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不遷都

伊朗為什麼不遷都

發布時間:2024-11-02 17:31:28

① 德黑蘭地理位置偏遠 伊朗為何將其選為首都

德黑蘭目前是伊朗最大的城市,這里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現代化程度高,並且歷史悠久。早在9世紀,德黑蘭還是個很一般的小村莊,其知名度也不高。但在蒙古人滅掉拉伊後,很多人為了避難選擇逃到德黑蘭。可能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才會想去一個偏遠的地方。伊朗歷史中,他們曾頻繁遷都,最後是把首都定在了德黑蘭,這讓人感到費解,德黑蘭究竟是怎樣被選中的呢?

按理來說,首都雖不需要一定在國家正中方位,但也會選擇一個富饒之地,或者戰略中心,而這偏遠的德黑蘭真的有點氣質不符合。
漫長的歷史,32次遷都
和中國悠久的歷史一樣,伊朗也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變遷。從公元前到公元後,從近代到現代,伊朗的版圖在紛紛擾擾的歷史軌跡中多次改換,一個又一個王朝興起又顛覆,一座又一座城市誕生又湮滅。正是在這更替的政權中,伊朗有了32次的遷都。

早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這塊崎嶇的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文明。底格里斯河附近建起了一個名為埃蘭的國家。它的首都也在距離水源很近的地方——蘇撒。這個地方靠近河流,地形也較為平坦,是個合適的都城。

在與周圍國家的多年爭斗中,它被亞述這個城邦所顛覆。但是在它徹底覆滅前,大約公元前678年,一個叫米底的國家興起了。建都在埃克巴塔納的米底並沒有存在多久,和歷經了幾千年的埃蘭比起來,它不過存在了短短一百多年。

而推翻它的正是波斯部落。公元前550年,波斯帝國建立,定都西南部的波斯波利斯。歷史在平穩地向前,波斯帝國也在逐漸發展,直到希波戰場爆發,波斯帝國走上了下坡路。公元前330年左右,波斯湮滅在馬其頓王國的軍隊下,希臘化時代降臨。馬其頓王國的首都就像它的勢力范圍一樣,幾經變遷,先是維爾吉納,再是佩拉,最後是巴比倫。

公元前247年,安息王朝成立。它的首都就是底格里斯河附近的一個名為泰西封的城池。等到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覆滅,薩珊王朝建立,仍然以泰西封作為首都。就這樣過去了四百餘年,阿拉伯帝國入侵,薩珊王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麥地納,大馬士革和巴格達都成為過阿拉伯帝國的首都。

公元874年,薩曼家族建立了薩曼王朝,先後定都於布哈拉和巴爾赫。公元999年,疆域龐大的薩曼王朝被境內小國伽色尼王朝顛覆。伊朗這片土地迎來了突厥王朝。兩百餘年後,成吉思汗揮兵至此,其二子在此處建立了伊爾汗國。蔑刺哈,蘇丹尼耶和大不里士都擔任過首都。

公元1380年,伊爾汗國又被突厥族攻陷,以撒馬爾罕為首都的帖木兒王朝成立。其後不到百年,它就漸漸衰落了,新興勢力黑羊王朝與白羊王朝先後出現。前者的首都分是赫拉特後者首都先後為大不里士,迪亞巴爾克。

公元1501年,白羊王朝動亂,薩非王朝就此建立。這個王朝也有幾個首都,分別是大不里士,加茲溫和伊斯法罕。兩百多年後,伊朗東北方的突厥部落入侵,阿夫沙爾王朝就此成立。以馬什哈德為都城的阿夫沙爾王朝不斷向外擴張,增大勢力范圍。但與此同時,王朝內部皇室斗爭不斷,不得安寧。

公元1779年,愷加王朝乘機建立,定都德黑蘭。此後的巴列維王朝和現今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也一直以德黑蘭為首都。

那麼為何定都於德黑蘭呢?又為什麼這么多年王朝在變,首都卻未變呢?
成功「上位」
德黑蘭在成為首都之前一直是個「偏遠山村」,人數剛過2萬的小城,經濟也稱不上有多繁榮。那麼為何愷加王朝要在此處定都呢?在這個地方安營紮寨,其實是愷加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看上了它的地理位置。

