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國王為什麼被推翻

伊朗國王為什麼被推翻

發布時間:2024-09-29 13:53:09

A. 伊朗伊斯蘭革命霍梅尼為何要推翻巴列維

縱觀整個世界歷史,伊朗伊斯蘭的革命是世界首次的落後推翻先進的一次革命,這次革命中代表宗教勢力的霍梅尼將富裕發達的巴列維王朝給推翻了,現在看來毫無疑問這是使歷史退步的一次革命。所以說這么明顯的一件事為什麼當時的人卻被矇混了頭腦呢?這還是因為當時霍梅尼的煽動導致的,那麼為什麼霍梅尼要推翻當時的伊朗呢。

B.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為什麼被推翻

禮薩·巴列維(1941~1978在位)執政後,國內局勢動盪,北方的亞塞拜然和北庫爾德斯坦宣布自治,後被鎮壓。1951~1953年,民族陣線領導任命穆罕默德·摩薩台出任首相時,宣布實行石油國有化,反對英國對石油的壟斷地位,並要求掌握絕對權力,同國王發生沖突。1953年8月,國王試圖解除摩薩台職務未成,被迫出走。不久在美國的支持下親國王的軍隊勢力逮捕了摩薩台,國王回國。1954年8月,國王同外國石油公司達成協議,將石油公司歸還外商。國王重新上台後,實行親美政策。此後在美國的幫助下擴充軍備,設立秘密警察機構國家安全局(即薩瓦克),實行獨裁專制統治。特務肆意橫行,逮捕政治上的反對派和宗教上層人士,監獄人滿為患。一切言論、集會和組織政黨的自由都被取消。在宗教上,嚴加限制宗教界的權力,以世俗法律代替伊斯蘭教法,接管宗教基金、關閉宗教學校代以世俗教育,實行「自由化」和「世俗化」的政策,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湧入,使伊朗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沖擊。禮薩·巴列維為鞏固其王朝的統治,在經濟上,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國的援助,推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1963年1月,他提出「六點社會改革方案」(稱為「白色革命」)。其主要內容包括土地改革(規定地主佔有的限額,多餘的土地由國家贖買,分給少地、無地的農民,寺院土地收歸國有)、工人在企業中入股分紅、給婦女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城鄉實行現代教育替代傳統宗教教育,發展工業、交通和文教事業等。因計劃片面追求高速度,超過人力、物力、財力的可能,加之石油跌價,軍費開支過大,造成經濟嚴重失調。同時未能徹底實行土改政策,使大量農民流入城市,大批工人失業。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貧富懸殊加劇,各種社會矛盾激化。
在這種情況下,各階層人民及社會集團暫時聯合起來,而什葉派的宗教領袖霍梅尼成為反國王獨裁統治的群眾運動的一面旗幟,在國外領導反國王的斗爭。從1977年起,各地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到1978年下半年,各地動亂不斷升級,達到高潮,國王任命艾資哈里為首相,組成以軍人為主的臨時政府,以挽回殘局。1979年1月,國王被迫出國,委任沙普爾·巴赫齊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流亡國外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回到伊朗,2月11日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總理接管政權,組織臨時政府,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C. 伊朗國王是怎樣被推翻的

二戰後他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將蘇聯軍隊趕出國界。並於1946年12月攻佔了由蘇聯控制的亞塞拜然省。並且以美國為靠山,成為美國的附庸。在國內推行的名為白色革命的政策因脫離伊朗的現實,遭到宗教集團、貴族、地主、部落首領等的強烈反對,以虎頭蛇尾收場。再加上其他一系列錯誤的決策,造成了工農業生產急劇下降,通貨惡性膨脹,農業日趨凋敝,城市失業人口增加,大批農民流向城市成為流民。加上王室成員和中高級官員的腐敗,引起了人民的不滿,爆發了民主運動。他在美國的支持下大肆鎮壓。到1979年1月他被霍梅尼所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逃亡美國,1980年7月27日病逝於埃及的開羅。

D.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革命起因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以及隨著事態發展而牽涉進來的什葉派催生了這一次革命。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保守派對西方化和受到西方支持而在國家進行世俗化的國王所作出的強烈反彈,非保守派的人士也對社會不公和舊制度的缺失作出回響。國民認為國王負有不成為非穆斯林西方勢力(美國)傀儡的義務,他們認為這些西方勢力的文化會沾污伊朗。
國王政權被視為壓迫性、殘暴、腐敗及奢侈。政府的權責失職,其過於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使經濟面臨瓶頸、短缺並出現通貨膨脹,保安部隊也無法應對抗議示威。當時的伊朗奉行皇權極度集中的制度,規模如此龐大的反國王運動意味著「實在有太多的示威者」,使保安部隊不知所措。
伊朗伊斯蘭革命令伊斯蘭教取代了君主政體,而霍梅尼及伊斯蘭意識形態能夠推翻國王巴列維在某程度上關乎什葉派所宣揚的伊斯蘭復興具有反西方化的意識。霍梅尼追隨了他所愛戴的什葉派伊瑪目海珊·本·阿里的足跡,而國王就像是海珊的仇敵暴君耶齊德一世。國王政權及反國王的世俗主義者低估了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運動,同樣要為此負上責任。國王政權認為霍梅尼的威脅不及伊斯蘭社會主義者,而世俗主義者則誤以為霍梅尼會持觀望態度。

