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伊朗不用管道運輸運送石油到中國呢
伊朗若建造輸油、輸氣管道到中國,首先必須要通過巴基斯坦西部的某解放陣線的控制區,也是也是塔利班和宗教極端分子最活躍最不安全的地區,他們少數民族的解放陣線也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搞恐怖爆炸活動最頻繁的地區,在這一地區搞輸油輸氣管道首先最頭疼的不是伊朗而是巴基斯坦政府。除非從伊朗直接把輸油輸氣管道直接修到瓜達爾港,然後再直接沿著瓜達爾港的鐵路貫穿整個巴基斯坦全境直接修到新疆喀什。從伊朗產油氣的源頭一直到貫通整個巴基斯坦全境再到中國的喀什,管道的總長度超過了四千六百多公里,裡面處處布滿了被暴恐分子隨時破壞和截斷的危險。
2. 伊朗處決泄露蘇萊曼尼位置的特工,蘇萊曼尼為何被美仇視
在數個月值錢,伊朗將軍蘇萊曼尼在巴格達被美國採取一定的手段殺害。一時間,全球都感到震驚,同時激怒了伊朗,伊朗在事後也提到一定會讓美國付出代價。那麼,一個普通的伊朗將軍,為何會被美國惦記了那麼久,一定要將它置於死地呢?我想,這與這位將軍的身世和他的地位有著極大的聯系。
三.殺害蘇萊曼尼是美國在就准備好的陰謀
美軍在很早的時候就一定盯上了蘇萊曼尼,但是蘇萊曼尼的影響力太大,美軍沒辦法動手。並繼續監視著蘇萊曼尼的行蹤,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和方法去殺害他。蘇萊曼尼在中東國家穿梭時,乘坐的工具也非常多變,這也很大程度上混亂了美軍的計劃。但是最後還是不幸的被殺害。
伊朗處決泄露蘇萊曼尼位置的特工,這是對蘇萊曼尼將軍的尊敬。
3. 浼婃湕澶勫喅娉勯湶鑻忚幈鏇煎凹浣嶇疆鐨勭壒宸ワ紝鑻忚幈鏇煎凹涓轟綍琚緹庝粐瑙嗭紵
鍦ㄦ暟涓鏈堝墠錛屼紛鏈楀皢鍐涜嫃鑾辨浖灝煎湪宸存牸杈捐緹庡浗閲囧彇縐樺瘑琛屽姩鏉瀹熾傝繖涓浜嬩歡闇囨儕浜嗗叏鐞冿紝鍚屾椂涔熸縺鎬掍簡浼婃湕錛屼紛鏈楀湪浜嬪悗琛ㄧず涓瀹氫細璁╃編鍥戒粯鍑轟唬浠楓傞偅涔堬紝涓轟粈涔堜竴涓鏅閫氱殑浼婃湕灝嗗啗浼氳緹庡浗瑙嗕負鐪間腑閽夛紝涓瀹氳佸皢浠栫疆浜庢誨湴鍛錛熻繖鍙鑳戒笌鑻忚幈鏇煎凹鐨勮儗鏅鍜屽湴浣嶅瘑鍒囩浉鍏熾
棣栧厛錛岃嫃鑾辨浖灝兼槸涓涓滃湴鍖烘渶鍏峰獎鍝嶅姏鐨勪漢鐗╀箣涓銆備粬浠ュ叾璋﹀拰鐨勬佸害璧㈠緱浜嗕漢浠鐨勫枩鐖憋紝鍚屾椂涔熷洜鍏舵櫤鎱у湪澶勭悊紿佸彂浜嬩歡鍜岃皥鍒ゆ椂灞曠幇鍑虹殑鑳藉姏鑰屽彈鍒板皧鏁銆傛棤璁烘槸鍦ㄥ浗鍐呰繕鏄鍦ㄦ晫瀵瑰娍鍔涗腑錛岃嫃鑾辨浖灝奸兘浜鏈夋瀬楂樼殑澹拌獕銆
鍏舵★紝鑻忚幈鏇煎凹鐨勭粡鍘嗘垬鐏媧楃ぜ錛岃繖鎴愬氨浜嗕粬鐨勫啗浜嬫墠鑳姐傚湪浼婃湕闈╁懡鏈熼棿錛屽勾浠22宀佺殑鑻忚幈鏇煎凹鍔犲叆鍐涢槦錛屽苟榪呴熷湪涓涓鏈堝唴琚鎺ㄤ笂鎴樺満銆傚湪鎴樺満涓婏紝浠栧睍鐜板嚭浜嗕笌浼椾笉鍚岀殑鍕囨皵鍜岄嗗煎姏錛岄愭笎鑾峰緱浜嗛珮灞傛$殑璁ゅ彲銆
鏈鍚庯紝鑻忚幈鏇煎凹鐨勯亣瀹蟲槸緹庡浗闀挎湡絳栧垝鐨勯槾璋嬨傜編鍐涘緢鏃╁氨寮濮嬪叧娉ㄨ嫃鑾辨浖灝礆紝浣嗙敱浜庝粬鐨勫獎鍝嶅姏宸ㄥぇ錛岀編鍐涗竴鐩存湭鑳芥壘鍒板姩鎵嬬殑鏃舵満銆傜編鍐涙寔緇鐩戣嗚嫃鑾辨浖灝肩殑琛屽姩錛屽苟絳夊緟鍚堥傜殑鏃舵満鍜屾柟娉曟潵瀹炴柦鏆楁潃銆傚敖綆¤嫃鑾辨浖灝煎湪絀挎浜庝腑涓滃浗瀹舵椂閲囧彇浜嗗氱嶄氦閫氭柟寮忥紝浠ユ販娣嗙編鍐涚殑璁″垝錛屼絾浠栨渶緇堣繕鏄涓嶅垢閬囧熾
浼婃湕澶勫喅娉勯湶鑻忚幈鏇煎凹浣嶇疆鐨勭壒宸ワ紝鏄瀵硅嫃鑾辨浖灝煎皢鍐涚殑鏁鎰忓拰瀵瑰叾鐗虹壊鐨勫洖搴斻
4. 瑣羅亞斯德教詳細資料大全
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riani *** ,波斯文:مزدیسنا)是在基督教誕生之前在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也是中亞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在中國稱為「祆(xiān)教」。
瑣羅亞斯德教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宗教,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教是伊斯蘭教誕生之前西亞最有影響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教義一般認為是神學上的一神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瑣羅亞斯德教的經典主要是《阿維斯塔》,意為知識、諭令、或經典,通稱《波斯古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瑣羅亞斯德教