這里距離愷加王朝的核心勢力圈伊朗北部區域很近、同時又能輻射伊朗其他區域,前可攻退可守。對於剛剛「上位」的皇帝來說,這個地方可謂是得天獨厚。

定都於此本來是處於政治上的考量,但定都以後,統治階層和新來此地的百姓慢慢發現這里的氣候比伊朗其它地方要好上許多,雖然也是炎熱乾旱,但比起更乾旱更炎熱的周圍地區,這里簡直不要太好。這也是後來的政權沒有遷都的原因之一。
新的顧慮
雖然德黑蘭氣候上有一定優勢,但這里也不缺乏高熱和暴雪等極端天氣。不僅如此,位置偏僻的德黑蘭恰巧位於地震帶上,隨時都有爆發地震的危險。

更重要的是,成為首都的德黑蘭雖然各方面都在發展,逐步成為了現代化城市,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城市問題。狹小的區域湧入了大量外地人口,交通擁堵,住房擁擠,環境惡化,空氣污染等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德黑蘭這個小小的地方急需整治。遷都的呼聲也逐漸增大。

但是政府雖有遷都的打算,奈何沒有足夠的資金。況且,現今的德黑蘭早已不是那個可以隨隨便便「拋棄」的小村落。這里是伊朗的政治中心,許多大型企業與文化學府都在此地。而且人民對其還懷有深厚的文化情感。要想立馬搬遷幾乎是不可能的。故而也只好先「暫居於此」,再徐徐圖之了。

這遷都打算的背後也是滿滿的無奈啊。

②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遷都

在公元1597年,薩非王朝的君主阿拔斯一世作出了一項重要的決策,他決定將伊朗的波斯古城伊斯法罕定為新都。這座城市在那時已頗具規模,阿拔斯一世的意圖是將伊斯法罕打造成一座富麗堂皇、精緻雅緻的都城,以彰顯其王朝的榮耀與輝煌。其中,皇家廣場的誕生尤為引人注目,它是這一宏大規劃的核心部分,對於當時的伊朗穆斯林城市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城市規劃創新。


皇家廣場位於伊斯法罕的心臟地帶,它的存在打破了以往城市布局的常規。與其他穆斯林城市的擁擠景象不同,伊斯法罕的廣場設計旨在提供寬敞的空間。在那些城市中,建築物密密麻麻,商隊旅舍和大型清真寺庭院是僅有的能享受到開闊地帶的地方。阿拔斯一世的這一決定,不僅改變了城市的風貌,也象徵著權力與藝術的完美融合,使其成為了伊斯蘭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2)伊朗為什麼不遷都擴展閱讀

伊斯法罕皇家廣場,由薩非王朝國王阿拔斯一世建於17世紀初。四周由一系列的二層拱廊與巨大的建築相臨或相連,如皇家清真寺,聖路得富拉清真寺大門,阿里加普宮大門和加薩里亞市場大門。這一切都見證了當年波斯的社會和文化生活。

③ 世界上有哪些國家遷過首都

首都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了,比如我們用「北京」指代中國,用「倫敦」、「巴黎」指代英國和法國等,所以,首都擔負著「國家形象」的重任,說它是一國象徵也不過分。有了這樣的身份按說應該穩定才對,事實上,大多數國家的首都是很穩定的,遷都只是出於無奈。然而,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全世界相繼有1/3的國家遷了都,這些現象的背後隱藏著近現代首都在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本文作者掌握著豐富翔實的資料,把近現代涌現出的遷都現象作了巡禮式的介紹,既有正史又有軼事,閱讀中我們會有窺探一國家務事的感覺。本來嘛,給首都搬家就是一件棘手的家務事。

從18世紀末到今天的200多年裡,世界歷史發生了諸多變化,世界經濟在飛速變革,人群與人群、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也隨著戰爭的消長而變幻莫測。在這個動盪的背景之下,我們對任何事都不能抱有足夠的信心認為它永固不變,比如說一個國家的首都。如果把國家視為一個生命體,首都就相當於神經中樞,在任何時候,首都都是國家最重要的地點,她的興衰反映了國家的命運,內外戰爭中首都被攻佔,往往代表著政權的更替,甚至國家的滅亡。所以,首都應該是穩定的,正如大多數首都所表現的那樣,一旦確定,就生根發芽,直到成為一國的象徵。

