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要絲綢

伊朗為什麼要絲綢

發布時間:2024-10-19 09:11:07

㈠ 絲綢之路所經過的國家主要有哪些

陸上絲綢之路所經過的歐亞大陸(Eurasia),主要是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內陸亞洲地區。這一地區的地理特徵是氣候異常乾燥,降雨量極其稀少。在絲綢之路的中部地帶,有號稱為「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續出喜瑪拉雅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天山、阿爾泰山、阿賴山、興都庫什山等山脈,冰峰峽谷,行走艱難。這里的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和景觀是沙漠和戈壁,如新疆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裏海東部的卡拉庫姆沙漠、伊朗的卡維爾沙漠等,對於行旅來說,更是乾渴難行。此外,由鹽殼沉積而形成的崎嶇起伏、犬牙交錯的雅丹地形,也是一個重要的地理障礙。唐代詩人所描寫的「映雪峰猶暗,乘冰馬屢驚」(楊師道《隴頭水》),「黃沙西際海, 白草北連天」(岑參《過酒泉憶杜陵別業》),正是這些地理景觀的生動寫照。而西行取經僧人筆下所描寫的「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是親履其地的感受。
然而,聳立在沙漠邊緣的一座座雪山上流下來的河水,灌溉滋潤了大漠之中一片片綠洲,填補了流沙世界的「生物真空」,也提供了中西往來路途中的中間站。我們的先民也並沒有因為不利的地理條件而陷於孤立,由於交換的需要,人們很早就開始了對外界的探索。
東西方出土的考古資料,揭示了先秦時期東西方交往的存在。如遼寧喀左蒙古族自治縣東山嘴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陶質裸體女神像,即西方考古學所謂「維納斯女神像」,與中歐、南俄以及西伯利亞地區出土的同形女神像十分相像。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商代和田玉,俄羅斯阿爾泰山西麓巴澤雷克(Pazyryk)大墓發現的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紀的中國銅鏡和絲織品,表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北方和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人、月氏人和斯基泰人等,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主角。
秦、漢王朝統一中國,積聚了中原王朝的實力。到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為了打敗稱雄漠北、搔擾中原農耕居民的游牧王國匈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被匈奴人從河西趕走而定居在阿姆河一帶的大月氏人。張騫經過千難萬險,雖然沒有搬來大月氏的兵,卻全面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地理情況。隨後漢武帝又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這一次使團的人數總共有三百人之多,張騫及其隨行者的足跡也更為廣遠,到了大宛(費爾干那)、康居(以今塔什干為中心的游牧王國)、大月氏、安息(古代波斯帕提亞王國)、身毒(印度)等國。張騫的兩次西行,打破了游牧民族對絲路貿易的壟斷,使中國和中亞、南亞、西亞諸王國之間建立了直接的貿易往來關系, 張騫等人帶回的報告,也是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首次真知實見,而且由司馬遷和班固分別寫入《史記·大宛傳》和《漢書·西域傳》,從此結束了我國古代對西方神話般的傳聞認識。正因為張騫的這一創舉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所以人們把張騫通西域一事形象地稱之為「鑿空」。
張騫西行的直接後果,是促使漢朝打敗匈奴。結果,漢朝不僅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個郡,還進而派兵遠征蔥嶺以西的大宛,獲得武帝夢寐以求的天馬----汗血馬。到了公元前60年,漢朝在西域設立了西域都護,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漢朝的使者,可以得到西域各個綠洲王國的供應,西行變得更加容易,使者相望於道,往來不絕。
西漢末年,王莽專政,中原與西域的關系一度中斷。東漢初,漢明帝派班超經營西域,重新恢復了西域都護對塔里木盆地的統治。與此同時,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南匈奴和漢朝的聯合打擊下,西遷到黑海北岸,引起了西亞和歐洲許多民族的遷徙。在絲綢之路的歷史上,甘英的西行是中國人的又一壯舉。公元97年,西域都護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一直來到波斯灣頭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入海處的條支(Antiochia),准備渡海西行,但安息人為了壟斷東方與羅馬的貿易,向甘英誇大了阿拉伯海航行的艱險,阻止了甘英進一步西行,自條支而還。甘英雖然沒有達到原定的目的地,但他仍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位走得最遠的使臣,是一位讓人崇敬的時代英雄。他親自走過了絲綢之路的大半段路程,還了解到從條支南出波斯灣,繞阿拉伯半島到羅馬帝國的航線。