- 外文名 :英文:Zoroastriani *** ,波斯文:مزدیسنا
- 教義 :創世論 因果相報 二元觀
- 禮儀 :聖火 新生禮 清凈儀式
- 經典著作 :《波斯古經》
- 中國建築 :祆神樓
宗教創始,起源發展,起源,發展,宗教理論,主神論,創世論,因果論,二元觀,祖爾宛,宗教觀,善行論,主要影響,宗教禮儀,聖火禮,新生禮,清凈禮,葬禮,信教民族,來華傳播,文藝作品,
宗教創始
瑣羅亞斯德(Zarathustra),又譯查拉圖斯特拉,前628年~前551年)是該教的創始人,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他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瑣羅亞斯德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此後,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77歲時,在一次戰爭中,在神廟里被殺身亡。另有說法認為瑣羅亞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創,他只是一個集大成者。
貴霜時代大夏火祆教神廟祭壇及泥塑像 起源發展
起源
公元前20世紀,原居住在中亞草原地區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越過現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的興都庫什山脈湧入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地區,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奉多神特別是火神,並實行繁瑣的祭祀儀式。最早反映在《伽泰》中的諸神崇拜,光明神或善神阿胡拉·瑪茲達的地位已經十分重要。
發展
早期的原始宗教還沒有一個唯一的「造物主」概念,但在眾神中漸漸發展出了「主神」。後來一神教的出現,和雅利安原始宗教多神崇拜中的主要內容:密特拉(mitra)崇拜,有直接的關系,密特拉崇拜在上古是最主要的崇拜對象之一,火、光明、太陽神崇拜都源自密特拉崇拜,它是古埃及多神崇拜文明之外較早具有一神論萌芽的宗教崇拜。有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阿肯那頓法老(Akhenaten,有時亦譯作埃赫那頓)的宗教改革,有來自它的影響,當然證據還不充分。 瑣羅亞斯德教事實上已經是一個改革過的宗教信仰。到公元前6世紀,瑣羅亞斯德才真正完成了一神論性質的宗教改革,阿胡拉·馬茲達成為唯一的、最高的、不被創造的主神光明神,而它的原型密特拉則被降格為阿胡拉·馬茲達在人世中的代表。但後來伊斯蘭教進入波斯時,最負隅頑抗的不是當時波斯的主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而是更古老的密特拉崇拜。
法拉瓦哈標志 公元前522年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執政後,為了統一波斯的需要,獨尊阿胡拉·馬茲達,力圖貶低部落的氏族神台瓦等。其後繼者塞齊斯等追隨大流士的信仰,常自稱為阿胡拉·馬茲達的使者,聲稱神的意志通過皇帝宣示人世。據考證,瑣羅亞斯德的庇護者維斯塔巴就是大流士的父親,瑣羅亞斯德也獨尊阿胡拉·馬茲達為最高神。阿契美尼德王朝時的宗教為祭司階層麻葛所控制,麻葛崇拜阿胡拉·馬茲達,反對惡靈,對死者實行天葬。因此有人把麻葛和反映瑣羅亞斯德教信仰的《伽泰》聯系起來,認為該教是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後時期的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波斯帝國遺址 公元前4世紀,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後,波斯進入希臘化時期,瑣羅亞斯德教受到沉重打擊,但在公元元年前後又重新活動。在波斯萬神殿中出現了希臘和波斯的混合神祇。阿胡拉·馬茲達及其僚神成了太陽神、月神等的夥伴。