但是首都搬遷的事古今中外都有發生,在個別國家的某個時期,遷都之舉還頻繁進行。比如日本,在公元6世紀末到8世紀末的200年間曾七遷其都,平均28年搬一次家。歷史上一些大帝國在開疆拓土、攻城略地的過程中,也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遷都——既為了鞏固已得到的戰爭成果,也為了建立突襲性的前進基地。這些,我們暫且不談。單說近現代世界各國已經或正在發生的遷都,就已經讓我們眼花繚亂了。

本文所說的「近現代」,把時間的上限基本定在18世紀末,時間的下限,則至當前。

在這期間,全世界發生過遷都的國家共有61個,將近現有國家總數(194個)的三分之一。這還僅僅就國家的「個數」而論,假若按這些國家的面積和人口——分別佔五大洲面積總和的71%與人口總和的74%,比值就高得多了。可見遷都影響非常廣闊,是牽動全世界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大動作。

把首都遷向國土的中央
近現代遷都的國家,雖然在遷都的動機與設想上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幾乎是一致的,那就是「內遷」。

中國有「擇天下之中而王」的說法,這個「中」指的是交通的中心。在古代,國家的交通中心往往位於國土內部四通八達的一個地方,顯然,首都定在這里有利於上情下達,也有利於把各地資源匯集過來。所以,自古以來,世界上多數國家都會把首都放在國境的內部,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也有不少國家的首都位於海岸線或國境線上,但是,一旦政治情況發生變化了,它們就會把首都向國境內部遷移。

但並不是說從來沒發生過首都外遷的事情。比如俄羅斯18世紀初把首都從莫斯科外遷到聖彼得堡,日本19世紀中把首都從京都外遷到江戶(即今東京),然而這類首都外遷的事後來再沒有發生過。

近現代各國首都的內遷,是指從沿海遷向內陸,或從邊境移向內地。

奈及利亞的首都內遷阿布賈,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央政府與國內各地區的聯系,均衡內地與沿海的經濟發展,減輕原首都拉各斯人口過度密集的壓力;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與全國各行政區的距離幾乎相等,交通便捷,既有利於中央政府的政治運作,又便於促進和推動地區間經濟的均衡發展。

所以說,首都內遷,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利於全國各地經濟發展的地理位置——要麼彌補原首都位置過於偏遠的不足,要麼分散原首都的人口和環境壓力,從全國的范圍內找一個新的重心,用來平衡各地的經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首都就像銀河系的軸心,它遷到哪裡,全國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重心就會偏向哪裡,它的位置,決定了國家各方面的布局。

因此,遷都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綱舉目張的事,目的就是以後不再遷都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每個國家在遷都之前都要做大量調研工作,尋找最適合建都的地點。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國家會普遍徵求社會各個階層的意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過要求舉行全民公決的呼聲。

首都內遷的地點,大多是(或靠近)該國的地理中心,非洲的奈及利亞、象牙海岸與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就有這個特點。

而且,新首都的海拔大多比較高,從而具備了一系列天然優點:氣候溫和,溫差小,降水適中等。如坦尚尼亞的新首都多多馬位於國境中部的高原東側,海拔1136米,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600毫米。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亞,位於巴西高原中部,海拔1000米,氣候乾燥、溫和,年平均氣溫27℃,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再如馬拉維的新首都利隆圭,位於中央高原上,海拔1134米,受附近的馬拉維湖的調節,幾乎是四季如春。

巴基斯坦從1947年8月15日起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這個新國家獨立之初就面臨定都的重大抉擇。當時印巴剛剛實現分治,巴基斯坦衡量自己各省的條件,多數都不利於奠都其間,比如西北邊境省偏處邊遠山區,交通不便,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俾路支省自然條件差,經濟、文化水平低;旁遮普省雖然富裕,地理地位居中,但教派矛盾突出,它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拉合爾,與印度過於接近;東巴基斯坦省與國家的主體部分隔離,聯系極其不便,等於孤懸一方。總括看來,這些省份都不具備建都的應有條件。惟獨信德省的卡拉奇,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國際往來便捷,又是全國第一大城市,有自然形成的號召力。加之信德省政府明確表示,願意聯邦把首都設在本省,並且很快正式提出建都卡拉奇的建議。事實上,當時也只有信德省有能力、有條件承擔建都的任務。