從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後二世紀,沿著歐亞內陸交通干線,自西向東,有四大帝國並列其間,即歐洲的羅馬(公元前30年—公元284年)、西亞的安息(帕提亞,公元前三世紀中葉至公元226年)、中亞的貴霜(公元45年—226年)、東亞的漢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公元前後,四大帝國都處在國勢昌盛的時期,積極向外擴張,如羅馬帝國在圖拉真(Marcus Ulpins Trajanus,98—117年在位)時,把版圖擴大到幼發拉底河上游一帶; 又如貴霜帝國也曾把勢力伸進塔里木盆地; 漢朝則成功地打敗匈奴,控制河西走廊,進駐天山南路。張騫的鑿空和甘英的遠行,使東西方世界直接聯系起來,這是時代英雄的創舉,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其結果是使得中國、印度、西亞和希臘羅馬四大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響,此後,任何文明的發展也不再是相對孤立地進行了。
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來看,漢代開辟的這條絲綢之路時而因為政治對立、民族矛盾乃至戰爭而一度中斷。文明的發展,勢力的擴張,商業民族的活躍, 和草原游牧民族與農耕定居民族的依存關系,使得東西方的精神與物質的文化交往兩千多年來從未斷絕。
東漢末年,中原戰亂頻仍,秩序混亂。作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甚至二十多年沒有太守,當地豪強大姓雄張,兼並土地,使小民無立錐之地,前來貿易的西域商胡也備受欺詐。227—233年間,倉慈出任敦煌太守,有力地抑制了豪強的兼並和勒索,為西域商人前往內地買賣提供種種方便,也使得敦煌成為漢族與西域各族民眾交往貿易的一個國際都會。1907年,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在敦煌西北長城烽燧下,發現了一組用中亞粟特民族的文字所寫的粟特文信件,這是在涼州(武威)的粟特商人寫給家鄉撒馬爾干(Samarkand,在今烏茲別克)貴人的書信,不知什麼原因而埋藏在敦煌長城腳下。信中談到,這些以涼州為大本營的粟特商團,活動的范圍東到洛陽,西到敦煌,經營中國絲綢等商品的長途販賣。這組書信寫於西晉末年(312年前後),它們真切地反映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品交易活動。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天下大亂,不少大族和有文化的士人紛紛遷居河西以避戰亂,促使中西交往的孔道河西走廊的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五涼王朝的先後建立,也集聚了大批人才。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大量士人的存在,為本地區接受外來文化提供了知識的基礎,也為向中原輸送外來文化提供了方便。而且,不論是東晉五胡十六國,還是後來的南北朝,都不斷有東往西去的使者旅行在絲綢之路上。比如,310年,天竺(印度)僧人佛圖澄至洛陽; 399年,東晉僧人法顯等西行取經; 437年,北魏遣董琬、高明等出使西域諸國; 468年,北魏遣使韓羊皮出使波斯,與波斯使俱還; 518年,宋雲與惠生自洛陽出發,西行取經; 530年, 波斯國遣使南朝; 此外,還有大量沒有留下名字和事跡的使者往來於東西各國。
隋朝統一南北,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全盛時期。隋煬帝時,讓黃門侍郎裴矩往來於張掖、敦煌之間,通過西域商胡,聯絡各國首領。從今天保存的裴矩撰寫的《西域圖記序》中, 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絲綢之路通向東羅馬、波斯、印度的情況。
進入唐代,民族的進一步融合,疆域的更廣闊開拓,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的整合,使得唐王朝凝聚了極大的力量,生產發展,商業繁榮,文化昌盛,並以博大的胸懷,大量接受外來文化,使之融會到中國文化的整體當中。從唐太宗到武則天,唐朝的勢力不僅直接牢固控制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諸王國,而且成為天山以北、蔥嶺以西廣大區域內各個王國的宗主國,中西往來更加暢通無阻,當時的文化交流也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西方的珍禽異獸、珠寶香料、玻璃器皿、金銀貨幣紛紛傳來,中亞、西亞的穿著、飲食等生活方式,音樂、舞蹈等文化娛樂活動都源源進入中原,佛教進一步盛行的同時,祆教、摩尼教、景教以及新興的伊斯蘭教都在此時正式傳入中國內地,唐朝的兩京長安和洛陽以及絲綢之路上的一些大城市如涼州,都紛紛呈現出國際都市的風貌。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藉助唐朝強大的政治力量,中原文明也傳入西方,深淺不等地影響了西方各國。
公元十世紀中葉以後,宋王朝先後與北方的遼、西夏、金處於敵對的形勢中,影響了陸上絲綢之路的中西交往。南宋建都於東南的杭州,加之中國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海上絲綢之路更加繁盛起來。相對來講,陸上絲綢之路要比從前有所衰落,但在某些特定的時間里也被頻繁地利用,如馬可波羅來華前後的蒙元時代。這些已經溢出本書的范圍,就留待以後再講述吧。