在羅馬統治時期,瑣羅亞斯德教諸神之一密特拉神(太陽神)成為地中海地區普遍信仰的對象。 公元3世紀波斯薩珊王朝創建後,瑣羅亞斯德教重新興盛,取得了國教的地位。薩珊諸王都兼教主,自稱阿胡拉·瑪茲達的祭司長、靈魂的救世主等。他們蒐集、整理希臘化時期散佚的經典,編纂了《阿維斯陀》(Zent~Avesta),使該教教義有了具體、明確的內容。5世紀時,該教一部分教徒在瑪茲達克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場社會和宗教改革。491~529年之間,在波斯和亞塞拜然等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持續不斷的起義。薩珊王朝先後採取欺騙與高壓的政策,起義最終被鎮壓。 公元7世紀薩珊王朝亡於穆斯林。起初哈里發對瑣羅亞斯德教徒表示寬容,在依法納稅後容許其保持自己的信仰;若干年後強迫瑣羅亞斯德教教徒改信伊斯蘭教。殘留在波斯本土的該教教徒,被稱為迦巴爾(異教徒)。部分通過西域(今新疆)進入中國內地,使該教在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盛行於西域。 很多人錯誤地把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混為一談,實際這三者同源但教義不同甚至略有沖突。就如同猶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關系。據20世紀70年代統計,約有1.7萬人,分布在伊朗南部的耶斯德和格爾孟等地;另一部分教徒從8世紀初由波斯遷往印度西海岸古扎拉特等地後,與迦巴爾失去聯系,至15世紀中葉後又恢復聯系。17世紀後,他們在孟買附近形成一個獨特的社會集團,被稱為帕西人。據20世紀80年代統計,帕西人約有10萬,大都經營工商業,在印度經濟生活中有重要影響。
宗教理論
主神論
該教認為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意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馬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
敦煌線描彩畫:祆教「善女神」與「惡女神」 阿胡拉·馬茲達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奧爾穆茲德(Ormuzd)。阿胡拉·馬茲達在善惡二元論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與代表黑暗的惡神阿赫里曼(Ahriman)進行長期的戰斗,最後獲得勝利。
創世論
創世分為七個階段:天空、水、大地、植物、動物、人類、火。為了戰斗,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每一千年生育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 按該教經典之一《創世紀》,謂宇宙自亘古以來善、惡二神即已存在,中間間隔為虛空,二者相互斗爭,於是開始了創世過程。該教神話把世界歷史分為四個階段,每段3000 年,共12000 年。在第一階段(最初的3000 年)中,阿胡拉·瑪茲達創造精神世界,而無物質形式,皆為原型。第二階段(3000年至6000 年)中,雙方在物質世界戰斗,安格拉·曼紐殺死了原牛,原牛的骨髓產生了植物,其「種」被提純後產生益畜。後他又殺死原人伽玉瑪特,其屍體化為金屬,其「種」經提純後保存,40年後生了人類最初的一對男女始祖,其狀如大黃(多年草本植物)一樣,緊密擁抱在一起,並繁衍了人類,但他們受惡神之引誘而墮落。第三階段(6000~9000 年)馬茲達與安格拉·曼紐進行了激烈斗爭,互有勝負。在第9000 年時,依善神的意志,瑣羅亞斯德誕生,其誕生標志著世界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將宣揚該教,率眾與黑暗作斗爭,抑止惡神。第四階段(9000~12000 年),瑣羅亞斯德教將廣傳世界,繼續斗爭。為拯救世人,瑣羅亞斯德的第三子將於此階段末降生,成為「義」的化身,即「救主」,他將徹底清除惡魔,取得最後的勝利,引導人類進入光明、正義與真理之國,此亦即該教之最高理想。這些神話後來被其他宗教繼承,如猶太教之救主將降臨、建立理想的千年王國有雷同之處。
因果論