建都卡拉奇的重大決策,就這樣確定下來。1948年7月23日,巴基斯坦政府頒布了有關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奇為憲法首都。從定都開始到1959年9月,共有6任總督或總統和7任總理在卡拉奇供職。在這里展開了一系列政治活動:推動了各級行政機構的建立,鞏固了國防,安置了數百萬難民,為經濟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但巴基斯坦在卡拉奇設都,也存在許多難題:首先是人口壓力大,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1941年,卡拉奇人口僅40萬左右,獨立後人口猛增,1950年就已超過百萬。隨著人口壓力越來越大,住房、就業、衛生、交通乃至食品等問題愈益嚴重;其次,大量生活必需的水和食品需從外地調入,既難於滿足人口需要,又增加了交通運輸的壓力;第三,中央政府的設置,加重了卡拉奇的負擔,無形中限制了它作為進出口中心和國際海運樞紐等優勢的發揮;第四,卡拉奇商業氣息濃烈,整日人聲鼎沸,市況嘈雜,不利於政府日常工作的進行;第五,氣候炎熱、疾病多發,政府工作人員每年必須到氣候宜人的地方休假,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財政開支;第六,外省人與當地人齟齬不斷、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也矛盾重重,在卡拉奇的歸屬問題上,中央政府和信德省政府之間的爭執尤其尖銳。制憲會議決定將卡拉奇從信德省劃出,組建為直屬中央的單獨的行政區域,信德省穆斯林聯盟理事會反對;經過反復協商,信德省當局作出讓步,將省的首府遷至海得拉巴。但在房屋交接、難民安置、信德省議會補缺選舉等問題上分歧猶在;第七,卡拉奇瀕臨阿拉伯海,作為首都,易於遭到攻擊,安全性差。

所有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巴政府必須就首都所在,作出新的統籌安排。

1959年初,巴總統下令組織了有氣象、鐵路、水利、電力、農業等方面的官員和專家參加的委員會,對首都問題進行詳細的考察和論證,同年7月15日,正式發表了委員會起草的報告,明確認為不惟卡拉奇不宜作為首都,全國也沒有其他哪一座現成的城市可改建為首都。只有另起爐灶,平地起家,從頭建立一個嶄新的首都,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建都問題。國家批准了這個報告,並且立即開展新首都的選址工作。最後選在旁遮普省最北端、拉瓦爾品第附近的波特瓦爾地區營建新都。

這個地區位於波特瓦爾高原西北部,地勢起伏有致,在海拔503-610米之間,北有海拔1500米的馬爾格拉山為屏障,西部有淺丘偎依,東南部是林木繁茂的開闊地,小溪和河流縱橫交錯,為城市生活和農業提供了充足水源;基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有干、雨兩季,平均年降水1143毫米,附近山上還會有雪,氣溫遠較卡拉奇適宜;自然資源豐富,有建築用的大理石礦,土地肥沃,糧食和蔬菜供應充足;公路和航運設施齊備,土地徵用費用低廉。

1959年9月,制訂新都建設規劃的聯邦首都委員會成立,包括了地形、地質、氣候、供水、通訊、電力、衛生、人口等16個部門,各對有關項目進行具體的分析,僅「地區歷史報告書」就長達300多頁,從石器時代一直寫到巴基斯坦獨立,足見工作進行的細致和深入。

1960年5月24日通過了遷都總體規劃,其中特別指出:「首都不應當是工業或商業中心,只應當是首都」,應該把新首都建成「一座花園和花的城市,使全城看起來像一塊美麗的地毯」。6月22日,總統下令成立首都發展局,具體負責新都的建設。經過廣泛徵求意見,新都取名為「伊斯蘭堡」。

國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保護其國民不受外國的侵犯,因此,古代統治者除在首都集中大量的軍隊外,往往會選擇有利於防守、不利於進攻的地理區位作為首都。但在現當代國際環境下,國家已經不那樣擔心外敵的軍事侵入,所以凡是首都內遷,考慮較多的是政治、經濟乃至人口層面的問題,力求通過這種大動作,收到施政更加靈活、經濟均衡發展、人口分布趨於均勻等多重效果。但在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似乎仍然包含軍事上的某種籌劃乃至國家安全的考慮。盡管目前有人認為,在現當代日益先進的軍事技術條件下,戰爭的真正致命打擊,往往是「垂直地」突然而降,並非是「水平地」緩緩推進,所以地上的平面「縱深」不拘大到多少公里,都沒有什麼實際保障意義,但有關「內地安全」的傳統構思,對某些國家首都的內遷,彷彿仍起一定的作用——至少在心理上蘊含著某種「安定」和「緩解」的潛在功能。