㈡ 想去伊朗旅遊,大家覺得怎麼樣,能給些建議嗎

伊朗是曾經絲綢之路上最著名的國家之一,也是歷史文化非常厚重的國家,這里保存著大量的傳統文化旅遊地,還有很多遊客都來到這里旅遊。那麼我們去伊朗旅遊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三、第三個方面如何去伊朗?目前我國國內有很多城市都有直飛伊朗的飛機,但一些大航空的機票往往都比較昂貴,所以可以考慮選擇中國南航的機票,最便宜的往返的機票一般在4000元到7000元左右,比其他航空公司便宜。所以要隨時關注網路上的訂票信息,一旦看見機票合適就要果斷下手。第四個方面旅遊路線選擇,來到這里基本以人文景色為主,所以推薦一條路線,從德黑蘭旅行一直到設拉子再去亞茲德,從亞茲德去伊斯法罕最後到達卡尚,這是一條非常經典的旅遊線路。

㈢ 古絲路之謎:中亞至伊朗高原為什麼冒險走荒漠卻不走裏海南岸綠洲

古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經中亞、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也是中國古代經過中亞通往南亞、西亞以及歐洲、北非的陸上貿易交往的通道,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通行東西方世界。 古絲綢之路示意圖:從中亞撒馬爾罕到西亞巴格達走了木鹿-馬什哈德-德黑蘭一線(可放大) 在古絲綢之路全長6440公里的路途中,會經過沙漠戈壁,也會經過綠洲平原;會翻越茫茫雪山,也會跨越湍急河流。通常都會趨利避害尋找距離最近、安全性最好的路徑走完旅程,但有一段讓人深感意外,那就是中亞河中地區通往伊朗高原一段,離開河中地區的綠洲,在布哈拉西南渡過阿姆河後,歷經卡拉庫姆沙漠的考驗,進入沙漠腹地的馬雷綠洲和捷詹綠洲獲得補給後,古絲綢之路沒有繼續沿著伊朗高原的科佩特山脈北麓綠洲,西行至裏海南部沿岸的濕潤山地平原,而是轉而向南,走氣候條件嚴酷的荒漠,再進入伊朗高原邊界的加恩山脈山口,進入馬什哈德。 伊朗高原及周邊地形示意圖 相比較這條「 」荒漠線」,沿科佩特山脈北麓向西進入裏海之濱的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進而在如今伊朗拉什特沿河谷再進入伊朗高原北部,或者北上至亞美尼亞山地,再進入小亞細亞,這條「 」綠洲線」的氣候條件似乎更宜人,也完全避開了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之間的呼羅柵地區乾旱南行的嚴酷環境。由於厄爾布爾士山脈走向幾乎與裏海輪廓平行,冬季受南移的西風帶控制,盛行西風經過裏海後,增溫增濕,受山脈的阻擋而抬升,形成地形雨,年雨量甚至達1000毫米以上,森林廣布,可以說整個伊朗高原氣候條件最好的地區了。 厄爾布爾士山脈最高峰-達馬萬德山,高約5610米。是伊朗最高峰,也是亞洲最高的火山 要弄清楚這個「 」不尋常」的絲路走向,就不得不先弄清楚古絲綢之路的存在意義。首先古絲綢之路的作用,不僅在於連接東西方、歐亞大陸的兩端,也是為了能把途徑中途的一個個文明點串聯起來。再者絲路的首要功能在於經濟效益,而後才是文化交流;每一個文明聚集點就相當於一處商機。 伊朗首都德黑蘭,處於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南側,屬背風坡 所以古絲綢之路在伊朗高原一帶的走向,大致有三條。最北邊的一條,是先沿土庫曼的科佩特山脈北麓進入裏海南岸,然後在阿莫勒翻越厄爾布爾士山脈,經由德黑蘭向西進入伊朗西北部和兩河流域;第二條則是沿著捷詹河溯游而上到達伊朗馬什哈德,沿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麓橫穿整個帕提亞國後,在德黑蘭接上北線;最後一條則是由伊朗高原東部向南,走到盧克荒漠南端(巴姆城),然後向西直接進入「 」波斯」板塊。 古絲綢之路主線圖及中亞與西亞的地緣結構圖 當然這三條路線,中線無疑最為重要,途徑了伊朗高原上政權的核心部分。不過很多時候,對於從中亞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來說,這只是一個順序問題。游牧民族其實並不會如我們今天這樣,去研究戰略方向。他們只是關注哪一區域更為富庶,或者更容易征服罷了。如果由河中地區一直向南的話。游牧侵略勢力所能選擇的,並不僅僅是向西滲透伊朗高原的帕提亞板塊;或者向東,經由藍氏城征服整個吐火羅盆地;亦能夠由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的接合部插入,繼續南下進入阿富汗的錫斯坦盆地,或向西進入波斯板塊,或向東進入富裕的印度河流域。 