該教主張在善與惡的斗爭中,人們站在哪一方面,具有個人的自由意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死後之待遇如何,據生前崇拜馬茲達之虔誠程度與個人表現而定。該教還把人生前的活動分為思想、言論、行動三類。每類中均有善惡兩種,並將其與天堂、地獄相聯系,「行善者得善報,行惡者得惡報」。從善者將逐步進入天國,首進天堂之善思天,次進善語天,繼進善行天,最後步入光明天,即永恆之天堂。該教還相信靈魂轉世,據說人死後其靈魂在其屍體上停留4天,以檢查其一生之思、言、行,第四日進入裁判之橋,有群狗守護,如其為善者,將有少女迎接,引至天堂之路;如是惡者,迎之者為女鬼,將其引上地獄之途,永受沉淪之苦。這說明該教已出現世界宗教之萌芽,信徒之得救與否非與生俱來,而是取決於信仰及生前之思想、言論、行動。 審判分為兩種: 其一是人死之後第三天,由一位名為Daena的女神帶往「裁判之橋」接受審判。Daena為良知之意。審判之後,善人進入天堂,而惡人則進地獄,而善惡混雜的人,則進入第三境地,該地陰暗,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傷。 其二是:所有靈魂在世界末日時都要最後受一次最後審判,人的靈魂可以盪除罪惡而復活。
二元觀
祆教不是一神教,也非多神教,而是一種獨特的二元論宗教。其宗教認為善與惡不斷斗爭,結局是善取得最後勝利。 據《創世紀》(Bundahis、Bundahishn)所載,開辟之初,有精神、事物兩大原因共同作用,由此二大原因協力而成世界,這二大原因也規定了我們人類的命運。善人即被賜予快樂心並進入天堂,惡人即被賜予痛苦心而墮入地獄。 世界創造之後,此二大原因盡責退職,善惡二大原理隨後出現,各分治其領域,世界遂化為善惡正邪不斷爭斗的場所,世事實際成為善神阿胡拉·馬茲達(歐爾米茲德)與惡神安哥拉·曼紐特(阿里曼)之戰斗。這一過程總共歷時12000年。 在第一個3000年中,阿胡拉的光明世界與安哥拉的黑暗世界並存,當中有虛空隔開。及至後及至後者向光明世界進攻,於是創世過程開始。在第二個3000年中,阿胡拉預知未來,約定雙方持續斗爭9000年;安哥拉只能知過去,同意這一約定。阿胡拉又預言斗爭的結局是黑暗世界的消滅,安哥拉驚慌失措,墮入黑暗界,一直癱瘓。阿胡拉於是創造天空、星辰、月、日等,最後是原牛和原人(Gayomart)。 安哥拉再一次進攻。它創造出毒蛇和各種害蟲。它殺死原牛。原牛的骨髓在地上生出植物;原牛的種子生出各種有益的動物。它殺死原人。原人的種子藏在地下,40年後生出大黃,從大黃中生出一對伴侶——瑪什耶(Mashya)和瑪什耶那(Mashyana),就是人類的祖先,於是開始混戰。 在這善與惡的斗爭中,人有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或以善念、善言、善行參加善的王國,或者相反,參加惡的王國,死後各有報應。善者死後很容易走過裁判之橋(Chinvat),進入無限光明的天堂;惡者過橋時,橋面變得薄如刀刃,他們墮於地獄受與其罪惡相當之苦;那些善行和惡行相抵消的人留在「中間地帶」(Hamestaghan),無痛苦亦無快樂。 在這人的世界開始後的3000年,瑣羅亞斯德出現,以善的宗教教導人類。這是餘下3000年,每一個1000年末有一個救世主即索什揚(Soshyan),他是從瑣羅亞斯德藏在湖中的 *** 里生出來的。三個索什揚最後一個出現並進行戰斗時,歷史傳說里的英雄和妖魔都復生參戰。最後所有死者都復活了。 彗星戈契希爾(Gotchihr)降落在大地上,燃起大火,一切金屬熔化為漿液,形成滾滾灼熱洪流。所有的人,生者死者都要度過洪流,善者如同浴於溫暖的乳中,經過考驗和凈化入天堂。諸神和妖魔進行最後的戰斗,結果是後者的失敗和消滅,惡魔永久墮入黑暗深淵;大地平衍廣闊,凈化了的世界安逸寧靜,是為弗拉什卡德(Frashkard),偉大的更新。 因此,祆教以火為光明之神阿胡拉的化身,故其俗以拜火為崇尚神之表現。 瑣羅亞斯德的二元論學說對於以後在波斯和中亞地區流行的摩尼教,中東地區的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中的異端諾斯替派,希臘羅馬哲學中的畢達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祖爾宛
依照上述的宇宙起源說,世界從一開始就是二元並存,而無二者起源之說明,也就是說,並未真正解決起源問題。因此,早在阿黑門尼德時期就產生了一種理論,有些神學家們為了解決馬茲達與曼紐對立的矛盾,在理論上和邏輯上又假定了在他們兩者之上還有一個最高的實體,即祖爾宛理論,祖爾宛(帕勒維文)即「無限時間」或者「命運」之波斯音譯。其派別認為阿胡拉和安哥拉都是祖爾宛所生的一對孿生弟兄。但若依照祖爾宛派的說教,一切只有任憑前定的命運的安排,這和原始的瑣羅亞斯德教並不相容,出現後即被視為異端邪說。