給首都搬家是個系統工程
遷都是件大事,有「牽一發動千鈞」的效果。不僅遷都國家的政治經濟格局將隨著新都的誕生而發生改變,其他國家也將依照新都的情況而改變與這個國家的聯絡方式,比如駐該國的使館要遷到新都啦,隨著該國政治經濟和人口分布的改變,對該國的經濟政策也要變化啦等等。因此,遷都實際上牽扯到許多人的現實利益,是個系統工程,由於眾口難調,實施起來就格外困難。

坦尚尼亞關於遷都多多馬的打算,早在上世紀60年代,也就是坦尚尼亞獨立建國之初,就已經有所醞釀了,只因費用過高,當時國力薄弱,無法承擔,所以只能紙上談兵,擱置了十多年,才得以正式提上日程。1973年9月,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聯盟(現執政黨坦尚尼亞革命黨的前身)在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了把首都從達累斯薩拉姆內遷多多馬的決議,並且計劃10年內搬遷完成,當時估計需花費2.28億英鎊。為了保證遷都工作的順利完成,中央政府還特別增設了主管遷都工作的首都發展部。

多多馬原是多多馬行政區的首府,坦尚尼亞遷都於此,主要出於戰略和發展國民經濟的考慮。它位於坦尚尼亞的中部,幾乎是全國的地理中心。但是它的自然條件並不十分理想,乾旱缺水,而且有的地方土地疏鬆易陷。「多多馬」一名,來自當地的主要居民戈戈(Gogo)族語言,意思就是「下陷」。但多多馬的農牧業發展良好,尤其交通發達,是東西向鐵路和南北公路交通的樞紐。把首都設在這里,既有利於國防,也便於中央政府的領導和施政,還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和其他地區國民經濟的發展。然而30多年過去了,雖然多多馬的人口在2005年時已達到了40萬,但遷都的進程卻大大落後於計劃,新都的營建,遠沒有全部完成。

到上世紀80年代末,已搬遷到多多馬的黨政機關不足計劃搬遷單位的20%,已搬遷的政府工作人員佔全體計劃搬遷人員的百分比更低,僅10%。這之後的20多年間,遷都的速度也並沒有加快,不免給人舉步維艱的感覺。雖然總統府已經矗立在新都了,總統本人卻仍在達累斯薩拉姆處理國務。即使到2006年,坦尚尼亞中央政府基本上仍在達累斯薩拉姆運轉,各國使館全沒搬家,中國的大使也仍然原地駐節。以至於不明就裡的人,仍舊認為達累斯薩拉姆是坦尚尼亞的首都,甚至一般出版物(包括地圖集)也照舊把達累斯薩拉姆當作坦尚尼亞的首都來介紹。更何況多多馬固然在「日益成長」,但達累斯薩拉姆「成長」得更快:2005年時人口已經達到400萬。

遷都遲速與否,也能反映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特點。比如韓國和緬甸,兩國近期都發生了遷都事件,但他們一個是吵吵嚷嚷,久拖未決;一個是不動聲色,閃電搬遷。韓國的政治生活,半個多世紀以來,以美國式的民主制度為樣本,其根本特點就是互相「扯皮」,優點是「多數說了算」,誰也別獨斷專行,缺點是拖拖拉拉。緬甸自1988年以來由軍人掌權,政治生活具有「軍人說了算」的特點,一切無須跟誰商量,辦起事來當然「干凈利落」了。

早在20世紀70年代,韓國執政當局就幾次萌生過遷都的念頭,後來隨著「冷戰」的結束而沉寂了下來。不料2002年,總統候選人盧武鉉在競選中舊話重提,保證一旦當選,將把行政首都遷到南方。彼時人們對這種表態並不認真對待,以為不過是吸引韓國中南部地區選民投票的「競選語言」。沒想到他上台後果然把推進「行政首都遷移」作為新政府的工作核心。在他的大力運作下,2003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了《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200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新都地址的確定鄭重其事。先由專門成立的韓國新行政首都推進委員會在國內進行排查,2004年6月15日將初步圈選的4個新行政首都候選地公布於眾;再經80名專家組成的評估委員會全面評估,舉行了5次全國巡迴聽證會,最後才以得分最高(88.96分)的忠清南道的燕岐—公州為將來的新都所在地。