裏海沿岸燈光圖:德黑蘭和馬什哈德夜晚燈光面積較大 其實中線之所以更重要,還跟絲路的逆向選擇有關,也就是從西亞經過伊朗高原進入中亞,就距離上而言,無疑經馬什哈德的中線可以獲得更多選擇。而最先選擇從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插入的並非來自北方中亞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是從地中海而來的馬其頓人,亞歷山大的軍隊從兩河流域入手,先攻取了波斯帝國的核心區,然後折返伊朗高原西北部佔領「 」米底王國」板塊,後來再向東征服帕提亞(即安息)板塊,最後在征服整個伊朗核心區之後,再到達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的捷詹河中游流域。此時的馬其頓方陣要面對的下一步選擇,要麼先沿著興都庫什山脈北麓東進搞定吐火羅盆地,要麼北上通過捷詹綠洲、馬雷綠洲進入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的河中地區。但不管是先向東還是先向北攻擊,中亞農業區都會是馬其頓人的下一步選擇。 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及東征路線圖:在攻佔帕提亞明顯轉向南下興都庫什山脈南麓的德蘭吉亞那(可放大) 但實際上,亞歷山大的最終選擇卻是還是先征服興都庫什山脈以南地區。當然這個選擇並不是亞歷山大主動的選擇,他不過是緊追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的腳步,一路追殺。當時的波斯帝國不僅喪失在西亞的新月沃地行省,而且還丟失了在伊朗高原上的三大地緣板塊,其復興的希望,只能寄託於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 」殖民地」。而對於一個農業屬性明顯的帝國來說,波斯人對興都庫什山脈南北的征服重心,無外乎是沿山麓低地分布的河谷平原。換句話說,當亞歷山大帶著他的馬其頓軍隊跟著波斯帝國末代君主,圍著興都庫什山脈轉一圈,並佔領了綠洲之後,也相當於基本完成了對波斯帝國東方領土的接收工作。至於這個攻擊路線是應該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就不那麼重要了。 蜿蜒在厄爾布爾士山脈的公路:只要地緣價值夠大,再難也會開辟一條通道 所以中亞至伊朗高原這一段的絲綢之路,具體是沿著北線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麓,還是沿著中線走捷詹河逆流而上經馬什哈德,亦或是沿著南線走伊朗高原與興都庫什山脈結合部南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來往東西方的商旅、使節、學者或者軍隊通過上述路徑達到了最終目的。何況這三條線路之間肯定也存在著某些互聯互通,只是就地緣結構的角度而言,只要連接的地緣板塊價值足夠重要,自然會有與之相通的道路被開拓出來。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㈣ 伊朗高原地理位置為什麼這么重要有3大關鍵因素

中東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所謂的三洲就是指亞洲、歐洲和非洲,五海就是指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大家都知道中東是個火葯桶,很多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說出幾點原因。比如宗教矛盾、 歷史 矛盾,還有域外大國為了控制石油而開展的各種博弈等。而中東的一個關鍵因子就是伊朗。

伊朗是伊朗高原的前沿國家,它位於亞洲西南部西亞的心臟地帶,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東連中亞,西通歐洲,扼守霍爾木茲海峽,疆域遼闊,地勢險要,素有「歐亞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其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及 歷史 宗教文化遺產決定了它在中東和海灣地區的重要大國地位。

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高原上,屬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至1500米之間。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積平原。