宗教觀
基於二元對立的宇宙觀,祆教提出「七位一體」善神崇拜的宗教觀。阿胡拉預見到安哥拉將破壞他創造的宇宙,就事先創造了6位天神,充當他創造並保護宇宙的助手。這6位天神分別是: 1.太空保護神(Khsathra Vairya) 2.大地保護神(Spenta Armaiti) 3.水神(Haurvatat) 4.植物保護神(Ameretat) 5.動物保護神(Vohu Manah) 6.人類保護神(Asa Vahista) 這6位天神為阿胡拉所創造,但又參與了宇宙的創造和保護。盡管名稱和職司各異,但各神性質相同。也就是說,盡管他們有各自的獨立性,但共一個主體阿胡拉·馬茲達,因而稱為「七位一體」神。6位天神分別代表阿胡拉的各種優良品質,共同組成了體現所有美德的善界至上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次要的善界神,如牛精古爾蘇萬、遵命天使斯魯什和幸福女神阿希等。
善行論
祆教強調善行,善行的目的是為了厚生,即要使生活富足。而要生活富足,就必須努力農耕和畜牧,這是高尚的職業,宗教上的功德。《破邪篇》提出的理想生活是「成家立業,牲畜、妻室、子女都興旺。旱地灌溉,窪地排水。」它反對齋戒禁食,理由是「吃不飽就不能完成宗教的艱巨任務;吃不飽就不能拚命勞動…..宇宙以食而生,以不食而死。」 提倡善行與抵制惡行,向邪惡作斗爭,是該教的倫理指導思想。其具體倫理道德標準是虔信善神,行善,不欺詐,守信用等,其善行亦具有該教之特色,主要善行是農耕與種植、生兒育女、與邪惡作斗爭;永世受苦之大罪是焚屍,食自斃的牲畜,行邪淫。
主要影響
瑣羅亞斯德教的出現,對後來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基督教尚未成為羅馬國教之前,羅馬國內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該教的一個分支,奧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薩珊王朝期間(約226~851),被立為波斯國教。佛祖釋迦牟尼悟道後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瑣羅亞斯德教徒。今天的伊朗境內尚保留有5座寺院,但規模都很小,也舉行宗教儀式,內有長年不滅之聖火。在伊朗和印度孟買一帶的帕西人(Parsi)中仍有較大的影響。史學家因其在歷史文化上的突出貢獻而稱其為「世界第五大宗教」。
敦煌線描彩畫:祆教「善女神」與「惡女神」 宗教禮儀
聖火禮
該教以光明之象徵「火」為崇拜對象,火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兒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東西。火的清凈、光輝、活力、銳敏、潔白、生產力等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因之火是人們的「正義之眼」。對火的禮贊是教徒的首要義務。他們不建神廟,不造神像,但有專職祭司,稱麻葛,是聖火與祭祀的管理人員。他們主持祭禮,行禮儀,敬奉聖火,使之長明不熄。在古波斯,聖火還有祭司、貴族、騎士和農民的等級之分,代表不同的權利。在伊朗、印度的拜火廟中都設有祭台,在教徒家中和工作場所也燃點聖火,點燃和保存聖火都要舉行繁復的儀式,並使用特製的器具。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線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復的儀式。
伊朗亞茲德東北的恰克恰克祭火壇 新生禮
該教規定男女到7歲(印度)或10歲(伊朗)時要舉行入門儀式,由祭司授與聖衫和聖帶作為教徒的標幟。聖衫用白麻布縫合,前後兩面象徵過去和未來,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孫之意。聖帶代表正確的方向,用72支羊毛線織成,長度能圍腰3圈,72支象徵《阿維斯陀·耶斯那》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語和善行,聖衫和聖帶要終身佩用,以示不忘。
清凈禮