韓國新任總統在遷都大業上雄心勃勃,他的政府也及時、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新址初步確定後,政府隨即提出一系列設想和規劃:准備2007年底開工建設,2012年起從首爾(當時稱「漢城」)分批遷移總統府和中央各行政機關;2030年新都建設全部完工;計劃建設用地83平方公里,其中綠地佔新都總面積的48%;容納人口50萬等等。前後所需時間是24年,所需經費接近400億美元,其中政府負擔1/4,其餘3/4由民間籌集。這些數字表明韓國遷都規劃的恢宏與遠大。

但這事一啟動就遭到了韓國各方的質疑和強烈抵制。部分在野黨議員認為,遷都是新任總統撈取選票的「政治秀」和謀求長期執政的策略。韓國最大的在野黨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來阻止遷都,數十名國會議員為反對遷都而徵求簽名。首爾的反應尤為強烈。首爾市和京畿道等方面聲稱誓死反對, 還採取一連串的行動:不斷掀起示威浪潮,市議會通過一項反對遷都的決議,打算提請憲法法院裁定國會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是否違憲,同時發起大規模簽名運動,要求政府就遷都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等。已有調查表明,韓國將近68%的人認為遷都關繫到國家的長遠大計,贊成通過公投以決定取捨。

公民投票迄今為止還沒有舉行,但反對「遷都」的政治團體和部分國會反對黨議員卻採取了行動,於2004年7月12日向憲法法院提起訴訟,這年10月21日開庭,由首席法官宣讀判決書,9名法官中有8名法官認為,遷都是關系國家命運和發展的大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建設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案》,沒有經過全民投票公決,因而違犯了憲法。宣判公布後,韓國陷入一片混亂。不少執政黨國會議員認為,憲法法院的判決不是依據法律,而是出於政治判斷,難以成立;總統府對此判決感到「震驚」,並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而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則對此判決拍手稱快,認為是法制的勝利;站在反「遷都」第一線的首爾市市議會對判決尤其贊不絕口。

判決後,圍繞「遷都」是否違憲的爭論將在法律層面畫上句號,如何應對成為現政府執政能力的嚴峻考驗。從已經發生的事態看,韓國政府似乎不為所動,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說,「將在聽取國民意見的同時,通過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然後再拿出對策」,申明「不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政府的政策不會改變」。有關專家也認為,憲法法院雖然作出了判決,但不等於「遷都」就徹底失敗。扭轉這一局面有兩條出路:一是政府延請法律專家對憲法法院的判決進行重審,如果證據充分,可駁倒憲法法院的結論;二是就遷都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如果獲勝,「遷都」可名正言順地大力推行。

韓國的遷都雖然一波三折,但是政府好像並沒有放棄,而是放慢腳步,尋覓適當的對策,以便遷都計劃得以實施和貫徹。

關於緬甸的遷都,社會上雖然早有傳聞,但誰也說不準確。所以緬甸政府突然於2005年11月7日正式向外界宣布遷都,使很多人感到「意外」,不僅普通老百姓,即便政府很多公務員甚至政府高官,都不清楚事情的背景。隨後,緬甸外交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緬政府將行政首都內遷,各國駐緬使團也不知就裡。其實,緬甸政府醞釀遷移行政首都由來已久。據媒體報道,3年前已著手准備,現在不過是付諸實行而已。

緬甸的新首都已由緬甸政府先期確定了,它就是國境中部的彬馬那(現稱「內比都」)。彬馬那位於原首都仰光以北390公里的一個小盆地中,行政上屬曼德勒省。此前這里是個鮮為外界所知的小城。錫當河從市東流過,周圍有叢林滿布的山丘環繞,向南是比較寬敞的平川地。這里是緬甸少有的鐵路樞紐之一。

緬甸政府公布遷都命令後,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等10個中央政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據媒體報道,一夜之間,近千輛軍車駛入首都仰光,每個准備搬遷的部門前,均有數十輛軍車排成一字長龍待命。工作人員不斷將辦公傢具、設備、文件搬上車,人們都默不作聲地忙碌著。遷都令要求分三階段完成搬遷,除個別中央單位(如畜牧水產部),其他所有政府部門,必須於2005年12月中旬以前全都遷往彬馬那。

