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十大最不安全航空公司排行,有哪些不能乘坐
十大最不安全航空公司如下,這些航空公司都要避免乘坐,大家選擇的時候需要擦亮眼睛:
1、古巴航空公司 Cubana Airlines
古巴航空擁有著國際航空公司中最糟糕的安全記錄。這家航空公司比榜單上其它航空公司的飛機要少得多,但事故卻更為頻繁。最嚴重的一次飛機失事是1999年,古巴航空一架俄制客機在委內瑞拉巴倫西亞城降落時墜毀,機上22人死亡。
2、中華航空公司 China Airlines
近年來該公司發生了多次重大事故,並且造成了極高數量的人員傷亡。最嚴重的事件發生在2002年,華航一架由台灣飛往香港的客機墜海,導致225人遇難。
9、泰國國際航空公司 Thai Airways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泰航事故頻發,人們對它「驚」而遠之。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92年,客機從加德滿都起飛後墜毀,113人死亡。
10、印度尼西亞鷹航空公司 Garuda
印尼鷹航多年來事故不斷。最嚴重的一次空難發生在1997年,森林火災影響了能見度,致使一架客機在山間墜毀,造成234人死亡。
⑵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的各方回應
美國政府的說法
美國政府聲稱文森斯號錯誤地把伊朗客機辨認為一架攻擊戰機,軍官認為空中巴士A300B2的飛行部面類似開始攻擊的F-14雄貓式戰斗機。客機起飛的阿巴斯港機場,除了服務商用民航機外,也用作伊朗F-14戰機的基地。同一份報告稱,文森斯號嘗試聯絡正在接近中的飛機但失敗,四次使用了軍用航空緊急頻道,三次使用了民用緊急頻道,卻從未用空中交通管制頻道。而正常情況下民航機不會監察緊急頻道。
1988年7月3日上午10:24,民航機在11海里遠,文森斯號發射兩枚SM-2MR地對空導彈,都擊中了655號客機。開火後,文森斯號艦員發現飛機原來是民航機。
這份報告由威廉·福格蒂海軍上將最後定稿,標題為「伊朗航空655號班機在1988年7月3日墜落時周圍情況的正式調查」(Form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Downing of Iran Air Flight 655 on 3 July 1988)。這份報告只公開了一部份(1988年第一部份,1993年第二部份),受到很多觀察員批評。福格蒂報告指「文森斯號磁帶的數據,賽茨號的資料和可靠的情報資料,確證伊朗航空655號班機是在正常的商用飛機飛行剖面,在編定的航道上,應答機模式III 6760,從阿巴斯港起飛到被擊落時高度在連續上升中。」
英國廣播公司2002年的一個紀錄片中,美國政府書面回應記者質問,指他們相信事件可能因文森斯號18個艦橋船員同時有名為「情景實現」的心理狀態而造成,並稱當人受到壓力會產生這個狀態。在這種情況,人員會執行訓練情景,並且相信情景真實發生,忽略與情景相違的感官資料。在事件中,這情景是有一部單獨飛行戰斗機攻擊。
國際民航組織的獨立調查指出美國是錯誤方,因為它製造了不穩定的戰斗環境,對民航交通毫不理會。
伊朗政府的說法
伊朗政府指出,伊朗客機被文森斯號擊落是一次蓄意的非法行動。即使假設了伊朗不接受的說法,即事件肇因於辨認錯誤,伊朗政府指出這種嚴重的疏忽和罔顧後果,已構成國際罪行,而不是所謂的意外。
其他獨立來源
新聞周刊記者約翰·巴里和羅傑·查爾斯在1992年7月13日報導寫道,艦長羅傑斯行動無視後果,缺少應有的謹慎。同時他們指責美國政府掩飾事件。
國際戰略研究協會對事件的分析指出,在該區域派遣神盾系統戰艦是不負責的行動,認為派遣強大戰艦是導致開火門檻低的主因。文森斯號船員和其他美國海軍船員為文森斯號起了個綽號「機械戰艦」(Robocruiser)(取名自科幻片機械戰警(Robocop)),除了因配備神盾系統,也因為艦長被視為具有攻擊傾向。
2003年11月6日,國際法院裁定「美國針對伊朗鑽油台的1987年10月19日和1988年4月18日行動,不能以作為保護美國核心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為理由辯解。」但是擊落空中巴士案「1988年7月3日空中事故,(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訴美利堅合眾國)」,在美國作出協議和賠償後於1996年2月22日被撤消。
事件發生後3年,威廉·克羅海軍上將在美國電視節目Nightline中承認文森斯號發射導彈時在伊朗水域內,與之前的海軍聲明相反。
當時在附近的美國賽茨號是由大衛·卡爾森艦長指揮,據報(Fisk, 2005)指他說摧毀客機「標志羅傑艦長的攻擊傾向的可怕高潮,他這種傾向在四星期前首先顯出」。他的評論所指是在6月2日發生的事件,那時羅傑斯把文森斯號過度駛近一艘伊朗護航艦,護航艦正在合法執行搜尋散裝貨輪的任務,又曾派出一部直升機到一隻小型伊朗船的2至3英里(3.2至4.8公里)范圍內,不理會交戰規則中要求保持4英里(6.4公里)距離規定,並向數只小型伊朗戰船開火。卡爾森評論這些事件說「為什麼要一艘神盾艦出去射小艇?這不是聰明的做法。」當羅傑斯向上級指揮宣告他將要把飛機擊落,據報(Fisk, 2005)稱卡爾森當時像受雷擊般驚呆了:「我跟旁邊的人說:『為什麼?他究竟要干什麼?』我重復一次演習。F-14,爬升中。但這東西在7000英尺上。」但是卡爾森想文森斯號可能有更多資料,他不知道羅傑斯接到錯誤回報稱飛機正在俯沖。