通常可分為三種: 小凈:教徒在起身、便溺、進膳前後要洗滌身體 *** 部分並誦讀經文。 大凈:在新生禮、結婚或分娩時要在祭司主持下進行全身沐浴。 特凈:主要為將從事神職工作或搬運死屍者舉行,須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條狗的注視下,用水、砂、牛尿等進行沐浴,以此滌除心身污穢和驅除惡靈,一般歷時九天。
葬禮
該教視水、火、土為神聖,故反對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實行「天葬」(或稱鳥葬)。這是波斯古代葬禮的遺俗。教徒死後,屍體要送入「寂沒之塔」。塔一般建築在山丘上,塔頂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內分內中外三層,分別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屍骨。舉葬時,神職人員與抬屍者將屍體赤身裸體移至塔頂,聽任鷹鶩啄盡屍肉,然後將骨架投入井穴。該教認為「寂寞塔」為眾惡神嬉戲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該塔,凡接觸者必須行潔凈禮。事實上,寂寞塔在1978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後,所有瑣羅亞斯德教徒的遺體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在祆教的教規里教徒死後不可用棺槨,不可帶陪葬品,而是放在榻上。
信教民族
在8~10世紀間,一部分堅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人,不願改信伊斯蘭教而移居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一帶。他們首先到了印度西部海岸古吉拉特,這里的印度土邦王賈迪拉納,提出了兩個接納他們的條件:
印度的帕西人 一是必須放棄波斯語;二是婦女必須穿印度紗麗。教徒答應了這兩個要求,於是就在當地定居下來。他們被稱為「帕西人」(Parsi,或Parsee),這是波斯人的譯音。 1640年,帕西人遷徙到了孟買。現在只有8萬人,他們是印度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仍信瑣羅亞斯德教,主要從事工商業,操古吉拉特語。印度歷史上最早見到的「帕西」(Parsi)一詞,按《大英網路全書》的解釋,其意為波斯人(Persians),乃移居印度的波斯瑣羅亞斯德教徒之後裔。 鴉片戰爭以前,已有帕西人到廣州經商。廣州的長洲島上有「帕西教徒墓地」,墓地原已荒廢失修,2002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完成修繕。在香港,部分帕西人以販賣鴉片起家。原來在香港居住的帕西人在銅鑼灣以"白頭教"之名建立一所神廟,此廟在20世紀90年代改建為善樂施大廈。香港比較著名的帕西人有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的么地、律敦治醫院名字來源的律敦治、天星小輪前身九龍渡輪公司的創辦人Dorabujee Naorojee Mithaiwala。香港的其它瑣羅亞斯德教教徒,還包括1865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香港總商會的創辦委員,不少瑣羅亞斯德教徒也是聯交瑣上市公司董事。此外,香港旭和道和碧荔路也以瑣羅亞斯德教徒而命名,香港現時亦有名為瑣羅亞斯德教墳場的帕西人墓地。在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下方,有一個白頭墳場,也是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的墓地。
來華傳播