在西南亞地緣政治中最具 歷史 意義現象的是,扎格羅斯山脈往東與興都庫什山、繼而與印度北面的喜馬拉雅山連為一體,與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一道形成世界最壯偉的、由西而東保障亞洲大陸「樞紐地帶」的「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天然戰略屏障。正是有了這道戰略屏障,除中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外,伊朗在古代和近代已被肢解為多個伊朗高原國家(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區等),但這些國家最終還是成功地抵抗了西方列強的侵犯,並使其避免了印度那樣完全被殖民地的厄運。印度由於被屏蔽在這道戰略屏障之外,並在近代被英國長期殖民,最終淪落為宗主國英國拋在南亞的「霧都孤兒」。

伊朗所處的地緣政治位置和態勢對中國西陲安全具有極大的「橋頭堡」意義。 歷史 上某國西陲安全長期面臨歐洲強勢東擴的壓力,如古希臘時代的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東擴、歐洲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以及近現代歐洲、沙俄、蘇聯乃至進入21世紀的美國等,都對伊朗高原國家進行過強勢入侵,這些外來列強的入侵無一例外地被拒阻於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

不僅如此,伊朗高原國家與某國西陲被「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戰略屏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位於屏障最西端的國家伊朗,實際上成為某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它們抵抗西方列強斗爭的命運與西陲安全唇齒相依:如果伊朗被壓垮,那麼或海或陸由此東進的西方強勢力量,就會沿著途經伊朗高原的古絲綢之路(在此地理基礎上形成今天的「歐亞大陸橋」)倒逼,並對西陲造成重大威脅。

我國漢朝時期,羅馬帝國東擴的力量被拒止於安息帝國西部邊陲,這大大緩解了西部邊陲的戰略壓力;大概也是出於同樣的戰略需求,漢武帝派出的西域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19年特意派其副手訪問安息(帕提亞,即今天伊朗地區)帝國,安息王竟激動地派出兩萬騎兵遠迎中國使者。這說明當時安息國與漢朝已有互為依存的戰略需求。

同樣也由於近代阿富汗人民藉助興都庫什山的險峻地形,對英國殖民者實行了極頑強的抵抗,使英國無法北上接近,遑論深入某國西陲的薄弱地帶,勾結阿古柏偽政權禍亂;而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阻隔更使英國在佔領印度的一百多年中,無力從印度北境有效介入北方:1904年8月3日,英國曾攻陷,但到了冬天,英國人因熬不過高寒天氣被迫撤回印度。英國人由此得到了「不容易進入的特點,使得任何加強對某國進行軍事抵抗的行動都不現實」的經驗。

這種經驗對英國世界霸權的後繼者美國來說也不是一點沒有:1950年,美國人曾想為叛亂分子提供為時半年的作戰裝備,由於「牲畜馱運是唯一實用的運送手段,上述彈葯數量約需7000頭騾子的運送。由於沒有那麼多的騾子可用,一部分或者全部的3英寸口徑迫擊炮和彈葯可能無法運離印度」。

「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山系形成的對西陲的大縱深防護帶,使得近代西方即使佔領印度後仍不能有效地從西南陸上牽制,而不得不沿海路繞道。換言之,這條防護屏障不僅大大推遲了西方自羅馬帝國以來入侵的時間,而且減弱了——與印度相比——其影響某國的力度。同樣的道理,正是當年居高臨下西進的匈奴人,由於一路上沒有這樣的高原屏障,才有可能率先——與羅馬東進速度相比——西進歐洲,並迫使可能東進的日耳曼人南下,並最終壓垮了羅馬帝國。

比較而言,處於上述「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屏護之外,且地勢低緩的印度則較容易受到外來侵犯。印度平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5強,山地只佔1/4,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富饒。低海拔的平緩地形大大弱化了印度人抵禦外敵入侵的能力,並因此受到外族的長期佔領。

值得邊疆史研究者注意的是,不管是曾打入印度的亞歷山大大帝,還是在中世紀繼而近代佔領印度的蒙古人和英國人,乃至1962年早已獲國家獨立的印度人,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腳下都不能也不曾撼動西南部邊陲。

這樣的 歷史 經驗支持我們得出結論,對西陲安全有重大關聯度的是以伊朗為前沿的高原國家而非印度:昨天伊朗高原國家而非印度成功地抵禦了羅馬帝國的東擴,今天是它們而非印度正在抵抗和消耗著「北約東擴」。