在2002年的BBC紀錄片中,卡爾森觀察IR655的雷達特徵,應答機友機敵機識別系統編號,並且它低速上升(攻擊戰機會向文森斯號下降),辨識出它是民航機。卡爾森起初以為文森斯號辨識出的伊朗雄貓戰機必定是另一架飛機,他很難相信文森斯號船員會把一架民航機錯當成雄貓戰機。文森斯號的警告是由軍用無線電頻道向「伊朗雄貓機」發出。當卡爾森得出文森斯號鎖定的是伊朗655班機的結論,他立刻用民用無線電頻道緊急警告伊朗655班機有危險,它被誤認為是戰斗機,要求即時轉向離開。伊朗655班機隨即遵行,改變航道飛離文森斯號,但是文森斯號毫不理會依舊發射。卡爾森總結這個事件是一個行為具有過度攻擊性的文森斯號艦長造成的錯誤。
Craig,Morales & Oliver在麻省理工學院2004年春季出版的「航空與航天」(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題為「文森斯號事件」(USS Vincennes Incident)的投影片報告中,評論羅傑斯艦長有「不可否定,一致公認的傾向,我稱其為『找碴兒』。」他出於自己的意思把文森斯號向東北前進50英里,加入蒙哥馬利號。蒙哥馬利號艦長麥克納發怒,指令羅傑斯退回阿布穆薩,但文森斯號直升機機師馬克·科利爾一直跟隨向北撤的伊朗快艇,終於交火。
「……文森斯號加入到混戰中。他駛向快艇主群,找不到一個清晰目標。而且快艇現在不過在自己水域內緩慢繞圈。雖然有清晰的相反訊息,羅傑斯仍然通知指揮部炮艇在加速並且懷有敵意,在0939獲准開火。最後他又作了一個關鍵性決定,穿越離岸12英里界線,非法闖入伊朗水域。」
⑶ 馬航到底是什麼真實情況!
現在都是猜測,但被馬空軍擊落可能性很小。
一般情況下,各國都會對本國空域進行監控。
那麼遇到不明飛行物以後怎麼辦?第一反應都是先判斷該不明飛行物是啥。判斷的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是派架飛機過去看看,這也是最常見的。
當年毛熊幹掉韓國
飛機之前也還要先派飛機去確認一下目標。當然,有時候也有別的辦法,比如根據雷達回波的參數來判斷可能是啥飛機。當年文森斯幹掉伊朗客機之前就是這么乾的。只有判斷不明飛行物有敵意或者會對自己不利的時候,才會採取擊落的手段。比如毛熊認定韓國客機是鷹醬的偵察機,文森斯認定伊朗客機是准備攻擊自己的F-14。
那麼回到馬航客機上來,發現不明飛行物,馬來西亞軍方第一反應首先是判斷目標是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馬空軍顯然沒派飛機去核實。但是能不能從雷達參數判
斷目標是敵意目標?拜託,馬來西亞周邊有啥敵國?即使是恐怖分子劫機,哪個國家霸氣到敢在確認是劫機以及劫機的目的之前就把客機打下來?再者說,萬一是鷹
醬閑得沒事從這邊路過一下怎麼辦?啥都不確定,馬來西亞敢把飛機打下來?你借他十個膽子試試。
事實上,二戰以後打下來過客機的只有三個國家,毛熊、鷹醬和兔子。大馬敢以大流氓自居么……
⑷ 伊朗航空歷史
伊朗航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當時一群商人為了成立伊朗第一航空公司,成立了伊朗航空公司,主要提供國內區域的客運和貨運服務,以及每周一次的歐洲貨運服務,機隊包括DC-3,DC-4客機和少量維克斯子爵飛機。
1954年,民營航空公司波斯航空服務成立,起初專注於貨運,隨後擴展至伊朗主要城市間的客運業務。1960年,波斯航空開始增加歐洲航線,如日內瓦、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使用DC-7C客機連接。1962年,伊朗航空公司和PAS合並為伊朗國家航空公司,成為公共部門的合資企業,機隊更新為DC-3、DC-6和維克斯子爵。
1965年是伊朗航空的黃金時期,波音727-100和737客機相繼加入,隨後在70年代初,波音747系列飛機也投入服務,為歐洲航班提供頻繁航班,如倫敦每周30多個航班。1972年,伊朗航空曾計劃訂購協和式超音速客機,但因1980年伊朗革命而取消。
1975年,伊朗航空開通了德黑蘭至紐約的航班,使用波音707和747SP,創下長途飛行紀錄。1978年,伊朗航空進一步擴大國際航線網路,購買了A300B2k飛機,服務范圍覆蓋紐約、北京和東京。然而,伊朗革命後,國際業務受到影響,直到近年來,一些機場重新獲得國際地位。
1979年,美國對伊朗實施禁運,伊朗航空的航班調整為歐洲和亞洲,機隊增加A300-B2K。兩伊戰爭期間,航班運營受阻,直到1988年停火後才逐漸恢復。20世紀90年代,伊朗航空引進了福克100和二手A310飛機,而美國的封鎖導致更新機隊受阻,直至新協議達成。
目前,伊朗航空作為政府企業,擁有7500名員工,盡管面臨國際關系緊張,但仍在努力更新機隊,服務於國內和區域內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