瑣羅亞斯德教在薩珊王朝時盛行於中亞各地,8世紀中葉穆斯林統治波斯、佔有中亞後,大批教徒向東遷徙。新羅僧人慧超適路過中亞,在《往五天竺國傳》中記載:「從大食國已東,並是胡國,即安國、曹國、史國、石騾國、米國、康國……總事火祆。」當時中國新疆的高昌、焉耆、康國、疏勒、於闐等地也流行該教。 在唐以前的中國的經典、史籍中,已可找到有關火祆教的記載。但一般認為,波斯於518年通北魏,與波斯鄰近的滑國(今中亞阿姆河流域的南昆都斯城)於516年通梁,這兩國皆信奉火祆教,因之火祆教傳入漢族地區的時間當在516~519年間。 火祆教崇奉之神在北魏、南梁時被稱為天神、火天神、火神天神或天神火神;到末唐初才稱火祆,以此表示它是外國的天神。該教傳入中國後曾受到北魏、北齊、北周、南梁等統治階級的支持。北魏的靈太後率領宮廷大臣及眷屬幾百人奉祀火天神。北齊後主「躬自鼓儛,以事胡天」。因此,在京都(鄴,今河北臨漳縣)出現了很多奉祀火祆的神廟,一時蔚成風氣。北周的皇帝也曾親自「拜胡天」、「從事夷俗」。 從北魏開始,北齊、北周相繼在鴻臚寺中設定火祆教的祀官。唐朝在東西兩京都建立祆祠,東京有二所,西京有四所。在這些祠廟中「商胡祈福,烹豬羊,琵琶鼓笛,酣歌醉舞」,極一時之盛。另外,在絲綢之路上的磧西諸州也隨地都有祆祠。唐朝祠部還設有管理火祆教的祀官薩寶府官,主持祭祀。 薩寶府官分為薩寶(中國史籍也稱薩甫)祆正、祆祝、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由波斯人或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信徒擔任。 唐時中國疆域遼闊,海外貿易發達,唐王朝之所以採取這種措施,一方面是為了尊重外國僑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與波斯、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有著政治和商業上的目的。
安陽北周石棺床娜娜女神像 唐會昌五年(845)武宗在禁傳佛教和其他外來宗教的同時,火祆教也受到排斥,景教、摩尼教和祆教的許多祠廟都被拆毀,僧侶被勒令還俗。但至大中(847~859)年間即弛禁。以後經五代、兩宋猶有殘存,民間仍有奉祀火神的習俗,在汴梁、鎮江等地還有祆祠。南宋以後,很少見諸中國典籍。以後,在中國內地基本絕跡,但是在中國山西省介休市可以考證,是中國唯一一處祆教建築。 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基督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教義。國內常不加區分的將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統稱為「拜火教」,含義比較混亂。 祆教在新疆的早期傳播情況不詳。1978年在烏魯木齊阿拉溝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件高方座承獸銅盤。據考證,這件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的銅盤,與中亞發現的祆教祭祀聖火的。這表示祆教傳入新疆當不晚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傳入路線是由波斯經中亞進入新疆。由於祆教崇拜天、地、日、月、水、火、木、土,與新疆盛行的原始自然崇拜基本相同,因此容易被當地居民接受。魏晉至唐宋時期(220~1279),祆教在新疆各地迅速傳播發展起來。在吐魯番出土文書中,屢屢出現祆教徒特有的名字和有關祆教活動的記載。祆教在吐魯番的迅速發展引起當地統治者的重視和警惕,為加強對祆教的管理和遏制祆教勢力的發展,不僅設定了專門管理祆教的官職"薩簿",還採取一些具體措施以限制祆教的活動。
吐魯番勝金口火祅教遺址出土C號泥塑女神像 當祆教在中原地區不斷遭受打擊而日漸衰落之際,在新疆卻進入其發展的鼎盛時期。據唐朝(618~907)哈密方誌《沙州伊州地誌》(殘卷)記載,當時哈密有一座襖廟,該廟的教主翟磐陀曾入京朝見皇帝,並表演了神靈附體和利刃穿腹的幻術,被唐朝皇帝賜予"游擊將軍"稱號。10世紀的阿拉伯旅行家米撒爾在拔希國(今新疆策勒縣)也看到其國都撥希城內有火教徒。由於祆教沒有取得官方宗教的地位,主要流行於農村,與當地的原始宗教相互滲透、融合,最後演變為民間宗教的一部分,所以,從宋代(960~1279)以後不再見於文獻記載。
文藝作品
1885年尼采所著《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被認為是人類哲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查拉圖斯特拉」實際上就是「瑣羅亞斯德」的另一種音譯(中國古書中則稱為「蘇魯支」)。 德國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1896年譜寫了同名的樂曲,成為音樂史上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