E. 伊朗末代國王巴列維,為何曾一度淪落到居無定所的慘境

因為伊朗的末代國王是一個獨裁者,他雖然對於本國也是做出了許多的貢獻,但是在他的後期,因為有美國人的協助,所以他更加熱衷於權力,對於百姓的怨言,他基本上不再理會,這就導致了怨言越來越多,最終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徹底推翻了獨裁主義者的封建思想,使得巴列維最終落為一個居無定所,而且十分狼狽的一個局面。

最重要的是巴列維並不能夠維護人民的權益,一個國家只有人民安居樂業,才能夠使國家更加的繁榮穩定。但是巴列維當政期間因為受到了美國過多的恩惠,而且美國對於軍事方面也對巴列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在當時世界大戰爆發層出不窮的時代,巴列維自然也想分一杯羹,於是他更加熱衷於使自己的軍事實力變得強大,以圖霸業。這恰恰與人民所嚮往的生活相違背,所以說不久巴列維就在大革命的推動下倒了台。

F.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為什麼被推翻

在短期的空前繁榮之後,伊朗經濟在1975年盛極而衰。由於世界石油需求萎縮,油價驟降,政府財政從上一年的盈餘20億美元一變為73億美元的赤字。大手大腳已成習慣的伊朗當局被迫實行緊縮政策,兩年內將開支削減了190億美元,超高速的經濟增長戛然而止。
伴隨著經濟的下行,長期被炫目的經濟增長數據掩蓋的問題浮出了水面。面對商業衰退和國家過多地管制市場,商人們怨聲載道。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使農業生產也出現了巨大損失,這與「白色革命」的初衷截然相反。十年前,伊朗還能夠向外國出口穀物、稻米和食糖,而1970年代中期以後,每年卻需要進口小麥250萬噸,大米30萬噸,肉羊250萬頭。相當於每個伊朗人一年中有一個月的口糧依賴外國供應。
城市的局面同樣糟糕。幾百萬收入低微的伊朗人在超過20%的通貨膨脹中掙扎。除了少數企業里的技工,絕大多數工人收入微薄:四口之家平均日收入55-204里亞爾,而一公斤米和肉分別賣到90里亞爾和220-250里亞爾,一間房租金每日100里亞爾,眾多工人只好全家住貧民窟。貧富差距大至駭人的地步:在德黑蘭的大資本家一天進賬5萬美元,從來不必在乎周末是到歐洲還是北美購物;與此同時,小農每年只能賺到150-200美元。
對國王鼓吹的「偉大文明」的高期望值和令人沮喪的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使伊朗民眾普遍感到不滿。在伊朗這樣一個既沒有工人運動傳統,也沒有民主選舉歷史的伊斯蘭國家,人們很自然地轉向宗教尋求慰藉,因為「現代化和那種被大肆吹噓的社會發展並不能帶來心靈上的安寧」。

閱讀全文

與伊朗國王為什麼被推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ia在中國相當於什麼組織 瀏覽:773
印度是怎麼看待1962年 瀏覽:97
赴義大利醫療隊怎麼樣 瀏覽:915
印度人怎麼看待中國足球 瀏覽:719
義大利vat主要適用於哪些方面 瀏覽:351
怎麼填越南服的號 瀏覽:788
印尼從中國進口什麼產品 瀏覽:565
越南旅遊買什麼保險 瀏覽:250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屬於什麼人 瀏覽:729
七夕看什麼電影英國 瀏覽:485
中國北京飛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多久 瀏覽:824
中國傳統哲學醫術武術怎麼說 瀏覽:893
印度絕技什麼 瀏覽:519
中國民族樂器四大類有哪些 瀏覽:583
伊朗國王為什麼被推翻 瀏覽:97
印尼人在中國是什麼族 瀏覽:522
伊朗馬漢航空公司怎麼樣 瀏覽:707
義大利哪個便宜 瀏覽:142
印度海軍戰鬥力怎麼樣 瀏覽:890
義大利援助的醫院在哪裡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