由此,伊朗高原國家而不僅僅是印度的反霸斗爭對中國國家安全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如果再考慮到對伊朗高原國家原油進口有著巨大依賴性需求,伊朗高原國家的安全——當然,這一判斷成立的前提是中亞沒有出現中世紀阿拉伯帝國那樣的 歷史 條件——較之印度對某國更具唇亡齒寒的戰略價值。

㈤ 絲綢之路沿線六十五個國家名單

絲綢之路沿線涉及65個國家和地區,具體包括:
1. 蒙古
2. 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和菲律賓
3. 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4. 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和不丹
5. 中亞5國:哈薩克、鳥茲別克斯坦、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6. 獨聯體7國:俄羅斯、鳥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7. 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國家戰略分析:
1. 在新技術條件下,絲綢之路具備復興的客觀條件。與古絲綢之路相比,新絲綢之路覆蓋的面積更廣,路線更密集,也更發達,從而可以在更廣泛的區域內把資源與市場串聯起來。
2. 新絲綢之路構想充分兼顧了國際、國內兩方面的戰略需求。從國際角度看,絲綢之路兩端是當今國際經濟最活躍的兩個主引擎:歐洲聯盟與環太平洋經濟帶。從國內角度看,我國當前的發展需要兼顧地區平衡,並著力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兩方面的需求與兩大經濟引擎通聯的需求疊加在一起,共同構築了絲綢之路復興的國際戰略基礎。
3. 新絲綢之路設想兼顧政治、經濟、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發展。伴隨著政治、經濟活動而展開的文化交流,最終將促進東西方文明的融合。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目標並行不悖,使得新絲綢之路構想具有突出的穩定性,不至於被安全沖突打斷,反而能抑制安全沖突。

㈥ 絲綢之路上中國和伊朗換了什麼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杜明明) 「21世紀中國-伊朗絲綢之路研討會」於6月3日下午在北京回民學校舉辦。中國前駐伊朗大使劉振堂在研討會上表示:「在2000多年的絲綢之路歷史上,伊朗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發揮了特別獨特的作用,一直到今天,這種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他從三個方面論述了這個觀點:

第一,絲綢之路公認的起點是西安,終點是羅馬,位於中間的就是波斯,因此波斯扮演了橋梁的角色。中國大量的考古發現都證實了這一點,中國出土的外國錢幣中95%以上都是來自當時波斯的薩珊王朝(公元3世紀至7世紀)時期。

第二,波斯是一個盛產宗教的國度,幾乎所有與波斯相關的宗教都傳到了中國,還有一些本來不是波斯創造的,但是被波斯人傳到了中國。例如,由波斯創造的祆教和摩尼教,都傳到了中國,而且在中國有了相當的影響。而景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波斯人起到了主力軍的作用。

第三,福建的歷史名城泉州見證了波斯人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參與者。泉州曾經是海上香料之路、絲綢之路的重要口岸。泉州海交館里的石棺石碑及雕刻遺物,超過一半是用波斯文書寫。泉州山崖上的摩尼教雕像至今保存的相當完好。

劉振堂指出,中國和伊朗雖然制度不同,信仰不同,但是卻擁有共同的普世價值觀:相互尊重,公正平等,獨立自主,互利共贏,反對任何形式的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他表示,這種共同價值觀應該成為真正的普世價值觀。

劉振堂認為,中國和伊朗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沒有簽訂書面協議的戰略夥伴關系,伊朗在絲綢之路新的構建努力當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獨特作用。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要絲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鐵木板是什麼顏色 瀏覽:559
中國公民赴泰國可以呆多久 瀏覽:498
中國進口貨車哪裡分布多 瀏覽:693
義大利洗手液怎麼畫 瀏覽:30
中國到法國的機票多少錢 瀏覽:427
中國欠蘇聯多少錢 瀏覽:728
印度鬼門關多少人 瀏覽:601
雅馬哈在印尼三角鋼琴怎麼樣 瀏覽:942
英國第75任首相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611
中國紅蛇果是哪裡產的 瀏覽:719
在越南怎麼寄快遞到國內 瀏覽:957
中國正邁向哪裡發達 瀏覽:914
伊朗戰爭可以賺什麼錢 瀏覽:170
中國最重要的墓在哪裡 瀏覽:977
世界著名畫作什麼是義大利的達芬奇 瀏覽:203
印度30片易瑞沙多少錢 瀏覽:722
miumiu多久入住中國 瀏覽:44
印度女生怎麼找對象 瀏覽:97
德國配件寄到中國多久能到 瀏覽:619
伊朗為什麼要絲綢 瀏覽: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