺乏。其他評論則認為它泛義地或錯誤地描述對手。許多秉持相同觀點的評論家和隨之產生的支持群眾則認為他的是「虛構的社會主義」。
2009年6月12日,伊朗舉行總統選舉。6月13日,伊朗內政部長薩迪克·馬赫蘇利宣布,根據最終計票結果,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總統選舉中獲勝。
馬赫蘇利在內政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艾哈邁迪-內賈德獲得62.63%的選票,前總理穆薩維獲得33.75%的選票,艾哈邁迪-內賈德以絕對優勢成功連任伊朗總統。其他兩位候選人前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穆赫辛·雷扎伊和前議長卡魯比得票率分別為1.73%和0.85%。
馬赫蘇利說,此次總統選舉的投票率達到85%左右,「空前的高投票率是這次選舉的一大勝利,進一步加強了伊朗民族團結」。
此前呼聲較高的改革派候選人穆薩維對計票結果表示抗議,稱計票過程和選舉過程均存在許多違法違規操作,並警告不會就此屈服。
在回答記者有關此問題的提問時,馬赫蘇利說,此次總統選舉是在嚴密的監督下進行的,目前沒有任何選舉和計票存在舞弊的報告。他還說,「如果穆薩維對選舉結果存在疑問,可以尋求通過合法途徑解決,這是他的合法權利。」
伊朗總統選舉每4年舉行一次。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可連任一屆。
Ⅱ 伊朗大選結果出爐,超級強硬派總統上台,將親華抗美進行到底,你怎麼看
據路透社6月19日報道,伊朗總統大選結果公布,萊西以支持率62%獲得總統大選,變成伊朗新一屆美國總統,將要卸任的美國總統魯哈尼對新美國總統表述了慶賀稱「我慶賀人民的選擇」。
依據半島電視台報道稱,跟萊西市場競爭的別的三位侯選人的團體票也比不上他多,三位侯選人現階段也對萊西表述了慶賀。
據新聞媒體,現階段伊朗與美國中間緊緊圍繞伊核協議的巴黎商談早已貼近序幕,根據各層面的考慮到,美國表明將撤銷對於伊朗的絕大部分封禁,因而,在萊西上台後,美伊關系將有一定的緩解。可是,伊朗所遭遇的內憂外患的局勢將有一定的轉好,可是,對立很多年,美伊彼此整體對立的趨勢不容易產生實際性的更改,伊朗親俄、親中,協同中國俄羅斯抵抗美國的現行政策短期內內不容易產生變化,而作為非常強硬派的萊西上台後,極有可能會將「親華抗美」開展究竟,這恰好是美國所擔憂的,歐美國家更期待一個親密接觸西方國家的伊朗美國總統上台。
Ⅲ 魯哈尼在伊朗總統大選候中現身是怎麼回事
4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伊朗總統魯哈尼在內政部登記時向媒體揮手。
Ⅳ 伊朗女性社會地位是什麼
我的總結是,女性在大男子主義下過分保護導致缺乏自主權和為自己辯解的慾望。
外界談起伊朗這個國家都是談虎色變,尤其是女性,甚至覺得在伊朗生活的女性是如此的不幸,不僅要面對信仰的約束,還要直面國際社會的有色眼鏡。其實,透過著一些水深火熱的字眼,可以從另一方面去解讀這個現象。
社會地位
在實際調查中,伊朗男人雖說大多被老媽寵得長不大,任性,小心眼,但不妨礙他們做模範丈夫,他們溫存體貼,滿口甜言蜜語,有少數是連財政大權都交給老婆,每天上班時決不忘給老婆幾個電話噓寒問暖,匯報行蹤,對孩子也是百般寵愛,有求必應。
而伊朗女人呢,也是很懂得哄男人的,可能是得自母輩們的真傳,伊斯蘭教規允許男人娶四個老婆,雖說現今社會有兩個老婆的都不多,但要攏住丈夫的心,就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給與他們極大的滿足,所以伊朗女人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個個能說會道,八面玲瓏而又忍辱負重,深藏不露。
那些不掌握家裡的財政大權的,就得用盡心思從丈夫那兒撈錢,撈首飾(首飾在法律上是妻子的財產,而且隨時可以變成錢),盡量不讓老公手頭有過多的余錢。總之,伊朗女人在家庭里的地位不能算低。
但我認為伊朗丈夫之所以模範,一是妻子會哄(好丈夫是哄出來的),二是出於對妻子的愛,不想惹她不快,並非出於對她人格的欣賞和尊重,伊朗男人大多佔有欲強,心眼兒小,男性絕對不要在伊朗男人面前稱贊他妻子的美貌,他不會領你的情,反會對你產生戒備仇視的心理。
伊朗這些年來,伊朗的女性權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她們很多受過高等教育,從事的工作涉及很多行業,除了在政府機關和企業,銷售業,銀行業,醫葯界,教育界都有為數眾多的女職員,近年來一些只有男性從事的職業也出現了女性。
比如計程車司機,機械工程,建築工程等都有了女性從業人員;在政治方面,女性的作用也愈加重要,伊朗近三百個議員中有12位女議員,這次伊朗大選,每位候選人都使出渾身解數來贏取女選民的芳心,因為伊朗的女選民佔了60% 以上。
同時公共場合也為女性提供了相對私密的空間:地鐵上有專門的女性車廂,男士禁止入內,但女士可以去男士車廂;有專門的女士酒吧、健身房等等。
但是根據生活在伊朗的外國女性的調查中還是能明顯地感到來自社會和法律等各方面的對女性的歧視,伊朗男人普遍還是認為女人低人一等,女性沒有丈夫的許可不能出境,女性只有可限的離婚權,離婚女性沒有孩子的監護權(男孩兒兩歲,女孩兒七歲以前可以由母親撫養)。
一夫多妻和臨時婚姻(sigheh,伊斯蘭教特有的允許男子和妻子以外的非處女產生性關系的規定,雙方只要到有關部門做一個簡單的登記,註明時間期限和男方給女方的價格,本人覺得很像嫖妓合法化)的存在。這一切都使接受現代教育的伊朗女性飽受苦楚。
伊朗唯一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希琳·艾芭迪曾經發表尖銳的言辭:「伊斯蘭革命後刑法獲得通過,女性從此被剝奪了自我意識,變成了毫無能力、神經錯亂的次等生物。」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只是站在哪個角度上看而已。也許伊朗不適合太多自由意識很強的女性,但是這種環境卻給居住在那裡的女性帶來了安全感和幸福感,雖然在其過程中有不盡如人意的事情,但是社會在進步,總會找到適合本土國情的道路,找到兩者處於相對平衡的局面。
