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敘利亞、還有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嗎
它這個資本主義或多或少和西方這些國家是有區別的,其實卡扎菲也是前幾年才和歐洲打上交道的。西方那些資本主義多少是通過殖民擴張完成的卡扎菲不同他是通過獨立戰爭完成的,他統治利比亞使利比亞成為了非洲富有的國家。
㈡ 伊朗是什麼政體
伊朗的政體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
(2)伊朗屬於什麼資本主義擴展閱讀:
美國《華盛頓季刊》日前發文稱,由內賈德領導的伊朗,其軍隊的勢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受到嚴重挑戰。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會舉行隆重儀式,緬懷該國前最高領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衛隊首次負責組織紀念活動。霍梅尼的孫子教士哈桑登台進行佈道演說,但是被政府支持者們發出的陣陣噓聲轟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現了伊朗的統治基礎已經改變。伊朗的正式國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屬政教合一政體。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以神權作為統治基礎。但是,現在軍隊的勢力越來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選時眾多抗議示威和激烈爭斗表明了充滿生氣的伊朗國民很希望公平選舉,但是伊朗現在已是軍隊領導的體制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6月12日的大選引發的政局動盪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強硬派爭斗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由內賈德領導的事實上的「軍事政變」,改變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帶來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
㈢ 伊朗的國家是什麼性質
伊朗雖然也採取資本主義式的議會制度,總統實行民選,但伊朗自1979年革命以來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治置度,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社會主義。
㈣ 伊朗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
伊朗是伊斯蘭共和國國家政體即政教合一的資本主義國家。執政黨是社會與發展黨,具有較輕的宗教政治傾向。
伊朗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即議會君主制的資本主義國家。議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
目前伊斯蘭國家全是資本主義國家。
㈤ 為什麼伊朗只選擇向中國靠攏
因為伊朗雖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其也是由意識形態建立的國家,不是自經濟基礎形成的上層建築的國家,而是用一種伊斯蘭革命理論締造的國家。因而不被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 ,當年因為伊斯蘭革命, 美國鼓動伊拉克 入侵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人頂住了,但依舊為美國所敵視,被逼到中俄一遍。
㈥ 二戰後走上資本主義的國家
二戰後除了少量的國家,比如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是君主專制外,以中國為首的遠東國家和被蘇聯佔領的東歐國家改為社會主義國家外,其他國家原本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沒有改變路線。
從社會主義國家改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有以蘇聯為首的在東歐劇變中飽受重創的歐洲社會主義國家,比如烏克蘭、捷克斯洛伐克(現分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東德(已和西德合並組成現在的聯邦德國)。最後還要伊朗,由君主專制轉變為宗教為主的資本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