緬甸的新都不但已經選定,而且還分期進行了擴建,每期投入的經費達數千億緬元(據目前市場匯率,每1300緬元兌換1美元),現已完成三期工程,包括領導人辦公和住宿設施、政府各部辦公樓及住宅樓、巨大的地下及山中掩體、飛機場、火車站、醫院等,甚至還有高爾夫球場。環城公路與主要公路相連接,與仰光的車程僅7個小時,鐵路每天有列車往返。程式控制電話交換設備安裝完畢,可與世界各地通話。據說緬甸航空公司也已准備開通往返於彬馬那和仰光之間的航班。建設的資金來源,主要由各大私營公司承擔,政府投入與實際的建設投入沒有直接聯系。因此,彬馬那的具體建設規模尚無法估計,根據實地施工人員的透露,工程建設規模容納緬甸政府數量有限的公務員綽綽有餘。

緬甸閃電式遷都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罕見的,這與吵吵嚷嚷、懸而未決的韓國式遷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遷都的原因,兩國也有不同。

韓國的遷都是為了解決國家發展中遇到的難題。首先是為了緩解人口壓力——以首爾為中心、包括仁川和京畿道在內的首都圈,面積不足國土的12%,卻幾乎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經濟力量。首爾市本身的情況更嚴重:面積(600平方公里)僅佔全國的0.6%;人口(現已接近千萬,60年來增加了10倍)卻佔全國人口的21%!給現首都的人口壓力「松綁」已經迫在眉睫。其次是為了均衡地區發展——首都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既影響了韓國整體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加劇了地區間的矛盾沖突。首爾遠離欠發達地區,而新首都地處韓國中部,相比而言更便於對周邊地區形成輻射,實現國家的整體繁榮。至於隨著美國調整駐韓美軍的部署,漢江以北的美軍,將撤往韓國中部,為了安全,把國家的首都相應作地理上的南移,也未嘗不是韓國遷都籌劃的背景之一。緬甸的遷都,輿論界的一般看法認為,國防方面的考慮是首要因素......

④ 有哪些國家有多個首都,哪些國家沒有首都 具體說

有兩個首都的國家是玻利維亞共和國和荷蘭王國。玻利維亞法定首都是蘇克雷,最高法院設在此;行政首都是拉巴斯,中央政府設在此。荷蘭法定首都是海牙,王宮和中央政府均在此,國際法院也設在這里;行政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它是荷蘭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歐洲著名文化藝術城。

有三個首都的國家是南非共和國。它的三個首都分別設在三個省的省會。行政首都設在德蘭士瓦省的比革陀利亞,是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司法首都設在奧蘭治自由邦的布隆方丹;立法首都設在開普省的開普敦。

有四個首都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它的四個首都是:行政首都利雅得,是全國政治、商業、教育中心,全國第一大城市;外交首都吉達,為全國第二大城市,國家的主要政府機關與外交使領館都駐在此;宗教首都麥加,伊斯蘭教是該國的國教,而麥加為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城,是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故該國定麥加為宗教首都;避暑首都塔伊士,該國氣候炎熱乾燥,而塔伊士坐落在海拔1500米的蓋茲旺山上,氣候涼爽,每逢夏日,王室和政府均遷此辦公,成為該國的夏都。

諾魯,未設有首都,全國劃分為14個行政區,亞倫為行政管理中心。

⑤ 以色列和伊朗哪個厲害

都挺厲害,中東戰爭伊朗沒參加,兩國沒交過手。但分析一下,最近兩國關系一直是水火不容,假設兩國打起來了,別國全部中立,坐看兩國單掐,以色列科技發達,武器先進,眾志成城,如果打局部戰爭,世上沒幾個國家是以色列的對手。如果爆發曠日持久的全民戰爭,以色列絕非伊朗的對手。
第一,以色列人口太少,以色列只有八百多萬人,而伊朗有八千萬人,打到山窮水盡,兵源緊張的時候,以色列可能要指望僱傭軍來打仗了。
第二,以色列國土面積太小,只有兩萬多平方公里,還不及我國的一個縣大,而伊朗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中原十八省的整體面積,就是玩導彈互投,先玩完的也肯定是以色列。伊朗的國土面積廣袤,德黑蘭打沒了,波斯人能遷都再戰,耶路撒冷要是打沒了,猶太人就只能跑到國外去建立流亡政府了。
考慮的是兩國單挑,實際上以色列的綜合實力比伊朗強很多,伊朗已經被西方制裁多年,窮的很,以色列錢多。還有,以色列的朋友多,是美歐美各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一旦開戰,美國以及北約定會鼎力相助,而伊朗的國際地位比較孤立,連阿拉伯國家的老鄰居們也基本都是他的仇家,美英法等西方強國也早就和伊朗結了仇,伊朗的朋友只有朝鮮等幾個又窮又硬的國家,他的唯一大哥就是仇家比他還多的俄羅斯。