在「現代化」和「西方化」糾纏不清的情況下,古老的文明總是難逃傳統和現代間的交融與對抗。不過不管世界怎麼變革,生活總是要回歸常識的。嚮往正常生活從來不需要什麼復雜的理由。如一個姑娘發布摘頭巾照片後留言:「我只是想要感受風」。
讓我們祝福這些伊朗姑娘早日得到他們想要的生活吧。
Ⅳ 現在的伊朗怎麼樣了
內賈德很牛啊!
僅僅6個月前,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這個名字幾乎不為世界所知,如今他已經是被全球媒體關注最多的人物之一。
僅僅6個月,這位伊朗總統已經以他強硬的姿態改變了伊朗核談判的態勢,並在逐步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迫使白宮懇求他回到談判桌上來。
當西方分析家們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些消費著西方文化、樂於參加德黑蘭北部歐式風格俱樂部的德黑蘭知識分子身上時,他們沒有看到德黑蘭南部的中低收入居民區,他們也忽視了伊朗貧窮的農村,正是這些人使內賈德在2005年6月的伊朗總統大選中打敗了有著豐富政治經驗、頗具知名度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賈尼,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而內賈德就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
同樣,內賈德在一周內第二次說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的時候,他也恰恰是在前往伊朗南部三省視察工作的途中。
在德黑蘭東部的工薪階層低收入街區納爾馬克區,有一幢毫不起眼的兩層樓,這個只有90平米的公寓樓就是內賈德的家。在這里,他和他的子女住在底層,二層則住著他的父親,一位鐵匠。即使當了總統後,他也執意要留在原來的這幢公寓樓內,最後才不得不因為安全原因而離開。這一小小的細節,也許恰恰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開內賈德之謎。
如果說美國總統布希試圖用快人快語博得國內民眾追捧的話,那麼內賈德就任總統以來在伊朗國內的每一步舉措也同樣走得自信而有個性。
與人民在一起,是內賈德的口號。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第一次內閣會議是在瑪什哈德的伊瑪姆禮薩清真寺舉行的。他命令把總統官邸內所有絢麗的波斯地毯全部拿走,而這絕不是做秀。他還允諾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送到每個老百姓的餐桌上,並縮小經理階層與普通民眾之間的收入差距。
「他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這是美國總統布希最近在接受美國公眾電視台采訪時針對內賈德有關以色列的一番驚人之語做出的最有味道的評論。對於美國來說,內賈德讓美國人感到琢磨不透,他們更熟悉拉夫桑賈尼、哈塔米等等這些與西方保持著良好關系的伊朗政治家。內賈德的當選使美國感到憂心忡忡。
在伊朗大選結果剛剛公布後不久,美國國務院立刻發表聲明,指責伊朗大選既不公正也缺少自由。隨後,又有當年的美國人質出來指認內賈德參與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使館人員的事件。甚至在內賈德於2005年9月即將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亮相參加聯合國大會時,還傳出了美國可能不會給他發放簽證的消息。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天平微妙地改變了美國和伊朗兩方的政治砝碼。現在美國要依賴伊朗維持伊拉克的穩定,而這反過來給了伊朗在核談判桌上與美國叫板的籌碼。內賈德當選後,伊拉克過渡政府總理和總統紛紛出訪伊朗,這兩位薩達姆的宿敵與內賈德的相會似乎有點「老戰友相逢」的意味,伊拉克的政治天平也越來越向伊朗傾斜了。而當內賈德口出「應該把以色列從地圖中抹去」,在一周內兩次拋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言論時,西方政治分析家似乎從他的話語中讀出了更多的意味。
2005年5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赴以色列調查其核武庫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廣泛關注,一些西方評論家認為,內賈德的反以言論是在爭取國內年輕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處於西亞通往歐洲和中亞通往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伊朗高原,多次遭到強悍的外族入侵,山河幾度破碎,數不清的操著各種語言、信仰和習俗的部落、民族在這里生存。在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現代國際關系結構中,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國內的統一信仰、團結和鄰國的睦鄰友好,伊朗能夠在美國、以色列的重重包圍和威脅下實現發展經濟和民族復興的夢想。
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也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內賈德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
而未來,這位出身平民的鐵匠之子將把伊朗帶向何方,將會給世界政治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人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