⑥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正在遷都和計劃遷都的國家

韓國:漢城---首爾 巴西: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 巴基斯坦:卡拉奇----伊斯蘭堡 德國:波恩----柏林 奈及利亞:拉各斯----阿布賈 象牙海岸:阿比讓----亞穆蘇克羅 哈薩克:阿拉木圖----阿斯塔納 緬甸:仰光----彬馬那 有待於遷都的國家 2004 年 1 月,伊朗政府發言人阿卜杜拉·拉馬贊扎德說,早在 1989 年伊朗政府就曾經談論過遷都計劃。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哈桑·魯哈尼表示,將盡快討論從德黑蘭遷都的計劃。 日本在 1970 年代提出過 「 分都 」 計劃。根據該計劃,日本國會和中央政府的部分機關將遷出東京,以分散東京不堪重負的首都功能。目前,關於遷都一事還在討論中,但提出的新址方案竟有 10 個之多。 1973 年,坦尚尼亞決定把首都從海港城市達累斯薩拉姆遷往中部地區的多多馬。 1990 年坦尚尼亞宣布, 1995 年以前完成遷都計劃。 1987 年,阿根廷曾計劃遷都而未能實施。 中國多次遷都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歷任國都遺址不下十幾處,而最出名的中國古代遷都有六次。 ①、 公元前 14 世紀,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今河南安陽西北)。 ②、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被迫遷都洛邑(今洛陽),史稱東周。 ③、494 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④、1421 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應天(今南京)遷到北京。 ⑤、1618 年,後金努爾哈赤把都城從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遷到沈陽。 ⑥、1644 年,清軍入關佔領北京,清政府把都城遷到北京,開始了對全國的統治。

採納哦

⑦ 伊朗為什麼要頻繁遷都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首都,一般來說很多國家的首都是不會輕易去改變的,因為一個國家的首都是國內最重要的城市,關系著這個國家方方面面,很多國家的首都一般都是國家的政治中心,與整個國家的動向密切相連。我國自古代以來,因為朝代更迭的關系也換了很多首都,但每一次的更換都是經過慎重考慮。古時候首都也稱為帝都,除非是改朝換代或者是受到戰爭的摧殘,基本上首都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但世界卻有一個國家特別喜歡遷都,到目前為止已經遷都32次,現在依舊還在考慮遷都,而且不惜耗資千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雖然伊朗是個擁有了好幾千年歷史的古國,但卻不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地方,因為在過去十幾年中,伊朗一直在和美國等國家發生經濟糾紛,並受到很大的限制。當地時局比較動盪,不過這里的風景卻真的很迷人,伊朗擁有著很多著名的世界遺產,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伊朗能夠發展地比較穩定的話,它也成為一個很不錯的旅遊勝地。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不遷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第5艘油輪是哪個國家 瀏覽:933
越南的語言簡稱什麼語 瀏覽:45
中國進口世博會在哪裡舉行 瀏覽:402
印度為什麼那麼多氣 瀏覽:162
伊朗的農村是什麼樣 瀏覽:316
如何看待中國崛起 瀏覽:121
越南新娘多少錢一個 瀏覽:992
印度教師節怎麼寫 瀏覽:620
越南語言手機有哪些 瀏覽:897
伊朗屬於什麼派別穆斯林國家 瀏覽:109
中國音樂學院樂科一級有哪些 瀏覽:765
中國煤炭哪個公司總儲量最多 瀏覽:269
印尼怎麼拼讀單詞 瀏覽:883
英國碩士科目一般多少及格 瀏覽:815
英國威克姆阿貝女中面試如何准備 瀏覽:952
這里是義大利用法語怎麼說 瀏覽:440
越南第一輛汽車是什麼 瀏覽:830
120美元等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231
義大利面在超市哪裡買 瀏覽:188
為什麼中國不敢進口伊朗石油 瀏覽:714